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心得”
孔子說:“發財和顯貴是人們所盼望的,假如用不正當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是不會接受的。窮困和低賤是人們所厭惡的,假如不是通過正當的途徑拋棄它們,君子是不會拋棄的。君子離開了仁,怎麽樣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即使是一頓飯的時間也不會違背仁德,倉促、勿忙的時候堅守仁德,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會堅守仁德。”
“故事”
春秋時,宋國有個小官叫子罕,他一向堅守道義,廉潔奉公,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有一天,一個衣著樸素的人登門拜訪,那人從懷中掏出一塊半清半白的璞玉,放在子罕麵前說:“大人為官清正,百姓受惠多多。小人在山上采石,發現這塊璞玉,特意獻給大人,以表敬意。”子罕婉言謝道:“我不需要它,你得之不易還是帶回去吧!”說完把璞玉推到那人麵前。
那人以為子罕不懂得璞玉的價值,又說道:“大人,我讓玉石工看過,說它是價值千金的寶貝,所以我才敢獻給您。”
子罕嚴肅地說:“我一向把不貪當作寶物,你把玉石當作寶物,如果把它給了我,豈不是你我都丟掉了自己的寶物嗎?”
獻玉人見子罕有如此高尚的品德,他深深地施了一個禮,說出了自己獻玉的原因:“小人是個普通百姓,偶然得到了這樣的寶玉,如藏在家中,反會遭強盜殺害,因此把它獻給大人,望大人收下!”
子罕明白了那人的苦衷,就讓玉石工把玉拿去打磨,然後把這塊玉賣了一大筆錢。子罕把錢全部給了獻玉人,並且告訴他鄉裏的裏正會保證他的安全。
獻玉人看到子罕替自己考慮得如此周到,感動得熱淚盈眶,連連叩頭致謝,拿著金子回家去了。
招隱士章句第十二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心得”
孔子說:“我未曾見過愛好仁的人,也未曾見過憎惡不仁的人。愛好仁的人,那是沒有再好的了;憎惡不仁的人,他對待仁,隻是不使不仁的東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能在一天把力量致力於仁的人嗎?我未曾見過力量不夠的。大概這樣的人還是有的,但我沒有見過罷了。”
“故事”
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參,他不但十分勤奮好學,還特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
隨著學問、品德的不斷進步,曾參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嚴了,可是慢慢地曾參發現,不管自己怎麽努力,有時還是會做錯事,他想讓自己更少地犯錯誤。於是,他就想了個辦法,每天晚上睡覺前,對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進行仔細的反思:我今天做了什麽有意義的事情嗎?有沒有什麽不對的地方?該學的東西都掌握了嗎?
曾參不但每天自己反省,還留心觀察別人做事,處處總結經驗教訓。有人見他那麽刻苦,就勸他說:“曾參,何必那麽認真呢?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是人就會犯錯誤嘛!”
可曾參回答說:“可能我沒法達到完美,可要努力做了,總會讓自己不斷進步呀!”
勤勉、努力的曾參最後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