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譯文”
商湯的盤銘說:“如果有一日自己煥然一新,就能日日煥然一新,每日都煥然一新。”康誥說:“鼓舞人們自新。”《詩》說:“周國雖然是一個古老的諸侯國,但它秉承天命自我更新。”因此君子每時每刻都應自我革新。
“故事”
宋朝有一個得道高僧,法號為招賢大師。他經常到各地傳道講經。
有一次,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一名僧人站起來,向他提了幾個問題。大師慢慢地作答起來。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麽回事,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帖。
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大師指著本子念唱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招賢大師非常耐心地解釋清楚了偈帖的內容,使問者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止於至善
詩雲:“邦畿千裏,維民所止。”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譯文”
《詩》說:“京都附近方圓千裏,是百姓居住的地方。”《詩》說:“小小的黃鳥兒,停息在那山丘上。”孔子說:啊,黃鳥兒都知道它應該棲息的地方,人怎麽可以比不上鳥兒呢?《詩》說:嚴肅恭敬的周文王,他光明的美德啊人們無不崇敬。做國君的言行要做到仁愛,做臣下的言行要做到恭敬,做兒女的言行要做到孝順,做父親的言行要做到慈愛,與國人交往言行要做到堅守信義。
“故事”
西漢末年,有個名叫卓茂的人,在丞相孔光的府裏做府吏。一次,他坐車外出,路上有人攔住他,指著拉車的馬說:“這是我一個月前丟失的馬。”
卓茂心想,這馬我已經使用多年,怎麽會是他的呢?但性情寬厚的卓茂沒有吱聲,把馬給了他,自己拉著車回去,走了幾步,回頭說:“以後要是發現這馬不是你的,請送到丞相府。”
過了幾天,那人找到了丟失的馬,就把卓茂的馬送回來,對卓茂說:“真對不起,是我搞錯了。”
卓茂後來到地方上做縣令。一天,有人來報告卓茂,說亭長收受了他的米肉。“是他向你索要的麽?”卓茂問。那人說不是。“是你托他辦事,他收受的麽?”那人又說不是。
“那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是我送給他的。”
卓茂問:“既然是你自己願意送的,為什麽要告他呢?”
那人說:“法律不是禁止官吏收受老百姓的東西麽?”
卓茂說:“人所以比動物高貴,是因為有仁愛,懂得互相敬重。人與人之間是以禮、義相維係的,法律禁止的是索賄受賄,而你送米肉是屬於禮,禮是合乎人情的。”
本末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誌。此謂知本。
“譯文”
孔子說:“審理案件,我和別人一樣盡量斷得公平正直。一定要使訴訟之類的事絕跡了才好。”要使刁詐不實的一方不敢盡情地編造謊言,要使民心畏服,這就叫作知道根本。
“故事”
包拯在京做官、任天章閣待製、知諫院事期間,以唐代的魏征為榜樣,敢於直諫。他多次當麵批評皇上朝令夕改,失信於民的行為,並積極向皇上進言要聽取和接受合理的意見,明辨是非,愛惜人才,端正刑法。
包公塑像包公當監察禦史時,有一個叫張堯佐的人,因為他的侄女得到仁宗的寵愛而得到三司使的高位,包攬了全國的貢賦和財政事務。他貪婪成性,對老百姓大加搜刮,引起人們的強烈不滿。有許多官員向仁宗告張堯佐的狀,都被扣住了。包公知道後,親自去拜見仁宗,勸說仁宗“不要愛烏及烏,使沒有才德的人身居高位,使天下人失望”。宋仁宗雖不願意撤張堯佐的官,但還是照辦了。改任為地方節度使,包拯認為不妥,又上疏苦諫。仁宗因怕寵妃生氣,不忍革去張堯佐之職,包拯以辭官歸隱威脅仁宗,仁宗隻好相讓,永遠不提升張堯佐的職。
包拯彈劾官吏不避權貴。郭承佑是宋太宗的孫女婿,並且是仁宗皇後郭氏的族人,所以職務升遷很快。在應天府時,包拯因彈劾他貪汙受賄、結黨營私,而遭到貶黜。不久,仁宗又派郭承佑負責代州邊防。代州是防禦遼朝的前線,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而郭承佑卻不懂軍事。包拯從國家利益出發,上疏請求罷免郭承佑,另選軍事能人。這次,仁宗聽取了包拯的意見。包拯彈劾官吏完全是根據他所掌握的當朝當時的實際情況執公進言,絕無個人恩怨,因此,連被彈劾的官員也無話可說。
包拯不謀私利、一心為公,屢屢直言上疏,在當時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包拯正直無私,贏得了曆代人民的衷心敬仰,他的事跡婦孺皆知,形象被神化,他的英名千古流傳。
正心修身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譯文”
所謂修養自身品德,在於端正自己的內心。自身有所憤怒,內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畏懼,內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逸樂,內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憂患,內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集中,看東西就像看不見,聽聲音就像聽不見,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是說:修養自身品德在於端正自己的內心。
“故事”
魏文侯魏斯(?—前396年),魏桓子之孫,封為魏文侯,從公元前445年封侯至公元前396年去世,在位執政49年。
周王朝末期,中央統治昏弱無能,各諸侯國互相攻伐征戰兼並領地,擴張勢力,以期稱王稱霸。魏文侯為富國強邦廣征英才賢士,輔佐成其霸業。他言出必諾,並表現得非常虔誠。臣下魏成向他推薦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三位賢德之士,魏文侯都拜為國師,留在身邊隨時請教。更令人感動的是他每次經過段幹木的住宅時,都要在車上俯首行禮,以示尊敬。他虔誠敬賢的事跡傳開後,四方賢德之士接踵歸附。魏文侯的虔誠還表現在他能虛懷若穀,傾聽臣下的勸諫。
一天,魏文侯與國師田子方一起飲酒,樂師奏樂助興,鍾鼓琴瑟,管弦絲竹,好不熱鬧。忽然,魏文侯側耳傾聽少許,說:“編鍾的樂聲有些不協調,好像左邊高。”田子方微微一笑,不以為然。魏文侯十分詫異:“你笑什麽?”田子方躬身一揖,誠懇地說:“臣下我聽說,國君懂得任用樂官,不必懂得樂音。現在國君您精通音樂,我可擔心您會疏忽了任用官員的職責。”魏文侯聽罷,欣然接受,起身道謝,並稱讚說:“國師您說得太對啦!我一定記住這些衷言。”大將樂羊攻打中山國,盡占其地,魏文侯把這些領地封給自己的兒子魏擊。他得意地問群臣:“我是什麽樣的君主?”大家異口同聲說:“您是仁德君主!”隻有任座不肯阿諛,直言說:“國君您得了中山國,不用來封您的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算什麽仁德君主!”魏文侯聞聽此話。勃然大怒,任座拂袖憤然離去。魏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問:“你何以見得?”翟璜說:“臣下我聽說,國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於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一席話,說得魏文侯有所領悟,轉怒為喜,立刻派翟璜去迎任座回來,並親自迎下殿堂,奉為上賓。
魏文侯不僅對自己的臣子虔誠守信,就是對一般百姓也是言出必諾。
有一次魏文侯大擺酒宴與群臣同樂,菜香酒醇,鼓樂喧天,君臣喝得意酣情濃,神采飛揚。正歡樂間,外麵風雨大作,見此情景,魏文侯放下玉爵,起身招呼侍臣備車。左右群臣對國君的突然決定感到奇怪,不解地問:“我們君臣飲酒正在興頭上,外麵又下著大雨,國君打算到哪裏去呢?”魏文侯揮揮手,說:“郊外山野。”大家都疑惑地你瞅瞅我,我望望你,誰也不知道大王究竟要幹什麽。魏文侯怕掃了群臣的興頭,於是耐心解釋說:“我與山野村長約好今天去打獵,雖然這裏很快樂,也不能不遵守那邊的會麵約定。”說完登上車,親自奔赴山野之中與相約之人見麵,告訴他,今天下大雨不能去打獵,特來相告。山野村長聽後,很受感動,暗暗稱讚,大王,真信人也!
