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章 金城風靡易俗腔

  民國十七年(1928年),執掌甘肅軍政大權的國民黨馮玉祥部劉鬱芬執行“清黨”反共措施,以整飭風化為由,對文化實行禁錮政策。翌年四月,下令禁演的《遊西湖》、《白蛇傳》、《二進宮》等劇目達60餘部,夜間演出也被禁止。這一年,因劉鬱芬處理民族問題不當激起“河湟事變”,蘭州四郊軍情迭傳,一夕數驚,鬧得人心惶惶。民國十八年(1929年),空前的旱災使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先後成立的秦腔班社《同樂社》、《錦繡舞台》、《三興社》像花兒未及綻放,旋即凋謝。天災人禍造成的嚴重禍患曠日持久,戲曲活動舉步維艱,瀕臨渙散狀態。

  民國十七年(1928年)秋季,開明縉紳魏紹武和水梓受甘肅省教育廳委派,接辦原屬國民軍劉鬱芬部管轄的“進化劇社”秦腔訓練班。他們以“移風移俗,普及社會教育,改良秦腔藝術,培養秦腔人才”為目的,邀請著名秦腔演員郗德育、朱怡堂等任教練,為了借鑒京劇的表演精華和基本功,魏紹武力排眾議,邀請京劇名角郭榮利、魏勝奎等人任武功教練。學員中,黃致中(工須生)、梁培華(工文武旦)、郜守中(工花臉及醜)、彭安民(工文武小生)、王治中(工須生)及優秀琴師李智中等日後成為蘭州派秦腔的中堅和後備力量。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雷馬事變”平息之後,蘭州的社會政治局勢稍具穩定,經濟狀況有所好轉。此時,蘭州的東鄰西安以其天時地利的優越條件,接受外來文化和各種進步文化的影響,積極參與中國近現代進程,反轉來對地處西陲的甘肅進行文化滲透。一些陝西籍演員,主要是“易俗社”出科的演員,經行商、鄉黨的引薦和蘭州戲曲班社的邀請,陸續聯袂抵蘭謀求發展,一時形成秦腔人才風發雲湧的喜人氣象。“化俗社”、“維新社”、“同樂社”、“錦繡舞台”、“三興社”、“新興社”、“雲育社”、“中興社”、“共和社”、“文化社”、“振興社”、“眾英社”、“精誠劇社”、“社教劇社”等秦腔班社如雨後春筍。在城鎮的街區、農村集市等人口密集的地方頻繁演出、各擅勝場,那些星羅棋布的戲園子裏一片喝彩,呈現一派桑間濮上才能有的痛快淋漓!

  至此,沉寂、疲憊已久的蘭州舞台從此迎來了一個傅粉黛而度新聲的發展興盛期。

  活躍在蘭州舞台上的陝西籍藝人陳景民、何振中、靖正恭等人演出的劇目,不少是“易俗社”自編的新戲和經過重新梳理編排的傳統戲。表現的雖然是古代人物,但一掃以往傳統戲拖泥帶水的積習,嚴謹、規矩、文雅、美觀,散發出濃鬱的時代氣息,贏得了知識界和青年男女的青睞和歡迎。

  民國十八年(1929年),陳景民與田德年二人,租賃王德孝的戲箱,集資建立“新興社”,主要演出場所在“大金台戲園”(今張掖路),後遷到雙城門外。為了維持藝人的生計,不僅將在蘭的著名演員吸收在內,並陸續由西安等地請來一批著名演員。其中有:穆九岺(須生)、趙連璧(醜角)、劉金榮(須生)、程鏡生(武生)、李雲峰(花臉)、王文鵬(須生)、何家彥(須生)、黨金貴(須生)、郗德育(須生)、劉裕泰(須生,後改名劉易平)、沈和中(須生)等。

  陳景民(1902—1964),原名陳鏡民,旦角演員,戲曲教育家,鹹陽市人。十八歲入涇陽“秦鏡社”學藝,他做派妖嬈、行腔嚴謹、重吐輕收、柔中含剛,透出一種古拙、蒼勁的藝術魅力,三原一帶稱他為“黑牡丹”。民國十六年(1927年),應蘭州“維新社”王德孝的邀請來蘭獻藝,在山字石皖江春戲園首演《斷橋》,出場前幕後一句尖板“與天兵打一仗提心在口”,清脆宏亮的嗓音婉囀入雲,為觀眾前所未聞。尤其是《趙五娘吃糠》三十年來唯他獨尊,演吃糠時以鋸末充糠,一邊嚼吃鋸末,一邊用哀婉、淒愴的唱腔訴說趙五娘心中的幽怨,唱完吃完,其匠心獨運的表演,令觀眾驚歎不已,收到了情景交融、催人淚下的藝術效果。

