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削藩風波

  劉啟即位,即為景帝。吳王的反心漸萌。

  景帝是吳王的殺子仇人,吳王那積蓄多年的怨氣,一下迸發出來。再加上晁錯輔佐景帝所實施的削藩之策,也直接威脅到吳王及其他諸侯的切身利益,他便找到了這個蠱惑人心的借口。

  晁錯為潁川人,初習刑名之學,繼通文學。文帝時,入官太常掌故,曾奉派至濟南,向老儒伏生學習《尚書》。伏生名勝,曾為秦朝博士,當時在濟南以《尚書》教授齊魯諸生。晁錯受業時,伏生已年衰齒落,連話都說不清,再加上潁川與濟南的方言不通。虧得伏生有一女兒,名叫羲娥,夙秉父傳,頗通《尚書》大意。當伏生講授時,羲娥立在父側,依著父言,逐句轉譯,晁錯才算領悟了經義大綱。剩下兩三處未能體會的,隻好出以己意,曲為引申。晁錯所習戰國申商刑名之學,長於進取。所學今文《尚書》,不津津於章句之學,而為通變之說。與叔孫通等大而無當的腐儒不同,最切合於解決漢初社會的各種實際問題。《史記》卷一百一《袁盎晁錯列傳》,此下所述晁錯事,並見此傳。

  肄業後,晁錯進為太子舍人,轉授太子家令。太子劉啟非常欣賞他的才辯,格外優待,號為“智囊”。他觀察時世,對症下藥,積極建言,毫無顧忌,對解決當時的內憂外患,起了積極的作用。中行說投靠匈奴後,誘惑匈奴國主稽粥單於入寇,屢為邊患。文帝致書匈奴,責他負約失信,稽粥也置之不理。邊境戍軍顧東失西,境內兵民交困。晁錯遂上《言兵事書》數千言,詳細論述了解決匈奴之患,必須注意得地形、卒服習和器用利三事,文帝閱後大為稱賞,賜書褒答。針對邊境地廣人稀的現狀,晁錯又上《守邊勸農疏》,主張募民出居塞下,令民納粟入官,接濟邊餉。文帝多半采用,頗有成效,晁錯遂擢任中大夫,一時名聲大震。

  景帝即位後,因為晁錯是他為太子時的舊屬,自然得蒙主寵,超拜內史。晁錯屢參謀議,每有獻納,景帝無不聽從。朝廷一切法令,無不變更。對此,朝內九卿多半側目,就是丞相申屠嘉,也嫉視如仇,恨不得將晁錯除去。晁錯卻不顧眾怨,依然我行我素。

  晁錯居官的內史署舍,正在太上皇廟旁。由署舍東門出入,要走上城內大道,必須繞過廟外矮牆,頗為不便。晁錯未曾奏聞,便給署舍開一角門,穿過矮牆,築成直道。申屠嘉聞得此事,即令府史繕起奏章,彈劾晁錯蔑視太上皇,應以大不敬論,按律加誅。晁錯聽到風聲,也不免大驚失色,景帝準許他隨時白事,他便慌忙乘夜入宮,叩閽進見。景帝見他夤夜進宮,還以為有什麽意外變故,聽說是為開門事件,便笑著說:“這有何妨?盡管照辦便了。”晁錯得了此言,仿佛得了大赦一般,當即叩首告退。

  申屠嘉滿以為抓住了晁錯的把柄。第二天黎明,他便懷著奏章入朝麵遞,好教景帝及時發落晁錯。誰知景帝閱罷奏章,隻是淡淡說道:“晁錯因署門不便,另辟角門,隻穿過太上皇廟的外牆,與廟無損,不足為罪。況且這是朕使他為此,丞相不要多心。”申屠嘉大出意外,隻好頓首謝過,起身退歸。回到相府,頓足長歎道:“我悔不先斬晁錯,再上奏章,乃為他所賣,可恨可恨!”說著,竟吐出一口血痰。此後日日嘔血,服藥也不見效,竟至畢命。景帝聞報,總算遣人賜賻,予諡曰“節”。順便升禦史大夫陶青為丞相,晁錯為禦史大夫。

  晁錯接連升遷,更得景帝信任,便想著手解除諸侯對中央王朝的威脅。景帝當時已經注意到諸侯割地擁兵的現狀。其中,齊國七十餘城,楚國四十餘城,吳國五十餘城,僅三國所占,已半有天下。若不限製,必成尾大不掉。晁錯便與景帝商議,逐漸削減諸侯王的土地,首先從吳國入手。他在議案中說到,吳王前因太子之隙,已有不臣之舉,今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潛謀作亂。“今削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則反遲,禍大”。

  應該說,晁錯此議並非“疏闊”之論,其中對諸侯王潛在威脅的分析是深刻的,所提出的策略亦“皆鑿鑿可行”梁·任昉:《文章緣起》,陳懋仁注,完全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所以魯迅稱之為“深識”魯迅:《漢文學史綱要》。景帝便讓公卿複議朝堂。由於事關重大,大眾一時默然。獨有魏其侯竇嬰,力言不可。景帝雖然同意晁錯的主張,但想到諸侯當時畢竟未反,若操之過急,一旦激起大亂,將很難收拾,便將晁錯的議案暫行擱起。

