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楚辭卷第四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心得”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故事”

  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個叫顏回的。有一次,顏回問孔子:“獲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是什麽?”孔子回答說:“獲得新知識有許多途徑:向老師學習,向書本學習,在交往、生活中自學等等。”顏回又問:“還有別的途徑嗎?”孔子回答:“溫故而知新,也就是說,溫習已經學習過的東西,可以由此獲得新的認識和體會。我之所以提出‘溫故而知新’,是因為新知識的獲得與原有的知識是有關係的,溫習舊知識有助於獲得新知識。”顏回高興地說:“弟子明白了,我一定按照老師的說法去做。”孔子點頭微笑,表示認可。

  九章章句第四

  子曰:“君子不器。”

  “心得”

  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隻有某一方麵的用途)。”

  “故事”

  祖衝之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特別愛好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曆法,經常觀測太陽和其它星球運行的情況,每一次觀測,都做一次詳細的記錄。

  宋孝武帝劉駿聽到他的名聲,派他到一個專門掌管學術研究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當官並不感興趣,但是在那裏,便於博覽群籍,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曆法了,於是,他就應召赴任了。

  在祖衝之以前,有個名叫劉徽的數學家,利用割圓術從圓內接正六邊形算起,邊數逐步加倍,一直算到圓內接正192邊形的麵積,算得了圓周率即π的近似值為3.14.祖衝之應用了劉徽的割圓術,並在劉徽的計算基礎上繼續推算,求出了精確到小數點之後第7位有效數字的圓周率,即3.1415926<π<一個是3.1415927.這一結果,相當於需要對九位數字的大數目進行各種運算(包括開方在內)130次以上,這在今天用筆算運算也是一項十分繁複的工作,而在當時是用算籌運算的,更不知要艱巨多少倍。從這裏,可以看到祖衝之付出了多麽巨大的勞動,需要多大的毅力和信心。

  在天文學領域中,祖衝之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通過對曆代曆法的研究,他發現古時的曆法疏陋錯舛之處很多,劃分得也不精密,他指出了天算曆法家劉歆、張衡、劉徽、何承天等人的不足,大膽地提出了改革曆法的主張。他根據長期觀測的結果,創造出一種新的曆法,叫作“大明曆”。這一曆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結果隻相差50秒;測定月球環行一周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結果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除了對數學、天文曆法方麵的貢獻外,祖衝之還是個多才多藝的機械發明家。他製造的指南車,不管車身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向南方;他還製造過“千裏船”,在新亭江上試航過,一天可航行一百多裏;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叫做“水碓”,可用來舂米碾穀子。

  涉江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心得”

  子貢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一個君子了)。”

  “故事”

  1841年夏天,黃河從河南開封附近的祥符決口,陝西蒲城人、軍機大臣王鼎受命治理黃河。當時,禍水橫流,奔騰不羈。一些昏庸的官吏,竟置人民的死活而不顧,主張燃眉之急不是堵口治河,而是先遷省城以避水禍。王鼎聽說以後,非常氣憤。他慷慨陳詞,力排眾議,並積極采取措施,保守危城。此時,開封城下,四麵被水,頗有旦夕頹圮之危。74歲的王鼎親率官吏,日夜巡護城池,終保危城無恙。堵河工程開始後,他又不畏艱辛,駐紮在工地,和民役一道露飲星宿。他晚上操勞經常通宵達旦,白天疲倦時就躺在轎子中休息片刻。治河六個月之久,多次未返回省城行館就寢。在王鼎的督察指揮下,堵河工程終於按期竣工。

  哀郢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心得”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故事”

  霍光,是漢昭帝手下赫赫有名的賢臣。在他輔政時,漢昭帝年紀尚小,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霍光就不厭其煩地向漢昭帝進諫,請求皇帝陛下要盡可能地照顧老百姓,減輕賦稅,減少官差,遇到災荒年要借給百姓種子和糧食。正因為他敢於直諫,使得漢昭帝時,朝政比較清廉。老百姓說:“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的日子又快回來了。”可是朝廷中有幾位大臣因為霍光不講情麵,一心為公,他們不能為所欲為,就把他看作眼中釘,肉中刺,非把他拔去不可。