  陳景民的拿手戲有《斬秦英》、《鐵獸圖》、《四賢冊》、《五典坡》、《三娘教子》等。陳景民是唱旦角的,可絲毫不嫉妒名旦,由他邀請加盟的名旦有何振中、趙明華、張正聲、李愛雲、文寶英、薑瑤鍾以及肖正惠、傅榮啟、樓英傑、王曉玲等,表現出一個藝術家虛懷若穀的風範。在20世紀30年代災難深重的社會環境中,陳景民慘淡經營、苦苦支撐,將“新興社”辦成了一個生、旦、淨、醜齊全,老中青結合,陣容強大演技一流的戲曲班社,也是這一時期辦得最好也最有影響的社團之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春,“新興社”因劇社財務糾紛無法經營,陳景民將社務交趙連璧後脫離劇社,以堅強的毅力和勇於承擔的任事精神,返回陝西老家,破釜沉舟變賣了大部家產和新收的麥子、棉花,湊足款項,成立“新興社”科班,招收了三十多名學員,按“易俗社”的規則進行訓練。十一月二十五日,陳景民率全體學員長途跋涉曆經艱辛抵達蘭州。演出“易俗社”的《軟玉屏》、《燕子箋》、《玉鏡台》、《自由之花》、《啼笑姻緣》、《青梅傳》、《庚娘傳》、《雙明珠》、《三滴血》、《家庭痛史》等,這些戲以其自由清新的藝術特色和反封建的主題立意取得了巨大成功。趙新中、黃新民、王新民等一批青年優秀演員很快贏得了蘭州觀眾的喜愛。“新興社”還上演了專職編劇梁蘊生創作的新劇目《情海波》、《羔羊》、《啼笑姻緣》、《雙螟蛉》及榆中籍著名編劇李幹臣創作的神話劇《嫦娥奔月》,顯示了“新興社”的整體實力。

  陳景民以品節高尚、守信重義的美德深孚眾望,曾一度吸引蘭州“萬順堂藥店”、“高三醬肉店”等頗有資財的社會商業人士,對班社捐資襄助,參與演出事務。陳景民還熱衷於社會公益事業,抗日時期為柏道路小學擴建教室義演一場,全部收入捐贈該校,此等義舉,對自顧不暇的藝人來說是十分難得而罕有的。民國三十年(1941年),為河南災民募捐,他特邀在蘭著名藝人通力合作,在張掖路“新舞台”演出了《大回荊州》,由郗德育、何振中、沈和中、文漢臣、王景民、白彥卿、耿忠義、袁天霖、趙連璧領街主演,一時名家薈萃,轟動蘭州。在藝人備受歧視不被尊重的社會環境中,陳景民先生以身作則,號召藝人參與社會事業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藝人的社會形象,改善了藝人演出的社會環境。社會對藝人的偏見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要贏得社會尊重還要靠藝人自己,陳景民先生在這一點上起到了表率作用。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於物價飛漲和當局的百般傾軋,陳景民先生殫心竭慮支撐了14年之久的“新興社”被迫解散,後到武威重新組班“新伶社”,開始了他新一輪的演出生涯。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何振中創建“振興社”,活動場所主要在柏道路劇場。他不惜重金從西安請來主攻須生的耿善民、肖順和、王正端、王義民、王學民,旦角陳鏡中,青衣高符中,小生靖正恭,花臉王景民、李景奎,醜角楊寶喜、晉福長、張吉祥(藝名大麻子)、王寶秦等。文武場麵有荊生彥(板胡)、荊永福(鼓師)、任振西(鼓師)及於海如、張興邦等。上演劇目有《三休樊梨花》、《走雪》、《周文送女》、《五典坡》、《二度梅》《玉堂春》、《蝴蝶杯》、《蘇武牧羊》等。