修身齊家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譯文”
所謂整治自己的家族在於修養自身品德,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己所親愛的人往往會有偏愛,人們對於自己所厭惡的人往往會偏惡,人們對於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會偏敬,人們對於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會偏護,人們對於自己所輕視的人往往會偏輕。
因此喜歡一個人而知道他的缺點,討厭一個人而了解他的長處,這樣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句俗話這麽說:“人們沒有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的,沒有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壯的。”這就是說不修養自身品德,就不能夠整治好家族。
“故事”
在我國春秋時期的魯國,有一位很有政治才幹的宰相,他的名字叫季文子。
季文子出生在魯國貴族家庭,他的爺爺是魯國國君魯桓公的兒子、魯莊公的弟弟,名叫季成友。由於季文子出身於魯國上流社會,能有機會更多地接觸魯國的政治,因而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在政治上表現出了出色的才華。他通曉政治,勤於政務,在他當宰相期間,輔助魯國國君製定了不少對魯國發展有益的具體措施,做了很多有益於魯國百姓的事,在魯國有很高的威信。
季文子在外交方麵也很有才華。春秋時期,諸侯兼並,政治鬥爭十分激烈,由於季文子很擅長外交,使魯國在諸侯紛爭、錯綜複雜的鬥爭中,具有一定的政治實力,季文子也因此在各諸侯國中有很高的名望。
季文子治國有方,政績顯著,因而在魯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均擔任宰相,前後執政三十多年。
季文子在魯國從政的時間長,官位高,卻十分注重儉樸律己。平日裏,他最看不慣那些整日以炫耀財富為榮的貴族,尤其厭惡講排場、搞浮華的風氣。他家的住房極其簡陋,平常飲食也總是粗茶淡飯。在衣著方麵,他不僅自己平時很少穿絲綢衣服,就連他家的仆人,服裝也比一般有錢人家的下人要儉樸許多。季文子對糧食非常愛惜,他家的馬匹,從不允許喂一粒糧食。
由於季文子厲行節儉,看不慣貴族社會一些奢侈腐化現象,因此,那些鋪張浪費,愛講排場的人,對他也很看不慣。
魯國有個叫孟獻之的大臣。他的兒子仲孫不懂得節儉是一種美德。一次,他見季文子出入朝廷時常穿布衣,坐的馬車也十分寒酸,就恥笑地對季文子說:“大人做宰相這麽多年了,出出入入連件像樣的綢衣裳也沒有。喂的馬不許用糧食,隻許吃草。大人每天坐著這樣的瘦馬拉的破車,難道不怕別人笑話大人過於小氣嗎?再說:大人生活這樣小氣,要是讓別國人知道了,說不定還會以為我們魯國不知窮成了什麽樣子了呢?”
季文子聽了仲孫的話,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我以為仲孫先生沒有真正懂得什麽是光榮,什麽是氣派。我覺得,一個人身處惡劣環境,懂得節儉,這是不難辦到的;但一個人身處高位,物質條件極其豐厚,還仍能注重節儉,就不那麽容易了,因為一般人很容易為自己的貪欲所支配。但是,一個真正有道德修養的人卻能克製貪欲,因為他懂得儉樸能使人向上。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修養、有氣派、令人欽佩的人。我想,一個國家的大臣如能厲行節儉,艱苦奮鬥,上行下效,這個國家的百姓會很快形成一種節儉、奮鬥的風氣,這個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抵禦外來侵略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仲孫先生怎麽能說節儉是丟臉的事情,是會使國家衰敗的事情呢?”
季文子一番有關節儉的話,語重心長。仲孫聽罷,一時無言對答,隻得紅著臉走開了。後來,仲孫的父親知道了此事,狠狠地批評了兒子一頓,並把他關在一間破屋子中,讓他閉門思過。仲孫靜下心來,反複思索季文子的話,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所在。後來,他不但不再嘲諷季文子的節儉,自己也逐漸改掉了愛講排場的毛病了。
又有一次,季文子家中來了一位貴賓。這位貴賓非常賞識季文子的才華,可見他案頭的文具過於陳舊,就非常惋惜地說:“您的才思怎麽能和這些破舊的東西相搭配呢?”說完,他特地為季文子送上了一套非常考究的文具。
季文子見這位貴客送的文具過於講究,又見人家一片誠意,因而對客人風趣地說道:“你看我居室中哪樣東西能和您這禮物配上套呢?我一向用慣了這舊物件,真要是一下子用了您這上等東西,恐怕文思會大減的。我看您還是留著自己用吧!”就這樣,季文子硬是讓他把禮品收了回去。
公元前568年,季文子因病逝世。由於他一生追求儉樸,他的家人為他入殮的時候,國君前往探視,發現隨葬品都是些案頭、櫥中破舊的東西,不禁問道:“家中難道不舍得拿出些值錢的東西陪葬嗎?”
