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1664)是中國曆史上繼元朝之後的統一王朝。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國號明。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采取一係列措施加強君主專政製度,從而使明朝中央集權專製空前強化。朱元璋廢除隋唐以來的中書省,取消丞相製,集軍政大權於皇帝。同時設置翰林院大學士為顧問,後形成內閣製度。中央設置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種三法司體製對清代有重要影響。
明代社會經濟發達,農產品豐富,手工業生產具備很高水平,陶瓷業、絲棉紡業、冶煉、建築等聞名世界。16世紀隆慶、萬曆年間,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開始在若幹手工業行業中出現。
明代對外交往活躍,鄭和先後七次率大型船隊下西洋,行跡遍及非洲東海岸,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曆史意義。明代科技文化在專製主義空前強化的背景下,較之唐宋成就較少。思想家李贄、王守仁等人學說對後世影響較大。文學作品產生了《牡丹亭》、《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等著名作品。同時出現了《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說集及長篇通俗小說《金瓶梅》。科技著作則以《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流傳於世。明成祖倡導編著成的《永樂大典》,是我國最大的一部類書。
明代末年,政治腐敗,天災頻繁,剝削慘重,崇禎初年陝北爆發農民起義,不久發展為席卷全國的農民大起義。1644年,李自成率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帝自殺,明朝滅亡。明亡後,明殘餘勢力曾在江南建立過短期的政權,史稱南明。
朱元璋登基封王
自從劉福通死後,朱元璋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義上還接受小明王的領導。到了這時候,他做皇帝的思想膨脹起來,覺得留著小明王對他是個障礙。公元1366年,他用船把小明王接到應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過江的時候,派人暗暗鑿沉了船,把小明王淹死。
第二年,朱元璋消滅了張士誠割據勢力,接著,命令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過了兩個月,徐達的軍隊旗開得勝,占領了山東。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即位稱皇帝,國號叫明建元“洪武”。他就是明太祖。
明軍乘勝進軍,元兵節節敗退。這年八月,徐達率領大軍直搗大都,元順帝逃往上都。統治中國九十七年的元王朝終於被推翻。
至此,朱元璋統一了中國。
創業容易守業難。朱元璋把應天府改稱南京。立其結發妻子馬妃為皇後,長子朱標為皇太子。當年朱元璋41歲。當上皇帝後,朱元璋就想如何才能讓他的子孫永遠當皇帝,讓朱家皇朝,傳之千秋萬世。
他的第一個辦法是把兒子封王。朱元璋的後妃們一共給他生了26個兒子,16個女兒。其中長子朱標封為皇太子,還有一個皇子朱楠,中途夭折,其餘24個皇子,全都封為親王(也叫藩王),讓他們的封地遍及全國,去主宰那裏的一切。比如他將二兒子朱樉封到西安(今陝西西安),這裏是古代秦國,朱樉便被封為秦王。三兒子朱棢封在太原(今山西太原),這裏曾是古晉國,便封為晉王。四子朱棣封在北平(即元大都),稱為燕王。以此類推,這二十四王就像一個特大的蜘蛛網,把整個中國都籠罩在朱家的勢力範圍之內。
親王府內設置官署,由“相國”主持。還有護衛的軍隊,有著很大的權力,可以控製當地駐軍的調動指揮權。不過當中有一條限製,被分封的各親王不能幹預地方的民政,除王府以外,都歸各級地方官吏治理。
第二個辦法是大封功臣。所謂功臣是指跟隨他打天下的文官武將。這些開國元勳多是有才能的人,籠絡住他們,就可以保衛著他的政權。這些功臣封公的7人,封侯的28人。當初隨朱元璋起兵的二十四將,除已死的外,都得到封侯。比如徐達封為魏國公、常遇春封為鄂國公、李善長韓國公、李文忠曹國公、馮勝宋國公、鄧愈衛國公、湯和信國公。
朱元璋別出心裁,設立了一個特務機關“錦衣衛”,隨時監視大臣們的行動,向皇帝報告。百密還有一疏,國家那麽大,人員又那麽多,再加上一些貪官汙吏從中挑撥離間,自然會生出事來。而朱元璋隨著年紀的增大,性格也發生變化,原先那種坦誠待人的長處不見了,變得刻薄、猜疑、凶殘、好殺。特別是他看到太子朱標很像他的母親馬皇後,性情樸實,待人寬厚。他怕太子將來駕馭不了那些功臣,從而威脅朱家的皇位,於是朱元璋狠狠心,決定把一些一意孤行、擅權妄法、行動跋扈,能夠影響朱家王朝安全的全部殺掉。
洪武十三年、二十六年,朱元璋兩次借丞相胡惟庸和涼國公藍玉謀反案,殺掉了幾萬人。死於兩案的功臣有李善有、陸仲享、費聚、唐勝宗、張溫、曹震、陳桓等人,甚至連元帥徐達也不例外。朱元璋殺紅了眼,對自己的親戚也不客氣,他的親侄子朱文正被他用亂杖打死,外甥李文忠被他派人毒死。“二十四將”中,除花雲等少數早期戰死的以外,其餘的幾乎都被他殺死。隻有一個湯和,看徐達、李文忠先後被毒死,急忙跑去見朱元璋,主動交出兵權,回家養老,才得以幸免。真是伴君如伴虎,可憐,當年轟轟烈烈的“二十四將”,隻有此人得以善終。
逃脫朱元璋毒手的功臣,還有一個劉基(劉伯溫),當年給朱元璋出謀劃策,功勞不在李善長之下。朱元璋原來也想封他為“公”的,但他堅拒不受,請假回原籍去了。因為他聰慧過人,與朱元璋相識十多年,深知這位朱元璋的為人,所以故意遠離皇帝,以圖免害。
皇後馬氏是個忠厚人,聽說朱元璋濫殺元辜,便加以勸阻,但朱元璋不聽。馬皇後鬱鬱不樂,後患病拒絕就醫,於洪武十五年去世。
太子朱標,性格仁厚,很像他的母親,眼看父皇暴虐,幾次進諫,都被斥退。為了諷諭太子,表明自己的隱衷,朱元璋故意丟一根棘杖在地上,要朱標拿起來,朱標麵有難色朱元璋語帶雙關地說:“你怕刺不拿,我替你把這些刺拔掉,然後再交給你,你不就敢拿了嗎?”