  左將軍上官桀和他的兒子上官安首先反對霍光。上官安是霍光的女婿。他有個女兒,才六歲。上官安要把這個六歲的女兒嫁給漢昭帝,將來好立她為皇後。他請父親上官桀先去跟霍光疏通。霍光說:“您的孫女才六歲,現在就送進宮裏去,不合適。”話是一句好話,可是上官桀和上官安從此更痛恨霍光了。

  上官安不死心,他找到了漢昭帝的大姐蓋長公主的朋友丁外人,請他去請求蓋長公主。丁外人花言巧語地向蓋長公主一說,蓋長公主就答應下來了。原來漢昭帝從小死了母親,是姐姐將他帶大的,一向把大姐蓋長公主看成母親一樣,蓋長公主怎麽說,他就怎麽做。就這樣,上官安六歲的女兒進了宮,沒有多少日子就立為皇後。上官安做了國丈,還做了車騎將軍,他非常感激丁外人,就在霍光麵前說丁外人怎麽怎麽好,可以封他為侯。霍光對於六歲的小姑娘進宮這一件事本來很不樂意,因為蓋長公主主張這麽辦,他不便過於固執。可是封丁外人為侯,霍光是堅決反對的。上官安為此嘴皮子都說出血來,霍光還是不依。

  上官安央告他父親上官桀再去跟霍光商量。霍光說:“無功不得封侯,這是高祖立下的製度。”上官桀降低了要求,他說:“拜他為光祿大夫行不行?”霍光說:“那也不行。丁外人無功無德,什麽官爵都不能給,請別再提啦。”霍光因此得罪了上官桀他們爺兒倆和蓋長公主,丁外人他們。

  上官桀他們勾結燕王劉旦(漢昭帝的異母哥哥),先想辦法消滅霍光,然後廢去漢昭帝,立燕王劉旦為皇帝,朝廷裏有左將軍上官桀,車騎將軍上官安,還有別的大臣,外邊有燕王劉旦,宮裏有蓋長公主和丁外人,他們聯合起來布置了天羅地網,打算將霍光置於死地。

  這夥喪心病狂的家夥,借口霍光把一個校尉調到大將軍府裏來,就誣陷霍光不尊重皇上濫用職權,企圖借漢昭帝之手處罰霍光。多虧漢昭帝聖明,及時戳穿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詭計才使霍光得以幸免。霍光十分感激漢昭帝明察秋毫,更加堅定自己一心為公的信心和勇氣。

  上官桀爺兒倆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準備殺了霍光之後,再把燕王劉旦刺死,上官桀自己即位做皇帝。上官安高興得像躺在雲端裏一樣。父親做了皇帝,自己就是太子了,心裏太高興,不能不向自己的心腹聊聊,有人把他們的秘密告訴了霍光。霍光為了國家的社稷安危,為了普天下的黎明百姓著想,製定了周密的計劃,一網打盡了亂黨。平定亂黨以後,霍光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就建議漢昭帝對少數民族采取安撫政策、減少人頭稅,提倡節儉,裁撤冗員等,總之,霍光輔政期間吏治清明,天下太平,百姓十分敬佩這位品德高尚,一心為公的大將軍霍光。

  抽思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心得”

  孔子說:“隻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沒有收獲;隻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故事”

  王羲之很小就喜歡書法,每天都拿著毛筆認真地練字。每當父親問王羲之長大了要幹什麽時,王羲之總是說要當書法家。

  為了讓兒子實現願望,父親把王羲之送到當朝最著名的大書法家衛夫人那裏學練字。

  衛夫人有許多學生,她每天給學生們講解完練字的要領後,再讓學生們每天練五十篇字。雖然王羲之每天勤奮苦練,但進步總是不大。王羲之很喜歡鵝,常常站在池塘邊看鵝在池中戲水。王羲之寫不好字,因此同學們都嘲笑王羲之是“大笨鵝”。

