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歐洲(1)

  被砍頭的國王查理一世

  從16世紀下半期和整個17世紀的150年間,西班牙出現了美術史上的鼎盛時期。但是,一進入18世紀,西班牙的美術卻一落千丈,在幾乎一個世紀之中都處於衰微的低落階段。18世紀西班牙這種藝術的低潮,有其多方麵的社會和曆史原因:首先,18世紀,西班牙殖民帝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從1713年開始,西班牙的政權落入法國波旁王朝手中,西班牙從此一蹶不振。其次,整個18世紀。歐洲許多國家正在進行資產階級革命。而西班牙仍處在他國幹涉之下和保持著極端腐敗的封建君主專製統治。再次,上一個世紀盛行歐洲的巴洛克藝術在西班牙被以委拉斯凱茲為首的現實主義繪畫所代替,西班牙缺少羅可可藝術發展的土壤,在繪畫上隻是對羅可可美術的勉強模仿。然而,本世紀末期直至19世紀的20年代。西班牙卻產生了一位具有多方麵才能的傑出的畫家戈雅,他是西班牙封建統治最黑暗的年月裏的一顆燦爛的明星。它雖然沒能照亮整個18世紀的暗淡的西班牙畫壇,卻長久地震動了整個歐洲世界,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美術、浪漫主義美術和印象主義美術的產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戈雅藝術的重要影響。

  戈雅(1746年—1828年)是西班牙18世紀末出現的偉大畫家。他1746年3月20日出生在西班牙阿拉貢省的薩拉果沙城附近的一個農村。他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個有的鍍金匠,他的母親是一個破落貴族家族的女兒。戈雅15歲時隨父母遷居薩拉果沙城,並進入當地一聖像畫家的工作室學習繪畫。1776年到首都馬德裏進入宮廷的掛毯織造廠擔任設計工作,畫了許多掛毯設計草圖。1785年起,戈雅升任馬德裏皇家美術學院副院長,並擔任宮廷畫師。在這其間為國王和宮廷貴族畫了許多肖像。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後,是戈雅藝術的成熟期。畫家早期那種樂天無憂的情緒,逐漸為憤怒的激情和冷靜的思考所代替。1792年,戈雅因病耳聾,但社會的腐敗和統治者的無能使他無法平靜,他以諷刺畫的形式抨擊統治者的無能、教會的愚昧和黑暗。1799年創作的銅版組畫《狂想曲》就是這方麵的重要作品。銅版畫《狂想曲》共80幅,它並非隨意幻想,而是有意識地表達他對西班牙封建統治的不滿。此一時期畫家的重要作品還有《瘋人院》、《鞭身教徒的遊行》以及《查理四世的一家》等。另外。在這一時期,戈雅還創作了不少親友和同代人的肖像畫。其中最突出的有《何維蘭諾斯肖像》、《費·吉爾瑪德肖像》、《穿衣的瑪哈像》、《裸體的瑪哈像》以及《伊薩貝爾·柯包斯·德·波賽爾肖像》等。

  戈雅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麵的。在肖像畫方麵,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肖像畫汲取了委拉斯凱茲的現實主義傳統,以充分表達人物的性格、感情和氣質為特色。他突破了前人的成就,在自己的作品中賦予主觀的感情和態度。上麵提到的作品《查理四世的一家》就是戈雅肖像畫中的一個巨構。整個作品的構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宮廷肖像的法則。畫麵上的人物以皇後為中心分為兩組,人物呆板地排列成一行。路易絲皇後的外貌醜陋,既驕橫又愚蠢。國王查理卻像一個挺著肚子的公雞。由於戈雅的現實主義手法,流露出畫家的尖銳鋒芒與直率的激情。富麗堂皇的色彩和豪華的服飾,卻無法掩蓋這些皇家貴族人物的內心空虛和品格上的瑕疵。正如法國19世紀藝術批評家戈蒂葉所說的,是“暴發戶雜貨鋪老板的一家”。

  1808年拿破侖軍隊入侵西班牙。戈雅又根據親眼目睹的現實創作了揭露侵略者罪惡的銅版組畫《戰爭的災難》,創作了著名的油畫《1808年5月2日的起義》和《1808年5月3日夜間起義者被槍殺》兩幅著名作品。《戰爭與災難》主要內容是廣泛地反映西班牙人民抵抗法國侵略者的鬥爭。這部作品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在1810年—1814年間創作的。第二部分大約創作於1814年—1820年間。

  油畫《1808年5月2日的起義》和《1808年5月3日夜間起義者被槍殺》兩幅大型曆史畫都同樣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侖侵略的曆史事件。在《1808年5月3日夜間起義者被槍殺》一畫中。戈雅描繪了一個悲壯激昂的場麵。戈雅並沒有把起義者畫成失敗者,而是把他們表現為精神上的勝利者。他們臨危不懼與內心怯弱的劊子手形成鮮明對比。刑場的背景是馬德裏郊外。畫家把人民的鬥爭和祖國屈辱的命運在這裏聯係在一起。這幅作品創作於1814年,正是西班牙第一次革命失敗後斐迪南七世複辟的一年。戈雅創作這一作品,可能與他當時的苦悶心情有關。表現了對起義者的懷念,也是對那些不關心民族命運的貴族的譴責。

  戈雅晚年生活孤獨。加上耳聾,創作的作品如題為《聾者之家》的壁畫,反映出一種憤世嫉俗的悲觀心理。1824年戈雅僑居法國波爾多,直至1828年逝世。戈雅的藝術以其優秀的現實主義風格和充滿浪漫主義的戰鬥激情深刻地影響和鼓舞了後來的像德拉克羅瓦、米勒、杜米埃以及柯勒惠支等一批傑出的畫家。可以說,在19世紀的浪漫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們,都從戈雅的繪畫藝術中獲得啟發,並為批判現實主義開辟了道路。就此意義而言,戈雅可稱得上是近代歐洲繪畫的偉大“先驅者”。

  無冕之王克倫威爾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浪漫主義戲劇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家。他出生於法國的貝藏鬆,其父親曾是拿破侖手下的將軍,1814年波旁王朝複辟之後,其父親宣誓效忠新的統治者。少年時,他隨父母移居巴黎。從1819年開始,雨果與浪漫主義文學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後逐漸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領袖。1843年,雨果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8年6月法國爆發革命之後,雨果投身社會政治,當選為製憲會議成員,成為國民議會民主派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實行帝製後,雨果因參加反對黨活動而受到迫害,被迫流亡國外。直至拿破侖三世垮台後,他才返回巴黎,並逝世於此。

  雨果繼承和發揚了法國大革命以來資產階級的進步思想,具有民主思想和人道情懷。1827年,他完成了一部5幕韻文劇《克倫威爾》,這個劇本本身並不十分新奇,並因為不合舞台演出要求,人物眾多,情節鬆散,而從未在舞台上上演。但是,雨果為這個劇本所寫的長篇序言,即《克倫威爾序》,卻成為浪漫主義戲劇理論的重要文獻。

  在《克倫威爾序》中,雨果對古典主義進行了激烈的反叛,他認為,古典主義是一種陳詞濫調的矯揉造作的充滿虛偽的東西,它隻代表貴族階級的利益,而不符合人民群眾和當代生活的要求,古典主義若不加以摒棄,勢必會妨礙新的藝術的發展。雨果認為,藝術應當反映生活的真理,具有高度的真實性、具體性和確切性。他也強調,藝術的真實不同於生活的真實,藝術家是應當富有想象力的人,想象高於一切。古典主義的三一律,體裁的劃分,貴族化的語言,都應當一律加以廢除。藝術應當表現具體而非抽象的事物,應當重視人的感情而非理性,應當描寫不平常的生活現象。雨果反對藝術上的教條主義,主張藝術的自由主義,他明確地提出了浪漫主義的對比觀念,認為粗俗怪誕與崇高聖潔在一部戲劇當中,並非水火難容,它們可以相比較而共生。