朱元璋見朱標過於柔弱,倒是四皇子燕王朱棣聰穎勇武,有些像他自己,他曾打算把太子朱標廢掉,立朱棣當太子,跟幾個大臣商量,大臣們都認為廢長立幼,不合宗法,都不同意。但朱標知道後,明白父皇不喜歡自己,終日惶懼不安,於洪武二十五年因病去世。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依據宗法原則,便立朱標長子朱允炆為帝位繼承人。
明太祖是農家出身的,對農民生活多少有點了解。他即位以後,也注意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他告誡地方官員說:“現在天下剛剛安定,百姓財力困乏,好像初飛的鳥,不能拔它的毛;新種的樹,不能搖它的根。”他要官員們廉潔守法,不能貪贓枉法,加重人民負擔。以後,他又招集流亡農民,開墾荒地,免除三年的勞役和賦稅;要各地駐軍屯田墾荒,做到糧食自給。他還興修水利,獎勵植棉種麻。所以,明朝初年的農業生產有了很明顯的發展。新建立的明王朝統治也鞏固下來。
胡維庸案件
胡維庸是安徽定遠人,他是在朱元璋攻取和州的時候前來投順的,到明朝建立後,他從一個地方的小官吏做到了中書省丞相。
胡維庸做了丞相以後,仗著皇帝對他的寵任,在朝廷中大肆結黨營私,組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淮人官僚集團,排斥那些和自己政見不合的官員,稍有不滿就招致殺身之禍。由於地位至丞相,不僅自己操縱著生殺大權,有些重大的事性也不向皇帝奏聞總是自己獨斷專行。在朝廷上下那些專會阿諛奉承看人眼色行事的人紛紛投靠在他的門下,為他奔走效勞。胡維庸身後有一大批追隨的人,他做起事來就更肆無忌憚了,大量貪汙受賄,把一些金銀敗寶、名馬器玩都據為已有。
胡維庸這種行為,引起了朝中一些忠直大臣的不滿,其中魏國公徐達就很嫉恨胡維庸的奸雅言行,便向朱元璋揭露他的種種胡作非為的罪行。胡維庸聽說後,一直懷恨在心,就企圖通過收買徐達的看門家人,陷害徐達。盡管他苦心積慮地想了很多方法,但最終還是沒有得逞。就這樣,朝中不管官員地位的高低,隻要對自己稍有不滿,胡維庸便想方設法把他除掉。
胡維庸這種胡作非為也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尤其是在朱元璋執政的第九年的時候,由於把行中書省改為布政使司之後,地方的控製指揮權都集中到了中書省,胡惟庸的權力也就更大了。這樣,權力欲極強的朱元璋感覺到大權旁落,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又加上皇太子朱標的性格比較仁弱,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朱標治不了這些擁權自重的元勳宿將,存在著軍事叛變的可能性,便決心為他除去這些障礙。
公元1380年,丞相胡維庸被告發叛國謀反,明太祖毫不留情地把胡維庸滿門抄斬,追究他的同黨。這一追究,竟株連文武官員一萬五千多人。明太祖一發狠心,把那些有胡黨嫌疑的人全殺了。這個案件,成了朱元璋政治鬥爭的工具。
學士宋濂,是明朝開國初期跟劉基一起受明太祖重用過的人;後來,又當過太子的老師。宋濂為人謹慎小心,但是明太祖對他也並不放心。有一次,宋濂在家裏請幾個朋友喝酒。第二天上朝,明太宗問他昨天喝過酒沒有,請了哪些客人,備了哪些菜。宋濂一一照實回答。明太祖笑著說:“你沒欺騙我。”原來,那天宋濂家請客的時候,明太祖已暗暗派人去監視了。後來,明太祖在朝廷上稱讚宋濂說:“宋濂伺候我十九年,從沒說過一句謊言,也沒說過別人一句壞話,真是個賢人啊!”宋濂六十八歲那年告老回鄉,明太祖還送他一幅錦緞,說:“留著它,再過三十二年,做件百歲衣吧!”
胡維庸案件發生後,宋濂的孫子宋慎也被揭發是胡黨,於是株連到宋濂。明太祖派錦衣衛把宋濂從金華老家抓到京城,要把他處死。
這件事讓馬皇後知道了。馬皇後勸明太祖說:“老百姓家為孩子請個老師,尚且恭恭敬敬,好來好去,何況是皇帝家的老師呢。再說,宋先生一向住在鄉下,他孫子的事他怎麽會知道?”
明太祖正在火頭上,不肯饒恕宋濂。當天,馬皇後陪明太祖吃飯。她呆呆地坐在桌邊,不沾酒,也不吃肉。明太祖感到奇怪,問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馬皇後難過地說:“宋先生犯了死罪,我心裏十分難受,在為宋先生祈福呢。”
馬皇後是跟太祖年青時候共過患難的夫妻,明太祖平時對她比較尊重,聽她這一說,也有點感動,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罰充軍茂州(今四川茂縣)。七十多歲的宋濂,禁不起這場驚怕,再加上路上勞累,沒到茂州就死了。
過了十年,又有人告發李善長和胡維庸往來密切,明知胡維庸謀反不檢舉揭發,犯了大逆不道的罪。李善長是第一號開國功臣,又是明太祖的親家。明太祖大封功臣的時候,曾經賜給李善長兩道免死鐵券。這一年,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了,明太祖下令把李善長和他的全家七十幾口全部處死。接著,又一次追查胡黨,處死了一萬五千多人。
自從胡維庸案件發生以後,明太祖覺得把軍政大權交給大臣不放心,就取消了丞相職位,由皇帝直接管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個部的尚書(官名,部的長官);又把掌握軍權的大都督府廢了,改設左、右、中、前、後五個都督府,分別訓練兵士,需要打仗的時候,由皇帝直接發布命令。這樣一來,明朝皇帝的權力就大大集中了。
事情並沒到這裏結束。過了三年,錦衣衛又告發大將藍玉謀反。明太祖殺了藍玉,追查同謀,又有文武官員一萬五千多人受株連被殺。
這兩樁大案,幾乎把朝廷一些功臣一掃而空,明太祖的專製和殘暴在曆史上也就出了名。
明太祖嚴懲貪吏
明朝建國之後不久,官吏貪贓枉法的事到處發生,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明太祖朱元璋想出了一個懲治貪官汙吏的辦法。他讓各府、州、縣和衛所在衙門的左邊,修一座小廟,裏麵供土地神;在官衙大堂公座的左邊,懸掛著一個人皮楦(音xuàn)滿草的袋子,叫“皮草囊”,據說全國都是如此。土地廟到處都有,為什麽這座小廟必須修在官府衙門的左麵呢?原來這廟是扒貪官皮的場所,因此人們叫它“皮場廟”。
用這種手段懲治貪贓枉法的官吏,看起來的確有點殘酷,但是也說明了明太祖對貪官汙吏的憤恨心情。明太祖深知“官逼民反”的道理,他從元朝的滅亡中總結出一條經驗,他說:“元朝因為寬容放縱貪官汙吏,把江山丟掉了,如今我得天下,若不用嚴刑峻法便不足以矯正積弊!”因而他建國以後,多次嚴申懲治貪官之令,法禁十分森嚴。規定官吏貪贓80貫錢(每貫一千文錢,約折銀一兩)的便絞死示眾,然後剝皮實草,做成人形袋子,掛在當地衙門的大堂上,以儆效尤。明太祖還頒布了一道命令,允許鄉亭老人(裏甲編製中負責水利興修、風俗教化以及民事糾紛的人)有參議政事的權利。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派人對所有官吏進行考查,殺了一大批貪婪的官僚,尤其殺了那些汙吏。因為這些人把持了舞弊,勒索鄉民。可是殺了這些官吏,誰替國家征收賦役呢?明太祖想了個新辦法。他叫主管賦稅的戶部查堪百姓的土地,以賦稅一萬石為一個單位,選其中地多的當糧長,由糧長負責征收所管範圍的賦稅,上納國庫。但是沒過多久,明太祖察覺到這些糧長並非良善。他們為了躲避賦役,把自己的田產假托在親戚、鄰居、佃戶和仆人的名下,和官吏勾結,鄉裏欺騙州縣,州縣欺騙府,使國家稅收受損失。他們巧立名目盤剝百姓,甚至吊打百姓替他們繳納稅糧。在編冊的時候,又從中搗鬼,多派加征,以至謊報災情,貪汙中飽。明太祖發現這種情況,非常生氣,一次就殺死了不法糧長160名。
一次,明太祖聽說福建參政(協助主持地方政務的布政使)魏鑒、瞿莊用鞭子打死了一個官吏,非常高興,親自寫了一封璽書嘉獎他們。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發生了一起震動全國的“郭桓案”。郭桓在洪武十七年五月當戶部尚書,第二年一月降為戶部侍郎。在頭一年收繳浙西(今浙江省北部)秋糧的時候,他和地方官黃文通、奸吏邊源等人相互勾結,通同作弊,大搞貪汙活動。本來,浙西稅糧應上繳國家糧倉四百五十萬石,他們隻繳了六十萬石,另繳八十萬錠銀子給國庫,以當時銀價和糧價折算,這八十萬錠可以頂二百萬石糧食,其餘的一百九十萬石糧食都被他們貪汙了。他們還合夥私分浙西各府錢鈔五十萬貫。郭桓又和官吏張欽合夥吞沒應天等五府所屬州縣十萬畝官田的夏稅秋糧。
