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章 勇氣和信念是前進的自驅力

  不要為重重困難而氣餒,不要為茫然無助而倦怠。

  追求真理之路往往孤獨,勇氣、決心、信念,是你最好的戰友。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旦下定決心,就要把事情堅持到底。

  求知的緊迫感,命運的緊迫感,事業的使命感,會讓人充滿動力,一往無前!

  翻越大雪山後,玄奘來到了古代印度境內——佛之故土。

  在梵衍那國,玄奘見到了舉世矚目的巴米揚大佛。

  萬裏之外的中亞小國,居然有一座“洛陽寺”,依稀記錄著一段被塵封的傳奇往事。

  佛頂骨、佛影窟,是否能給玄奘的西行之旅帶來好運?

  健陀邏國的迦膩色迦寺,見證了印度佛教最為輝煌的一個時代……

  進入阿富汗境內後,玄奘經過了縛喝國、揭職國,再次來到一座大雪山腳下。這座大雪山就是著名的興都庫什山。興都庫什山(Hindu Kush Mountains)的主體位於亞洲中南部的阿富汗境內,是中亞、西亞、南亞沙漠地區的主要水源區之一,頂部終年被積雪覆蓋,不但是印度河與阿姆河的分水嶺,也是一條重要的氣候景觀分界線。公元三四世紀,佛教在當地盛行,人們在山壁上陸續開鑿了六千多個大小土窟,這些土窟後來成為來往旅客和朝拜者的臨時住所。玄奘一行在穿越興都庫什山的時候很可能就曾在其中的某個土窟停留過。

  在這片橫亙千裏的大雪山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佛教國家,名叫梵衍那國,這個國家的王城就是位於興都庫什山腹地、古絲綢之路上最為繁忙的商業和交通樞紐——巴米揚城(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西)。

  梵衍那國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國家,有數千名僧人,信奉小乘佛教的說出世部。當然,梵衍那國給人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它險要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風俗習慣,而是兩尊大佛:

  “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王先王之所見也。伽藍東有□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而成。”

  玄奘的這段描寫,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對巴米揚大佛的記載。根據玄奘的觀察,由於銅佛太過高大沉重,所以梵那衍人采用了高超的分身合鑄技術,將佛像身體的各個部位分開來鑄造,然後再將其拚裝組合成完整的銅佛。另一尊高一百四五十尺、在山崖上摩岩雕刻而成的石佛,就是後來舉世矚目的巴米揚大佛。

  巴米揚大佛曾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因雕鑿在巴米揚河穀邊山崖麵南的斷崖上,故被稱為“巴米揚大佛”。兩尊巨佛,一尊建造於公元5世紀,高55米,身披紅色袈裟,名叫塞爾薩爾;另一尊建造於公元1世紀,高38米,身披藍色袈裟,名叫沙瑪瑪。公元4世紀和7世紀,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後到過這裏,並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對巴米揚大佛做了生動的描述。2001年3月12日,巴米揚大佛慘遭炸毀,不但使當地的旅遊業受到毀滅性打擊,也給世界佛教帶來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梵衍那國停留半個月後,玄奘來到了象征著當時中亞和印度的分界線的黑嶺。不過現實中的地理分界線不會像地圖上那麽清楚簡單,任何文明之間都會有一片緩衝地帶,生活在緩衝地帶的人們身上往往帶有兩種文明的印記,而玄奘來到的就是這樣一個處在兩種文明交匯處的國家——迦畢試國。

  迦畢試國是印度西北一個古老的國家,漢代稱為高附國,其轄境大致相當於現在阿富汗的喀布爾穀地,背靠興都庫什山脈,周圍被黑嶺環抱,是中亞通向北印度的要衝之地。迦畢試國能夠在中亞遊牧民族與印度之間立足,除了地勢險要,更重要的是有著一位傑出的國王,這位國王不但治國有方,而且信奉佛教,整座王城擁有百餘所寺廟,六千多名僧人,而且大多數僧人都信奉大乘佛教。

  玄奘到來後,受到了國王和僧人們的熱情歡迎,甚至還發生了各所寺院“爭奪”玄奘的盛況——能夠邀請一位大唐高僧前往自己的廟裏居住,對當地任何一所寺院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有麵子的事。正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相持不下時,一位僧人突然大聲喊道:

  “我寺本漢天子兒所作,今從彼來,先宜過我寺!”

