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一章 及第

  “天下樂”(文武官上)玉署金鈐紫禁通,芙蓉暉映鳳凰宮[1]。三山日色黃圖外,四海雲光綠字中[2]。

  列位請了。今日乃殿試發榜之日[3],聖旨親點了隴西名士李益為狀元,特許入太極殿朝見[4]。想天下士子都在五鳳門外恭候[5]。

  “卜算子”(十郎上)鸞鳳繞身飛,五色祥雲遞[6]。姓字先傳帝主知,唱徹龍顏喜。

  (內官上雲)聖旨已到。皇帝詔曰:昔睿後筌期,淵匠宰器[7]。雖道泛胥盧,化參炎皞[8]。猶複高登側隱,顯序光疇[9]。用葉斟調,嗣輝瑉檢[10]。上智中主,鹹遵此術[11]。朕膺鴻曆,報永龍渾[12]。空知救質以文,未獲止戈為武[13]。是用登進多士,論文武張弛之策[14]。子大夫各獲展盡,慰朕虛懷[15]。今賜汝五百名出身[16]。其第一名李益,朕久諷其弘詞,渥其芳譽[17],可特入太極殿前謝恩,授翰林供奉,即日赴玉堂上任。五日之後,著往朔方參丞相杜黃裳軍事[18]。中書省寫敕與他[19]。(謝恩介)(出朝門行介)

  “滴溜子”聖天子,聖天子萬壽臨軒[20]。春官的,春官的八柱擎天[21]。人中選出神仙,總送上蓬萊殿[22]。宮袍賜宴錦桃花,曲江排比醉春筵[23]。

  “前腔”笑從前,笑從前文章幾篇。高頭院,高頭院毷氉打遍[24]。曲裏珠簾盡卷,還認得都知麵[25]。紅箋一片桂花香,今宵熱趕在誰邊[26]?

  “尾聲”鈴索一聲花滿院[27],這清高富貴無邊,多和少留些故事與人傳。

  桂林春殿一枝新[28],滿路青雲屬後塵。

  莫道杏園香色晚[29],當筵還作探花人。

  注釋:

  [1]“玉署”二句:翰林院草擬的選士詔書獲得了皇帝的批準通過,即將又一批才子在這皇宮裏閃耀生輝了。玉署,即玉堂。翰林院別稱。金鈐,金印。這裏指代翰林院草擬的詔書。因為草詔首先要蓋上翰林官署的印章。紫禁,古以紫微垣比喻皇帝的居處,因稱宮禁為“紫禁”。這裏指皇帝。

  [2]“三山”二句:言由於人才輩出,顯見國內一片祥和祺瑞。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黃圖,借指中國。綠字,指河圖上的綠色文字。《晉書·地理誌序》:“大禹觀於濁河,而受綠字,寰瀛之內可得而言也。”這裏借指寰宇之內。

  [3]殿試:科舉考試中最高一級。皇帝親臨殿廷策試。也稱廷試。始於唐武則天天授二年(691)於洛陽殿前親策貢舉人,但尚未成定製。宋開寶八年(975),宋太祖趙匡胤在講武殿策試貢院合格舉人,並頒定名次,自此始為常製。太平興國八年(983),將殿試後進士分為五甲。元無殿試。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4]太極殿:即太極宮。建於隋初,隋稱大興宮。唐武德元年(618)改稱。龍朔後,皇帝常居大明宮,或遇大禮大事,則居太極宮。以其在西,故曰“西內”。故址在今陝西長安縣北故宮城內。

  [5]五鳳門:本劇虛擬的宮門。五鳳,傳說的五種神鳥。

  [6]“鸞鳳”二句:言祥瑞之兆。鸞鳳,鸞鳥與鳳凰。都是傳說中的瑞鳥。

  [7]“昔睿後”二句:言自古以來,聖明的君主總是對人才充滿渴望。睿後,聖明的君主。筌期,指對人才的期望。筌,同“荃”,香草。這裏喻指才俊之士。淵匠,學識淵博的人。宰器,可作宰輔之才。

  [8]“雖道泛”二句:即使到處都是膚色黝黑的能夠辦事的小吏,仍參考化用炎帝與太皞的方法。胥盧,猶胥吏。官府中的小吏。胥,小吏。盧,黑色。炎皞,指上古時期的炎帝與太皞。

