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節 詠中部八景(四首)

  張紹先

  龍灣曉霧①

  乘龍跡已渺,誌地取龍灣。

  香霧空騰水,寒光半隱山。

  人疑迷路遠,鳥覺倦飛還。

  捧出扶桑日,②霏霏到處刪。③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注釋”

  ①龍灣曉霧:黃陵縣東龍首川、沮洛二水交匯處,山水鬱積,每朝雲霧迷岸。

  ②扶桑:神話中樹木名,是太陽沐浴的地方,後指太陽。

  ③霏霏:紛飛。刪,散去。

  鳳嶺春煙①

  嶺占威鳳勢,偏若一溪煙。

  翠色籠深壑,微光罩遠川。

  媚添朝雨後,輝愛夕陽前。

  幸得憑高覽,和鳴了萬緣。②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注釋”

  ①鳳嶺春煙:在黃陵縣城東石山村,“山明水秀,當春,景色迷離。”世傳軒轅戳竹成律呂、鳳鳴於此。

  ②緣:關係。

  漢武仙台

  漢武曾巡朔,相傳舊築台。

  靈飛情獨契,①味道誌偏恢。

  果否衝天去?依稀撥霧來。

  幾時鄰絕壁?端的淨塵埃。②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注釋”

  ①契(qì音氣):用刀雕刻。

  ②端的:果然。

  黃陵古柏

  老柏虯龍化,①盤根繞帝陵。

  風從南穀響,霧自北橋凝。

  掛甲寧無據?□鸞綽有憑。②

  精靈留劍舄,③仿佛話飛升。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張紹先(1781—1828),字述庵,號硯農,又號意樓,清中部(今黃陵縣)隆坊強村人。自幼勤奮讀書,誌操不凡。詩文名擅關中,嘉慶十年□貢例侯銓訓導。

  “注釋”

  ①虯(qiú,音球):傳說中的一種龍。

  ②棲(qī,音期):居住,停留。鸞(luán):傳說鳳凰一類的鳥。

  ③舄(xì,音細):鞋。

  南穀黃花

  牛光鬥

  翟道南郊外,山高夾穀深。

  野花開石蹬,豔色麗瑤岑。

  雲覆一川錦,風搖萬點金。

  桃源雖爛漫,不及此清陰。

  選自民國三十三年《黃陵縣誌》

  “作者簡介”

  牛光鬥(生卒不詳),清中部(今黃陵縣)隆坊人。清代順治年間進士。曾任浙江諸暨縣令,治理有方,深受百姓擁戴,被封為浙江孝廉第一。後因母親去世而辭官,隱居佛寺。鄉人有“牛佛”之稱。

  過龍灣有感①

  楊素蘊

  不到龍灣十五年,寒山秋水尚依然。

  惟有孤村不似舊,滿川衰草碧連天。

  選自《見樓山詩文集》

  “作者簡介”

  楊素蘊(1630—1689),字筠湄,一字退庵,清陝西宜君(今陝西宜君縣)人。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任直水東明知縣。授禦史,亢直敢言,前後上章十數,皆中時弊。後以疏劾吳三桂,官職下調,拂衣歸,閉門不出10年。後再起,曆任順天府尹、安徽巡撫、湖廣巡撫。後以病求解任,革職歸卒於家。著作有《見山樓詩文集》《撫皖治略》《撫楚治略》《穀城水運紀略》《西台奏議》等傳世。

  “注釋”

  ①龍灣:地名,離黃陵縣東二裏處。

  五老社

  李暄

  五老社在五柳前,龐眉蒼顏七旬年。

  一朝勳業等浮雲,不慣折腰乞人憐。

  蟬歇菊綻金風至,白茅戎戎澄秋氣。

  不惜白發染丹林,百壺未醉非君意。

  落花如雨滄州外,千株垂柳一青蓋。

  不衫不巾驢背上,高吟梁父發清籟。

  我為簪纓日鞅掌,羨君耆英真豪爽。

  山靈休嫌風塵吏,林邀花月延請裳。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李暄(生卒不詳),江蘇上元人,清康熙二十七年任中部縣(今黃陵縣)知縣。他為政清廉,禮賢愛民,興利除弊,在任期間,因善於治盜,地方安定受到百姓擁戴。