  何振中(1909—1978),秦腔旦角演員,十四歲入陝西“榛芩社”學藝,工青衣、花衫。民國十八年(1929年)在“新興社”搭班演出。何振中的著名旦角戲有《五典坡》、《別窯》、《探窯》、《玉堂春》、《秦香蓮》等。他體格勻稱,麵容清俊,天生一副清脆而宏亮的嗓音。他的唱腔與西安秦腔正宗、被譽為“秦腔梅蘭芳”的李正敏有相似之處。有人比喻“敏腔”恰似一杯甘冽的香茶,清醇雅正,沁人心脾,“何腔”則像一樽濃烈的陳酒,辛辣火爆而彌滿奇香。甚至認為何嗓要比李嗓好。李是工夫嗓,何嗓有“一語天然萬古新”之魅力。如何振中在《玉堂春》中扮蘇三唱“她將我拉拉扯扯到衙門”不同於李腔的精巧含蓄,而以剛勁的高音和澎湃的氣勢,抒發了當初告官時寒徹心肺的激動情懷,故以火爆潑辣贏人。蘭州觀眾為能親耳聆聽他的唱腔而額手相慶。

  蘭州秦腔板胡演奏家李智中把“何家腔”銘記於心,伴奏時力爭包腔包字,和演員一起進入角色,以致何振中演唱非他伴奏不可,當時的蘭州觀眾為琴師叫好者,唯有他和荊生彥二人。

  “眾英社”以靖正恭、王義民為首,創建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由脫離了“振興社”的演職人員組成,主要演出場所在柏道路“山西劇院”。主要演員有靖正恭(小生)、王義民(須生)、王正端(須生)、張筱英(花旦)、高致中(青衣)、劉金榮(須生)、茅玉麗、黨玉亭、郗化民等,主要劇目有《八件衣》、《八義圖》、《玉虎墜》、《白玉樓》、《獨占花魁》、《二度梅》等數十出。

  靖正恭(1912—1995),字品三,西安人,受業於黨甘亭、高天喜等人。出科後,一直與李正敏合作,二人功力匹敵,配合默契,一時名噪長安劇壇。表演“大方工穩,章法嚴謹,情真意篤,麗而不浮”。無論唱、念、做、打,均顯規矩老成,不以奇巧取寵,善於捕捉生活細節,經過加工、提煉化入戲曲程式,追求自然率真、璞玉渾金的風格特點。如他扮演的《激友》中的張儀,在受到好友蘇秦的奚落時,為了表示憤慨之情,靖正恭將執銀的手抬高,似乎要把讓他受辱的銀兩摔碎於地,然而,他一轉而緩緩收縮丟在地上,將不屑於與蘇秦計較暗下發憤讀書的心態精微地表現了出來,顯得奇崛不俗。

  靖正恭的唱腔嘹亮清脆,音韻具有金屬之美。念白口齒伶俐,字清腔潤,較少修飾。善於用節奏、聲調的對比,表現人物內心複雜多變的感情。《吃魚》中簡仁同的台詞偏重於韻律化。一句“老伯在上,小生這廂有禮”拿腔拿調,突出讀書人迂腐的“書卷氣”。《觀畫》中張彥所念:“妻呀,說是你快跑呀!你跑呀!唉!你快跑呀!”接近於道白,聲調一句緊似一句,極恰當地表現出張彥為妻兒擔憂的急切心理。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眾英社”從靖遠請來著名坤旦楊金鳳參加演出,她和靖正恭聯袂合演薛壽山創作的《獨占花魁》,把一個譽滿都城的名妓對一個窮苦潦倒的賣油郎的真情表現得細致入微。他倆的演出可謂珠聯璧合,紅極一時,成為該社經久不衰的賣座劇目。

  有道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在抗戰前後這一段特殊的曆史時期,繼郗德育、耿忠義之後,蘭州秦腔須生行當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文漢臣、王正端、高希中、黃致中、袁新民、周正俗、孔新晟、溫警學等一批須生演員,與陝西籍演員長期的演出交流中,在堅守蘭州秦腔偏重於做工表演的同時,借鑒“易俗腔”從詞、曲、本到聲、韻、調的改革創新,形成了自己個性化的藝術特色。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文漢臣創建“文化社”。先後加盟該社的著名演員除郗德育、文漢臣、耿忠義、嶽鍾華等人外,還有劉全錄(紅淨)、劉金榮(須生)、黨玉亭(須生)、樓英傑(正旦)、楊金鳳(正旦)、付榮啟(旦角)、王曉玲(花旦)、肖正蕙(文武花旦)、王義民(須生)、田德年(花臉)、吳德育(青衣)、黃致中(須生)、孔新晟(須生)、趙福海(花臉)、牛利民(小生兼須生)等。是一個持續時間長、陣容強大、組織嚴密、管理較好、互相配合的大團體。

