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七、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隨著地理大發現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擴張,中國寶島台灣也遭受荷蘭、西班牙的染指。西方殖民者對台灣人民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台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鄭成功懷著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經過精心的準備,與荷蘭殖民者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1662年將荷蘭殖民者趕出台灣,淪陷38年之久的神聖領土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複台灣,在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鄭成功不愧為祖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的英名,將彪炳千秋,成為愛國主義的象征。

西方殖民者的東來

15世紀末16世紀前期,世界曆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方殖民者基於對東方財富的向往,開始了遠洋航行探險的征程。在此期間,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達·伽馬完成了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行,麥哲倫環球航行宣告成功。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殖民者紛紛向東挺進,從印度起經南洋群島、菲律賓,到中國、日本、朝鮮等地,進行殖民掠奪,加速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1553年,葡萄牙人用欺騙手段占領澳門之後,西方殖民者荷蘭、西班牙等國又將觸角伸向我國的寶島台灣。

寶島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早在幾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台灣和大陸即有共同的文化聯係。兩漢時台灣被稱為“夷洲”。三國時,孫權曾派衛溫率領萬人大艦隊“浮海”抵台灣。隋唐時,祖國大陸人民常往來於台灣。從唐、五代至宋元,東南沿海特別是福建人民,渡海至台灣定居的更加多起來。高山族人民和漢族人民對台灣的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和大陸人民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血緣親友等方麵,都有著極為密切的聯係。宋時台灣及澎湖列島隸歸福建泉州晉江縣。元朝曾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轄澎、台,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管理。明朝仍設巡檢司,並派兵駐守澎湖。明萬曆年間,官府文告正式使用“台灣”之名,並在該地駐兵實施管理。明末天啟時,大陸流民大批移入,鄭芝龍就曾組織福建饑民數萬移居台灣。

荷蘭殖民主義者從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起,多次對台灣、澎湖進行侵略,被我國軍民擊退。明天啟四年(1624),荷蘭殖民者侵入台灣西南的海港鹿耳門,在沙洲上修建台灣城(熱蘭遮城,今安平)。第二年侵占新港社、蚊港,並用謊言和15匹粗布騙取了大片土地,修建了赤嵌城(普羅文查城,今台南)。不久,西班牙殖民者也接踵而至,侵占雞籠(基隆)和淡水。1642年,荷蘭和西班牙在島上展開火並,荷蘭打敗西班牙,從西班牙殖民者手裏奪取了雞籠(基隆)和淡水,從此霸占了整個台灣。

荷蘭殖民者在台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殖民統治體係,對台灣各族人民實行殘暴的殖民掠奪和壓迫。他們把若幹戶台灣人民編為一小“結”,若幹小“結”為一大“結”,指定“結”首管理,層層鉗製。又把台灣的全部耕地據為己有,以“王田製”的名義,強迫農民交納苛重的地租;同時,還大肆掠奪台灣的土產,每年運往日本出售的砂糖達七八萬擔,鹿皮五萬張,僅從這項貿易中獲利就有三十萬盾之多。荷蘭侵略軍還在各地進行征伐,滅絕人性地燒搶屠殺。一個參與這種征伐罪行的瑞士軍官寫道:“我們四隊人同時開槍、擊鼓、吹號,使他們(指中國居民)非常驚駭。我們的大炮,尤其使他們恐慌,因為他們大多數未曾聽見過槍炮之聲。有許多‘蠻人’給我們打死了,他們慘叫哀號,驚慌失措,紛紛逃出屋外……有些人在逃走時被我們擊傷了……我們在那裏停留了三天,然後放火燒掉一切”。荷蘭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殖民統治下的台灣,遭受著殘酷的欺淩和蹂躪。

