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二戰後的資本主義世界

  他轉而進入“社會大學”

  ——住滿貧困大學生和城市貧民的一處貧民窟。他深深體會到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社會的不公。他一麵做工,一麵參加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活動,並開始閱讀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書刊。1888年,他隨政治家羅馬斯一同下鄉進行革命宣傳。次年,阿列克塞被捕,獲釋後輾轉到達梯弗裏斯,一麵在鐵路修配廠做工,一麵在工人中開展革命宣傳。在這裏,他根據傳說寫成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於1892年9月以筆名高爾基在《高加索報》發表,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

  繼《馬卡爾·楚德拉》之後,高爾基不久又創作了《少女與死神》。1892年底,他回到了尼日尼·諾夫哥羅德,後任新聞記者。1895年,他發表了《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這些作品以浪漫主義手法,歌頌了勞動人民的鬥爭精神。此後,他開始以現實主義手法,揭露資本主義的罪惡,早期作品主要有《切爾卡士》、《福瑪·高爾傑耶夫》等。

  20世紀初,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火星報》創刊後,高爾基成為熱心讀者和積極支持者。在革命形勢不斷高漲的情況下,高爾基於1901年來到彼得堡,出席俄國作家協會紀念農奴解放四十周年的特別會議。他在會上發表演說,猛烈抨擊沙皇政府。不久,因聯名抗議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遊行的暴行,他再度被捕。回到尼日尼·諾夫哥羅德後,他以這次鬥爭經曆為題材,完成了短篇小說《春的旋律》。因沙皇政府檢查機關的阻撓,隻有結尾部分在《生活》雜誌刊出,這便是著名的散文詩《海燕》。詩作氣勢磅礴,生動地描寫了暴風雨之前風起雲湧、海浪翻騰的自然景象,以此比喻革命風暴前夕高漲的鬥爭形勢。詩中的“海燕”儼然是個革命者的形象,英勇無畏,充滿激情地高呼:“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海燕》很快傳遍了整個俄國,高爾基被譽為“革命的海燕”。幾年內,高爾基又創作了《小市》、《底層》等劇本和《人》、《同誌》等散文詩。

  1902年,在高爾基故鄉索爾莫夫鎮,革命工人舉行了五一遊行。遊行的組織者紮洛莫夫被捕。他的母親安娜繼續從事兒子的事業,為革命而奔波。這件事對高爾基震動很大。

  1905年初,俄國爆發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高爾基以極大的熱情積極投入。“流血星期日”後,他寫了《告全俄羅斯公民及歐洲各地輿論界書》,揭露沙皇政府的罪行,因而又一次被捕。幾個月後,高爾基加入布爾什維克黨。年底,為創辦黨領導下的《新生活報》,他又到了彼得堡,並首次與列寧見麵。1906年,高爾基赴西歐和美國為俄國革命爭取聲援、募集資金。在美國期間,他還創作了劇本《仇敵》和長篇小說《母親》。《母親》以工人運動的積極分子紮洛莫夫母子為原型,描寫了無產階級革命英雄巴威爾的事跡,小說體現了俄國工人階級從自發鬥爭到自覺鬥爭的成長過程;作品塑造了母親這個正在覺醒的革命群眾藝術典型。小說第一次以文學作品的形式為工人階級展開了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走向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

  由於已被沙皇政府列入流放名單,高爾基無法按預期回國,於1906年底到意大利卡普裏島居住。針對俄國革命低潮時期出現的頹廢文學,高爾基發表《論犬儒主義》、《個性的毀滅》等論文予以猛列抨擊。1907年他赴英國倫敦出席了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在意大利期間,高爾基還創作了反映農村革命的中篇小說《夏天》和描寫意大利勞動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意大利故事》。

  1913年高爾基返回俄國,積極培養無產階級新人,創辦弘揚革命文化的刊物,組編《無產階級作家文集》。三年內他還完成了自傳體小說《童年》和《在人間》。後來他完成了《我的大學》,從而形成了他的“自傳體三部曲”。這三部曲小說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感動過無數讀者,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影響深遠。1924年,列寧的逝世使高爾基非常悲痛。當時,他因病在意大利療養。他不顧病痛,很快寫出了回憶錄《列寧》,生動地再現了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的形象。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受到成千上萬的群眾歡迎。他到全國各地旅行,於1929年完成特寫《蘇聯遊記》,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

  30年代,高爾基完成了長篇小說《克裏姆·薩姆金的一生》、短篇小說係列《英雄的故事》、劇本《瓦薩·日列茲諾娃》等。善於塑造和刻畫英雄人物的高爾基像一隻勇敢的海燕,展翅搏擊在風雲密布的長空,為革命人民寫下一部部充滿戰鬥激情的革命詩篇。

  高爾基還撰寫了大量的文學論文,闡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等問題。1932年,在高爾基走上文學道路四十周年之際,蘇聯政府將列寧勳章授予這位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學大師。

  1934年,在第一次蘇聯作家代表大會上,高爾基作了主題報告,並被選為蘇聯作家協會主席。然而,高爾基的創作和革命活動,引起了階級敵人的極端恐懼和仇恨。1936年6月18日,高爾基遭敵人毒害而離開人世。

  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金像獎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曆史最長的電影獎,被公認為是電影界的諾貝爾獎。它象征著電影王國中的最高藝術成就和榮譽。

  1927年5月4日,美國36位包括製片人、導演和演員在內的優秀電影人薈集一處,創立了“美國電影與藝術科學院”。學院為了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加強影界與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方麵的經驗交流,鼓勵、獎賞優秀的從業人員,決定每年年初都對上一年的影片進行評選,並且對獲勝者頒發金像獎。金像獎到底要做成什麽樣子呢?學院幾經研究,決定把這項任務交給青年雕塑家喬治·斯坦利。

  麵對這一異常重要而又有意義的任務,年僅24歲的斯坦利興奮不已,暗暗下決心要把它做得最好。經過許多日子的醞釀和精心製作,斯坦利終於把他的作品奉獻在了人們的麵前:這是一尊高34厘米、近4公斤重的金光閃閃鍍金青銅人像——一位體格健壯、勇武過人的男性鬥士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之上。這尊塑像一問世便獲得了人們的交口稱讚,從此它就作為一項電影大獎由學院頒發至今。

  奧斯卡金像獎全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院年度獎”,簡稱“學院獎”。奧斯卡隻是一個俗名。說起這個名字的來曆,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哩:據說在1931年,學院圖書館來了一位名叫瑪格麗特·哈裏克的管理員。這姑娘一見到這尊金像立刻驚呼道:“這多像我的奧斯卡叔叔呀!”說來也巧,她的叔叔並非一個普通人,而是當時美國著名的戲劇藝術家奧斯卡·沃爾德。於是人們就把金像與奧斯卡聯係在一起叫開了。久而久之,金像就被稱為奧斯卡金像了。

  奧斯卡金像雕成以後,學院決定在每年的7月31日頒發金像獎。所設立的獎項有:最佳影片獎,最佳男女主角、配角獎,最佳導演獎等共計28項。首屆奧斯卡金像獎於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頒發。由於當時該獎還沒有什麽知名度,因此頒獎大會的會場十分狹小,參加大會的人數也不多,隻有250餘人。隨著金像獎的聲譽日趨顯赫,頒獎儀式也開始變得越來越隆重了。頒獎地點被遷至洛杉磯音樂中心龐大的桃樂絲陳德勒大廳。從1952年開始,電視台也對頒獎儀式進行現場轉播。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奧斯卡頒獎儀式又有了衛星實況轉播。如今,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可以坐在家裏看到這一盛況了。奧斯卡獎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是派拉蒙公司拍攝的《鐵翼雄風》,最佳男女主角的得主是艾默·魯寧士和珍妮·蓋諾。以後《亂世佳人》、《飛越瘋人院》、《與狼共舞》、《辛德勒的名單》等優秀影片榮獲此獎,葛麗泰·嘉寶、費雯麗等一批影壇明星脫穎而出。

