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讓民辦教育成為教育界的鯰魚

  俞敏洪在北大做了五年的學生,之後又在北大做了六年的老師,可以說,對於中國的高等教育,俞敏洪至少親身體驗了十一年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說,俞敏洪對中國的教育還是很有發言權的。雖然俞敏洪早已經不在高等教育院校工作了,但他和高等教育接觸的機會卻是很多的,甚至比在北大做老師的時候,接觸的範圍還要廣闊很多。因為,俞敏洪每年至少要到全國50所大學裏去講課,或者作演講,有時候,一年要去的學校多達80多所。在到各所大學演講的過程中,俞敏洪會接觸到很多的校長、教育界的重要人士、學生中的優秀代表還有更多的學生……如果說,過去的俞敏洪是大學教育的參與者,那麽,現在的俞敏洪就是一個真正的旁觀者,無論站在那個角度,俞敏洪都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是需要改革的。

  俞敏洪之所以對中國的高等教育如此關心,並不是因為自己創辦了新東方。眾所周知,新東方是沒有做高等教育的,新東方隻是一個以培訓為主的教育機構。或許是長期從事教育工作,讓俞敏洪有了更加敏銳的洞察力,俞敏洪從心裏認為,隻有高等教育才能真正解救中國。對於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來說,如果不能追趕上世界的腳步,超越世界的智慧,就會永遠落後於其他的國家。隻有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才能讓中國擁有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推動中國更快更好地發展。

  所謂高等教育的廣度,就是指中國的大學要足夠的多,讓很多的學生都擁有進入大學接受教育的機會,而不是擇優錄取;所謂高等教育的深度,就是指中國的大學一定要足夠的好,大學教育的質量是十分重要的。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人才決定了國家的整體競爭力,於是,中國的大學開始拚命地進行擴招和校園建設,這從擴大高等教育的廣度上來說,是一件好事,但高等教育不能因為學生人數的增多而忽視質量。也就是說,中國高等教育的深度不但沒有越做越好,反而有下降的趨勢。

  一個完整的教育體係應該由公辦教育體係和民辦教育體係兩個部分組成,這裏並不是強調民辦教育的重要性,而是說,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應該形成互相促進、互相發展的局麵。如果一個國家隻有公辦教育體係,就好像一個國家隻有國有企業一樣,因為形成壟斷,所以無論他們的服務還是質量,都是沒有保證的。教育一旦形成壟斷,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個人素質都不再重要,隻要有招生名額就可以了。就像加拿大一樣,全部都是公辦教育體係,所以,加拿大的很多優秀學生因為沒有好的大學可以上,都選擇到美國去讀書;而加拿大的優秀教授,也因為沒有優秀的大學可以讓自己發光發熱,所以,他們也到美國的大學去就業,於是,加拿大很多的優秀人才很快都流失了,他們的教育沒有了發展,競爭力也會不斷下降。

  相反,對於美國來說,他們之所以強大,不僅是因為他們有強勢的政府體製,還在於美國集中了全世界的頂尖人才,更在於美國有培養頂級人才的搖籃。美國的高等教育做得很好,在美國,不僅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機會,他們還會廣泛吸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人才到美國學習,那些優秀的留學生一旦學成,有很大一部分就會直接留在美國,為美國的發展作貢獻。中國大學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競爭的環境,因此,學校不用擔心自己的教學質量是不是達標,他們隻關心自己能不能多招一些學生。

  俞敏洪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之所以會失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民辦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夠。中國的民辦教育在剛剛萌芽的時候,中國就有一個政策叫做“名校辦民校”,這個政策從根本上取消了很多民辦學校的辦學資格;

  在高等教育大力發展的時候,中國又出了一個政策,叫做“公辦大學辦獨立學院”,那些公辦大學創辦的學院因為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從一開始就擁有頒發本科文憑的權利。可是,很多從一點一滴做起的民辦大學,即使奮鬥了很多年,也很難得到本科辦學的資格。這些政策上的不支持,直接導致中國的民辦教育很難生存下來。