  九月九日同楊退庵中丞公

  張子吉孝廉趙秋水劉敬公

  文學登晉廢藩台閣有懷橋山沮水

  張鳳□

  荒郊秋色草蕭蕭,此日鄉心倍寂寥。

  落帽正愁華發短,登高且喜故人招。

  晉王宮闕寒煙回,秦國關河客路遙。

  極目橋山沮水畔,好將歸去伴漁樵。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張鳳□(生卒不詳),陝西中部縣(今黃陵縣)人,與其弟張鳳翀同為康熙癸醜年(公元1673)進士,後任四川豐都知縣。頗有政績與軍功。張氏兄弟最後雙雙離官退隱,參加寄情山水的“五老社”。

  南城懷古

  劉爾□

  □畤昔何處,①遺祠久不聞。

  草明衙嶺月,②山宿印台雲。③

  三世山河改,千年王伯分。

  幾番尋故老,寂寞憶秦文。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爾□(生卒不詳),清朝康熙年間陝西中部縣(今黃陵縣)人,隱士。曾撰《重修軒轅黃帝廟募緣序》(《中部縣誌·藝文》),表達了對始祖軒轅黃帝造福萬世的感激之情。

  “注釋”

  ①□畤:今黃陵、富縣部分地區,古稱□縣,□畤指古□縣地區域。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地方。

  ②衙嶺:指橋山。

  ③印台:即印台山。

  歸西山①

  劉爾□

  野服幅巾青布鞋,②桃花細路引丹崖。

  水從高處堪栽稻,錢於完時且賣柴。

  伊尹不曾要鼎俎,梁鴻何況有荊釵?

  山深可免征書到,③省得寒冬與計偕。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爾□(生卒不詳),清朝康熙年間陝西中部縣(今黃陵縣)人,隱士。曾撰《重修軒轅黃帝廟募緣序》(《中部縣誌·藝文》),表達了對始祖軒轅黃帝造福萬世的感激之情。

  “注釋”

  ①西山:《中部縣誌·山川·西山》:“縣內諸山之總嶺也,方六七十裏,大山巨壑,林木鬱茂,石洞深潛。”

  ②野服:粗野之服。相對於官服而言。

  ③征書:征收賦稅徭役的文書。

  登西山

  劉爾□

  中峰插天起,突兀聳危□。

  盤折自南來,西比奔萬壑。

  川流亂地脈,丹崖互參錯。①

  險澀樵不通,峭立如刀削。

  山色暝四望,高風勢急薄。

  日夕雲出嶺,沉黑景彌惡。

  慘黯雨中樹,隱隱露山腳。

  既駭逸群獸,山鬼複畏卻。②

  謝公欲有問,③仰首近蒼漠。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爾□(生卒不詳),清朝康熙年間陝西中部縣(今黃陵縣)人,隱士。曾撰《重修軒轅黃帝廟募緣序》(《中部縣誌·藝文》),表達了對始祖軒轅黃帝造福萬世的感激之情。

  “注釋”

  ①參錯:參差交錯的樣子。

  ②山鬼:《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③謝公:即謝靈運。《宋書·謝靈運傳》:“靈運少好學,博覽群書,文章之美,江左莫逮……郡有名山水,靈運素所愛好,出守既不得誌,遂肆意遊遨,遍曆諸縣,動□旬朔,民間聽訟,不複關懷。所至輒為詩詠,以致其意焉。”