  奧斯卡獎的競爭從來都十分激烈。奧斯卡獎的評選方法,在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之後,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評獎的第一階段是無記名提名;第二階段是投票表決。但即使這樣,也有讓人遺憾惋惜的事情發生。如1965年,《日瓦戈醫生》與《真善美》爭強,當時一度被各界看好的《日瓦戈醫生》意外落第。還有希區柯克,這位一生拍攝了許多優秀影片的著名導演從未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而他所導演的盡人皆知的影片《蝴蝶夢》卻榮獲該獎1940年的最佳影片獎。

  為了彌補這些缺憾與無奈,奧斯卡獎又增設了“特別榮譽獎”、“終生成就獎”和“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使全世界的優秀影片都有機會參與。中國導演張藝謀的《菊豆》、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都曾提過名。

  盧瑟福揭開原子之謎

  歐納斯特·盧瑟福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他是最先研究核物理的人,他的發現包括:核武器、核電站、放射標誌物以及運用放射性測定年代。他對於我們了解放射性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盧瑟福對世界的影響力相當深厚。

  1891年,盧瑟福誕生在新西蘭的一個農村。他家人口多,經濟上不富裕,盧瑟福從小一邊上學一邊幫著家裏幹農活。少年時的盧瑟福是個很愛動腦筋的孩子,尤其喜歡自己動手做些小玩意。他曾經“發明”了一種可以發射“遠射程炮彈”的玩具火炮,還巧妙地設計出增加炮擊距離的方法。有一次,家裏的大鍾壞了,盧瑟福便動手把鍾拆開來,他的兄弟姐妹都認為一定會受到父母的責罰,但盧瑟福竟把鍾修好了,而且以後還走得很準。後來,他還自製了一架照相機,自己拍攝,自己衝洗,成了個攝影迷。

  他23歲時獲得了3個學位——文學學士、文學碩士、理學學士。第二年盧瑟福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獎學金,同時來到英國劍橋大學凱文迪許實驗室進行深造,師從湯姆森教授,湯姆森是當時著名的科學家。從此,他開始了在英國的科學研究生活。37歲那年,由於他對於放射性現象研究的傑出成就,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但他並沒有滿足,決心對原子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人提出,自然界天地萬物是由原子構成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物質最小的單位,是不可分割的,它的形狀像個實心小球。而隨著科學的發展,一些科學家認識到原子內部還有著更小的單位,盧瑟福的老師湯姆森就持這一種觀點。他們認為,原子的模樣像西瓜,瓜瓣就像是原子內均勻分布的正電荷,而瓜子就是電子。“原子果真像老師所說的那樣嗎?”盧瑟福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一直思索的這個問題。

  他想,如果原子果真像個西瓜,那麽,如果用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作“炮彈”來轟擊它,就一定很容易地穿過它而筆直地前進。於是,他決定用一種叫做“a”的粒子做“炮彈”,來轟擊原子,看看會發生什麽情況。然而,要做這個實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設計一套專門儀器外,實驗本身就像是用機關槍掃射幾個散落在茫茫草原中的小核桃一樣的困難。

  在年輕的助手和幾個學生幫助下,盧瑟福終於終計出了一個試驗裝置:一個“a”射線的放射源,就像一挺機關槍,一個金屬箔作靶子,就像放核桃的草地,在它的旁邊放一個硫化鋅的熒光屏,屏後安裝一架顯微鏡,來觀察實驗的情況。

  實驗開始了,發射源發射出的“a”粒子“炮彈”,以每秒2000米的速度穿過金屬箔,在漆黑的實驗室裏,熒光屏上出現了點點閃光。“這是怎麽會事呢?”學生們問道。“這說明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金屬靶子飛走了,隻有個別a粒子被彈了回來。”盧瑟福說。可這意味著什麽呢?盧瑟福陷入了沉思。

  實驗使盧瑟福感到驚歎,他開始了連續不停的實驗和思考,像著了魔一樣整日整夜地呆在實驗室裏。管理實驗大樓的工友搞不清他是否離開過,他的妻子兒女也難得見他一麵。一天清晨,盧瑟福興衝衝地衝進了辦公室,對著正在整理東西的助手,大聲地說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原子到底是什麽樣子我知道了。”略一停頓,他又說:“它大致可以設想為一個小的太陽係。”助手怔怔地看著他,聳了聳肩說:“什麽?你是說我們在一個看不見的世界裏當了普羅米修斯嗎?——普羅米修斯是希臘神話中為人類送來火種的神。”是的,就像是太陽係。“盧瑟福繼續解釋到,”原子既不是像小實心球,也不像西瓜,它的中心有個小的、帶陽電的核,而帶陰電的電子在圍繞著這個核飛轉。這就如同:原子核是太陽,電子就像行星,繞著太陽轉……

  “那麽,a粒子被彈回來的現象怎麽解釋呢?”助手問他。“這是因為原子內部大部分是空隙,所以比原子更小的粒子能很容易穿過;又因為當中有個核,a粒子碰上這個堅硬的核就會被彈了回來。”

  盧瑟福終於打開了原子神秘之宮的大門!他的這一嶄新的原子結構理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此,原子學和原子核物理學便誕生並發展起來。

  1919年,盧瑟福用人為的方法第一次分裂了原子,他用a粒子轟擊氮原子,使它變成了一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原子。1926年,在他的指導下,兩個年輕研究人員瓦耳順和科克拉夫特設計出了一架巨型原子搗碎機,用這架儀器,他們把輕金屬鋰轉變為氦。

  很快,人們便認識到核轉變可能是太陽能的來源。進而歸納出原子彈和核電站發電的關健過程。盧瑟福的發現因而遠遠超出了科學興趣本身。

  1933年,62歲的盧瑟福仍在不知疲倦地進行著研究工作。就在這一年,他又發現和命名了質子——氫原子核,並預言核內存在著中子。

  由於他卓越的成就和影響,多種榮譽和獎賞不斷向他湧來。英國皇家學會授予他最高獎章——科柏萊獎章。幾十所大學和科學團體爭相授予他榮譽學位和學籍。在巨大的榮譽麵前,盧瑟福仍然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從不誇耀自己的成績。1937年10月,盧瑟福由於長期緊張地工作,積勞成疾,在英國劍橋醫院與世長辭。

  盧瑟福關於原子核的發現是所有現代原子結構理論的基礎。為紀念這位傑出的科學家,英國皇家學會在一所實驗室門前,為他雕塑了一座半身銅像。每年都有很多人來到他的墓碑前,向這位揭開原子秘密的先驅者表示深深的懷念與敬意。

  黑人歌手羅伯遜

  “不論什麽時候,隻要人民願意聽我唱歌,我就要為和平而唱,為生活而唱。”這是美國著名的黑人歌手保羅·羅伯遜說過的一句話。

  羅伯遜身高1.90米,膀寬體壯,肌肉像波浪般地起伏,皮膚黝黑光滑,眼睛清晰明亮,使人一看就對他產生良好的印象。他那圓渾而豐潤的男低音富有魅力,聽後令人陶醉,久久不能忘懷。然而,他不隻是一位受人歡迎的歌手,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會活動家。他畢生積極投身於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種族壓迫的鬥爭,長期為黑人的自由和人權而奮鬥。他以高尚的品格和甜美的歌聲,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偉大的貢獻。