  景帝三年(前154)冬十月,由於竇嬰強諫景帝將來傳位於梁王劉武的戲言,得罪了竇太後而被除去門籍,晁錯又提出原議,勸景帝速削諸王,毋再稽遲。議尚未決,適逢楚王劉戊入朝。晁錯於是又拿楚王開刀,說他生性漁色,當薄太後喪葬時,仍然在後宮倚翠偎紅,縱然宣淫,依律當加死罪,請景帝明正典刑。景帝卻不忍從嚴,隻削奪了楚王的東海郡,仍令回國。

  晁錯既得削楚,便抓住趙王劉遂的某些過失,削去了他的常山郡。又彈劾膠西王劉昂私下賣爵,削去六縣。晁錯連削三國,一時安然無忌,就想趁勢削吳。忽然,一個蒼頭白發的老者踵門直入,指著他顫聲而言:“你莫非尋死不成?”他聞聲一瞧,原來是自己的父親,慌忙扶著入座,問他何故前來。老父道:“我在潁川家居,本來自覺安逸。近日聽說你為政用事,硬要侵削王侯,疏人骨肉,外間已經怨聲載道。你究竟想幹什麽?”晁錯聽老父所言,早在意料之中,但捫心自問,為公不為私,便應聲道:“怨聲原是難免,但若不這樣做,隻恐天子不尊,宗廟不固。”老父聽罷,站了起來,喟然長歎道:“劉氏得安,晁氏必危。我已年老,實不忍見禍及身,不如回去吧!”晁錯一再挽留,無奈老父連連搖首,出門揚長自去。晁錯送出大門,老父也不回顧,竟爾登車就道,一溜煙似的去了。他還入大廳,思忖再三,躊躇多時。戰國時商鞅於秦變法,車裂斃命,吳起為楚圖強,亂箭身亡,他哪能不知道?但為了尊天子,固宗廟,也顧不得許多了。

  吳王劉濞聽說楚、趙、膠西諸國,相繼被削去土地,唯恐波及自己。忽由長安傳來消息,說晁錯已議及削吳之事。他想,與其束手待斃,不如先發製人,隻是獨力恐難成事,總須聯絡各國。諸王中,隻有膠西王最有勇力,況且已被削地,必然懷恨在心。於是,他便令中大夫應高,出使膠西國。

  膠西王聞吳使到來,當即召入,問及來意。應高道:“今日主上聽信讒賊,任用邪臣,侵削諸侯,誅罰日甚,膠西首當其衝。吳與膠西,唇齒相依,今日削及膠西,明日禍及吳國。吳王抱病有年,不能朝請。主上不察,屢次加疑。今聞大王僅因封爵小事即被削地,罪輕罰重,後患更不堪設想了。未知大王作何打算?”膠西王答道:“我亦何嚐無憂!但既為人臣,又能怎樣?君將何以教我?”應高道:“吳王與大王同憂。今日遣臣前來,意在請大王乘時起兵,西向除患。”膠西王聞聽此言,瞿然大驚道:“寡人何敢如此?主上削臣土地,人臣隻能俯首聽命,怎敢造反呢?”應高聽出他心裏有氣,嘴上委蛇,說明還有顧慮,便接著說道:“今天子受晁錯蠱惑,侵奪同姓諸侯,各國都已生叛意。況近日彗星出現,蝗蟲並起,天象已現。吳王正整裝待發,準備合同楚國,西略函穀關,據住滎陽、敖倉的積粟,但等大王聯手西進,並師入都,天下唾手可得,當與大王平分共享,豈不甚善!”聽得膠西王不禁高興起來,當即與應高立約。吳王還恐他變卦,又扮作使臣模樣,與膠西王麵訂約章,說好共舉大事。

  當時諸侯王共有二十二國,吳王糾集得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七國,同時舉兵。這些諸侯國中的有識之士,也紛紛進言,認為諸侯地小,不能當漢十分之二,今以卵擊石,恐為非計。再說天下如今隻有一主,尚起紛爭;他日即使僥幸成功,互不相讓,天下更要滋擾了。無奈這些諸侯利令智昏,或者騎虎難下,也就孤注一擲了。

  就中吳王更誌在必得。他遍征國中士卒,差不多有二十萬人。遂下令軍中曰:“寡人年六十有二,今自為將,少子年甫十四,也使作前驅。將士雖年齒不同,但最老不過寡人,最少不過少子。應各自努力,圖功待賞,不得有違!”

  吳、楚七國,數十萬眾,魚貫而出,相率西行,向長安殺氣騰騰而來。

  秦末以來,一場規模最大的內戰,在劉氏家天下,由劉氏諸王發動起來了。老家長劉邦如地下有知,也不知作何感想!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