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科技創新和傳統產業改造

1.知識經濟的物質基礎是高新技術。高新技術產業化,一方麵要求發展新興高技術產業,另一方麵則是利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麵改造,後者對現階段的中國更為艱巨。

2.注重傳統產業的技術創新。“創新是經濟增長的動力”。

我國傳統產業技術創新的基本方向:一是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的技術創新,因為隻有產品升級換代,才能形成創新的需求,使傳統產業部門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撐點;二是促進產品深加工的技術創新,因為隻有產品深加工,才能拉長傳統產業鏈,有利於在更大程度上推動傳統產業的有效需求。

3.改造傳統產業的目的是提高傳統產業的競爭力,新經濟增長理論並沒有否定比較優勢理論,因此,針對我國的現實情況,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循環,乃是問題的關鍵。

4.信息技術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先導技術,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普及,信息化趨勢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在經濟生活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基礎的共性技術。

5.利用先進製造技術改造傳統工業企業,提高生產技術裝備水平,提升傳統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6.改造傳統產業,並不能夠僅僅停留在生產力——技術的層次,按照係統結構和功能對應的原則,必須深入到生產關係——組織的層次進行改造。

7.傳統產業的改造是相當複雜的,製約因素很多,現實情況決定了目前隻能采取一種漸進的發展戰略,以時間換空間的戰術可能是最佳選擇。

總之,知識經濟對社會的影響現在還是初露端倪,但其深度、廣度和強度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未來變革的震撼。麵對知識經濟的來臨,我們要有緊迫感和責任感,抓住新的機遇,進行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體製創新,迎接新的挑戰。

(4)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發展係統研究(提綱)

鄭永強

1.導論

1.1概述

1.2研究的背景及選題意義

1.2.1研究的背景

1.2.2學位論文調研

1.2.3選題意義及目的

1.3國內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及特點

1.3.1國內理論前沿

1.3.2特點

1.4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的界定

1.4.1紅色資源的界定

(1)紅色資源地區的劃分標準

(2)紅色資源地區的界定

1.4.2紅色資源地區的現狀及分類

(1)現狀及分布情況。

(2)分類已進入小康地區基本解決了溫飽正向小康邁進地區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

1.4.3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的界定

(1)欠發達地區的概念

(2)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的界定

2.紅色資源富集與欠發達地區的關係

2.1欠發達地區紅色資源成因分析

2.1.1自然環境

2.1.2人文環境

2.1.3國情因素

2.2紅色欠發達地區的曆史貢獻

2.2.1革命貢獻

2.2.2生態資源貢獻

2.2.3人力資源貢獻

2.3新時期紅色富集欠發達地區的地位和作用

2.3.1地位分析(政治影響、全麵發展中的地位)

2.3.2作用分析(教育貢獻、生態恢複等貢獻)

2.4紅色富集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困境分析

2.4.1貧困問題突出

2.4.1.1生態貧困

(1)地質地貌複雜,氣候幹旱多災

(2)水土流失嚴重,耕地承載能力脆弱

(3)生存環境惡劣,需搬遷移民人口眾多

2.4.1.2製度貧困

(1)上層建築規模偏大

(2)管理方式落後,運行效率低下

(3)政府外部驅動效應不足(縮小地區間差距、政府投資、轉移支付等)

2.4.1.3人才貧困

(1)成因

(2)現狀

2.4.2經濟發展滯後

2.4.2.1生產條件差,農民收入低

2.4.2.2綜合經濟實力弱,地方財政困難

2.4.2.3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經濟發展環境差

2.4.2.4產業結構不合理

2.4.2.5商品經濟不發達,市場發育程度低

2.4.3社會進步緩慢

2.4.3.1思想觀念落後

2.4.3.2教育科技落後

2.4.3.3文化衛生事業落後

3.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的支持評價研究

3.1國家支持曆史回顧

3.1.1扶貧政策支持

3.1.2資金項目支持

3.1.3提供發展援助

3.1.4協調區際關係支持

3.2支持現狀評價

3.2.1支持成效(肯定成績)

3.2.2現狀評析(區際間不平衡,仍然欠發達)

3.2.3激活目標

3.3發展滯後風險性因素預測

3.3.1政治安全(社會穩定)

3.3.2經濟安全(建設小康社會)

3.3.3生態安全(生態環境)

