s 閱讀頁

金城渡:黃河四大古渡之一

  從西固出發,沿著黃河西行,過河口南車站,走不了多久,就是黃河南岸通往八盤峽的公路。順著公路往前,就會在路邊上看到一個古代渡口遺址,這裏就是漢代青石津所在地。

  在路邊上有一個形如駱駝的石碑,碑上鐫刻著“漢代青石津遺址”。站在岸邊的公路上,腳下就是一大片白裏泛青的石頭。這一大片青色的石頭無言地證明,這裏就是黃河古渡——青石津。青石津似乎是因這裏的青色石頭而得名。沿著岸邊的一條陡而窄的小路,人們就能走到那片青石頭上。在陽光照射下,石頭蒼涼而並不冰冷,堅硬中透著溫暖,如同這個地方曾經發生過的曆史。大石頭上用來插木樁的石孔仍然完好無損,無知的孩童在黃河邊玩耍,一切似乎與2000多年前一樣。

  青石津北岸為八盤山,現在叫張家台;南岸為青石山,故亦稱此峽為青石峽,渡口稱青石津。

  金城渡是今天西固區境內的黃河上眾多渡口的總稱,它和芮城風陵渡、河套的君子渡、靖遠的鸇陰口被人們稱為黃河四大古渡。金城古渡不僅僅隻有青石津一個渡口,它涵蓋了從八盤峽到鍾家河一線的各個渡口,組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渡口群,雲遮霧繞的曆史讓人難以區分具體的名稱,隻能籠統地將這一帶的黃河古渡口稱之為金城渡。古代交通落後,數萬大軍雲集此地渡黃河,必定從許多渡口過河,這樣才能加快行軍速度,這也是西固出現渡口群的主要原因。

  自古青石渡就為兵家必爭之地。《漢書》記載,西漢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趙充國曾率萬餘名騎兵,由此過黃河,出擊羌人。《三國誌》中也載,蜀國大將薑維討伐魏國,圍攻狄道(今甘肅臨洮),魏國從河西調來軍隊解圍,也是從這裏過黃河的。許許多多的文臣武將從這裏走過,然而能讓人記住的並不多。曆史長河也和黃河一樣,前浪推後浪。人們知道趙充國是從這條路上走過的,而其他的人大部分已被時間所湮沒了。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裏異常繁華。東晉太元元年(376年)八月,前秦滅前涼,兵分兩路,北渡黃河,都是從這一帶過黃河的。當時,前秦軍隊兵分兩路,一路由苟萇率領從石城津渡河;一路由梁熙、姚萇、王統、李辯率領從青石津渡河。可見所謂的青石津、石城津、金城津等名稱隻是對整個渡口群中具體地點的稱呼。《周書》中曾經提到“西魏廢帝元欽,曾統帥銳騎三萬,討伐吐穀渾”,也是從這一帶過黃河的。

  為了確保軍隊商旅渡河,西漢政府在今天的西固城一帶設立了金城縣。它其實就是為了保證大軍渡河,確保黃河渡口安全而設立的。駐守黃河渡口群的士兵,再加上漢代以金城縣城為依托的防禦體係,就構成了一道嚴密地封鎖黃河渡口的防線。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金城渡在古代是何等地重要。它被人們稱為黃河四大古渡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