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神奇的酒

  酒的出現,使飲酒習俗得以形成。在釀酒術不斷發展提高和飲酒習俗不斷傳承變異的同時,獨具特色的中國酒文化也逐漸豐富起來。幾千年來,評價酒與飲酒的文字汗牛充棟,毀譽不一,歸納起來,大約有以下幾類:

  一是“善助英雄壯膽”,如荊軻刺秦王,劉邦斬蛇和武鬆打虎等,皆是借酒壯膽的緣故;二是“能添錦繡詩腸”,是說飲酒與文學藝術的關係,例如李白鬥酒詩百篇,張旭醉後書狂草等。如果無酒,將大為遜色;三是“三杯能和萬事”,在諸侯會盟、議和以及曆代民間調解糾紛等事上看,酒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四是“區分尊卑長幼”,我國筵席之製,自古以來尊卑長幼區分得明顯而嚴格,被提到禮的高度上;五是“一醉能解千愁”,雖說借酒澆愁愁更愁,但確實也能起到一些作用,於是人們遇到難事往往求助於酒,“但願長醉不願醒”;六是“亡國喪身歸酒罪”,亡國者夏桀殷紂,喪身者,張飛醉後被殺等等;七是“敗德廢事在醉酒”,在我國曆史上,因醉酒不能自持而敗德毀譽之事頗多,酒醉後誤事的例子也不少,故有此說。

  這些評價雖說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是卻往往隻是從酒的利弊功過上著眼的。而麵對絢麗多彩的中國酒文化,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評價酒的功過利弊上,是難以深究其豐富內涵的。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容著每個曆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心理等留下的深淺不一的痕跡。這些眾多的深淺不一的痕跡,使得中國酒文化具有區別於其他國家酒文化的內涵。而這些內涵的外在表現形式便是中國曆代的飲酒習俗。為此,讓我們從飲酒習俗的具體事項上入手,來探討中國酒文化的內涵。

  庾穆之在《湘州記》裏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關於君山不死酒的神奇傳說:

  洞庭湖的君山之上是神仙的棲息之處,那裏的鬆柏比翡翠還綠,山中的泉水比蜜還要甜,更為奇特的是,山裏藏有數鬥美酒,據說喝了這樣的美酒便會返老還童,長生不死。漢武帝聽說後,喜出望外,便派遣欒巴帶領童男童女數十人專程前往,去尋求君山不死酒。而漢武帝卻在宮中齋居七日,以表誠心。

  欒巴等人一路上風塵仆仆,起早睡晚,遍訪君山不死酒。後來竟尋到了這種美酒,把它獻給了漢武帝。漢武帝連忙沐浴淨身,準備享用。這事被東方朔得知了,他就和漢武帝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把欒巴尋來的君山不死酒全喝了。漢武帝得知後,勃然大怒,叫人把東方朔斬首。這時,東方朔不慌不忙地對漢武帝說:“假如這酒真的像傳說的一樣,就是殺我也殺不死的,如果這酒本來就不是君山不死酒的話,即使殺我死我,要這樣的酒又有什麽意思呢?”漢武帝聽了東方朔這一席話後,覺得有道理,就笑著把東方朔釋放了。此事之後,君山的僧人還說,他們常常聞到一股股酒的異香,但是卻找不到這種美酒到底藏在何處。由此可見,欒巴等人根本就沒有尋到君山不死酒,他們不過是將人間的酒抬進宮裏交差罷了。

  另外,幹寶在《搜神記》裏還講了這樣一個關於千日酒的傳說故事:

  有一個叫狄希的中山國(在今河北一帶)人,能釀製出一種千日酒。人們飲用這種千日酒後,會酣醉千日而不醒。有一個叫玄石的酒徒聞訊後來到狄希家,央求千日酒喝,狄希麵有難色地說:“我所釀的酒還沒有熟透,怎麽能給你飲用呢?”玄石不肯罷休,百般相求:“即便還沒釀熟,給我一杯飲也行。”狄希無法,隻得盛一杯酒給他飲。這酒果然醇美,玄石一飲而盡,他拿著空酒杯繼續向狄希討酒喝。狄希勸他說:“你趕快回家吧,等醒了酒後再來吧。這酒隻要幹了一杯,便可醉眠千日呢!”玄石隻好作罷,臉上帶著不痛快的神色和狄希告別了。