荷蘭殖民者還要把台灣作為侵略我國大陸的跳板。1633-1634年,他們從台灣侵入福建沿海的廈門、詔安一帶,“大肆焚掠”,“劫掠甚慘”。對於在福建沿海堅持抗清的鄭成功義師,殖民者視他們為繼續擴大對中國大陸侵略的最大障礙。為此,“福摩薩(即台灣)長官和評議會建議攻擊國姓爺(即鄭成功)的基地。”侵略者認為,如果把鄭成功的義師消滅掉,他們“就會更加興旺”,“就會在中國牢牢紮根”。這些自白,充分暴露了殖民主義者貪婪、侵略的本性。因此,收複台灣、維護祖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完整,反對把我國淪為殖民地,完全是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

但是,在明朝末年,腐朽透頂的明朝統治階級正處在農民起義軍和滿洲鐵騎的兩麵夾攻之中,自顧不暇,已無力承擔起這一曆史重任。農民起義軍雖然取得了推翻明朝統治的勝利,但旋即因自身的弱點和錯誤而被清軍擊敗。清軍雖然入關占領了北京,並迅速攻占西安、南京等大片土地,但又因推行殘暴的民族壓迫政策遭到廣大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正忙於四處征戰而顧不上其他。幾個南明政權雖然聯合農民軍的餘部一起抗清,終因內部矛盾重重、勾心鬥角而使力量遭到削弱,受到清軍的分割包圍,朝不保夕,顧及不到台灣問題。

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和反侵略鬥爭傳統的台灣人民,從荷蘭殖民者侵略開始就進行反抗鬥爭。規模較大的有1624年、1629年,特別是1652年郭懷一領導的人民反侵略起義。雖然這些起義都被殘酷鎮壓下去,但台灣人民反對荷蘭殖民者侵略的鬥爭從未停息,他們是鄭成功收複台灣最可靠的支持力量。台灣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鼓舞著鄭成功領導的反荷蘭殖民者的鬥爭。

開辟荊榛逐荷夷

鄭成功,初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1624年8月27日生於日本平戶,父親鄭芝龍為明福建總兵,母親田川氏係日本人。

1630年,鄭成功回到福建故鄉,住晉江安平鄭府。鄭芝龍延聘名師授業,1638年鄭成功入南安縣學為廩生,1644年鄭成功從家鄉來到南京,進入國子監太學,拜名儒錢謙益為師。其時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當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朝滅亡。不久,清軍入關,清王朝定都北京。在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後,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權覆滅,鄭成功返回福建。同月,唐王朱聿鍵在福州被鄭芝龍等擁立為帝,建號隆武。芝龍帶著成功前去朝見。唐王問他應當如何救國,成功回答說:“嶽飛說過,‘隻要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就可以安定了’,依臣看來,這兩句話在今天還是特別重要的。”唐王大為讚賞,賜他姓朱,改名成功,並命他做禁軍提督。從此民間都稱成功為“國姓爺”。1646年8月,清軍進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於汀州罹難。10月中旬鄭芝龍降清,隨後清軍進襲安平,鄭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殪身亡。隆武政權失敗後,年僅21歲的鄭成功憤起反抗清王朝的民族壓迫政策,他在南安縣學(豐州)焚毀儒服,投筆從戎,以“招討大將軍”的名義,在安平、浯州(金門)一帶誓師抗清,擁戴南明的永曆政權。1647年8月,鄭成功與叔父鄭鴻逵曾率兵攻打泉州,屯兵桃花山。1650年中秋,鄭成功用計襲奪廈門,建立了穩固的抗清根據地,軍事力量進一步壯大。

此後數年,鄭成功在福建、廣東、浙江沿海一帶反複同清軍交戰,並利用控製台灣海峽製海權的優勢,發展海上貿易,以商養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鼎盛時期擁有水陸精兵20餘萬,大小船艦五千多艘。鄭成功成為南明永曆政權的一大軍事力量,對清王朝在東南沿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威脅。1657年底,鄭成功被永曆帝冊封為延平王。

