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子登科”將相“和”

——正確處理書記、縣長關係之我見

鄭永強縣委是核心,縣政府是樞紐,共同肩負著一個縣“兩個文明建設”的重任。而處在龍頭地位的縣委書記、縣長,其關係的融洽牽係著一方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怎樣處理好書記、縣長的關係呢?筆者根據幾年的工作實踐,深深體會到應從以下五點認真做起:

1.擺正位子。切實履行好“一把手”職責,保證各自肩上有擔子,人人手中有權力,分工不分家。縣委書記是編戲的,在於導演,重在率先垂範,緊緊扭住經濟建設中心不放鬆,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積極實施富民強縣工程,大力推進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製建設,確保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政治大局的穩定。縣長是演戲的,主要是要認真扮演好政府第一責任人這個角色,全麵領導好政府工作,集中精力抓好經濟工作,同時,大膽支持政府班子其他領導成員創造性地抓好分管工作,進一步發揮好班子合力效應。

2.帶好班子。書記、縣長之間,雖然在思想認識上會有某些分歧,在工作上會有不同看法,在性格上會有某些反差,在個人利益要求上也不盡一致,但是,麵對這些差異,應當把著眼點放在全縣大局利益上,對人對事寬容大度,不求全責備,不以偏概全,求大同,存小異,這就是要求書記、縣長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雙打運動員配合默契的合作精神,帶頭做精誠團結的模範,堅持集體領導,尊重同誌,愛護同誌,坦誠相見,協調處理好縣級幾大班子關係,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中分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諒解,識大體,顧全局,講原則,講紀律,配合不爭權,處事不越位,難事不推諉,好事不爭先,失誤不埋怨。一言以蔽之,書記、縣長要自覺地演好“將相和”這處戲。要像藺相如那樣能夠忍辱負重,要像廉頗那樣為了全局,勇於負荊請罪,互相理解,共同帶好班子。

3.理清路子。思路決定出路。作為一縣的黨政“一把手”,必須有明確的工作思路,並要使之起到貫徹執行上級的指示精神,創建性地推動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的作用。

近年來,國家為了擴大內需,啟動市場,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並進一步加大了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對永壽縣這個國家級貧困縣來說,更是具有現實意義。對此,筆者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吃透縣情民情,積極參與縣委集體領導和決策,與縣委班子其他成員一起全麵總結曆屆縣委、縣政府抓經濟、促發展的經驗,調整充實和完善全縣經濟工作思路,提出“圍繞財力抓經濟,圍繞效益抓經濟,圍繞富民強縣抓經濟。農業抓基礎,促開發;工業抓改革,促效益;第三產業和非公有製經濟抓發展,促繁榮;財政工作抓財源,促增收”的經濟工作新思路。國家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建設山川秀美工程的戰略決策後,又立足永壽是傳統農業縣這一實際,在製定永壽實施大開發、建設川秀美工程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建議的同時,還著重就全縣農業的開發思路和措施:堅持“教育興農,科技強農”的發展戰略,依托楊淩農科城,聘專家,引技術,育人才,建基地,上項目,興產業;采取科技推動、政策調動、項目帶動、資金拉動、服務促動的措施,把人才、資金、技術聯結在一起,突出抓好果品、畜牧、產品化基地建設。加快實施教育奠基工程,盡快形成“優質果、肉牛羊、地膜糧”的農業經濟模式。並著力在招商引資、生態旅遊、非公有製經濟等方麵找準“抓手”,一以貫之。

通過努力,全縣實現了農民增收、財政增長、脫貧致富步伐逐步加快的工作目標。實踐證明,隻有在吃透上情和摸透下情的基礎上,形成符合實際的工作思路,書記、縣長開展工作時方能“四兩撥千斤”,抓出特色、抓出成效,避免事倍功半、勞而無功。

4.掌握盤子。首先,要胸有全局。要善於運用係統分析的方法,著眼於創造整體效益,發揮綜合效應,從而推動全局。

其次,要審時度勢。書記、縣長要把握局勢的發展變化的臨界點、轉折點,把握加速或延緩工作進程的時機和“火候”,善於“順勢”“借勢”“造勢”,通過努力使局勢朝著預想的、有利的方向健康發展。再次,要把握關鍵。一定要分清大事與小事,重點與一般,區分輕重緩急,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主要矛盾,把握好事關全局的關鍵環節。如在財政方麵,就是要千方百計地增收節支,力爭少花錢多辦事,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在工業方麵,應著重考慮如何推進改革、激活企業的內在發展動力,而不能親自去抓產值、抓產銷率;在農業方麵,主要是圍繞高產高效和增加全民收入,抓產業化經營;在城建方麵,抓住涉及全局的規劃問題不放,注重相關政策出台和配套,不能偏重抓具體工程。

5.樹立樣子。榜樣就是向導,榜樣就是力量。作為一縣“父母官”,其言行舉止在幹部群眾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書記、縣長要嚴於律己,潔身自好,時時自省、自警,以身作則,處處以“三個代表”為準則,努力實現“三個代表”思想,在方方麵麵帶好頭。一要帶頭刻苦學習。無誌不能懷遠,無才不能博見,誌與才相結合,才能工於謀略,長於預見,抓好班子,帶好隊伍。二要帶頭堅持原則,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公開、公正地處理政務,努力在幹部群眾中樹立正氣凜然的形象。三要帶頭勤政廉政善政,生活上廉潔自律,工作上精益求精,作風上實事求是。四要牢記宗旨,甘做公仆。

民情在胸,民瘼在心,置身於幹部群眾之中,牢記樹立群眾觀點,常懷為民之心,常想為民之策,常興為民之舉,常辦為民之事,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鄭永強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我認為,這既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責任,更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重要職責。在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一定要自覺增強組織群眾的能力,把農民組織起來積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這是適應農村深化改革形勢的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既是農村改革的領導者,也是農村改革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從延安農村改革20多年的實踐看,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農村基層黨組織也經曆了一個不斷調整工作目標、民路和方法,不斷適應和推進改革發展的過程。

