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印度河文明

古印度森嚴的種姓製度

印度曆史是一部“不斷為異族征服的曆史”。印度的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曾經創造了燦爛的哈拉巴文化。約公元前1500年,印度次大陸的平靜被一支操印歐語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打破了。他們首先占領了印度“五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區)”,同當地的土著民族達羅毗荼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結果,雅利安人征服了他們,並繼續向東擴張,征服了整個北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逐漸放棄了遊牧生活方式,開始過起農業定居生活。與此同時,在雅利安社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森嚴的等級製度,這就是種姓製度。

“種姓”即等級,梵語作“瓦爾那(即膚色)”。由於雅利安人是白種人,達羅毗荼人則皮膚黝黑,因此種姓製度實際上起源於入侵者把自己與被征服的當地居民在種族上隔離開來的企圖。隨著雅利安人內部的逐漸分化,各種社會地位被世世代代地固定下來,種姓製度就超出了種族壓迫的範疇,演變為一種社會分層製度。

根據種姓製度的規定,人被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是第一種姓,由雅利安人中的祭司階層組成,他們世代執掌祈禱和祭祀,有時也參與政治,是古代印度的精神統治者;刹帝利作為軍事貴族,是第二種姓,他們是古代印度的世俗統治者,國王大多出於這個階層;其餘雅利安自由民稱為吠舍,是第三種姓,從事農、商、手工業;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第四種姓,稱首陀羅,其中一些人是奴隸,職責是為上等種姓服務。很明顯,第一、二種姓是統治階級,第三、四種姓是被統治階級,前兩者雖然根本利益一致,但內部經常發生爭權奪利的鬥爭。婆羅門自稱擁有無上的權威,是人間之神和國土衛士;刹帝利則稱祭司不過是國王的侍從而已。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位列第一種姓的婆羅門的總體權勢從未超越過世俗國王。

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特權,奴隸主貴族竭力給種姓製度披上神秘的宗教麵紗。印度教古文獻《吠陀》中說,四個種姓都是由梵天(原始巨人)產生,但因為出生的位置不同,故而地位迥異。婆羅門出生於口中,刹帝利出生於手臂,吠舍從髖部出生,首陀羅從腳下生出。為著力說明各個種姓的不平等地位,古印度的宗教法《摩奴法典》強調說,因為婆羅門出生於高貴的身體部位,所以“理應為一切創造物的主人”。

種姓製度形成之初,隻強調社會分工,在具體問題上尚無嚴格限製。公元前4世紀以後,種姓製度走向成熟。四大種姓在理論上皆為職業世襲、內部聯姻、排斥外人的社會集團。各種姓相互之間界限嚴明,不能通婚、共食、交往,禮儀上也有嚴格規定。種姓間地位差距進一步擴大,低賤種姓的人若詆毀了高貴種姓的人,便會慘遭從口中灌鐵水和沸油或活活處死的酷刑等各種懲罰。一個陌生人不幸被一棵倒下的樹幹壓在下麵,村民們因不知其種姓,寧可眼睜睜圍觀,讓其活活痛死,也不敢動手救人;在城郊見到身患重病氣息奄奄的人,隻因不知其種姓,也不敢予以救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更加細致,在吠舍和首陀羅種姓中出現了許多職業團體,並演化成獨立集團,史稱“迦提”。迦提的形成標誌著種姓製度的複雜化。迦提的地位有高低之別,但大多屬於被壓迫階層,其中的首陀羅被稱為“不可接觸者”階層,或叫賤民。他們被認為出生於地下,因此是不潔的,是有罪之人,他們不能用公共水井,不能入廟,不能在大路上行走。他們隻能居住在與世隔絕的村莊或城鎮外麵的住房裏,隻可以使用他們自己的寺院和水井。他們必須非常小心地避免玷汙各種姓中的成員,也就是說,不可與後者發生任何肉體上的接觸,在極端情況下,甚至不可進入後者的視線。他們注定隻可從事那些被認為是不潔的行業,因為這些行業或是玷汙了某些儀式,或是獲取人或動物的生命。這些職業包括獵人、捕魚人、屠夫、劊子手、掘墓人、承辦喪葬者、製革工人、皮革工人和清道夫。

古印度的種姓製度和賤民歧視,在印度民族的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直到今天都沒完全消除。