  文漢臣,“文化社”負責人之一,幼年習旦角,後改須生,和耿忠義、郗德育被譽為蘭州“秦腔三傑”。他的表演一反秦腔粗獷之習,以清新俊逸見長,唱腔念白清晰而宏亮。他有一批稀有劇目,如《乾隆王打宮》、《斬李文忠》、《十道本》、《太白醉寫》,著名戲有《伍員逃國》、《寧武關》、《鴻門宴》、《轅門斬子》等。他的拿手戲,都有特殊的表演技巧,如《伍員逃國》,上場後,雙手輕拈左右兩綹髯梢,即輕輕躍上肩頭,然後下頦一甩,中綹髯搭上頸項,立時呈現出一付風塵仆仆、窮途末路的形象。一條馬鞭,宛如遊龍,表現了拚命奔馳和萬般藏匿的形態;鞭捎、須梢、靴梢在他的手中爽利地形成了三絕。他還擅長道白,他的《太白醉寫》念大段的表章和蠻文,在楊貴妃和高力士麵前,態度自若,朗朗成誦,在緊張嚴肅的氣氛中,有一氣嗬成之氣勢,堪稱一絕。

  文漢臣生性淡泊,不慕榮利,因不滿班主過分盤剝演員組建“文化社”,取“以文天祥的愛國主義教化人民”之義。在其負責期間,經濟公開,先人後己,大家無不心悅誠服。後來因厭倦舞台生涯,遂於抗日戰爭勝利前夕脫離劇團,開一小酒店聊以糊口。

  民國二十三年(1944年)“社教劇團”創建於永登,國民黨永登縣黨部書記孫昌榮親任劇團團長。該團演出陣容較強,一批出自蘭州“化俗科班”的演員在劇團中發揮著骨幹作用。他們是李化仁(須生)、王化蘭(小旦)、王化成(小生)、譚化美(小生)等人,加上苗高雲、劉逸人、梁培華、韓伯林、韓玉蘭、肖豔芳等40多人,能演大本戲、折子戲百餘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劉金榮(須生)、王正端(須生)等人也一度在該團搭班演出。主要演出場所在永登縣城各戲樓、劇場及大小廟會。

  “社教劇團”的演出在永登受到了農民的歡迎。李化仁頗有其父李奪山(藝名“十二紅”)之遺風,舞台功架以雄健、挺拔、勇猛、迅速為主要特征,其優秀劇目為《伍員逃國》、《賣華山》、《高平關》、《太湖城》等。譚化美頗有何振中之風采,他唱腔宏亮、音調幽雅、姿態優美、吐字清晰,是蘭州秦壇中的後起之秀,經常演出《五典坡》、《別窯》、《探窯》、《汾河灣》等優秀劇目。梁培華20世紀20年代後期在甘肅省秦腔訓練班學戲,後投師郗德育,他的唱腔委婉清晰而宏亮,作功細膩穩重而紮實,常演傳統戲中的名閨角色,如《搶飯》、《遊花園》、《走雪》、《李彥貴》、《賣水》以及《殺狗勸妻》等,是該班社不可多得的旦角演員之一。

  劉金榮繼郗德育之後被蘭州觀眾讚譽為“須生泰鬥”,他以台架和表演的功力,在蘭州紅了一輩子。他的代表劇目有《金沙灘》、《抱烙柱》、《放承恩》、《破寧國》、《廣寒圖》、《四進士》,以及許多“關公戲”,尤其是演英雄末路、壯懷激烈的戲,給人們以濃烈的藝術感染力。劉金榮後因嗓音欠佳,便發揮表演優勢,《點將》一場,幹脆改成了啞劇。劉金榮先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善於思考,在化妝造型上,他獨具匠心地做了兩條白眉毛,把白三綹須改為白滿,更加深了楊繼業老當益壯、外形莊重豪邁的英雄氣概。在表演上,將楊繼業觀戰的程式動作根據人物的情感脈絡層次分明地用到極致,體現了藝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精神。