  也許雨果提出的浪漫主義戲劇理論,並非盡善盡美,但它卻是景富有現實性和戰鬥性的。

  雨果的戲劇創作貫徹了他自己的理論主張,他的《歐那尼》(1830)、《逍遙王》(1832)、《呂依·布拉斯》(1838),皆可視作浪漫主義戲劇精神的體現。

  《歐那尼》是雨果的代表作,它取材於16世紀西班牙的故事。劇中,歐那尼的父親被時下的國王卡洛王的父親殺死,他的全家被銷去貴族封號,並被剝奪了財產。歐那尼為報仇雪恨,落草為寇,成為綠林強盜。他愛上了貴族少女素兒,素兒對他也一往情深。但是,卡洛王也正覬覦著素兒的美貌,伺機占為己有,而素兒年老的叔父呂古梅公爵卻正準備娶其為妻。

  一次,正當歐那尼與素兒偷偷相會的時候,躲在暗處的卡洛王突然出現,而此時,又恰逢公爵正在敲門,卡洛王經過一番巧妙辯解,不僅消除了公爵的疑心,而且暗中保護了歐那尼。但是,對於素兒他卻打起了搶她入宮的主意。正當他帶人強搶素兒時,歐那尼和他的同夥趕到,他本來有機會殺死卡洛王,報得家族之仇,但卻認為這樣做不夠紳士氣派,他讓手下人放走了卡洛王。脫險之後的卡洛王立即下令封鎖全城,捉拿強盜。歐那尼躲進了公爵家中的秘室,當卡洛王帶人搜查時,老公爵出於貴族階級的尊嚴,拒絕交出歐那尼,最後,卡洛王便將素兒帶走。鑒於公爵的救命之恩,歐那尼向他交出了自己的號子,並賭誓說,無論什麽時候,什麽地點,隻要公爵認為該取他的命了,便可吹響號子,聽到號聲,他絕對不會苟活世間。

  歐那尼、公爵和一幫叛黨準備刺殺卡洛王,卻不幸被卡洛王抓獲。此時,已經當上了日爾曼皇帝的卡洛王決心效法先王,廣施德政,因此,他不僅沒有殺死歐那尼,反而恢複了他的世襲封號和財產,並允許歐那尼與素兒結婚。正當一對年輕人沉浸在無比的幸福之中的時候,追命的號子聲響了,妒心極重的公爵正逼迫歐那尼蹈入死地。歐那尼盡管不忍離開自己的戀人,但是他是一個一諾千金的人,為了不違背誓言,他決心一死了之。最後,這一對不幸的戀人相擁而逝,而老公爵也自殺而死。

  《歐那尼》完全否定了三一律的古典戲劇觀念,在戲劇發生的時間或地點上,都不拘一格,自由變換,大大拓寬了戲劇的表現空間。雨果筆下的人物並非單一概念的化身,他們既體現著他的審美理想,又富有鮮明的個性。在劇中,貴為王者的卡洛王被賦予了平凡人的許多言行,而作為強盜的歐那尼,卻體現著生命尊嚴和道義色彩,素兒不僅形象美好,而且心靈高貴,她忠於愛情,性格堅忍,富有主見,追求理想。此外,在《歐那尼》中,雨果充分利用了編劇技巧中“發現與突轉”的手法,造成情節發展上的跌宕起伏、變換多姿。

  雨果開創了浪漫主義戲劇道路之後,其思想意義迅速影響了法國文壇,然而作為一種戲劇潮流,它的發展卻不是激流直下的,浪漫主義戲劇一峰獨秀的時代很快就過去了。到了1843年,雨果的《城堡的公爵》上演失敗,人們以此為依據,認為浪漫主義戲劇潮流,在法國已經完成了其曆史使命。

  除雨果之外,在法國,大仲馬的私生子小仲馬(1824-1895),也被認為是浪漫主義戲劇的代表性劇作家,他的著名劇作《茶花女》(1852),可以說是法國式的浪漫主義的延續。

  《茶花女》寫的是一位年輕紳士與一位名妓的戀愛悲劇。名妓瑪格麗特身陷青樓,但卻心地善良,她厭倦了紙醉金迷、荒唐無恥的賣身生活,因此,在遇到了對她懷有癡情的年輕人阿芒之後,她一心要跳出火坑,跟隨他去過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阿芒的父親卻反對這門婚事,他找到瑪格麗特,要她疏遠自己的兒子。在他的懇求下,瑪格麗特隻好違心地離開阿芒,這使阿芒感到憤怒和痛苦。阿芒一怒之下,對瑪格麗特大肆侮辱,發泄心中的不滿。這使本來內心飽受創傷的瑪格麗特,猶如雪上加霜,竟然一病不起。阿芒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後,懷著痛悔之情來到瑪格麗特麵前,可是,此時瑪格麗特已經病入膏盲。奄奄一息。

  《茶花女》在上演後,獲得了很大成功。小仲馬也因此而一舉成名。據說,他曾興奮地對父親大仲馬說,他自己的《茶花女》像父親的好作品一樣,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而大仲馬則幽默地說,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茶花女》也是較早進入中國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20世紀初,林琴南曾意譯了這個劇的故事情節,取名為《巴黎茶花女軼事》。1907年,中國的留日學生李舒同等,也在東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就此揭開了中國現代戲劇的序幕。

  光榮革命

  因為祭司集團是一個不勞而獲的集團,除了做日常的獻祭,他們也做一些在當時看來很玄奧的事情,比如觀測星象。從古王國時期埃及就有專門觀測星象的記錄員,每一個夜晚他們都會到神廟的房頂上去觀察夜空,一邊觀測一邊記錄星辰的位置。

  看上一夜的星星,大約天亮的時候他們才開始睡覺吧。

  我懷疑這是一夥應付公事的家夥,因為從古王國開始,幾千年裏這個天體研究院的成績少得可憐,他們隻是區分出了行星和恒星,記錄下了金、木、水、火、土五星和一些恒星。他們甚至連流星和月食一次都沒有記錄下來,總不能說三千年裏一次月食也沒有發生過吧,看來他們大多時候不是在閑聊就是去睡覺了。

  大約他們也覺得隻畫幾張星象圖太對不起埃及人民的供奉了吧,於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把星星連成星座並以人或動物的形象來表示。因為是神職人員,他們也為夜空中的星星賦予宗教內容,比如獵戶座被認為是“死去法老的樂園”,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很久以前,就有記載說尼羅河開始泛濫的那一天,是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那一天。得出這個結論的觀測者要麽是一個勤奮的一夜未睡的人,要麽就是起得稍微早了點。總之他是一個幸運的家夥,不知道有沒有因此受到法老的嘉獎,後來這一天就被定為新年的頭一天了。

  古埃及人把一年分成了12個月,每個月30天。因為尼羅河泛濫的間隔時間是365天,所以他們在每年歲末添上5天。這和天文曆中的365.25天僅僅相差0.25天了。後來羅馬的儒略·愷撒采用古埃及的太陽曆加閏年改良為儒略曆,中世紀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又對儒略曆加以改革,成為沿襲至今的世界性公曆。