偉大的阿育王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人亞曆山大大帝率軍隊越過興都庫什山侵入西印度,他試圖征服恒河平原,取道坦叉始羅和拉瓦爾品第,向南部和東部推進,遭到當地力量的抵抗。當時恒河平原最強大的勢力是摩揭陀國,處在難陀王的統治之下。大約在公元前317年,該國一名出身刹帝利貴族、名叫旃陀羅笈多的青年,率軍擊敗了西北印度的馬其頓人的部隊,並宣布了印度的自由。之後他進抵摩揭陀國的首都華氏城,推翻了難陀王的統治,掌握了政權,建立了孔雀王朝。之後他又吞並周邊若幹鄰國,實力日漸強大。

旃陀羅笈多在位時,孔雀王朝有3萬騎兵、60萬步兵、9000頭戰象,軍事力量十分強大。公元前298年,旃陀羅笈多逝世,傳位於其子頻頭沙羅。頻頭沙羅在位期間,大肆對外擴張,傳說他曾消滅了16個大城君主,擴大了帝國的版圖。然而這時孔雀王朝的統治並不穩固,各地叛亂頻繁,這給了雄才大略的阿育王以用武之地。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旃陀羅笈多之孫。18歲時,他被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約公元前273年頻頭沙羅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幫助下,加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傳說阿育王曾經謀殺兄弟姐妹達99人。最後,阿育王獲得了勝利,約公元前269年,阿育王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著祖父的腳步前進,企圖通過軍事力量來擴大自己的領土。這時的他是以一個暴君的形象出現在曆史舞台上的,尤其是南征羯陵伽的戰爭,更是表現了他的極度殘暴。

羯陵伽位於孟加拉灣沿岸,海外貿易發達,經濟繁榮,是南印度的一個強國。約公元前262年,阿育王親率大軍大舉進犯羯陵伽。羯陵伽雖然實力比較雄厚,但麵對兵力物力數倍於己的孔雀王朝,終於還是敗下陣來,有15萬羯陵伽人被俘,不計其數的人被殺,血流成河。羯陵伽被征服後,由王室充任的總督統治,駐軍托薩利,至此孔雀王朝的領土又進一步擴大,整個南亞次大陸,除了南端以外,盡為其所有,變成了一個空前統一的龐大帝國。

羯陵伽戰爭對阿育王影響極大。在羯陵伽戰爭結束後,阿育王轉變了原有的治國方針,放棄了一切侵略性的軍事行動,並致力於穩定政治和發展經濟文化。他采用佛教作為他的宗教哲學,曾經發布過一個敕令,在敕令中他說:他對羯陵伽人民在戰爭中所遭受的苦難“感到深切的憂慮和悔恨”。後來他又一次向全國的人民宣布:“戰鼓的響聲”沉寂了,代替它的將是“法的聲音”。從此以後,他不再向鄰國派遣軍隊;而是派去宣揚佛法的高僧,其本人的形象也變成了慈悲為懷的仁愛之君。

阿育王不久宣布佛教為印度的國教,下令在王宮和印度各地樹立石柱,開鑿石壁,將他的詔令銘刻在上麵。他還召集了全國一大批佛教高僧,編纂整理佛教經典,在各地修建了許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去傳教。印度公主在去錫蘭(今天的斯裏蘭卡)傳教時,不僅帶去了許多僧侶和佛典,還帶去了一枝神聖的菩提樹的樹枝,並親自種植在錫蘭,這棵菩提樹在錫蘭一直生長到今天。

經過一番宣傳和使節往來,佛教不僅傳遍了錫蘭,而且很快傳到了埃及、敘利亞、緬甸、中國和世界各地。據佛教文獻記載,在阿育王即位的第十七年,在華氏城舉行第三次佛教徒大結集。之後他又向國內的邊陲和周鄰諸國派出許多傳教使團,以廣布佛教。經阿育王的宣揚和傳播,佛教不僅在國內大盛,而且廣為傳播於國外,開始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傳說阿育王在位期間,曾建造8.4萬座佛塔。他的諭令刻寫在摩崖和石柱上,分布全國各地。

除了宣傳佛教,阿育王還采用了各種人道的統治方法,他建立醫院和政治保護區,修訂法律;在主幹道的交叉點附近,設立國家糧倉和倉庫,供緊急時候使用;在各條道路兩旁植樹,隔約三裏挖一口井,設立行人休息的場所。此外,為了提高農業產量,他還在各地修建了運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較完善的灌溉體係。為了向民眾灌輸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統治範圍內各地豎起許多石柱,刻上詔文,表明自己的決心,希望獲得人民的支持。這些詔文是用多種文字寫成的,被稱為“阿育王詔敕”,在西北印度、阿富汗以及東南海岸各地都有發現。他還任命特別的政府官員——達摩官吏來教導人們要虔誠,要相互促進友好關係。