改革開放之初,全麵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農村生產方式實現了由統到分的深刻變革,打破了“大鍋飯”。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領黨員帶頭致富,較好地解決了群眾想富不敢富的問題,全麵調動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熱情。從1984年開始,黨中央提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商品經濟。農村基層黨組織及時發動農村黨員帶頭學習科技、運用科技、推廣科技,形成了一批黨員科技示範戶和科技示範鄉村黨組織,發揮了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但從生產方式來看,這種商品生產還是分散的、單家獨戶的個體經營,組織化水平還處於較低層次。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產品“賣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市一些鄉村黨組織開始思考和探索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和辦法,嚐試進行生產方式的變革。有的培育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產業綜合效能;有的組織專業協會,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為農民排憂解難;有的組建經營聯合體,提高規模化程度,增強市場競爭力。這些組織形式雖然還不夠普遍,規模還不夠大,但已經顯示出了較高的組織化層次和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二、這是幫助農民發展市場經濟的需要當前,農村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組織化程度低日益成為影響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組織起來,可以化解市場風險。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發育,作為個體的農民,很難談得上分析和預測市場,把握市場規律,因而他們進入市場是盲目和冒險的。農村黨組織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要遵照市場規則,尊重農民意願,按照一定的經濟利益關係把農民組織起來進入市場,降低和化解市場信息不靈、市場預測失誤、市場規律把握不準等方麵帶來的風險,幫助農民解決無法確定產業項目或確定不準、缺少生產技術或技術不過關、銷路不暢或銷售成本過高等問題,真正使農民賺到錢。

組織起來,可以降低農民進入市場的難度。前幾年,安塞縣真武洞鎮東營村群眾陸續辦起一些小作坊、小廠子,以戶單幹,分散經營,難以進入大市場。村黨支部根據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及時組建了建材、建築、運輸三個聯合公司,把零散的工匠、車輛、小作坊、小廠子聯係和組織起來,以公司的名義承攬工程、銷售建築材料、搞運輸、組織勞務輸出;采取土地有償流轉的方式,幫助一個種植大戶辦起了一個百棚規模的大弓棚彩色辣椒種植園;引進外地的資金、能人進村,以公司加農戶的形式辦起了水泥預製品廠、粉條加工廠和七彩山雞養殖場。這幾種形式把全村90%以上的農戶聯係和組織了起來。東營村致富的經驗告訴我們,要解決農民群眾選項立項難、技術投入難、規模經營難、產品銷售難、進入市場難、擴大市場份額難諸多方麵的問題,農村黨組織必須把農民組織起來,走組織化的路子。

組織起來,可以幫助農民實現市場利益最大化。一是有利於提高勞動效率。我市洛川、安塞、甘泉、吳起等縣,蘋果、蔬菜、畜草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當地的絕大多數農民都從事這些產業。鄉村黨組織不僅采取技術培訓、基層幹部聯戶、黨員包戶等措施,幫助群眾和一些困難群體發展主導產業,還通過多種形式在更高的程度上把群眾組織起來,使不同層次勞動者的智能、技能得到充分發揮,增加了產業效益,促進了產業發展。二是有利於擴大市場占有率。誌丹縣永寧鎮有1萬多人口,10萬多隻羊,過去隻是簡單的賣羊、賣肉、賣絨毛。鎮黨委圍繞這一產業,引導和支持辦起了股份製和聯戶形式的良種羊養殖場、羊糞加工廠、羊絨精梳廠和羊肉加工廠,改變了過去隻出售初級產品的狀況,提高了經濟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有利於促進產業專業化。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能使產業生產實現由專到優、由優到精、由精到強到大的轉化,適應大市場的需求,逐步達到和國際市場接軌。

三、這是提高農民收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需要組織化程度提高了,能夠提高農民收入。1998年後開始出現了買方市場,不少農民養啥啥多,種啥啥難賣,感到一籌莫展。農民增收難的問題非常突出。原因在哪裏?這主要是因為多數農民還停留在一家一戶的個體生產經營方式上,這種方式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應該因勢利導,學會在新形勢下組織農民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經營。

組織化程度提高了,能夠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如果農村基層黨組織長期滿足於單家獨戶的生產經營水平,對農民進入市場不去加以引導和組織,對農民增收難的問題不去認真研究,群眾就會對黨組織的領導能力產生懷疑,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就會下降,將影響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解決這一問題,一要切實采取多種措施,特別是要加大培訓力度,著力提高鄉村幹部組織群眾致富的能力;二要從抓黨員發展入手,把農村中那些能夠組織群眾致富的優秀分子發展成黨員,再把他們培養成基層幹部。鄉村黨組織隻有切實增強了把農民組織起來致富的能力,才能提高農民的富裕程度,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鄉村黨組織才能夠有錢辦事,有能力辦事,進一步增強吸引力、凝聚力、戰鬥力。

組織化程度提高了,能夠實現農民共同富裕。我市和全國一些先進鄉村黨組織的經驗都告訴我們:組織化程度高,共同富裕問題就解決得好。把農民組織起來,提高組織化程度,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一要堅持與生產力相適應的基本原則。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那樣一些組織形式,是超越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而現在不搞組織化就會限製和落後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二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不能簡單化,用行政命令,搞“拉郎配”。三要尊重群眾意願。要因勢利導,循序漸進,既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消極觀望,無所作為。四要堅持從當地實際出發,逐步探索,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先組織,後規範,逐步達到科學優化。

關於新形勢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調查與思考鄭永強在經濟轉軌、企業改製、產業結構調整中如何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是目前黨建工作中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最近,我們根據十六大對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圍繞貫徹落實市委製定的“開放帶動、城市帶動、產業支撐”的工作思路,對我市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和探討。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1.聯係黨員隊伍實際,突出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各級黨組織在黨員教育中,注重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突出了教育的針對性。在機關幹部黨員中側重政治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公仆意識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並在聯係實際上下工夫,使機關黨員通過學習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樹立廉潔高效、公道正派、與時俱進的良好公仆形象;在企業事業單位黨員中側重愛崗敬業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教育,使他們做到帶頭獻計獻策,帶頭搞改革,帶頭學技術,帶頭創新業;

在農村黨員中側重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和農村實用技術教育,使他們能夠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關係,不僅帶頭致富,而且帶領群眾走進共同富裕的道路。在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中開展“三講”教育,在縣直部門和鄉村兩級幹部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在全市黨員中開展了“舉旗幟、學科技、一幫一、奔小康”活動,在全市農村基層幹部中開展了“學習喬占山、爭當好村官”活動。全市基本形成了從普通黨員到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都圍繞一定主題開展教育的格局,突出了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層次性。