4.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發展的國家戰略研究

4.1實施國家戰略的意義

4.1.1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

4.1.2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現實需要

4.1.3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曆史需要

4.2國家戰略的政策構成

4.2.1扶貧開發

4.2.2生態建設

4.2.3基礎設施建設

4.2.4財稅優惠政策支持

4.2.5社會事業建設

5.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發展的地方戰略研究

5.1紅色品牌係統研究

5.1.1紅色品牌包裝

5.1.1.1品牌的內涵和作用

5.1.1.2包裝的涵義

5.1.1.3包裝的目標體係

5.1.2紅色產業開發

5.1.2.1紅色文化產業

(1)紅色文化內涵(定義、特征)

(2)紅色文化意義

(3)紅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5.1.3紅色旅遊產業

5.1.3.1紅色旅遊現狀分析

5.1.3.2紅色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問題

5.1.3.3紅色旅遊業發展對策分析

5.1.3.4紅色旅遊產品開發

5.1.4紅色教育資源的開發

(1)紅色教育的定位

(2)紅色教育的意義

(3)紅色教育的係統設計

5.1.5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建設

(1)紅色紀念地的保護和管理

(2)紅色資源的搜集與整理

(3)紅色景觀建設

5.2區域優勢資源與產業開發

5.2.1區域優勢資源分析

(1)共性優勢

(2)個性優勢

5.2.2區域優勢資源的開發原則

5.2.3區域優勢產業發展對策

5.3人力資源開發

5.3.1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5.3.2人力資源發展對策研究

(1)教育事業

(2)科技事業

(3)衛生事業

(4)人口與計劃生育

5.3.3人才戰略研究

(1)人才的開發

(2)人才的合理利用

5.4統籌資源、全麵發展

5.4.1移民開發

5.4.2扶貧開發

5.4.3區域調整

5.5製度創新機製

5.5.1製度創新的途徑

5.5.2教育與意識形態環境的變化是製度創新的重要條件

5.5.3地方政府與製度創新

(1)地方政府推動製度創新的優點

(2)政府在製度創新中的作用

6.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發展的精神動力研究

6.1精神動力內涵

6.2精神動力現實意義

6.3紅色精神研究

6.3.1曆史背景分析

6.3.2科學內涵

6.3.3曆史作用

6.3.4發展曆程

6.3.5現實意義

7.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機製與途徑

7.1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7.2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機製研究

7.2.1背景分析

(1)人口——資源——環境矛盾日益明顯

(2)綜合國力明顯提高

(3)宏觀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

7.2.2機製的內涵和作用

7.2.3機製的內在關聯性

7.2.4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機製

(1)政府管理機製

(2)廣泛的公眾參與機製

(3)有保障的投入機製

(4)資源的科學配置機製

7.3可持續性發展的模式與途徑研究

7.3.2紅色富集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模式

7.3.2.1井岡山可持續發展模式

7.3.2.2瑞金可持續發展模式

7.3.2.3遵義可持續發展模式

7.3.2.4百色可持續發展模式

7.3.3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

7.3.3.1製定特殊優惠扶持政策

7.3.3.2提高人口整體素質

7.3.3.3調整產業結構

7.3.3.4開發優勢資源

7.3.3.5發展特色產業

7.3.3.6生態環境建設

8.紅色資源富集欠發達地區係統發展的實證研究

8.1概述

8.2延安紅色旅遊優勢力及其戰略製定的實證研究

8.2.1變量構造

8.2.2目前紅色旅遊優勢力狀況分析

8.2.3紅色旅遊戰略狀況研究

(1)目標設計

(2)量化分析

(3)結論

8.3特色產業開發實證研究

8.4延安生態建設模型的實證檢驗

8.4.1基於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和經驗獲取

8.4.2生態恢複績效評估

8.4.3結論

8.5延安紅色教育基地實證分析

8.5.1基地定位

8.5.2紅色教育類型分析

8.5.3開展紅色教育狀況

8.6本章小結

9.結論(注:未完成的博士論文)

對發展與代價的理性認識鄭永強(西北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陝西西安710072)

摘要:發展並不總是意味著進步,其中蘊涵著犧牲、損失、放棄等負效應,也就是所謂的代價,社會發展就是通過付出代價並揚棄代價的方式實現的。代價是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發展是進步和代價的統一體。