  羅伯遜的父親是出身於種植園奴隸的黑人牧師。這在當時的美國黑人中是非常高貴的職業。羅伯遜6歲時母親去世,從此由他父親擔負起教養責任。父親非常疼愛他,對他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從他入小學起,每天要他報告學習情況。父親懂得拉丁文和代數,羅伯遜一點也騙不了他。

  羅伯遜各科成績都很好,盡管這樣,成績稍微差一點,他的父親就批評教育他。直到羅伯遜進了大學,父親仍然這樣嚴格地要求兒子。羅伯遜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法律時,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是個體育好手:既是足球隊長,又是籃球中鋒,打起壘球來十分靈活,鐵餅的投擲成績驚人。他是這四項運動的13個大學的選手。他還擅長唱歌和演戲,但是讓他發揮這方麵才能的機會不多。他的空閑時間,大多是在體育場上度過的。

  羅伯遜足球踢得真棒。他是參加國家足球聯盟的一個足球隊的職業球員。每當周末,他就出現在足球場上。他近100公斤的身軀,在場上很少停止活動,足以阻住對方球員的衝鋒。因此,他的名字吸引著大群的球迷。羅伯遜的拳擊功夫也很到家。有人建議他去當職業拳擊手,並且保證他能發大財,擔他拒絕了,因為父親一直教導他不能選擇冒險的職業。

  1923年,25歲的羅伯遜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律係畢業。他完全可以去當一名職業運動員,並且取得豐厚的收入。但他沒有這樣做。他決定從事法律工作,以便保護黑人的權益。幾個月後,他到一家法律事務所工作。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羅伯遜對戲劇和音樂發生了聯係。一次,有個四重唱樂隊中的一個歌手生病,羅伯遜代表他出場。雖然他在歌唱方麵沒有受過專門訓練,但彼此合作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之後,他又參加了幾次業餘的戲劇演出,同樣獲得了成功。

  1924年5月的一天晚上,羅伯遜在紐約的普羅溫斯唐劇院正式參加演出,在《所有上帝的孩子都有翅膀》一劇中,扮演一個學法律的青年大學生。開場前,觀眾對這位他們非常熟悉的足球運動員議論紛紛:“我看過羅伯遜踢足球,他的球藝是沒有什麽可說的。但演戲這玩意兒他行嗎?”

  戲開場了。出乎人們意外,羅伯遜演得非常成功。他精彩的表演,打動了觀眾的心。大家瘋狂地為他鼓掌,戲劇評論家也趕緊撰寫文章,說他“在一出偉大的劇本中洋溢出才華”,“除掉非凡的體格以外,羅伯遜還有著精明而豐富的理解力”,“像他那樣的聲音是很少聽到的”。

  但是,羅伯遜更擅長的是唱歌。他在這方麵的才華很快被人們發現,以致1925年4月他要在格林威治村戲院舉行獨唱音樂會的消息一傳出,門票立即被搶購一空。

  演出那天,格林威治村戲院盛況空前,許多人擁在戲院門口,希望能買到一張站票。羅伯遜唱的第一首歌是《去呀,摩西》。摩西是猶太教、基督教《聖經》故事中猶太人的古代領袖。正是他,帶領在埃及當奴隸的猶太人,遷回到了他們的故鄉。羅伯遜用深沉寬闊的男低音唱道:

  去呀,摩西,

  在埃及的土地上,

  告訴年老的法老;

  讓——我的——人民——自由!

  動聽的歌聲停下來後,聽眾還覺浸在音樂的意境中。幾秒鍾後,才熱烈地鼓起掌來。預定的歌曲唱完後,羅伯遜又應聽眾的熱情要求,一支接一支地唱下去。人們讚歎著,彼此微笑著,連淚珠湧滿眼眶也忘了去擦。

  這次音樂會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使羅伯遜一躍而成為美國歌壇上的新星。影響廣泛的《紐約時報》發表評論說:“羅伯遜先生是一位天才的歌唱家。他的嗓音柔和動聽,聲域寬厚。但抓住人心的,還是他表達的那種真摯感情。他發自肺腑的呼喚,真正撥動了人們的心弦。歌聲一起,表達了一個種族的悲哀和希冀。”

  此後,羅伯遜正式以歌唱為業。他去歐洲舉行巡回音樂會,同樣受到人們的熱烈稱讚。尤其是1928年在倫敦皇家劇院演出《遊覽船》,更是使他成為馳名歐美的歌星。

  《遊覽船》是一部喜歌劇,羅伯遜在劇中扮演一個名叫玖的角色。玖是一個頭發灰白、皮膚黝黑、彎腰屈背的中年男子,他不停地把棉花包從碼頭扛到船上。在沒完沒了的苦役般的搬運中,他懷著憤怒,唱起了訴說黑人痛苦和憂愁、歌頌自由自在地奔騰的密西西比河的《老人河》:

  我們這樣痛苦疲勞,

  既害怕死亡,又厭倦生活。

  但老人河啊,

  卻總是不停地流過。

  這首歌,深深地震撼著觀眾的心。歌聲一落,劇場裏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雷鳴般的掌聲。倫敦著名的《每日快報》載文說,羅伯遜“是一個黑人天才”。“他不僅是一個大演員,大歌唱家。他是一個偉人,他創造了一個受禁錮的民族的靈魂,並且告訴你:這個靈魂和人類的被束縛的靈魂有著真正的血統關係。我們好像小孩一般,拜倒在他的超人的天才麵前”。

  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黑人,了解他所唱出的黑人的心聲,羅伯遜學習俄語、法語、德語。他的箱子裏總是藏著幾本倫敦東方語言學校的教科書。他甚至試著發現兩種非洲古代語文與俄文、中文之間的異同之處。因此,他在巡回演出過程中用當地人熟悉的語言歌唱時,人們總是興高采烈地呼喚著、跳躍著。

  盡管羅伯遜蜚聲歐美,但仍然逃脫不了種族歧視的命運。在舉行音樂會時,他出入於最漂亮的音樂廳,而平時當他以普通黑人出現在某種場合時,竟連找一杯水喝都會遭到拒絕,甚至不能隨便到白人開設的飯館吃飯。

  一天,他在美國費城的街上行走,突然,有個白人用膽怯的聲音問他道:“先生,您能給一角錢嗎?”羅伯遜瞧了瞧向自己討錢的人。他年紀不老,也不肮髒,隻是臉有饑色,嘴唇凍得發紫,穿的衣服很單薄。那人見羅伯遜沒有馬上回答,又說了一句:“先生,僅僅是一角錢!”羅伯遜心想,一角錢怎麽能使他飽餐一頓呢?便微笑著扯謊說:“啊,我剛要去吃中飯,您願意一同去嗎?”那人的臉上泛出一絲高興的微笑。羅伯遜向四麵看了一下,見近處有一家安靜的小飯店,覺得到那裏去對方不會感到窘迫,便指著那裏說:“我們上那邊去吧。”

  進飯館後,羅伯遜把那人領到一個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的桌子邊,以便好好地和那人談談。他集中思想去考慮怎樣交談,因此絲毫也沒有去注意把他們從門口送到桌邊的侍者的驚奇的麵部表情。坐下後,他才發現侍者已經來到身旁,便馬上說道:“請給我們來些——”

  “不,我們這兒不招待黑人!”緊跟上來的侍者原來是準備攆羅伯遜出門的。羅伯遜聽了這話,眼睛好像著火的煤塊一般燃燒起來。然而,他平靜下來,把椅子推回去,站起身來,從口袋裏掏出一隻皮夾,俯視著侍者說道:“我不需要招待,這位先生一個人在這裏吃飯!”說罷,他把一疊鈔票放在桌上,大步走出了飯館。