2.加強校室日一體化建設,注重黨員教育係統性。一是建立多形式的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鄉鎮黨校和農函大、農廣校為主陣地,多形式的崗位技術培訓為補充的黨員教育培訓基地。據統計,目前全市鄉鎮黨委共建立鄉鎮黨校160所,機關黨委建立黨校54所。二是加強了村級黨員活動室建設。各級黨組織結合農村基層組織整建和“三個代表”學教活動,把村級黨員活動室建設作為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的基礎工作來抓,按照標準、規範、適用的原則,基本達到了“六有”,即有公房、桌、凳,有活動計劃,有報刊雜誌與圖書資料,有黨內生活製度,有支部班子和黨員基本情況,有全村經濟發展規劃圖表。從今年初開始,全市又啟動實施了農村黨員學習教育陣地建設示範工程,截至目前,全市95%以上的村黨支部都建起了黨員活動室,均築起了開展黨員教育、引導群眾致富的堅強陣地。三是各縣區普遍建立了黨員活動日製度,每月5日、15日外出黨員統一返回參加組織生活。四是加強黨員電化教育網絡建設。全市普遍建立了市縣鄉三級黨員電化教育專門機構,配備了專職人員和設施。2000年以來,各級黨委共投入黨員電教經費98萬餘元,購置充實電教設施;組織播放電教片3185場次。直接受教育黨員10.476萬人次,同時為了宣傳各地湧現出的先進黨組織和優秀黨員,市、縣各級電教部門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拍攝電教片32部。

3.開展黨建主題活動,強調教育培訓方法的靈活性。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黨建主題活動,找準了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載體,收到了好的效果。去年初,市委圍繞全市扶貧攻堅奔小康,立足農村產業開發實際,在全市農村基層幹部和黨員中,開展了“創樹萬名科技致富帶頭人計劃”,力爭用三年時間培養樹立1萬名鄉鎮以上命名的農村基層幹部和黨員“科技致富帶頭人”。活動開展一年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從當地實際出發,加大培訓力度,注重示範引導,全麵提高農村基層幹部和黨員的科技素質與致富本領。全市共舉辦各類形式的科技培訓班2500場次,參訓黨員7萬餘人次,發放各類資料14萬份,播放科技片31部1600場次,建立示範戶4300個,示範基地230個。到目前為止已有810名黨員取得農民技術員職稱,其中農村基層幹部占30%。各縣都立足實際開展了富有特色的黨員幫帶活動。洛川縣在農村黨員中開展了黨員“一帶二”活動,有幫扶能力的黨員每人帶一個科技示範戶,扶持一戶貧困戶。甘泉縣建立了黨員責任區製度,為包區黨員和幫扶對象建立了檔案,組織黨員與貧困戶結成對子,從信息、資金、技術等方麵幫助貧困戶。市委組織部結合國有企業領導班子考核開展了“創建好班子、爭當模範帶頭人”活動,加強了企業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機關黨組織以“三講”教育為主線,以創“三優”黨支部(優異成績、優良作風、優質服務)為載體,深化了全體黨員的學習教育。

4.積極探索黨員管理工作新辦法,增強工作創造性。近年來,各級黨組織按照有利於黨員發揮作用,有利於提高素質,有利於開展活動的標準,不為探索黨員教育的新辦法、新措施。

市委組織部根據上級精神,結合延安實際,及時研究製定了《關於加強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見》,就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黨員的組織歸屬、檔案管理、關係接轉、教育內容和教育管理的方法等作了明確規定和要求。富縣出台了《流動黨員管理暫行辦法》和《關於加強黨員管理的規定》等,對農村外出務工等流動黨員組織關係接轉、教育管理進一步進行明確。甘泉縣按照行業分布,在個體私營勞動者中建立了黨組,黨組織對行業內從業黨員進行摸底登記、造冊編號,定期組織黨員學習,參加各種社會公益事業,對黨員經營戶實行掛牌管理,引導黨員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集體、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係,在廣大經營戶中樹立起了新時期黨員的良好形象。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許多個體經營者都積極申請加入黨組織,僅今年就有10名個體經營者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5.嚴把“入口”,敞開出口,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先進性。一是按照“堅持標準、保持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嚴把“入口”關。各級黨組織按照省市確定的發展黨員工作重點,認真解決農村黨員年齡老化、文化偏低及生產工作一線黨員偏少等問題。使黨員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結構進一步改善。據統計,近三年全市35歲以下黨員比例每年上升1.24個百分點,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黨員比例每年上升1.6個百分點,生產一線黨員比例每年上升0.56個百分點,女黨員比例在16%以上。二是堅持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各地普遍把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作為黨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與農村基層組織整建和“三個代表”學教活動緊密結合,精心組織安排,切實加強指導。2001年、2002年全市參加評議工作的支部6325個,占到支部總數的88%,參加評議的黨員98475名,占黨員總數的83.5%。三是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敞開出口。2001年全市共處理不合格黨員182名。僅市直機關處理修煉“法輪功”黨員12名,其中處分5人,開除黨籍7人。

二、存在問題1.部分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對黨員教育管理存在模糊認識。一是認為黨建工作的重點是抓組織建設、班子建設,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不容易見到成效,花費精力不值得。二是認為黨員教育管理量大麵寬,隨著社會組織不斷重新分化組織,人員流動愈加頻繁無序,部分黨組織失去了管理黨員的基礎和條件,工作難度越來越大,沒有辦法管理。三是認為下崗分流黨員和外出務工農村黨員及非公有製經濟組織中黨員教育管理是新課題,等上麵有正式文件、有新的辦法出台後再抓也不遲,工作缺乏主動性,消極等待、被動應付。

2.少數基層組織黨員管理工作軟弱無力。有的地方黨組織不能較好地落實執行各項製度,對黨員放任自流,不組織學習中央和上級的文件和指示,對黨員中存在的各種思想和做法不聞不問,聽之任之,使得個別流動黨員長期不交納黨費,不過組織生活。有些地方隻要求黨員起模範帶頭作用,交任務、壓擔子,而對黨員的關心支持不夠。有的單位對黨員隻講義務,不講權利,隻讓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作用,不讓黨員說話發言,剝奪黨員民主權利,黨內民主空氣不濃,造成黨員對黨的信念淡薄。還有的地方對一些“三不”黨員和違紀黨員,處置時失之過寬,使部分不合格黨員滯留黨內,影響了黨的形象。

3.黨員教育培訓形式呆板,方法單一,效果較差。在黨員教育內容上,重視科技實用技術培訓,較輕視政治理論素質提高和黨性教育;在形式上宣讀式教育多,針對性教育少,應付式教育多,主動性教育少,灌輸式教育多,啟發引導式教育少;

在教育方法上,照本宣科說教式多,聯係實際示範引導的少。

一些單位對黨員教育的內容缺乏係統安排,往往是有什麽、學什麽,上級安排什麽學什麽,很少從實際出發,根據黨員思想狀況安排黨員教育的內容;有的單位采取“一鍋煮”“一刀切”,使黨員感到與現實反差太大,“空洞乏味”,不解決問題,因而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影響了黨員教育的效果。