1659年5月,鄭成功開始平生最大規模的北伐。鄭成功率大軍自舟山北上,從長江口溯江西上,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南京城下,一時清廷為之震動。在勝利在望之際,鄭成功遲延了進攻時機,在清廷後續援軍的反攻之下慘遭失敗,被迫沿長江東撤,轉海道南下,9月退回金、廈基地。

1661年,鄭成功出兵東征台灣,把他一生的曆史推向最輝煌的階段。鄭成功之所以決定征台,重要原因是形勢使然。鄭成功自南京敗回,開始反思自他舉旗以來的得失,即“念舉義十有餘年,越在草莽,未嚐複尺寸土,金、廈僅二孤島,安能久居孤島哉!”正在此時,一個名叫何廷斌(一稱何斌)的人,從台灣來廈門求見鄭成功,控訴了荷蘭殖民者的種種暴行,希望鄭成功把台灣同胞從荷蘭壓迫下解救出來。他還把荷蘭殖民者的情況透露給鄭成功,並把台灣水道及要塞設防情況繪成地圖,表示願為向導。他向鄭成功闡述了占領台灣的重要性:“台灣沃野數千裏,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鄭成功正在考慮新的進取,聽了十分高興。他進一步論證了攻取台灣的可能,認為台灣“城中夷夥,不上千人,攻之唾手可得”;特別是1661年正月,李定國聯明抗清戰敗,大陸各省基本被清軍占領。這使鄭成功感到形勢緊迫,認為隻有收複台灣,連接金門、廈門,然後進則可戰而複中原,退則可守而無內顧之憂。於是作出了進軍收複台灣的決策。此外,台灣是中國的領土,現為荷蘭人占領,侵略者對台灣人民進行了殘酷的掠奪和迫害,《被忽視的福摩薩》一書也不得不承認,當時無數的中國人被任意“監禁、鞭撻和放棄”,而廣大農民則被強迫放棄他們的土地、牲畜和房屋。為把中國人從荷蘭人的奴役下解救出來,鄭成功必須收複台灣,必須把荷蘭人趕出中國,鄭成功有充分的理由,因為這塊土地是父親鄭芝龍呆過的,是中國的土地。

不過,台灣海麵遼闊,加上荷蘭侵略者擁有近代化武器,而且戒備森嚴,攻克也不是很容易的事。為了順利收複台灣,鄭成功進行了充分、周密的準備:不斷偵察台灣情況,秘密搜集情報,勘測航路,了解荷軍兵力配備、設防等情況。籌備糧餉,擴充軍隊,修造戰船,加緊訓練。經過周密的準備後,鄭成功於1661年4月親自統率戰艦300多隻,將士25000人,自金門基地料羅灣出發,開始收複台灣的曆史性進軍。全體將士精神抖擻,同仇敵愾。鄭成功一再鼓勵將士:“勿以紅夷火炮為疑畏,當遙觀本藩首所向。”意思是說,不要害怕荷蘭的火炮,隻看我們的目標是台灣。但是,兵到澎湖卻遇到暴風雨,驚濤駭浪,艦隊無法前進。等了六天,風雨仍未息,而軍中糧食已無,當地又征集不起來。再等下去,就可能導致這次征台失敗。在這關鍵時刻,鄭成功命令全體將士向台灣進軍,他說:“本藩疾誌恢複……現而舳艫數萬,還恐孤島難居;故冒波濤,欲辟不服臣,暫寄軍旅。”全體將士鬥誌昂揚,萬眾一心,迎著風浪前進,終於順利地由鹿耳門登陸。

由於收複台灣的行動是正義的,所以得到海峽兩岸人民的支持。可以說,當鄭成功率領大軍在台灣登陸以後,就注意做爭取和團結高山族同胞的工作。他曾在繁忙的軍務之中,抽空訪問了住在現在台南附近的幾個高山族部落,把煙草、布匹、衣服、鞋帽分贈給高山族部落的首領。