關鍵詞:發展進步代價一在通常意義上,代價指“為達到某種目的所消耗的物質或精力”。與漢語中的“代價”相對應的英語詞匯是cost。

《韋伯斯特大辭典》中cost的含義之一是“丟失、喪失或損害,它們或是作為獲得某種東西的必要費用,或是作為一種行動的不可避免的結果或懲罰”。英語中的另一詞匯price有時也譯作“代價”。《韋伯斯特大辭典》中的price的含義之一是“得到或提供某物的代價”。“代價”一詞在經濟學中最早得到使用,在經濟學中,代價和成本概念一致,即為了一定的產出而進行的投入或所消耗的成本,人們往往以此來衡量經濟發展的快慢與效益的好壞。在社會學中,代價是一種理性的尺度,即人決定其社會生活中理性行為的個體性判斷及選擇標準。美國社會學家喬治·霍曼斯認為,經濟理論建立在人們在經濟交往中企圖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潤這一假說的基礎上;他說,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是企圖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所不同的是經濟生活中的代價表現為金錢或物質等有形的東西,而社會生活中的代價在多數情況下表現為如友情、義務、聲望、權威等無形的東西。據此,霍曼斯認為,代價是“為獲得某種報償而受到的懲罰或放棄掉的另一收益”。曆史學家湯因比在論述21種人類文明時,講述了多種代價:挑戰過於嚴重的代價、環境過於舒適的代價、應戰時用力過猛的代價和高度適應的代價等等。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代價作為一個價值性概念,是指人類通過實踐活動以實現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所付出的犧牲、損失、放棄以及由此造成的與主體價值相背的負效應或消極後果。代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代價存在於價值目標的選擇過程中。社會發展目標並非單一的,而是多樣的,社會發展目標的多樣性根源於人的需求的多樣性。但是,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製,人的多種需求不可能同時滿足,社會發展的多重目標也不可能同時實現,這就要求人們對發展目標進行選擇。在眾多的價值目標中,由於選擇了優先發展的主導價值目標,從而導致其他價值目標的抑製、損害乃至放棄,這些被抑製、損害或犧牲的價值就是為實現主導價值目標而付出的代價。借用經濟學上的“機會成本”。

的概念,此種意義上的代價就是社會為發展所支付的社會機會成本。在經濟學上,既有生產成本又有機會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某種產品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機會成本是指這些產品被用於生產一種產品就不能用於生產另一種產品,因為資源是有限的。在社會發展中,我們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當我們要實現某種價值目標時不得不犧牲其他價值目標,這就是實現某種價值目標時必須付出的機會成本。

第二,代價存在於成本的實際投入中。這就是主體為了謀求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所作的必要的投入或付出,也即成本。應該說,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發展都必須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資源投入、資本投入、人力投入等等,這種投入是必需的,因為有支出才會有收益。當然,這裏有一個投入合理與否的問題。合理的投入無疑對社會發展是有利的,而不合理的投入對社會發展是有害的。

第三,代價存在於主體的實踐活動中。社會發展過程是一個價值世界的創造過程。然而,人的創價活動往往具有雙重效應:正效應和負效應。正效應是人通過創價活動達到了一個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統一的活動結果;負效應是指被人們所創造出來的對象物,不但不是對創價活動主體的本質力量及其過程的積極肯定,而是反過來成了壓抑、束縛和否定主體生存發展的異己力量,這種實踐活動的負效應就是代價。近代以來,人的創價活動所帶來的負效應是全方位的。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上看,人的創價活動的負效應表現為生態失衡、環境汙染、能源短缺、土壤退化以及全球性的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等;

從人與社會的關係上看,表現為人創造出來的社會關係、社會結構、體製、組織所造成的人的異化等;從人與自身的關係上看,人的創價活動所衍生出來的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等,使人在某種程度上喪失了尊嚴、權力、價值,使人變成非人化的物。從人類實踐活動的總體情況來看,隻存在代價大小的問題,而不存在有無的問題。

第四,代價存在於價值的轉換過程中。在新舊價值的轉換過程中,人們為了實現新的價值目標損害或犧牲一些已有的價值。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曆史的任何進步都伴隨著相對的退步。

誠如恩格斯所言:“數千年文明製度的建立,是以原始平等的喪失和純樸道德的失落為代價的。”“文明每前進一步,不平等也同時前進一步。”在特定的社會發展階段上,由於社會曆史條件的局限性,有些新價值目標的創造和實現常常是以否定一些既有的舊價值為代價,這就是社會發展中的價值損失性。

第五,代價存在於人的認識活動中。人總是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在特定的時空範圍內從事價值創造活動的,這就決定了人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其間難免發生失誤。誠然,同動物的活動相比,人類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是有一定的預見能力的,但這種預見能力又是不充分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因為,人們不可能“全息性”地對未來作出預測。正由於人的認識的局限性,使人在創價的活動中難免要為此付出代價。

二代價存在於人的實踐活動中,人的實踐活動由於受主客觀諸多條件的限製而表現出複雜性和多樣性,這就使得代價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人們可以依據不同的標準將代價區分為不同的類型。