季文子家人聽罷,搖著頭答道:“家中實在沒有一件金、玉等貴重物品。”
魯君不解地又問道:“為什麽不購置些來呢?”
季文子的管家聽罷,含著淚說:“國君,我家主人一生節儉,從不多占國家一文錢,還常為國事而解私囊,這樣他實際上沒有積蓄。如若不信,這裏有賬可查。”管家邊說,邊向國君奉上季文子家的賬簿。
魯君邊看,邊感動地點頭,隨行的不少官員親見此事,也大為震撼。此事傳至百姓中,人們都異口同聲地誇讚季文子品德高尚。季文子節儉的美名越傳越遠。
季文子一生厲行節儉。他並不是沒有條件過更舒適的生活,而是把儉樸精神看作是人應具有的一種道德修養。這在封建社會裏,的確是一種難得的優秀品質。季文子的故事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也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儉樸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需要什麽驚人之舉,而要像季文子那樣,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我們有的人隨意浪費糧食,衣服舊了些便不願再穿,這樣下去,儉樸談不上不說,恐怕連古人都不如了。
齊家治國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譯文”
所以治理國家必先整治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家族不能教育好,而能教育好別人,那是沒有的事。所以君子不出家族也能成功地教化邦國。家族中講求的孝道可以用來侍奉國君,悌道可以用來侍奉長輩,慈道可以用來指揮民眾。《康誥》說:“愛護民眾就像母親愛護初生嬰兒一樣。”內心真誠地追求愛護民眾,雖然不能完全符合,但也不會相差很遠。生活中沒有見過先學撫養孩子然後才出嫁的女子。君主的家族仁愛相親,整個邦國就會興起仁愛相親的風氣;君主的家族謙恭禮讓,整個邦國就會興起謙恭禮讓的風氣;君主一人貪暴,整個邦國就會動亂。事情的關鍵就是這樣。這叫作“君主一人能夠壞事,君主一人可以安國”。
“故事”
春秋時代,晉國大夫胥臣奉命出使,路過冀地,遇見一人正在田間鋤草,他妻子把午飯送到田頭,恭恭敬敬雙手捧獻給丈夫。丈夫一本正經地接住,祝禱後進食,婦人侍立一旁等他吃完,收拾餐具辭別丈夫而去。胥臣十分讚賞,認為夫妻之間尚如此尊敬,如同對待賓客一樣,何況對待別人。他深信此人必是有德之士,胥臣於是便停下行走,上前請教姓名,方知原來是朝臣卻芮的兒子卻缺。卻芮原先因功封在冀地,被人稱作冀芮,後犯謀逆罪被殺。他的兒子卻缺也被廢為平民,耕種為生,但人們仍習慣稱他為冀缺。
胥臣完成使命回國,這時晉國兩位賢臣狐偃、狐毛相繼去世,晉文公好似失去了左右手,悶悶不樂。胥臣便向文公推薦卻缺,擔保他才德兼備,如能起用,一定不比狐毛、狐偃差。文公卻認為,罪臣的兒子不能重用。胥臣進言道:“古代堯、舜是賢君,可是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君都是不肖。大禹的父親鯨滾治水九年不成,被舜處死;可是禹卻把洪水治平,舜便把位傳給禹,使他成為一代聖君。可見賢與不肖並非父子相傳,主公何必記舊惡而拋棄有用之才呢?”
胥臣的一番話說得晉文公五體投地,立即下令任命胥臣為下軍元帥,卻缺為下軍大夫。不久文公去世,襄公繼位,晉國在國喪期間遭外族侵犯,卻缺一馬當先,率軍迎戰,迅速擊潰敵軍,立下頭等戰功。晉襄公嘉獎卻缺,升任他為卿大夫,重新把冀地封賞給他。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譯文”
堯舜用仁愛來統率天下,天下人也跟著實行仁愛;桀紂用貪暴來統率天下,天下人也跟著變得貪暴。君主號召人民實行仁愛而自己嗜好貪暴,人民是不會聽從他的。所以君子自身具有了美德而後才能要求他人修養美德;君子自身不沾染惡習而後才能禁止他人接近惡習。自身有不合於恕道的心念,卻能教育別人行恕道,從來沒有這樣的事。因此治理國家在於整治好自己的家族。
“故事”
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孫子,曾子的學生。
一次他到衛國去做客。看到衛侯說話或處理事情不管對不對,他的群臣都異口同聲地附和。於是他就對他的學生公丘懿子說:“我看衛國可真算是‘君不君,臣不臣’了。”
公丘懿子說:“您為什麽這樣說呢?”
子思說:“當人君的如果不謙虛,認為自己一貫正確,那麽別人就是有再好的意見、再好的辦法,他也聽不進去。即使事情辦得對,也應當聽聽別人的意見,何況是讓別人稱讚自己做壞事、助長自己作惡呢!凡事如果自己不考慮是非,隻是樂意讓別人稱讚自己,這樣的人再沒有什麽人比他更糊塗的了;聽別人的話如果不考慮有沒有道理,隻是隨聲附和,一味阿諛奉承,這樣的人,再也沒有比他更無恥的了。當國君的糊塗,當人臣的無恥,這怎麽能領導百姓呢?我得找時間和衛侯談談。”
一天,子思見到了衛侯,對衛侯說:“您國家的風氣應當改變,否則的話,您的國家將要每況愈下了。”
衛侯驚訝地說:“您說說,是什麽原因呢?”
子思說:“您察覺到沒有,您說出話來,自己認為是對的,您的卿大夫沒有敢矯正其中不對的地方的。您的卿大夫說出話來,也都認為自己對,而那些士人和百姓沒有敢矯正其中不對的。這樣一來,你們當君的當臣的都已經自命是賢明的人了,下邊的群眾也隨聲附和。讚揚、順從的人,就會得到好處;矯正、不順從的人,就會有禍患。像這樣,您想想,好事從哪能生出來呢?”