  意思是說:我們這所寺廟原本就是漢朝皇帝的兒子所修建,現在法師從漢地(大唐)來,理應先住在我們這裏!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也引來了玄奘的注意——迦畢試國地處中亞和印度交界處,離中原萬裏之遙,居然會有一位漢人天子的兒子在這裏修建寺廟!這個王子為何會來到迦畢試國,又為何要建造這座廟,當中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頓時勾起了玄奘強烈的好奇心。

  原來,那個喊話僧人所在的寺廟名叫質子伽藍。質子,顧名思義,就是人質;伽藍,就是廟,即一座用來居住人質的廟。在當地語言中,這座廟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沙落迦藍,翻譯成漢語正是洛陽廟,所以這座廟又叫洛陽寺。

  正所謂他鄉遇故人,洛陽是玄奘從小生活、學習、成長的地方,可以說是半個故鄉,每個人對幼年生活過的地方都會格外有感情,能夠在萬裏之外的異國他鄉看到一座以故鄉城市命名的寺廟,玄奘心中自然是激動萬分,當即決定在洛陽寺落腳。既然叫質子伽藍,可見修建這座寺廟的王子當初是被當做人質送到此地。雖然這位王子的身份已經很難考證,但是從實際情況看,王子很有可能是東漢人:

  其一,當時的貴霜王朝在第三代國王迦膩色迦的統治下國勢強大,一度擴張到蔥嶺以東,西域各國不得不紛紛派遣人質以示友好,是整個西域的潛在威脅。

  其二,從政治上看,東漢建國後政治重心東移,對西域的控製和擴張遠不及西漢,更多的是采取外交等派遣使者的方式來維持西域和平,而迦膩色迦王很可能也派出使者前往東漢。

  其三,從國力上看,東漢和貴霜王朝在外交地位上大致對等,存在交換人質的可能。

  其四,伽藍意為洛陽,而洛陽正是當時東漢王朝的都城,也是王子離開前生活的地方。

  在這幾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這位東漢王子來到了貴霜國。不過他的人質生活卻不像秦始皇在趙國時那般悲慘,據《大唐西域記》記載:

  “迦膩色迦既得質子,特加禮命,寒暑改館,冬居印度諸國,夏還迦畢試國,春秋至健陀邏國,故質子三時住處,各建伽藍。”

  意思是說:迦膩色迦王迎來這位漢朝的質子後,給了他特別的禮遇,冬天請他前往溫暖的印度去避寒,夏天再把他請回地處雪山之中的迦畢試國來避暑;到了春秋天,就把他送去健陀邏國享受鮮花,每到一處,都會為他修建伽藍居住。位於迦畢試國王城的洛陽寺,應該就是由質子夏季避暑的別墅所改建。

  迦膩色迦王,貴霜王朝第三代國王迦膩色迦王(約公元78~120年)。在他的治理下,貴霜國占領了北印度全境,其勢力西達鹹海,東抵蔥嶺,南及頻陀山脈、印度河流域,北望中亞,定都布路沙布邏城(今西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區),創建了自阿育王以後最強大的印度大帝國。迦膩色迦王信奉佛教,極力保護佛典,加上他開疆拓土,開啟了東西方文明的要道,使得佛教在各民族間迅速傳播,促進了大乘經典的編纂,這也就是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經典結集。迦膩色迦王也因此與阿育王並稱印度佛教史上的二大轉輪聖王。

