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民間工匠

  人類起源和進化的曆程告訴我們,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標誌,就是人類能夠掌握、使用和改進勞動工具。而勞動工具的普及、更新、提高,在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同時,也改變著人們的生存質量、生活方式和生產工具自身的完善和發展。所以,工具和技術的演進,就是在現今仍決定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進程。

  早在石器時代,由自然物體的利用到打製、磨製石質工具,就極大地豐富了先民們的收獲,物質的豐富和滿足又促進了工具的改進和人群的分化。熟練使用和掌握工具製作技術的人們逐漸被公認、推舉、選拔,相對固定地從事某些專門的製作,逐漸演化為換取勞動所得和生活所需的營生。作為謀生的手段,這種自然而然的分化就為工具和技術的改進、提高、發展,鋪設了道路,呈現職業化的趨勢。這種進步為先民們提供了各種勞動工具,從而獲取更為豐盈的物質財富,進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軒轅黃帝所處的時代,正是這種能人輩出的時代,諸多的發明創造被開發、利用、廣泛地適用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湧現出眾多的掌握著專門技術技巧的人們:風後、力牧、常先、大鴻、祝融、倉頡、岐伯、隸首、嫘祖、王亥、句芒、左徹、杜康等等,他們都是黃帝的臣子,後來都成為某一個行當所崇奉的鼻祖。他們應該是來自於民間、服務於民間,以其精湛嫻熟的技術為人們所崇奉。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完善、改進和發展著自己的技藝,逐漸形成了屬於某種特定行業的規矩和習俗。以師徒相承的形式把這種技術和習俗沿襲至今。這些行業的習俗明顯地帶有這種傳承的印記。醫藥敬岐伯,民間稱執醫者所從事的行當為岐黃之道;釀造崇杜康,以至於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吟詠,杜康則成了酒的代名詞;武士崇力牧;文士敬倉頡;織娘追嫘祖;鐵匠尊祝融,從這裏不難看出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

  黃陵地理位置優越,曆史傳承悠久,物產資源豐富,人民生活殷實。給“百工”技藝提供了自由發展的空間,黃陵人在封建思想的禁錮下,以“耕讀傳家”為追求標準。也基於溫飽自足的物質生活的保障,一般不願意學手藝,對於某些行當,則由於流行的行業歧視,就更是無人問津。正是由於本地的工匠不足以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則為五湖四海的手藝人,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機會和賴以棲身的場所。也正是因為本身技藝的缺失,而使黃陵人對外來匠人們給予了足夠的敬重和優厚的待遇。黃陵的“百工”技藝涉獵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我們試從建築、用具、維修、飲食和雜藝等方麵分別介紹。

  第一節 建築工匠

  1.燒磚匠 燒磚匠是指製燒磚瓦的匠工,也簡稱窯匠、磚瓦匠。我國燒製磚瓦工藝最遲始於秦代。黃陵縣境的秦直道和橫貫西北至東北的秦長城,就有大量的磚塊、瓦當之類的建築材料,製瓦還要早於製磚。過去燒製的磚有條磚、方磚、畫像磚與特製花紋圖案磚等。瓦有大板瓦、小青瓦與筒瓦以及脊獸等。縣境內較大的農村多有近現代製燒磚瓦的窯址遺存痕跡。所燒製的磚瓦主要用以砌牆、箍窯與建造房屋等。

  燒製磚瓦,有的有固定的窯場,所製的產品,多為商品出售;有的走鄉串村攬工受雇於人,以燒製磚瓦的技術獲取報酬。

  燒製磚瓦的工序流程,分為選地建窯、製作坯料、裝窯燒火、滅火滲窯與出磚垛壘五大項目。

  選地建窯。建立窯場,首先要考慮到用水、取土和運輸是否方便,選擇土質較堅硬的崖勢,先鏨出窯麵,開口掘進約一丈,再向四周拓展挖出主窯,窯體呈立置腰鼓形狀,底徑約一丈、腰徑約一丈五六尺、上口徑約六尺、高約二丈多。窯壁從底到上口均勻開挖出四道寬窄約一尺的煙洞,密封側麵的開挖口,底平麵挖出米字形的煙道,密封浮麵的開挖口,並相通窯壁的豎直煙洞,便於火勢均勻,燃燒充分;在窯底近開口處低於底平麵挖出火膛,且與底平煙道相通;再用大粘泥裹泥一次窯壁與底麵,稍幹後即可使用。有的較大一些的磚瓦窯,在一側另開有裝運磚瓦的通道。在點火前封閉,以保證窯溫正常,燒製成功後,拆封作為出窯運磚的通道。

  製作磚坯,俗稱倒磚坯或扣磚坯。選用顆粒均勻且無石子雜物的黃綿土,挖虛圍攤成淺盆狀,倒入適量的淨水自滲數小時後,先用赤腳踩踏調和,再用鐵鏟翻轉,紮調一兩次成為稠泥即可使用。倒磚坯用木製的磚鬥,當地手工磚的型號一般為長八寸、寬四寸、厚二寸的長方體木格鬥,一鬥能倒兩塊或三塊磚坯,雙手端起坯鬥送到晾曬場地,鬥側著地稍猛力翻轉,鬥底朝上倒出磚坯,為使鬥內磚坯順利倒出,還須在裝泥前向鬥四壁與底麵遍灑少量草木灰。如此反複循環操作。待磚坯稍幹後,用小木板拍打坯體,整修好楞角。磚坯幹後以人字形上下咬茬稍空開縫隙垛壘成坯牆,再風幹待燒。若遇天雨,還需棚蓋雨布以免損壞。

  裝窯燒火,磚坯晾曬幹後即可裝窯。磚坯入窯垛壘成人字形,一層斜左一層斜右,依次向上壘,一窯可裝一二萬塊不等。窯裝滿後密封頂口,加入燃料,泥封底口,留一火口與觀察口,即可點火,再逐添煤燃燒。從點火時分算起,連續燒三天即可封口滅火。裝窯垛磚坯、點火燃燒、觀察火勢,都是技術較高的活路,必須由匠工師傅指導並親自參與行事。

  封口滅火數天即可注水滲窯,即在密封的窯頂口上用土圍成池形,逐注入清水滲窯,使紅磚氧化成青灰色,俗稱藍磚。滲窯,一方麵是使磚色變藍,另一方麵也是檢驗磚是否燒熟,若火候不到,磚不會變藍,顏色不正,俗稱“生坯子”。

  封口滅火、注水滲窯七天後,即可啟封出磚。新磚出窯是項苦活、累活,室內溫度較高,搬運又費力氣,全是普工承擔的任務。

  燒瓦和燒磚的程序基本相同,但瓦坯的製作相應繁雜一些,也有其一套模具和製作工藝。堆架焙燒都和燒磚一樣。隨著機製磚瓦的普及使用,手工磚瓦製作已被淘汰。

  2.箍窯匠 箍窯匠是指用磚砌箍窯洞的匠工,也稱窯匠。我國居住窯洞的曆史應該起源於原始穴居的洞窟,掘穴而居,冬暖夏涼,造價低廉。至於用磚、石箍窯,最晚於秦代。秦長城就有窯形過洞,文物工作者又戲謔:“漢塚、唐塔、朱(明代皇帝姓朱,諧‘豬’音)打圈(修城)。”唐代的統治階級敬佛多修建寶塔,諸如富縣的寶塔、延安寶塔的初建,就是唐代的遺物,寶塔多有磚拱門口、佛龕與瞭望孔,這大概就是磚箍窯洞的雛形。