4.一些特殊層麵黨員教育管理的難度增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完善以及政治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入,特殊層麵黨員如農村外出務工經商流動黨員、下崗分流黨員、非國有企業黨員、離退休黨員、複轉待安置的軍人黨員和畢業待分配的學生黨員,普遍存在組織生活不正常、黨費收繳不正常、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一是有的流動黨員外出經商務工不打招呼,黨組織無法掌握其行蹤,有的到流入地後,怕盡黨員義務,怕受組織約束而不願轉組織關係。也有一些流動黨員雖持《活動證》外出,但務工經商所在地黨組織不能給其創造學習、活動條件,使這部分黨員長期遊離於黨組織之外,得不到有效教育管理和監督。二是隨著企業改製力度的加大,一些停產、半停產企業下崗職工黨員無固定收入,生活相當困難,心理壓力大,退休黨員也越來越多,這部分黨員在黨組織開展的活動中參加得不多,有的不轉組織關係,有的想轉,居住地黨組織又不接收,無形中給企業黨組織教育管理增添了許多困難和問題。三是由於安置和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使得複轉軍人安置和大中專畢業生分配期限拉長,這部分人員在黨組織關係接轉上出現一定程度的脫節,給其教育管理造成困難。四是非公有製經濟組織中的黨員自視為打工者,“受雇”意識強烈,參加黨組織生活不主動,甚至不願暴露黨員身份,成為“地下黨員”。非公有製經濟中的黨組織黨建工作缺乏經濟基礎,受製於人,措施不力,因而也不能較好地教育管理黨員。

三、建議和對策1.要進一步提高各級黨委對加強新時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黨員教育管理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從基礎抓起,必須從黨員教育管理抓起。各級黨委要進一步明確加強新時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是新時期搞好黨的建設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正確處理黨員教育與班子建設的關係,防止和糾正任何忽視或削弱黨員教育管理的傾向,真正把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列入各級黨組織的主要議事日程,列入黨建目標責任製,經常研究,常抓不懈,切實抓出成效。

2.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其肩負好教育管理黨員的重任。基層黨組織直接麵對廣大黨員,是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切實加強農村、企業、學校、機關、街道(社區)和非公有製經濟組織中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將每一個黨員置於黨組織的教育管理之中。當前,一是要調整理順改製企業黨組織隸屬關係,明確下崗和離退休黨員的歸屬。改製企業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二是根據社區特點合理設置社區黨組織,研究製定社區黨員從垂直式管理向社區屬地式管理過渡的配套政策。對社區黨組織負責人采取下派、外聘等各種形式選任,加強社區黨組織班子建設。三是按照“依托實體、條塊結合、逐步規範”的原則,在黨員相對集中的個體私營經濟行業鏈上盡快建立黨組織。四是堅持分類指導、因企製宜的方針,加快非公有製經濟組織中黨組織組建步伐。

3.改進黨員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一是教育內容要注重係統性。要在緊扣黨性觀念、宗旨教育的同時,拓展政策法規教育和科技教育、實用致富能力教育,提高黨員整體素質和綜合素質。二是教育方式上強調靈活性。廣泛利用聲像等現代媒體和陣地、基地、參觀、考察等多種教育方式,利用黨員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教育貼近生活、寓教於樂,使黨員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三是教育對象要突出層次性,針對各群體黨員的特點,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育,做到既靈活多樣、又富有實效。

4.切實加強特殊層麵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是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建立離退休黨員支部,對離退休黨員進行集中教育管理,對離退休黨組織可采取街道社區和老幹部機構雙重管理的辦法,配備專兼職的支部書記,並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二是明確管理權屬,強化管理製度,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要在認真執行流動黨員活動證製度的同時,督促農村外出流動黨員和下崗分流黨員及時接轉組織關係,參加流入地黨組織生活,還要製定並認真落實流動黨員跟蹤管理、匯報回訪製度,真正把這部分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工作搞好,不能使這部分黨員遊離於黨組織之外。三是組織部門要加強對特殊群體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協調和督查,確定專門人員負責此項工作,並做好流動黨員組織關係的接轉和管理教育工作的銜接,使之規範化、製度化。四是要嚴格處置違紀黨員和不合格黨員,保證“出口”要暢。不搞遷就照顧,不能心慈手軟,不能讓已失去黨員資格的人留在黨內,用黨員身份作“護身符”,努力形成一種有章必依、違紀必究的風氣,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

積極實施“12345”計劃全力建設秀美山川鄭永強“山川秀美工程”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隸屬於全國天然林保護工程,通過“退耕還林、封山綠化、個體承包、以糧代賑”治理開發,對於推動全國均衡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個貧困山區縣來講,隻有在緊緊把握縣情和機遇的基礎上,積極實施“12345”計劃,才能使該地山變綠、水變清、人變富,進一步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實現一個轉變。即思想大轉變。由於長期以來曆史的沉澱,山區縣人的思想觀念與全新的事業要求尚有較大的距離,所以有必要而且必須有的放矢推進思想大轉變。從我縣實際出發,必須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一場以“再造秀美山川、迎西部大開發”為主題的大討論,堅持“三個有利於標準”,洗刷陳舊觀念,樹立全新思想,把思想轉變的重點放在“三突破、三確立”。

上,即突破守家、守土、守業、守舊的小農經濟思想,確立運用科技、信息,發展市場經濟的觀念;突破妄自菲薄、怕擔風險的消極思想,確立敢想、敢試、敢幹的創新觀念;突破“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確立大治理、大開發、大發展的進取觀念。把“讓永壽人民真正能夠永遠富強起來”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二是發揮兩個優勢。一是區位優勢。永壽地處“秦隴咽喉”,南接舉世聞名的乾陵,西鄰東方佛教聖地法門寺,北接倚崖雕鑿的彬縣大佛寺。312國道橫穿縣城,鹹永一級公路全線貫通,程控電話越洋跨海,優越的地理位置為我們再造錦繡山川,迎接西部大開發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條件。二是資源優勢。

永壽有農耕地50萬畝,林地38萬畝,境內土層深厚,土質鬆軟,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發展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烤煙生產躍居全省達標一級基地縣。蘋果生產達到了優質基地縣標準,栽培麵積達10萬多畝,以露仁核桃、柿子為主的雜果生產也初具規模。縣城北部借助豐富的草原資源,畜牧業得到快速發展,年均提供牛羊商品5萬多頭(隻)。以上資源雖有治理開發,但隻是初步的,淺層的,開發潛力很大。

三是突出三發建設。一是項目建設。突出抓好三個方麵:

一要明確方向抓項目。把重點放在農業、資源、基礎設施、小城鎮建設及第三產業的開發建設上,堅持國家、集體和個體私營經濟共同發展,內外齊進,大力發展高科技農副產品加工項目和工業項目,促進經濟快速發展。二要組建隊伍跑項目。通過多渠道捕捉信息,爭搶先機,爭取項目。要大力宣傳永壽的投資環境和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提高永壽的知名度,加快築巢引鳳步伐。三要立足縣情找項目。重點從生態農業、農副產品加工、小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規劃運作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力爭列入中省建設計劃。二是環境建設。以交通、通訊、原材料和城市配套設施為重點,公路實現縣鄉通油路,村村通沙石路,並加快升等改造節奏。要繼續加大石灰石資源開發力度,擴大水泥、白灰生產能力,開發高標號特種永虎牌係列水泥和以石灰石為原料的電石等係列產品。

在軟環境方麵,要叫響“讓投資者發財,求永壽快速發展”的口號,製定激勵優惠政策,輕稅薄費,規範執法行為,根治“三亂”,創造公平、公正、良好的投資環境。三是幹部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三支隊伍,即優秀的宏觀決策和經濟管理的領導幹部,懂經營、會管理、具有開拓精神的企業家隊伍,掌握一定專業知識的勞動者隊伍。

四是四大開發。一是扶貧開發打基礎。緊緊圍繞“雙七百”。

指標,在鞏固“越線”成果、抓好扶貧到戶工作的同時,努力搞好移民搬遷工作,力爭年內脫貧摘帽。二是土地開發出活力。

下大力氣改造中低產田塊,墾複閑置的莊基地。同時,加大四荒地拍賣力度,鼓勵客商來永興辦綠色企業。三是農業開發添活力。努力提高農業綜合能力,認真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節水灌溉、窖灌農業等重點能力,堅持不懈地大搞農田基本建設,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四是農業產業開發增效益。以蘋果業為突破口,重點抓好優勢產業基地建設,壯大龍頭企業,不斷延伸產業鏈。

五是處理好五個關係。

1.苦練內功與善借外力的關係。在目前的情況下,中央對西部實施山川秀美工程的支持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單純依靠外援搞治理,搞開發,要始終不渝地堅持本地實際出發,老老實實地按客觀規律辦事,科學決策,腳踏實地把經濟搞上去。一句話,對外部環境要積極適應,對內部環境要全力鍛造。

2.發揮優勢和轉化劣勢的關係。貧困山區縣也有許多自身的優勢,發揮優勢。

3.短平快和長相依的關係。短平快就是要著重抓好建設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立竿見影的效果。長相依就是指縣域經濟起到長期支撐的重大項目和主導產業。要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敢於讓利讓權,以讓促取,先讓再取,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後勁。

4.治理和開發的關係。治理是開發的目的。治理是為了更好地開發。要以防治水土流失為出發點,以提高經濟效益為落腳點,把經濟林草與環保林草結合起來。

5.治理開發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關係。在治理開發中,要把農業放在突出位置,根據市場需求和國家的產業政策,嚴格按照糧食抓提高,果業抓開發,名優新稀抓引進的思路,大力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升級老產業,努力開發新產業,走好永壽特色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總之,通過積極實施“12345”計劃,我們永壽縣將從1999-2010年時間,集中物力、財力,以流域為單元,以人工造林為主,實施封山育林,加大淤地壩建設及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力度,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和林、果、牧生態農業,城鎮、村組道路以綠化、美化為重點,宜林地以雜果經濟林為主,突出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退田還林7100公頃,新增林地35600公頃。其中從1999年開始,用5年時間建成花椒、柿子、核桃林各10萬畝,使森林麵積達到44180公頃,人工種草3600公頃,建草籽基地700公頃,牧地改良8000公頃,林草覆蓋率達到63.8%,同時建成翠屏山森林公園,建設淤地壩217座,穀坊374座,集雨窖2萬處,移民搬遷11456人,最終有效控製水土流失,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技術服務體係和生態監測體係,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新永壽,順利實現山清水秀、民富縣強的宏偉目標。

日記摘抄2002年7月4日晚今天,我的心情特別激動,在我愛人和兒子及朋友的陪同下,來到鹹陽機場去美國學習。今天是從鹹陽先到北京,明天從北京到美國洛杉磯。這是我第一次出國,而且也是兒子鄭浩第一次送我。我感覺我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像一個大人了。

妻子、兒子、我。一家人在一起是多麽的幸福呀!

2003年6月12日早人當在最難時想到的是自己最知心的人,人當在最高興的時候想到的是自己最知己的人,在事業的進步和家庭二者隻能選擇其一時,我隻能選擇家庭。因為家庭隻有一個,事業可以多方麵選擇。

來延安我作為組織部長,也有一些人為自己的目的而采取一些不正當的做法,但我始終堅持一點,不做對不起家人的事情。

近幾天工作壓力大,很忙,盡管我的心情很不好,但我覺得我活得值,我做了一個真正的人。

2003年6月14日早星期六晴今天是星期六,休息日工作對我來說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了,可以說不回家的雙休日幾乎都有事。

昨天晚上給家裏打了個電話,鄭浩正在複習物理,說明這學期鄭浩學習還抓得是比較緊的,這樣我就放心多了。

2003年6月28日晚上9點20分今天召開了市二屆黨代會代表推選工作會議,這標誌著市二屆黨代會籌備工作進入重要階段……這時我鬆了一口氣,那天的黨委會議不僅通過了這個,而且還很順利地通過了幹部人事問題及黨組織設置的調整,心裏感覺好了許多。在工作輕鬆時,就想家,很想家,現在就很想家。

2003年6月30日晚自己感冒很嚴重,今天晚上很不舒服,所以什麽事情都不想幹,但又不想讓時間白白耗過,所以還是想看一看有關材料,這是多年來工作形成的習慣。

2003年8月14日星期四多雲這周已是距上次回家後的第六周了,也是來延安工作沒有回家時間最長的一次了。很忙,很累,很苦。但是當回想起自己的工作時,感覺心裏很安慰。

2003年8月31日星期天陰這幾月確實太緊張了,7月4日回家之後,到現在我還沒有回過家,家中有80多歲的父母,很想兒子,但沒辦法,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也了解我;妻子更是支持我的工作,雖然很想我,但由於工作的需要,她也隻能這樣忍受寂寞苦難;兒子鄭浩還比較聽話,我為我有這樣的好父母、妻子、兒子而感到自豪,他們也為工作上勤奮、努力、上進的我而感到自豪和高興。

2003年10月11日星期六陰天小雨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的機身,男人有男人的特定性。同樣,女人有女人的特定性,男人和女人從性這一方麵來講互相想得到對方,這是人的本性,但從人的品德方麵來講,不是自己的絕對不能要,要了就失去了德,就會變成失去德性的人,作為我自己一定要慎防女人用自己的色來影響自己,勾引自己,而自己一定要清楚,如果有這樣的人,她一定別有用心,一定想通過你手中的權力來達到她的目的,這樣的女人就失去了德性,失去了理智,這樣的人是最可恥的,最可怕的。相應和這樣的人相互勾搭的男人,也是很可怕的,遲早會出事的。做官的人,一定要謹防女人,一定要堅強,尤其是像我們這些家不在這裏,又長時間不能回家的人,更要堅定信心,堅決防止各種人的誘惑。

我也相信我自己,不會上當受騙。

2004年11月10日多雲星期三讀《健康快樂》——洪昭光家是什麽?