從代價的主體承擔者的角度,把代價分為個人代價和集體代價。從人的實踐活動所賴以進行的前提來看,代價可分為投入性代價(或消耗性代價)和選擇性代價。從代價的損耗性質來看,代價可分為物質代價和精神代價。從代價發生作用的時效來看,代價可分為短期代價和長期代價。從代價的功能來看,代價可分為必要代價和非必要代價。如此等等。

代價作為與進步相對立的一種現象,是社會發展中的一種客觀存在。代價產生的原因在於:

首先,從實踐方麵來看。實踐作為主體對客體的一種改造活動,必然要在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基礎上並借助於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來進行。但是,在現實的發展中,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很難統一起來。一方麵,兼顧到了合目的性,卻有違背外部世界的客觀規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實踐進程總是通過付出代價的方式來實現。因為客觀世界“走自己的路”,它不隻為主體發展而存在,當主體違背外部世界的規律而隻按主觀意誌行事時,必然產生代價。另一方麵,人又有自己的目的和意誌,他不僅按照客觀規律行事,還要按其目的行事,當實踐的發展進程不符合人性的發展要求和人的目的要求時,就必然要付出代價。

其次,從認識方麵來看。人的認識對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把握需要一個過程,這是因為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的暴露需要一個過程,人的實踐活動不可能使主體和客體達到完全的統一,這就使得實踐的進程必然以付出代價的方式進行。同時,主體的認識和改造能力由於受著特定曆史條件的製約具有曆史的局限性。人的認識這種相對性和曆史局限性必然帶來人們判斷、選擇和實踐活動的曆史局限性,進而必然會造成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的某些不合理性,從而使人們的選擇和實踐付出一定的代價。更為重要的是,由於人的實踐活動具有生成性和開放性,這就使得實踐的始態和終態之間並不是等價的、對稱的、可逆的,而是不等價、不對稱、不可逆的。因為它們的關係不是那種由“潛在”到“顯在”的預成性的,而是由“無”到“有”的生成性的。在這個意義上,實踐的終態總是大於它的始態,終態總是包含著始態所不具有的新的規定。這正是實踐活動所特有的創造性和探索性所在。它使實踐在其“事先”與“事後”之間形成了一道“無知之幕”,並構成人們充分地預見未來所難以逾越的認識論屏障。正是由於人類實踐後果及其潛在效應和延遲效應的不可充分預測性,使得社會發展往往會為此付出代價。

再其次,從主體方麵來看。人是社會發展的實現者,是實踐活動的承擔者。然而,人是有利益矛盾的主體;由於人所處的社會曆史條件不同,因而人的需要和利益也就各不相同。盡管人類存在著共同利益,但共同利益的存在並沒有消除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間的矛盾和衝突。其表現為:一是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這種矛盾往往使社會發展以犧牲個人的、甚至是整個階級的利益為代價為自己開辟道路。二是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矛盾,人類常常由於思想的狹隘和行為的短視而犧牲長遠利益以滿足眼前利益,從而為未來的發展埋下隱患。

再次,從活動的手段來看。人類實踐活動所創造的成果屬於人化產品,這些產品或成果本身也許是積極的、有益的,但由於曆史條件的局限性,獲得產品或成果的手段卻是不合理的、不正當的,這也會導致負麵效應的產生。

最後,從社會變革方麵來看。每一次大的社會變動,其深層的客觀原因在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其直接結果表現為利益結構的重新調整,原先起支配作用的利益集團(或階級)有可能在動蕩的社會轉型過程中喪失其主導地位而被新崛起的利益集團取而代之。新的利益集團在追逐自己的利益時必然要否定、奪取其他集團的利益。這樣,從社會整體利益實現的角度看,新利益主體的湧現和主體利益的實現必然要以犧牲其他主體的利益為代價。同時,在新的利益主體剛剛產生的時候由於自身力量的弱小而暫時被舊的利益主體所壓製或扼殺,這也是一種代價。

代價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探明代價的成因,其目的是要找到克服代價的方式和方法,使社會以最小的代價付出獲得最大的發展。

三發展必須以付出代價的方式進行。代價孕育於發展過程中,並構成了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代價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影響著社會的發展,使社會發展表現出深刻的辯證本性。

(一)代價是發展的否定性環節代價意味著“失”,即價值的損耗或消失;因此,付出代價的過程就對已有社會進步成果的消耗和否定的過程。這可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看:

第一,代價意味著付出,也就是為謀求發展所消耗的成本。

但是,資源是有限的,成本投入的增大意味著總資源的減少;

如果資源的投入超出一定的限度,自然資源的投入會造成資源的再生性危機,那麽這將妨礙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必須的進一步的資源投入。