郭桓利用自己是征收賦稅最高主管官員的有利條件,上述幾樁大的貪汙罪行都沒有暴露。他膽子越來越大,竟然把軍用糧倉裏的三年積蓄盜賣一空。當時全國除京師應天外,總共有十三個布政使司(相當於今天的省),他利用職權,和十二個布政使司的官吏相勾結,盜賣存在倉庫裏的糧食,還和管理貯存金銀錢鈔的府軍官員範朝宗、張裕合夥偷盜金銀,假借名義竊取錢鈔六百萬張。如果把郭桓貪汙盜竊的金銀錢鈔折成糧食,加上他合夥貪汙的糧食七百萬石,總共達二千四百餘萬石精糧,這個數字和當時全國的秋糧實征總數幾乎相等。
這個案子使明太祖大為震驚。他不是不知道官吏有貪汙行為,郭桓案發生之前,他就反複琢磨,官吏剛提拔的時候,還忠誠廉潔,可是在任一久,便都奸詐貪汙,很少善始善終,多是貪贓枉法被殺,這是什麽緣故呢?他想,六部和府州縣官多是儒生,不懂這一套,多是奸吏搗鬼,拉官員下水,所以他讓當時的刑部(主管法律、刑罰的機構)尚書開濟把記載鋪糧數目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作壹貳叁肆伍陸染捌玖拾陌阡,防止奸吏塗改帳目,從中貪汙。後人又把“陌阡”寫作“佰仟”,這就是至今還在沿用的大寫數字的由來。這次郭桓貪汙案數目這麽大,審案中又發現這個案子和戶部侍郎胡益、王道亨,禮部尚書趙瑁,兵部侍郎王忠,刑部尚書王惠迪,工部侍郎麥誌德等以及整個六部上下大小官員幾乎都有關係,這就無法用奸吏搗鬼來解釋了。突然發現朝廷大小官員都是些貪婪之徒,便狠了狠心,下令把趙瑁、王惠迪、主犯郭桓以及從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員都殺了,江南不少富戶也牽連被殺,總共殺了幾萬人。
殺了這麽多人,引起了地方和官僚的不滿。可是他們不敢說盜賣官糧合法,也不敢說殺那些貪官汙吏不對,就把矛頭對準具體處理這個案子的禦史和法官,一時議論紛紛,咄咄逼人。
明太祖心裏明白這是對著他來的,覺得這個矛盾再發展下去,對自己非常不利。他就在公布郭桓等人的罪行的同時,把審判此案的法官吳庸等人也殺了,還下了一道詔書,名為“大赦天下”,對此案不再追究。他又對地主官僚進行安撫,從而結束了這個案子的蔓延。
為了進一步防止貪汙案件的發生,明太祖還親自編寫了《大誥》,其中有不少法律是針對貪官汙吏的。經過一番整治,貪贓枉法的事情少多了,同時吏治和社會風氣也有了一些改變。
施耐庵著述《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作者施耐庵是明初著名的小說家,原籍江蘇興化縣白駒場(今屬大豐縣),他本名可能叫施彥端,元末由於戰亂,他曾流寓浙江,明初回到故鄉,死後葬在興化縣施家橋,墓地至今尚存。施耐庵和劉伯溫的交情不錯,他們曾拜大儒鄭複初為師,成為鄭複初最看重的弟子。
《水滸傳》是施耐庵在宋元以來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的再創作。宋江等36人在水泊梁山的農民起義是其創作的曆史根據。在戲曲發達的元代,出現了一批水滸戲,人物故事日益豐富起來,水滸英雄也由36人增至72人,又發展到108人。施耐庵在這一基礎上,廣泛搜集民間傳說,加以聯綴改編,寫下了這部不朽巨著《水滸傳》。
施耐庵創作的《水滸傳》共100回。全麵反映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鬥爭由產生到發展,最後以失敗告終的全過程。故事的開始是具體描寫各路英雄遭受種種迫害,紛紛被逼,走上梁山聚義的經過;接著寫眾好漢聚眾起義,攻奪城池,與官軍苦鬥的曆程;小說的最後寫起義軍在宋江的影響下,接受朝廷的招安,並被派征戰遼兵。
在小說的開始,作者深刻地挖掘了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全麵地描寫了起義發生的現實背景。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無能,“浮浪破落戶子弟”高俅因踢得一腳好球,就受到徽宗的賞識,沒半年功夫,就提拔他為殿帥府太尉職事。從此,高俅營結私黨,與蔡京、童貫之流的奸佞狼狽為奸,把持朝政,無惡不作。高俅的螟蛉義子高衙內依仗高俅之勢,在東京任意淫汙他人妻女,大肆搜括民脂民膏,無法無天,為所欲為。處於社會基層的一幫貪官汙吏,土豪惡霸,如張都監、蔣門神、祝朝奉、毛太公以及西門慶之流,也是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在如此黑暗的社會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忍無可忍,揭竿而起,一場大規模的農民革命氣勢磅礴地展開了。
接著,小說描寫了眾英雄被逼上梁山的過程,其中,以林衝的故事具有典型意義。林衝原是東京80萬禁軍教頭,為人忠厚耿直,後來遭高俅陷害,被逼無奈之下殺死仇人上了梁山。
書中其他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們,雖被逼迫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所遭受的苦難、屈辱是一致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這群梁山好漢在宋江的領導下,與官兵進行英勇不屈的鬥爭,取得了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等一係列的輝煌勝利。在取得勝利之後,起義軍卻出人意料地走向了接受朝廷招安的結局,以至招安以後,死的死,散的散,一場波瀾壯闊的農民運動從此銷聲匿跡了。
《水滸傳》中義軍接受招安的結局正是曆史上農民起義失敗的一種形式,這種結局的產生在故事的前70回情節中已埋下了伏筆。
隨著梁山革命事業的發展,一大批統治階級中的人物由於各種原因被逼上梁山,他們加入革命隊伍的目的,大多隻是暫找一個安身之處,等候日後招安。起義軍的領袖宋江是這類人物的代表。作為義軍領袖,他自有過人之處。他反對強暴,同情人民疾苦,喜歡救濟窮人,急人所難,因而外號“及時雨”。他為人精明幹練,懂得鬥爭策略,並有廣泛的社會關係,上至官僚地主,下至江湖好漢,與他均有深厚情誼,所以,隻有他才能將梁山好漢緊密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但是,他的階級立場和他的忠君思想,使他最終將義軍引向招安之途。
作為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施耐庵的《水滸傳》對曆來為封建統治階級所汙蔑、攻擊的起義英雄作了生動出色的描繪,在他的筆下,誕生了一大批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光輝形象。李逵和魯智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李逵純樸天真,對貧苦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同時也有簡單、魯莽之嫌;魯智深做過提轄官,天生具有好打抱不平的仗義胸懷。他救援被欺淩者,從不考慮個人得失,這位單純、樸實的英雄在全書中獨具光彩。
施耐庵曾在張士誠幕府任職多年,經曆了火與血的洗禮,為他寫作《水滸傳》中那個刀光劍影的世界,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礎。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讀遍諸子百家之書,熟記騷人墨客之句。天文、地理知識、醫卜、星相之術,無所不曉。他隱居講學期間,投奔到其門下的弟子絡繹不絕。業餘時間,他從未間斷《水滸傳》的寫作。
《水滸傳》一經問世,人們爭相傳閱,愛不釋手。
施耐庵的《水滸傳》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書中的反抗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明清時期的農民起義。無數個起義領袖從中獲得巨大的力量,學習到豐富的鬥爭經驗和方法,以至於引起封建統治階級對此書的痛恨,明清兩代都曾將它列為禁書。《水滸傳》中一個個光輝的英雄人物,一直活在人民的心中。無論如何的禁毀,這部作品已在人民群眾中間深深地紮下了根,其巨大的影響是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抵製不了的。