  迦膩色迦王還建造了許多佛塔,據《法顯傳》、《洛陽伽藍記》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迦膩色迦王曾在都城郊外建造了雀離大塔與迦膩色迦僧伽藍。雀離大塔位於布路沙布邏城的東南七八裏處,塔高四十餘丈,眾寶裝飾,壯麗威嚴,改變了原來的覆缽式結構,創建了五層樓式的佛塔,是法顯所見最為壯觀的一座佛塔。迦膩色迦僧伽藍則建在雀離大塔西麵,到玄奘西行時已成廢墟。

  然而當玄奘來到“洛陽寺”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寺廟殘破不堪、院內雜草叢生,就連佛像都有脫落和毀壞。如此重要的一座寺廟,為何在幾百年間得不到修繕呢?

  原來,質子在世時就居住在這裏(當時可能還是別墅),他也是一個信佛之人,因此在旁邊的山上鑿了不少石室作為自己打坐修佛的地方。我們知道,佛教是在東漢初年(漢明帝時)才傳入中原,並且留下了著名的“白馬馱經”的故事,洛陽白馬寺也是中國最早的寺廟。這位王子很可能在離開洛陽之前就已信奉佛教,本身就希望能夠前往當時佛學最為昌盛的印度求學,這才被東漢朝廷以“人質”的形式派往貴霜國,而不是中原王朝慣用的公主和親。

  白馬馱經與質子東來,這可以說是中國與印度最早的佛學交流,也見證了中印友好往來的一段佳話。

  相傳在這幾間石室裏藏有大量珠寶,旁邊牆上還刻有銘文、繪有壁畫,如果有人前來盜取珠寶,牆上的銘文和壁畫上的藥叉就會發出各種聲音,變出各種恐怖的形象來嚇阻他們。關於寶藏的另一個說法是,質子在寺廟建造的時候就預先在東門外的一座佛像腳下埋藏了很多財寶金錢,在自己去世或回國後可以用來修繕寺廟,這在當地是一個眾人皆知的秘密。

  有個貴族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幾次三番帶兵前來,想要從神像腳下挖掘寶藏,但是每次開挖,附近就會地動山搖,神像頭上的那隻鸚鵡像還會張開翅膀發出非常淒厲恐怖的叫聲,硬是把這些居心不良之人嚇得難以得逞。不僅如此,就連廟裏的僧人想要動用這批珠寶來修繕損毀的佛像,也會發生之前那樣的狀況,久而久之,“洛陽寺”便逐漸破敗,成了玄奘看到的這個樣子。

  現在,洛陽寺裏的僧人見玄奘是從質子故國而來,覺得這是上天賜予洛陽寺的機緣,認為隻有玄奘才能幫助他們打開寶藏重修寺廟,所以才把這個故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玄奘。

  按照“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世原則,玄奘此時最大的任務是抓緊時間前往印度,盡量不要被別的事務所耽擱,就像在活國沒有參與到旦度一家的宮廷變亂中去一樣,但是玄奘沒有這麽做。

  事不關己和明哲保身可以讓人省去很多麻煩,卻非那些有崇高信仰者的精神準則。

  在玄奘看來,宮廷變亂是“俗務”,不是一個僧人應該插手的事情,可幫助洛陽寺的僧人們取寶是為了修繕寺廟,是同行間的“分內之事”,可以為自己的西行求法之路積德行善,更是大乘佛教“普度眾生”的核心教義所在,自然責無旁貸。於是,玄奘就帶領僧人們到質子畫像前去禱告:

  “質子原藏此寶擬營功德。今開施用,誠是其時……如蒙許者,奘自觀開,稱知斤數以付有趣司,如法修造,不令虛費。”

  意思是說:質子殿下您藏起這批財寶原本就是為了留給後人使用以求積德行善,今天我把它打開來用以修繕寺廟正是時候……如果您答應的話,我一打開地窖,就會親自稱好它們的分量,然後交給相關衙門,保證物盡其用,絕不白白浪費您留下來的每一分錢。