  那討錢的白人在經受了這樣的難堪後,迅速收起鈔票,站起身來跟著羅伯遜離去。走到門口,他忽然挺直身子,向著飯館裏所有的人大聲喊道:“我不管在這兒吃什麽,都會被窒死的!”然而等他出門後,已經找不到羅伯遜了……

  這件親身遭遇的事,深深地刺痛了羅伯遜的心,使他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懷疑。從此,他產生了一個想法:到社會主義蘇聯去訪問一下,看看那裏普通人是怎樣生活的,有沒有種族歧視。

  1934年底,羅伯遜實現了去蘇聯訪問的願望。他發現,自己在莫斯科大街上行走,沒有遭到冷眼,也沒有遇到對他不禮貌的事。訪蘇歸來後,羅伯遜的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經常到勞苦群眾中去演唱,並演出體現勞動人民願望的戲劇,拍攝反映黑人生活的電影。他賦予《老人河》以戰鬥的回答,把其中“我們這樣痛苦疲倦,既害怕死亡,又厭倦生活”,改為“但是,我要樂觀地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我死為止”。

  羅伯遜對中國人民、西班牙人民和非洲人民的革命鬥爭,都表示過真切的同情和支持。40年代後期,因為拒絕與美國議會特工委員會合作,並在巴黎世界和平大會上發表進步演說,而遭到美國政府長時期的迫害。

  1975年,這位傑出的藝術家與世長辭。

  “聖雄”甘地

  聖雄甘地是20世紀聞名全球的非暴力運動領袖。“聖雄”,印度文的讀音是“瑪哈德瑪”,意思是“偉大的靈魂”,中文譯為“聖雄”,是對甘地的尊稱。

  摩罕達斯·卡蘭昌德·甘地,於1869年10月2日生於印度波爾邦達爾邦的首府波達爾城。他出生在一個商人官僚家庭中,從小就受到印度教的熏陶。1891年6月,甘地在英國倫敦大學畢業並取得律師資格。兩年後,他到了南非,他在南非一共度過了20年。在那裏,他領導了自己的僑胞進行反對英、荷、殖民主義者的民族——種族歧視製度的運動。甘地深受托爾斯泰非暴力和平主義思想的影響,他的非暴力不抵抗的理論把印度教的吃素食、不殺生主張同《聖經》、《古蘭經》的仁愛思想結合起來。他認為,隻要通過非暴力的行為,忍受苦難,就能感動對方,使對方改邪歸正,因為所有人都是同一個造物主的兒女。

  1915年1月,甘地回到印度,建立了一所非暴力抵抗學院,組織小土地種植者、破產農民、貧窮的工人為自己的生存而鬥爭。甘地因此成為印度曆史上第一位關心貧苦大眾的領袖。為了喚起印度民眾的民族意識,他發起了土布運動,提倡用手紡車自己紡布,抵製英國的產品。很快,甘地就成了印度民族主義政黨——國大黨的領袖。

  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激起了印度人民的獨立要求,甘地號召人民進行絕食、祈禱、和平示威,用非暴力的方式來抵製英國當局。殖民當局在阿姆利則向和平示威的群眾開槍,打死、打傷3000餘人,激起了印度人民的更大反抗。甘地擔心會演變成暴力抵抗的流血革命,所以停止了非暴力不抵抗運動。

  1920年,印度國大黨通過了甘地創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綱領,主張用和平的合法手段取得自治。他們在全國興起了一場廣泛的罷工、罷市、罷課、拒絕與殖民當局合作的運動,殖民黨局逮捕了甘地,並判他6年監禁。出獄後,甘地繼續領導印度的民族解放鬥爭,又多次發動了不合作運動,幾次被殖民當局逮捕入獄,但他始終沒有屈服。

  1930年,英國殖民當局為了加緊對印度人民的剝削,製定了“食鹽專營法”,嚴格控製食鹽生產,任意抬高食鹽價格和鹽稅,引起了印度人民的極大不滿。於是,甘地就帶領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信徒,步行到海邊去用海水煮鹽,以此來抵製英國殖民當局的食鹽專營法。這就是所說的“食鹽進軍”。

  他們從阿默達巴德出發,徒步行走,每走過一個村莊,都召開群眾大會,號召村民們參加“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沿途群眾有聽宣傳的,有看熱鬧的,也有加入甘地隊伍的。各國新聞記者在人群中跑來跑去,爭先獵取鏡頭,采寫新聞。甘地一行走了24天,才到達海邊村莊丹地。這時,跟隨他的隊伍已經有了上千人。當天晚上,他們絕食祈禱。第二天上午,甘地便帶領眾多的信徒到海邊沐浴,然後開始取海水煮鹽。

  每天清晨,甘地帶領信徒到海邊勞動,不怕風吹日曬,腰酸背痛,一直堅持了三個星期。印度報紙廣泛地報道了甘地的“食鹽進軍”;全印各沿海地區,也都開展了自製食鹽的行動。與此同時,全國城鄉各地到處舉行示威遊行、罷工、罷課,一個群眾性的反英鬥爭在全國蓬勃開展起來。

  甘地原想通過“食鹽進軍”,把反英鬥爭局限在“非暴力”的範圍內。但是,英國殖民者並不講什麽“非暴力”。他們逮捕了甘地和國大黨其他領導人,並下令取締國大黨。甘地的許多信徒聽說當局要逮捕他們,便遵照甘地的“非暴力”信條,自願走進監獄。工農群眾和學生也有6萬多人被逮捕。但人民群眾毫不屈服。不久,各地又爆發了更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殖民當局派出大批軍警鎮壓,向群眾開槍;示威群眾與軍警展開搏鬥,並迅速轉為武裝起義,有的地方還建立了人民自己的革命政權。

  印度人民掀起的革命風暴,嚇壞了英國殖民當局。於是,他們又想利用甘地“非暴力”主張來平息人民的鬥爭烈火。1931年1月,殖民當局釋放了甘地,並撤銷了取締國大黨的命令。甘地出獄以後,便和英國印度總督艾爾文在德裏舉行會談,簽定了《甘地——艾爾文協定》。協定規定,完全停止“不合作運動”;英國當局則同意釋放主張“非暴力”的政治犯。允許沿海人民煮鹽。由於印度仍舊沒有得到自治,因此這個協定沒有滿足人民的根本要求。但是,甘地已經簽訂了“休戰協定”,印度人民的革命浪潮最後還是被英國殖民當局鎮壓下去。後來,甘地雖然又發動了幾次“個人不合作運動”,但都毫無結果。

  由於曆史的原因,印度存在著大量的“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他們在政治上、勞動就業上、宗教上受到種種歧視。為此,甘地用了許多年的時間,周遊全國,宣傳種姓平等的主張,並為爭取“財民”的先舉權而呼籲,甚至為此而進行絕食。全國各地寺廟主持者深受感動,紛紛為“賤民”開放寺廟。

  印度半島上居住著許多民族。由於殖民當局的挑撥和曆史形成的因素,印度教教徒和伊斯蘭教穆斯林之間往往形成一些矛盾,甚至引起械鬥。甘地一再呼籲印、伊兩教教徒團結,在印度建立民族和睦的大家庭。為了這件事,他進行了長期的徒步旅行,苦心地宣傳兩個教派間和平團結的重要性。1947年6月,印度半島的穆斯林領袖真納、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相繼發表聲明,宣布在印度半島建立兩個國家: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兩個共和國)和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即今印度共和國)。甘地為此發表聲明,建議印度國大黨會議接受這個方案。同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聯邦宣布正式成立,印度半島的人民開始獲得自由。在成立印度聯邦的製憲會議上,為了對甘地的長期鬥爭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尊稱他為“過去30年來的向導和哲學家、印度自由的燈塔”。蒙巴頓則稱甘地為“印度自由的建築師”。在榮譽麵前,甘地保持原有的謹慎和謙虛態度。他在加爾各答絕食一天,從早到晚在手搖車上紡紗。