衛侯聽完子思的話,起來說:“謝謝先生的教導,我今後一定謙虛謹慎,以禮待人,改變風氣。”
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譯文”
《詩》說:“桃樹長得多麽茂盛,它的葉子光潤碧綠;這個女孩兒就要出嫁,她使家人和睦相處。”自己的家人和睦相處,然後才可以教育國人。《詩》說:“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兄弟之間和睦相處了,然後才可以教育國人。《詩》說:“他的威嚴儀表沒什麽差錯,可以領導四方國家。”做父親的慈愛,做子女的孝順,做兄長的友愛,做弟妹的恭敬,他們的言行都值得效法,然後人民才效法他。這些說明了治理好國家在於整治好家族。
“故事”
後周顯德七年(960),趙匡胤取代了後周,建立了宋朝。
趙匡胤在位17年,他重視農業,鼓勵墾荒,興修水利,提倡節儉。他出身寒微,當上皇帝之後,並沒有因此而奢侈起來。他的生活仍然非常儉樸。平時穿的衣服都是很尋常的“浣濯之衣”,上朝穿的衣服也是用普通綢布製作的皇袍,冠戴沒有珠寶玉飾。他的“寢殿設青布緣葦簾,宮中攣幕無文采之飾”。如果不是宴會,吃飯器皿隻用瓷器,漆器而已。床上的蚊帳壞了,也不肯換新的。
趙匡胤在位期間不僅自己過布衣蔬食的儉樸生活,就是對他的子女及其他官宦人員也提倡節儉。要求“後宮衣不錦繡、侍禦履不二采”。
趙匡胤的女兒永慶公主出嫁後,經常出入宮中來看望父母。她的衣著比較講究,穿一身昂貴的貼繡鋪翠襦。像這樣的服飾在當時對於一位皇家公主來說,並不算過分。可是,趙匡胤看到了便說:“自今以後,你不要穿這種衣服了。”公主辯解說:“這能用多少翠羽呢?”趙匡胤說:“你穿這種衣服,浪費是一方麵,宮闈與戚畹貴族一定爭相仿效。這樣一來,京城中的翠羽便要漲價,小民為了逐利,輾轉貿易,豈不使許多人舍本逐末?”
有一次,永慶公主來到宮中,看到皇帝的轎子一點都不華貴,就勸趙匡胤用黃金裝飾一下肩輿(轎子)。趙匡胤不但沒有接受,反而非常生氣地說:“我擁有四海之富,宮殿可以用金銀作裝飾,這些隨時可以辦到。但考慮到我是為天下守財,豈可妄用。古稱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況且用來奉養自己,到是快樂了,那麽,使天下人怎麽看呢?”
宋太祖趙匡胤的節儉言行,流風所及,使朝廷大臣很受感動。宋初大臣中也有不少生活儉樸。宰相範質就是節儉的典型。皇帝、宰相都如此簡樸,其他人自然也不敢過於奢侈了。
治國平天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譯文”
所謂使天下太平在於治理好自己的國家,這是因為處上位的人孝敬老人,就會興起孝敬之風,處上位的人尊敬長輩,就會興起敬上之風;處上位的人憐惜孤寡,民眾就不會互相背棄。因此君子應該在道德上起到規範和示範的作用。上級做了令自己厭惡的事,不要用來對待下級,下級做了令自己厭惡的事,不要用來對待上級;前輩做了令自己厭惡的事,不要用來對待後輩;後輩做了令自己厭惡的事,不要用來對待前輩;右邊的人做了令自己厭惡的事,不要用來對待左邊的人;左邊的人做了令自己厭惡的事,不要用來對待右邊的人:這就叫作道德上的規範和示範作用。
“故事”
嶽飛剛出生不久,不幸便降臨。黃河突然決口,一時洪水泛濫,無情地淹沒了嶽飛的家園湯陰,家人被衝散了,生死未卜,嶽母在絕望中抱著嶽飛跳進了一口大缸。順水漂流,直到麒麟村才被王員外救上來。母子二人一貧如洗,隻好在這裏定居下來。
嶽飛長到四五歲時就幫助母親幹活,母親邊幹活邊教他識字。因為家裏窮,買不起紙和筆,母親把細沙鋪平作紙,樹枝當筆,練習寫字。嶽飛從小勤奮好學,他的記憶力很強,教過的字,讀過的書,大都牢記不忘。到了上學的年齡,嶽母便省吃儉用,送兒子上學。嶽飛跟著老師學習,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啃書本,而是注意領會書中的精神和要領。因此,他的學習成績在同學中遙遙領先。
幾年之後,金國率軍不斷入侵中原,人們為了防身護家,紛紛習武練功。
嶽飛從小就十分喜歡武藝,經常使槍弄棍,挽弓射箭。有一個長輩同鄉名叫周侗,武藝高強,尤其擅長射箭,嶽飛仰慕已久,常常去拜訪,日久天長,便拜他為師,學習本領。
周侗的精心指導,再加上嶽飛的勤學苦練,武藝長進很快,深得周侗的喜愛,他把嶽飛收為義子,決心將全身武藝傳授給他。嶽飛也很爭氣,不久就掌握了全套箭法,不光能前射,而且能左右開弓,百發百中。十八般兵器,也樣樣精通。學藝期間,周老先生還領著嶽飛遊山觀景,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從此,在嶽飛幼小的心靈裏,便播下了熱愛祖國的種子。
有一年,縣裏舉行比武考試,周老先生聽說後便領著年僅16歲的嶽飛到縣裏應試。嶽飛年輕英俊,武藝精湛。射箭時,百步穿楊,箭箭命中,贏得了應試的武童和看熱鬧的百姓的齊聲喝彩,紛紛拍手稱絕。經過縣考,嶽飛名列前茅,心裏非常高興。
此時的北宋朝廷腐敗無能,國庫空虛。北方的金國虎視眈眈,伺機南犯。嶽飛的母親雖然是一個農婦,但極富正義感和愛國心。當金兵入侵中原的時候,她毅然同意了兒子的抉擇:奔赴前線,抗擊金兵,保衛國家。
白發蒼蒼的嶽母深明大義,為了堅定兒子的抗金決心,安心疆場,報效祖國。在送嶽飛從軍前夕,讓兒子跪在神祖牌位前脫去衣衫,親手在兒子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告誡兒子要時時銘記,赤誠報國,時刻不要忘記國家民族。嶽飛牢記母親教誨,終於成為南宋時期威震金國的民族英雄。
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譯文”
《詩》說:“殷朝還沒有喪失民心的時候,還能夠符合上天的旨意。借鑒殷朝,儆戒自己,遵行大命,真不容易!”這是說統治者遵循道就會得到民眾的擁護,從而會得到國家;否則就會失去民心,從而失去國家。因此國君首先要修養自己的道德,有了美德就能得到民眾擁護,有民眾擁護就能得到土地,有土地就有財富。有財富就有國家的用度開支。美德是根本,財富是末梢。如果國君表麵講道德內心重財富,就會爭民財而奪民利。因此聚斂財富人民就會離散,施散財富人民就會凝聚。因此說出背理的話就會受到背理的對待,聚斂背理的財富,就會背理而失去財富。
“故事”
秦朝末年,劉邦和項羽兵分兩路進軍關中,楚懷王心與他們約定,先進入鹹陽者為關中王。
劉邦率領大軍直搗秦國國都的門戶——函穀關。他途經高陽(今河南杞縣西邊),準備消滅駐紮在那裏的秦軍。
高陽有一個名叫酈食其的老頭,60多歲,酒量驚人。他很有韜略,他看到劉邦是個能成就大業的人,於是就讓在劉邦帳下當騎兵的一個鄉親引見,想見劉邦,願為他效勞。
劉邦答應了。
酈食其來到劉邦居住的驛舍,進到屋裏,看見劉邦正坐在床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
酈食其故意慢慢騰騰地走到劉邦麵前,隻是作揖並不拜。劉邦看見來人是個60多歲的儒生,心裏很厭煩,坐在床邊紋絲不動,好像根本沒看見有人給他作揖。
酈食其看到劉邦這樣傲慢無禮,很生氣,高聲問道:“足下帶兵到此,不知是幫助秦國攻打起事的諸侯呢?還是幫助各諸侯討伐暴秦?”