第二,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製,在眾多的發展目標中,選擇某一些發展目標就要犧牲另一些發展目標,而有些被犧牲的發展目標對社會發展和進步來說又是必不可少的;那麽,這種犧牲對社會發展而言就是一種損失。它或使社會發展速度放慢,或使社會發展畸形,如此等等。

第三,由於人的主觀失誤而造成的對社會發展的負麵影響是有目共睹的。法西斯主義的暴行,嫁禍於別國的自私的發展行為,隻圖自己發展而限製甚至千方百計阻撓別國發展的行為,烏托邦式的各種大躍進和洋躍進,鼠目寸光的不為子孫後代考慮的短視行為,不顧全局隻顧局部的行為,凡此種種,都使人類、國家、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災難。

代價作為社會發展的否定性環節,影響和限製著社會的發展。而且,隨著人的創價能力的提高,造成代價的能力也在提高,這無疑會使社會發展承受更大的災難和痛苦。正如英國著名曆史學家愛德華·卡爾所指出的:“每一發明、每一改革、在曆史進程中發現的每一技術不僅有它積極的一麵,而且有它消極的一麵。代價總是要有人來承擔的。我不知道在發明印刷術多久之後,批評的人才開始發現它有助於散布錯誤的意見。今天,對由於汽車的出現而帶來的公路上的死亡感到哀悼,這是很尋常的事情;甚至有些科學家對自己發現了解放原子能的種種辦法,感到遺憾,因為它可能而且已經作為造成巨大災難的用途。”(二)代價是社會發展的肯定性環節代價又意味著“得”,有所“失”是為了有所“得”,社會就是通過付出代價並揚棄代價的方式而獲得進步的。

第一,代價與社會發展具有直接同一性。一方麵,社會發展過程直接就是代價付出的過程。社會要發展,就需要消耗已經積累起來的發展成果,消耗勞動者的體力和智力。另一方麵,付出積極代價的過程直接就是社會發展的過程。投入與產出是緊密相連、融為一體的。人類付出積極的代價這一投入會直接轉化為社會發展這一產出中的一部分,並凝結在社會發展的結果中。也就是說,代價的付出沒有丟失,而是直接轉移到社會發展中去了。

第二,發展通過付出代價並揚棄代價的方式為自己開辟道路。發展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它麵臨著種種矛盾和選擇,它必然要通過付出代價的方式為自己開辟道路。這裏隻存在一個代價付出的大小和合理與否的問題,而不存在要不要付出代價的問題。然而,付出代價是為了換取進步。因此,在發展的關節點上,必須揚棄舊的代價,才能實現新的發展。否則,發展將停滯不前。

第三,代價的肯定價值指的是,代價作為社會發展序列的內在環節是對進步的否定,但這種否定又包含著肯定的因素,包含著進一步轉化為進步的契機和潛力。從發展的靜態結果來看,代價的肯定價值指的是代價作為後果不僅具有消極意義,還具有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一是對人類妄自菲薄或近視短視行為作出警告、鞭策。二是以否定的形式修正和完善原有不合理的發展目標,以利於籌劃和製定新的發展戰略。代價的出現本身就表明了發展目標的製定尚有不合理之處,它還表明發展進程可能偏離了原先預定的發展目標,提醒人們找出產生偏差的原因並製定新的發展目標。三是對新一輪的發展序列起啟動、刺激的作用,代價是發展的邏輯起點。

總之,代價本身就是一個內蘊矛盾的辯證性範疇,是否定價值和肯定價值的對立統一。從直接的外在的形式上看,代價表現為否定;從間接的內在實質上看,代價表現為曲折的肯定。

代價以否定和肯定的辯證運動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四發展要付出代價,但代價的付出有一個大小與合理與否的問題。代價的大小是對代價的數量規定,代價的合理與否則是對代價的質的規定。代價是否要付出以及怎樣付出,其主要依據在於代價的合理性及其標準。合理的代價再大也得付,不合理的代價再小也不能付。

代價的合理性是人們對代價付出、代價活動過程及代價結果的理性預測、評價、規範和合理實現,它從人的生存發展及社會進步的角度審視、評價、規範人類的全部活動。代價合理性的本質在於體現人的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也就是說,隻有促進人的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代價才是合理的代價。代價的合理性體現了代價的必然性,合理的代價就是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那麽,如何判定代價的合理性?也就是說,代價合理性的標準是什麽?一般說來,代價合理性的標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第一,代價的付出是否有必要。有必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合理的代價,無必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不合理的代價。代價的必要性是指為了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所作出的必要的犧牲或放棄,這可從兩個方麵來理解:一是實踐主體價值目標本身是否必要,二是代價作為一種成本付出是否必要。合理的價值付出是實現主體價值目標的必要條件。第二,代價操作的可行性。