  1947年下半年後,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穆斯蘭之間衝突頻繁,一再出現流血事件。甘地為此多次進行絕食祈禱,呼籲和平團結。1948年1月30日下午,甘地在祈禱告場的途中,被一個印度教徒槍殺,終年79歲。

  印度人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將他的遺體火化並將骨灰撒進印度文明的發源地——恒河。

  緬甸愛國詩人吳龍

  吳龍即緬甸愛國詩人德欽哥都邁,他在緬甸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1875年吳龍出生的時候,英國已向緬甸發動了兩次侵略戰爭,並且強行占領了下緬甸,以仰光為首都,讓英、印總督管轄。吳龍從小在寺廟中讀書,對祖國的命運十分關心。1885年11月28日,緬甸國王錫袍被英國放逐到一個海島,緬甸淪亡。吳龍見祖國已遭英國鯨吞,再也不能安心在寺廟讀書了。他決定不再讀書,到社會上去尋求解救祖國苦難的辦法。19歲那年,吳龍的父親去世。為了贍養母親,他到仰光一家印刷廠去當排字工人。因為他有相當的文化水平,不久改當校對員,同時寫作劇本。印刷廠關閉後,他先後在《仰光時報》和《緬甸時報》工作,並寫了不少詩文。

  英國侵占緬甸後,解散了緬甸的武裝部隊,不許緬甸人持有武器,就連家用菜刀的尺寸也有限製。英國殖民者采用“以印治緬”的惡毒手法,把緬甸變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雇用印度兵鎮壓緬甸人民,還大量掠奪緬甸的資源,壟斷豐富的礦藏和森林,並把它當作英國的米倉。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緬甸人民,終於又開展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

  1911年,一些知識青年創辦了《太陽報》,開始宣傳獨立、自由。吳龍很快就參加了這家報社的編輯工作。在這裏,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新事物和新思想,更加激發了他童年時就潛在的愛國主義思想。

  英國的殖民統治,給緬甸帶來了西方“文明”。緬甸的一些上層分子,特別是一些受外國文化教育的知識分子,盲目地追求這種“文明”,丟掉了民族固有的優良傳統,甚至連自己名字前的“吳”、“哥”、“貌”等傳統稱呼也不要了,而代之以“密斯脫”(先生的意思),並且以此為榮。

  吳龍對這種崇洋的情況非常不滿,認為長此以往,將會喪失民族自尊心,因此故意使用“密斯脫貌邁”的筆名,在1914年寫了一本名為《洋大人注》的書。書中在嘲諷假洋鬼子之餘,熱情地歌頌了緬甸的古老曆史和燦爛文化,對淪亡的祖國寄予深切的同情:

  憶往昔,阿瓦朝,

  繁榮昌盛民樂業。

  摧枯拉朽驅黑暗,

  名震南瞻洲。

  看今朝,堪回首,

  往來猶如水東流。

  滾滾而去不複返,

  怎不令人愁!

  這本書出版後,受到了緬甸人民的熱烈歡迎,也震動了“密斯脫”階層。同年,吳龍又用“密斯脫貌邁”的筆名,發表了揭露和諷刺英國殖民統治者、激發人們愛國熱情的《孔雀注》。

  1920年9月,緬甸第一個政治團體——緬甸各團體總會成立。這個團體的宗旨,是要求英國在緬甸實行類似印度的政治製度,讓緬甸人參加政府工作,建立緬甸民族工業。在它的影響下,不久仰光大學學生舉行罷課,反對不合理的大學法。鬥爭迅速波及到各地中學,師生們紛紛要求學習緬甸的語文和曆史等民族文化,隨即在仰光出現了巴罕國民學院。

  吳龍熱情支持這個愛國行動,毅然辭去《太陽報》的職務,到巴罕學院就任緬文和曆史教授,並編寫了一些教科書。

  在緬甸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情況下,英國殖民統治當局於1923年采取了一個讓步措施:實行所謂“雙頭政製”,也即是除中央職權由印度政府管理外,地方職權改由緬甸政府管理。這個讓步,迷惑了緬甸各團體總會中的一些人,促使它分裂,巴罕國民學院也被迫關閉。吳龍隻得重新擔任編輯工作。

  就在這時候,英國的威爾斯王子要來緬甸巡視。緬甸殖民政府為了討好王子,特派內務部長去找吳龍,要他賦詩頌揚王子,並表示願意為此付出酬金1000元,還授予勳爵銜和大學教授的職位。但是,吳龍向內務部長明確地表示:“我情願不要你們的1000元賞金而挨餓。就是我舌頭上長草,也決不寫詩歌來歌頌維多利亞的孫子、喬治皇帝的兒子!”

  過著清貧生活的吳龍,把全部身心投入緬甸的民族獨立運動。被壓迫民族要求獨立解放,是曆史發展的潮流。1935年,一個由緬甸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組成的新的政治組織——我緬人協會(即德欽黨)成立了。在緬語中,“德欽”是尊貴的頭銜,意為“主人”。這個黨以此為名,是為了表示對英國的反抗。它主張反對殖民統治,組織愛國運動,尊重民族文化,提倡使用國貨。

  吳龍把這個組織當作緬甸民族的希望,毅然站在它一邊。由於他的崇高的名望,在他公開宣布參加這個組織後,立即被推舉為名譽主席。從此,他像所有德欽黨人一樣,在名字前冠以“德欽”,改名為德欽哥都邁。

  德欽哥都邁參加我緬人協會後,積極投身於爭取緬甸獨立的救國鬥爭。他鬥誌越來越堅定,態度越來越明朗,所寫的詩的格調也越來越顯得高昂、激揚。1936年,仰光大學學生又一次罷課。在鬥爭中,湧現出一批學生領袖,並成為我緬人協會的中堅力量。他對此感到欣慰,認為這是緬甸的希望所在,情不自禁地創作了一首題為《德欽大學》的詩,詩中表達了他對列強侵占國土的強烈憤恨,並對緬甸的未來充滿信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軍隊在1942年4月侵占了緬甸。當時,緬甸獨立運動的領袖昂山將軍幻想聯合日本,反對英國,使緬甸獲得獨立。日本當局在占領緬甸後,假惺惺地宣布同意緬甸“獨立”。昂山也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德欽哥都邁則認為,依靠日本法西斯是不可能使祖國獲得獨立的。他規勸昂山將軍說:“你不能把你們請來的菩薩趕出去嗎?”