  王羲之難過極了,這天他沒有練字就跑到池塘邊散心。衛夫人找到他,問他為什麽不練字。王羲之告訴衛夫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可還是寫不好字,可能自己真是隻“大笨鵝”。衛夫人告訴他,不管學什麽都不能“死用功”,應該多思考、多觀察,這樣才能領悟學問的真諦。聽了衛夫人的話後,王羲之開竅了。

  慢慢地,王羲之變得會思考了。他還是經常去池塘邊看鵝,但從鵝的神態中悟出了許多書法的運筆方法,把它們運用到了書法中。

  後來,經過王羲之的刻苦努力,他成了有名的書法家,並被人們尊稱為“書聖”。

  思美人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心得”

  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

  “故事”

  戰國末期,天命和鬼神思想盛行,諸侯割據,民不聊生,思想家韓非想以“人定勝天”、“世異事異”的觀點做依據,上書韓王,推行改革。

  韓非上書多次,韓王沒有采納。韓非想:隻有以最有力的根據,最巧妙的辦法,把自己的主張宣傳出去,理想才會實現。於是,他開始了著書立說,日以繼夜,寒暑不輟。

  終於,寫出了《五蠹》、《孤憤》、《顯學》、《解老》、《喻老》、《定法》、《問田》、《難勢》、《難一》等20卷、55篇、十萬言論著,綜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術治”,慎到的“勢”治,提出了一套以“法”為中心,“法、術、勢”三結合的政治主張。

  他的書出版以後,風靡各國。這天,韓非出現在鹹陽城南大街。街上,車水馬龍,人如潮湧。他聽一些人正在談論他的《五蠹》篇。一個人問:“五蠹是什麽?”他搶上去說:“五蠹是五種蛀蟲,它們能蛀食國家,蛀食人民!”人們問:“什麽蟲子,能這樣厲害?”他說:“是用五蠹比喻五奸。一是因循守舊的腐儒,二是不守法令的刺客,三是鼓惑煽動的政治家,四是假公濟私的政客,五是巧取豪奪的奸商。”接著,韓非給大家講了“守株待兔”、“鄭人買履”、“自相矛盾”三個故事。然後,他說:“守株待兔諷喻不主動努力,存有僥幸心理的人;鄭人買履諷喻隻相信教條,不顧客觀實際的人;自相矛盾諷喻言行抵觸,互不相容的人。”

  在場的人都說:“講得好,講得好!我們如能見見韓非該有多好!”韓非說:“你們已經見到,不必再見了!”說著,消失在人群中。

  《五蠹》等文章很快傳到秦王嬴政手裏,秦王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為得韓非,於公元前234年攻韓。次年,趁韓王派韓非出使秦國之機留下他。

  韓非革故鼎新的願望實現了。

  惜往日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心得”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故事”

  西漢時期,漢景帝的兒子劉德被封為河間王。他雖然是皇子,卻並不高傲自大,仍然虛心好學。

  劉德對先秦文化特別感興趣,費盡心思地在民間收集了許多先秦的書籍。劉德把這些書分門別類地整理起來,然後仔細地做起了研究工作。幾年後,他對先秦的文化有了很深的造詣。

  有一次,劉德到長安看望當了皇帝的哥哥劉徹。劉徹正好和一些學士們在談論古代的學術問題。劉德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就不聲不響地坐在一旁聽了起來。學士中有一個人看了不少先秦的書,他自認為無人能比,就信口開河,誇誇其談起來。劉德聽出他的話中有許多錯誤,就加以糾正。

  那個學士見劉德學識那麽豐富,再也不敢開口了。大家見劉德所說的東西都有根有據,這才知道他是先秦文化的大學問家,紛紛向他請教。對於大家提出的問題,劉德知道的就仔細地向大家解說,不知道的,就老老實實地說不知道。大家見他雖然身居高位,卻依然治學嚴謹,一點也沒有浮誇的習氣,都佩服極了。

  後來,班固在漢書裏對劉德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他“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橘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心得”

  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麽行走呢?”