作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水滸傳》對後世的小說、戲劇、民間文藝也產生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它不僅為後世的文學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且,它的創作手法、結局安排、人物塑造、語言運用、細節描繪、場景渲染等方麵均有大量可資借鑒的地方。在曆史的長河中,它無愧於是一顆璀燦的文學明珠,永放異彩。
羅貫中重寫三國史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有成就的長篇曆史小說,也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
羅貫中,名本,表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說浙江錢塘)。他生於元代末年,逝於明朝初年。他聰明機智,富有謀略,胸懷天下,並有一定軍事才能、政治鬥爭經驗。據說,羅貫中曾作過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的幕僚。他生活的元末明初,社會動蕩不安,人民顛沛流離,他過著避無定所的日子,四處漂泊。在義軍領袖張士誠被朱元璋打敗以後,羅貫中就退而從事曆史小說的創作,《三國演義》是他的代表作。
早在晉代和南北朝時期,民間就廣泛流傳三國的故事。唐宋時,有許多藝人表演說唱三國故事。元代,三國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今存最早的一部元代刊印的《全相三國誌平話》是民間傳說中三國故事的寫定本,已初具《三國演義》的規模。書中有大量的不同於正史的附會與傳說,這一未經文人潤色的民間藝人作品,文筆粗糙,敘事簡略。
正是在這些民間作品、傳說、戲曲的基礎之上,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利用陳壽《三國誌》和裴鬆之注的正史材料,結合他本人豐富的鬥爭經驗,寫成了這部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三國誌通俗演義》,即《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了公元184年至公元280年間共97年的曆史故事,起自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書的開篇寫東漢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昏庸,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形成了聲勢浩大的以張角為首的黃巾大起義。其次寫大小軍閥對農民起義軍的鎮壓,董卓的凶殘暴戾以及十七鎮諸侯聯合聲討董卓。董卓敗亡之後,曹操權勢日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穩固了北方之後,進兵江南,準備消滅孫權和劉備的勢力。魏、蜀、吳三國鼎立對峙,相互爭鬥。最後西晉代魏,消滅蜀、吳,三國盡歸司馬氏,長期的分裂局麵結束,中國複歸統一。
在此書中,羅南中通過對三國紛爭離合的故事情節描寫,刻劃了許多具有鮮明性格特征的典型人物。有人讚譽他塑造人物有三絕,即曹操奸絕,劉備義絕,諸葛亮智絕。作者從正統觀念出發,表明了擁劉反曹的思想趨向,故而,他將劉備描寫成寬厚仁愛,堅守信義的典型。劉備初作安喜縣尉時,就“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在新野,老百姓歌頌他:“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他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對賢士推心置腹,受人敬仰。比如,他初見趙雲之時,就起敬愛之心。在長阪坡,張飛等人都懷疑趙雲去投奔曹操了,劉備卻毫不懷疑地說:“子龍從我於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對待諸葛亮,他的始終敬愛信任,更是人所共知的,從三顧茅廬到臨終時的白帝城托孤,無不體現他對諸葛亮的由衷信賴。
曹操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他在殺呂伯奢全家時說的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他一生的為人準則。《三國演義》中奸雄曹操殘酷、詭詐的性格與劉備的寬厚、忠義形成鮮明對比。曹操為報父仇,進攻徐州,所到之處,大殺百姓,還掘墓鞭屍。他為了追查在許都縱火的耿紀的餘黨,用訛詐的卑鄙手段將300多人盡行斬殺。再如,他痛恨禰衡,卻借黃祖之手殺之;忌恨楊修,卻加之以擾亂軍心的死罪。他生性陰險、殘忍、善疑,為防範行刺而“夢中殺人”,所有的行為,都體現了他那一代奸雄的本性。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一書中光彩四溢的人物。這位手持羽扇,溫文爾雅的書生,不同於那些“笑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的文人,他神機妙算,具有驚人的智慧和絕世的才華。對政治、軍事、外交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初出隆中,就向劉備提出據蜀、聯吳、抗魏的長遠戰略思想。赤壁之戰,他有膽有識,孤身來到吳國,舌戰群儒,終於爭取到強有力的同盟。他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為了天下大業,“鞠躬盡卒,死而後已”。他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典型,是忠貞和聰明智慧的象征。
《三國演義》在重要戰役和戰爭場麵的描寫上極富特色。官渡之戰、夷陵之戰、赤壁之戰等都非常精彩。《三國誌》中有關赤壁之戰的文字甚為簡略,不過寥寥數語。但到羅貫中筆下,則用八個回目,四萬字左右的篇幅將這一戰役渲染得波瀾壯闊、淋漓盡致。從決策階段的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群儒、說服孫權、周瑜聯合抗魏,到備戰階段,周瑜分析曹操派人詐降均被周瑜識破並加以利用,而諸般妙計都不出孔明的意料。最後寫火燒赤壁的場麵,硝煙彌漫,刀光劍影,一片火海,場麵壯觀,情節緊張,驚心動魄,扣人心弦。這種磅礴氣勢充分顯示了羅貫中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寫作技巧。
《三國演義》對後世的影響是驚人的。它的出現,標誌著曆史小說的輝煌成就。從此,曆史小說大量興起,層出不窮。在戲曲中,也由此出現大批三國劇目,曆代盛演不衰,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書中的奇謀妙計,戰略戰策,對後世的農民起義產生很大的啟發,張獻忠、李自成及洪秀全等人皆從中得到不少啟示。這部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小說,體現了作者羅貫中高度的智慧、驚人的才華及獨具的匠心。羅貫中和他的《三國演義》將永遠流傳在世間,魅力永存。
靖難之變
朱元璋65歲的時候,太子朱標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長孫的地位,被立為皇太孫。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繼承人落在了侄兒手裏,個個心裏很不舒服。眾藩王中,實力最強的是燕王朱棣,他智勇過人,經常出寨巡邊,築城屯田,用兵八萬,還管製著守衛邊境的各支部隊。聽到這一消息,朱棣心裏很不是滋味。
朱允炆對此也有所察覺,心中總想著有什麽好辦法來對付這些兵權在握、虎視眈眈的叔叔們。有一天,他獨自坐在東宮的東角門口,雙眉緊鎖,憂慮重重,不時長籲短歎。他的伴讀老師,太常寺卿黃子澄剛巧從這兒走過,連忙走上前去,問:“殿下,您有何事發愁?”朱允炆回答道:“現在我的幾位王叔都重兵在握,將來我當了皇帝,怎麽能管得了他們呢?”
