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前言

胡香 張曉華

5000年前,作為黃帝姬姓子孫封地的古代橋國領地——今日黃陵縣,曾因氣候濕潤、雨水豐盛、水草肥美、森林茂密,適於尚在蒙昧與原始中的人類生存,而成為中華民族人文曆史的根源所在。

古橋國的居民揮淚送走馭龍而去的軒轅始祖後,就世代守候生息在這片土地上。在以後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任何一種艱辛,任何一種曆史變遷,任何一種自然危機都不曾使他們背棄這片蘊孕民族之源與魂的神聖土地。

他們戀故土,如戀生命。

然而,故土並不厚待他們。

就在無始無終的地殼運動和地質演變過程中,隨著氣候的趨於幹燥和馬蘭黃土的不斷堆積與覆蓋,黃土高原如大海落潮時,淒然露出水麵的岩礁那樣,逐漸形成了偌大一片貧瘠與蒼涼的褐黃。而黃陵作為黃土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也在劫難逃地經曆了這場痛入肌膚的演變過程。

幹旱與貧瘠使這裏的人民飽經憂患、曆盡艱辛。黃土層不斷增厚,維係生命的水源越埋越深,氣候逐漸幹燥,降雨量不斷減少。這裏的人常常處於焦渴與饑饉中,貧窮如一張牢不可破的網,千百年來始終禁錮著他們走向繁榮和追趕現代文明的腳步。

這裏的地方史誌中,有關幹旱的記載,從宋代建炎三年開始,再沒有終止。明朝之後,愈加嚴重,像“連年大旱,百姓流亡殆盡,人相食,鬥米萬錢,人口十亡八九”的文字,占據史料的篇幅也越來越多。

時間推移到1985年夏天,這些僻遠村莊,開始有一些城裏人的影子頻頻出現。人們遠遠看他們扛著大尺子、水平儀和各種長長短短的儀器,在村子裏、在田野間、在山溝中,測量著什麽、計算著什麽、爭論著什麽。

人們開始猜測會有什麽事情發生?後來便有很確切的消息傳開來,縣上要在全縣農村進行大規模改水,要讓全縣農村都能方便地用上安全衛生的水,還要在家家門前安裝水龍頭。

這真是一個破天荒的消息。許多人如在沙漠中看見海市蜃樓,從那種虛幻如夢的感覺中回不過神來。

但這不是夢,而是一項已經付諸實施的工作,是一項需要投入很多勞力、很多資金、很多時間,既艱辛又前景無限美好的事業,是改變這裏農村貧瘠與落後麵貌的基礎。

這一年的7月,縣上很鄭重地組成了以縣長為組長,有關部門為成員的農村改水項目領導小組,成立了農村改水項目辦公室。

改水辦主任劉新元、副主任侯永錄和夥伴一踏進這個辦公室,以往安穩的生活秩序就驟然被打亂。他們扛著各種測繪儀器走出家門,走遍全縣的溝窪山川(前麵我看到的那些城裏人就是他們)。家,對他們便成了偶然歇息疲倦的客棧,辛勞的妻子們隻好一手替他們撐起家庭這塊沉重的小天。

什麽叫風餐露宿,什麽叫披星戴月,他們的體會遠遠超過任何文字的描述。每到節假日萬家燈火、舉家合歡時,他們卻在荊棘叢生的山穀間,在潮濕的地上搭起篝火,分析論證著一串串沒有生命、卻飽含情感的數字。

與此同時,縣改水項目領導小組也在為改水項目配套資金的籌集與落實、物資的采購與供應四處奔走。1985年7月,世界銀行代表在北京同財政部正式簽訂了中國農村改水貸款協議。同年底,副縣長雷長生在大荔代表黃陵縣政府同省政府在轉貸協議上簽了字。於是,世界銀行無息貸款95萬美元很快投放下來。他們又爭取到省地縣配套資金133萬元,世界糧食計劃署無償援助小麥3605噸,折合人民幣128萬多元。

那時,改水辦的工程招標和質量監督小組的門前更是紅火熱鬧,前來投標的單位川流不息。那是——場對各施工單位的技術、裝備和人員素質的大檢驗,是——場平等又激烈的競爭。103項工程,每一項都是硬邦邦的,所有施工單位的實力也都清清楚楚地擺在眾人麵前。競爭與淘汰,看上去殘酷,卻又是工程質量與速度的保證。在大鍋飯從我們這個國土上日漸消失的時代裏,我們每個人、每個單位都必須培養自己適於競爭的能力,那就是不斷提高和充實自己,別無捷徑可走。

