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二章 之郡

  (隊子上)結束征車換黑貂,行人芳草馬聲嬌。紫雲新苑移花處,洞裏神仙碧玉簫。請了。俺們駕上差來,護送公主、駙馬爺南柯赴任去,迤邐數程[1],公主、駙馬起早也。

  “滿庭芳”(生旦眾上)紫陌塵閑[2],畫橋風淺[3]。鸞旗影動星躔[4]。(旦)朝雲濃淡,行色映花鈿[5]。為問夕陽亭餞,下鸞輿慘動離筵。(合)關南路,春暉綠草,何日再朝天[6]?

  [木蘭花令]宮花欲喚流鶯住[7],恰是南柯遷徙處。繡簾嬌馬出都城,寶蓋斜盤金鳳縷[8]。華年得意頻相顧[9],笑問卿卿來幾許[10]?綠槐風軟度行雲,回首沁園東畔路[11]。(生)公主,自拜辭了君王國母,不覺數程,此去南柯相近了。左右趲行。(行介)

  “甘州歌”宮闈別餞,擺五花頭踏[12],迤邐而前。都人凝望[13],十裏繡簾高卷。四方宦遊誰得選?一對夫妻儼若仙。(合)青袍舊[14],綠鬢鮮[15],大槐宮裏著貂蟬。香車進,寶馬連,一時攜手笑嫣然。

  (官吏上)南柯郡錄事差官吏投批,迎接爺爺。(生取看介)發批回,前去伺候。(官吏應介)

  “前腔”(生)宮花壓帽偏[16],問有何能德,紫綬腰懸[17]?玉樓人並,翠蓋綠油輕展。指揮風景遲去輦[18],為惜流光懶下鞭。(合)攜琴瑟,坐錦韉[19],一條官路直如弦。遊春樣,盡世緣,秦樓簫史弄雲煙[20]。

  (眾)稟爺,南柯郡界了。(醜)南柯郡錄事參軍迎接老大人。(生)遠勞了[21]。(醜)不敢。有新轎傘、兵衛、男女轎夫,齊站下班迎接。(生)知道了,就回。(醜應下)(內介)合郡官吏迎接爺爺。(生)起去,伺候。(內介)生儒迎接老大人。(生)請起,郡中相見。(應介)(內)僧道耆老迎接爺爺[22]。(生)都起去。(內)教坊女樂們迎接爺爺。(生)趲行。(眾妓鼓吹引介)

  “前腔”鸞鈴動翠鈿[23],看滿前旗影,冠佩翩聯。爭來迎跪,陌上紅塵深淺[24]。邦君夫人鸞鳳侶[25],父老兒童竹馬年[26]。(合)軍民鬧,士女喧[27],妓衣時雜紫衣禪[28]。彈箏覷,擊鼓傳。錦車催怕日華偏。

  (生)遠遠望見,如煙如霧、鬱鬱蔥蔥者,是何地方?(眾)十裏之近,南柯郡城。(生)公主,真好一座城台。

  “前腔”遙遙十裏前,見蔥蔥佳氣,非霧非煙。雉飛鸞舞,台觀疊來蒼遠[29]。似蘭亭景幽圍翠嶺[30],春穀泉鳴浸玉田[31]。(合)山如畫,水似纏,自憐難見此山川。重門擁,旌斾懸,玉樓金榜洞中天[32]。

  (內燈籠接上介。眾)稟太爺,進城。(生)今夕公館休息,五鼓升任。

  “尾聲”閃紗燈一道星球轉,曜街衢棨戟森然[33]。公主,和你且把下馬公堂笑鋪展。

  露冕新承明主恩[34],山城別是武陵源[35]。

  笙歌錦繡雲霄裏[36],南北東西拱至尊。

  注釋:

  [1]迤邐:亦作“迤裏”。亦作“迤邐”。緩行貌。

  [2]紫陌:指京師郊野的道路。

  [3]畫橋:雕飾華麗的橋梁。南朝陳陰鏗《渡岸橋》詩:“畫橋長且曲,傍險複憑流。”

  [4]“鸞旗”句:指旗幟在日光下飄動。鸞旗,天子儀仗中的旗子。上繡鸞鳥,故稱。星躔,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此處指旗上繡的星辰。

  [5]“行色”句:行色,行旅出發前後的情狀、氣派。花鈿,用金翠珠寶製成的花形首飾。

  [6]朝天:朝見天子。唐王維《聞逆賊凝碧池作樂》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再朝天。”

  [7]流鶯:即鶯。流,謂其鳴聲婉轉。

  [8]寶蓋:佛道或帝王儀仗等的傘蓋。

  [9]華年:青春年華。指青年時代。

  [10]卿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複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恒聽之。”上“卿”字為動詞,謂以卿稱之;下“卿”字為代詞,猶言你。後兩“卿”字連用,作為相互親昵之稱。有時亦含有戲謔、嘲弄之意。

  [11]沁園:園林名。為東漢明帝女沁水公主所有。建初二年被竇憲所奪。後泛稱公主的園林為“沁園”。唐崔湜《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製》詩:“沁園東郭外,鸞駕一遊盤。”

  [12]“擺五花頭踏”句:五花,亦稱“五花馬”,唐人喜將駿馬鬃毛修剪成瓣以為飾,分成五瓣者。唐杜甫《高都護驄馬行》:“五花散作雲滿身,萬裏方看汗流血。”頭踏,古代官員出行時,走在前麵的儀仗。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老夫此來不張傘蓋,不擺頭踏,你知老夫的這意麽?”