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天,鄭成功帶領幾名將領和一隊親兵訪問一個高山族部落時,從歡迎的人群中走出四名高山族同胞,他們各自端著一盤金子、銀子、野草和泥土,獻給鄭成功。原來當荷蘭殖民者聽到鄭成功要收複台灣的消息後,就指使他們的傳教士鑽到高山族部落裏,說鄭成功的軍隊到處“殺人放火”。這次到台灣來,也是為了掠奪金銀財寶的。所以,這個部落首領聽說鄭成功要來時,就想出了獻金、銀、草、土的辦法來試探鄭成功。

鄭成功看了看麵前的四個盤子,心裏明白了幾分。於是,笑嗬嗬地讓翻譯告訴高山族同胞說:“我鄭成功率領大軍到台灣來,是為了驅逐紅毛夷(荷蘭人),收複我們的國土,不是為了要金子、要銀子的。”說完,他叫親兵把兩隻盛有野草和泥土的盤子收下,把盛有金子、銀子的兩隻盤子退給了部落首領。

沒過幾天,鄭成功不要金銀的消息傳遍了全島,許多高山族的村社紛紛派出自己的首領拜望鄭成功,表示願意接受他的領導,和收複大軍一起,驅逐荷蘭侵略者。當鄭成功的先頭部隊在台南市的鹿耳門一登陸,當地成千上萬的台灣百姓都高興地跑出來歡迎他們。

鄭成功一登上台灣領土,就在台灣人民的配合與支持下和荷蘭殖民主義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並取得了重大勝利,迫使荷蘭侵略者退縮到兩個據點——赤嵌城和台灣城,妄圖依據城堡工事作垂死頑抗。鄭成功率部首先包圍赤嵌城,並向荷蘭殖民者重申:該島一向屬於中國,自應把它歸還原主。如果你們仍舊頑固不化,違抗我的命令,那麽我將立即下令攻取你方城堡。在反侵略軍大義凜然、勇猛剛強的氣勢麵前,守城的荷蘭殖民軍被迫投降,撤出赤嵌城。鄭成功部隊隨即又包圍了殖民者的統治首府台灣城。當時,鄭成功考慮“以台灣孤城無援,攻打未免殺傷”,決定“圍困俟其自降”。一直到第二年春天,盡管荷蘭殖民者采取種種手法,或是用“談判”拖延時間,或是乞求援兵解圍,甚至妄圖勾結清軍合攻鄭成功部隊等等,但所有這些,都沒有動搖鄭成功收複台灣、把外國侵略者趕出我國領土的決心。侵略者是不打不跑的,在圍困8個多月之後,鄭成功決定采取攻勢,給貪婪成性的荷蘭殖民者以嚴懲。

1662年1月,中國軍隊的大炮轟響了。台灣城附近的防禦工事被摧毀殆盡,縮小了對侵略者的包圍圈。城內的荷蘭殖民軍在被包圍的近9個月內,餓死戰死上千人,有戰鬥力的士兵隻剩下數百名。他們的外援毫無希望,即使有援軍抵達台灣也無法登陸。危在旦夕走投無路的侵略者不得不放下武器投降。荷蘭侵略者投降之後,同年2月,揆一和鄭成功簽訂了協約,主要內容是有關荷蘭侵略者投降之後對被俘人員的處理,以及生活、財產的規定等等。當然,最主要的規定是:荷方必須交出城堡、大炮,以及屬於東印度公司的全部財產。至於城堡裏及他處屬於荷方官員的私人財產,都盡可運上公司船隻。鄭成功作為勝利者一方,堅持了原則,又有很大的靈活性。他對釋放的俘虜及所有撤離的荷蘭殖民者,在生活上都給予照顧。為照顧荷蘭殖民者的麵子,鄭成功還允許荷蘭士兵在撤離時揚旗鳴炮,荷槍擊鼓,列隊上船。雙方表示“從此不念前仇”。可以看出,鄭成功有很高的處理國務的能力,堅持原則,又使對方能體麵地接受。這樣,荷蘭侵略者對我國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美麗的寶島台灣終於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收複台灣時,鄭成功賦詩一首,其中寫到:“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複先基”,表達了他對乘風破浪“逐荷夷”,以及“複先基”的豪情壯誌。