  窯匠的工具很簡單,隻要有一把鋼質瓦刀即可施工。箍窯的工序流程,分為打背牆、挖地基、裝窯楦、砌窯筒、出楦土與墊窯背等,且多為互相環套的連鎖操作過程。

  窯址確定後,首先是打背牆,牆基挖至老土用杵夯打結實,一層一層升高,底寬約三尺,逐高收分至頂寬約一尺,高約一丈二尺,長度按所建磚窯的孔數決定。

  背牆打好後,由窯匠在內側麵畫出直腿與弧形狀頂的印線,此即將來成品窯的高低、寬窄和弧度的尺寸。在窯腿腳的地麵與背牆成直角丁字形挖出窯腿地基,以利起土為宜,此所謂“拔巷”,若地基過深則須墊土夯打,鋪暗磚三至五層且稍寬於窯腿,約至院平再以窯腿寬度在兩側砌磚,中間回填黃土或碎磚灌漿。以條磚直長順窯腿一層一層砌升,磚縫坐泥糊(現時有的用白灰或水泥砂漿坐磚縫),砌至窯腿直高約五六尺暫停,填裝窯楦土。所砌磚形順層要端直,上下層要互相咬茬,內表層要平整,坐泥縫要均勻。

  窯楦即拱模。拱模有三種,即土拍實心拱模、木支架草泥堵糊拱模和木質移動殼子拱模。黃陵砌築磚窯多為黃土填滿的實心拱模,俗稱“拍楦”。根據劃定的拱形線,人力擔土堆在窯洞內,逐堆逐適當踩踏令其結實,以免窯形走樣。楦土堆夠後,在後背牆的拱圈印跡上與窯口砌壘的拱形圈上拉線確定楦土的盈欠,鏟平後用鐵鍁背拍打成半月形至表麵圓光,經匠工整修驗收才算成功。

  窯楦拍成後,由匠工緊貼拱模再砌磚,仍以泥糊作縫。因工序進入窯頂的弧圈,磚縫的泥糊內薄外厚,其過程有扳彎、掀泥岸和參頂等程序。從搬彎沿拱模砌至弧頂留約三尺的寬度,則順長擺幹磚,用瓷片填塞楔緊磚縫,再用泥糊、或白灰、或水泥漿灌滿,就是參頂。在所有窯洞參頂完工時,還要舉行一項重要的慶典活動,即為“合龍口”。

  合龍口後,窯匠的工序全部完成,下一步由主家、或請幫工、或雇工隊出窯楦土,沿支架踏板擔挑將楦土堆倒在窯頂外部,鋪墊夯打窯背。墊窯背也是相當要緊的工序,先順長鋪墊窯背頂的龍口部位至後掌頂部,再墊兩側,否則將會冒頂坍塌,前功盡棄。一般窯楦土正好夠墊窯背,其固定公式為:窯洞容積窯楦體積窯背土體積。至於安門窗、掛窯麵、鋪腳地、掛窯掌等,更是另外的工序了。

  3.石匠 人類製造最早的工具就是石器,而製造與使用工具又是人類與動物的分界線。史學界把人類製造使用石質工具的時期稱為石器時代。黃陵縣境內發現的原始社會數十處古遺址中遺存的石斧、石刀、石網垂等,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後來石工發展到建造住宅屋宇、橋梁涵洞、石佛廟宇以及藝術裝飾品,其工藝水平越來越精美嫻熟。黃陵雙龍的千佛寺石雕等,就是有力的證明。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長河中,逐漸分離出石工石匠,從事著石質活計的專業。因此說,石匠也是最古老的工藝師傅。

  石匠的工具不多,主要有叼舌鏨套、鏨錘、鏨頭、鏨碗、方尺等,多為不帶徒弟的單獨操作。石匠必須學會與掌握撚鏨頭生活,否則對於石頭則束手無策。撚鏨頭即把使用敗禿的鏨頭放入爐火中燒紅,用鉗子夾住放在鐵砧上轉圈圈反複捶打,待撚出新尖頭後放入水中冷卻淬火後,即可使用。這就還需要有鐵匠的有關工具,以便操作。至於雕塑匠人,則在長期的實踐中,各自又製作一些有特殊用途的工具,以利其工作的便捷,提高工效。

  石匠的重要活計還在於開山劈石,取用石料。先選取易於開采,且石質優良的石場,使石體顯露,然後尋找易於開采的石縫、開挖楔槽,用多個鐵楔放置於槽內加力,用鋼錘猛力夯砸,使石料按所需尺寸斷裂取用。若需要大量開采,則要掌握爆破技術和火藥的製作利用,土製的火藥按:“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比例配製碾壓成粉狀物備用,這種火藥炸出的石料塊大,易成型,而現在的炸藥,則容易把石料炸成碎片,利用率低。

  4.泥瓦匠 泥瓦匠是指做泥瓦活的工匠,俗稱“泥水匠”,也是一門古老的手藝。1988年黃陵縣在普查文物時,在阿黨鄉史家河村東麵的兩處古遺址中,就發現有原始社會先民們住宅的白灰漿抹麵,在侯莊鄉的張寨村和腰坪鄉的陽坪村兩處古遺中就發現有原始社會的瓦,秦漢時代的瓦與瓦當更多。這說明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製瓦、用瓦和用白灰粉刷住宅牆壁的工藝。

  黃陵縣域的泥瓦匠,一般也都是窯匠,都能箍製磚窯,但主要是以下基、砌牆、泥牆壁、裹泥窯洞與修建房廈為主。過去建房多為土坯牆與土打牆,其居住使用牆壁表麵必須裹泥,要求實用整齊美觀不掉土塊。工序流程為備料、抹泥與收麵三項。所備的材料有細綿黃土、一二寸長的麥秸草、麥粒皮(俗稱“麥魚”“麥衣”,但必須熱煮,以免其中麥粒在牆麵發芽)、支架等,把黃土、麥草與水調和成粘泥,把土牆麵整刷端直稍淨平,並遍灑適量的水以便於牆與泥黏合,腳踩架板從上而下,先用大粘泥抹泥一次,稍幹後再用黃土、麥衣與水調和的細粘泥裹泥一次,稍幹後再用幹光的鐵泥葉(鐵片製作的泥抹子)收麵,盡可能使牆壁平光。當地的土窯一般都裹泥,有的磚窯隻在窯的腿部抹泥,稱為“半裹泥”。近幾年來,也有用白灰、水泥裹泥二茬的,磚窯土窯也有全裹泥的。

  房廈頂麵的鋪瓦,俗稱“□瓦”,是在屋頂棚釘的貫椽上,橫向咬茬、勻擺棚鋪一層厚約二三寸的墊柴,即長約三尺以下的劈柴,墊柴上勻抹厚約一寸多的大粘泥,稍幹後第二次仍上大粘泥,從低到高隨攤泥隨坐小青瓦,瓦瓦相參,行行相接。講究“一壓三”,就是放在上麵的一塊瓦要疊壓其下的三塊瓦,追求擺放瓦的密度,且要與相鄰的瓦溝相參。俗諺曰:“橫看是門,順看是行,平整美觀,不漏雨水”,方顯出泥瓦匠的技術水平。泥瓦匠一般都會做砌磚的活,也有的集泥瓦工與木工於一身,則技術較為全麵。心靈手巧的農民也有不請工匠自行裹泥窯牆的。俗諺曰:“泥水匠好學,楞角難抹。”就是說泥瓦匠的技術相應簡單,主要是要把握棱角的勾抹要端直平順。

  泥瓦匠的工具比較簡單,有木質帶柄的方形泥盤、鐵質泥葉,即泥抹子、泥鬥、瓦刀等即可。

  泥瓦匠較為複雜的活計是蓋修廟宇或大戶人家的廳堂等,有的要雕磚刻磚,講求出簷、收簷和裝脊安獸等大型的建築。平常家居的小活,有的也講求技術,比如砌壘爐灶等,講究利火,就要有些訣竅了。

  5.木匠 木匠技術也是一門古老的手藝,西安半坡博物館挖掘複原的六七千年前原始古民們建造居住的草木房,就是木工技術的萌芽。傳說中五千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就有宮室、舟車、弓弩的建造與使用;秦始皇時建造的阿房宮,其規模宏大,說明木匠手藝已發展到相當的水平。唐宋元明時代皇家的宮殿、各地的廟宇,就是木匠技術發展到高級時期的產物。人類在曆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分工,由兼做到專業,由粗製到細做,就是木匠手藝的發展過程。

