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亞洲

  日本大化改新

  1955年的一天,前蘇聯航天設計局負責人科羅廖夫忽然靈機一動:既然火箭可以把核彈頭射到數百千米遠的地方,為什麽不可以把核彈頭取下,換上衛星呢?經過幾個月的醞釀,前蘇聯政府終於在1956年1月30日做出了決議,批準發展一顆重型人造衛星,並從R-7導彈上開發一種派生型火箭,將衛星送入太空軌道。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格外肅靜,一枚三級運載火箭傲然矗立在發射台上,火箭上載著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大地猛地顫動起來,火箭帶著長長的焰尾衝上了雲霄。幾分鍾後,衛星終於從火箭上彈出,以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進入了環繞地球飛行的軌道。衛星內的無線電發射機通過星外天線發射出無線電波,地麵監控人員很快便收到了來自太空的無線電信號。“成功了!”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歡呼起來。由此,人類邁向太空的桂冠,理所當然地落在了前蘇聯人的頭上。

  從地球上有了第一顆人造衛星至今雖然僅40餘年,但各國的空間技術都有了迅猛的發展。1960年8月1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地發射了一顆實驗性的無源通信衛星“回聲1號”,它實際上是一隻由聚酯薄膜製成的氣球,直徑達30米,有10層樓房那麽高,但球殼卻極薄,同報紙的厚薄差不了多少。人們從此實現了“地球——人造衛星——地球”的空間無線電通信。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傳統的氣象觀測係統一直用直接測量法,即利用各種測量儀器直接測出大氣的溫度、濕度、氣壓、風力等數據。而麵對占地球表麵80%的海洋、極地和人煙稀少、難以建立氣象站的地區,則無法保證觀測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氣象實驗衛星“泰勒斯”號。該衛星重約128千克,用兩台電視攝像機進行地麵攝影並傳遞雲層照片,使氣象學家可追蹤、預報和分析風暴。

  到目前為止,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日本、歐洲空間局、中國、印度等國共發射了100多顆氣象衛星。

  幾乎在同時,美國發射了世界第一顆“子午儀”導航衛星,傳統無線電導航係統從此被取代。此係統主要由美國海軍使用,到1967年開始正式向民用開放。它由4顆衛星組成導航網,全球的艦船平均每隔90分鍾就可以看到一次“子午儀”,並接收其自動發射的信號進行定位,定位精度約為30~40米,每次定位約需8~10分鍾。“子午儀”導航衛星係統是低軌道導航衛星,它集中了遠程無線電導航台全球覆蓋和近程無線電導航台定位精度高的優點,僅用4顆衛星就能提供全天候全球導航覆蓋和周期性二級(經緯度)定位能力。

  莫臥兒王朝

  1960年,美國人梅曼發明了紅寶石激光器,使人類獲得了性質與電磁波相同、且頻率和相位都穩定的光——激光,但當時這種激光器還不能在室溫條件下連續工作。

  由於激光頻帶寬、純度高、不易擴散,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因而很快便在通信領域找到了用武之地。

  在光纖的傳輸介質方麵,人們發現了透明度很高的石英玻璃絲可以傳播光。這種玻璃絲叫作光學纖維,簡稱光纖。光纖一般由兩層組成,裏麵一層稱為內芯,直徑一般為幾十微米或幾微米;外麵一層稱為包層。為了使光纖在施工的過程中不易被拉斷,通常把千百根光纖組合在一起進行增強處理,製成像電纜一樣的光纜,這樣既提高了光纖的強度,又使光纖係統的通信容量大大增加。光纖的突出優點,是它可以在同一條通路上進行雙向傳輸,利用這一特性,用戶可以通過交互信息係統與對方對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光纖通信。

  光纖通信是運用光反射原理,把光的全反射限製在光纖內部,用光的信號取代傳統通信方式中的電信號。但初期的光纖,光在其中傳輸時損耗很大。因此,要想用它來通信是不可能的。

  1966年7月,英國標準電信研究所的英籍華人高錕博士和霍克哈姆就光纖傳輸的前景發表了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論文,論文分析了玻璃纖維損耗大的主要原因,大膽地預言,隻要能設法降低玻璃纖維中的雜質,就有可能使光纖損耗從每千米1000分貝降低到每千米20分貝,從而有可能用於通信。這篇論文鼓舞了許多科學家為實現低損耗的光纖而努力。

  1970年,美國康寧玻璃公司的卡普隆博士等三人,經過多次的試驗,終於研製出傳輸損耗僅為每千米20分貝的光纖。這樣低損耗的光纖,在當時是驚人的成就,使光纖通信有了實現的可能。

  1970年,美國的貝爾研究所研製出能在室溫下連續工作的半導體激光器,這種激光器隻有米粒大小。盡管最初的激光器的壽命很短,但這種激光器已被認為是可以作為光纖通信的光源。由於光纖和激光器的重大突破,使光纖通信有了實現的可能,因此,1970年被認為是值得紀念的光纖傳輸元年。

  1970年,突破了光纖和激光器兩項技術難題,光纖通信從理想變成可能,各國電信科技人員,競相進行研究和試驗。光纖通信開始進入實用階段,而且此後的發展極為迅速,其應用係統也已經多次更新換代。20世紀70年代的光纖通信係統主要應用光纖的短波波段進行傳輸;80年代以後逐漸改用長波波段;到90年代初,光纖的通信容量擴大了50倍。到了90年代後期,傳輸波波長更長,並且開始使用光纖放大器等新技術以增強信號、擴大傳輸容量。這時,光纖廣泛地應用於市內電話以及長途通信幹線中,成為通信線路的骨幹。甚至美、日、英、法等8國已宣布,今後鋪設長途通信幹線不再使用電纜而改用光纜。

  §§近代卷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