代價的付出是為了達到創價的目標,因此,在付出代價時就必須考慮到代價的付出能否實現創價目標。第三,代價的補益性。

人類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以最小投入換取最大的產出,也就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創價。代價不僅具有價值損失性的一麵,還有價值補益性的一麵;合理的代價應該是得大於失,利大於弊,補益性大於損失性。第四,代價分配的公平性。合理的代價表現為代價的付出者和價值享有者的統一,如果創價主體隻付出代價而不能享有創價的成果,那麽,這種代價分配就是不公平的。代價的必要性、可行性、補益性和公平性是衡量代價合理性的標準。如果所付出的代價對創價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並且創價與代價相比得大於失,代價的分配也是相對公平的,那麽這種代價就是合理的代價;反之,所付出的代價如果對創價並不必要或不可行,即有失無得或失大於得,或者代價分配具有不公正性,則這種代價就是不合理的代價。

代價的付出固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麵,但代價畢竟會對社會發展產生負麵影響,因此,必須把握代價付出的界限,把代價控製在度的範圍內。要確定代價付出的度的界限,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社會和民眾的承受能力。社會的承受能力主要由社會經濟狀況、各種社會體製狀況、社會權力運作狀況等決定的,其基本要求是發展速度與力度要與社會經濟實力相適應。民眾承受能力則主要是民眾的經濟收入水平與心理承受能力。代價的付出必須控製在社會和民眾的承受能力的範圍之內,否則就會引起一係列的社會問題。二是大多數人利益的維護。

付出代價必然意味著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損害,但代價的付出應以不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前提。三是社會的穩定與正常運行。在保證社會穩定與正常運行的限度內,一定的代價付出可以由社會消解、吸收;一旦超過這個限度,社會將無能為力,這樣就必然會引起衝突和動亂。四是代價的合理補償。這裏涉及到代價的付出會不會影響社會發展的持續性的問題。如果進一步的發展已對前期的代價做了充分的迅速的補償,那麽,在此限度內,社會發展將會順利推進。

為了把代價控製在度的範圍內,就必須對代價進行合理的調控。代價調控的首要前提是確立社會發展的代價意識,使人們充分認識到,發展必然會產生代價,隻有以較小的代價付出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發展才能順利推進。為此,在行動之前,必須對代價進行成本預測和效果預測;在實踐過程中對代價進行及時的反饋,以便對發展目標、發展方式等進行必要的修正,使發展目標、發展方式和發展手段的選擇更加科學化,從而對代價進行有效的抑製。通過對代價的合理轉換和有效取舍,以付出代價最小的發展方式追求最大成效的發展。

淺析區域差異對區域經濟的影響鄭永強(西北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陝西西安710072)

差異是用來對現象和事物進行比較,反映現象和事物在質和量方麵的不同的概念,是一種客觀判斷。區域差異在區域分析時經常使用,表示區域之間在經濟發展中的多方麵差別,如區域之間在經濟發展條件、經濟總量和結構、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麵的差別。區域差異具有普遍性和動態性。差異在各個國家之間、一個國家和各個地區之間廣泛存在。不同區域間的差異有程度上的不同,有的表現明顯,有的表現不明顯。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一些差異會出現,另一些差異則會消失。

一、對區域差異的認識區域經濟運行的目的是提高資源地域空間配置效率,增加區域福利。區域經濟發展是實現這一目的主要途徑。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觀察,區域差異既包括區域經濟發展條件差異,又包括區域經濟發展條件的組合差異和效率差異。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麵進行分析。

1.區域自然差異區域自然差異包括區域在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等方麵的差異。區域地理位置差異是指某一區域與其他區域的地域空間關係。由於區域具有不可重疊的地址特征,每一區域必然處於不同的地域空間,區域的地理位置差異也就必然存在。

不同區域有不同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經濟地理位置,區域地理位置對區域的經濟結構、生產力布局、生活方式有重要影響。

自然條件是區域經濟活動賴以進行的自然物質基礎。區域自然條件差異是指不同區域的經濟活動在依賴大自然方麵存在的差異。它對各區域的自然資源種類及其發展變化、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長期的影響。如氣候狀況直接決定農、林、牧、漁業發展的比例、重點和生產效率;地形地貌、人口密度決定了交通運輸業和城鎮的布局;自然資源稟賦直接影響不同區域產業投資的重點和投資的分配比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各個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和方向。