  法國大革命

  曆史見證之宮

  凡爾賽宮坐落於巴黎西南郊凡爾賽鎮,它不僅是馳名世界的法國王宮,還是西歐最豪華氣派的宮殿。

  1624年,路易十三在現在凡爾賽宮所處的地方修築了供皇家狩獵用的城堡,後來,這個小城堡成了路易十四父親的私邸。1661年,路易十四決定對父親的城堡進行一次改建,就是從這時開始,凡爾賽便開始了它不凡的權威之路。1682年,路易十四正式將政府從巴黎遷至凡爾賽。路易十四為凡爾賽規劃了龐大的規模並賦予它輝煌的曆史使命,因為,凡爾賽的一切都要與他自己的地位相匹配。本來就已經很華麗的宮殿和園林被擴建得更加盛大。到1686年,新落成的凡爾賽宮建築麵積為11萬平方千米,園林麵積100萬平方米,其布局東西為軸、南北對稱。在3千米長的中軸線上,雕像、噴泉、花圃、草坪、廊柱被設計的錯落有致。宮殿主體長達707米,中間為王宮,左左輔以宮室,劇院、教堂,政府官邸等。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住在宮中的路易十六被押解到巴黎。之後,凡爾賽宮成了空空如也的建築物,雖經過幾次修複,但仍然擺脫不了它幾近廢棄的命運。

  幾十年後,另一位國王路易·菲利普挽救了這座宮殿,他於1833年下令整修凡爾賽,並將其辟為法國國家曆史博物館。1837年,整修後的凡爾賽宮作為法國曆史的見證者而聞名於兒,成為展示法國全部曆史的場所。1783年1月20日,英美停戰後,在凡爾賽宮等下承認美國獨立的條約;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入侵巴黎的德軍在這裏設立了攻城司令;1870年普魯士軍隊占領凡爾賽,在宮中設立司令部,第二年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在鏡廊大廳宣布成立德意誌帝國,舉行加冕典禮。同年,當時的梯也爾政府據守凡爾賽宮,策劃鎮壓巴黎公社。法蘭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國總統在宮內選舉產生。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協約國與戰敗的德國在鏡廳中簽下了《凡爾賽和約》,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二戰後期,盟軍指揮部設在凡爾賽宮。這座世界聞名的宮殿經曆了近二個半世紀的曲曲折折,差一點遭拆毀,最終還是保存了下來,並在法國各界人士的齊心協力下,正漸漸恢複它往日的輝煌與華貴。

  王宮風采及建造過程

  凡爾賽宮於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全宮占地111萬平方米。宮殿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調。凡爾賽宮的宮殿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四層大理石建築,中間為主殿,南、北兩翼是王子及親王居所、行政官員辦公室、教堂和劇院,規模、氣勢均冠絕一時。正宮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築摒棄了巴羅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的尖頂建築風格,采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宮殿外壁上端,林立著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凡爾賽的外觀宏偉、壯觀,內部陳設和裝潢更富於藝術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壁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做工考究的家具。宮內還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還有遠涉重洋而來的中國古代的精致瓷器。來到凡爾賽的人,站在遠處遙望,立刻就會被凡爾賽宮氣宇軒昂的外觀所震懾。三條放射狀的馬路,在宮前半圓形的大廣場上匯攏;鑲著金色國王徽記的宮門,正對著廣場中央路易十四的馬上銅像;後方緩升的小坡上,是有著兩翼高大建築拱衛,前有大理石鋪就的華美王宮庭院。這座17~18世紀歐洲最燦爛華麗的宮殿,是法國國力和王權發展至極的傑作,其法式花園宮殿造型和以幾何線條為基礎的美學觀念,成為當時各國王室競相模仿的典範。

  凡爾賽宮的建立,代表了法國17世紀以專製君主生活為中心的文化。為了提高君王威信並刻意美化宮廷生活,這個展示國王權威的最佳場所,在宮殿建築上和雕刻、繪畫、工藝等方麵,都充滿了彰顯“太陽王”氣勢的豪奢風格。

  路易十四認為惟有太陽才能賦予群星光芒,使大地充滿光輝,最適合用來代表皇權,因而他選擇太陽作為自己的象征。凡爾賽宮到處都裝飾著太陽神阿波羅塑像和象征太陽王的飾物。自1663年開始,路易十四就召集當時最富盛名的建築師勒沃為自己建造這座宮殿園林。同時他也竭力使凡爾賽宮成為全歐洲最令人矚目的藝文中心和時尚舞台。他召集眾多畫家、劇作家、詩人,音樂家,付給他們豐厚的薪金,以各種歌功頌德之作裝飾這座豪華宮廷。他還命人在宮殿、庭園內舉行盛大表演,法國著名劇作家莫裏哀、拉辛的很多作品,都曾在此首演。後世無法確知建造凡爾賽宮到底花了多少費用,但據推算,可能相當於當時國家預算的三到四倍。完工後的凡爾賽宮殿約可住進1000名貴族及4000名侍從,另有數千名貴族則住在凡爾賽宮周圍的市鎮中。自此,凡爾賽由一個森林小村莊一躍成為擁有數萬人口的城市。

  自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歐洲各國首都紛紛掀起模仿凡爾賽宮的熱潮,如維也納的貝爾德勒宮、森布侖宮,拿波裏的卡塞達宮,德國的夏洛田堡宮,聖西斯宮及俄國的聖彼得堡等,都被喻為凡爾賽宮第二。特別是德國和奧地利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宮殿,多少都受到凡爾賽宮的影響。

  多樣的廳堂

  觀賞凡爾賽宮,大部分都從皇家大教堂開始,這個建築物是宮裏的第五個教堂。建築格局按照舉行儀典的兩層宮殿式教堂設計,國王通常在樓上包廂裏祈禱,隻有特別場合才會下樓。在他回包廂的路上,如果有人向他提出個人的願望和疑難,通常都會被允諾。連接大教堂北部側麵建築和國務側樓的海克力斯廳,從前是舉行盛大慶典和接待儀式的地方。海克力斯廳之後,主要宮殿右側樓上的一組建築,是國王和大臣進行官方活動的國務配殿,各廳內部鋪陳壯觀,場麵突出。這組貫穿右翼宮殿的樓層現有六間大廳,每間大廳都以一個羅馬神記人物命名,並飾有以此神話人物為主題的壁畫。這既是裝飾也是暗喻,讓人產生對宮殿工人——太陽王神秘力量的聯想。各廳名稱依序為:豐盛角廳、美神廳、月神廳、戰神廳,信使神廳、太陽神廳。

  皇室配殿

  王後配殿是整個建築中色彩比較溫和的部分,跟對麵國務配殿渲染張狂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由王後的客廳、前廳、接待室、寢宮為主的這組套房,大量使用絲緞裝飾,追求一種儒雅的情調,表現了宮中生活的另一麵,可惜大多數房間原有的家具已經不全。位於主宮殿正麵的樓上,麵朝向大理石廣場的房間則是國王私人內殿。這裏是國王的私人領域,每天由親信貴族以及侍從,隨時陪伴左右照顧起居。在主樓的樓下,是專為皇太子和公主準備的太子配殿,主要由太子寢宮、王子書房以及公主寢宮組成,裝飾風格沒有樓上奢華、鋪張,而是突出生活與教育功能。在19世紀凡爾賽宮成為博物館時,原先宮殿樓下王子和公主居住的部分都被占用,20世紀初,這裏曾是存放路易十八藏畫的地方。後來人們找到原先的設計圖,並依圖重現了當年麵貌。

  鏡廳

  凡爾賽宮整個建築由層層疊疊的宮殿構成,每個宮殿都匯聚了無數藝術家和建築師的心血結晶,無論是天花板上繪就的聖經故事壁畫,還是掛在牆上的名畫,都價值連城,令人歎為觀止。其中最為突出的自然是宮內的鏡廳,無論何時它總是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鏡廳是由建築家阿爾端·芒薩爾於1680年設計建造的。室內用乳白和淺紫的大理石貼麵,廊柱則用綠色大理石貼麵,再加上鍍金的壁飾,尤顯華貴富麗。此廳的拱頂上是表現路易十四在位前18年功績的巨幅油畫。在長廊上,人們可以看到17扇拱形巨窗麵朝花園而開,而17麵落地鏡又與巨窗相對而立,這樣一來,窗外的陰晴雨雪、春花秋月、藍天白雲,全都融進了鏡子的景致裏,這應該是此處被稱為鏡廳的原因吧。當年宮廷舉行盛大招待會和國王會見貴賓使團時,整個大廳的所有燭台上都點上蠟燭,人們身處3000支蠟燭的光亮中,恰如來到仙境中一般。