  玄奘的話似乎感動了質子的在天之靈,在他帶領僧人們在神像腳下開挖的時候,四周風平浪靜,頂上那隻鸚鵡也不叫了,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狀況。挖到地底下七八尺的時候,眾人發現了一個大銅器,抬出來一看,裏麵裝有數百斤黃金和數十顆明珠——質子傳說果然是真的。

  此時,眾人無不對玄奘佩服得五體投地,玄奘就用這筆錢將洛陽寺翻修一新。

  此後,玄奘在迦畢試國逗留數日,與當地僧人交流佛法,憑借卓絕的見識和精湛的修為博得了國王與僧人們的一致敬重。但是對玄奘來說,這隻能算是西行途中的一個小小插曲,他心中的聖地隻有一個,就是位於黑嶺另一側的印度。

  迦畢試國王城修建在群山腹地,是一處易守難攻的險要,進出都十分困難,所以玄奘離開的時候還要再次穿越被冰雪所覆蓋的黑嶺。有了翻越淩山和興都庫什山的經驗,再加上準備充分,玄奘一行在穿越黑嶺時並沒有遇到太多的危險,此後又向東行走六百多裏,終於進入了當時的北印度境內。

  進入北印度後,玄奘來到了一個重要的佛教國家——那揭羅曷國(今阿富汗賈拉拉巴德)。那揭羅曷國裏有一座很有名的城市叫醯(xi)羅城,又叫佛頂骨城,是一處著名的佛教聖地。這座城市之所以被稱為佛頂骨城,是因為城中保存著很多佛陀的遺物,尤其是那塊珍貴的如來佛頂骨。

  舍利子在印度語中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舍利子與普通骸骨不同,有圓形、橢圓形、蓮花形,甚至呈佛形或菩薩狀,其顏色有白、黑、綠、紅等,白色屬於骨骼,黑色屬於頭發,紅色屬於肌肉,也有其他顏色的舍利子。

  在眾多舍利子中,當數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最為珍貴。相傳,釋迦牟尼涅槃後,他的弟子在火化其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子和八萬四千顆珠狀真身舍利子。這些遺留物被眾信徒爭相供奉,而佛頂骨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聖物。

  那麽,這塊象征著一座城市曆史與傳奇的佛頂骨究竟是怎樣的呢?

  “城有重閣,第二閣中有七寶小塔,如來頂骨在中。骨周一尺二寸,發孔分明,其色黃白,盛以寶函。”

  意思是說:這塊珍貴的如來佛頂骨被供奉在城中一處樓閣第二層的七寶小塔裏,佛頂骨呈黃白色,周長一尺二寸,發孔七竅分明,而且是用一隻鑲嵌有寶石的盒子來盛放。不僅如此,為了確保安全,這塊佛頂骨還有著一套完備的管理製度:

  “國王敬重頂骨,慮人抄奪,乃取國中豪姓八人,人持一印,清晨八人俱到,各視其印,然後開戶。”

  意思是說:國王十分看重這塊佛頂骨,為了避免它被掠奪搶走,就從國中找了八個有聲望的豪族名人來共同看護,發給每人一套印章和鑰匙。每天早上,要八個人全部親自到場,在國王的監督下驗證印章和鑰匙,然後才能共同開啟寶盒,取出佛頂骨來給大家瞻仰。

  位於中國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街子清真寺就是采用這種多人共同保管的方式來保存中國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這部珍貴的《古蘭經》大約成書於公元8世紀至13世紀,全書共30卷867頁,分為上下兩部,分別存放於兩個木函之中,木函上有阿拉伯文和漢字書寫的“古蘭經”字樣;《古蘭經》封麵為棕色的牛皮,經書紙張為白色,已經略顯黃色,經文的黑色字跡非常清晰。相傳這部《古蘭經》是七百多年前撒拉族祖輩們在中亞撒馬爾罕王朝東遷時帶來的,迄今仍被撒拉族人視為民族至寶。

