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3章 劉全進瓜還魂(1)

  卻說唐太宗隨著崔判宮,朱太尉,脫了冤家債主前進,輪回階下,判官言曰:“此處喚做六道輪回,一仙道,一貴道,一福道,一人道,一富道,一鬼道,照依陽世所為,令其各進一道。”唐王聽說,遂歎曰:“看他道路各別,莫言無報應,鬼神有安排。”判官送唐王直至超生貴道,判官呼陛下曰:“此有出頭之處,小判告回。但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無主冤魂。”著朱太尉再送一程。太尉急請唐王上馬,到了渭水河邊,唐王貪看雙頭魚戲,太尉望那渭水河推下馬去,卻就脫了陰司經回陽世。

  卻說唐朝眾臣都在白虎殿上舉哀,一壁廂讓傳哀詔,曉諭天下,欲扶太子登基。時有魏征止曰:“且住,不要驚動州縣,恐生不測。再候一日,我主必還魂也。”正講時,隻聽得棺中連聲大叫:“淹殺我也!”嚇得無人近前扶柩。當時徐茂公、魏丞相、秦瓊、敬德上前,扶著棺材,叫道:“陛下,有不放心處,說與我等,不要弄鬼。”魏征道:“不是弄鬼,此乃陛下還魂,快取器物打開棺蓋。”果見裏麵太宗還叫:“淹死我了也!”此時徐茂公等上前扶起,道:“臣等都在此護駕。”唐王方才開眼。魏征急著太醫進安神定魂湯,方才知得人事,當日天晚,請王居寢,各散。

  次早,唐王登殿,百官山呼已畢,啟奏:“陛下前朝一夢如何許久?”

  太宗曰:“日益接得魏征書,朕原神出殿,忽見判官崔玨引入森羅殿上,閻君敘坐。他說涇河龍王告我許救轉殺之事,朕已明白,閻王急取生死簿看,道我還該二十年陽壽。即著朱太尉、崔判官送回。又遇枉死城中,無數冤魂擋路,辛得崔判官保借河南相老兒金銀一庫,買轉鬼魂,方得前行。判官教我轉陽世要做水陸大會,超度孤魂。太尉請朕上馬,行至渭水河邊,推下水中,方得還魂。”言畢,又出榜招人,進瓜果到陰司裏去。又將金銀一庫,差尉遲公敬德上河南開封府訪相良還債。

  不數日,均州有個劉全,願死進爪。唐王傳旨,教他去金亭館裏,頭頂南瓜,袖帶黃錢,口噙毒藥,去到森羅殿,麵了閻君。閻王問那進瓜的姓名。

  劉全陳以籍姓,道:“小人因妻縊死,來貢瓜果。”閻王檢生死簿看,說他夫妻有登仙之壽,急令送回。奈李翠蓮死久屍壞,魂無可附。閻王道:“唐禦妹李玉英,今該促死,可借他屍還魂。”那勾魂鬼入皇官,把這玉英推倒在地,活捉他魂,卻將翠蓮魂靈推入玉英身內。皇後驚訝,隨報太宗。太宗來叫禦妹蘇醒。那公主翻身,叫:“丈夫等我一等,你眾人不要扯我,我是均州李翠蓮,為因施財齋僧,劉全丈夫罵我,懸粱縊死,今蒙唐王欽差陰世進瓜,閻王憐憫,命我夫妻相會,放我兩人回來。”言罷,唐王當殿,忽有當駕官奏道:“劉全還魂,門外等旨。”唐王召進,問道:“進瓜如何?”