阿育王死後不到十五年,孔雀帝國便土崩瓦解,此後再未恢複。但是佛教得到了阿育王的支持,對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登基時,佛教隻在印度西北的一彈丸之地流行,但在他死去時,它的教徒遍及印度各地,而且其影響不斷向各國傳播開來,為佛教文化的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菩提樹下的頓悟

喬達摩·釋迦牟尼(公元前563-前485),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創始人。

根據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是喜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間釋迦部落的王子,原名悉達多。悉達多16歲時和同齡的表妹結婚,家庭很幸福,在王宮裏過著奢華的生活。然而悉達多卻總是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同樣是人,為什麽有的人是婆羅門,有的人卻是首陀羅?而且,婆羅門世代都是婆羅門,首陀羅世代都是首陀羅,這又是為什麽?悉達多看到大多數人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即使有錢的人家也常常遭受挫折和不幸,每個人最後都難以逃脫死亡的命運。因此悉達多想到生活中必然還有比轉瞬即逝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東西。

悉達多29歲時他的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消息傳出後,全城都在慶祝淨飯王得了孫子,悉達多有了兒子。然而悉達多卻決定放棄優越的生活,一心一意地去尋求真諦。他告別妻子和孩子,拋棄萬貫家財,離開宮殿,成為一個苦行者。

悉達多的父親無可奈何,隻好派人跟隨他。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極端的禁欲主義是達到真知的途徑,因此悉達多和侍者們在恒河流域行腳六年,參訪了許多宗教界的名師,研習他們的理論和方法,修煉最嚴格的苦行。然而他終於認識到,這種解決人生問題的辦法是無法令人滿意的,折磨自己的肉體隻能使自己的頭腦模糊不清,而不會使自己更接近真知。因此他恢複了正常飲食,拋棄了禁欲主義。

悉達多獨自坐在尼連禪河邊佛陀伽耶附近一棵菩提樹下,努力探索人生問題。經過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戰勝了種種煩惱魔障,終於在黎明豁然開朗,徹悟了人生無盡苦惱的根源和解脫輪回的方法。從此,人們都叫他佛陀——覺者。

這時的佛陀已經35歲了。在餘生的四十五年中,他遊遍整個印度北方,向所有願意聽講的人宣講他的新人生觀。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時,已贏得了數以千計的皈依者。

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一開始是采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近代學者認為在經藏中真正屬於佛陀的說教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

後來,直到悉達多死後幾百年,這些說教才用文字記錄下來。他的宗教思想已分裂成許多不同的教派是可想而知的。佛教的主要兩派是小乘派和大乘派。小乘派在南亞居主要地位,大多數西方學者認為它與釋迦牟尼創造的教說比較接近;大乘派在中國和北亞一帶居統治地位。

原始佛教基本教義的核心是“四諦”。“諦”,有“實在”或“真理”的意思。“四諦”亦稱“四聖諦”,意為“四條真理”,即苦、集、滅、道。四諦又分為兩部分:苦、集二諦說明人生的本質及其形成的原因;滅、道二諦指明人生解脫的歸宿和解脫之路。或者說,前者側重於解釋世間,後者側重於創造世間。

苦諦是把社會人生判定為“苦”,全無幸福歡樂可言,並以此認為是真理的教義。這一教義,成了全部佛教的出發點。

集諦是說明諸苦和人生原因的,它是早期佛教的理論基礎。集諦宣稱一切苦皆由“欲愛”而生,有“欲愛”就會付諸行動,其後果必然是“造業”,由此難逃輪回之苦。

滅諦宣揚隻有消滅一切“欲愛”,才能根絕苦因,擺脫苦果,從而達到佛教的理想的最高境界——涅槃,也就是不生不滅、圓滿寂靜、永遠擺脫因果輪回的神秘境界。

道諦指出要達到涅槃就要修煉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生”,是佛教“三世輪回”中的基本理論。這十二支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此外,佛教不分種族和階級(與印度教不同),人人都可以修行。

在喬達摩死後的一個時期裏,佛教傳播緩慢。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改信佛教,他的支持使佛教的影響和說教迅速傳播開來,並傳到了相鄰國家,南到錫蘭,東至緬甸,從那兒又傳遍整個東南亞,直到馬來西亞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亞。佛教還向北傳播,直接進入西藏,又向西北傳播,進入阿富汗和中亞地區。它傳入中國後,贏得了一大批信徒,又從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