  供人膜拜隻是佛頂骨的一個作用,在當地的風俗中,人們還能通過一套儀式向佛頂骨拜求吉凶禍福,即取印。取印的過程是這樣的:

  “欲知罪福相者,磨香末為泥,以帛練裹,隱於骨上,隨其所得以定吉凶。”

  意思是說:如果想知道你的禍福吉凶,就把香磨成粉末,拿帛綿把粉末裹成團,輕輕地放在佛頂骨上麵,然後佛頂骨就會在香粉上留下不同的印記,根據不同的印記來判斷你的禍福吉凶,這就叫取印。

  作為一名虔誠的佛家弟子,佛頂骨在玄奘眼中也是無比神聖靈驗的聖物,他當然不會放過在此取印的機會,依樣照做之後,居然取得了一個菩提樹的印記!菩提樹在佛教中象征著吉祥和功德圓滿,這個印記無疑是在昭示玄奘的取經之旅將會取得一個十分完滿的結果。與玄奘同來的兩個僧人也跟著各自取印,結果年長者取得佛像,年輕者取得蓮花像,都是十分吉利的象征。負責看護佛頂骨的婆羅門看到玄奘三人居然一連取到三個大吉印記,紛紛彈指散花表示祝賀,說這三個印記都非常罕見,足見玄奘佛緣之深。

  醯羅城之所以能成為聞名印度的佛教聖地,一是佛頂骨,二是佛影窟。

  醯羅城西南有一所已經荒蕪了的寺廟,寺廟建在山上,在離開寺廟不遠的地方有一處懸崖,佛影窟就是這處懸崖上的一個山洞。相傳這個洞裏曾經住著一條龍,如來降服此龍後,就把自己的影子留在了洞裏。山洞洞口很小,裏麵卻很寬敞,隻有有佛緣的人才能在洞裏看到佛的影子。

  “昔有佛影,煥若真容,相好具足,儼然如在。”

  這是《大唐西域記》對佛影窟的描述,對任何一個一心向佛的僧人來說,能夠如此活靈活現地看到佛祖的形象無疑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前往佛影窟的路非常艱險,還經常會有強盜出沒,兩三年來前去參拜的人很少能夠平安歸來,所以去的人越來越少,但是玄奘還是決定去看一看。不過那些被迦畢試國國王派來保護玄奘的侍從們卻不願意涉險,玄奘毅然決定孤身前往。

  追求真理之路往往孤獨,勇氣、決心、信念,是你最好的戰友。

  在前往佛影窟途中,玄奘找不到人帶路,幸好碰見了一個小孩子,這才帶著他找到了一位認路的老人。

  老人帶著玄奘剛走了幾裏路,就在山路上撞見了五個手持鋼刀的強盜。兩千人的突厥馬賊都沒能把玄奘怎麽樣,何況隻有區區五個小蟊賊?玄奘絲毫不亂,非常從容瀟灑地把帽子摘了。

  玄奘是在裝酷耍帥嗎?顯然不是。那他為什麽要把帽子摘了呢?

  其一,亮出僧人身份,一般來說僧人都比較窮,身上沒什麽值錢的東西。

  其二,對於僧人,強盜一般隻搶不殺,誰也不想因為一時貪念得罪佛祖。

  五個強盜頓時恍然——原來是個和尚,膽子還不小,居然敢當著我們的麵裝酷。帶頭的強盜就問玄奘要去哪裏。玄奘回答,我正打算前去參拜佛影。強盜覺得很奇怪,之前前去參拜佛影的幾撥人都被他們給收拾了,這個和尚居然還敢來,於是又問,你難道沒有聽說這裏有賊嗎?玄奘回答:

  “賊者人也,今為禮佛,雖猛獸盈街,奘猶不懼,況擅越之輩是人乎。”