家是沙漠裏的綠洲,風浪中的港灣;

家是人生的驛站;

家還是夫妻相互間的心理診所。

漫漫人生路,再沒有比家更溫暖的去處了。

世上隻有家最好,男女老少離不了;

男士沒家死得早,女人沒家容顏老;

有家看似平淡淡,沒家立刻淒慘慘;

外麵世界千般好,不如回家樂逍遙。

家的甜蜜溫馨是任何語言文字都無法抒寫的。

以上是書中的一段話,讀後和自己想法和觀點十分一致,所以記錄下來。

“一本好書,好似一把好的鑰匙,改變你的命運,讓你走向光明。”

“書是知識的源泉,精神的食糧,書是人生的指南,進步的階梯。”

“心理壓力是許多疾病的根源。心理平衡、心態好的作用可以超越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總和。有了心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體的各個係統才會處於最佳的協調狀態,一切疾病都能減少。但心理平衡並非心如枯井,更不能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種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華和心靈淨化後的崇高境界,是寬容、遠見和睿智的結晶。”

“家庭健康不僅是個人身心安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源泉,而且是社會健康的基石和保證。”

2004年11月17日星期三晴做人很難,做官更難。那做一個讓大家(上級、下級、管你的人、你管的人、同事、朋友等)都滿意的官更是難上加難。

……中共延安市委書記王俠的唁電驚悉鄭永強同誌不幸遇難,深感震驚和悲痛。謹向永強同誌親屬表示深切慰問!請節哀順變,各自珍重!我因在外地就醫,不能親往告別送行,深感遺憾!

永強同誌自2001年7月到延安工作以來,在延安的組織建設、幹部隊伍建設、統一戰線工作、老幹部工作、群團工作等方麵作出了顯著成績,為延安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永強同誌勤勉敬業,廉潔勤政,作風嚴謹,謙虛謹慎,品行高潔,善於與人合作共事,在延安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中享有很高威信。永強同誌的不幸去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領導、好同誌、好朋友,是延安人民的一大損失!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以永強同誌為榜樣,團結一致,紮實工作,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更加努力地把延安的事情辦好,告慰永強同誌的在天之靈!

鄭永強同誌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將永遠活在延安人民心中,我們永遠懷念他!

王俠2005年1月13日在鄭永強同誌追悼大會上的悼詞延安市市長張社年中共延安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鄭永強同誌,2005年1月12日13時許,在西安參加會議後返回延安途中,於210國道富縣段發生車禍,不幸遇難,因公殉職,年僅45歲。

鄭永強同誌1959年11月出生於陝西省涇陽縣橋底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西北工業大學學習。1982年7月分配到西北輕工業學院任教。期間,參加在職學習,獲得輕工機械專業碩士學位。198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7月調鹹陽市政府辦公室工作,先後任農業科副科長、科長、辦公室副主任。1997年11月至2001年7月,先後任永壽縣政府代縣長、縣長、縣委書記。2001年7月,調任延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2003年8月任延安市委副書記,同年10月兼任市委黨校校長。鄭永強同誌是陝西省第十次黨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鄭永強同誌的一生,是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積極進取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的一生。

鄭永強同誌在西北輕工業學院工作期間,刻苦學習,精心施教,在同事和學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鹹陽市政府辦公室工作期間,鄭永強同誌思想敏銳,勇於創新,勤奮敬業,協助領導做了大量調查研究、組織協調和督辦落實工作,較好地發揮了參謀助手作用,深受領導和同誌們的好評。

在永壽縣工作期間,鄭永強同誌認真貫徹中、省、市各項政策規定,緊密結合永壽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1999年7月主持縣委工作後,團結帶領縣委一班人,充分調動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和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解放思想,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完善思路,促進了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過幾年努力,全縣“兩基”達標順利通過省政府評估驗收,國企改革實現了曆史性突破,山川秀美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支柱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改善、非公有製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等都取得了重大進展,探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來延安後,鄭永強同誌認真履行職責,出色完成了職責範圍內和組織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特別是在任市委副書記期間,先後分管組織、統戰、編辦、老幹部、對台、黨校、機關工委、群團、雙擁、國防動員以及殘聯、工商聯、老促會、扶貧協會、關工委、慈善協會等方麵的工作。認真貫徹黨的幹部路線,狠抓幹部隊伍和領導班子建設,積極推進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嚴格執行《幹部任用條例》等製度,使一批優秀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有力推動了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深化農村、加強城鎮”的基層黨建工作思路,組織開展了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三級聯創”、“創樹萬名科技致富帶頭人計劃”等項活動,精心組織實施農村黨員學習教育陣地建設示範工程,全市所有村基本建成了標準化黨員活動室。理順了市直機關黨組織隸屬關係和工作關係,狠抓了機關、國有企業、非公有製經濟組織和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使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認真貫徹黨的民主集中製原則,自覺維護班子團結,高度重視並努力推進統一戰線工作,充分調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性,為形成團結興延、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麵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市、縣區換屆工作中,主持製定了嚴密細致的工作方案,耐心做好各方麵的工作,確保了換屆選舉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在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籌建過程中,帶領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和專業技術人員勘查選址、設計方案,多次主持召開協調會議,認真做好各方麵接待工作,經常深入施工現場督察指導,為學院建設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鄭永強同誌在20多年的工作中,忠誠黨的事業,忠於黨和人民,忠實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他政治立場堅定,具有很高的理論政策水平、思想道德素質和較強的黨性修養。他為人正派,辦事公道,作風民主,團結同誌,性格直爽,平易近人,具有較高的領導藝術、較強的親和力、創造力和工作推動力。

他講政治,顧大局,參加工作以來,幾次變動工作崗位,都堅決服從黨組織的安排。他工作嚴謹,處事穩妥,實事求是,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竭盡全力為基層幹部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他嚴格遵守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謙虛謹慎,嚴以律己,清正廉潔,住在辦公室,吃在機關灶,下基層堅持做到輕車簡從,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從嚴要求,樹立了良好的公仆形象。

鄭永強同誌的英年早逝,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誌、好幹部,是延安人民的一大損失。延安廣大幹部群眾為他的不幸遇難深感悲痛和惋惜,並將永遠懷念他!