  [9]“猶複”二句:還多次征召隱居高士,讓他們登上高位,依次顯現在世人麵前。側隱,這裏指隱居之士。光疇,陽光能照射的範圍。引申為全天下。

  [10]“用葉檢,瑉石般美好的品行。這裏指品行高尚的隱居之士。瑉,像玉的美石。檢,品行;節操。

  [11]“上智”二句:言才智高的君主及一般的皇帝,都遵循這種方法。上智,才智高的人。中主,中等才德的君主。鹹,全部;都。

  [12]“朕膺”二句:朕承受天命,就要終生勤勉於帝業以為報答。朕,古代帝王的自稱,始於秦始皇。膺,接受重任。鴻曆,指改朝換代的氣運曆數。龍渾,指整個帝業。

  [13]“空知”二句:言盡管明白要以文治來使國家得到發展,但未獲得應有的太平盛世。

  [14]“是用”二句:因此選拔更多的才士,討論文治武功的和諧對策。是用,因此。登進,升進。引申為舉用、進用。

  [15]“子大夫”二句:各位大臣都獲得了盡展才華的機會,使我空虛的心胸得到慰藉。子大夫,古代國君對臣子的美稱。漢武帝《賢良詔》:“朕之不敏,不能遠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

  [16]出身:指古代科舉考試中選者的身份、資格。

  [17]渥慈蟆?

  [18]“參丞相”句:指參與丞相杜黃裳軍中之事。即出任參軍。杜黃裳(738-808),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一說京兆杜陵人,字遵素。寶應進士。初為郭子儀朔方從事,貞元末為太常卿,反對王叔文用事,唐憲宗以太子總軍國事時,用為宰相。元和元年(806),力主討西川節度副使劉辟之叛,為憲宗采納。後又力主削弱藩鎮勢力。二年,兼河中尹,河中、晉、絳等州節度使,封邠國公。新舊《唐書》均有傳。

  [19]中書省寫敕睢?

  [20]臨軒:皇帝不坐正殿而禦前殿。殿前堂陛之間近簷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

  [21]八柱擎天:古代神話傳說,地有八柱,用以承天。《楚辭·天問》:“八柱何當?東南何虧?”東漢王逸注:“言天有八山為柱。”這裏比喻能為國家扶顛持危的棟梁之才。

  [22]“人中”二句:言從民間選拔出優秀的人才,送到皇宮中來。

  [23]“宮袍”二句:言朝廷為中式的士子們舉行慶賀酒宴。宮袍,古代官員的禮服。錦桃花,舊時朝廷賜宴賞給進士們佩戴的宮花。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陝西西安市東南。秦為宜春苑,漢為樂遊原,因河水水流曲折,故稱。是漢唐時著名的遊覽地。唐代進士及第後,大宴於曲江池,稱曲江宴,也稱聞喜宴。排比,安排;準備。

  [24]“高頭院”句:從前名落孫山時,隻好在宮中行院裏醉酒遣悶。高頭院,指皇宮裏的宜春、梨園等行院。毷氉(m鄌s鄌),煩惱;鬱悶。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既捷,列書其姓名於慈恩寺塔,謂之‘題名會’;大宴於曲江亭子,謂之‘曲江會’……不捷而醉飽,謂之‘打毷氉’。”

  [25]“還認得”句:還認識行院中的班頭。都知,舊時妓院中的班頭。唐孫棨《北裏誌·鄭舉舉》:“同年盧嗣業訴醵罰錢,致詩於狀元曰:未識都知麵,頻輸複分錢。”原注:“由內妓之頭角者為都知,分管諸妓,俾追召勻齊。”

  [26]熱趕:趕熱鬧;湊熱鬧。舊時戲稱妓院中的嫖客為“熱趕郎”。

  [27]鈴索:係鈴的繩索。唐製翰林院禁署嚴密,內外不得隨意出入,須掣鈴索打鈴以傳呼或通報。唐韓偓《雨後月中玉堂閑坐》詩:“夜久忽聞鈴索動,玉堂西畔響丁東。”這裏指十郎即將入職翰林院。

  [28]“桂林”句:言朝廷新增了一位傑出人才。

  [29]杏園:園林名。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郊大雁塔南。唐代新科進士賜宴之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神龍已來,杏園宴後,皆於慈恩寺塔下題名。同年中推一善書者紀之。”後泛指新科進士遊宴處。

  評析:

  《及第》一出寫殿試放榜,十郎高中狀元,授翰林供奉,並著五天後赴朔方參丞相杜黃裳軍事。於是引出了後麵霸橋送別、朔方邊思等情節。

  本出在結構上又是一承上啟下的過場戲,劇情較簡單,無非是內官宣旨、高中者抒懷。由於皇帝的旨意,新科狀元將在五天後往朔北參軍,這一情節的跌宕,導引了劇情的後續發展。

  本出的語言基本保持了已逐漸形成的曲婉白直的特點。惟那篇皇帝的聖旨,或許作者有意突出它的非同一般,因而令人費解之處不少。諸如,“道泛胥盧,化參炎皞”、“高登側隱,顯序光疇。用葉斟調,嗣輝瑉檢”、“報永龍渾”、“各獲展盡”等,皆生澀難解之語。與之前櫻桃的插科打諢,風格迥異;就是與本出中其他的說白,也形成鮮明對照。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