  禦花園

  凡爾賽宮的禦花園位於宮殿西側,總麵積達80平方千米,在現有世界皇家園林中首屈一指。從宮殿以西開始全是大麵積的園林,大體均等地分布在中軸線兩側。禦花園內,以對稱的幾何線條排列著栽種的林木、筆直的河渠、高大的噴泉塑像。這種設計在當時是首創之舉,開啟了所謂法國式或勒諾特式庭園的典型,風靡園林界達一個世紀之久。園林設計者勒諾特認為,沿襲已久的意大利式庭園變化無常,過分裝飾,缺乏整體感,他希望自己的設計能賦予禦花園典雅莊重的形式和開闊大氣的外觀。

  禦花園從東向西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花園、小林園和大林園,越向西麵積越大。花園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1千米。中心有一對大水池。南半部是規則的繡花形花壇,最南部地麵下降約50米,是一處橘園。有對稱的水池和盆栽大樹。北半部也有花形花壇和樹林,最北端是麵積2萬平方米的大水池和海神噴泉。西側的小林園,地麵比花園低約5米,麵積是花園的三倍。幾何圖形的道路把小林園分為12塊林地,每塊林地中有不同的小路、迷宮路、水池、水劇場、岩洞、噴泉和亭台。小林園中軸線上的大道稱為皇家大道,道路中央有草坪,道旁排列著眾多雕像。皇家大道東西兩端各有一個噴泉水池,池中分別有阿波羅之母和阿波羅神的組合雕像,這表明皇家大道的主題是歌頌太陽神阿波羅,也就是歌頌自詡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小林園再向西即進入大林園,中軸線部位出現一條寬大的人工河,在中點處還有一條垂直方向的人工河,兩條人工河十字相交,如同十字架。十字架南端有動物園,北端有大小特裏阿農庭園各一個。小特裏阿農庭園壘山疊石,是一座仿中國式林園。大林園內全是高大的喬木林,樹木鬱鬱蔥蔥。凡爾賽宮是早期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建築造型嚴謹。禦花園的規模在世界皇家園林中首屈一指。它不僅創立了宮殿和園林的新形製,而且在規劃設計和造園藝術上仍然被現在的歐洲各國所效法或直接模仿。

  青年拿破侖

  見證曆史的城堡

  俄語“克裏姆林”的意思是“城堡”,在俄羅斯各大城市的“克裏姆林”之中,以莫斯科的克裏姆林宮最具代表性。它位於莫斯科城市中心,莫斯科河北岸的丘陵上。克裏姆林宮不僅是莫斯科的焦點,也是俄羅斯輝煌的曆史見證。

  關於克裏姆林宮的最早的曆史記載始自1156年,那時它隻是一個剛剛建成的橡木城堡,後來日漸發展為莫斯科城。13世紀,蒙古人占領了俄羅斯,200多年後,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擺脫了蒙古統治者,在莫斯科定都,克裏姆林宮也隨即成為皇家宮殿。伊凡三世陸續聘請了許多意大利名師,重新擴建了今日克裏姆林宮及東北側城牆外廣場——紅場的規模。19世紀初,莫斯科在拿破侖大軍進攻下成為一座廢墟,好在城市並未淪陷,戰後統治者除了迅速恢複克裏姆林宮的舊有規模外,還在紅場上增建了不少講究色彩裝飾的教堂。今天的克裏姆林宮由一道全長2235米,厚6米,部分高度約20米的磚紅色圍牆包圍,內部麵積達28萬平方米。除了4座城門、19座塔樓外,裏麵還有許多壯觀的建築,包括教堂,皇宮及辦公大樓等,規模十分龐大。

  俄羅斯風格的代表建築

  克裏姆林宮曾經三次重建,現存的城牆和建築,多半為15世紀伊凡三世時期一步步擴建而成。由於當時希臘正教的重心由君士坦丁堡遷移到莫斯科,在宗教的影響下,這裏的教堂及宮殿建築出現了拜占庭風格的金色圓頂;此外,參與擴建的建築師均為意大利名匠,他們在原來的中古俄羅斯傳統建築上又融合了意大利文藝複興樣式,使克裏姆林宮成為特有的俄羅斯式建築。15世紀末,意大利名建築師及俄國工匠開始修建克裏姆林宮外的城牆。建築新牆時,為了不造成防守上的漏洞,每拆除一小部分舊牆,便立刻建起新牆。這項工程共花了十年時間,並在城牆完成之後的200年裏,陸續建造了19座高大的尖塔。其中最高的、造型最美的塔是1625年的斯巴斯基塔。它是在原來較低的塔樓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這些塔具有瞭望及警示的作用,中間有炮台、射擊孔或秘密通道,形製各不相同,有的是為頌揚聖人而建,有的則是為紀念統治者,其中還有5座兼具城門功能。

  廣場上的教堂

  克裏姆林宮中心最古老的教堂廣場上,建有聖母升天大教堂、天使大教堂、金色圓頂教堂和聖母領報教堂。幾個教堂內部都有精細的鑲嵌、壁飾和黃金框架的聖像書,燦爛奪目,令人目不暇給。

  有5個頂的白色石頭教堂是聖母升天教堂,建於1480年,由意大利建築師修建。曆代大公和沙皇在這裏舉行加冕禮。教堂的山字形拱門和金色圓塔具有俄羅斯東北部教堂建築風格。天使大教堂建1509年,是從伊凡一世到彼得大帝曆代莫斯科大公和曆代沙皇的墓地。廣場中惟一的世俗建築物是多棱宮,它是克裏姆林宮中最古老的宮殿之一,於1491年建成。多棱宮的主廳在二樓,約有500平方米,大廳正中有巨柱往上伸出的四棱柱支撐圓頂,圓頂上繪有16世紀末的壁畫。

  伊凡大帝鍾樓、鍾王和炮王

  伊凡大帝鍾樓是克裏姆林宮中的最高建築物,高81米,用白石築成,建於1505~1608年間。同時它又是一座瞭望塔,可俯瞰周圍32平方千米的地方。鍾樓原為三層,1600年時增至五層,冠以金頂。從第三層往上逐漸變小,外觀呈八麵棱體層疊狀,每一棱麵都有拱形窗,窗口有自鳴鍾。樓內懸掛著十幾個大小古鍾。每當鍾聲齊鳴時,很遠都能聽到。

  伊凡大帝鍾樓旁是著名的“鍾王”。它重202噸,高6.14米,直徑6.6米。比北京大鍾寺的“永樂大鍾”重4.5倍。這口鍾花了兩年時間,於1735年鑄成,可是由於大火,鍾體下部掉下一塊。也有人認為是俄羅斯人對合金比例和金屬強度的知識不夠完善,使大鍾在第一次敲擊時碎裂。無論原因是什麽,單單是這塊碎片就重11.5噸。這口鍾上還鑄有沙皇阿列克謝和皇後安娜的雕像以及各種神像等。

  鍾王附近就是炮王——“沙皇伽農炮”,炮王已有400多年的曆史,炮重40噸,炮口直徑0.92米,可以容納一個成年人鑽過。炮前堆著四發球形炮彈,每個重2噸。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還刻有沙皇費多爾的浮雕像。由於太重太大,炮王從未發射過一發炮彈。

  紅場

  位於克裏姆林宮東北側城牆外的紅場,長約700米,寬30米,總麵積約9萬平方米。“紅場”在俄語中的意思是“美麗的廣場”。紅場並不是紅色的,但是在沙皇統治時期,曾是執行極刑的地點,因此烙下血跡斑斑的曆史痕跡,現在是莫斯科市民的集會場所。環繞著紅場周邊有許多俄羅斯重要的曆史古跡,其中以聖瓦西裏升天大教堂最引人目光。聖瓦西裏升天大教堂建於1555年,是為紀念喀山公國和阿斯特拉罕合並於俄羅斯而建造。教堂結構獨具一格,由九座教堂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中間高高隆起的一座較大,周圍八座略小,且層次分明,錯落相連。九座教堂均為圓頂,最高的頂尖高為47米。