劉邦聽他說話這樣隨便,明知故問,也不下拜,舉止故作斯文,於是大動肝火,大罵道:“你真是一個不識時務的書呆子!天下人誰沒有嚐過暴秦的苦頭?天下的豪傑都討伐秦,我怎麽會去助秦?”
酈食其不緊不慢地說:“足下如果真心討伐暴秦,為什麽見到年長的人這樣無禮?你想一想,行軍打仗不能蠻幹,要有好的謀略,如果您對待賢人這樣傲慢,那麽誰還為您獻計獻策呢?”
劉邦聽了這番話,急忙擦腳穿鞋整衣,向酈食其道歉,請他坐在上座,恭恭敬敬地說:“先生有何良策,請多多指教。”
酈食其見劉邦改變了態度,虛心求教,便對他說:“足下的兵馬還不到一萬人,就打算長驅攻入秦國的國都,這好比是驅趕著羊群撲向老虎,隻能白白送命。依我看不如先去攻打陳留。陳留是個戰略要地,城中積存的糧食很多,作為軍糧足夠用,而且交通四通八達。”
這樣,酈食其向劉邦獻出了一條妙計。
劉邦非常高興,請酈食其先行到陳留,然後選派一員大將領一部分精兵趕到。
酈食其來到陳留,見到縣令,勸他投降,縣令不肯。酈食其在酒宴上把縣令灌醉了,然後偷出縣衙令箭,假傳縣令的命令,騙開城門,把劉邦的軍隊放進去,砍死了縣令。
第二天,劉邦的大隊人馬進入陳留。由於酈食其事先早已為劉邦寫好了安民告示,劉邦一進城,就受到百姓的歡迎。
劉邦看到陳留果然貯有大量的糧食,十分佩服酈食其的神機妙算,於是,封他為廣野君。
劉邦在陳留招兵買馬,軍隊擴大了將近一倍,最終搶在項羽之前攻入了關中。
康誥曰:“唯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唯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譯文”
《康誥》說:“唯獨天命是無常的。”君主行善道就得天命;不行善道就失去天命。《國語·楚語》說:“楚國不以白珩璧玉為寶,而是以觀射父和左史倚相兩個善人為寶。”舅犯說:“出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麽寶,就是以仁親為寶。”《秦誓》說:“如果有這樣一個臣子,他忠誠老實而無一技之長,心胸寬廣而能包容一切:別人有技藝,就像自己有技藝;別人有美好德行,他衷心喜歡,一如自己口中說出那樣。這種人真的能包容一切,因此能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而且能為我的子孫和百姓謀利益。如果別人有技藝,就嫉妒厭惡他;別人有美好的德行,就壓製阻止使他不能上達於國君。這種人確實不能容人,因此不能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要是重用這種人,那就太危險了。”
“故事”
春秋初期,有一對罕見的知心朋友,一個叫管仲,一個叫鮑叔牙。這兩人後來都成為著名的政治家。
管仲和鮑叔牙年輕時合夥做過買賣。鮑叔牙富有,本錢出得多,管仲貧窮,出的本錢少,但賺了錢後,管仲給自己多分錢。鮑叔牙手下的人不服氣,說管仲貪財。鮑叔牙卻不這樣認為,他說:“管仲家裏等著錢用,是我樂意多分給他的。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怎麽能說他貪錢?”
管仲領兵打仗,三戰三敗三次逃跑,有人說因為他心驚膽怯,貪生怕死,所以接連敗下陣來。但鮑叔牙為管仲分辯說:“誰說管仲貪生怕死?他為的是母親老了,又多病,不能不讓自己活著去侍養她。”
最能體現兩人友誼之深的,在齊國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爭位之戰中,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取得王位,而管仲卻成了罪犯,但是鮑叔牙卻把相國的高位讓給管仲而自己甘做副手。
後來,管仲感動地說:“在我為公子糾囚禁受辱的時候,鮑叔牙並不以為我無恥。生我者是我的父母,真正熟知我的是鮑叔牙啊!”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譯文”
創造財富有大原則:生產財富的人多,消耗財富的人少,掌管財富的人勤快,耗用財富的人節儉,這樣國家財富就可以經常保持充足。有仁德的人用財富發揚自身德行,沒有仁德的人用生命聚斂財富。沒有處上位的人愛好仁德而處下位的人不喜歡道義的,沒有喜歡道義而不能把事業進行到底的,沒有府庫中用仁德得來的財物最終不屬於自己的。孟獻子說:“喂養四匹馬來拉車的大夫家族,就不管喂雞養豬的事了;能夠鑿冰來保存遺體的卿大夫家族,就不喂養牛了;擁有百輛兵車有封邑采地的卿大夫家族,不豢養能聚斂財富的家臣,與其有能聚斂財富的家臣,寧有可盜竊主人財物的家臣。”這是說國家不能以財富為利,要以道義為利。治理國家的人專門聚斂財富,一定是聽從小人的教唆。治理國家的人想要治理好國家,卻讓小人來治國,那麽災難禍害將一起降臨,國君雖然有好的願望,也無可奈何了。這就是說國家不能以財富為利,要以道義為利。
“故事”
秦朝末年,有四位年高望重、頭發皆白的隱士,由於無法忍受秦朝殘酷的統治,隱居在商山,被稱為商山四皓。這四位老人是東園公、甪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漢朝建立以後,漢高祖劉邦懇請他們出山,四位老人都不肯答應。後來,劉邦病重,打算改立太子,呂後著急了,就去向張良請教張良謀劃,請四位老人出山輔佐太子,製止劉邦改立太子。
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擺了上等的美酒。太子劉盈侍立一旁,四位老人跟隨著太子,四人都已經八十多歲,須發皆白,衣帽嚴整,氣宇軒昂。劉邦覺得十分奇怪,就問道:“這四位老人是誰?”四位老人上前應對,一一報出自己的名姓,說他們是東園公、甪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
劉邦大驚,說:“我訪求你們數年,你們一直回避我,現在你們為什麽跟我兒子在一起呢?”四位老人說:“你輕視士人,隨意辱罵他們,我們義不受辱,因此隱居不出。聽說太子為人仁德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人都願意為太子效力,所以我們才來的。”
劉邦覺得太子羽翼已經豐滿,難以廢除了,就放棄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他同如意的母親戚夫人抱頭痛哭一場忍氣吞聲,從此再也不提改立太子的事了。
四中庸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關於《中庸》的作者,司馬遷、鄭玄、程頤、朱熹等人都認為是子思所作。子思(公元前483—公元前402),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孫子。