  在抗戰時期,“新興社”請來秦腔編劇李幹丞作指導,演出了張恨水的《啼笑因緣》和他自己編寫的《桃花淚》、《重圖鏡》,還有“易俗社”的大本戲《燕子箋》、《青梅傳》、《雙明珠》等。《玉梅韜》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符合抗戰形勢則常演。在“新興社”搭班演出的著名旦角演員崔曉鍾演出的《黃花崗·拜掃》,是當時蘭州秦腔藝壇上現代戲中的佼佼者。

  “精誠劇社”,創立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是國民黨十七軍團長竇子章在固原私人興辦的。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抵蘭,該劇社除主演牛利民、高希中、薛再平、景樂民外,主要是原平涼“聚義社”及“平樂社”的畢業學員。他們在建國前的短短幾年時間裏,先後上演了《逃國》、《殷桃》、《法門寺》、《李風姐賣酒》、《三擊掌》、《青年鏡》等百餘出大小優秀劇目,他們的演出一直持續到解放以後。

  高希中(1909—1977),陝西長安人,於民國六年(1917年)八歲時入西安“易俗社”第五期學藝,後得到著名戲劇教育家範紫東、高培支和著名演員劉立傑(藝名木匠紅)的教誨,受益匪淺。他扮相清俊瀟酒,表演灑脫儒雅,唱做俱佳,且會習鼓,為同行所不及,觀眾呼之為“風流王子”、“舞台雅士”。他文化素養高,對於秦腔的咬字、換氣、板路、行腔都很精通,其特點是演劇不走樣,規範工整,一招一勢、一眼一腔都是忠於程式、合乎規範的典範。他扮演的《打金枝》中的老王、《回荊州》中的劉備、《劈門》中的白茂林、《十五貫》中的況鍾、《伯牙摔琴》中的俞伯牙,瀟灑自如,風流無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時期的重要秦腔劇社還有“福利班”,創建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主要演出場所在阿幹鎮,後在鹼灘營建簡易劇場演出。主要演員有擔任社長的周正俗、黃致中、嶽鍾華、肖正蕙、梁培華、孔新晟、馬炳南、趙福海等,在“須生”應工劇目上名角薈萃,常演劇目有《趙得勝巡城》、《取成都》、《蜜蜂計》、《破寧國》、《馬超哭頭》、《斬韓信》、《秦瓊賣馬》、《盤門》、《二啟箭》等。“福利社”演出持續到建國後與“文化社”合並為“文化福利社”。

  周正俗,1919年生於蘭州桑園鎮,十二歲入朱怡堂創辦的蘭州“化俗社”學藝,師承唐玉林、郗德育,後入“文化社”,與耿忠義、文漢臣、嶽鍾華合作配戲。他扮相清俊,工架紮實,噪音宏亮,特別是他的唱腔,那腔幅尺寸的局促,音樂動機的重疊,旋律音域的狹窄,曲調運行的平直,以及腔句、腔節中結字的單一等古拙、平直的藝術特征,不同於陝腔的委婉、壯偉,體現著蘭州派的濃烈風格,所以觀眾稱他為“小麻子紅”。凡郗德育的一些拿手戲如《潞安州》、《草坡麵禮》、《寧武關》、《轅門斬子》他均能夠勝任。在動作的精微處,仍有著自己的發揮和創造。比如“三杆子”,他借鑒了武術中某些盤棍的招式,“朝天蹬”也較郗富於誇張,“鴿子翻身”則增強了變臉和“上三路”表情。王正強在分析了周正俗在《八件衣》中扮演楊連這一人物後,得出結論:“周正俗根據台詞提示的形象基礎,穿插著不同的麵部表情,使每句唱腔,每個動作都有一個鮮明的立意。這些技法,不僅難度大,技巧高,藝術感染力強,而且又前有師承,後有繼承,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豐富完善,並成為藝術精品。”他感歎到“這一獨有個性,在今天正慢慢從舞台上銷聲匿跡,這不能不說在是一件遺憾的事”。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易俗社”的戲在其秦腔傳人的推動下,以其新形式和新內容風靡西北,對秦腔在蘭州的發展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