  東園

  劉□

  鍾送夕陽落暮空,一尊高坐意不同。

  重樓四麵邀明月,垂柳千條送好風。

  忽聽琅□敲竹韻,①翻思珠玉唾詩筒。

  看他世上夢夢者,錢癖何如酒興濃。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生卒不詳),字日。陝西中部(今黃陵縣)人,清順治五年拔貢考授通判,未仕而卒。以文章艱深精致而著稱。

  “注釋”

  ①琅□敲竹韻:意謂竹子在風吹下發出相互碰撞的聲響,如同美妙的音樂。琅□,本為珠子般的美石,此處為竹子雅稱。

  夏日黃花穀西園

  張暨辰

  一

  鬆濤柳浪翻空,發散襟披自嘯。①

  朝來爽氣軒昂,高閣曦升東照。

  二

  筵轉堂開綠映,水村山郭為鄰。

  長夏征軺暫憩,②禽魚花竹親人。

  選自清康熙三十四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張暨辰,(生卒不詳),清代人。

  “注釋”

  ①自嘯:猶自呼嘯為樂之態。

  ②征軺:運行的馬車。軺:小型輕便的馬車。

  黃花穀

  劉楫

  隔水城南穀,穀中事事奇。

  黃花欺白眼,①綠樹蓋清池。

  每值峰低處,有時雲補之。

  不須勞鬼斧,②一洞自生芝。

  選自清康熙三十四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楫,清代人,生平不詳。

  “注釋”

  ①欺白眼:欺騙了人的眼睛(前來觀看)。

  ②“不須”二句:意謂無須通過人力作用,穀中自會長出靈芝。鬼斧:精巧的技能。

  印台山①

  韓必顯

  覽勝鳴金上,②瑤台倚印峰。

  沮流吞巨壑,橋聳傍元蹤。③

  日觀河山勝,雲衢冠蓋逢。

  登高應有賦,飛旗漫相從。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韓必顯,清代人。餘不詳。

  “注釋”

  ①印台山:位於黃陵縣東二裏處,因其形如三台而得名。傳說黃帝升天時將大印埋於此。

  ②鳴金:意謂駕車。金,指係在馬車上的鈴。

  ③元蹤:指黃帝陵。

  插劍石詩

  劉欽順

  氣吞宇宙前無古,況複關河百二重。

  六國既收四海一,獨留長劍倚晴空。①

  選自清嘉慶十二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欽順,清代人,生平不詳。

  “注釋”

  ①“氣吞”四句:全詩歌頌秦王嬴政統一中國的功績。六國,指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個國家。

  山寺

  劉爾怡

  石蹬延高台,①片月上山樹。

  亂螢飛不定,半入雲深處。

  欲扣煙中扉,聞道采藥去。

  選自清康熙三十四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爾怡(生卒不詳),清陝西中部(今黃陵縣)人,字塤篪,順治八年舉人,任貴定縣知縣,為官公正廉明。後回原籍中部縣與牛光鬥、蘭薰、張鳳□、張鳳翀成立“五老社”,隱居於橋山沮水之間,飲酒賦詩。

  “注釋”

  ①石蹬:石階。

  暖泉芍藥盛開蘭滋侄邀同

  張九苞六翮艾端生飲花下

  劉爾怡

  一

  夕日含輕照,高林接遠風。

  為歡尋五老,①愛客傍花叢。

  鶯巢柳更弱,魚戲波先紅。

  穀口川如掌,四圍山色同。

  二

  池咽泉聲急,燭搖花架明。

  半年今夜酒,七十老人情。

  香露沾重袂,②昏鍾度古城。

  尚能花下坐,杯到為君傾。

  選自清康熙三十四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爾怡(生卒不詳),清陝西中部(今黃陵縣)人,字塤篪,順治八年舉人,任貴定縣知縣,為官公正廉明。後回原籍中部縣與牛光鬥、蘭薰、張鳳□、張鳳翀成立“五老社”,隱居於橋山沮水之間,飲酒賦詩。

  “注釋”