《中庸》的思想及言論,積澱了儒家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以及人的修身養性的重要內容。其中涵蓋了人的道德修養的內涵,具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意義,許多篇章對於今天的人們仍有借鑒作用。
綱領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譯文”
天賦予人的品德就叫作性,遵循事物本性和運動變化的規律叫作道,使人修養遵循道就叫作教。道,不可以片刻離身,可以片刻離身的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也謹慎檢點,在沒有人知道的時候也生怕違反了道,即使在隱蔽之處,或在細小的事情上,也沒有離道的表現。所以君子一人獨處時也十分謹慎。
“故事”
北宋年間,考試舉人頗為嚴格,它沿襲的是古人的考試製度。地方考試選拔秀才,經省考試,佼佼者可中舉人,再經皇帝殿試,優秀者得以成為進士。有些讀書人幾十年如一日的苦讀,最後也隻能考取個秀才。
公元995年,晏殊出生在臨川(屬江西撫州),自幼聰明,遍讀詩書,十四歲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是我國曆史上年齡最小的進士。
小晏殊中了進士非常高興,但他知道自己這個進士是破格的,沒有參加過省級選拔舉人的考試,所以他向皇帝提出要求補考。晏殊要做一個名符其實的進士,於是宋真宗滿足了他的要求,出了題目考他的詩、賦、文。這是參加殿試前,必須合格的科目。
晏殊對自己要求嚴格,試題發到手中,晏殊看到有的是自己平時做過的,就說明情況,還要求皇帝重新命題。他要憑自己的真才實學來接受皇帝的選拔。宋真宗非常高興,委派他為秘書省正字,還讓他在秘書閣讀書。秘書閣是皇家藏書的地方,那裏有讀不完的書。晏殊覺得自己得中進士,最大的收獲就是有更多的時間讀皇家藏書。
不久,真宗皇帝派晏殊到太子的東宮去做官,實際是陪同太子一起讀書。古時候在東宮太子那裏任職的官員,一般都是學識淵博、道德高尚,有一定閱曆、上了年紀的人,這樣可以帶領太子好好讀書,將來太子能成個有作為的皇帝。如今皇帝派十四歲的晏殊去陪太子讀書,兩個孩子在一起,豈不要遊玩逗趣,影響學習嗎?為此有些官員曾提出反對意見。宋真宗卻說:“晏殊是個人才,但更是用功學習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放在那裏是不會肆意遊玩的。我覺得他同太子一起讀書,定能互相共勉,共同提高。”
果然,晏殊到太子東宮後,他正直的品格和刻苦勤學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太子,從此以晏殊為榜樣,勤學苦讀。太子就是後來的仁宗皇帝。他接位後,委任晏殊為宰相。
晏殊不僅懂得治國之道,還是北宋的著名詞人,他的詞文大多已散失了,但他所寫的《浣溪沙》詞牌中的佳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直為後世所傳誦。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
喜怒哀樂的情感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就叫作中,表現出來而符合法度常理就叫作和。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運行不秘,萬物就各得其所而生長繁育了。
“故事”
公元前541年的春天,楚國的公子圍帶了兵馬到鄭國去迎親。因為鄭國是個小國,而楚國是個大國,鄭國為了求得楚國的支持和幫助,公孫段就把女兒嫁給楚國的公子圍。
按照古代迎親的規矩,女婿應該在女方娘家的祖廟迎接新娘。但鄭國的執政大夫子產看到公子圍帶了許多兵馬來迎親,擔心他乘機侵襲,便不想讓他帶兵進城。他派子羽對公子圍說,要求在城外舉行迎親儀式。
公子圍很不滿意,派太宰伯州犁對子羽說:“我們楚國對這次迎親非常重視,出發前在神廟裏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把迎親的事祭告了祖先。如果現在要在野處迎親,就顯得好像是把貴國國君的恩惠丟到草叢中去了,還讓公子圍承擔了辱沒先君的罪名,他就再也不能當我們楚國的大臣,也不能回去了。”堅持要求進城去迎親。
不管伯州犁怎麽說,子羽都不讓步,他回答說:“我們鄭國很小,但國家小不是罪過。如果國家小而光是依賴大國,不對大國有所防備,那才是罪過。要是大國包藏禍心打我們小國的主意,我們就會抗拒大國的命令。”
公子圍的副手伍舉聽到子羽說大國包藏禍心,知道鄭國已有戒心,作了準備,就提出一個辦法:迎親儀式還是在城內祖廟舉行,但進城的楚國人都不帶武器。子羽聽了,覺得這倒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回去同子產商議,同意了伍舉的建議。
公子圍同子羽剛開始時互不相讓,也不能以禮相待,後來彼此都後退了一步,兩者的矛盾才得以解決。
知人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譯文”
仲尼說:“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標準,小人則違反中庸的道德標準。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標準,表現為君子每時每地都恪守中庸之道。小人違反中庸的道德標準,表現為小人所作所為毫無忌憚。”
“故事”
唐玄宗時,宰相李林甫善於餡媚逢迎,看皇帝眼色行事,並對玄宗喜愛的心腹宦官和寵妃,也想方設法討好賣乖,取得他們的歡心。他就是依靠這種本領,竟高居宰相之位達19年。
平時李林甫和同僚們接觸,總是裝出一副態度恭謙、平易近人的模樣,實際上卻非常陰險狡猾,手段毒辣。他專門同有權有勢的人結交,結成幫派,壯大自己的勢力。凡是有才學有見識的人,他都非常妒忌,如果哪位官員功業超過他,被皇帝重用,地位威脅到他,他一定要想方設法把這個人除掉。
為了掌握唐玄宗的一言一行,李林甫用金錢玉帛買通了宦官和皇帝的嬪妃,因此唐玄宗那兒有什麽消息,他馬上就能知道。有一次他聽說唐玄宗要重用兵部傳郎盧絢,便立即把盧絢調到外地,不久又把盧絢降職,卻對唐玄宗說盧絢有病,不能重用。又有一次,他打聽到唐玄宗想重用嚴挺之,就把嚴挺之請到京城來看病,然後告訴唐玄宗,說嚴挺之年老體衰,正在治病。他就這樣玩弄兩麵三刀的手腕,妒賢忌能,陷害了很多比他才能高的人。因此,大家都說他口蜜腹劍、見風使舵,對他十分痛恨。