黃子澄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先舉了個例子,說:“想當初吳、楚七國,雖然勢力非常強大,但是當他們發動叛亂時,漢景帝一出兵,他們紛紛垮了。諸位王叔雖然用有護衛兵,但隻能自守,難以進攻。如果萬一鬧事,隻要興師征討,完全可以殲滅。您是皇上嫡孫,順應天理,將來不必怕他們造反。”朱允炆聽後,心總算放寬了一些。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這就是明惠帝,曆史上又叫建文帝。
朱允炆雖然當了皇帝,但是幾位王叔的事總讓他有些心神不寧,從此添了心病,總怕自己的皇位不牢固,而且,京城中一直在傳說幾位藩王正在互相串聯,準備謀反。聽到這些,他更加害起來。一天,他把黃子澄找來和大臣齊泰一起商議此事。齊泰認為諸王之中,數燕王兵力最強,野心最大,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首先削奪燕王的兵權,達到殺一儆百的目的。
黃子澄不同意這個做法。他認為燕王信居北平,握有重兵,而且早有準備,如果先從他下手,容易打草驚蛇,反而會逼得燕王聯手其他幾個藩王共同謀反。這樣一來,成功的機會太小,風險太大。他認為,不如先把實力稍弱的幾位藩王搞掉,然後再收拾燕王。到那時,燕王孤掌難鳴,事情就好辦多了。他還建議,先從周王身上下手。因為周王朱是燕王朱朱棣的同母弟弟,與燕王最為親近,實力很有限,如果拿他開刀,他決不敢反抗,一定會旗開得勝!朱允炆聽了他們的意見,感到很滿意,馬上就派人到河南把周王朱抓起來,押到南京,削去王位,充軍到雲南。接著,他又派人去逮捕湘王朱柏,朱柏見大勢不妙,自焚而死。他又設計把齊王朱誆騙到應天,軟禁起來。隨後,又把代王朱桂削職為民,幽禁在大同。
這樣一來,沒用多長時間就把這四個親王的兵權削掉了,朱允炆暗暗高興。下一步,準備削奪燕王朱棣的權力。其實,燕王早有覺察。他看到幾個兄弟一個個被削去王位,看來自己也不能幸免。於是,便以朝賀朱允炆改元為名,帶上兒子朱高熾等人,晝夜兼程,親自前往應天探聽虛實,以尋求對策。為使朱允炆放心,朱棣回北平時,故意把朱高熾留在應天。
朱棣回到北平後,假裝得了瘋病,成天胡言亂語,有時候幾天都臥床不起,甚至躺在地上睡覺。朱允炆起初不相信,幾次三番地派使臣前去探病。
一次,使臣剛進燕王府,就見燕王一個人拄著拐杖在院裏慢步閑走,見了他們就像沒看見人一樣。下人扶燕王走進房子。當時正是盛夏,燕王卻直喊“好冷,好冷!”給他搬來一個爐子,他緊圍著爐子,仍然縮著身子,渾身打著哆嗦,不住地喊冷。使臣們都相信,燕王是真的瘋了,回去後向朱允炆如實稟告,朱允炆信以為真,還允許朱高熾回到父親身邊。其實,燕王一直在暗中加緊練兵,作好了奪取中央政權的準備。
狡猾的齊泰、黃子澄對燕王的病情有點懷疑多次勸朱允炆要有所警惕,朱允炆也加緊調兵遣將,加強了對朱棣的防備。
1399年6月,燕王府護衛百戶倪諒到應天告發燕王圖謀反叛。朱允炆馬上下令逮捕燕王府的官員和燕王的家屬,還特令北平駐軍謝貴、張率軍圍攻燕王府,約定燕王府的一些官員作內應,秘密命令北平都指揮使張信帶兵逮捕朱棣。
張信早已站在燕王一邊,他給燕王通風報信。燕王一得到消息,馬上就密謀布置。首先把謝貴和張兩人誘入府中,殺掉。然後把燕王府裏充當內應的官員都抓了起來。他來了個先發製人,宣布起兵。
燕王是個十分精明的人,他深知朱允炆是個名正言順的法定皇帝,如果自己公開打出反叛的旗號,對自己不利。於是,他搬出了明太祖朱元璋在《祖訓》中所說的話:“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他以“清君側”為理由起兵,說要幫助建文帝朱允炆除掉奸臣黃子澄、齊泰。
燕王領軍南下,直指京都應天。朱棣本是一位具有豐富帶兵經驗的宿將,手下又有一支經過長期嚴格訓練的精兵。再加上他駐紮北平已經很久,多年苦心經營,附近的各郡縣衛所都受他的統轄節製,所以他一起兵,就得到各方響應,紛紛前來投奔,士氣十分旺盛。他率兵很快就攻取了薊州、懷來、永平、通州等地。
朱允炆雖然處於正統的有利地位,但他是個迂闊懦弱、優柔寡斷的人,遠遠不是燕王的對手。而且,明朝的許多開國元老們都被猜忌多疑的朱元璋誅殺殆盡,他手下缺少精兵強將。手下的許多官員,皇宮裏的許多太監,見大勢不妙,紛紛投靠了燕王。朱允炆害怕了起來,連忙撤了黃子澄、齊泰的職,並派人求燕王退兵。
燕王哪裏肯就此罷休,他率兵一路衝殺,勢如破竹,意欲直搗黃龍。燕軍節節勝利,士氣越來越高。1401年,燕王率軍大舉南下,直向應天而來。翌年4月,燕軍攻打慶壁,遇到了南軍的頑強抵抗,雙方打得難解難分,十分激烈。這時,燕軍有些躊躇不前,有些將領提出暫時撤兵。燕王堅決不同意。斬釘截鐵地說:“這次進軍,隻能前進,不能後退!”沒多久,燕軍發起突然襲擊,打得南軍一敗塗地。
朱允炆無計可施,隻好再派人和燕王議和,願意割讓土地,請求燕王退兵。燕王眼看京城唾手可得,自然不願就此罷休,一口回絕,同時加緊了進攻。
這年六月初三,燕軍誓師渡江,直指應天。朱允炆看兵臨城下,形勢危急,命令手下將士死守。但沒過幾天,應天守將王景隆打開京師金川門投降,城被攻破。
燕王率領軍士進城,威武壯觀,文武百官紛紛在道路兩旁跪著迎接。燕軍進城後,隻見皇宮大火熊熊,正在燃燒。燕王馬上派人把大火撲滅,已經燒死了不少人。接著,他查問朱允炆的下落。有人報告說,燕軍進城之前,建文帝朱允炆下令放火燒宮,他和皇後都跳到火裏自焚而死。也有人報告說,他已經從地道逃出了京師。究竟他是死是活,很難確定,為後人留下了一個解不開的謎團。
曆史上把明朝的這次內戰叫做“靖難之變”,靖難是指平定內亂的意思。至此,經過三年作戰,燕王朱棣終於在1402年6月奪得了夢寐以求的皇位。這就是明成祖。到公元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自那時候起,北京一直成為明朝的京城。
成祖勵精圖治
明成祖朱棣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他不僅有軍事才能,同時也有政治遠見。明成祖對那些跟隨他同舟共濟的功臣,采取了完全不同於他父親的辦法。他對功臣們說:“君臣之間不能善始善終,原因是互不信任。如果彼此不相信,就是父子也會鬧翻的,何況君臣呢?我對功臣寬厚誠懇,經常看好的一麵,不誇大缺點,根據才能任用。”事實也是這樣,隻要是他選中的人,他就相信不疑。永樂的時候,禦史彈劾西寧侯宋晟專權,不經報告就處理事情。明成祖對這位禦史說:“任人不專能辦成事情嗎?況且一個大將遠在邊關,怎麽能要求他事事都根據朝廷的旨諭呢!”隨即上了一道敕令,叫寧晟根據實際情況處理一切事宜。
明成祖對有功之臣也不是一味姑息,如果有人真正犯了法,他也不容情。有個武官犯罪,刑部官員說他曾立過功勞,請論功定罪,明成祖很不高興,說:“執法應該公正,賞罰應該分明,不能以功勞掩蓋過錯,不能以私情廢了公平。過去有功,已經給了獎賞今天犯法不治罪,那是縱惡,縱惡怎麽能治天下?不是論功定罪,而是要依法治罪。”
明成祖很討厭阿諛奉承。一次貴州市政司上奏說,皇帝頒發的恩詔到了思南府(今貴州省思南縣)的時候,聽到太岩山間有呼萬歲聲在回蕩,這是皇上的威德遠加山川的靈驗。大臣們聽了這段話都來祝賀。明成祖對他們說:“呼噪山穀之間,虛聲相應,這是常識,有什麽可奇怪的。當大臣的不能辨明是非,想用阿諛討我的歡心,不是賢人君子的行為!”那些大臣碰了一鼻子灰。
明成祖主張天下事不可不周知,人生艱難不可不涉曆,聞見廣而涉曆多,自然心胸開闊。這樣處理事情便會得當一些。所以他不讓皇儲老呆在宮裏,經常派他們到山東、河北一帶去視察。一次,他的兒子朱高熾視察河南,看見百姓生活十分困苦,下馬走進路旁一家農民的家裏,眼見土屋窄小,大人衣不蔽體,小孩光著P股,吃的是糠茶做的窩窩,一個個麵黃肌瘦。這位太子竟然掉了幾滴眼淚,叫當地官府周濟了他們。朱高熾回來之後把這事兒告訴了他的父親。明成祖叫來戶部大臣,訓斥說:“河南民饑,有司不據實報告,竟然虛報豐收,如此欺罔!”於是下令處治了當地官吏,而且還通報全國各地方衙門:“自今以後,凡民間水旱災傷不上報者,一律治罪,決不寬容。”
為了治理好天下,明成祖還沒有忘記“人君一衣一食,皆民所供”這個事實,所以他很注意人民的休養生息。一次通政司(管章奏的機構)的官員報告說,山西有人上報介休縣(今山西省介休縣)出五色石,做器皿極為好看。明成祖說:“這家夥想當官。這些年來打仗、災荒,百姓夠苦了,還要給他們增加負擔嗎?要知道官求一物,百姓就要受一害。況且這種東西有什麽用,把這人趕走!”