  劉全道:“閻君甚喜,又問臣鄉貫姓名,知臣妻縊死,急差鬼引妻相會。又查簿說我夫妻都有登仙之壽,便差鬼送我還魂。臣在前走,妻在後來,不知妻投何所。但已聽得閻君雲借唐王禦妹李玉英屍還魂,臣不知是甚地方,未能去尋。”唐王聽劉全話與禦妹相同,借屍還魂之事可信,即敕公主出來認看。那公主一把扯住劉全,道:“丈夫怎不等我?”那劉全不敢相認。唐王①即將禦妹妝奩嫁資賞賜劉全,著他帶領禦妹回去,夫妻階前謝恩不題。

  卻說尉遲公訪得相良,是個窮漢,賣水為活。尉遲公將金銀送上他門,相良怕受。尉遲公道:“我也訪得你齋僧布舍,盡其所有,買辦金銀紙錠,燒寄陰司,陰司有你積下的錢鈔。我太宗皇帝立借字一紙,在幽冥地府裏借了你一庫金銀,今照數送還與你。”相良辭不敢受。尉遲公隻得俱本啟奏。

  太宗見本命將金銀與他修理寺院,起蓋生祠,名敕建國寺,左有相公、相婆的生祠,神前石上刻著“尉遲公監造”。工完回奏,太宗甚喜。卻又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

  榜行天下,一月之期,有道高僧盡皆至朝。唐王著太史丞傅奕選舉高僧,修建佛事。傅奕上表諫止,唐王不聽,遂著肖瑀、魏征、張道源選舉一名有大德行者,主壇開建道場。三臣領旨,於眾僧中選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此人是誰?諱號金蟬,隻為無心聽佛說法,押歸陰山,後得觀音保救,送歸東土。當朝總管殷開山小姐,有胎未生之前,先遭惡黨劉洪霸占,父陳先被害,留下小姐。正值金金蟬降生,洪欲除根,急令淹死。小姐再三哀告,將兒入匣拋江,流至金山寺大石擋住,僧人聽見匣內有聲,收來開匣,抱入寺去,遷安和尚養成,自幼持齋把素因此號為江流兒,法名喚做陳玄奘,幸得常供母食,脫身修行不題。

  卻說三臣選得陳玄奘,引入禦前。太宗聞名甚喜,道:“果舉之不錯,誠為有德行,有禪心。賜作天下大禪師僧官之職。”又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羅帽一頂,教他前赴化生寺,選定吉日良辰,開演經法。玄獎再拜,領旨而出,遂到化生寺裏,聚集大小名僧,共計一千二百名。選到本年九月初三黃道良辰開啟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即具表申奏太宗,及文武國戚皇親,至期赴會拈香聽講。不知其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詩雲:萬古江山巳變更,曆來數代敗和成。

  周秦漢晉多奇事,誰似唐王死複生。

  唐三藏起程往西天貞觀十三年己巳九月初三卯時,陳玄奘大禪法師開講諸品妙經。那皇帝早朝已畢,率文武出離金鑾寶殿,徑來寺裏參神,俱各拈香。又見法師引眾僧羅拜。法師獻上祭祀榜文,與太宗看。榜曰:太宗皇帝選集諸僧,參神講法。大開方便門庭,廣運慈悲舟揖,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河大罪。仗此良因,邀請清都降闕,乘吾勝會,脫離地獄樊籠。

  太宗看了大喜,君臣回朝不題。

  卻說觀音領了如來佛旨,到東土尋訪取經善人,難得有德行者。忽聞太宗選舉高僧,開建大會,又見壇上的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高僧,他原又是佛送投胎的長老,十分歡喜。就將佛賜的錦袈裟、九環錫杖出賣。行不多時,來到東華門前,正遇宰相肖瑀朝回。那菩薩當街拿著袈袈,迎著宰相。宰相看見光豔,問那袈裟要價幾何。菩薩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室、定要賣他七千兩;若敬重三寶,見善隨喜,我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給個善緣。”肖瑀知他是個好人,即下馬以禮相見。言曰,“我太宗皇帝十分好善,同我去賣。”肖瑀同菩薩入見唐王,奏曰:“臣出東華門,①妝(zhāng)奩(lián)——原指女子梳妝用的鏡匣。這裏泛指嫁妝。