  後來,昂山在嚴酷的事實麵前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的虛偽與狡詐,終於選擇了抗日。借調譴緬甸國防軍前去阻擊盟國軍隊的機會,離開仰光到了外地。昂山隨即指揮全國各種軍事力量進行武裝起義,並於5月1日與盟軍一起收複了首都仰光,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昂山繼續領導人民為爭取緬甸民族獨立而鬥爭。1947年1月,昂山率領代表團前往倫敦,同英國首相艾德禮簽訂關於緬甸獨立問題的“昂山——艾德禮協定”。根據這一協定,緬甸全國進行普選,成立了以昂山為首的臨時政府。

  1947年7月,英國殖民者指使的反動政客吳素一夥用衝鋒槍殺害了昂山等七位政府領導人。德欽哥都邁得悉後,賦了一首題為《烈士陵園》的長詩表示哀悼。緬甸人民嚴懲了殺人主犯吳素等人,粉碎了英帝國義的陰謀,堅持半爭,終於在1948年1月4日,取得了民族獨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隻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段氣壯山河的錚錚言詞,是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段內心獨白,也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一生的真實寫照。他和他的作品感染了幾代讀者,永遠激勵人們在逆境中奮勇向前。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是蘇聯30年代的著名作家、堅強的共產黨員。他於1904年出生在烏克蘭的一個小村莊裏。父親是個釀酒工人,母親給人家做飯洗衣。他隻念過三年書,剛滿10歲,就到車站食堂、發電廠裏當童工。

  種種困苦和磨難,讓他從童年起就懂得了生活在最底層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窺見了資產階級的腐朽、貪婪和罪惡。他的心中埋下了同黑暗社會抗爭的種子。

  奧斯特洛夫斯基從小就很喜歡讀書,他把書揣在襯衫裏。一有空,他就拿出書本埋頭閱讀起來,直到食堂的老板娘跑過來擰他的耳朵,他才不得不放下書本,有一次,他看到書攤上有一本描寫意大利反抗奧地利侵略的英雄加裏波第的傳記小說,很想買下來,可沒有錢。他在書攤邊站了半天,最後把身上僅有的午餐費掏出來買下了那本書,一回家就通宵達旦地閱讀起來。

  在工廠做工期間,奧斯特洛夫斯基親自感受到工人運動的力量。在他哥哥阿遼沙的影響下,他積極地參加一些革命活動。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他積極投入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戰鬥。1919年,紅軍進入了烏克蘭,他第一批參加共青團。隨後,作為誌願兵在一個騎兵團黑當紅軍戰士。奧斯特洛夫斯基轉戰疆場,作戰非常勇敢。在戰火紛飛的前線,他沒有放棄讀書。他的作戰包裏,總是藏著他最愛讀的小說——伏尼契的《牛虻》和喬萬尼奧裏的《斯巴達克思》。在行軍打仗的間隙,他常常拿出來反複閱讀,有時還念給戰友們聽。

  1920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戰鬥中受了重傷,轉業到工廠擔任共青團工作。第二年秋天,他響應團組織號召,到博亞爾卡修築鐵路。一次,第涅伯河山洪爆發,他不顧身體虛弱,冒著寒風,跳進冰冷刺骨的水裏打撈流散的木材,結果得了傷寒和風濕症。1924年,他加入了共產黨。第二年起,健康狀況開始惡化,經常臥床不起,但是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種種困難,在病床上讀完了共產主義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1927年,他因脊椎硬化開始癱瘓,眼睛看東西也不清楚了。然而他並不向病魔屈服,拿起筆作為武器,繼續戰鬥。

  1928年,他在半失明的狀態裏寫出了一篇反映柯托夫斯基師團戰鬥生活的中篇小說。但是,唯一的一份初稿,在給戰友們看過後寄回的途中遺失了。這一沉重的打擊,並沒有挫敗地他堅強的戰鬥意誌,反而激勵他更加頑強地與疾病作鬥爭。他決心再寫一部。1929年起,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隻能永遠和病榻作伴了。但他說:“隻要我身體裏還有一個細胞活著,還能抵抗,我就要活下去,就要戰鬥。”就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寫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起初,他在床上放一塊木板,把紙鋪在上麵書寫。但是,因為他什麽也看不見,寫出來的字行款不齊,而且有許多字是重疊的,別人根本看不清。於是,他請人在木板上刻下一道道深槽,鋪上紙後,摸著把字母寫在深槽裏。這樣,分行就清楚了。寫成一張,請人謄寫一張,逐漸積成本子。後來在黨組織和同誌們的關懷和支持下,改為由他口述,打字員和秘書給他做記錄,整理文稿。就這樣,他克服了種種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前後花去五年時間,完成了這部文學巨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自傳性的長篇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形象,是以作者本人為原型的。小說的基本情節是作者一生戰鬥經曆的概括,因而對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內心世界的描寫,都非常真切動人。小說通過對保爾·柯察金成長過程的描述,生動而有力地證明了:經過革命大洪爐的鍛煉,一個普通工人的子弟,完全可以成長為一位鋼鐵般的共產主義戰士。

  1932年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陸續在《青年近衛軍》雜誌上發表。小說一問世,就立即受到蘇聯和各國讀者的熱烈歡迎。全世界的進步青年,都把這部書作為自己生活的教科書,把保爾·柯察金的光輝形象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保爾是無產階級鋼鐵戰士的光輝典型,人們無限敬佩這位無比堅強的作者。為了表彰作者的偉大貢獻,蘇聯政府給奧斯特洛夫斯基一枚最高榮譽勳章——列寧勳章。

  1934年底,奧斯特洛夫斯基又開始寫作另一部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全書計劃寫3卷,然而不幸的是,就在1936年這部小說第一卷出版的那天,年僅3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與世長辭了。第3卷就沒有能夠最後完成。

  這兩部光輝的無產階級戰鬥巨著,使我們清晰地看到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光輝一生。時光荏冉,前蘇聯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但人民不會忘記保爾·柯察金。由中國和烏克蘭合拍的電視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2000年春節期間公映後,引起社會巨大的反響。保爾在我們身邊依然活著,他是我們永遠的偶像。

  教育家馬卡連柯

  馬卡連柯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俄國十月革命後,他全力從事流浪兒童和少年違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通過一係列的實踐,對怎樣辦教育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方法。經過他的辛勤耕耘,培養出了許多社會主義新人。後來,這些新人有的成為衛國戰爭的英雄,有的成為著名的工程師,有的成為優秀的人民教師,有的成為有聲望的醫學家。他們中有人被問到是什麽信念促使自己成功時說:“為了祖國,為了馬卡連柯!”

  1888年,馬卡連柯誕生於烏克蘭別洛波列城的一個鐵路技工家庭。他16歲念完中學,次年在一個師資訓練班畢業,獲得了民眾學校教師和在兩班製小學任教的資格。從此,他踏上了教育工作崗位。

  年輕的馬卡連柯非常愛好文學,特別是閱讀了高爾基的作品後,使他萌生了當文學家的念頭,1914年,他寫了短篇小說《無聊的一天》,並把它寄給了高爾基,希望得到這位大文豪的指點。高爾基很快給他複了信。從複信中他才知道,自己的這篇小說題材還是可以的,但是描寫得鬆馳無力,主要人物感受體驗的戲劇效果模糊,看不出背景,而且對話枯燥。

  這次文學上的失敗,使馬卡連柯非常懊喪。“也許我不是當文學家的料子,還是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多做些事吧。”他決定放棄當文學家的念頭,繼續當一名教師。為了充實自己的學識,他於這年10月進入波爾塔瓦師範大學學習。

  三年後,馬卡連柯從波爾塔瓦師範大學畢業,並獲得了優等生的畢業證書,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的鑒定書。此後,他把全副精力投入教師工作。馬卡連柯大學畢業後不久,俄國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在蘇維埃政權的領導下,他的教育才能逐步得到發揮。馬卡連柯先是擔任一所鐵路初級小學的督學,後來當波爾塔瓦市初級小學校長。

  1920年的一項任命,給他的一生帶來了重大影響。這年秋天,波爾塔瓦省人民教育委員會主任把馬卡連柯將一份開辦少年違法者的專門教育機構——工學團的委任狀交給馬卡連柯,並且嚴肅地對他說:“我們需要人,需要自己的人。您去當波爾塔瓦工學團的負責人,把他們改造過來!”