  黃陵縣境森林資源豐富,盛產木材,木匠的從業人員不少,他們製作的生活項目,從建造房屋、製作農具家具與生活用具,到裝飾工藝品,門類齊全,民間有做不完的活。當地木匠能做屋架蓋房,做門窗,即為粗木工。會製作農用與生活用具即為好木匠,能動刀子刻花製作木雕工藝的即為細木工。木匠被人們尊稱為上等師傅,受人敬愛。木匠敬奉的祖師為“魯班”,所以木工也被稱為“魯班門下”,在收徒授業時要請出“魯班”的牌位,要行拜師禮的。俗諺曰:“木匠受人敬,剩餘都能用;石匠惹人嫌,石渣倒不完。”

  民間所建造的房廈有立柱、雙架梁、三檁兩椽、五檁四椽等結構,房窯的門為雙扇硬木板,窗為方格式樣。個別富家有兩進院落,其腰房的門窗較為講究,有多扇上部帶不同紋式的格子門,窗欞有菱形、田字形、雲紋形、丁字拐與腰三慢二等式樣,窗扇可以開閉,稱為“軟門軟窗”。前房也較講究,大門較為寬大結實,並有鐵頁、鐵釘裝飾;農器有犁、耬、耙、磨、木鍁、木杈、推板、牛革頭、驢鞍子、馱架子等。生活用具有平箱、立櫃、桌椅、板凳、木床、水桶、木盤、案板、小櫥櫃、□□床、碗架板等。裝飾品有鏡框、插屏、花盤、枕匣、梳妝盒、棺板雕刻等等,五花八門數不勝數,農家半數以上的生產、生活用具,都是出自木匠的手藝。

  木匠的工具比較多樣,有鋸子、刨子、斧子、鑽子、鑿子、曲尺、方尺、平鈞、刻刀等,有的在城鎮坐地開設木活鋪作坊,有的走村轉鄉攬活掙錢。木匠多帶有徒弟組成多人作業單元,以便互相配合。舊時的木工徒弟還要舉行莊重的拜師儀式,設立壇桌香案等行三叩九拜的大禮,才算正式確立師徒關係。

  6.解匠 解匠是從木匠行業中派生出來的,主要任務是把圓木解開製成板材備用,其工具與技術都很簡單,隻要有一把平鈞、一架截鋸、一架解鋸、一盒放線墨鬥與一格曲尺。但仍不乏一套完整的技術,手藝好則快速、端直、不傷板材。解匠的工序流程為剝樹皮:把原木按所需的長度和樹勢的彎曲度最合理地截成若幹短節,這是用截鋸完成的工序。截鋸為中寬兩邊窄的雙向牙口鋼片,兩端各有鐵環穿有木手柄,可截斷任何直徑的原木。放線與拉鋸:先把半幹或幹透的圓木剝去樹皮,用平鈞砍削平整枝杈及樹身的疙瘩傷疤之類。根據所需板材的薄厚用墨鬥在圓木兩端量劃出對應的豎線,確定中線必須垂直,通常是用墨鬥吊線,接著打線印,再把過線的圓木立置,用繩、棍與石塊絞壓穩固。解鋸為寬麵、大牙口,鋸牙從中間向前後分開,兩邊出渣。長約四尺以上,兩頭帶有扁鐵圈,內套裝長約一尺五六寸、粗約二寸的雙向木柄,套裝在與鋸片等長的鋸梁上。手柄一端裝於鐵環,另一端裝有絞繩,打絞繃緊不使鋸片跑線。兩人雙手分左右執柄,腳踩支架板,從立置圓木的上頭開始,從上到下照印線一拉一送,慢速往返,待解至需要人貓腰拉鋸時則快速拉送,圓木的上半部鋸開後,取掉支架,人坐地再慢快相間拉鋸直至盡頭。俗言有“解匠好學,離地三寸難磨”的說法。是說拉到盡頭的一段距離,最難操作。解籮圈木板用小牙鋸,更須小心謹慎照準印線,否則將會傷損板材。

  第二節 生產、生活用具製作工匠

  1.鐵匠 我國遠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冶鐵業出現,到了秦漢時代鐵器被廣泛使用,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專業的鐵匠,距今已約有兩千多年了。

  黃陵地區的手工鐵匠,有的在城鎮開設鐵活鋪坐地生產,有的流動鄉村自找生活操作。其主要任務是打造農用的钁、鐮、鋤、鍁、鍘刀和犁具、鞍杖、籠頭的配件;打造修建所用的馬璜、釘子、泡釘、門拴;打造生活中所用的斧、刀、錐、剪、鏟;打造石匠所用的錘、鏨、方尺;打造木匠所用的鋸條、刨刃、斧子、鑿子、鑽頭、刻刀等等。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約有半數的工具與用品,都是出自鐵匠的手藝。

  鐵匠多由師徒二人以上組成的作業小組,以便配合協作。其工具比較多樣沉重,計有爐台、風箱、砧子、鍛錘、鉗子、鋼裁剪、鋼鏟刀、鋼搓刀、砂石磨等等。打鐵活計比較費力氣,上路的工具擔子沉重,所以學徒的體質要強壯,方能勝任操作。新中國成立前黃陵本地人從事鐵匠作業的較少,多由河南的匠工操作。鐵匠的工藝有粗有細,講究式樣靈巧,也有很多竅道,帶刃的工具都要加鋼立刃,用鋼的多少、好壞和淬火的程度都決定著工具的優劣,通常人們稱其為“紅爐師傅”,其火候的掌握也是很有講究的。就是農村人說的“鋼水”好壞,鋼水好的鋒利,耐磨好用,否則就遲鈍,經不起磨礪,卷刃或崩刃都使刃具質量受損。一些小件用具要精巧、合手,所有的工具都有其相應的竅道,也是很難掌握的。

  2.皮匠 皮匠手藝也是一門古老的技術,有著悠久的曆史。遠在我國原始社會的狩獵時期,先民就用獸皮製作衣服,這可以說就是皮工手藝的萌芽。人類社會大分工以後,特別是進入商品經濟時期,皮匠就應運而生,而且手藝越來越嫻熟精湛。

  皮匠主要是用野獸皮、家畜皮加工泡製毛皮與板皮,俗稱“熟皮”。進而再製作衣服和工具。其主要工具有:裁刀、剪刀、刮刀、錐子、縫針與大缸等。黃陵熟毛皮加工的對象有羊、狗、狐狸、兔子、狼、豹子等,熟板皮加工的對象有牛、驢、騾、馬、豬皮等。其工序流程為,先清洗皮張,後入缸浸泡,用皮硝進行化學處理,一般浸泡約半月二十天,取出晾幹,錘去皮板的汙垢,刮成不同的厚度即可備用。

  熟皮的過程是皮革匠人把動物的皮經過物理和化學處理,使其轉變為不易腐爛,具有柔韌和透氣性強的產品過程,其主要工序是鞣製,即用礦物鞣料、植物鞣料、醛類鞣料等。依據不同的鞣料鞣製的方法也不同,但無論什麽方法,都是為了使生皮中的蛋白質與鞣料結合,使生皮遇水不致腐爛,性質柔韌,經久耐用而轉化為“革”。

  鞣好的皮毛可用以縫製皮襖、皮褲、皮褥子、皮手套、皮鞋、帽等,是上等的保暖衣料。熟好的板皮可用以製作皮衣、皮帶、皮包、皮鼓、皮繩、皮鞭、拴係牲畜的籠套以及畜鞍、車輛的配件等等。

  延安及其以北地區草地遼闊,畜牧業比較發達,皮匠也就較多。謂稱:“三邊三大寶,皮毛、食鹽、甜甘草。”黃陵縣境的皮匠很少,新中國成立前後的韓皮匠為黃陵皮業巧匠,聲譽很高。

  3.口袋匠 口袋匠也稱“毛毛匠”。他的主要任務是用山羊毛紡織成裝運糧食的口袋等,有時在家操作,有時出外攬活。其工具有紡輪車、排鉤針、織刀和縫針等。

  毛、棉口袋主要用於裝運糧食,捎褳、褡褳主要用於趕集上會,走親訪友的裝物袋,是農家必用之物。

  4.席匠 黃陵縣境的群眾習慣睡坐熱炕,特別是冬天更覺得暖和舒服,蘆席就成為各家炕上的必用之物。炕上鋪席既隔土衛生,又美觀大方。席匠多為祖傳手藝,一般在家編織,有時也外出攬活操作。