我們深切悼念鄭永強同誌,就是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高尚品德和優良作風,學習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和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延安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鄭永強同誌永垂不朽!

爸爸您回來吧鄭浩爸爸、爸爸,您回來吧!爸爸、爸爸,您回來吧!

1月12日晚10點多,當我還在做作業的時候,媽媽帶著沉重的語氣說:“浩浩!快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去看爸爸……”看著媽媽那木呆凝重的眼神,我不敢問,也不敢說。幾位叔叔、阿姨陪著我們經過長達七個小時的顛簸,我和媽媽來到了延安。當我看到爸爸時,他已經躺在醫院裏一個陰冷的小房間裏,我失聲痛叫著:“爸爸!爸爸……”爸爸就是不理我。

刹那間,我明白了一切,爸爸已永遠離我們而去了。16歲的我,怎能麵對這個殘酷的現實呀!

爸爸,您每次回家,總說您忙、忙、忙……您每次回家在百忙中都要詢問我的學習情況,幫我解答一個個的難題,教我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每次離家您都要叮嚀我:“浩浩要聽媽媽的話、聽老師的話,常替爸爸去看看爺爺奶奶!”可是,爸爸!

從今以後,我卻再也看不見您那匆忙、疲憊的身影了。

爸爸!爸爸!您知道嗎?我和媽媽看您來啦!爸爸!您別扔下我們,我和媽媽離不開您啊!

涇水滔滔,延河長流,我的淚水如注;嵯峨顫抖,寶塔瑟瑟,我的心已破碎。爸爸啊,爸爸!我將不辜負您的期望,一定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安慰您的在天之靈!報答愛護、關心我的每一位親人、叔叔阿姨們!爸爸,爸爸,我永遠愛您!

爸爸!爸爸……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共永壽縣委辦公室已故的原延安市委副書記鄭永強同誌,在永壽擔任縣長和縣委書記期間,帶領縣委、縣政府領導集體,能站在高度,分析縣情,大膽決策,埋頭苦幹,不僅使縣域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明顯進步。更為重要的是,給廣大貧苦農民帶來了十分可觀的收入。尤其是在“普九”“地膜小麥”推廣、布爾山羊養殖、林業工程建設、移民搬遷和招商引資等方麵,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受到了全縣人民的一致認可。到延安擔任組織部部長和市委副書記期間,鄭永強更是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用自己的心血給老區延安鮮紅的黨旗上,增添了醒目的亮色。

在永壽,為改變貧困山區的麵貌,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他嘔心瀝血,用實際行動豎起的一個個豐碑,刻寫著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深厚感情。

一、立足縣情,調整充實完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永壽是一個山區國定貧困縣,資源相對貧乏,自然條件較差,經濟發展滯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為了加快發展,1997年縣級班子換屆以後,鄭永強作為縣長,開展調查研究,吃透縣情民情,積極參與縣委決策,全麵總結曆屆縣委、縣政府抓經濟、促發展的經驗,調整充實和完善全縣經濟工作思路,提出“圍繞財力抓經濟,圍繞效益抓經濟,圍繞富民強縣抓經濟。農業抓基礎,促開發;工業抓改革,促效益;第三產業和非公有製經濟抓發展,促繁榮;財政工作抓財源,促增收”的經濟工作新思路。圍繞這個思路,強調全縣經濟工作要突出農業基礎地位,全力抓好“5544”工程。即農業發展培育糧、煙(烤煙)、果、畜、林五大支柱產業;工業壯大煙(卷煙)、建(建材)、藥、電(水電)、煤五大骨幹產業;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市場、商流、旅遊、社會服務四個行業;公用事業加快供水、供電、交通、通訊四大基礎建設。實踐證明,這一經濟工作思路符合當時條件下永壽實際,推動了永壽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1999年,國家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建設山川秀美工程的戰略決策後,他和政府一班人進一步認識到永壽的希望在農業,潛力在農業,優勢在農業。但農業要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在2000年年初縣委全委會上,就全縣農業的開發發展,確定了更為具體、針對性更強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堅持“教育興農,科技強農”的發展戰略,依托楊淩農科城,聘專家,引技術,育人才,建基地,上項目,興產業;采取科技推動、政策調動、項目帶動、資金拉動、服務促動的措施,把人才、資金、技術聯結在一起,突出抓好果品、畜牧二大產業化基地建設。盡快形成“優質果、肉牛羊、地膜糧”的特色農業經濟模式。這一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思路和永壽縣的產業現狀貼得更緊了,針對性更強了,措施和重點更明確了,得到了全縣幹部群眾的擁護和貫徹落實,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二、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突出重點抓大事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必須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抓好事關全局性、基礎性的工作項目。作為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他,一是抓了教育奠基工程。分析永壽經濟落後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發展相對滯後,勞動者素質低下。為此,他把教育工作放在了戰略地位。站在永壽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把“兩基”工作作為奠基工程來抓,先後在縣上召開11次大型“兩基”工作會,親筆撰寫《科教興縣教育先行》《堅持科教興農、壯大農村經濟》等十多篇理論文章,指導開辦《永壽政訊》等專刊,開辟了一條“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

的好路子。為了解決“普九”投入嚴重不足這一問題,他克服“兩基”工作中的各種困難,采取財政撥、群眾集、個人捐、銀行貸、工隊墊等辦法拓寬籌資渠道。為籌措資金,他親自跑遍了全縣所有鄉鎮,先後召開協調會、現場會、解剖會11次,對鄉鎮“普九”工作實行一票否決。他也自加壓力,向全縣18萬群眾鄭重承諾“一月內籌不到300萬元,我就辭職”!為此,他千方百計做工作,跑上跑下,不到一月,籌集了300萬元資金。

這一舉動,為全縣各級幹部集資建校作出了表率,把全縣“普九”工作掀向高潮。為解決教師工資拖欠問題,兩次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三次主持召開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會議,通報情況,逐鄉鎮兌現,在省政府驗收前,教師工資全部發放到位。為著眼長遠從根本上解決教師工資問題,製定了《永壽縣兩項收歸製度實施方案》,受到省市肯定。近年來,全縣為“普九”累計籌集資金5200多萬元,建教學樓42棟,1999年永壽順利通過了省政府的“兩基”評估驗收,被授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縣”稱號,他自己也被評為市雙基工作先進個人,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獎勵。