  當時,國內戰爭沒有完全結束,戰爭帶來的惡果也沒有消除;一些無家可歸的少年兒童為饑寒所迫,走上了違法的道路。創辦工學團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這些少年兒童教育改造過來,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新人。馬卡連柯當了10年教師,在教育人方麵有一定的經驗,因此省人民教育委員會把辦工學團的任務交給了他。他高興地接受了。但是,教育改造違法少年,對馬卡連柯畢竟是一項新的工作。他接受任務後,馬上進行各方麵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大量閱讀能找到的教育學書籍,以盡可能多地獲得有關知識。

  上級撥給他五間大房子,作為工學團的半工半讀的場所。此外,還調來了一些工作人員。經過兩個月的緊張工作,工學團最簡單的一些設施建立起來了。

  12月的一天,第一批共六個學童被送來了。這六個學童中,四個是因為持槍搶劫住宅被送來的,都已經18歲了,另兩個比較年輕,犯的是偷竊罪。馬卡連柯很重視第一批學童的到來,事先作了精心的準備。這一天,工學團打扮得像過節一樣:預備好了豐盛的午餐,女廚子戴著雪白耀眼的頭巾,把床並成了桌子,蒙上用新被單代替的台布;工學團全體人員和他們在一起,慶祝工學團的誕生。

  吃過午飯後,舉行了“忘掉過去,憧憬未來”的開學儀式。馬卡連柯讓學童們脫掉破爛的衣服,把它堆在一起,澆上汽油焚毀;然後給他們理發、洗澡,換上幹淨的衣服。馬卡連柯設計這種儀式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告別黑暗的過去,展望美好的未來。

  但是,這些已被邪惡玷汙了靈魂的學童,以對抗的情緒對待著馬卡連柯所作的一切,連對他及其他工作人員不來侮辱他們也感到懷疑。很快,這些學童起了流氓作風。他們到處講不堪入耳的話,在食堂裏把盤子扔得滿天飛,示威似地玩弄著短刀,捉弄女教師,甚至當著工學團總務主任的麵,把一座木棚的屋頂拆掉。不久,他們中的一個因在夜間搶劫和殺人而被逮捕。

  這一年,暴風雨來得比往年早,初冬季節,工學團及其四周的路上堆滿了雪。一天,馬卡連柯招呼幾個學童去掃雪。其中一個瞟了他一眼,一本正經地說:“雪可以掃,不過等冬天過去了再掃。不然,我們剛打掃幹淨,雪又落下來了。您明白嗎?”說罷,和其他幾個學童走了。

  馬卡連柯決定用自己的行動感化他們,便和總務主任一起去掃雪。當他倆快把一條路上的積雪掃清的時候,兩個學童大搖大擺地走來,看上去準備上城裏去。

  “這才好啊!”其中一個瞧了瞧馬卡連柯他們說道。

  兩人邊說邊笑著,場長而去。而對這種情景,馬卡連柯也無可奈何。不久,他又遇到了類似的事。

  一天,馬卡連柯來到學童寢室裏,讓一名叫劄杜羅夫的去砍點柴給廚房裏用。不料他竟回答說:“你自己去砍吧,你們的人多得很!”劄杜羅夫說這話時滿不在乎,而且不客氣地使用了“你”而不是表示敬意的“您”。這些日子來,工學團裏出現的種種事情,使馬卡連柯感到很惱火,但他一直忍耐著。可是這一回他又氣又恨,再也忍受不了了。於是揮起手,朝劄杜羅夫臉上狠狠地打了一記耳光。

  馬卡連柯這一記耳光打得很重,使劄杜羅夫一下子倒在爐子上。緊接著,他撲上去打了第二記,又把這學童的衣領抓住打了第三記。

  想不到這一來反倒奏了效:劄杜羅夫嚇得麵無人色,雙手哆嗦著,把製帽戴上又脫掉,還輕輕地說:“原諒我吧。”幾個在場的學童,也嚇得站在自己床邊一聲不響。

  馬卡連柯怒氣未消,順手操起一根鐵棍,轉過身來,用鐵棍敲了敲床背,厲聲喊道:“聽著,大家馬上給我到樹林裏去工作。不然的話,就給我滾出工學團!”說罷,馬上離開寢室。

  和往常不一樣,寢室裏的學童竟跟著馬卡連柯來到木棚裏取工具。馬卡連柯先取了一把斧頭,板著臉看學童們選擇斧頭和鋸子。他心裏忽然一動:他許今天最好不要去砍樹,可不能讓他們手裏有斧頭。但是已經晚了,該拿的工具他們都已經拿了。他橫下心來,摸了摸口袋裏的手槍,帶他們進入樹林。

  大家不聲不響地砍樹,這一次誰也沒有偷懶,出乎馬卡連柯意料之外的是,繁重的勞動竟使剛才的緊張氣氛緩和下來了。休息的時候,他主動掏出自己珍藏著的馬合煙給所有的學童抽。劄杜羅夫尷尬地吸了一會煙,忽然大哭起來說:“真好啊!”

  馬卡連柯立即意識到彼此之間信任的巨大力量,向劄杜羅夫報以溫和的微笑。午飯後,劄杜羅夫特地走到馬卡連柯的麵前,認真地說道:“我們並不是那麽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一來,使馬卡連柯受到了深深的感動。他總結了自己打人的失誤,決定采取一切方法,來尊重這些學童,恢複他們的尊嚴,然後再向他們提出教育的要求。

  工學團的學童越來越多了,馬卡連柯在對他們進行教育的時候,越來越重視對他們的信任和尊重。

  有個名叫卡拉邦諾夫的學童,進入工學團後劣性不改,曾被人帶出去持槍搶劫。他被允許重回工學團後,馬卡連柯並沒有歧視他。一天,他把卡拉邦諾夫叫進辦公室,交給他一張替工學團去領取500盧布的委托書。在向卡拉邦諾夫交辦這件事的時候,馬卡連柯盡力用隨便的口吻說話,最後還把一支裝著子彈的手槍交給他,作為路上防身之用。卡拉邦諾夫接受了任務後,激動得像發神經病似地跑了出去。

  500盧布取來了。馬卡連柯接到手後,沒有數,就隨隨便便地朝抽屜裏一丟。他的這一行動,使卡拉邦諾夫感到驚愕。

  過了兩個星期,馬卡連柯又叫卡拉邦諾夫去取錢。這一回要取的是2000盧布。卡拉邦諾夫接過委托書和手槍,憤恨地看了馬卡連柯好一會,然後一字一頓地說:“2000盧布!要是我取了錢不回來呢?”

  馬卡連柯站起來大聲嚷道:“請你少說這種傻話!既然把委托書交給你,你就去取。”卡拉邦諾夫聳聳肩,低聲說道:“好,去就去!”卡拉邦諾夫把錢取回來後,讓馬卡連柯數一數,馬卡連柯沒有這樣做。卡拉邦諾夫竟生氣地說:“你是捉弄我。可我是冒著生命危險,我騎在馬上一路想若是碰到強盜,我會開槍打他們,和他們拚。您是在冒險對嗎?”

  馬卡連柯平靜地說:“錢財的事永遠要冒險的。不過我是這樣想的:如果由你去取錢,危險性就少些。你年輕力壯,騎馬的本領又高,隨便碰到什麽強盜,你都可以逃得過;而像我這樣,就容易被他們捉住。我知道你這個人跟我一樣誠實。這一點我以前就知道,難道你看不出來嗎?”