  席匠的工具不多,也較輕便,有破料刀、刮穰刀、拔刀、勾錘、尺子等,其操作的工序為備料與編織兩項。先將蘆葦稈的外皮剝掉,破成兩半,鋪在場院用石碌碡壓成片狀,再進行編織。蘆席的規格大小是以炕為準,但也有其名稱,叫做四六席、五七席與滿炕席等。若炕過大,則織成兩塊相對接使用。紋式為人字形,也有丁字拐與正方塊圈套的升子底形等。席麵織夠規格後,把葦頭斜折至底麵疊壓內插咬茬剪齊。一塊蘆席可連續使用十多年。蘆蔑越細,編織出的席越美觀耐用。編織蘆席的工藝比較簡單,隻要認真學習,就能很快掌握。

  除炕席外,還可編織成長條式的,圍成圓圈兩頭相參,縫合邊口再用長繩外捆一兩道,用以裝存糧食,俗稱席囤或曰“席圈子”;還可搭建臨時工棚;還可編織成袋狀,以裝商品實物。蘆席的用途比較廣泛,席匠可算一項熱門行當。

  個別家戶還有用高粱稈編織炕席的,其質量較次,且粗糙不耐用。

  5.氈匠 擀氈技術是北方草原畜牧區傳統的工藝。我國古代就有製氈技術。《周禮·天官·掌皮》:“共其毳毛為氈,以待邦事。”黃陵縣境的畜牧業不太發達,羊少、氈匠也少。氈匠主要的生產任務是用羊毛加工擀氈,用以鋪炕坐臥。農家炕席上鋪毛氈既隔潮又美觀,也顯示出家庭生活比較富裕。也可作為各種墊襯材料、耐磨和禦寒用品。

  氈匠有時在家坐戶操作,有時外出攬活掙錢。其工具主要有彈毛的大彎弓、彈錘、吊杆、鋪卷胚料的竹簾子等。

  氈匠所加工的小塊氈片,可製作氈帽、氈靴、氈鞋墊、座椅墊以及畜鞍墊片等。還可用綿羊毛加工成羊毛網套等。

  6.柳匠 俗稱“簸箕匠”,柳匠的工藝不太複雜,但也是一項特殊的技術。黃陵地區的柳匠不多,且多居住在林區地帶。

  柳匠是用沙柳、紅柳、臥柳的細柳條與柳椽編織農家所用的笸籮、簸箕、糞鬥與提籃等。其工具主要有柳尺、劈刀、弦刀、槽形錐子、麻線擰車、纏線軲轆、門字形夾子等。柳匠也可根據自己的技術,製作一些異形的器物。

  7.陶窯匠 陶窯匠是指用泥捏火燒陶質器具的匠工,他的用料、製作、焙燒與窯場大體相同於燒磚。所製燒的產品有瓦甕、瓦盆、瓦罐、花盆與冥器等。

  我國原始社會就有製陶業,距今約六七千年的曆史。1988年黃陵縣普查文物時就發現有五十處史前古文化遺址,采集到的各種陶片計有近千件,有泥質和夾砂的灰、紅、褐與彩陶片,可辨器形有盆、罐、缽、缸、杯、甕、瓦與尖底瓶等,紋飾有繩紋、網紋、弦紋、籃紋、刻花紋、指甲紋、戳刺紋、麻點紋、附加堆紋等,彩繪有黑白相間的三角勾葉、三角圓點、黑白彩條等。這些就是製陶業輝煌的曆史見證。

  製陶業必須有動力旋轉的模盤,在固定的窯場操勞製作,其產品自銷或批發給商販。所用的黃綿土更須綿細,甚至過篩濾其石子雜物。把調和的泥團取適量堆放在模盤上,隨著模盤的轉動,用手捏做捋抹成各種不同形狀的器胚,放在長條木板上晾曬幹,裝窯焙燒,溫度達一千度左右,漸次減火慢燒,三天後封口滅火,稍冷卻即可注水滲窯,氧化成深灰色,全冷後即可啟封出窯。裝窯時,器胚之間、器胚與窯壁要空開適當距離,以免黏連或高溫爆裂。

  陶窯匠一般都是祖傳,不帶外徒弟。現在陶藝的製作已經從實用型轉化為裝飾型工藝品,在人們回歸自然的追求中,陶藝是不會消失的。

  8.繒籮匠 繒籮匠也是民間手工技術人員之一,主要是繒製民間磨碾麵粉時用的籮麵籮子。其工具有鋸子、刨子、鑽子、繒刀等,操作過程為解圈板、製籮圈與繒製成籮。籮圈板為沒有異味的楊柳木質,把圓木鋸成厚約一分、寬約五至七寸的長板條,刨光板麵,用明火加溫,圈壓定形的圓圈狀備用。籮底為鉤織的絲、銅、馬尾等疏密不等的籮網。根據所需麵籮規格大小的尺寸裁下籮圈板,兩頭相參釘成籮框;裁取寬約三分的圈板條,兩頭相接可緊套入籮框;裁取方形的籮網,貼住小籮圈的側麵,套夾於籮框的底部內側打緊繃展,沿框與圈的周邊鑽數道小孔,用木釘楔打緊削平表麵,用刀割去籮網長餘的邊角即成。

  9.鞋匠 鞋匠的工藝分為製作新鞋和修補舊鞋。據傳說,軒轅黃帝的陵墓內就埋葬有靴子,可見製鞋的曆史相當悠久。過去黃陵當地的商品鞋全是外地的產品,本地沒有製鞋的作坊。絕大多數群眾所穿的鞋都是由家庭婦女製作,城市的少數人與官宦人家則購買商品鞋。貨賣的鞋子也有相應的製作藝人,他們使用夾板、針錐和小針鉗等特製工具,速度當然要快一些,但不及自家製作的結實耐用,俗稱“賣貨”。

  釘鞋匠修補舊鞋的範圍有:錐裂縫、釘前掌、打後掌、包前頭、綴後跟等,用畜皮包麵,用膠皮釘底,以保護鞋的幫與底使其耐穿。釘鞋的工具有錐子、剪子、錘子、削刀、縫針與楦架等。鞋匠往往兼做一些縫補、換拉鏈、換皮帶等其他活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10.繩匠 專門從事繩索製作的匠人,就是繩匠。

  繩匠的工具也相應簡單,有絞車、彎曲的鉤針、繩胚溜槽梭形器、多孔的木攪板和與之相配合的插放鉤針的固定多孔木板等。由幾人掛背將經過處理的麻絲或是其他一些纖維,倒退行走,不斷續添麻絲,使其形成粗細勻稱、合勁緊密的繩胚,另一人掌控攪車,搖動連接著所有鉤針的木板,給繩胚不斷地上勁。

  他們製作的繩子有皮繩、棕繩、麻繩和如布條碎布頭等纖維的繩子,也依據不同的需求,製作粗細、長短各有不同的繩索,尤其是塬上一些下井的井索,既粗且長,三十丈深的井,約需三十一三丈的索。這盤井索製作難度就大了許多。繩匠也為人們的生活奉獻了精湛的技藝,盡管現在都用機器取代了手工勞動,但繩匠的勞動是仍需記取的。

  11.裁縫 衣裳的製作,作為人們的生活必需,自古以來,都是受到特別重視的,從原始的獸皮到植物纖維、絲綢到化學纖維,隨著材料的變化,曆史的演進,工藝的更新,時尚的交替,服裝的製作也不斷發生著變化。

  黃陵民間過去的衣服都是用自己的家織布,自己動手製作服飾,裁縫的出現相對較晚一些。大約也就在民國初年人們開始接觸新事物,洋裝與長袍馬褂的混雜,使人們逐漸喜歡洋裝的挺刮、利落、便當、合體,在比較中有選擇地接受了這種時興的裝束,但苦於仿製的不易,就由原本就從事縫縫補補的家庭作坊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衣服製作的行當。

