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2、石烹遺風石鏊餅

  唐代同州有一種貢品叫“石鏊餅”,由於它油酥鹹香,製法特異,引起了人們的興趣,被譽為我國食品中的“化石”。

  石鏊餅在唐代又叫“喭餅”,這一名稱的由來,據《資暇錄》記載:“同州人好相喭”,就是愛爭執,愛打官司。雙方都怕官司打輸,坐牢挨餓,所以要帶上這種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攜帶方便,經久耐貯的石鏊餅,“用備狴牢之糧”。

  石鏊餅的曆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石烹法。據《禮記》等史料記載,先民在不懂得用火之前,隻好生食。後來發現了火的用途,“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炙,以為醴酪。”《古史考》也說,神農時,民食穀,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唐代的石鏊餅就是由“燔黍”演變而來的,具有明顯的石烹遺風。

  石鏊餅的製作大致是,先將洗淨的小鵝卵石子,放在平鍋裏,在火上加熱,然後將用麵粉加調料做好的餅坯放在石子上,上麵再蓋一層燒熱的石子焙製而成。這種方法其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由於用石子焙烙,傳熱比較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油酥鹹香,味美可口。不過,現在不叫石鏊餅,而叫“石子饃”,其做法與古時石鏊餅大同小異。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