  意思是說:賊也是人啊,我今天來是為了參拜佛影,就算滿山遍野都是猛獸我都不會害怕,何況你們幾個小賊?玄奘的這句搶白是既大膽,又在理——要錢沒有,要命一條,你們看著辦。

  幾個強盜一聽覺得有點道理,再說一個僧人、一個老人身上也沒什麽財物,反正搶不到什麽東西了,殺僧人還會遭報應,還不如跟他們一起去看看那個什麽佛影。

  就這樣,五個強盜和玄奘跟隨老人來到了佛影窟所在的地方。佛影窟坐東朝西,站在洞口往裏看,裏麵黑漆漆的什麽都看不清楚。五個強盜不敢貿然進入,玄奘隻好自己進洞,按照老人的指點先直走五十步,在碰到東麵的石壁後停下,然後開始禱告——那裏就是傳說中佛影出現的地方。

  玄奘一邊叩頭,一邊誠心祈禱,然而一百多拜之後,山洞裏依然黑糊糊的什麽都沒看見。玄奘開始懺悔,他覺得是因為自己業障太深,誠心不夠,佛祖才不肯現形。想到這裏,玄奘心頭一酸,悲從中來,淚流滿麵,然後繼續念經、參拜。又是一百多拜,山洞東麵的石壁上終於出現了缽盂大小的一點光暈。

  玄奘大喜過望,正要再拜,那點光暈卻一閃而逝,就此熄滅。此時的玄奘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的誠心終於打動了佛祖,終於讓佛祖現身了;悲的是誠心不夠,佛祖不肯長久停留,於是繼續參拜、繼續念經。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玄奘的念經和參拜聲中,山洞的石壁上再次出現了斑駁的光暈,但又馬上散去。這給了玄奘更大的信心,發誓不見佛影就不離開山洞。又是二百多拜,山洞裏突然出現一道強光,石壁上終於有了完整的佛影!

  “見如來影皎然在壁,如雲開霧忽矚金山,玅相熙融,神姿晃昱……佛身及袈裟並赤黃色,自膝以上相好極明,華座以下稍似微昧,左右及背後菩薩、聖僧等影亦皆具有。”

  從玄奘的記載來看,石壁上的佛影非常清晰——如來佛祖披著赤黃色的袈裟,腳下是依稀可見的蓮花寶座,就連佛祖身後的菩薩、聖僧的影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任何文字都難以描繪玄奘當時的激動心情,唯一知道的是,他馬上起身跑到洞外,召喚守在外麵的老人和五個強盜趕快舉火把進來。但是等這六個人舉著火把進來的時候,佛影一下子就消失了。玄奘立刻想到是火光蓋住了佛影,於是讓他們把火把熄滅,然後繼續叩頭念經,終於再次看到了佛影。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旦下定決心,就要把事情堅持到底。

  直到佛光散去,玄奘等人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山洞。就在玄奘打算返回的時候,也許是受到了佛影的感化,五個強盜突然扔掉鋼刀,請求玄奘為他們授戒。玄奘當即答應,大乘佛教的教義之一便是普度眾生,此行不但看到了佛影,還能度化這夥強盜,自然令他喜出望外。

  那麽,佛影的顯像究竟是玄奘的杜撰,還是真實存在呢?

  為了證實佛影窟的傳說,日本有一位名叫足立喜六的學者就曾親自前往進行實地考察,並在《法顯傳考傳》中寫道:“石窟在石山之絕壁,西南向,入口狹小,內深,有不完全之采光窗,斜陽射入,津滴內壁,故投影映像。”也就是說,這個山洞很可能暗合了某種光學構造——由於洞很深而且有縫隙,縫隙能夠采光卻不完全,加上石壁上凝結有水汽,因此光線照射進來後,折射在有水汽的石壁上,就會呈現出各種影像。這類由光線折射和視覺誤差產生的影像效果,在中國很多名勝古刹中都有提及,可見玄奘關於佛影窟的記載並非子虛烏有。