  除了政策上的不利條件以外,中國的民辦大學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困境,那就是嚴重缺乏辦學資金。民辦大學除了學費收入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來源,這些收入不但要給老師發工資,還要負擔學校的各項開支,經費本來就十分緊張,根本不會有多餘的資金拿去做科研。因此,中國民辦教育的處境是十分困難的,甚至可以說,中國還沒有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大學。

  這是不是說,中國的民辦大學就沒有出路了呢?其實不是的。雖然到現在為止,中國真正的民辦大學還沒有出現,但相信以後一定會出現的。因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一定是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相結合的。

  之所以一直強調民辦教育,是因為民辦教育對公辦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這一點可以從俞敏洪在揚州創辦的一所民辦中小學的例子中顯示出來。剛開始,俞敏洪在揚州辦中小學的時候,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在意,甚至當地的公辦中小學都不以為然。但是新東方的民辦中小學因為教學質量遠遠勝於當地的公辦學校,越來越多的人把孩子送到新東方創辦的中小學中。結果,揚州的公辦中小學為了爭取生源,不得不高度的重視,他們開始想盡各種辦法留住學生,不僅對學生的態度更加好了,教師的待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為有了民辦學校的競爭,揚州公辦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揚州公辦中小學的改革和進步,就是迫於新東方民辦教育的壓力。對於這種狀況,俞敏洪解釋道,這就是鯰魚效應在教育中的體現。

  原本,生活安逸的魚都要死掉了,但放一條鯰魚進去,所有的魚都會為了避免鯰魚的競爭而努力地遊動。結果,所有快要死掉的魚都活了下去,並且它們的生存技能得到了提升。從上述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民辦教育就是教育界的一條鯰魚,能夠很好地激活公辦教育,讓中國的教育活躍起來。如果今天出現一所優秀的民辦大學,那麽,中國的公立大學就會產生危機感,然後在競爭中不斷改革,不斷進步。

  中國民辦教育的創始人應該是孔子,孔子的教育是典型的民辦教育。如果追溯中國教育的發展曆史,很容易就會發現,中國的私立教育其實是很健全的,在中國的早期,就有很多類似嶽麓書院和白鹿洞書院的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的教育一直都是公辦和私立兩種體製並存的,中國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是在私立大學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比如魯迅、朱光潛……那麽,中國的民辦大學是如何衰落下去的呢?這和中國特殊的曆史有關。文化大革命時期,國家一下子就把私立學校給廢除了,這就等於一下子切斷了中國教育幾千年的命脈。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又開始支持民辦教育,可是受到嚴重摧殘和打擊的民辦教育要想回到當初的蓬勃狀態,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中國的教育現狀十分明顯,屬於典型的窮國辦教育,雖然國家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但教育資金依然不足。大學質量的提高是一件十分緊迫的事情,但是,沒有資金,就很難請到優秀的教師,教學質量也很難得到根本的提升。就拿俞敏洪的新東方來說,好的教學質量需要頂尖的教師來保障,可是,如果新東方不花高薪去聘請那些優秀的教師,誰能保證新東方的教學質量能夠一如既往地好下去呢?這是一個十分現實,同時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創辦私立大學也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因為私立大學的教育經費都是由個人籌集的,這樣的大學既可以為國家培養人才,又可以為國家節省很多教育經費,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民間的力量來為國家作貢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一定會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會為了創辦私立大學進行大規模的募捐,在企業家和社會富人的自發努力下,一所民辦大學就會建立起來,而國家需要做的,就是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俞敏洪認為,如果以後中國排名前一百的大學中,有40%的大學屬於民辦大學,那時候,中國的教育一定會是健康的,而且那時的教育質量一定是有保證的。因為競爭就是最好的保證。雖然這個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實現,但俞敏洪相信,隻要國家支持,並努力朝這個方向發展,就一定能夠實現。

  新東方雖然已經是一家上市的教育培訓機構,雖然俞敏洪一直很想對中國的民辦教育出一份力,但新東方目前的資金還遠遠不夠創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大學。盡管如此,俞敏洪依然成立了專門的基金會,他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辦一所小型的文理學院,實現自己創辦民辦大學的夢想和願望。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