那時改水工程是全縣的中心工作之一。走出縣城、走進農村,到處可以看到挖土鑿石、砌磚壓線、挖渠埋管的場景。在紛雜忙碌的工地上,質量監督員是最忙碌的人。他們整天跑前跑後、腳不停歇,一點點馬虎的地方都逃不出他們的眼睛。冷不丁,他們就會冒出一句“返工”。手中那本厚厚的、認真詳細的施工日誌,不僅代表他們的眼睛,也代表著幾萬群眾熱切的目光。所以,被他們指出返工的地方,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1986年,由縣打井隊承包投資90多萬元的店頭水廠建成,交付使用,兩年製水量達150萬m3。接著石山、上官村、陳嶺等水廠也相繼竣工,並被評為省、縣優質工程。

1987年,在黃陵縣各改水施工工地上,曾有過一場轟轟烈烈,不亞於大躍進的“農村改水百日大會戰”。

年輕的農業副縣長王登記了解這片土地上的溝溝壑壑,鄉土人情,如了解自己紋路清晰印滿各種命運線的手掌一般。那些天,他和改水辦的職工從一個工地到另一個工地,一再被群眾和幹部圍住。成百項工程、成千上萬施工者,其中有承包工隊,有鄉鎮組織或群眾自發組織的義務勞工,有配合工作的電力部門、水利部門、交通部門等等,原材料供應,這部分人和那部分人的關係,世界糧食計劃署援助小麥在各村中的落實,來自各方麵不同資金的分配……大大小小成串成串解不完的方程,終於使他本來就有眼疾而頻繁眨動的眼睛又布滿紅絲。

但凡經過軍旅生活的人,所練就的承受疲勞的能力,足以應付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艱辛。在一方麵,他始終是強者。然而作為凡人,他也有脆弱的一麵,牽動情感的某些神經極易被觸動。這時,他沒有因自己的疲憊而責怨川流如水般來向他要東要西、抱怨長抱怨短的人們,語氣依然溫和如初,心中卻早已為人們那種太渴切的心情與太高昂、太玩命的勞動熱情所感動。

在會戰期間,所有改水村的群眾都精神亢奮地介入其中,再現大搞農田基建時家家門上鎖、男女老少齊上陣的情景。

那時世界糧食計劃署WFP2749項目援糧小麥組每天將6斤半小麥分到每個勞工手中。而純樸的莊稼人卻不是為著6斤半小麥而來的,他們為水而來。所以,當資金不足、原材料供應不上的消息傳開來時,工地上磚、沙、石頭、木料,還有錢,源源地從群眾中流湧而來。他們說:“縣上給咱弄水,咱不能眼看著有困難不管,咱莊戶人家沒有多少錢,可有苦哇,下河撈沙、摸黑倒磚、上山采石頭,也費不了多大勁,木料在家裏是現成的,頂大給娃結婚的家具先不打了,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水的事可不敢給停下了。”

嘩嘩流響如悅耳琴音的自來水終於捧在這些渴盼了大半生的人們手中。他們狂喜不已,渾濁的眼中,淚光閃閃。這時,有人默然離開人群,讓心中淌出的欣悅淚水又悄然被風帶走。王登記對這片黃土地的摯愛情懷,如每一位不願舍家離土的農人,從誕生之日,就深植血脈,他又怎能不如農人一般,為這澆灌生命的甘露而情動心懷。

103項工程一個又一個相繼竣工,大部分群眾從幹旱焦渴中解脫出來,開始尋求再生與發展的路徑。他們栽果樹、辦磚廠、種烤煙……排除了水的困擾,他們的聰明才智發揮得淋漓盡致。

然而,劉新元他們沒有大考結束、大功告成的輕鬆。大部分村民終於沐浴甘霖,剩下不多的一部分村民便宛如看到引航燈塔的遠洋旅人,你怎麽能讓他們驟然升起即將到岸的太熱烈的希望與歡悅又失望地熄滅下去?