  起先的縫紉師傅,是縫補之餘把各部件描畫剪製出紙樣,按圖拚湊,完成衣服的製作。能量體裁衣地製作一些時裝,僅限於一些老師傅。

  第三節 維修工匠

  1.小爐匠 小爐匠是以其作業的坩堝爐命名的,他們的爐具比起鐵匠來相應小得多,但可以熔化銅、鋁、錫等金屬,通常也都有相應的模具,鑄製一些日常所需。服務項目主要是小五金器具的修補、焊接與鍛造等,一般都帶有徒弟組成多人的作業小組。其工具較多且重,計有小火爐、風箱、砧子、錘子、鉗子、鑷子、鑽子、衝子、焊槍、坩堝、模具等,有時固定坐地營業,有時外出流動找活。他們可以修補漏鍋、焊接斷裂或有漏孔的金屬器皿、更換鍋底盆底、修配鎖子鑰匙等,手藝好的匠工還可鍛鑄嬰兒係戴的長命鎖、麒麟鎖、項圈牌鈴和婦女的手鐲、戒指、耳環、耳垂與中老年人銅質煙鍋等。

  2.眼鏡匠 眼鏡匠多為固定地點坐戶操作,他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修配眼鏡。新中國成立前的中老年人,為了保護眼睛與醫治眼睛炎症,有錢人也為了顯示闊綽,多戴舊式硬腿的石質眼鏡。如果眼鏡發生故障,則請工匠修理。其工具主要有金剛鑽、小鐵錘、鑷子、螺絲刀、小鐵砧、尖嘴小鉗子、細磨石或砂輪磨石等,再購置一些鏡片、鏡腿、鏡架、小螺絲等零件即可操作。也可用成品零件配製新眼鏡。

  3.箍漏匠 過去人們生產水平低下,物力維艱,人們居家過日子相當儉樸,一口打破的鐵鍋,一座破裂的瓷盆瓷甕是輕易不會扔掉的,單等走街串巷的遊匠藝人來修修補補還可再繼續利用,當然修補和購買相比,價格便宜了許多且省去長途搬運的勞累。

  箍漏匠就是迎合了人們的這種需要的手工藝人,他們的工具和材料確也有些特殊,主要從事補鍋和釘缸的活計。對於瓷甕、瓷盆、瓷碗,也正如民間俗諺所說的“沒有金剛鑽,甭攬瓷器活”。也就是因為有一把金剛鑽在手,盆、碗之類也便和補鍋一樣,用自製的鉚釘,打眼鉚合,他們往往把隔擋鉚釘的鐵葉銅皮之類,剪製衝打成各式花形紋樣,盡可能使人看不出破裂的痕跡,巧妙布局,合理安排,既實用又美觀,深受顧主的歡迎。

  4.鍾表匠 鍾表現在已經相當普及和便宜,但過去,在其計時功能之外,家裏若有座鍾必然擺放在顯著的位置,腕上戴一副手表則袖口高綰,即使藏在長袖之中,也要在眾人麵前舒長臂膀,大動作地看時間,以期引起人們的注意,當時鍾表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鍾表的出現為時較晚,普及到民間則在民國後期,所以,鍾表修理行當的出現則更是以後的事了。

  鍾表匠一般都是師徒相承的技藝傳遞,其實更多的是零部件的更新磨合和清洗維護,他們一般也是坐堂待客和趕集攬活,因為鍾表的維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活計,所以大都是顧客在場,即檢查鍾表的損壞程度和需要更換的零部件,議定價格,約定取表時間,屆時付錢取貨。在人們的印象裏是一種神秘而驕人的行業。

  5.彈花匠 彈花匠是指民間手工彈棉花的手藝人,多為農民兼作的工藝,利用冬閑時間,有時在家攬活,有時出外找活。彈花匠一般不帶徒弟,由自己一人操作。

  農家從棉稈上摘回的帶籽棉花稱為籽棉,用手搖擰花機擠出花籽後稱為皮棉或生棉花。彈花匠的任務就是用弓弦把皮棉彈成雲團狀虛絨,稱為熟棉花。其工具有彈弓、彈錘、吊杆、竹簾子等。

  農家用自產的棉花紡線織布,縫製衣服、被褥等。近來,隨著工廠機械彈花的普及,民間花匠多在城裏鄉間流動服務於彈花、網網套、舊棉絮重彈翻新等服務。

  第四節 飲食製作工匠

  1.粉匠 粉匠是固定坐戶生產粉條的手藝人,製作點叫粉坊。粉條是粗糧細做的產品,也是人們生活中喜歡食用的副食品。

  加工粉條的原料有多種,第一是薯類,有洋芋、紅薯等;第二是糧食類,有玉米、高粱、綠豆等。加工粉條的工序流程比較繁瑣複雜,技術性也比較強,氣候季節也很重要,一般都在深秋或冬季進行加工。

  手工製作的粉條分為板粉、二四粉、線粉三種,質量好的粉條條杆均勻,透明發青白色,耐煮,吃起來光滑有韌性。板粉寬約三至六分,主要用作燴菜、吃火鍋,延安及其以北地區有豬肉燴板粉的禮俗;二四粉用途較廣,燴菜、炒菜、涼拌菜均可;線粉主要用於涼拌菜,也可燴菜。

  2.掛麵匠 掛麵匠是用小麥麵粉加工成幹麵條的手藝人。其加工工序為加工麵粉、和麵、壓麵、晾曬與包裝等項。先把麥子上磨加工成白細的麵粉,把麵粉放入大瓷盆內陸續加水,再加點細鹽,俗言歇後語“吃掛麵調醋,有鹽(言)在先”,就是說的這個過程。加了鹽的麵,筋道耐煮。然後用手搓揉調和成均勻的麵團,取其適量放入底麵有眾多小孔內壁光滑的厚鐵漏桶內,上部壘壓木柱,柱上用支架杠杆用人力下壓,木柱進入漏桶使麵團從漏桶底的小孔被擠出成細麵條,臨時擱置於存有許多麵粉的大笸籮內,待一桶麵團擠壓完後從漏底切斷,遍撒麵粉避免黏連,用竿挑移到戶外晾曬架,幹透後切取其所需長短包裝。

  過去手工加工的掛麵細勻、耐煮,吃起來光滑有韌性,作為商品出售。顧客購置作為禮品贈送客友,或作為老年人、病人、小孩調劑生活的臨時食品,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多不食用。

  3.糖匠 糖匠為坐戶生產,設有固定場所,稱為糖坊,每年冬季是熬糖的最好季節。熬糖的原料有甜菜、玉米、小米、小麥芽等,因原料的不同其工序各有不同。用甜菜熬糖,先把甜菜洗淨剁碎,倒入大鍋內猛火煎熬約半小時後,撈去雜質再改用中火煎熬,直到熬成糊狀,盛於盆或缸內自然冷卻沉澱,約八個小時則凝固成紅砂糖。熬玉米糖時先將玉米粒泡濕脫皮,用清水浸泡約十二個小時再磨成米漿,裝進吊包懸空過濾,把濾過的汁水入鍋煎熬成稠糊狀,出鍋倒入無雜物的草木灰池,自然冷卻成糖胚備用。熬製小米糖時,把小米蒸至八成熟的幹米飯,出鍋稍冷後加入麥芽泥、麥麩曲粉攪拌均勻,盛入瓷甕內,甕底墊襯一層濾網,甕底側鑽一流孔,用木楔塞緊,發酵四個小時後抽去木楔流出汁水,入鍋熬成稠糊狀,倒入無雜物的草木灰自然冷卻成糖胚備用。最後用玉米或小米糖胚撒糖,在鍋旁立置一木樁,把加溫軟化的糖胚搭纏在木樁上,鍋內倒入多半鍋淨水燒沸,利用水蒸氣向糖胚加溫,不斷向木樁上再搭纏糖胚,待糖胚變成雪白時,從木樁上拉糖胚到木案剁節冷卻。撒糖的關鍵是蒸汽要強,動作要快,配合要默契。撒一拐糖約半小時為宜,或長或短都會影響糖的質量。糖匠把撒糖的下腳料重新加溫,摻和上芝麻、米花、花生米等,可製成芝麻滾子、窘鍋米花糖等。