  [13]都人:京都的人。

  [14]青袍:青色的袍子,借指寒士。

  [15]綠鬢:烏黑而有光澤的鬢發。形容年輕美貌。

  [16]宮花:科舉時代考試中選的士子在皇帝賜宴時所戴的花。宋李宗諤《絕句》:“戴了宮花賦了詩,不容重見赭黃衣。無憀獨出宮門去,恰似當年下第歸。”

  [17]紫綬:紫色絲帶。古代高級官員用作印組,或作服飾。

  [18]指揮:以手或手持物揮動示意。

  [19]錦韉:錦製的襯托馬鞍的坐墊,代指裝飾華美之馬匹。

  [20]“秦樓”句:用蕭史、弄玉故事。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亦名鳳樓。相傳秦穆公女弄玉,好樂。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弄玉妻之,為之作鳳樓。二人吹簫,鳳凰來集,後乘鳳,飛升而去。事見漢劉向《列仙傳》。

  [21]遠勞:對人遠途來訪或請人遠出辦事的客氣話。

  [22]耆老:老年人。《禮記王製》:“養耆老以致孝,恤孤獨以逮不足。”

  [23]翠鈿:用翠玉製成的首飾。

  [24]紅塵深淺:飛揚的灰塵或多或少。

  [25]邦君:指刺史等地方官。

  [26]竹馬:兒童遊戲時當馬騎的竹竿。《後漢書郭伋傳》:“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後用為稱頌地方官吏之典。

  [27]士女:青年男女。有時指未婚的青年男女。

  [28]“妓衣”句:妓衣,《梁書夏侯撣傳》:“(撣)晚年頗好音樂,有妓妾十數人,並無被服姿容。每有客,常隔簾奏之,時謂簾為夏侯妓衣也。”後因以“妓衣”稱遮隔女樂的簾子。紫衣禪,紫衣,紫色袈裟。武則天賜僧人法朗等九人紫袈裟、銀魚袋,為僧人賜紫之始。禪,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

  [29]台觀:泛指樓台館閣等高大建築物。

  [30]蘭亭:亭名。在浙江省紹興市西南之蘭渚山上。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謝安等同遊於此,羲之作《蘭亭集序》。

  [31]“春穀”句:春穀,春日的山穀。玉田,對田園的美稱。元張養浩《朝天曲》:“玉田,翠煙,鸞鶴聲相喚。”

  [32]“玉樓”句:玉樓,華麗的樓。金榜:金色的匾額或姓名榜。

  [33]“曜街衢”句:棨戟,有繒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所用的儀仗,出行時作為前導,後亦列於門庭。《舊唐書張儉傳》:“唐製三品以上,門列棨戟。”森然,嚴整貌。

  [34]露冕:晉陳壽《益都耆舊傳》:“郭賀拜荊州刺史。明帝(漢明帝)巡狩到南陽,特見嗟歎,賜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見此衣服,以彰其德。”後遂成為官員治政有方、皇帝恩寵有加的典故。

  [35]武陵源:晉陶潛《桃花源記》中描述的桃花源。

  [36]笙歌:合笙之歌。亦謂吹笙唱歌。

  評析:

  本出寫新任南柯太守淳於棼攜公主到南柯郡赴任情景。全出由六支曲子組成,作者從多個角度進行刻畫、渲染。主要包括兩個方麵內容:一是敘寫上任途中的情形,二是描繪南柯郡官民迎接公主和駙馬的盛況。開頭“滿庭芳”以下四支曲子,敘述途中的見聞和感受,“為問夕陽亭餞,下鸞輿慘動離筵”和“關南路,春暉綠草,何日再朝天”是寫親人離別的傷感以及對朝廷的留戀;一路上“指揮風景遲去輦,為惜流光懶下鞭”,秀美風光烘托新官上任的“華年得意”;“四方宦遊誰得選,一對夫妻儼若仙”,更是直抒胸臆,表現出婚宦兩如意的暢快、喜悅。中間的對白及“甘州歌”一曲,寫南柯郡軍民人等“爭來迎跪”,迎接太守到來時的盛況。最後兩支曲子,描繪南柯郡“山如畫,水似纏”的景色,從太守夫婦視角摹寫南柯郡城台的美麗景色,流露出他們對南柯郡的熱愛之情。

  本出最主要特點是采用情景交融手法,秀麗的景色描寫,濃鬱、熱烈的情感抒發,使景物描寫中蘊含著人物的情感,為我們創造出十分優美的意境。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