自然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是自然界中,基於當前生產力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可以被人類利用的自然物質和自然能量。特別是不可再生自然資源是大自然經曆了溫長的成礦周期形成的,一般開采消耗之後很難得到補充和更新。

自然資源最重要的特性在於它的有限性、區域性和整體性。

區域在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方麵的差異構成了區域的自然差異。區域的自然差異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區域的自然和地理條件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二是這種條件是自然形成的,可以保持不變或變化很緩慢,是一種靜態的區域差異;三是這種條件對區域經濟發展有長期的、綜合的影響。它將在長時期內直接地或間接地影響到區域的生產成本和投資能力,影響到區域的產業結構和地域結構。

2.區域製度差異經濟學中的製度有其特定含義。一般地講,製度主要指用來規範人們行為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組織以及人們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實行的一係列規則、手段和方法。經濟製度則是指那種有關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活動的決策及其實施的各種組織機構、規則、手段和方法。一切對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有直接和間接影響的製度性因素都可以包括在經濟製度的範疇之中。

經濟製度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決策機製、信息提供和協調機製、財產權、目標體係和激勵機製。製度變遷的動力是降低交易費用和為經濟主體提供更有力的激勵。對一國範圍內的不同區域而言,主要的經濟製度是相同的,但由於各區域自然、曆史、文化和經濟、社會條件不同,在基本製度穩定的同時,各種具體製度在不同區域會呈現出某些差異,而這又會引起區際交易費用差異和對經濟主體的激勵差異,從而影響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經濟福利增進。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東部地區利用有利的區位條件,麵向國際市場,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東部地區的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從而使東部地區的所有製結構中,國有經濟的比重下降,民營經濟比重上升並成為許多地區GDP的主要貢獻者。西部地區由於曆史原因,國有經濟所占比重較大,市場機製發育程度低,民營企業數量少、規範小,在所有製結構中,民營經濟比重較小,這種所有製結構方麵的差異直接影響到東、西部地區市場經濟體製的發育程度,使兩個區域在交易費用和對經濟主體激勵方麵也存在明顯差異。東部地區市場機製發展較為成熟,交易費用較低,經濟主體所受到的激勵也大於西部地區,結果是東部地區資源地域空間配置效率、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均高於西部地區。

3.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區域經濟發展是指某一區域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過程,其內容不僅包括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而且包括區域社會經濟結構的改進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它是一個綜合的技術、經濟、社會變革及演講過程。不同區域在不同的曆史階段,其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通常我們又把這種不同的發展程度稱作發展差距。區域在經濟發展方麵的差異包括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方麵的差異。這種差異雖然反映的是不同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現狀差異,但其形成是一個曆史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量和結構差異可能縮小,也可能擴大。

區域經濟發展總量差異表示區域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存量資產總量方麵的差別。區域經濟結構差異主要是指區域之間產業結構優化和高度化程度的差異。由於產業結構的演進與不同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和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在特定的經濟和技術條件下,各產業處於自己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總有一些產業比另一些產業發展更快。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產業結構不同的區域,其經濟發展水平、速度和質量也會不同。區域產業結構演講就是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與高度化的過程。產業結構高度化,是指在產業結構優化進程中,那些代表經濟、技術發展方向,能有效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競爭力的產業部門,逐步起主導使用的一係列經濟活動與過程的總稱。具體而言,包括在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由農業向工業、由輕工業向重工業、由“一、二、三”次產業向“三、二、一”。

次產業、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與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化;在同一產業內部,由粗加工、淺加工向深加工轉化,由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化。產業結構高度化是產業結構優化的本質內容和核心。它不僅指現有產業結構下各產業結構總量的擴張,也不僅是產業結構的協調程度提高,而是指產業結構發生結構性變化,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演進。

應當指出,不同區域自然條件、製度與經濟發展的差異是相互影響變化著的。自然條件的差異對區域經濟發展總量和結構的影響,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呈逐漸減弱之勢。在經濟欠發達時期,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較好的區域,市場經濟發展較快,通過區際貿易來彌補本區域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不足的能力也較強。因此,越是發達的區域,自然條件的差異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弱,而資金投入、科學技術、人口素質、市場機製方麵的影響力越強。此外,不同區域自然條件方麵的差異也會因製度的差異而擴大或縮小。高效率的製度可以彌補區域在自然條件方麵的不足,降低區域內部和區際之間的交易費用,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與高度化,進而提高整個區域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總之,區域差異,既包含區域經濟發展的條件,又包含了這些條件的組合和利用效率,它們既揭示了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性的原因,其本身也反映了這種差異性。