  4.廚子 這裏所說的廚子其實是農村中紅白喜事專門聘請來為主家料理酒席掌廚的人。他們本身都是農民,能處理和製作一些菜點,在附近人家過事時,被主家請去幫忙,一般也就是亦農亦廚、手腳麻利、熱心靈巧、幹淨整潔的人。其中也確有人投過師、學過藝,或者就是經常給人幫廚,心靈手巧,跟著也學過一些廚藝的人,他們懂得了各種菜品的製作程序、火候要領。

  職業的廚子是經過拜師學藝的,他們一般供職於營業性的食堂、飯店、酒樓之類的場所,我國地域遼闊,菜係龐雜,但黃陵地區仍然是以陝菜為主,雖然有譜係可言,原則上仍是偏愛油重、鹽鹹、麻辣的食品,俗話有“好廚子一把鹽”之說。

  他們的廚具沒有太多的講究,但也有一些人慣常使用自備的刀具廚具,以為順手。有的還兼有屠宰和處理生豬、活羊的技能。近年來,餐桌的豐富,也為農村的廚子們提出了挑戰,他們已逐漸能製作魚類及海產品,尤其是近年來外出打工、學藝的人不斷增多,也使他們開闊了眼界,接受了各種新的東西,廚藝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改善自身技能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著農村宴席的餐桌。

  5.糕點匠 糕點的製作和買賣自古有之,作為食品雖然始終未能走上日常生活的餐桌,大約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當然與其製作的複雜和配料的繁瑣也不無關係。大多數人對甜食都是淺嚐輒止,但卻普遍用其作為禮品相饋贈。

  黃陵縣城舊時原有專事糕點製作的林記糕點作坊,其招牌標示製作各式糕點,人們普遍認為南方人喜食甜食,而習慣地稱其為“南點”或“南式糕點”。一般也就是油和蜂蜜和麵,包裹用砂糖、紅綠絲、果仁、棗泥等製作的餡子,經烤烙而成的點心,另外有江米條、果脯、芝麻棍等,品種雖多,但仍保留著中式甜點的形、色、味,還是和西式糕點有很大的區別。人們一般走親訪友、探視病人、拜師聚朋、久離回家等,也都帶一包點心。店家往往將點心累積成型,以白麻紙包裝,在其頂麵加附一張店鋪字號特有的、用紅紙印製精美的標簽,然後以紙繩綁紮,留出可以提攜的小環,既方便了顧客又宣傳了商號。交付顧主之後,總是抱拳相酬,邀約再來光顧。

  6.屠夫(戶)屠戶是從事牲畜宰殺、製作肉食的人員總稱,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職業。在諸多的文學和影視作品裏,我們見慣了五大三粗、滿臉橫肉,髭須倒豎的操刀屠夫。他們往往行為粗魯、性格暴躁、蠻不講理、欺行霸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並非如此。

  在過去,屠戶一般是坐地經營,圈養、宰殺、製作鹵肉等一條龍服務,都有小規模的圈舍,依據市場的行情和餘缺調控宰殺量。鄉裏人也就是把牲畜趕到現場進行交易的,市場需求量大的時候,他們也走鄉串村去尋求貨源。一番縮袖捏手的價格討爭之後,預付定金,屆時由主家隨後送到宰殺現場。農村一般宰殺的範圍就是家養的牲口,牛、驢、豬、羊、狗之類,在長期的役用和飼養中還是有感情的,不忍親手屠宰,屠戶就幫了他們的忙。屠夫宰殺的牲畜立即製作生肉用鐵鉤懸掛叫賣,他們對於牲畜的解剖結構了若指掌,在長期的實踐中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刀下去,幾斤幾兩,精確無誤,剔骨、去皮,動作嫻熟。他們製作熟肉講究老湯鍋,味道鮮美、香氣濃醇、色澤鮮豔、嫩熟軟爛,爐火終年不熄,大鍋熱氣蒸騰,絕無添加劑,原汁原味,不膩不燥,深受坊裏巷間的喜愛。鍋側架起一爐餅鏊,隨打隨賣,夾肉肥瘦自便,著實飽了一方百姓的口福。

  7.獵戶 黃陵沒有專職的獵戶,一般都是農家人冬季閑暇時日的一種補償作業,也僅限於靠近林區有些愛好的人們。他們也都有自備的發射散彈的土製獵槍,區別於洋槍,也俗稱為土槍,火藥和散彈也都是自製的即“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火藥配方和用坩堝熔化鐵水,倒在南瓜上,同時轉動南瓜使鐵水四濺凝固的豆粒般大小的鐵沙彈。打大型獵物時也有獨彈鋼珠和鐵條型獨彈,獵物一般是山雞、兔子、野黃羊、野豬等,能打豹子、狼等大型獵物,則一般要幾人相約配合協同狩獵。除了用獵槍射殺之外,同時也用夾套和陷阱等其他方法。由於他們長期跑山,熟識獵物路徑,在獵物的必經之地隱蔽放置特製的鐵夾或用馬鬃、鐵絲之類編製的網套等捕捉,都還是很奏效的。捉獲的獵物除自用之外,就是逢集日趕場售賣。也有的把獵物去皮取肉,皮可自熟或出售,肉可用鹽油醃起來,或製成臘肉、熏肉等。跑山的也都有一些禁忌和口彩,他們崇拜山神和所遇的一切廟宇,大約也正是他們所從事的是殺生的勾當而特別乞求神靈的保佑吧。他們在獵物上仍然是有所選擇的,如不殺懷孕的、不殺帶羔的等。近年來,隨著山林的開發利用,封山禁獵和槍支的嚴管,已難再見到紮著獸皮裹腿圍腰、荷槍負彈出沒於深山老林的狩獵者了。

  8.釀造 農村的釀造技術在過去全是自產自用的家庭製作。

  農家自古調劑生活,全以自己的農耕收獲為原料,用所餘糧秣,釀製醋、醬、酒、麵醬、豆腐乳、豆豉、辣椒醬、番茄醬、黃酒、醪糟、芥末油、荏油、菜籽油、辣椒油等多種佐餐的調味品,其用途首先是自給和饋贈,然後才是貨賣。當然也有由此而形成作坊的:

  ①油坊:舊時的油坊也是專事榨油的作坊,他們都是坐地生產。因為其生產場地設置繁雜,施工器具笨重,故隻能在專門的場所進行。

  ②豆腐坊:城鎮的豆腐坊是專事豆腐製作的作坊,過去都是自己養著毛驢,用來拉磨,進行全天候作業的。製作的方法一樣,但量則大得多,同時生產豆花、豆腐腦、豆腐皮、豆腐乳等其他產品。由於製作中產生的豆渣過多,往往養著很多生豬,也算是廢物利用。

  ③燒鍋:也稱燒窠,燒科,就是釀造酒的場所。酒的飲用有著悠久的曆史,軒轅黃帝時代據說就有飲酒的習俗。造酒的原料是糧食,所以曆來都受到政府的限製。而私酒作坊長期存在於民間。

  黃陵較大的釀酒作坊就是七裏鎮(店頭鎮)拐角井的釀造場了。店頭酒在陝西中部和陝北南部還是久負盛名的,以其清淳、濃烈而著稱,主要原料為小麥、玉米等,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度生產過橡籽酒(就是用橡樹的果實去殼取仁加工的酒)。過去一般都是壇裝散銷,以後就發展為瓶裝,生產規模也相應擴大。

  第五節 雜藝工匠

  1.油漆彩畫匠 油漆彩畫匠還可分為油漆匠與彩畫匠兩門專業。主要業務是裝飾家庭生活中的木質用具。如箱、櫃、桌、椅、盤、匣、鏡框,古建築中的亭、台、樓、閣、廟宇等。

  2.紙貨匠 紙貨匠也稱彩匠、紙火匠、紙花匠,俗稱“繅匠”。主要是為農家喪葬白事時製作彩糊喪轎、靈堂與花圈等。現在有的地方還有紮綁彩糊的房窯、碾磨、童男、童女、車輛、金山、銀山和家電器等模型,象征著亡者到地下也要享受在世時的生活方式。亡者掩埋後,喪轎靈堂等堆於墓塚自然風化,有的在陵前火化。參與幫忙者往往爭搶采摘穗花作觀賞與避邪。