  “故事”

  周純(約1080-1129)是宋徽宗時的著名畫家。他不畏權貴,誠實為畫,招致充軍。

  一次,開封府尹盛章辦了一桌酒席,約他前來作畫。因周純當過和尚,尹盛章說:“大師善於丹青,我慕名已久,今把大師請來,請為我作幅畫吧。”周純見人辦席招待,便說:“承蒙大人如此厚愛,怎敢不從命?請出個題吧。”

  尹盛章沉吟一會兒,說:“我有兩句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詠的是梅,就請用這兩句詩的意境,畫幅梅花圖吧。”

  周純一愣:這兩句不是王安石的詩麽?尹盛章怎麽說是自己的呢?於是他便氣呼呼地說:“這兩句不明明是荊公的詩麽?怎麽成了你的新作呢?你要我作畫,就請你自己寫首吧。”尹盛章萬萬沒有想到周純竟敢當麵揭露他,臉都氣青了。

  事後,好心的朋友勸周純說:“他是大官有權有勢,你怎麽能擰過他呢?他說是他寫的就算他的吧,不必要和他認真,你給他畫了就算了。不然,你可吃不消呀!”周純感謝朋友的關心,說:“事實總是事實,怎麽能歪曲呢?不管尹盛章的權勢有多大,我寧可充軍,也不違心地說瞎話!”

  朋友隻好歎息著走了。後來,尹盛章為了報複周純,果然找了一個借口把周純充軍到惠州去了。周純坦然處之,毫不後悔。

  悲回風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心得”

  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故事”

  郭晞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三兒子,他在鞏固唐王朝的戰爭中也屢立戰功,被皇帝封為左散騎常侍之職。

  有一次,他率軍駐紮在邠州,由於軍令不嚴,營中一些將士仗著他的權勢,常常跑出來騷擾百姓,橫行街市。當地的節度使白孝德,由於害怕郭子儀父子的權勢,不敢出麵查究。段秀實過去是白孝德屬下的判官,現在已升任涇州刺史,當他聽到了這件事以後,十分氣憤,立即找到白孝德,要求讓他兼任節度使署的都虞侯(負責糾察等工作的官員),來處置這件事。白孝德同意了他的請求,他便把州裏的公務交給長史代理,自己搬到邠州節度使衙門辦公。

  有一天,郭晞的部下十七人,結夥到市上的酒肆裏搶酒,不但砸爛了酒肆裏的許多工具,而且還刺傷了賣酒的老人。段秀實聽到報告後,立刻帶領役吏,把鬧事的十七個兵士捉住殺了,將人頭掛在大街上示眾。

  郭晞營中的士兵們聽說後立刻亂哄哄鬧起來,全營的人全都披上了盔甲,拿起了武器,準備進攻節度使署。白孝德沒有了主意,急忙把段秀實找來問他怎麽辦?段秀實冷靜地說:“沒什麽,我自己去解決這件事。”白孝德要派役吏跟他一起去,段秀實不同意,隻找了一匹老馬騎上,讓一個年老腿瘸的馬夫牽著,慢騰騰地來到軍營。軍營中士兵們一擁而出,段秀實卻笑著說:“殺我這樣一個老卒,何必戴盔披甲,何必那樣的氣勢洶洶!我不是戴著我的頭來了嗎?”士兵們一時都愣住了。段秀實跳下馬來,嚴肅地對士兵們說:“常侍(指郭晞)有什麽地方對不住你們?副元帥(指郭子儀)有什麽地方對不住你們?”士兵們聽他這一問,更愣住了。段秀實接著說:“你們要殺官造反,豈不是想害郭家嗎!”

  這時郭晞得信從營中趕來。段秀實很嚴肅地責備他說:“副元帥功勳塞天地,應該全始全終。常侍你放縱士卒擾害百姓,如今又成群結隊,披甲執兵,不是作亂又是幹什麽?你們這樣幹,恐怕罪名要落到副元帥身上了。常侍你不想一想你郭家的功名嗎?”郭晞聽了,不禁汗流浹背,對段秀實下拜說:“幸虧段公教我以正道,真是大恩大德,我怎敢不從命呢?”於是扭頭斥責左右:“統統解下甲胄,各自歸隊回營,有再敢喧嘩的斬!”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