1990年初春,黃陵縣再次決定投資500多萬元,解決偏遠農村水電路問題。在83個項目中,有21項改水引水工程,將近200萬元資金投入其中。

3月中旬,農村基礎設施項目落實領導小組,走遍了全縣12個鄉鎮90多個村莊的溝溝窪窪、山川溝峁,進行實地勘察,逐一落實項目。

在103項工程的部分掃尾工作圓滿完成後,改水辦的40多名職工全身心投入了更緊張的21項工程中。這期間,他們連那種中考般暫告一段落的歇息與休整都不曾有,滿臉的胡楂隻好讓它長著,長到像梢林般密密匝匝時,就用小剪刀抽空胡亂修理一下,已經太舊的衣服也隻好照舊不整不齊地穿在身上。他們沒有時間去光顧理發店和裁縫鋪。

3月天,山野之間已泛綠意,早開的山桃花也已含苞,但料峭寒風依然襲身,細如牛毛的雨絲在人們的頭發上凝成一層薄薄的霧珠。

身材魁梧、愛好整潔的張棠棣縣長,這時裹著一件土灰色風衣,一任風雨襲身,頭頂那綹稀疏的頭發常常搭在他過早歇頂的額前,但他不管。這些天來,每天從早晨起床,直到天黑,他不是坐在車上,就是坐在農家炕頭、打麥場上,坐在鄉鎮會議室,站在村口,走在鄉村的路上……

在地處富縣境內、被稱作黃陵孤島的湯中淆村,當聽到村人木訥厚樸的答話:“沒啥,好著哩,就是沒水吃,一天趕上驢到人家富縣去馱水,遠得要命哩。工夫都馱了水。”他感到一種辛酸在心中湧動。

在深埋於大小野花叢中、鮮為人知的圪嶗寺村,戴一頂白布帽,灰布衫罩住棉襖的女村長臉上有滄桑,也有剛強。她說:“我們這裏天高皇帝遠,村裏人多半是解放前逃難來的外鄉人,平常很少有幹部來,打解放到現在,還沒見過縣長哩。”

張棠棣感動了。他是這裏人見到的第一位縣長。

在孟家塬村,那位依舊穿著黑棉襖,努力想站得挺直的老人,古銅色的臉上刻滿交錯縱橫的歲月印痕。他長長歎出一口氣,又從掉牙的豁處吸進一口冷氣,像總結一個沉痛又無可奈何的真理一般,緩緩地說:“唉,咱塬上人,人老幾輩都是吃水靠老天,遇到旱時泉水幹,人畜用水腿跑斷,下川取水得半天。沒法子。”

他又感到某種沉如鉛液的東西自那位老人的目光注入他心中,無可奈何地認命卻不是他的秉性。從5年前開始改水,到今天決定用3年時間建成全縣基礎設施,他的神經始終繃得緊而又緊。他懂得與命運抗爭、與自然抗爭需要怎樣的耐心和投入。他不放棄成功,因為他知道這種成功不是某個人的,而是這片土地的。

在湯中淆村,他把目光投向劉新元。這位滿臉胡楂的改水辦主任搖搖頭,笑笑說(他說話總是笑著的,那是一種自然的,讓人感到很隨便,很輕鬆的笑):“沒啥好辦法,前不挨村,後不著店,人口又不多,打機井太浪費,就打淺井吧。”

不久經費到位,改水辦技術人員來到這裏,協助34戶村民,在家家門前打出一眼眼水井。這個幾乎被遺忘的寂寞村莊開始有一種很清新的、煥發生機的氣息彌漫開來。一代代把生命耗在馱水路上的村民因有水井而同時擁有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他們在談論那筆將要到來的扶持農業發展基金用來養羊、栽煙、務果園的種種事情,富裕離他們不再遙遠。

在孟家塬村,隨身攜帶“辦公桌”的縣長和部門負責人簽訂了一項合同書:縣上投資20萬元,龍首鄉投資2.5萬元,群眾集資3萬元(可以用勞力、工日、磚、石、沙、木材頂替現金);改水辦負責技術方麵工作及工程質量監督,龍首鄉負責工程的具體實施,盡快建起一座可供孟家塬及周圍5個行政村人飲用水的引水供水高位蓄水池。

8個月後,縣委書記馬占國,縣長張棠棣再來這裏時,緊鎖的愁眉舒展開來。風塵洗盡,秋裝齊整。那把為孟家塬引水工程竣工剪彩的剪刀在他們手中哢嚓一響,農家小院裏便有嘩嘩的自來水流淌。

那位曾無奈長歎的老人反反複複地說:“想不到這輩子還能吃上自來水,想不到……”

孩子們你推我搡地擠著扭開水龍頭,讓清澈的水打在手上,濺在臉上,尖著嗓子喊叫。年輕的母親們總是親昵地一巴掌拍走娃們,又小心地關上龍頭。

浪漫與激情的確是很奢侈的東西。它們也許隻屬於那些初入社會未經磨礪的青年。而劉新元和倉村鄉書記王進喜都已人到中年。凡這個年齡的人所經曆的,他們已經曆過;凡這個年齡的人應承擔的所有重負,都在他們肩上。他們已沒有抒發感慨的浪漫情懷,他們一次次鑽入深山,鑽入叢林,一任荊棘劃過肌膚,一任各種植物的斷枝落葉沾滿頭臉……他們所為何來?