  3.染匠 染匠是指民間從事印染農家紡織白土布的手藝人,有數人操作有固定地點坐戶營業的作坊,稱為染坊。其工具有大缸、大鍋、清洗池、木攪棒、晾曬架、使布平整的輾子等。

  染匠一般沒有師徒關係,隻要跟上工匠當夥計協助操作,逐步掌握工序流程與配料方法,即為師傅會。其配料方法是關鍵,染匠師傅輕易不會泄漏。舊時黃陵農村有較具規模的染坊,門口都有對聯雲:“入進來我知道你的長短;拿出去你知道我的深淺”,橫額為“公平買賣”,成為趣談。

  4.樂人 樂人就是以管弦樂器演奏樂曲的人,也是一個古老的行當。在五千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就有依鳳鳴鳥叫之聲而命伶倫製樂、常先蒙鼓之傳說,激勵著千百代人們從遠古走來,成為人們溫飽之外的精神追求。在《禮記·樂記》中就認為音樂是由人心之“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色”。周時設有樂正,秦漢時設有樂府,掌管著朝會宴饗、行軍排陣時所用的音樂,這大概就是樂人的前身。

  黃陵地區的樂人世家大的有兩支,都在橋山附近居住,是否自古為專事軒轅黃帝祭祀的樂師隊伍,有待考證。但在社會歧視的大背景下,現在的後裔們都希望走出受人歧視的陰影,已經不再從事祖業,但也有持西洋樂器、電聲樂器組成的小型樂隊服務於城鄉。

  5.麵人、糖人匠 在過去的集市古會上或巷坊鄉裏,經常有捏麵人和吹糖人師傅的身影,他們的攤位前總是圍著一大幫人,尤其是小孩子們,仰看著羅列在挑擔架子上插放的各式五顏六色、形象逼真、造型生動、呼之欲出的戲劇人物的麵塑造型或是晶瑩剔透、花色奇麗的糖人,饞涎欲滴,愛不釋手。而匠人們則在眾目睽睽之下,愈見精神,巧手翻飛,出神入化地完成著自己的得意之作。買得糖人的小孩,在炫耀和擺顯之後,遲遲不忍下口解饞。大人們則買上一品擎回家中,陳設於屏架之上,玩味良久。給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麵人的製作是在家和好上白的好麵,用濕布包裹,放置挑擔的廚盒之中,擔架小案還放置食油與各色顏料,現場捏取少許麵團和著不同色澤,捏、滾、壓、揉、剪、貼成各式造型,用一根小竹簽插挑了即成小麵人形象。這種麵人一般隻是賞玩,不能食用。

  6.牙醫 牙醫大約是從醫藥行當裏分支出來的,興起於近代,其牙齒製作的配型、焊接、鑲嵌、安裝都是古代技術所不能完成的。這裏所說的牙醫,其實僅指牙齒的修補與鑲配,其從業者大都不是醫生,隻能算做匠人。他們通常隻負責拔除病牙,鑲補缺損而已,甚至有的怕擔責任,不負責拔牙,他們也深知拔牙的潛在危險。鑲補缺損,一般以一種特購的膠質體,以滾開水燙軟,放入特製的模具,讓病人咬入口中,拓印出口內牙齒的現狀印跡。作為模具,待冷卻後,假膠凝固,用生石膏粉漿填充,凝固後即翻製出病者牙齒的現狀模型,依據其缺損、咬合等情況,選配相應的成品牙齒填堵,再用類似於牙周的粉紅色的磁牙粉與特製藥劑調和連接和固定每個單個牙體,在模型上套配準確,再以鋼絲製成與假牙兩側活體牙齒勾連的活扣,在蒸牙器中加熱凝固,就完成了配製。在病家試裝的過程中,用磨牙的各式特製的金剛砂輪具,磨合突出,消除不適,盡可能使其達到最佳佩戴程度。當然新鑲的異物,肯定會有不適感,他們一般都承諾在相應的一段時間內,無償為病人修理和完善。這些牙醫一般沒有醫師資質和必要的衛生培訓,但在缺醫少藥的過去和農村的廣大地區,他們簡便、快速、價格低廉,卻還是有著廣闊的市場。

  7.郎中 現代的人們接受著正規的醫療機構的診療康複服務,早已淡忘了過去擎著一竿招幡,褡著一副褡褳的遊方郎中,但在曆史的長河中,人們的疾病確也因他們的存在而得緩解和痊愈。這些人往往都有師承傳續,奉行著治病救人的宗旨,延續和發展著中醫中藥的神奇功效。他們的遊方在曆練自身技藝的同時,也為窮鄉僻壤帶去了光明和希望。他們中的佼佼者行萬裏路,讀萬卷書,遍訪名醫奇方,盡搜靈丹妙藥的孜孜追求,被世人所傳頌,受到敬重。醫藥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從炎帝神農氏的嚐百草的傳說到黃帝軒轅氏與岐伯的問答式的醫典,扁鵲、華佗、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無不在遊方的閱曆中,豐富著中華的醫藥寶典寶庫。明代黃陵籍名醫李東垣作為一代名醫,在中華醫典中占有一席之地。過去的醫藥是分家的,所以郎中有的也受聘於藥鋪,坐堂診病。但他們往往授徒時總要留一手,或幹脆將有的特效的秘方作為家傳而秘不示人,甚而有的藥方在密室自配自製。他們自己也經營藥材,長期的醫藥實踐使他們各懷奇招,醫治了很多疑難雜症,甚至有的不乏起死回生之術,曆史上也流傳著眾多離奇的傳說。許多科舉落第的學子,退而成為名醫,造福鄉裏。當然,遊方郎中裏也不乏以醫行騙的無賴,而降低了他們的聲譽。一般的醫家在學徒時都是司藥出身,就是俗稱的“拉藥匣子的相公”,他們對藥理致用熟記於心,又長期接觸各個大夫所開列的藥方,再經名家的指點引導,進而施藥醫人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所以,進藥鋪熬相公就成了良家殷實家戶子嗣謀生之路。

  第六節 服務行當

  1.腳夫(戶)黃陵地處高原丘陵溝壑區,川塬交錯,山路崎嶇。在過去不要說汽車、火車,就連架子車(人力車)、自行車也是沒有的,所以行腳趕牲靈長途馱運就成了唯一實現物資異地交流的形式了。除此之外,也就依賴是荷負擔挑的人力了。而從事這種營生的人,俗稱“腳戶”或曰腳夫。

  腳夫有自己喂養牲畜攬活專業從事運輸的,一般都是農閑時的生活。也有大戶人家豢養眾多大家畜,雇請人活泛、路徑熟且身強力壯的勞力,承攬販運活路的腳戶行。這些人一般都由一名經常走州過縣、能說會道,且心眼實誠、忠心耿耿、又與地方上的惡勢力熟識,關節通達的人物帶領、曉行夜宿,四海為家,常年奔波在山裏山外,天南塞北。走一趟生意,掙取幾個辛苦錢補貼家用,他們用雙腿丈量著廣袤的莽塬,把貨物運往東南西北,見多識廣,閱曆豐厚。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他們逐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視野。