  偶遇二僧賣袈裟錫杖,臣思法師可著此服:故領僧人來見。”太宗即命展開袈裟,從頭細看,果然是件好物,道:“大法長老,實不瞞你,朕今大開善心,內中有一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買這兩件寶貝賜他受下。端的要價幾何?”菩薩聞言,與木吒合掌而言曰:“既有德行,情願送他。”說罷抽身便走。唐王急令肖瑀扯住,道:“朕照依原價奉償,不可推避。”菩薩道:“今陛下明德正善,敬我佛門,況又高僧,有德有行,宜揚大法,理當奉上,決不要錢。”唐王見他苦辭,隨命光祿寺大排素宴,菩薩堅辭不受,飄然而去,依舊在城隍廟中隱避不題。詞曰:日落煙迷草樹,帝都鍾鼓初鳴。叮叮三響斷人煙,前後街坊寂靜。上刹輝煌燈火,孤村冷落無聲。禪僧入定理殘經,正好煉月養性。

  卻當七日正會,玄奘又具表請唐王拈香。此時善聲播滿天下,文官武將,宮妃國戚,黎庶人民,無論大小,俱來寺內聽講。菩薩與木吒道:“今日是水陸大會,以一七繼七七可矣。我和你雜在眾人叢中,一則看他那會何如;二則看他金蟬子可有福穿我的寶貝;三則也聽他講的是哪一門經法。”兩人隨投寺裏。隻見那法師在台上,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經》,又宣一會勸修功果。這菩薩近前,指著寶台厲聲高叫道:“你隻會談小乘教化,可會談大乘麽?”玄奘聞言,跳下台來:“弟子失敬,不知師父如何講?願聞其詳。”忽有司香宮急奏唐王,就令擒來。隻見二將擒了二人來見唐王。唐王道:“汝既來此處,該吃齋便了。”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超不得生,度不得亡。”太宗正色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於何處?”菩薩道:“在西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太宗道:“你可記得麽?”菩薩道:“我記得。”太宗大喜,教法師引去,請上台開講。

  那菩薩帶了木吒,飛上高台,遂蹈祥雲,直至九霄,現出救苦原身。唐朝君臣朝天禮拜,都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霎時不見金光。太宗命眾僧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修善果。”太宗道:“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未了,法師道:“貧僧不才,願與陛下求取真經。”太宗道:“法師不怕路險途遙,朕情願與你結為兄弟。”玄奘感謝,誓曰:“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再不回國,永墮地獄。”唐王甚喜,即命回鑾,待選良利日辰,發牒出行。

  次早,太宗聚集文武,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道行寶印。時有欽天監奏曰:“今日是出行吉日。”又見黃門官奏道:“禦弟法師朝門外候旨。”太宗大喜,即宣上殿,付了通關文牒,送了紫金缽盂,途中化齋而用。再選兩個長行的從者,又牽白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你可就此起程。”玄奘謝恩。

  唐王排駕,與眾官送至關外。太宗與禦弟曰:“我知你出家人無號,當時菩薩說:西天有經三藏,禦弟可指經為號作三藏。”玄奘又謝出關。不知此去何如,且聽下回分解。詩曰:唐王設會度亡靈,感動菩薩說原因。

  指引玄奘參聖佛,名號三藏就起程。

  唐三藏被難得救卻說三藏蒙唐王與多官送出長安關外。一二日馬不停蹄,早至法門寺去往。次日眾僧起來,收搭茶水早齋,玄奘穿了袈裟,上正殿佛前禮拜,道:“弟子陳玄奘,前往西天取經,但肉眼愚迷,不識活佛真形。願佛慈悲,早見丈六金身,賜真經留傳東土。”說罷進方丈進齋。齋畢,那從者整頓鞍馬,促赴行程。三藏出了山門,辭別眾僧。三藏望西前講,行了數日,到了鞏州城,州縣官吏接進城中安歇。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