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七節 黃帝教民耕種五穀

  九九重陽,秋高氣爽,在陝西橋山的黃帝陵前聚集著從四麵八方湧來的人們,原來這裏正在舉行“民祭軒轅黃帝逸仙盛會”。隻見主持者口中念念有詞,指揮眾祭奠者磕頭、行禮、獻果、敬酒,最後眾人繞陵一周,給黃帝陵墓撒五穀後儀式正式宣告結束。祭軒轅黃帝為啥要給陵墓撒五穀,這得從黃帝“藝五種,撫萬民”說起。

  傳說黃帝時代農業生產原始落後,不但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單一,而且一年辛苦到頭總是食不飽肚。所以黃帝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他積極提倡增加種植品種,鼓勵改進種植方法,積累經驗後又進而推廣到更多的氏族部落,推動了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也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黃帝深知要解決人民溫飽,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僅靠個人力量是不行的,就詔令全國黎民百姓凡為我橋國增加種植品種者一律提升為大臣。有一位叫太的老人聽說此事後,想起以前打獵曾在林中坡地上見過一種叫不上名字的草,結有籽實,不知能否種植。於是他不顧年邁體弱,帶著幹糧出發了。可是等他千辛萬苦來到坡地時,隻見一群鳥從頭頂飛過,眼前一片片枯黃的草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原來它結的籽已被那些到處覓食的鳥類一掃而光,這位老人隻能失望而歸。但他並未死心,第二年小草剛開始吐穗他就來到坡地,在這裏安營紮寨,他要趕走鳥類,保護草籽。老人有個兒子叫黍,看到父親整日遭受風吹日曬,非常辛苦,就在坡地中央插了個用野草紮的假人,讓它戴上父親的草帽,穿上父親的衣服,兩隻袖子隨風舞動,嚇走了一群群來此覓食的鳥兒(現在有些農村還用此方法趕鳥)。到深秋時節終於收獲了一陶缽種子。第二年,父子二人開墾了一大片土地,把草籽試種上,澆水捉蟲,精心勞作,到了秋天,收獲了多出幾倍的收成,煮熟一吃,非常香甜。黃帝品嚐了父子二人獻來的食物後,讚不絕口;聽了他們試種的經過,大加讚賞。因為老人的兒子善於研究、肯動腦子,於是就用他的名字給這種植物命名叫“黍”,並讓黍當了大臣,專管開發種植和擴大生產。後來又相繼發現了野生植物稷、麥、稻等,於是人類可食之物品種逐漸增多,加上工具和耕種條件的改進,人類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糧食逐年有了剩餘。

  黃帝升天之後,人們為了紀念他“藝五種、撫萬民”的偉大創舉,在每年的九月九日(傳說黃帝升天的日子)聚集在他的陵前獻花、獻果、獻三牲,並在他的墳上撒五穀,讓黃帝在天之靈保佑來年五穀豐登。

  整 理:何炳武 劉 傑

  流傳地區:陝西黃陵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