  霧月政變

  冬宮的曆史

  冬宮是俄羅斯帝國強大和皇權的象征,被公認為聖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築。作為皇宮的冬宮,最早於1710年建在涅瓦河邊,當時是荷蘭風格的兩層建築。1719年根據彼得一世的指令,在距原皇宮不遠,今天艾爾米塔日劇院的地方修建了第二座冬宮,其形式明顯受北歐建築的影響。

  18世紀中葉,俄羅期建築史上真正的巴洛克時代到來,以意大利人瓦托洛米奧·拉斯特雷利為傑出代表的建築師們在彼得堡及其郊外建造了許多經典建築。除冬宮外,斯莫爾尼修道院、彼得宮的大宮、皇村的葉卡捷林娜宮均是他的大手筆。1716年,拉斯特雷利跟隨作為著名雕塑家的父親,應彼得一世之邀來到剛剛興建的聖彼得堡,此行他為施展自己的才華找到了絕好的機會。1754年,彼得一世的女兒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女皇聘請拉斯特雷利建造一座新皇宮。然而就在宮殿即將完工之時她撒手西去。次年即1762年,剛剛即位的彼得三世攜妻——不久就推翻夫皇的葉卡捷林娜二世——遷入新落成的冬宮。

  1762年葉卡捷林娜二世登基不久,拉斯特雷利即被迫提出辭呈,因為這位建築師的創作風格不合新女皇的口味。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代表尤·費爾騰·讓·瓦蘭·德拉莫特、阿·裏納爾迪等幾位歐洲建築師對宮殿內部繼續進行裝飾並對原設計做了一係列改變。18世紀70~80年代,伊·斯塔羅夫、喬治·克瓦連吉又對內部做了改建。此後冬宮內外形貌基本未變,一直保持到現在。

  一代建築典範

  冬宮現在是由五座建築組成的艾爾米塔日博物館建築群的核心建築,它以規模宏大,裝飾豐富,氣勢雄偉成為一代建築典範。

  冬宮整座建築乍看雖龐然巨大,但表麵色彩和豐富的雕塑賦予它非同尋常的雅致:淺墨綠色基調配以砂岩黃;無數的白色壁柱排列得疏密有致,不僅使數百米長的建築絲毫不顯單調,而且極富表現力,窗戶上的鍍金飾框和房頂柱形欄杆上的雕像、裝飾花瓶,則從整體上加強了華麗的效果。冬宮的宮殿呈封閉的長方形,中間形成一個寬大的內院。建築師從具體情況出發,將每個外牆設計成不同的式樣。麵向涅瓦河的西北麵沒有明顯的凸緣,從河上看去,仿佛連綿不斷的雙層柱廊。麵向冬宮廣場的西南麵為正麵,中央被華麗的凸軒分割成三個拱門,巧妙地織入了四周景色,與環境自然和諧。

  格奧爾吉廳

  格奧爾吉廳被稱為冬宮的“心髒”,由克瓦連吉設計,是冬宮內最完美的大廳之一。克瓦連吉接手這項工程時,前任設計師拉斯特雷利的設計尚未完全峻工,由於葉卡捷林娜二世認為巴洛克新穎別致的奢華風格已然過時,與啟蒙時代的純理性思想格格不入,於是禦座廳被建成嚴謹的古典主義形式。然而1837年12月的一場大火幾乎將廳內裝飾化為灰燼,萬幸的是,所有造型藝術品、器具和其他珍貴財產都被救了出來,不過,大廳本身未能幸免。當時在位的尼古拉一世下令要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重建。產自意大利的卡拉拉大理石賦予重建後的大廳非同尋常的莊嚴感,塑有常勝將軍格奧爾吉形象的大理石浮雕庇護著置於其下方的禦座。天花板裝飾著鍍金圖案,由16種顏色珍稀木材鑲拚的地板具有同樣的花紋,兩者上下呼應。

  彼得廳

  彼得廳又稱小禦座廳,是為永久紀念俄羅斯帝國的締造者彼得一世而建的。它由法籍建築師奧古斯特·蒙費蘭於1833年設計,1837年大火後由瓦西裏·斯塔索夫依原樣重建。廳內帶有寓意性構圖的《彼得一世與彌涅爾瓦》畫像是這裏的主要裝飾。廳內禦座為曆史遺寶,木製基座上鑲嵌著鍍金銀的雕花,椅背用銀線繡著當時的俄國國徽。

  孔雀石客廳

  孔雀石客廳是用孔雀石裝飾而成的皇家生活用廳,它的藝術價值最為珍貴,這個客廳曾是尼古拉一世的妻子亞曆山大·費奧多羅夫娜皇後的會客廳,由阿·布留洛夫設計。廳內八根立柱和同樣數量的壁柱以及兩個壁爐均由孔雀石製成,並采用了複雜的“俄羅斯馬賽克”技術。鮮綠色的孔雀石與天花板和柱冠上華麗的鍍金裝飾圖案交相輝映,產生了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效果。1917年11月7日夜,正在這裏開會的臨時政府的部長們麵對攻入冬宮的士兵束手就擒。

  拿破侖稱帝

  17世紀至19世紀,法國的教育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動而變化、發展著。按其曆史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資產階級大革命前的法國教育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比英國晚了一個世紀,17世紀的法國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封建君主專製國家。發展中的資產階級和封建製度的矛盾日益尖銳,這種階級矛盾和鬥爭是以宗教鬥爭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17世紀時,法國資產階級主要信奉加爾文新教(又稱胡格諾教派)和新教教派——詹森派。封建專製政府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舊教)實行嚴酷的思想統治,並對新教進行殘酷的迫害。在教育上占統治地位的是耶穌會派和後起的聖樂會派。大革命前,法國的教育主要掌握在舊教手中,是天主教對抗資產階級新教“異端”、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

  1.初等教育

  宗教改革以後,法國各教派仍然繼續鬥爭,都想把學校當作傳播本教派教義和爭取群眾的工具,紛紛興辦初等學校,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法國初等教育的發展。

  在新教辦的初等教育中,著名的有詹森派的學校。詹森派教徒中有不少學者和作家,受笛卡爾思想影響很大。他們也從“原罪說”出發,但認為因為人帶有原罪,兒童的精神是病態的,所以對他們的教育更要采取同情、溫和的態度,不能使用壓製和懲罰的方法,主張通過教師的榜樣和親切的談話來進行教育。在學習內容上,主張以學習本民族語言和近代語為主,同時還要學習數學、地理和曆史。教學時使用法語。在教學方法上反對死記硬背,注重發展智力,采用實物教學,重視練習。這些都反映出提倡科學、反對盲目信仰的新思想。但詹森派辦的學校隻存在20多年,到17世紀60年代被耶穌會派封閉了。

  天主教為了與新教在教育方麵相抗爭,1682年成立了“基督教學校兄弟會”。為爭取教民,對新教徒子弟進行天主教思想教育,兄弟會開辦了很多免費的初等學校。為迎合時代的要求,吸引兒童,也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先學法語,然後再學拉丁語;實行班級教學等。但學校中懲罰仍很嚴厲。為滿足教師的需求,1684年開辦了教師講習所,講習所還附設了“練習學校”,這是歐洲最早的師範學校。