  參拜完神奇的佛影窟後,玄奘回到了佛頂骨城與同伴們會合,沿著喀布爾河穀繼續向東南進發,就此離開阿富汗,進入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境內。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秋,玄奘來到北印度境內直達健陀邏國的都城布路沙布邏(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

  健陀邏國,意為香花之國,東臨印度河,其創始者原為大月氏人,後來亞曆山大大帝東征至此,帶來了希臘文化,留下了大量希臘風格的雕塑藝術。健陀邏人汲取古埃及、希臘、羅馬、波斯的雕刻手法,並加以發展,逐漸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健陀邏藝術,而健陀邏藝術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佛教藝術。在健陀邏,佛教藝術受到希臘藝術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塑像、壁畫的傳統,這才有了後來的佛像。這種藝術形式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佛教繪畫、雕塑、壁畫、石窟,大多帶有明顯的健陀邏藝術風格。

  隨著佛教的傳播,健陀邏藝術越過北方蔥嶺進入西域,再由西域傳到中原,進而影響北魏的佛教藝術(北魏時建造的雲岡大佛就帶有鮮明的健陀邏風格);隨後又經由朝鮮傳入日本,影響了飛鳥時代的建築和雕刻;另一派則往南傳入緬甸、暹邏、交趾等東南亞地區。

  然而當玄奘到達這裏的時候,健陀邏國已經衰落,不複往日勝景:

  “王族絕嗣,役屬迦畢試國。邑裏空荒,居人稀少……僧伽藍十餘所,摧殘荒廢,蕪漫蕭條,諸窣堵波頗多頹圮。”

  意思是說:健陀邏國的王族已經沒有了後人,現在從屬於迦畢試國。城市裏空曠荒蕪,居民稀少;十幾所寺廟殘破荒廢,雜草叢生,就連佛塔也倒塌了。相信看到這番景象的玄奘一定非常難過,在他看來,印度應該是一個佛教繁榮昌盛、佛學流派眾多、信徒數十萬、高僧大德遍地的地方,然而現實卻讓他有了一絲擔憂——像健陀邏這樣象征著佛教最高藝術水平、有著許多著名佛典傳說的佛教聖地尚且衰落至此,那麽佛教在印度別的地方的境況又如何呢?

  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得不到,而是明明能夠觸及卻又擦肩而過。

  如果說進入印度前玄奘懷著的是一種求學求知的緊迫感,那麽現在,當他站在荒草叢中那一尊尊栩栩如生、形象鮮活的健陀邏佛像前麵時,他的心情變得焦慮,他擔心自己來晚了,擔心自己錯過佛教在印度的最好時光,擔心所求不得,因而有了命運的緊迫感。

  健陀邏國雖然衰落了,但是由迦膩色迦王所建造的佛塔和寺廟還在。這所迦膩色迦寺,還住過佛教曆史上兩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肋尊者和如意大師。

  相傳肋尊者年輕時並非佛教徒,直到八十歲時方才出家。很多人覺得他是因為年紀大了想去廟裏混飯吃,而不可能取得多少佛學修為。麵對人們的嘲笑,肋尊者當場發誓:

  “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脫。終不以肋而至於席。”

  意思是說:我如果不能透徹理解佛教三藏的含義,斷不了三界欲念,不能讓六神通達,使整個身心都得到解脫,這輩子我就絕不讓自己的肋骨碰到席子!這個誓言在常人看來非常奇怪,普通人賭咒發誓,或者刀山火海、海枯石爛,或者五雷轟頂、不得好死,怎麽會跟肋骨扯上關係?這當中就牽涉一個僧人才有的習慣——僧人不能仰臥,也不能趴著睡,隻能側臥,所以肋骨一定會接觸床鋪;按照肋尊者的發誓,就等於不把佛經讀透就不睡覺了。至於這位老人最後有沒有把佛經讀透,有沒有不睡覺,史料沒有記載,大家記住的隻是這個別具一格的誓言,於是就稱他為“肋尊者”。