必須看到,鄭成功收複台灣符合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其驅逐荷寇的行動是正義的行動。正因如此,在鄭成功驅荷複台的準備和實施過程中,台灣民眾在物資準備、軍糧供給、情報搜集和武力配合等方麵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援助。台灣民眾的熱情支援,鼓舞了鄭軍士氣,增強了鄭軍的戰鬥力。更重要的是,它顯示了中國人民合力抵抗外侮、要求收複祖國神聖領土的決心和意誌,使得荷蘭殖民者分裂中國的圖謀在這種決心和意誌麵前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再加上鄭成功實施了正確的軍事戰略,穩紮穩打,以水師和陸軍相協調配合,在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上述因素都是鄭成功能夠收複台灣的主要原因。

複台壯舉炳千秋

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複台灣的壯舉,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屈服於外來侵略的革命鬥爭精神,維護了民族和國家的尊嚴,彰顯了愛國主義精神。鄭成功不僅是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又是團結各民族,發展生產,開發祖國台灣的先行者。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豐功偉績,將彪炳千秋,永垂史冊。

第一,台灣的收複,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實現清朝的和平統一創造了條件。眾所周知,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崛起和殖民擴張,台灣遭受了荷蘭、西班牙等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麵對荷蘭殖民者的殖民掠奪和壓迫,中國人民無不感到痛心疾首,都渴望著能早日收複台灣,驅逐荷蘭殖民者。然而,由於那時明朝已經進入末年,腐敗無能,農民軍與明軍的鬥爭如火如荼,雖然一度取得了推翻明朝統治的勝利,但因自身的缺陷旋即失去政權,清軍在北京建立政權後也忙於滅亡農民軍和各地叛亂,故各種勢力都無暇東顧,不能承擔起這一曆史重任。在這關鍵時刻,惟有鄭成功發揚中華民族不甘屈服於外來侵略的鬥爭傳統,發揮其海上作戰的優勢,以非凡的膽略決策東征,經過不到一年時間的戰鬥,終於驅逐了侵略中國台灣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主義者,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完成了光複台灣的大業,捍衛了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當然,鄭成功複台的主要貢獻,還是在於台灣的歸屬問題。由於鄭成功複台又為後來清朝和平統一台灣創造了條件。就這一點而言,怎樣評價鄭成功的曆史功績也不算高,是永遠值得後人景仰的。在鄭成功之後,不論是鄭經還是鄭克塽,他們的主要曆史使命,應是秉承鄭成功的誌願: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外國侵略者不能染指台灣。保住祖國神聖的領土台灣,就這一點而言,鄭經和鄭克塽都不辱父祖之命,鄭克塽接受清廷的招撫,把台灣孤島和祖國大陸統一起來,就領土的歸屬而言,並不違背鄭成功的意願。

第二,台灣的收複,為開發台灣、建設台灣創造了條件。鄭成功於1661年4月在台灣登陸,到第二年的6月病故,在台灣的時間不到14個月。在這一年多的短暫時間內,鄭成功采取一係列措施,大力開發和建設台灣。他辭世後,其後代繼承先世未竟之事業,繼續推進台灣的開發與建設。

在政治上,鄭成功在台灣建立了政權,設置了行政機構,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鄭成功收複台灣後,按照中國曆代的郡縣製,設一府二縣的行政機構,治理台灣、建設台灣。一府叫承天府,在今台南市;二縣以新港溪為界,北部稱天興縣,南部稱萬年縣。此後,在台灣的行政製度逐漸完善,為台灣的開發與建設提供了政治前提。