改水6年,124項工程,項項都要尋找水源,獨有倉村鄉中心水廠的水源讓他們找得格外辛苦,三入深山,終於在陳嶺山中找到那一溪幽幽的生命之泉。他們不是詩人,不是哲人,所以那一番甘苦體驗未曾化作精美文章呈現在讀者眼前。但6個月後,那一溪流入農家的清泉,其甘甜芳馨勝過任何詩篇。

在所有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但凡規模稍大的,都要經過四個階段方能完成。在拉杆架線通電的第一個階段中,有電力工人爭分奪秒的艱苦作業。他們若不出力,工期將無限延長。但是沒有,幾乎所有的竣工時間都在提前。在運料建水房、突擊挖管壕、安裝試水的後三個階段中,有承包單位,有技術人員,更有當地群眾的自發投入。倉村鄉的父老鄉親在6個月的施工中,自發集資5萬多元,捐集紅沙60餘方,投勞8000多個工日。就連六七十歲的白發老人也在工地上挖土埋管,那顫抖而粗糙的雙手抬管道時像托起嬰兒般小心翼翼。聖潔的水嗬,老人用六七十年盼來的水怎能不視它如生命般神聖。

1990年底,全縣改水工程進入尾聲。6年的改水工作該在哪裏畫句號,卻沒有人能說得出來,也許它根本就有始無終。不管是規模最大的店頭水廠,建築最高達28米的隆坊水塔,還是規模最小,投資僅6600元的大院子手壓機井,沒有人計算那一磚一石中曾凝結過多少人的辛勞與汗水,卻有人在為那些聳立如林的一座座水塔,各種水塔井房,仿古六角亭式井泵管理房、操作間和20多個千人以上大型水廠的後期管理與維護輾轉不寐。

創業難,守業更難。6年已經不短,而劉新元和他的夥伴卻走在一條永無終點的路上。他們在完善工程配套設施的同時,開始一期又一期地舉辦培訓班。他們不能、不忍心讓那麽多人千辛萬苦建起的工程因一點的疏漏和管理不善而毀壞掉,管理、維護與改進是永無終結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一旦投身一項事業,便是走上一條永無止境的漫漫長路,除非你放棄,除非你叛逃,否則永無終點。

這裏的人們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年年播種希望,年年收獲“女人的淚水和男人的汗水”。今天,在90%以上的農戶安裝了自來水,幾乎所有的人都不再為飲用水發愁的時候,他們終於也開始收獲歡悅與笑聲。他們的家園不僅有甘甜純淨的水,有光明、有溫暖,有洗衣機的攪動聲,還有繁碩的葡萄、蘋果、梨,各種蔬菜與鮮花,更有他們安然而居並不斷發揮聰明才智,在這片土地上發掘更多寶藏與文明的勃勃生機。

就在這一年,就在圪嶗寺村這個最後一個結束油燈曆史的村莊終於響起機器磨麵的聲音時,這裏卻遭受了一場很大的冰雹襲擊。政府要減免這個村子的征購糧,村民們卻無論如何不同意。女村長說:“咱莊戶人家,心地實誠,今年收成是欠了點,但這些年政策好,家家都有些餘糧,不是太多,公糧還交得起。有了電,就給我們把大事辦了,再免公糧,心裏就過不去了。”

不是說這年頭,人情如紙張薄嗎?其實純樸的民眾從來就不薄情:隻有在你遺忘他們時,隻有在你不把百姓的冷暖掛在心上時,你才會感到人情很淡、世態很涼。

在黃陵以後的史誌中,也許還會有“連年大旱”的記載,但我們相信絕不會再有“百姓流亡殆盡,人相食,鬥米萬錢,人口十之亡八九”之類的文字。

人類也許無法改變某種自然規律,但人類卻能在這種規律中盡可能地改造環境,創造出最佳的生存方式,這也許就是人類的偉大之所在。

選自《古今黃陵》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簡介:

胡香,1964年出生,陝西宜君人。現供職於黃陵縣廣播電視局,從事新聞工作。出版有詩集《搖不響手中的小銅鈴》。

張曉華,1964年出生,黃陵縣人。現供職於延安電視台,從事新聞工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