後來他歎息說:“我要什麽沒有?就是一天換十件新衣,也是有的。但是,人在福中要知福,懂得儉省。記得過去我母親雖為皇後,總是親自縫補舊衣服穿。我實在不敢忘記過去。”說罷還心酸地落了淚。
明成祖在位期間,除了早朝之外還有晚朝。晚朝常在右順門內,百官奏事退朝後,他把六部尚書等近臣留下來,再商量一些事情。他覺得早朝奏孤的事情較多,沒時間深入交談,晚朝事情少,君臣之間可以深入討論,暢所欲言。
明成祖很重視人才的選拔,喜歡別人直言。他認為要把國家治理好,“必資賢才”,一定要靠有才能的人,而且任用時要根據特長安排。他特別告訴吏部,選人時要辨別好壞,衡量時要做公正,不能感情用事。他還提醒吏部,在用人上要強調德行。他說:“君子為了國家不計個人得失,所以敢直言,不怕丟官喪命;小人為了個人不考慮國家,所以溜須拍馬,隻想升官發財!”
明成祖鼓勵臣下敢說話,說真話,他不止一次地給大臣們講:“每個人的才識都不同,長於此或短於彼。我也一樣。因此,如果我有了什麽過,你們就明確指出來,我絕不責怪。”他對敢說真話的人就獎勵,對不直言的就責備。永樂初年,浙江義烏縣教諭上表,陳說了幾件地方上當辦的事情,希望皇帝能“虛心納言”。明成祖通令嘉獎了他,並把奏折拿給六部大臣們看,他說:“遠在下南的官員都能存心國事,你們在我左右,更應該如此。”
在明成祖勵精圖治之下,永樂年間的文治武功都是卓有成效的,除了個別地方,大部分地區經濟情況良好。1403年,集中了將近三千人修了一部兩萬二千多卷的類書《永樂大典》,這部大型類書把經史子集、百家之書,以及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等各類言說,按字、句、篇名、書名分韻收錄。其中有許多元代以前的珍貴文獻。明成祖開“四夷館”,選年少生員學習外文,開設了貴州布政使司,又設置哈密(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等三百多個衛所。當時全國幅員廣大,疆域遼闊。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本姓馬,名和,小名三寶,雲南昆陽(今雲南晉寧縣)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朱元璋的大將沐英出兵雲南,年僅10歲的鄭和被明軍擄走,後輾轉送至燕王朱棣身過,成了燕王府中的一個小宦官。
朱棣起兵篡奪帝位之時,將三寶派到軍中,因他足智多謀,精通兵法,立下了不少戰功。朱棣即位之後,晉升他為內宮太監,對他寵信有加,還親自書寫了一個大大的“鄭”字賜給三寶為姓,從此,他便叫鄭和。
鄭和家世代信奉回教,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航海去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朝聖。鄭和既信伊斯蘭教,又熟悉佛教,還有個“福吉祥”的法名。
明成祖朱棣通過武力奪取帝位以後,遭到許多人的非議。另外,有一件事總讓他心裏不太踏實。皇宮大火撲滅後,並沒找到建文帝,那麽建文帝是真的死了還是做了和尚或是逃到國外,總之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或是為了調查這件事,他派了不少使臣出使鄰國宣揚國威。“西洋”各國一直沒有人出訪過。那時候,把現在蘇門答臘島以西的整個印度洋都稱作“西洋”,西洋海路險遠,沿岸各國基本是信奉伊斯蘭教或佛教的國家。氣宇軒昂、聰明能幹,既是伊斯蘭教徒又精通佛教教義的鄭和就成了下西洋最合適的人選。
鄭和接受了明成祖的特殊使命,開始著手籌備一支擁有208艘大船的出使西洋的船隊。巨大的樓船就有62艘,一律長44丈,寬18丈。他招募了眾多的水手、擔任翻譯的通事、修理器械的匠人、以及醫生、夥夫等人員,加上隨行的將士共約27800人。隨船裝載的除自備的糧食、淡水、藥材以及日用器皿之外,還有大量的綢緞、瓷器等中國特產,作為予所到各國的貿易品和賞賜品。
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6月15日,出使西洋的船隊在蘇州劉家港啟錨遠航。路經福建長樂,稍事停留之後,由閩江口五虎門駛向南洋。一路上,風急浪高,但200多艘船隻在鄭和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向前行進。順利地到達了占城(今越南南部),然後經爪哇的蘇魯馬益,再到蘇門答臘島南部的舊港。船隊一路戰狂風,鬥惡浪,曆經千辛萬苦才抵達舊港,誰知在此遭遇了一場與海盜的惡戰。
舊港的酋長陳祖義,原是廣東人,洪武年間跑到南洋,糾集了一夥流氓占領了舊港,以劫掠過往的各國商船為生,燒船殺人,無惡不作,一直無人能製服他。當鄭和的船隊經過這裏時,陳祖義見對方船多兵眾,於是假意投降,陰謀劫取船隊。哪知鄭和早有防備,嚴陣以待,陳祖義率領海盜船攻來時,鄭和的船隊突然炮轟箭射,直殺得海盜四散奔逃,燒毀海盜船10艘,殺死海盜500餘人,活捉陳祖義,後被押解進京處死。殲滅了海盜陳祖義,鄭和為各國商人除了大害,促進了各國的海上貿易。
船隊繼續向前駛去,到達了馬來亞半島的滿剌(音là)加(馬六甲)。為了今後航海的便利,鄭和在此設立了一個據點,修建倉庫,並派兵駐紮此地,全體人員在這裏修整了一段時間,然後再次揚帆啟航,先後順利到達蘇門答臘國、錫蘭山、葛蘭(今印度西南沿海阿勒皮一帶)和古裏(今印度西南沿海科澤科德一帶)等地。鄭和拜訪了每一個地方的酋長、國王,向他們表達了明朝與他們通商友好的誠意。所贈送的禮物令各國的首領欣喜若狂。鄭和還與當地的商人做生意,他將隨船載來的大量貨物與各國進行公平交易,當船隊返航時,來時的滿船絲綢、瓷器等已換成了異國的象牙、香料、寶石、胡椒、琉璜、染料等,甚至還帶回了獅子、駝鳥等珍禽異獸。各地酋長與國王所回贈的禮品也是琳琅滿目,數不勝數。
經過三年多的艱辛航行,在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的9月,鄭和奉命率領船隊成功地結束了初次遠航,返回中國,滿載而歸。明成祖興奮異常,厚賞了鄭和諸人。意猶未盡的明成祖繼而再次命令鄭和奉命出使西洋。