此外,鄭成功還實行民族和睦的政策,促進民族之間的融合。為了收複台灣和開發、建設台灣,曾有大量的軍事移民和民間移民來到台灣。由於生活空間的擴大,這些移民必然和原來的土著居民產生廣泛的接觸。在當時的移民和土著居民的關係中,鄭氏政權奉行的基本上是一種民族和睦的政策。尤其是鄭成功在這方麵采取了許多有效的措施,為正確處理移民和土著居民的關係做出榜樣:團結上層人物,廣泛爭取土著民眾對驅荷和抗清事業的支持。複台大軍登陸後不久,當有的土著居民頭目前來迎附時,鄭成功即設宴款待,並賜給正副土官袍帽靴帶等物,表示慰問。由於土著居民受荷蘭人欺淩已久,鄭成功的親善態度使他們深受感功。於是,其他的土著居民頭目也紛紛歸順。土著民眾對鄭成功的驅荷事業也積極予以支持,他們幫助鄭氏軍隊肅清躲藏在土著村社中的荷蘭人;嚴禁滋擾土著村社,維護士著民眾的根本利益。為了取得穩定的糧食供應以及立足台灣的長遠目標,鄭成功發布了墾田令,鼓勵文武各官以及廣大官兵家眷創建田宅,永為世業。但同時也反複強調,“不許混侵土民(指土著居民)及百姓現耕物業”,“不許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田地”。在鄭氏軍隊圍攻台灣期間,由於大陸運糧船未到,軍隊普遍缺糧,“官兵至食木子充饑”,“日隻二餐”。而這時土著民眾的秋食已熟,鄭氏官兵卻能做到秋毫無犯,最後,由鄭成功遣戶都事楊英和承天府尹楊朝棟持金十錠前往新港、麻豆等社公平買賣,接濟兵糧。向土著居民傳授農業技術,幫助他們發展生產。鄭氏入台時,土著居民的農業生產技術十分落後,有著灌溉便利的近水濕田,置之無用。他們不知如何使用犁耙鏟鋤。根據這種情況,鄭成功派有經驗的漢族農民教之以耕耘方法,使不少高山族人民接受漢族先進的技術,學會牛耕和使用犁耙等農具,生產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毫不諱言,漢族移民與土著居民之間亦有過一些矛盾和衝突。但總的說來,鄭氏時期,漢族移民和土著居民的關係還是和睦的,尤其是民間的關係更是如此。據史書記載,鄭氏據台,漢人既多,往來相接,土著居民對漢人長幼尊卑皆呼兄弟。可見,當時的民族關係相當融洽。

在經濟上,大力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複台初期,為了解決軍糧的供應和立足台灣的長期打算,鄭氏政權對台灣的土地開發十分重視。在鄭成功的複台船隊中,“已攜有很多的犁、種子和開墾所要的其他物品,並有從事耕種的勞工”。在取得赤嵌地區的控製權之後,盡管圍困熱蘭遮的戰鬥還在進行,鄭成功就將一部分軍隊分派各地屯墾。不久,又正式發布了墾地令諭。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有兩條:一是“各處地方或田或地,文武各官隨意選擇,創建莊屋,盡其力量,永為世業”;二是“各鎮及大小將領官兵派撥汛地,準就彼處擇地起蓋房屋,開辟田地,盡其力量,永為世業”。這兩條的實質就是鼓勵私墾(包括民懇)和軍墾。而且,不僅是鼓勵,甚至還嚴加督促。由於政府的措施得力,開墾的成效也是顯著的。台灣的土地得到大量開發,墾地麵積劇增,比荷占時期增加了兩倍多。