正心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譯文”
孔子說:“中庸的道理不能夠實行,我知道原因了,這就是聰明的人做得過頭,愚笨的人達不到它的要求。中庸的道理不能昭示於世,我知道原因了:這就是賢能的人做得過頭,不賢的人又達不到它的要求。就像人們沒有不吃不喝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滋味。”
“故事”
盧承慶是唐朝時的一名大臣,知識豐富,修養特高,他待人平易,淡泊名利。
唐太宗十分賞識他,封他做兵部侍郎,同時主管五品官員的選拔、考核。
盧承慶卻一本正經地上書推辭道:“選拔官員應該是尚書大臣管轄的範圍,讓我來管是超越本分了。”皇帝更覺得他忠誠可靠,自然沒有同意他的推辭,執意讓他負責。
有一次,盧承慶正在主持考核、選拔百官的時候,有一個接受考核的官員一不小心,從乘坐的漕舟內掉到了水裏。經過好多人的努力,才把他拉上岸來,卻早弄得頭發散亂,衣衫盡濕,頗為狼狽。
盧承慶覺得此人冒冒失失,決定把他的考核等級定為中下。考核結果向他宣布的時候,這個人一點也不惱火,十分平靜地說:“如果不是我能力所能達到的,即使考一個中中,我也不會高興。”
盧承慶覺得這個人能夠那麽平靜,無論是得寵還是受辱都能鎮定自如,實在是個心胸豁達能幹大事的人,至於乘船落水,也許隻是一時疏忽,不可苛求。於是稱讚他說:“你這個人寵辱不驚,堪稱大器,考核得中上。”
修身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譯文”
孔子說:“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夠實行了啊!”孔子說:“舜可算是一個大有智慧的人吧!舜喜歡向別人請教,又善於審察身邊的言論,包涵別人的短處而表揚別人的長處,掌握人們認識上過與不及兩個方麵,取中間的意見施行於民眾,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為舜的原因吧!”
“故事”
上古時代,虞舜執政時期,苗人十分橫行,經常騷擾漢族地區,還不願歸順,虞舜便召來有才能的禹,讓他率兵前往征服苗人。
出發之前,禹對這次出征充滿信心。他想:苗人兵寡,我方兵多,隻要勇敢作戰,就一定能夠取勝。於是滿懷自信的禹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直逼苗人部落,與苗人展開了激戰。
意外的是,一個月後,苗人不但沒被降服,反而抵抗得更厲害了。此時,禹十分著急,甚至對勝利失去了信心,一時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有個叫益的人找到禹說:“隻有仁德才能感動天,遠道征伐並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滿招損,謙受益’,應該以德服人啊!”禹一聽,當下茅塞頓開,對益拱手謝道:“多謝先生教誨!”。然後立即整頓隊伍,撤回了軍隊。
明道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譯文”
孔子說:“人們都說自己是明智的,但是在利欲的驅趕下,他們卻像禽獸落入網罟、木籠、陷阱一樣,不知道躲避。人們都說自己是明智的,但是選擇了中庸的道理,卻一個月也堅持不下去。”
“故事”
春秋時候,晉國有一個貴族叫介子推,曾經跟著晉公子重耳在國外流亡十九年,曆盡了艱辛磨難。重耳回國作了晉國國君,就是晉文公。他對跟隨自己流亡的人都封賞官職田地,偏偏忘記了介子推。
一天,晉文公舉行宴會宴請大臣,介子推也參加了。大家飲到第三杯酒時,介子推當眾朗誦了一首詩歌:
“有條天龍,矯矯盤旋,到處流亡,無法安身。有條小蛇,緊緊跟從,周遊天下,輔助天龍。龍入深淵,得到歸宿,蛇脂流盡,未透霖雨。”
介子推念完以後,對晉文公說:“主公,你知道我說的是怎麽一回事嗎?”
晉文公說:“說的是你和我啊!這是我的疏忽,我要封賞你,等明天上朝吧。我封給你河東一帶的田地。”
介子推回家以後,對家裏人說:“我聽說君子為人處世,靠請求而得到官職,賢德的人是不做的;靠硬爭而得到財物,廉潔的人是不拿的。文公沒有賞賜我,在我提起時他才想到,這種賞賜我不願意接受。”
於是,介子推離家出走,隱居在綿山。晉文公派人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他。晉文公打聽到介子推藏在綿山的消息,就采用放火燒山的辦法想逼迫他出來。介子推卻始終沒有出來,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晉文公對自己魯莽的行為深感後悔,命令全國在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不準動火,隻準吃冷食,於是形成了民間的寒食節。
正心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譯文”
孔子說:“顏回這個人,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一條有益的道理,就牢牢記在心中,一刻也不忘記它。”
孔子說:“天下國家可以公正地治理,官爵俸祿可以推辭不受,雪白利刃可以踩踏而過,但恪守中庸之道卻很難做到。”
“故事”
唐高宗時的大理寺丞狄仁傑,剛正不阿,一身正氣。他善於明辨是非,善斷各種疑難雜案。在做豫州刺史時,不畏強權,秉公執法,深得百姓歡迎。
狄仁傑像武則天即位初年,狄仁傑被出名的酷吏來俊臣陷害入獄,後來雖被釋放,卻被貶為彭澤令。幾年後,狄仁傑因政績突出很有聲望,武則天便命他為宰相。
狄仁傑不畏權勢,他見武後寵用武氏親屬和張易之、張宗昌等宮廷奸黨,便多次向武後提出舉賢任能的主張。他把自己了解的門生、好友,如張柬之、桓彥範等數十人陸續推薦給武後。有一次,武後讓他再推薦一個尚書郎,狄仁傑不避嫌疑,立即提出自己的兒子狄光嗣可以勝任,武後同意了。以後事實證明狄光嗣非常稱職。
狄仁傑薦賢舉能的行動,對當時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有人對他說:“你真是愛才的人啊,朝廷裏的文武大臣,大都是你推薦的,你的學生,你的門人都得到了重用,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啊!”