  “不,我還以為您不知道呢。”卡拉邦諾夫第一次感受到人的尊嚴,感受到被人信任。他一離開辦公室,馬上高興地唱起了歌。

  馬卡連柯說過這樣一段話:“當我們對一個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在這要求裏也就包含著對這個人的尊重。正因為向他提出了要求,所以我們才尊重他。因此,我們要盡可能地多尊重人,也要盡可能地向他們提出要求。”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馬卡連柯用自己的言行感動了那些需要幫助教育的孩子。

  到1928年,這個已被命名為高爾基工學團的專門教育機構裏,已有約400名學童,其中設有木工廠、製鞋廠、縫紉廠、牛奶廠和養豬場。學童們在那裏愉快地勞動,愉快地學習。他們有自己的教室,自己的樂隊,自己的劇院。之後,馬卡連柯又帶領一批工學團團員,到庫良日創辦新的工學團,幫助教育新收容的流浪兒童。後來,又建立了捷爾任斯基公社。

  馬卡連柯決定把自己在領導高爾基工學團過程中的教育經驗,寫成一部藝術作品,取名為《教育詩》。這個主意得到了高爾基的熱烈讚成。第一部的初稿很快就完成。但是,過去寫短篇小說失敗的記憶猶新,他擔心又一次失敗,因此沒有把書稿馬上寄給高爾基。經過高爾基的一再催促,他才在1933年把定稿寄給了高爾基。這年秋天,《教育詩》第一部正式出版。此後兩年間,它的第二、第三部也經過高爾基的手出版了。除了這部作品外,他的著作還有《母親必讀》、《兒童教育演講集》、《塔上旗》等。

  由於馬卡連柯在教育和文學上的傑出成就,蘇聯政府在1939年2月授予他紅旗勳章。不幸的是,隻過了一個多月,這個辛勤育人的教育家在結束中篇小說《塔上旗》單行本校訂工作後的第二天,就與世長辭了,當時才51歲。

  希特勒發跡

  1889年在德奧邊境奧地利一側的布勞瑙鎮,阿道夫·希特勒出生了,他的父親當過鞋匠和海關職員。中學時的希特勒喜歡畫畫,他幻想當一名畫家。由於各科成績太差,他沒畢業就退學了。18歲時,他到維也納考美術學院,但因成績不理想未被錄取。

  父母雙亡後,希特勒過著貧困潦倒的流浪生活。他幹著各種各樣的雜活,繪製拙劣的風景畫片來維持生計。任他的這些“藝術”才能,仍不能賺錢填飽肚子,但是他自己卻認為是個“藝術家”了。

  1913年春,希特勒來到了德國慕尼黑。一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喜歡政治的希特勒欣喜若狂。早在中學時,希特勒就傾心於狂熱的日耳曼民族主義。在維也納期間,開始對政治感興趣,為了發跡,他誌願參加了巴伐利亞步兵團,在西線呆了四年,1917年由傳令兵升為下士班長。戰後,他成為慕尼黑陸軍政治部的一名偵探。

  1919年9月的一天,希特勒奉命調查一個自稱“德國工人黨”的集會。

  在這次隻有25人的集會上,希特勒發表了建立一個強大的統一的民族主義的德國的主張。他尖銳的發言引起眾人的重視。

  第二天,希特勒收到一張明信片,通知他被接受參加“德國工人黨”,邀請他出席會議。好奇心驅使希特勒去參加了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希特勒成了“德國工人黨”的黨員,並很快成為這個黨委員會的第七名委員。

  中學時代的希特勒就閱讀了不少德國曆史書籍,他幻想過組織一個以工人群眾為基礎的,不像社會民主黨,卻保持強烈民族主義的政黨。“德國工人黨”的政見和希特勒不謀而合。在這個不足百人的小團體裏,希特勒以他的組織能力和富於煽動的演說,很快操縱了黨的領導權,並積極擴大黨的隊伍和影響。

  1920年2月,希特勒別有用心地出麵宣布黨的《25點綱領》,提出實現所謂“社會主義”,工人分享企業利潤,取消地租等口號。為了進一步欺騙工人群眾,希特勒將“德國工人黨”改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德文縮寫音譯為“納粹”)。1921年7月,希特勒宣布了“領袖原則”,從而當上納粹黨的“元首”。他把一批退伍軍人組織成身穿褐色襯衫的“衝鋒隊”,“衝鋒隊員”臂帶“C”標誌,是希特勒對付政敵的凶惡打手。希特勒密謀著要發動一次奪權政變。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領一群納粹衝鋒隊員包圍了慕尼黑一家名叫格勃勞凱勒的大啤酒館。酒館裏有3000多人一邊喝著啤酒,一邊聽巴伐利亞邦的官員卡爾講述施政的綱領。

  希特勒跳上卡爾的講台,大聲叫道:“全國革命開始了!政府已被推翻,我們的軍隊正向市內開進!臨時政府已經成立!”這是希特勒為了奪取政權編造的謠言。他準備采用暴力手段,先奪取巴伐利亞邦政權,繼而向柏林進軍,推翻中央政府,奪取全國政權。

  希特勒把卡爾和另外兩名巴伐利亞高級官員押到一間小屋裏,軟硬兼施,央求他們和他合作,組成新政府,但三位官員死活不肯。正在這時,德國軍隊中很有名氣的魯登道夫將軍應希特勒邀請來到啤酒館。在他的勸說下,三位官員居然同意和希特勒合作了。希特勒欣喜若狂,他率領眾人衝上講台,高喊效忠新政府。不明真相的群眾受了騙,竟然興奮地跳起來。過了一會兒,三位官員趁亂逃走了,謊言不揭自破。希特勒氣得暴跳如雷,他隻好孤注一擲地率領他的3000多衝鋒隊員,衝向市政府。企圖通過遊行,爭取軍隊和市民的支持,然後再占領全市。

  希特勒和戈林等六七個納粹黨頭目走在最前麵。一幅字旗為他們引路。頭幾排隊伍後麵跟著一輛卡車,車上架著機關槍。衝鋒隊員肩上掛著馬槍,有的上了刺刀。遊行隊伍不久就到了陸軍部,那裏有一百多名荷槍實彈的警察把守著,不準他們通過。

  “投降吧,投降吧!”希特勒大聲叫著,可是警察一動也不動。

  突然“砰”的一聲,不知是誰開了一槍,接著便是一陣互擊。不到一分鍾槍聲停止了,60名納粹黨徒被擊倒在地。衝鋒隊長戈林大腿中了一槍,也倒下了。希特勒嚇得臥倒在地,一動也不動。等槍聲一停,他第一個跳起來。他登上一輛汽車,飛也似地開向鄉間別墅。過不幾天,希特勒和其他政變頭目大都被捕。希特勒被判處五年徒刑。

  啤酒館政變終於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希特勒卻因此成了全國新聞人物。

  在獄中,希特勒開始口述《我的奮鬥》。在書中,他大肆宣揚民族優劣論,鼓吹日爾曼人是主宰世界的優等民族,有權統治其他“低等”種族,而猶太人就是最劣等民族;在反對凡爾賽和約的民族壓迫的幌子下,進行複仇主義的宣傳;叫囂要對外擴張,以求得“生存空間”;主張以“領袖原則”取代民主政治等等。全書有782頁,枯燥冗長,內容極其反動。

  不到一年,希特勒就出獄了。他一出獄,便向巴伐利亞政府保證,以後一定循規蹈矩,不再亂說亂動。

  “這頭野獸已經製服了,”巴伐利亞司法部長見希特勒如此老實,十分放心地說道,“我們現在不怕放鬆鐵鏈了。”

  從1929年開始,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經濟危機,德國800萬工人失業,幾乎兩個工人中就有一個挨餓。工人鬥爭的烈焰遍及全國,1932年,兩個月中就爆發了900次罷工。內外交困的資產階級再也不能照舊統治下去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