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蘭州,怎一個“亂”字了得

  延續四百多年的漢朝終於退出了曆史舞台,承接漢朝衣缽的是曹魏,但曹魏是個半邊天下的王朝,江南有吳與它隔江相抗,西南有蜀時時討伐,三國間分分合合,今天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明天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在政治鬥爭中,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三國鼎立互相間征伐不休的時代,這一定理被體現到了極致。俗話說,亂得跟三國一樣。三國成了亂的象征。

  有趣的是,往日天下未亂蘭州先亂,天下已定蘭州未定,而在三國時代,也許因為是政治的三元格局使然,魏處心積慮要滅吳蜀,興奮點都在江南西南,吳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隔江死抗,一道長江給吳係了一條保險繩,魏攻蜀的動靜大了,吳在江淮一帶魏的心髒部位虛張聲勢,做出大軍北伐的樣子,魏不論真假,佯攻也必須當真打對待,寧信其真,不敢心存僥幸,隻得從西邊火速撤軍回防;三國中,蜀國最弱,但蜀國卻盡得山川之險,被動防守是防不住的,上策便是以攻為守。蜀國占據了漢中,直接威脅著關中,而魏國的政治中心在中原腹地,關中是其西大門,不可不防,一有戰事,千裏奔波,往往勞師無功,蜀國就這樣一趟趟消耗著魏國,所謂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無論打什麽旗號,動用多大的規模,一個字永遠是其不可動搖的戰略核心,這就是:防;作為蜀國,吳蜀聯盟是其生存的根本,所以,吳國吃緊,蜀國便立即在關中做些手腳,不能讓魏盡全力對吳。魏太想打破吳蜀聯盟了,而吳蜀太明白吳蜀聯盟的重要了,唇亡齒寒,兩家哪一家退出這個生存鏈,就意味著自取滅亡。

  三家把力氣都用到關中、荊襄和江淮三個點上了,河湟一帶這個向來的熱點地區倒被冷在一邊。吳國當然難以隔山打牛,蜀國六出九伐,大都在今隴西、天水,還有寶雞、隴南一帶活動,距離今天的蘭州近在咫尺,可蜀國從未進攻蘭州。不是蘭州對蜀國無價值,而是成本過高。首先,以蜀國實際,奪取關中非得傾國之力不可,僥幸奪取,又得傾國之力固守,如此,蜀地腹心地帶必然空虛,無論是蜀之死敵魏,還是其盟友吳都不願坐視蜀的一枝獨秀,力的平衡被打破,對魏對吳都不是好事;其次,蜀國的兵鋒一直是東指的,先占蘭州,再取關中,戰線過長,本來捉襟見肘的蜀軍,其防線一定是八麵漏風,若關中得手,則蘭州為孤城一座,不戰而下是可能的;還有,蘭州之為兩漢的熱點地區,大多是因了與羌人的關係,幾百年的恩怨,誰占了這個地區,僅處理雙邊關係就得脫幾層皮。而對羌人來說,與兩漢王朝爭戰數百年,雖給坐鎮中原的朝廷打擊不小,可自己的損失更大,許多人戰死疆場,不但沒有擴大地盤,連原有的牲畜草地也失去了很多,許多部族元氣大傷,如今中原王朝分裂了,他們自己打得不亦樂乎,無力西顧,正好相安無事,各過各的日子,休養生息,發展壯大後,進可攻,退可自保,即便是迫於無奈,必須參與魏蜀兩國的爭鬥,羌人也並不十分投入,或策應,或虛張聲勢,戰事一了,便結寨自保。

  所以,對蜀國來說,羌人能為我所用則用,不能,則希望其保持中立,並且,對魏的西邊後防,也是一種牽製;對魏國而言也類似,羌人樂於為我所用則用,否則,保持相安無事的態勢,不讓魏在這方麵過於分心,便等於在助魏了。

  這樣一來,當內地亂如麻時,蘭州地區卻相當平靜。三國時,蘭州在魏的名下,魏仍在此置金城郡,隸屬涼州,郡下置縣,浩門、令居、枝陽、金城、榆中、允街六縣的大部分地盤,都在今蘭州市轄區內。

  在整個三國時代,金城基本上都是隻聽雷聲震天響,不見雨滴紛紛下,蜀軍每次出擊,金城必然如臨大敵,整頓兵馬以待來敵時,蜀軍卻一直矛頭東向關中,並不分兵向西。曹操一生,功業巨大,對外,平定了各路諸侯,使北方歸於一統,將孫權據在江南,把劉備趕向西蜀;對內,削滅各種明暗政敵,獨掌朝綱,使漢朝天子形同虛設,可他並未滅漢自代。他在晚年,孫權遣使上書請他稱帝,重病中的曹操頭腦依然靈敏非常,他笑說,是兒欲使吾居火爐上耶!大概曹操的政敵一直攻擊他是,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所有攻戰征伐百般勞苦,並不是為了漢朝江山天下蒼生著想,而是為了自家頭頂那頂皇冠罷了。既然以孫權之力都在上表擁戴了,他身邊的那些早已想由謀士升格為開國元勳的馬屁精更是按捺不住了,一片聲勸進,曹操心動與否,咱不好妄自猜測,他按住大家的心火,隻笑說,吾事漢多年,雖有功德及民,然位至於王,名爵已極,何敢更有他望?苟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矣。話已說透了,他不給人以篡漢自立的口實,他做的是周文王的事業。周文王沒有取商自代,他的兒子周武王實現了老子的遺願。曹魏代劉漢大勢所趨,這個局麵由曹操一手做定,可他自己不擔這個名義,使名副實的工作由繼承他王位的大兒子曹丕來做。當然,曹丕一點也不含糊,老爹一死,做了多年名義天子的漢獻帝連名義天子也做不下去了。

  曹丕登基,是為魏文帝。此時,內地情況就那樣了,三大集團,誰也不能一下把誰怎樣,他登基伊始,便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金城。當時的盧水胡乘內地紛擾有兵犯金城之意,曹丕先下手為強,即遣張既率兵取河西,如此,關隴在手,河西也在手,前後一應安全,方保無虞。張既審時度勢,先以少部兵力布防在顫陰口(今靖遠西黃河渡口)牽製敵軍,而以主力屯金城等待戰機,然後夜渡黃河,馬摘鈴,人銜枚,沿莊浪河穀夜行晝宿,潛行數百裏,翻烏鞘嶺,穿古浪峽,人不知,鬼不覺,到了河西,偃旗息鼓,埋鍋造飯,人馬得到休整後,胡兵還茫然無覺,張既突起攻擊,胡人猝不及防,大隊人馬望風逃竄,魏兵從後掩殺,直到將胡兵驅逐出河西,方才收兵回營。

  此一戰,胡人嚐到了新興的魏國的厲害,多年不敢越河西一步,也保證了金城半個多世紀不生兵患。對於金城,這是多麽難得,何況這是三國紛爭時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