為了使開墾的土地獲得良好的灌溉,當時還修築了許多水利設施。當時興修的水利工程,見於史籍記載的多達30餘處。這些水利設施的興修,灌溉了大量農田。

由於土地的大量開發和水利的興修,農業連年豐收,不但島上居民的糧食可以自給,而且還能“以其有餘,供給漳泉,以取其利”。

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上,製糖、製鹽、造船、冶鐵等手工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當時,島內生產的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品種相當豐富。據《台灣府誌》記載,糧食作物有稻、麥、黍、菽四大類,三十餘個品種,蔬菜有四十幾個品種,水果有二十多個品種,還有豐富的水產品和家禽、家畜。手工業產品有:鹽、黑砂糖、白砂糖、冰糖、汽酒、老酒、藤皮、白灰、木炭、棉布、麻布、毛被等。在農業、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業也繁榮起來。當時的台灣可謂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商業繁榮,充分反映出鄭成功家族對台灣開發和建設所作出的貢獻。

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利用台灣在國際貿易中的優越地位,大力發展海外貿易,他把台灣出產的鹿皮、蔗糖等販運到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換回需要的各種用品,既解決了台灣的軍政開支,也促進了台灣地區的經濟繁榮。

在文化教育上,鄭成功以台灣作為反清複明的基地,從而也將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傳播到台灣。鄭成功死後,富於遠見的谘議參軍向執掌政權的鄭經建議大力發展文教事業,按照明製建立學校,實行科舉考試。科舉的推行使台灣民智大開,人才輩出,對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鄭成功複台之後雖然僅一年多的時間即離開人世,未能完成抗清複明的大業,但他對台灣的開發和建設采取了一係列重大措施,並為他的後繼者所繼承,從而使台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都有很大的發展。這就為日後清朝統一並治理台灣,進而縮小台灣與內地的差距奠定了基礎。

第三,鼓舞和支持了亞洲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處於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盛極一時的西班牙、葡萄牙早已來到東方掠奪。1618-1648年,荷蘭海軍多次擊敗西班牙艦隊,確立了荷蘭海上第一強國的地位,同時也成為17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荷蘭的造船業處於領先地位,其船隊總噸位數占到歐洲總數的四分之三,比當時強大的英國船隊還強大10倍。荷蘭船隻遠航於世界各地,被稱為“海上的馬車”,荷蘭商人也因此被稱為“海上馬車夫”。一時間荷蘭成為世界的霸主,肆意橫行,瘋狂進行殖民擴張,建立殖民體係。當時的拉丁美洲、非洲西岸、好望角、亞洲的錫蘭、馬六甲、爪哇、班達和中國的台灣等地,都已淪為荷蘭殖民者的統治地區。這些地區的人民也都先後爆發前赴後繼的人民反殖民統治的鬥爭,但都遭到荷蘭殖民者的殘酷鎮壓。例如1609年班達人民反對專賣製度的鬥爭,1662年前的印度尼西亞人民的反荷鬥爭等等,但是,都被殖民者鎮壓了。然而,惟有鄭成功徹底地、完全地把荷蘭殖民者從中國台灣趕出去。這是在長期殖民化地區把殖民者驅逐出去的反殖民主義的偉大勝利,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在東方遭到的慘重失敗,它對荷蘭殖民者是一次致命的打擊,對整個西方殖民主義者也是一次沉重的打擊。鄭成功收複台灣,不僅維護了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阻滯了西方殖民主義對中國的侵略,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西方殖民主義對中國近鄰日本、朝鮮等國的侵略。因此,它成為反侵略鬥爭的一麵旗幟,不僅鼓舞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反侵略鬥爭,而且在亞洲一些國家也有著很大影響。正因為如此,外國人普遍尊稱他為“國姓爺”,中國人民更視他為“民族英雄”,台灣人民將其視為“開台烈祖”,甚至把他塑造成神靈加以尊崇。如今在台灣,還遺留著國姓魚、鶯歌石、劍潭、龜山島、東海長鯨等有趣的傳說和遺跡,保持著三日節、太陽公生日(農曆三月十九日)等寓意深遠的節日,每年逢4月鄭成功登陸的那一天,台灣各界都要舉行慶典。這些都表明了台灣人民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懷念。鄭成功收複台灣的曆史功勳,將彪炳千秋!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