  2.中等教育

  這個時期法國中等學校主要有耶穌會中學和大學附屬的文科中學。這類學校經院主義氣息濃厚,落後於時代需要。17世紀初發生了改革中等教育的活動。1611年創建“耶穌基督聖樂會”,會員多受笛卡爾思想影響,到1626年已開辦中學50餘所。這些中學的特點有:(1)中學前四年學法語不學拉丁文;(2)高年級學拉丁文不學希臘文;(3)采用新方法教拉丁文(如重視閱讀原著,不死背文法);(4)注重曆史教學,並使曆史與地理聯係起來;(5)重視數學,認為數學可以“訓練智力,使人善於思考”;(6)開設物理、化學學科;(7)教學時注重學生個性,反對體罰,學校生活比較溫和、自由。1773年以後聖樂會派代替耶穌會派支配了法國的中等教育。在後來的法國大革命中,許多聖樂會的教師投入了資產階級政黨的隊伍。

  3.高等教育

  17世紀至18世紀法國的高等教育受天主教會的控製,大學排斥新教徒十分激烈,不給信仰新教的學生頒發學位,禁止使用笛卡爾的著作。啟蒙運動興起後,壓製新思想。巴黎大學神學院曾將盧梭的《愛彌爾》宣布為禁書,並當眾焚毀。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學教學內容也有一定的變化,出現了一些反映進步思想的講座,如開設數學、自然科學、民法、自然法的講座。

  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的教育

  法國從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宣布成立共和國以後,先後建立過第一帝國、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及巴黎公社,政體幾經反複,到1875年憲法的通過,共和政體的鞏固(第三共和國),資產階級統治才最終確定。這期間資產階級各黨派先後執政,他們都十分重視國民教育的作用,紛紛提出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雖因處於大革命期間,均無法實施,但對以後法國的教育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康多塞和雷佩爾提出的方案。

  1.康多塞方案

  康多塞(1743年~1794年)是大革命時期,大資產階級執政黨吉倫特黨的領袖之一。他是一位哲學家和數學家,負責公共教育委員會。1792年4月,由他負責組織五人小組起草了一份全麵的教育計劃,提出由國家舉辦世俗性免費學校。

  計劃提出,國家應擔負教育其男、女公民的責任,建立起包括初級小學(四年)、高級小學(三年)、中等學校(五年)和專門學校(大學)的統一的相互銜接的學校體係。其中初級小學是普及性的,所有的學齡兒童均應入學,實施廣泛的普通教育和勞動教育;高級小學招收初級小學畢業生,有較好的設備,注重實科教育;中等學校除完成普通教育外,還進行農業、軍事和醫學等專業知識的教育;專門學校是代替舊大學的高等教育機關,培養擔任政府公職和從事研究工作的人才。

  康多塞提出要實行統一的學校管理體製。他主張廢除宗教教育,給學生們講授資產階級憲法和《人權宣言》;加強科學教育,尤其是數學、物理知識的教學,因為這些知識不僅對發展工業有巨大的實用價值,而且有利於人的智力發展。

  康多塞方案的基本精神對19世紀法國教育有很大影響,但它反映的是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它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各級學校均實行免費製度,但是它沒能為貧苦兒童接受教育規定任何物質保證。

  2.雷佩爾提方案

  雷佩爾提(1758年~1793年)在自己的方案中首先批評了康多塞方案,指出它隻是宣布了普及初等教育而沒考慮實施這種教育的物質條件。為了真正的實現普及教育,雷佩爾提主張建立“國民教育之家”,這是國家舉辦的寄宿學校,招收所有5歲至12歲的男、女兒童入學,並由國家供給他們衣食,其經費來源是向富人征收累進所得稅和兒童自己的勞動收入。他強調指出,“貧民教育的費用要由富人來負擔”。“國民教育之家”的管理要吸收家長參加,每年一星期的時間輪流參加學校的全部生活。在學校裏,學生要接受德、智、體、勞等幾方麵的教育,培養他們成為健康、誠實、守紀律、愛國的法蘭西公民。

  雷佩爾提方案代表了革命中激進的小資產階級的利益,較之康多塞計劃更為民主,更富於革命性。該方案經國民公會多次討論,於1793年修改後通過,但很快又被廢除了。

  第一帝國時期的教育

  1804年拿破侖稱帝,在政治上實行中央集權的大資產階級軍事獨裁,與此相適應,在教育上也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拿破侖以其政治家犀利的眼光看到教育對實現其政治目標的重要性,他曾告誡:“在我們所有的機構中,最重要的是公共教育,全部的現在和將來都取決於它。”因此他始終熱心於改革學校教育,以期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出帝國所需要的文武官員,鞏固帝國的統治。

  1808年拿破侖創立帝國大學,作為全國教育行政的最高領導機關。帝國大學的總監(相當於教育部長)由拿破侖直接任命,凡學校的開辦、取締,教職人員的任免與提升都由總監掌管。帝國大學還設有評議會和總督學署,協助總監管理全國的教育事務。在帝國大學之下和全國司法區平行設置29個大學區,每一學區設總長一人,由總監任命。同時還設學區評議會和督學,全國的大、中學校均由帝國大學統一領導,各級各類學校的規章製度、課程設置、課時安排均由國家統一製定和監督實施。總監、總長和教師都是國家的官吏,由國家支付薪金。這種嚴密的中央集權的教育行政體製成為法國教育製度的最大特點,並一直影響到現在。

  第一帝國時期,初等學校不被重視,但中、高等教育卻得到很大發展,中學有中央政府設立的國立中學和地方自治機關設立的市立中學。這些名稱一直沿用到今天。國立中學主要是培養行政官員和高級軍事人才,學校內部管理很嚴,學生身著統一的服裝,按軍隊的編製,學校的行動統一以鼓聲為號。對違反紀律的學生實行嚴厲的處罰。相對國立學校而言,市立中學地位低下,課程淺顯,紀律也不嚴格,數量也較國立中學要多。

  第一帝國時期教育有很大的發展,使原來混亂無序的學校教育向比較係統完整的學校教育體製轉變,建立了法國近代學校教育體係。

  從複辟王朝到第二帝國時期的教育

  在整個19世紀,拿破侖建立的中央集權化的教育體係基本保持著。但其中複辟勢力曾幾次得手,對教育實行倒退的變革,所以整個19世紀法國教育充滿了複辟與反複辟、進步與反動力量的長期鬥爭。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上台後的第二年就頒布敕令,要求教育應該以宗教道德的準則為基礎,必須促進“社會上良好秩序的保存”,宣布由牧師擔任教師和校長,後來幹脆把學校劃歸主教管轄。教育出現了倒退。

  七月革命以後,資產階級進步勢力掌權。1833年教育部長基佐頒布法令,大力發展初等教育。法令規定每一鄉區設公立小學一所,凡6000人口以上城市設高級初等小學一所,每郡設師範學校一所。教育經費均由當地籌辦,學生費用由家長承擔,國家向貧困地區貧困學生予以資助。基佐法令頒布後,法國初等學校數及學生數都增加了近2倍。它解決了拿破侖時代留下的初等教育薄弱的問題,建立了一個與中等學校同樣牢固的初等學校體製。

  第二帝國時期,拿破侖三世為了維護大資產階級利益,鞏固自己的政權,實行軍事獨裁並利用天主教作為統治的精神工具,加強了教會對學校的控製,學校教育主要灌輸宗教思想和君主製度精神。拿破侖三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法國人民的不滿與反抗,1848年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誕生。巴黎公社雖然僅存在72天,但也及時頒布了一係列教育改革法令,體現出無產階級對教育的重視和要求。

  滑鐵盧戰役

  “哈裏發”是阿拉伯語音譯,意為伊斯蘭教代理人,繼承者。四大哈裏發指的是先知穆罕默德事業的四位繼承人。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以後,由穆斯林公社依次選舉出阿布·伯克爾(632~634年在位)、歐麥爾(634~644年在位)、奧斯曼(644~656年在位)、阿裏(656~661年在位)四人作為他的繼承人。四大哈裏發相繼掌管宗教、政治、軍事、經濟大權近三十年之久。四大哈裏發既是當時社會上很有權勢和地位具有較大影響的人物,同時又是穆罕默德的近親和密友。在他們的統治期間,經過鎮壓阿拉伯各氏族部落的反抗和不斷向外擴張,不僅鞏固了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統治地位,而且向著半島以外更廣闊的地區發展,可以說既忠實又有效地繼承了穆罕默德的事業。