二是抓了農業科技推廣。永壽是一個農業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多年來,永壽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農業資源沒有充分利用開發,生產效益較低。為此,他針對農民群眾科技意識差,作務水平低的現狀,在全縣範圍內要求紮實地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縣上成立農業科技宣講團巡回鄉村宣傳講解科普知識,組織農業科技人員下村入戶包項目,建示範基地,帶動農業實用技術的普及與推廣。聘請楊淩農科城專家教授來縣舉辦農業科技知識講座,並經常和這些專家教授保持聯係,定期聽取關於科技興農的建議和意見。在此基礎上,加大了引進、推廣、示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力度,狠抓地膜覆蓋技術的大麵積推廣應用。在1996和1997連續兩年地膜小麥在永壽縣試驗、示範成功的基礎上,加大推廣力度,分別在1998、1999年推廣地膜小麥13.84萬畝和15.8萬畝,創下了永壽縣農技推廣史上一項技術一次性大麵積推廣成功的新紀錄,為此,1999年全國旱作節水農業現場會特將永壽縣地膜小麥作為參觀點之一,來自國家農業部和各省農業廳的100多名與會代表對永壽縣地膜小麥推廣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同時,1998、1999兩年度永壽縣地膜小麥推廣工作被市政府評為先進縣,並給予了9.7萬元的資金獎勵。

在地膜小麥大麵積推廣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他曾多次要求相關部門嚐試將成熟的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應用在油菜生產上,通過試驗、示範,這一技術推廣取得了成功,為甘藍型油菜的南種北移提供了新經驗,為渭北旱塬油菜生產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與此同時,他還積極倡導要充分利用地膜小麥麵積大的優勢,積極探索“一膜兩用”技術的開發,利用膜麥套種玉米、油葵等經濟作物不同模式的試驗示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增產增收效果。為永壽縣耕作製度改革,提高複種指數找到了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也為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由於地膜覆蓋技術的推廣應用和一膜兩用技術的成功開發,使永壽縣糧油生產的技術含量進一步提高,增產作用發揮明顯,1999年全縣地膜小麥平均畝產205公斤,較露地增產100公斤以上,地膜油菜獲得了畝產95公斤的好收成,較大田油菜畝產高出60公斤,膜麥間套玉米取得了畝產250公斤小麥和504公斤玉米的好收成,為永壽縣糧油生產在大災之年不減產和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農業科技推廣方麵,由於他的領導有方,工作有力,狠抓了種植業的良種推廣,果品的優良品種更新,地膜覆蓋技術的大麵積應用及畜牧業以布爾山羊繁育改良為主的科技工作,全縣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到35.6%,被國家科技部命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他也被科技部評為“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三是抓了畜牧富民工程。永壽縣有林地38畝,草山草坡32萬畝,發展草食畜牧業條件優越,潛力較大。1997年以來,他和縣委、縣政府班子成員一道,堅持“行政推動,輿論鼓動,政策調動,服務促動,典型帶動”的方針,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興龍頭,抓大戶,建基地,拓市場,強服務,在全省首家引進了布爾山羊原種,成立了布爾山羊改良推廣中心,設立了200萬元的發展推廣基金,建立了縣良種羊場、引進了大禹養殖公司等龍頭企業,在全縣設立14個改良點,使布爾山羊的繁育改良工作得到了較快發展。使全縣原種布爾山羊存欄超過2000隻,占到全國存欄總量的四分之一,累計改良本地山羊4.5萬隻,產雜交代近7萬隻,原種及雜交代累計出售3.5萬隻已遠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區),增加農民收入650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增收400元。全縣湧現出了甘井、監軍、渡馬、蒿店、馬坊、豆家等典型鄉鎮及郝家、延村、翟家、喬家宮、溝圈頭、上來、灰家等布爾山羊及舍飼養畜示範村,布爾山羊一度成為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興產業。為此,2001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永壽召開了“全市布爾山羊繁育改良推廣暨舍飼養殖現場會”,在全市推廣永壽的經驗;2001年6月,國家人事部引智辦和農業部在永壽召開“布爾山羊胚胎移植和改良工作現場暨培訓會”,麵向全國推廣永壽改良和胚移工作經驗,2002年4月,省農業廳在永壽召開“全省養殖小區建設現場會”,在全省推廣永壽的養殖經驗。

四是抓了山川秀美工程。1997年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上任後,適逢全麵貫徹江總書記“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的重要批示及發出西部大開發總動員令之時。為了從宏觀上更好地指導全局工作,摸清家底,做到成竹在胸,他和縣級幾大家領導班子在大範圍內開展了深入調查研究活動。通過調查研究提出了“不遺餘力提高森林覆蓋率,千方百計發展林業經濟”的林業發展思路,並把林業列為富民強縣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還根據永壽一梁九溝九塬的地貌類型特征,本著以治理水土流失為目的,以生態建設為重點,以山川秀美為目標,以科技為依托,以政策為動力的原則,確定了以流域為單元,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林業分區發展方向,及時組織技術人員編製了《永壽縣山川秀美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先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工程、中德合作造林工程、渭北黃土旱塬農業綜合開發和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等重點項目,大規模開展了以造林綠化為主的生態環境建設,使山川秀美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累計造林15.9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3.95萬畝,飛播造林2萬畝,四旁植樹478萬株,綠化道路241公裏,全縣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製,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對永壽農業、農村經濟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由於林業工作成績斐然,永壽縣先後被授予全國“三北”防護林建設先進單位,科教興林省級先進單位等稱號,縣林業局也先後榮獲了1999年度至2000年度全國社會林業工程項目研究與實施工作二等獎和一等獎。

五是抓了移民搬遷工作。新階段,按照省市移民扶貧工作精神,他積極實施移民搬遷,搞好異地開發,先後製定了《永壽縣移民搬遷實施方案》和《移民搬遷優惠政策》。在移民新村建設上認真堅持“五個結合”,把移民新村建設與扶貧重點村建設相結合,解決移民新村基礎設施資金不足的問題;把移民新村建設與山川秀美工程、退耕還林還草相結合,解決搬遷戶的耕地和近期口糧補助問題;把移民新村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解決貧困人口的增收問題;把移民新村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解決勞動力轉移的問題;把移民新村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解決貧困村的村容村貌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真正做到了搬得出,住得穩,能致富,從根本上改善特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截至2001年全縣共搬遷1353戶5822人。

六是抓了招商引資工作。縣上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事關全縣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製定完善了《永壽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並多次召開大會動員安排部署招商引資工作,一時間,全縣興起了積極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努力向上爭項目,爭資金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