  肋尊者居住的房間就在寺廟三樓,而住在他樓下的,是另一位著名人物——如意法師。

  這位如意法師,就是玄奘當初在龜茲與木叉毱多辯經時提到的《毗婆沙論》的撰寫者。

  如意法師自幼天資聰穎,少年成名,長大後遊學四方,聲望日隆。有一天,如意法師來到一個國家,這裏的國王名叫超日王,每天都要施舍給國家裏的窮人五億金錢。大臣們非常擔心,勸國王說再這樣下去國庫就要空了,隻能通過增加賦稅來維持國家的開銷,這是在逼老百姓造反啊!超日王回答說這些錢又不是他揮霍掉的,而是施舍給窮人,窮人有了錢,又怎麽會造反?

  後來,超日王竟然懸賞一億金錢讓人提供一隻野豬的消息。就在同一天,如意法師剃了一個頭,居然也給了剃頭的人一億金錢。消息一傳開,超日王覺得丟了麵子,又沒法用世俗的辦法來對付如意法師,於是就找了一百個有學問的人向如意法師挑戰。誰知如意法師一口氣把其中九十九個人都駁倒了,但是如意法師再厲害也是人,終於因為疲倦和大意倒在了車輪戰下——他把一個詞組念顛倒了。這在印度辯經中是不被允許的,國王和一百個挑戰者就認為如意法師輸了。如意法師功虧一簣,負氣之下,竟咬斷了自己的舌頭,很快一病不起,並在臨終前給最得意的弟子世親留下一張字條:

  “黨援之眾,無競大義。群迷之中,無辯正論。”

  意思是說:跟這些隻會跟著國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義的糊塗人沒什麽好辯論的。說完,如意大師就去世了。世親法師成名後,請求繼位的國王再次召集辯論,順利擊敗對手,為師父平反正名。

  世親法師也是印度佛教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人稱世親菩薩。世親是如意法師最得意的弟子,跟他的師父一樣信奉小乘佛教,博聞強記、悟性非凡。當世親鬥敗對手為如意法師平反後,他在小乘佛教界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哥哥無著菩薩,卻從小乘佛教轉信大乘佛教。

  世親不明白哥哥為什麽要轉信大乘,於是就離開北印度前往求教。當他來到恒河邊上時,無著菩薩已經等在河邊一座古老的磚質佛塔裏。但是無著菩薩沒有馬上與弟弟見麵,而是讓自己的弟子在當天夜裏前往世親所住的房間窗外誦讀《十地經》。但凡高僧,都對佛經有著過人的直覺,世親一聽到這部佛經的內容,馬上明白自己以前所信仰的小乘佛學並不完備,過去所花的很多時間精力可都白費了。作為小乘佛教的大師,世親經常攻擊大乘學說,於是他開始懺悔,想要找到一個贖罪的辦法,最後把所有的過錯都歸結到了舌頭上,並且拿出一把鋒利的小刀,準備把自己的舌頭割掉。一直在屋外觀察的無著菩薩立刻現身阻止了他,說過去你用舌頭攻擊大乘,以後也可以用舌頭去弘揚大乘,何必把它割掉呢?在無著的開導下,世親就在恒河邊的這座佛塔前改信大乘佛教,後來成為大乘佛教的頂尖人物。

  更為湊巧的是,世親菩薩寫《阿毗達摩俱舍論》的地方就在肋尊者房間東麵的老屋裏。迦膩色迦寺見證了印度曆史上佛教最為昌盛的時代,也見證了一大批為了追求佛法真理者的動人故事。

  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歲月感和人文氣息的地方,玄奘駐足良久,先賢故事固然值得追憶,但重新弘揚佛法的重任,卻要由後來者去完成。

  求知的緊迫感,命運的緊迫感,事業的使命感,讓玄奘再度起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