鄭和奉命出使錫蘭山,錫蘭地處當時印度洋東西航路上的要塞。鄭和代表明朝政府向錫蘭的一座寺高廟贈送了很多金銀供器、織金等禮物,還為此立了一座碑,即“鄭和錫蘭碑”。1409年7月返國。同年9年,鄭和三次出使西洋,路過此地。國王亞烈苦奈兒見中國船隊攜帶了那麽多的金銀珍寶,頓起貪心。他裝著很熱情的樣子,將鄭和誘騙到國中,然後一麵向鄭和強行勒索金幣,一麵派5萬人劫掠鄭和船隊。情況萬分緊急,鄭和異常冷靜,他立刻派人探聽對方虛實,得知敵人傾巢出動前去進攻船隊,他馬上果斷地下令,不去救援船隊,而是直接攻打敵人的老巢。
敵人的都城雖然空虛,但是,鄭和的身邊士卒也隻不過2000餘人,要想克敵製勝,必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於是,鄭和率領士兵們抄小路直奔敵人的都城,將士們一往無前,很快就抵達敵人城下。以為穩操勝券的亞烈苦奈兒正在等待捷報傳來,沒料到鄭和已兵臨城下。鄭和精通兵法,他在城下指揮久經沙場的士兵,將士們吹竹伐樹製成雲梯,一部分人發射弓弩射擊城頭守兵,一部分人奮勇攀登雲梯,不一會兒,明軍衝入了城中,直奔皇宮,亞烈苦奈兒及其妻妾、兒子等人全部被活捉。
海邊的故軍正在襲擊船隊,突然聽到都城被占,國王被擄的消息,慌忙撤兵,準備返回救援都城。船中的明軍見狀,士氣大增,跳上岸來,直殺得敵人落花流水,全軍覆沒。
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6月,鄭和率船隊返國,亞烈苦奈兒一行被押解進京,明成祖饒他一死,訓斥了一番,就將他們釋放回國了。明朝的國威大振,前來朝貢的四方國家絡繹不絕。
永樂十三年(公元1412年),鄭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回航時路過蘇門答臘國(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亞齊),當天夜晚,卻發生了數萬人偷襲船隊的事情。
原來,蘇門答臘國曾在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與位於它西邊的花麵國發生戰爭,蘇門答臘國的國王中箭身亡。王子年幼,無法報仇,王後就對國人宣布,誰要是能領兵打敗花麵國,她就嫁給他,並讓他當國王。一個漁翁自告奮勇,領兵攻入花麵國,殺了花麵國國王。王後信守諾言,漁翁娶了王後,並當了蘇門答臘的國王。老國王的兒子長大後,竟殺了漁翁,奪取了王位,而漁翁有個兒子叫蘇幹剌,他想報殺父之仇,也想爭奪王位,但實力相差懸殊,被打敗後逃到鄰山,自立一寨。此次鄭和來到蘇門答臘,給國王獻了厚禮,蘇幹剌就非常氣憤,所以夜間率眾數萬,襲擊船隊。鄭和指揮將士沉著應戰,蘇門答臘軍隊密切配合,蘇幹剌的幾萬軍隊被殺得潰不成軍,蘇幹剌被活捉,後來被押解至北京處死。
從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05至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28年的航海生活,耗盡了他的心血,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3月中旬,這位偉大的航海家病逝於他最後一次遠航的歸途中,在印度半島西南部的古裏(今印度科澤科德)病逝。
鄭和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3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的伊朗、麥伽、索馬裏的摩加迪少和肯尼亞等地,在世界航海史上,他是打開從中國到東非航道的第一人。作為出色的外交使節,鄭和為發展中國與當時“西洋”各國的友好往來作出了世大的貢獻。今天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爪哇、泰國、斯裏蘭卡等地,依然留存著三寶城、三寶井、三寶塔等地名和古跡,充分表明了當地人民對這位傑出的航海家與友好使者的永久懷念。
鄭和教事農桑
中國南海西部有個馬來亞半島,在半島的西岸有個馬六甲,前麵有道海峽叫馬六甲海峽,地勢險要,是航海的要衝。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我國傑出航海家鄭和帶著遠洋船隊,就是從這地方過去,到達印度洋西去的。不過當時,馬六甲不叫馬六甲,叫滿剌加。在滿剌加半島的主峰上,立有一塊大理石碑,石碑上有碑文,刻寫著中國大明皇帝冊封滿剌加國王的詔書。碑文的結尾還有一首詩,據說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所作,石碑是鄭和下西洋時帶來,並親自到山上撮土奠基和宣讀皇帝冊封拜裏迷蘇刺為滿剌加國王的詔書。
原來滿剌加以前曾臣服於暹邏(今泰國)。為了爭取獨立,永樂元年,拜裏迷蘇刺派使者到中國去見明朝的皇帝,希望明帝能封他作滿剌加國王。朱棣派中官(即太監)尹慶隨使者前去視察,並賞給拜裏迷蘇刺織金文繡等物品。拜裏迷蘇刺向尹慶提出,希望中國皇帝把半島上的主峰,給以封賜。尹慶複命後,朱棣很高興,便讓工部製作了一方“滿剌加國王”的金印,還有國王服用的襲衣、黃蓋等物,並題寫了封賜的碑文,讓石匠刻到大理石製成的碑上。鄭和出使時,便讓鄭和一起帶來。
拜裏迷蘇刺當時便宣布,這一天便是滿剌加的國慶日。當日,全島狂歡,日以繼夜,到處是一簇簇篝火。島民們邀請船隊的將士和水手登岸,將士們把隨船帶的舞獅和龍燈耍起來,島民則表演當地的歌舞,一直歡樂到第二天的黎明。
第二日下午,滿剌加國王裏迷蘇刺帶著群臣上船答謝鄭和。拜裏迷蘇刺說:“上國的船隊裏有糧船,能不能把你們的糧食賣些給我們?”
鄭和說:“把我們船隊的糧食分出一些是可以的。但貴國人口眾多,全靠買糧度日,終是受製於人。貴島土質肥沃,為何不自力更生,自己生產糧食呢?”
“我們祖祖輩輩隻會打魚撈鮮,不會耕種!”
“不會可以學嗎!在古代,我們的祖先,也是靠漁獵為生的,後來發展了農業,才進了一大步。”
“可誰來教呢?”新國王又犯了愁。
鄭和想了想說:“這樣吧,我們的將士大多是農民出身,我選出一些人來教你們,再從我們的食糧稻穀中,選出些好的作種子;船上又有木匠和鐵匠,讓他們給你打造些農具,你就把農業發展起來。怎樣?”
拜裏迷蘇刺高興得手舞足蹈。他說:“那可太好了,我們滿剌加將永遠忘不了你們!”