明道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譯文”
子路問怎樣才稱得上強。孔子回答說:“你問的是南方的強呢還是北方的強?或者是你自己認為的強?教育人們寬緩柔和,對不講道義的人不加報複,這是南方人的強,君子就持守這種強。以刀槍為枕,以鎧甲為席為臥,馳騁戰場死而無悔,這是北方人的強,強悍勇武的人就持守這種強。所以君子與人平和相處而又不喪失自己的原則立場,這才是真正的強啊!君子恪守中庸之道而無偏無倚,這才是真正的強啊!國家政治清明,不因挫折而改變自己的誌向,這才是真正的強啊!國家政局混亂,社會動蕩不安,至死也不改變自己的道德節操,這才是真正的強啊!”
“故事”
東魏丞相高洋獨攬大權,滅掉了東魏,並毒死了東魏皇帝元善見和他的三個兒子。
古時候,人們對一些比較異常的自然現象是非常重視的,如果發生了日食、地震之類的事情,人們就會認為是不吉利的征兆,就會想辦法采取一些措施去挽救。有一年,出現了日食的現象,高洋覺得這是不祥之兆,心裏很害怕,於是就去問一位親信。
因為高洋的皇位是從東魏元善見手上搶來的,他一直就沒有安心過,他害怕別人又從自己手上把皇位奪走。他問那位親信說:“以前王莽奪取了漢朝的天下,為什麽後來光武帝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去?”
那位親信知道高洋的心思,就說:“這是因為王莽奪取了漢朝的天下以後沒有把劉家宗室的人殺光。要是他當時把劉家宗室的人斬盡殺絕了,後麵就沒有劉秀了。”於是,高洋就把元氏宗室近親四十多家七百多口全部殺死了。
消息傳出來以後,剩下的元氏遠房宗族都非常害怕,他們立刻聚集在一起商量自救的辦法。有個叫元景安的縣令想了個主意,就說:“我們現在要想保住性命,恐怕就不能再姓元了。我們應該請求皇上,讓他賜我們改姓高。”
元景安有個堂兄,名叫景皓,是個很有骨氣的人。他堅決反對改姓,說:“我們怎麽可以為了保住性命,拋棄自己的姓而改姓別人的姓呢?這不是連祖宗都不要嗎?大丈夫寧可作為玉器被打碎,也不願意為了保全而去做瓦器!我寧願保持氣節而死,也決不願意為了活命而忍受改姓的屈辱!”
聽了元景皓大義凜然的一席話,其他人都覺得很慚愧。
正心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循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譯文”
孔子說:“世間有人喜歡探索隱僻的事理,做奇異怪誕的事情,後世雖有所稱述,我也不去做那樣的事。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往往有人半途而廢,我卻不能夠停止。君子依從中庸之道行事,雖然隱居不為人所知也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到。”
“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麽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篤行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雲:‘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譯文”
孔子說:“道離人並不遠,人在修道過程中故作玄妙高深,以致道遠離人,這樣的修道不能稱為修道。《詩》說:‘砍伐斧柄啊砍伐斧柄,斧柄的樣式就在眼前。’拿著斧柄來砍伐斧柄,斜起眼睛瞄一下,就覺得新舊斧柄相差還很遠。所以君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到人們改正過錯為止。能做到忠恕,離中庸之道就不遠了。不願意別人施加給自己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君子要遵循的道德有四項,我孔丘連一項也不能做到:要求做子女的要孝順父母,我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要求做臣下的要忠於國君,我自己卻不能為國盡忠;要求做人弟的要尊敬兄長,我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要求做朋友的要遵守信用,我自己卻未能首先這樣做。常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常說話小心謹慎,有不足的地方不敢努力自我勉勵,有長於他人的地方不敢完全顯露,說話時要考慮能不能實行,做事時要考慮是不是言行一致,能夠這樣做,君子還能不是忠厚誠實的嗎?”
“故事”
戰國時楚襄王即位後,奸臣當道,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落下去。大臣莊辛看到這種情況,非常著急,勸襄王不要天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這樣下去,楚國怕是要滅亡了。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國家明明太平無事,你卻故作緊張。這樣詛咒楚國。”
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隻好躲到了趙國。結果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並長驅直入,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然如喪家之犬,逃到陽城。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今天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看到楚襄王確已有悔過之心,便給他講了個故事:
從前,有個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麽?”
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莊辛又給楚襄王分析了當前楚國的形勢。雖都城陷落,但還有幾千裏國土尚存。隻要改正過錯,勵精圖治,為百姓解憂,那百姓就會依附,很快會把秦軍趕出楚國。楚襄王依言行事,果然打敗秦國,度過了危機,楚國也逐漸強盛起來。
修身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譯文”
君子處在他自己的位置上做他應該做的事,不羨慕本位之外的事物。處於富貴就做富貴者應該做的事,處於貧賤就做貧賤者應該做的事,身在夷狄就做夷人狄人應該做的事,身在患難中就做患難者應該做的事,這樣的話,君子沒有什麽地方不能泰然之處。
處在上位的人不欺壓處在下位的人,處在下位的人也不巴結奉承處在上位的人,隻是端正自身不苟求於他人,這樣就不會有怨恨之心:上不抱怨天,下不責怪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己等待時機,小人則冒險企圖獲得僥幸。孔子說:“射箭的道理和君子行道有相似之處:箭沒有射中靶心,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
“故事”
晏嬰是齊國的大夫。他父親死後,由他繼任齊國的卿,曆任靈公、莊公、景公王朝的相國。晏嬰為人正直,當官清廉,生活非常儉樸,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對他都很尊敬。
一天,晏嬰正要吃午飯,劉景公派了一個人來見他。晏嬰因為對方是君王派來的而特殊款待,當場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請來人共進午餐。當然,他這頓飯沒有吃飽。
景公知道這件事後,感歎他說:“相國家裏竟然如此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