  誰知,玄石到家後,很快就醉死了。家裏人不知何故,見他死了,便痛哭一場,把他埋葬了。

  三年後,狄希估計玄石該醒酒了,就到玄石家去了。進門後不見玄石出迎,就問他家裏的人:玄石不在家嗎?家裏的人覺得他問的奇怪,就告訴狄希:玄石已死了三年。這不連三年的喪服都換下來了。狄希聽後大驚道:玄石哪能是死呢!他喝了我釀製的千日酒,應醉眠三年。今天正好到期,快領我去把玄石叫醒。於是便帶上掘墓的工具,來到玄石的墳上。隻見墳墓上汗氣彌漫,酒香陣陣,狄希忙命人趕快發墓。開棺後,隻見酣睡的玄石睜開眼,伸了伸懶腰,大聲說道:真痛快呀,醉煞我了!接著便起身問狄希道:你釀的酒勁真大,使我大醉一場,今天才醒酒。現在是什麽時辰了?墓旁的家人們看見這樣的情景,都忍不住大笑起來。誰知他們大笑時,竟順便把玄石嘴裏呼出的酒氣吸了進去。為此,他們都醉臥了整整三個月呢!

  從這兩則妙趣橫生,頗具想像力的傳說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酒的神奇性的崇尚心理。不論是返老還童、長生不死的君山不死酒,還是一醉方休、千日後始醒的千日酒,世上原本沒有,但是人們卻津津樂道,廣為流傳,寧信其有。這反映了一個社會心態,即“酒”具有無比的神奇力量。這種社會心態大約從酒在遠古時從人們生活中出現後就萌芽了。後來代代相傳不斷豐富,到了道教產生、煉丹術盛行的漢魏之時,更加豐富、浪漫而神奇了。這種社會心態對後世也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例如《白蛇傳》中的白娘子,因在端午節喝了雄黃酒而顯形之事;《聊齋誌異》中狐女醉酒顯原形的故事等等。在我國少數民族中也是如此,清代廣西鎮安一帶的少數民族有一種釀酒驗甘苦以決定婚事的習俗:“婚姻得庚貼,或憑雞卜,或釀酒驗甘苦以決成否。”(《鎮安府誌》)

  這種對酒的神奇性的崇尚,在製曲的過程中也明顯地反映出來。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是這樣介紹和曲、團曲等諸外禁忌的:和曲在七月的甲寅日,挑選一批未成年的童子,身穿青衣,在太陽沒有出來以前,麵向殺地和曲、團曲。發酵曲餅的曲房地麵上要打掃幹淨,畫上阡陌街巷。在這些畫成的街巷中安放一些同時做好的曲人和曲王,然後再把曲餅堆放在阡陌裏。這時,主人要在曲王前供上酒脯湯餅之類,念祝曲文,然後跪拜。其祝曲文是這樣寫的:

  東方青帝土公青帝威神,南方赤帝土公赤帝威神,西方白帝土公白帝威神,北方黑帝土公黑帝威神,中央黃帝土公黃帝威神:

  某年某月某日辰朔日,敬啟五方五土之神。主人某甲,謹以七月上辰,造作麥曲數千百餅。阡陌縱橫,以辨疆界。須建立五王(即五個曲王),各布封境,酒脯之薦,以相祈請。願垂神力,勤鑒所願……敬告再三,格言斯整,神之聽之,福應白冥,人願無為,希從畢永。急急如律令!

  製曲如此,釀酒燒酒時也很莊嚴。釀酒作坊不許女人涉足,據說婦女出現會衝了酒。釀酒作坊(或燒鍋場子)供有酒神(杜康),酒釀出後先供酒神,然後才喝酒賣酒。這些做法,都與人們對酒的神奇性的崇尚心理相一致的。“天上人間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於是神奇的酒便理所當然地在祭祀天地、鬼神以及列祖列宗的儀式中充當了通神、娛神的媒介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