  2.貨郎 農家有永遠幹不完的活,尤其是老太太、姑娘和媳婦們受小腳的製約和禮教的禁錮,終年圍著鍋台轉,有的終生都隻在娘家和婆家之間連線,她們所需的布匹紐扣、針頭線腦、脂粉裝飾、家什度用,全靠荷擔遊鄉的貨郎送來。這就是貨郎生存的基礎。這些貨郎常年奔波於農村,一副扁擔兩隻箱筐,外帶一把極富職業特色的招徠工具——撥浪鼓,就把農村和城鎮聯結了起來。促進流通,調劑餘缺,為閉塞的山鄉帶來的信息和歡悅,同時也以辛勞和汗水改變著自身的生活。他們的貨筐、貨箱簡直就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百寶箱,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如遇意料之外的所需之物,則盡可能按顧客需求采購,因為他們常年周期性地往返於一定的範圍之內,所托之需,都可按時送來。也正是因為常年的起早貪黑的奔走,給黃陵風俗“撞幹大”的家庭撞見的幾率特別高,往往每個村子都有“娃他幹大”(即幹爸),若是到了飯時,過了宿頭,便可保無虞,加上村民們的淳樸好客,為貨郎遍地為家提供了方便。

  3.典當 典當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而演化成的行業由來已久,最早的典當為南朝時寺廟所經營的當鋪。曆代名稱不同,有“質庫”“質肆”“解庫”“長生庫”等。

  舊時,稍具規模的城鎮,都有“當鋪”存在,這些當鋪也確實就如我們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的一樣。門前照壁高聳,一個偌大的“當”字醒目給人一種威懾和冷漠。鋪麵半掩,櫃台高築,坐店的先生審視的眼神,透過高度的老花鏡,審察和揣度著每一位投當的顧主與當物的成色。他們一般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練就了識時、識人、識貨的本領,老謀深算,使投當者處於萬般無奈而就範。開當鋪的都是地方上的厲害角色,上通官府,下聯強梁,以保人貨兩利,無往不勝。

  典當,是一種以物兌現的交易。形式就是以物抵押套現,以供急需。當然不是等值交易,且有質押借貸的“活當”和舊物變現的“絕當”之別。投當顧主一般是急需用錢,將家中致用之物送來當鋪,以質論價,約定當期,套取現金。質押的物品一般隻能取得其實際價值的五成的價款。若能在期內贖回,則按約定利率付還利息;若逾期來贖則要按預約息上加息;若在一定的期限內未能贖回,則按約定,當鋪有權處理物品,按時間長短,給付投當者一定的資錢。或者原物取回,要依約支付息錢。這種“活當”一般在當票上附加若幹條款來製約當事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處罰規則。而“死當”“絕當”則一經入當,便不能贖回,錢貨兩清,永不反悔。當物一般若是泛泛之物,當鋪當然也就狠狠壓價,往往價物懸殊非常大,而形成惡意盤剝。

  民間也有不通過典當行的典當交易,一般都由雙方相托中人穿梭,立契過貨,促成交易。多見於地畝房產的過戶流轉。

  4.牙行 所謂牙行,大約也就是現代的經紀人。大多出現於農村城鎮的集市交易場所,他們壟斷著某一區域內的交易市場,尤其是大宗買賣,必須經他們之手促成生意,抽取費用,從中漁利,大多有強買強賣之嫌。

  其實,究其源起,牙行也是一個古老的行當,漢代即有說合牲畜買賣的謂之“駔會”的牙商,至唐時發展為各種買賣的經紀人的統稱。有牙郎、牙儈、牙人、牙子等名稱。明朝時有官牙、私牙之別,官牙則由政府指定,並經批準後取得印信文簿方可營業,須領牙帖,按期交納稅銀。就開始兼有代官府征稅的責任,所繳納的帖費和稅銀,即是牙稅。近代又稱行紀、牙紀,本地則稱為牙子,在交易中起著居中間人的作用。在買賣雙方的議價中,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撮合,即在和買賣雙方穿梭議價時,以所持之物,如草帽、褡褳之類遮擋,握手攥指,口中念道:“這個整,這個零”以相應的手指出數,對方同樣回答以同樣的方法,若無應手遮擋之物,幹脆在袖內或襟下出數議價,成交後交錢過貨也都須經過牙子之手。牙行在農耕文化時期確實對不善經營的百姓大宗買賣提供了方便,也為官府掌控市場交易稅費起到了作用,但仍不免在發展過程中被惡勢力利用和脅迫,而招來惡名。現今雖已不再稱做“牙子”,但市場經紀人仍活動於集市貿易的諸多場合,為買賣雙方的交易提供服務。

  5.理發 理發的行當在過去同樣屬於下九流的範疇,人們雖然都會借助他們的服務而容光煥發,但絕不願意讓自己的後人學習理發的手藝,黃陵人有戒律曰“一不學宄子,二不學戲,三不學待召把頭剃”。在交友通婚等社會交往中還是存在著諸多歧視的。

  過去的理發在街市開店的很少,大多是一副挑擔,擔挑起全部服務器具,隨時遊走於巷坊鄉裏招攬生意。他們的擔子,一頭是煤爐架著水盆、鏡架,一頭是座椅用物,所以有“剃子挑子一頭熱”的歇後語。過去的理發就是用剃刀剃光頭發,沒有太多的發型發藝,但他們卻大都從師傅那裏承傳著按摩、推拿、揉捏,同時還有點穴、針灸的本領,他們的服務還是很受老百姓歡迎的。其所以把他們稱做“待召”,可能是在皇宮或是達官顯貴的府第有專司等待召喚,侍候別人的理發藝人的稱謂。現今,早已沒有了這種歧視,理發作為一門藝術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6.照相 照相是一門新興的職業,且是舶來行當,它作為一門技術和手藝在黃陵生根,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

  過去攝像、衝洗、印相、上光、染色等都是在完全自然的條件下,利用簡陋的設備來完成。

  過去的攝影棚是在露天的場地搭建一個以木料為框架的玻璃大棚,和廳堂與放置攝影座機的房子聯在一起。麵對攝影機的牆麵掛設若幹風景布景的卷軸,頂部和兩側的玻璃幕牆以整幅的白布製掛成若幹道拉簾,以拉簾的伸縮遮擋來調節自然光線;照出的底版則在密閉的有厚黑的布簾遮擋的暗室內,以香頭光亮為光源的黑暗中完成衝洗,定影後用小夾子夾掛於懸空的鐵絲上自然風幹;再在修相器的毛玻璃架上完成對底片的修補與完善;印相仍是在暗室中完成衝印和定影,其中的曝光,則必須走出暗室,將顯像的架框緊貼胸肚拿出,在光線下曝光若幹秒鍾,拿回暗室,取出所放的小塊印相紙在顯影液中試顯,以掌握所需要的讀秒數,然後準確曝光、顯影、定影、漂洗後,從水中撈出,濕貼於上光板上,用布覆蓋置於室外晾曬,幹好的照片還需切邊,再修補就算是完成了。若要彩色的,則需要用透明顏料,手工著色,這就要求有過硬的功夫和相應的審美水準了。

  7.騸匠 騸匠也是古老的民間手藝人,大概起始於封建社會初期的牧區。古代黃陵也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因此可以說當地的騸匠也有著較長的曆史。

  騸匠是按家畜的生理解剖原理,把雄性的睾丸閹割掉,把雌性的輸卵管挑割繞紮,使其不能發情交配與生殖,按照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促使其發育成長。被騸過的牲畜性情溫和,便於使役。

  騸匠的手術方法有閹割與結紮兩種。

  騸匠的工具很簡單,主要有手術刀、縫合針線與必要的咧嘴彎棒等,裝包手提趕集上會走鄉轉村尋找活計。這些人趕集串鄉以一根鐵絲挑懸一截紅布條作為“望子”,招攬生意。騎自行車時,把“望子”插在車頭上,有需要的人自會前來聯係。有的獸醫兼作騸匠生意。近現代黃陵的畜牧業不太發達,騸匠很少。人們認為騸匠是一門不太體麵的營生,是做絕後的事兒,所以多不讓子弟當學徒。但他們是社會不可缺少的匠工,應當受到人們的尊重。

  民間工匠從遠古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的方便和實惠,為長期的曆史演進注入了活力,創造了燦爛農耕文明,但也同樣無可奈何地被社會進步的新技術所衝擊,有的行當與時俱進,力圖適應社會需要而提高;有的則隻有轉換,變異而求生存;有的行當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而瀕於滅失;有的早已淡出了曆史舞台。這是民間習俗發展的必然軌跡。

  §§第二部分 黃陵地方語言文字及實用文體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