二、區域差異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區域差異對區域經濟活動具有明顯的、長期的影響,在不同條件下這種影響會表現出程度上的差別和某些變化。

1.影響區域經濟活動成本和勞動生產率區域差異對區域經濟活動的成本和勞動生產率有重要影響。

首先,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稟賦對區域經濟活動成本和勞動生產率表現出直接的影響。馬克思曾經說過:“撇開社會生產的不同發展程度不說,勞動生產力是和自然條件相聯係的。”“勞動的不同的自然條件使同一勞動質量在不同的國家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使得必要勞動時間各不相同”。各區域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稟賦差異直接影響到區際經濟活動的生產成本和交易費用,導致區際間的勞動生產率差異和經濟活動成本差異,使同一勞動可以獲得不同的產出,或提供相同的產品和勞務需要不同的勞動。其次,區域製度安排差異會導致對不同區域經濟主體激勵和交易費用節約的差異,從而導致區際勞動生產差異,影響資源地域空間配置效率。

2.影響勞動地域分工水平區域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稟賦差異是生產的勞動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礎,而區域製度安排和經濟發展狀況是勞動地域分工的社會經濟基礎。不同區域在自然方麵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活動成本,從而形成不同種類的產品和勞務,從而導致生產的勞動地域分工。或者說,生產的勞動地域分工不過是對上述條件的適應性反映。馬克思曾指出:

“不同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不同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因此,他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這種自然差別,在公社互相接觸時引起產品的相互交換,從而使這些產品逐步變成商品。”勞動地域分工的基本特征是某一區域專門生產某種(類)產品或產品的某一部分。由於區域差異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在不同區域生產同一產品的投入產出效果差別很大,而經濟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又不斷創造出新的社會需求,在市場機製的作用下,某一具體的經濟活動會不斷向最有利的地域空間集中,從而推動勞動地域分工的深化和發展。區域差異越明顯,勞動地域分工水平越高。

3.影響區域生產力布局生產力布局包含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生產力的地域空間分布,二是生產力的地域空間組合。二者相互區別、相互製約,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形成一個由點、線、麵和網絡組成的多層次、多側麵、縱橫交錯的網絡係統。生產力布局作為生產力的地域空間分布和組合,本身是由不同層次的因素組成的係統,是各具特色的生產力因素在特定的結構方式和數量配比下,在適當的時間和地域空間形成的能夠創造特殊產品和勞務的有機總體。區域差異對區域生產力布局有著重要影響。區域生產力布局限性既是一個自然過程,又是一個社會過程。區域自然差異直接影響到生產力的地域空間分布,而區域製度安排和經濟發展差異,對區域生產力的地域空間組合和效率又有關鍵影響。不同區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決定著不同區域生產力的初始布局。

以上經濟和製度差異首先影響生產力基本要素在特定地域空間的聚集效果;其次影響生產力布局賴以存在的社會結構,特別是所有製結構、企業產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再次影響生產力係統各層次之間的關係;最後影響到生產力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區域差異對區域生產力分局的影響既有直接的,又有間接的,它不僅影響到生產力布局的現狀,更影響到生產力布局的發展趨勢。

4.影響區域產業結構演進產業結構是指按產業部門分類形成的社會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優化是指通過產業結構的適當配置和有序演講,使各產業部門之間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保持合理的質的聯係和量的比例。產業結構作為具有一定性質和組合形式的產業子係統的集合,其形成和發展內生於產業結構內部的矛盾運動,而產業結構的具體形式又受到各種外部條件如政治、經濟和社會曆史條件的影響。

區域產業結構是以區域差異的存在為前提、在發揮區域優勢的基礎上形成的。區域自然差異對各具特色的區域產業結構形成有直接作用。如交通便利的區域容易發展起外向型經濟,自然資源豐富的區域具有發展資源密集型產業的有利條件。區域產業結構的具體形式同樣受到各種外部條件如政治、經濟和社會曆史條件的影響。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與演進的邏輯前提是一定的產權安排。特定的產權關係不僅製約著產業結構的演進路徑,而且製約著產業結構的發育。產權安排首先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在此格局基礎上形成的任何產業結構都是以保證這種利益格局的實現為前提。社會各個利益主體的關係是相對固定的,居統治地位的利益集團是經濟活動的主體,在產業結構演進中起主導作用,產業結構發育與演進主要是各產權主體尋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結果。區域經濟的不同發展水平和速度是區域產業結構演進的經濟條件。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各區域具有不同的主導產業和產業結構。因此,區域差異直接影響到區域產業結構的形成和優化演進。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