  第一位哈裏發阿布·伯克爾是古來什貴族中的一名首領。他是穆罕默德的密友,是穆罕默德開始傳教時的第一位信徒,與穆罕默德形影不離,是穆罕默德的得力助手。在阿布·伯克爾的影響下,古來什貴族中許多重要人物相繼皈依了伊斯蘭教。後因穆罕默德娶阿布·伯克爾幼女阿依莎為妻而成為穆罕默德的嶽父。阿布·伯克爾就任哈裏發僅兩年時間就病逝了,在他就任期間,他幾乎完全忙於鎮壓反對麥地那政權的各反叛部落。阿布·伯克爾繼位以後,麵臨著十分嚴峻的政治形勢。當時的阿拉伯半島充斥著敵對的勢力,危機四伏,狼煙遍野,哈裏發國家大有搖搖欲墜之勢,先知穆罕默德締造的事業走到了瀕臨夭折的邊緣。

  為了鞏固伊斯蘭教政權,阿布·伯克爾同時派出11路大軍,對各地的暴動進行武力鎮壓,強大的軍事行動在短時期內取得了全麵勝利。阿布·伯克爾在伊斯蘭教麵臨危機時刻,果斷地鎮壓了暴亂,使半島又歸於統一。阿布·伯克爾終於完成了穆罕默德生前未完成的事業,整個阿拉伯半島範圍內的阿拉伯人最終實現了由原始社會邁向文明時代的深刻的曆史變革。北部的羅馬和波斯帝國曾支持叛教運動,妄圖分裂半島。阿布·伯克爾對外敵也是毫不手軟,在安內取得勝利後,隨即向羅馬、波斯進軍。阿布·伯克爾在任期間,是伊斯蘭教鞏固發展的關鍵時期。

  第二任哈裏發歐麥爾統治半島時期,是伊斯蘭教勢力的全麵擴張的階段。歐麥爾是麥加有威望的貴族商人,生於麥加古來什部落的阿迪家族。他具有很強的洞察力,對阿拉伯人的本性了如指掌,對阿拉伯人的本性有很強的洞察力,在做出權衡後,他準備用一場有組織的對外戰爭來取代阿拉伯部落之間的內戰。為了加強軍事力量,他根據部落結構把半島的遊牧民組織成軍隊,從而使遊牧精神與伊斯蘭教精神達到統一,利用阿拉伯人的部落和尚武精神來加強伊斯蘭教的勝利,使伊斯蘭教變成了一種征服和建立帝國的宗教,而不僅僅是初期服從、獻身、謙卑的虔誠信徒的宗教。歐麥爾任哈裏發的10年中,是在東征西討的聖戰中度過的。在《古蘭經》“為安拉之道而與不信的人進行戰鬥”的號召下,他率領阿拉伯人在幾年之內征服了廣大土地。到他去世時,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和埃及均被納入伊斯蘭教的勢力範圍,波斯的大部分領土也已被占領。公元634年,歐麥爾統帥著東西兩路穆斯林軍隊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這兩支軍隊的將領,一個是被穆罕默德譽為“安拉的寶劍”的哈立德,另一個是艾布·蘇富揚之子耶吉德。他們首先進攻敘利亞,羅馬軍隊慘敗,穆斯林軍隊攻占大馬士革城,隨即進攻巴勒斯坦,迫使耶路撒冷投降,並接連占領了地中海東岸各城市,穆斯林軍隊銳不可擋,勢如破竹。639年,穆斯林軍隊接連占領了開羅、亞曆山大等城市,東羅馬帝國宣布投降。與此同時,歐麥爾繼續派兵進攻伊拉克,占領了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到643年,波斯帝國的大部分領土已被穆斯林軍隊占領,波斯皇帝四處逃亡,薩珊王朝不久即宣告結束。歐麥爾在被征服地區製定了一係列的政策和措施,不僅達到了安撫廣大穆斯林的目的,而且還吸引了新皈依者不斷湧入,整體性的伊斯蘭事業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遺憾的是,644年,正當歐麥爾的權力和威望達到頂峰時,由於樹敵太多,在一次舉行晨禮時,慘遭殺害。

  第三任哈裏發奧斯曼是前麥加統治氏族伍麥葉族的富商,曾先後與穆罕默德兩個女兒結婚。歐麥爾臨終前,指定六位聖門弟子組成了選舉委員會。經選舉,奧斯曼繼任哈裏發。奧斯曼在位時期,規定了《古蘭經》的標準本,沿用至今,稱為“奧斯曼定本”。奧斯曼繼承了第二任哈裏發的事業,並在遠征勝利有利形勢下,繼續進行聖戰,先後征服了亞美尼亞及北非地區,鎮壓了波斯等地的反抗。從632年穆罕默德去世起至奧斯曼哈裏發被害時止,二十餘年間,伊斯蘭教政治軍事力量不僅再一次統一了阿拉伯半島,而且衝出了半島的範圍,將勢力擴展至亞洲、非洲,北部占領了敘利亞、伊拉克、亞美尼亞直至裏海沿岸;東北部到達呼羅珊地區;西部占領約旦、巴勒斯坦、埃及、北非及地中海東部島嶼。自此,穆斯林占領了波斯與東羅馬兩大帝國的大部分土地,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世紀新的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在奧斯曼統治後期,大規模的征服戰爭逐漸趨於停頓,一度緩和了的穆斯林內部各種矛盾,又突顯出來。656年6月,奧斯曼被第一任哈裏發阿布·伯克爾之子穆罕默德帶領兩名埃及人刺殺,由此拉開了伊斯蘭教曆史上第一次內戰的序幕。奧斯曼是第一個死於穆斯林之手的哈裏發。奧斯曼的遇難標誌著伊斯蘭曆史進程的重大轉折,體現了麥地那時代共和政體的深刻危機。殘酷的殺戮和激烈的權力角逐,使哈裏發國家的聖潔形象蕩然無存。

  第四任哈裏發阿裏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在奧斯曼被刺後,麥加和麥地那的貴族上層馬上召開選舉會議,選舉阿裏繼任哈裏發,並定都於庫法。阿裏繼位之初,也麵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這種危機來自穆斯林內部的對抗,尤其是來自哈裏發國家核心集團的權力爭奪。阿裏繼位後,曾經參與競爭哈裏發職位的脫勒哈和祖拜爾聯合阿市·伯克爾的女兒、穆罕默德的妻子阿依莎以武力威脅阿裏,公然反對阿裏的統治。656年,兩軍在巴士拉附近相遇,結果阿裏的軍隊擊敗了叛軍。這是穆斯林之間的第一次戰役。因阿依莎作戰時騎著駱駝,故稱之次戰役為“駱駝戰役”。在這次戰爭中,脫勒哈戰死,祖拜爾逃回麥地那,阿依莎被俘,許多聖門弟子在這次戰役中喪生。駱駝戰役後,更難對付的敵手——伍麥葉家族的穆阿維葉出現在阿裏麵前。穆阿維葉是在對外征戰中成長起來的貴族軍事首領,在敘利亞經營了20年,實力不容小覷。奧斯曼被刺後,他立即在敘利亞宣稱自任哈裏發。阿裏斥責他違反了伊斯蘭教的傳統,不服從哈裏發的命令,並要免去他的官職。雙方矛盾已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於是,公元657年,雙方交戰於幼發拉底河中遊的綏芬,稱“綏芬戰役”。在這次戰役中,穆阿維葉提出“依經判斷”的建議。阿裏集團內部在就這個建議問題上發生激烈的爭論,阿裏明知是計,但在一部分主和派脅迫下接受了仲裁;這引發了另一部分主戰派則對阿裏極端不滿,並從阿裏的追隨者中退出,成為阿裏的反對派。這是伊斯蘭教曆史上最早出現的教派。阿裏為了消滅這派勢力,曾派兵剿殺他們,發生了有名的“拿赫魯宛大戰”。阿裏雖獲勝,但終未消滅這股勢力。661年,阿裏被一名反對派分子刺殺。阿裏被殺後,庫法人主張由其子哈桑任哈裏發。然而,哈桑或許出於對穆斯林內部權位爭奪的厭倦,或許對自己的支持者的力量缺乏足夠的信心,主動致函穆阿維葉請求和解,承認穆阿維葉出任哈裏發的合法地位,並且隱居麥地那。於是穆斯林結束內戰,伊斯蘭世界恢複了統一和相對平和的狀態。正統的四大哈裏發時期也隨之結束。