當場議定,由船隊選派年紀較大或身體較差的100名出身農家的將士,留在滿剌加,教給當地人種田。種子由船隊供給。再派部分鐵匠和木匠,抓緊時間打造一批農具。
島上居民聽說要學種糧食,許多人紛紛報名。鄭和又發動整個船隊,除留少數人看守船隻外,其餘的人全都上島開荒三天。全島居民一看,也都自動來了。一時滿剌加主島和附近島嶼上,到處是歡聲笑語,明軍將士和水手,說著剛學會的幾句當地土語,跟島民咿咿啞啞地聊天,顯得是那麽融洽。
鄭和脫下官服,換上短衣,也來參加開荒。拜裏迷蘇刺驚訝得眼睛瞪得老大,想不到地位這麽高的船隊主帥,也會幹農活兒!他也把新穿上的王服脫下來,拿一把鐵鎬,站在鄭和身邊,學著鄭和的樣子,一下一下刨起來。三天的開荒結束了,滿剌加從半島的尖端起,直到內地的一段距離,開出一片片平展展的農田。拜裏迷蘇刺樂的雙手合十,謝了又謝。
接著到了中國農曆的新年。船隊大小船隻懸燈結彩,油漆一新。國王拜裏迷蘇刺帶著大臣到船上拜年,許多島民也上船來參觀。鄭和吩咐在62艘“寶船”上大擺宴席,款待這些本來的“主人”的“客人”。大家開懷暢飲,笑語喧天如同一家人。
從第二天開始,鄭和便指揮屬下的買辦、辦事、書算手等人,將貨物般到岸上,搭起各色的帳篷,請島民來購買或交換。這些貨物大多是綢緞、瓷器之類。同時又收購當地的珍珠、瑪瑙、香料、胡椒和藥材,雙方公平交易,彼此都很滿意。
永樂四年二月,鄭和的船隊離開滿剌加,繼續西行。國王拜裏迷蘇刺和全島居民都來送行。鄭和給滿剌加不僅帶來了友誼,更為當地的生產帶來了種子,從此,滿剌加農業開始發展,現在已成為南亞農業大國。鄭和留下的100名“老師”,也在當地居住下來,與島民和睦相處,有的娶妻生子,成為現在的華人。
蘇祿國王訪中國
在我國東南麵的大海中,隔著巴士海峽和我國的灣島相望,有個美麗富饒的國家,就是被人們稱作“東方海洋中的明珠”的菲律賓。它的最南端有一大群島嶼,便是以盛產珍珠而舉世聞名的蘇祿群島。
公元10世紀(相當於我國唐末到宋初這一時期)的時候,這個群島上出現了一個蘇祿國。在我國的明朝初年,蘇祿國同時有三個國王,即東王、西王和峒王。其中東王勢力最大,最強盛,因而地位也最尊崇。
鄭和下“西洋”後蘇祿東王知道了中國疆域遼闊,物產豐富,既強大又很友好,便決意找機會訪問中國。後來又聽說很多國家都爭派使者前去訪問,甚至有的國家的國王還親自去明朝訪問,於是,便和西王、峒王商量好,三人一起訪問中國。
以東王為首的蘇祿三王,率領著由王妃、王子及其隨行人員三百四十多人組成的大型友好使團,攜帶珍珠、寶石、玳瑁等禮品,漂洋過海,長途跋涉,終於在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八月一日到達北京。
蘇祿東王一行,受到明成祖的熱烈歡迎和隆重接待。在明朝官員的陪同下,他們遊覽了正在大興土木的北京城。
北京是個大都會,人群熙攘,車水馬龍,這時正是秋高氣爽,景色宜人的季節。西山紅葉,海子碧波,點綴了北京的無限風光。那方圓四十裏的巍峨城牆,一座座高聳的城樓,和那些金碧輝煌的宮殿,使北京城更加壯麗。這對一些外國來訪者來說,該是多麽賞心悅目,令人心曠神怡的事情呀。
北京城的建設規模和雄偉的氣派,使東王一行十分讚歎,極為欽佩。由於中國百姓的友好情誼,明朝政府的周到安排,他們在北京訪問了二十七天之久。
當深秋來臨的時節,長期生活在靠近赤道的蘇祿客人,有點不適應塞外刮來的寒風。八月二十七日,他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別了北京。臨行之際,明成祖贈送給他們大量的珍貴禮物,有黃金、白銀、玉帶和絲織品等等,還親自委派官員護送。
那時候南北交通主要靠運河,所以,東王一行先乘車到通州,然後再乘船南下。沿途經過各州縣時,都受到當地官員、衛所軍隊和人民的款待與熱情迎送。
當蘇祿客人的船隊將到德州的時候,天氣突然惡化,彤雲密布,寒風凜冽。蘇祿東王本來體弱畏寒,又加上旅途勞累,急病發作,不幸於九月十三日病逝。噩耗傳到北京,明成祖異常悲痛,親自撰寫祭文,並派官員趕到德州吊祭,還親筆寫了慰問蘇祿東王長子都麻的信,同時命令州地方官員為蘇祿東王修造墓穴。十月三日,為國王舉行了隆重葬禮,將蘇祿東王安葬在德州的北郊。
蘇祿東王的長子回國繼承王位。東王妃子葛木寧和二子安都魯、三子溫哈喇等十餘人要求守墓,自願留在德州。中國政府批準了他們的請求,並撥出二百三十八畝地作為祀田,免去賦稅,收成作為祭祀東王的費用;還命令州地方官吏每年清明和仲秋按時祭祀。為了尊重蘇祿東王和守墓人的宗教信仰與生活習慣,明朝政府特地從德州和曆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撥了三戶回民去協助守陵並照料他們的生活。又指令地方官員在墓前修造享殿,供奉蘇祿東王畫像,同時還修了配殿、牌樓等建築。在墓道兩側立起石人、石馬、石虎、石豹,陵墓周圍也栽植了蒼鬆翠柏。在蘇祿東王逝世一周年的時候,明成祖又命令地方官為蘇祿東王修廟樹碑,還親自撰寫了碑文。
那些留居德州的蘇祿國人,原計劃守墓三年而後回國。三年光陰匆匆地過去了,他們誰也不想再提起回國的事兒。東王妃葛木寧在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回國一趟,但是第二年又回到了德州。所有留下來的蘇祿人,後來都死在中國,葬於德州。蘇祿東王墓後麵的三個墳間,就是東王妃子葛木寧、二子安都魯和三子溫哈喇的墓葬。他們的後人也從此世代定居在德州的北郊。
到後來清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蘇祿國王蘇丹來中國訪問的時候,特地瞻仰了蘇祿東王墓。東王的後代提出加入中國國籍的要求,希望蘇祿國王代為呈請。清政府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於是在德州的東王八世孫安汝奇、溫宗楷等便以安、溫兩姓入籍中國。從此以後,蘇祿東王的後代就成了中國人民的一部分了。
現在安、溫兩姓的後代除在德州市北營聚居以外,還散居於山東各地以及江蘇、河南、河北、陝西、北京、天津等省市。
蘇祿國王訪問中國的故事,很久以來當作曆史佳話廣泛地流傳在兩國人民中間。它生動地說明了,我國與菲律賓這兩個近鄰,有著悠久的友好關係和深厚的傳統友誼。
明成祖衛國親征
朱棣登基之後,特別重視邊境的安全。在東北地區,他設立了奴爾幹都司,那時黑龍江南北、烏蘇裏河東西,包括苦兀島(即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奴爾幹司的轄境,先後設置了130個衛所。西方則設了哈密衛,連結西域各國,把哈密建成統治西域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重心。
在南方,朱棣出兵安南,打擊了屢次侵擾邊境的安南國王胡,使其再也不敢蠢動。隻是在北方,蒙古有韃靼,瓦剌和朵顏三衛的兀良哈族三股勢力時時威脅著大明國的安全。開始他利用“分則易治,合則難圖”的策略,有時拉攏,有時打擊。但到了永樂七年,韃靼可汗本雅失裏殺了朱棣派去的使者。朱棣派淇國公丘福帥師北伐。丘福輕信敵人的謠言,中了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