  ①五老:即“五老社”成員,有劉爾怡、牛光鬥、蘭薰、張鳳翀、張鳳□。五人均為黃陵人。清康熙年間,官至縣令,頗有政績,後不約而同辭官還鄉,隱居於橋山沮水之間,以詩酒為樂,人稱“五老社”。

  ②重袂:厚衣,袂,衣袖。

  橋陵古柏賦

  劉爾□

  維上群之列城兮,山□以多奇。聳子午之衍靈兮,曆雙鍾而分支。合山川以右溁兮,鳳凰高峙於西陂。揖衙嶺而忽止兮,諸峰環衛而共之。王氣鬱鬱萬年兮,相傳軒轅衣冠藏於斯。周穆馭八駿登太行兮,越漢武祈仙而立祠。乃築台榭,爰作宮宅。周億丈之城,植千種之柏。山豐土厚,祥萃地脈。時有雲氣以布濩,挹朔風而沾雨露之澤。閨魏晉與五代,奄唐宋以為晨夕。經歲曆祀,瑞靄氤氳。高者參天,低亦拂雲。幹亭亭以直上,枝絲絲而旋紋。葉叢蔚而攢秀,氣苾苾兮而吐芬。非煙非霧。亦青亦蒼。黛橫半嶺,綠堆高岡。萑葦疑凝素於千頃,藻蘋似涵碧於汪洋。經回風而翻黯,色屢變而複黃。俯聖人之幽官,翳森排於鼎湖之旁。傲四時而常貞,曾不畏雪霰與冰霜。當夫青陽布令,勾芒鞭春;木欣欣以向榮,草芊芊兮向新。旭日始旦,士女繽紛;騷人墨客,公子王孫;攜酒榼以登高,或藉草以作茵。踏樹影之參差,灼百尋之龍鱗。醉飄飄而若仙,拾翠色以修真。既而溽暑炎蒸,火雲四吐;山川焞焞,熱欲焦土。厚陰疊覆,如坐廣宇。涼颸生寒,恍聞風雨。夜既沉而淹留,晝長嘯而起舞。若夫梧桐驚落於一葉,霜林點綴夫秋容;桂影婆娑,浩魂當空。周匝密布,四望皆同。山高月小,滾滾水中。練曳龍首之口,珠耀水晶之宮。問天柱之遠近,信廣寒之可通。至若北風觱發,彤雲欲雪;天地一抹,人跡斷絕。枯枝禿幹,六花凝結;如虎豹蹲,如冰柱折。爾乃掃雪石,和玉屑;流脂可煮,爽氣堪挈。儼問道於崆峒,叩廣成以秘訣。亂曰:昆侖西來,奠橋陵兮。二流環合,漆沮澄兮。軒黃之藏,風氣凝兮。龍髯莫攀,邈獨留此佳城兮。翠柏煙含,時有仙人飛騰兮。青青者葉,應聖人生兮。天開有道,翊我皇清兮。和氣嘉祥,色蔥蔥其滋榮兮。萬國享王,銷戈兵兮。卜年卜世,“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兮。

  選自清康熙三十四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劉爾□(生卒不詳),清朝陝西中部縣(今陝西黃陵縣)人,康熙年間隱士。曾撰《重修軒轅黃帝廟募緣序》(《中部縣誌·藝文》),表達了對始祖軒轅黃帝造福萬世的感激之情。

  漁家傲·中部縣謁橋陵

  蔣冠倫

  四塞山河王者氣,

  鼎湖龍去悲無計。

  漢武求仙台已廢,

  華表外,

  橋陵萬古何人識?

  北穀春深花滿地,

  南流激蕩波紋翠。

  歲歲年年時一祭。

  碑尚記,

  衣冠想象人文貴。

  1944年餘正東主修選自民國三十三年《中部縣誌》

  “作者簡介”

  蔣冠倫,清人,生平不詳。

  §§第十三章 近、現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