  四大哈裏發時期,在哈裏發政權體製下,仍保留著穆罕默德時期理想主義的神聖社會形式,其架構基本上沒有王權的成分。穆阿維葉的繼任標誌著神聖的哈裏發體製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為世俗王權而展開的爭鬥。由純粹的哈裏發時代過渡到哈裏發權力與王權結合的時代,使伊斯蘭社會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日趨明朗和尖銳。

  鐵血宰相俾斯麥

  伍麥葉王朝是麥加古來什部落伍麥葉家族所建立的王朝。伍麥葉家族早在蒙昧時期就是一個顯赫的家族,具有數不盡的財富和較高的聲望。最初,他們強烈反對伊斯蘭教。後來,在穆罕默德攻克麥加時,被迫信奉伊斯蘭教,但入教後熱情極高,作戰英勇,家族中許多人成為著名的將領。伍麥葉人對政權的覬覦,自奧斯曼出任哈裏發時就已經開始。他們一直為建立一個伍麥葉人的哈裏發政權而奮鬥,這個願望終於在公元661年由穆阿維葉實現了。在新的時代,哈裏發國家的重心所在由希賈茲轉移到敘利亞,阿拉伯國家的政治製度由共和製轉變為君主製。

  穆阿維葉是一個真正的穆斯林和優秀的君主,與其說他是一個哈裏發,不如說是一個國王。穆阿維葉生活在不同於先知及正統哈裏發的時代,因為他所建立的伍麥葉王朝存在高度的世俗性。從661年至750年,伍麥葉王朝大約存在90年,共傳14任哈裏發。

  伍麥葉王朝在當時稱得上是一個版圖廣大的帝國。在這個大帝國中,有著各種民族、語言和宗教,但其核心力量是阿拉伯人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穆斯林。

  伍麥葉王朝主要在三個戰場進行它的擴張。第一個戰場是小亞細亞,在這裏穆斯林軍隊並未取得多大的勝利。第二戰場在北非和西班牙,在這裏穆斯林軍隊戰勝了羅馬人,臣服了柏柏爾人,在沿海地區較遠的一個綠洲建立了凱魯萬城,作為長久性的軍營駐地,以便保衛埃及,抗擊羅馬勢力。711年,柏柏爾人在阿拉伯將領塔立格指揮下,組織遠征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推翻了西哥德人的王國。然後,又越過比利牛斯山,進攻法蘭克西南部。732年,在穆罕默德逝世100年之際,伍麥葉軍隊被法蘭克的基督教領袖查裏·馬特爾在圖爾城附近打敗。第三戰場是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及信德(印度)地區,伍麥葉人派遣兩支軍隊進行東征,一支朝東北方向進攻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另一支朝東南方向進攻信德地區,最終征服了錫爾河、阿姆河沿岸及布哈拉一帶的中亞地區。隨後繼續擴展,占領了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其勢力直達中國西部邊境。

  自從穆阿維葉遷都到敘利亞的大馬士革以後,伍麥葉的哈裏發就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著這個龐大的帝國。哈裏發帝國的中心,實際上已從麥加、麥地那轉移到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隨著軍事擴展,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大量地改信了伊斯蘭教。在這個龐大的帝國內,民族關係變得空前複雜。

  公元750年1月,伍麥葉王朝的軍隊在底格裏斯河上遊支流紮布河畔覆沒,末代哈裏發麥爾旺二世西逃,敘利亞各地紛紛歸順阿巴斯人。750年8月,麥爾旺二世在埃及的布希爾遭阿巴斯追殺而死,伍麥王朝至此宣告滅亡。伍麥葉王朝的覆滅,這也意味著阿拉伯人統治時代的結束。

  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

  古希臘悲劇的創始人之一,與索福克勒斯、歐裏庇得斯合稱為古希臘3大悲劇詩人。他出身貴族,共寫了7部悲劇(一說是90部),生前得過13次獎,死後還得過4次。完整保存下來的隻有《波斯人》《普羅米修斯》三部曲、《阿伽門農》《奠酒人》等70部。其中《普羅米修斯》三部曲的第一部《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是詩人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情節取材丁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盜天火賜予人類的故事,卻被賦予了豐富的現實意義。劇中的普羅米修斯受盡折磨也決不向宙斯屈服,象征著當時雅典民主派對寡頭派的鬥爭,普羅米修斯被馬克思譽為“哲學日曆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埃斯庫羅斯對悲劇藝術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增加了第2名演員,使對話成為戲劇的主要部分;簡縮了合唱隊,使戲劇結構程式基本形成;還創造了舞台背景,並使演員麵具基本定型。但他的作品人物形象單純高大,是理想化的性格,並且一般是靜止的,缺少發展。抒情氣氛濃鬱,詩句莊嚴。由於他在悲劇發展階段對內容和形式等方麵都做出了很多貢獻,故被稱為“悲劇之父”。

  彼得大帝

  英國在18世紀是歐洲最先進的國家。在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後,從18世紀中葉開始了工業革命,它標誌著機器生產的開始,同時也標誌著資本主義製度在英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8世紀以前的英國繪畫主要是接受外來的影響。幾乎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傳統,也沒有出現過具有歐洲意義的大師。18世紀以後,英國繪畫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開始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出現了大量的藝術作品。

  18世紀上半葉,英國出現了第一個獲得世界聲譽的畫家,這就是油畫家、版畫家、藝術理論家荷加斯(1697年—1764年)。18世紀中葉,又出現了兩個著名的肖像畫家:雷諾茲和庚斯博羅,這些畫家的出現使得英國18世紀的繪畫藝術在美術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18世紀英國藝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英國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使英國的經濟走在了歐洲世界的前列,從而促使了英國藝術的發展。

  其次是洛克哲學的影響。主張理性主義的洛克,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大造輿論,深刻地影響了英國18世紀的藝術。

  第三,英國啟蒙主義運動對18世紀藝術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英國的啟蒙主義的傾向有兩派,即溫和派和激進派。每一派都有其代表藝術家,荷加斯就是在美術方麵的啟蒙主義激進派方向的代表。

  就18世紀英國的繪畫來說。它是沿著風俗畫、肖像畫和風景畫幾個方麵向前發展的,並且在這幾個方麵都取得了全歐洲意義的成就。

  風俗畫藝術

  英國的風俗畫的發展與一個名字緊緊地聯係在一起,他就是英國近代繪畫的創始人——風俗畫家荷加斯。

  威廉·荷加斯(1697年—1764年)是18世紀英國風俗畫的奠基人。他是一個出色的版畫家和油畫家,是英國第一個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享有國際聲譽的大師。

  荷加斯出生於貧窮的教書先生之家,家境的貧寒使他未能接受正規的、高等的美術教育。他小學畢業後即在一個銀器雕匠的門下學徒,掌握了金屬雕刻技術。1720年以後致力於銅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