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樹國[1]

  “海棠春”(蟻王引眾上)江山是處堪成立[2],有精細出乎其類[3]。萬戶繞星宸,一道通槐裏[4]。(眾)絳闕朱衣[5],丹台紫氣[6],別是一門天地。(合)把酒玉階前,且慶風雲際[7]。

  (眾行禮介)我王千歲。[清平樂](王)綠槐風下,日影明窗罅[8]。寶界嚴城宮殿灑,一粒土花金價[9]。千年動物生神,端然氣象君臣[10]。真是國中有國,誰言人下無人[11]。自家大槐安國主是也。本為螻蟻。別號蚍蜉[12]。行磨周天,頗合星辰之度[13];存身大地,似蟄龍蛇之居[14]。一生二,二生三[15],生之者眾[16];萬取千,千取百[17],眾即成王[18]。臭腐轉為神奇[19],真乃是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20]。太山之於丘垤[21],故所謂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22]。一年成聚,二年成邑,到三年而成都[23]。寡人有些膻行[24];夏後以鬆,殷人以柏,及周人而以栗[25],敝國寄在槐安。火不能焚,寇不能伐。三槐如在,可成豐沛之邦[26];一木能支,將作酒泉之殿[27]。列蘭錡[28],造城郭,大壯重門[29];穿戶牖,起樓台,同人棟宇[30]。清陰鎖院,分雨露於各科;翠蓋黃扉[31],灑風雲於數道。長安夾其鸞路,果然集集朱輪[32]。吳都樹以蔥青,委是耽耽玄蔭[33]。北闕表三公之位,義取懷來;南柯分九月之官,理宜修備[34]。右邊憲獄司,比棘林而聽訟[35];左側司馬府,倚大樹以談兵[36]。丞相閣列在寢門,上卿早朝而坐[37];大學館布成街市,諸生朔望而遊[38]。真乃天上靈星,國家喬木[39]。樹在王門之內,待學周武王神禁,無益者去,有益者來[40];聲聞鄰國之間,要似齊景公號令,犯槐者刑,傷槐者死[41]。此乃為君之法度,要全立國之根基。所喜內有中宮之賢[42],外有右相之助。今日政機多暇,且與君臣同遊。筵宴已齊,右相早到。

  “海棠春”(右相上)日晏下彤闈[43],承詔又趨丹陛[44]。

  (行禮介)右丞相武成侯臣段功叩頭,千歲!(王)賜卿平身。今日召卿,知吾意乎?(右)愚臣未知。(王)國家所慮,有天地人三不同[45]。且喜我國中天無陰雨之兆,地無行潦之侵[46]。有禮有法,國中無漏網之鯨[47];無害無災,境外有玄駒之馬[48]。便是檀蘿無警,足知你槐棘有人[49]。待與卿遨翔宮樹之前,逍遙封壤之內[50]。卿意雲何?(右)君臣同遊,太平盛事。但國家還有十八路國公,四門王親,禮當侍駕。(王)眾國公王親別行賜宴,槐階之下,但與卿同。(行介)紫殿肅陰陰,彤庭赫弘敞[51]。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52]。(眾)酒到。(右進酒介)願我王進千秋萬歲酒。

  “惜奴嬌”(王)大塊無私[53],費工夫點透了幽瑣玄微。謾道是帝虎人龍,立定朝儀。區區[54],也教分取河山王氣。(合)希奇,今日風色晴和,暫擁出宮庭遊戲。

  “前腔”(右)階墀,新築沙堤[55]。看高官貴種,絳幘黃衣[56]。總千門萬戶,煩星點綴[57]。依希,太乙薇垣[58],吾王端冕[59],任意往來巡曆[60]。(合前)

  “前腔”(王)須知,粃粟能飛[61]。一星星體性,誰無雄氣?恨些須封壤,草朝粗立。吾誌,要行天上磨[62],還聽海中雷[63]。(合)且徘徊,看地利天時,再行移徙。

  (右)臣啟大王,敢嫌國土微小?

  “前腔”思之,蟣虱臣微,共立成一國,非同容易。歎生靈日逐,貧忙一粒[64]。何必,平中堪取巧,節外更生枝。(合前)

  (王)久不曾槐陰下一遊。今日盡興觀賞。

  “錦衣香”荷濃陰,葉兒翠。映春光,幹兒碧。來去瞻依,縱橫條直,眼見參天百尺枝。似樓桑村裏[65],殢柳叢祠[66]。一般兒重重遮蓋,到登基。龍庭朝會,但有分成些基業,豈嫌微細?人眾成王,排班做勢。

  “漿水令”謝蒼穹調勻風日,承後土盤固根基[67]。九重深處殿巍巍,一線之間,九曲巡回[68]。穿巷陌,列朝市,土階穴處今何世?拜的拜,跪的跪,君臣有義。走的走,立的立,赤子無知[69]。

  “尾聲”(王)俺建邦起土登王位。右相嗬,你入閣穿宮拜相奇。但願俺大槐安萬萬歲根兒蟠到底。

  萬物從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70]。

  敢於世上明開眼,肯把江山別立根。

  注釋:

  [1]樹國:建立國家。

  [2]是處:到處;處處。柳永《八聲甘州》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3]精細:精明能幹,此處暗指螞蟻。

  [4]槐裏:古地名,在今陝西興平縣。這裏暗指槐樹。

  [5]絳闕,宮殿寺觀前的朱色門闕。亦借指朝廷、寺廟、仙宮等。朱衣,大紅色的公服。

  [6]丹台,道教指神仙的居處。紫氣,紫色雲氣。古代以為祥瑞之氣。附會為帝王、聖賢等出現的預兆。

  [7]風雲際:風雲際會,指君臣遇合。

  [8]罅煜丁?

  [9]“寶界嚴城”二句:大意雲蟻國寶界嚴城等,都是累土而成,故而其每粒土都無比珍貴。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10]端然氣象君臣:應為“端然君臣氣象”,因協韻而倒裝。

  [11]“真是”二句:意謂國家中有蟻國,人世下有蟻民。這裏指蟻國、蟻民。

  [12]蚍蜉:大蟻。

  [13]“行磨周天”二句:《晉書天文誌》:“天旁轉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地左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沒,譬如於蟻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蟻右去,磨疾而蟻遲,故不得不隨磨以左回焉。”

  [14]蟄!

  [15]“一生二”二句:《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裏借指財富的產生。

  [16]生之者眾:出自《禮記大學》:“生之者眾,食之者寡”,意思是說從事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形容財富充足。

  [17]“萬取千”二句:語出《孟子梁惠王》,指統治者向百姓收取的賦稅。

  [18]眾即成王:句承“生之者眾”句來,生之者眾正是立國成王的經濟條件。

  [19]臭腐轉為神奇:語出《莊子知北遊》。意謂同一事物,其是非美醜,隨人之好惡而異。後以之謂化無用為有用;化廢為寶。

  [20]“明則動”三句:語出《禮記中庸》,漢代鄭玄注:“動,動人心也;變,改惡為善也。變之久則化而性善也。”意思是說人的至誠顯明則能感動人心,感動人心則會漸變惡為善。

  [21]“太山”句:語出《孟子公孫醜》,意思是說太山與丘垤都是同類的,丘垤雖小,也不妨立國施教。

  [22]“均無貧”三句:語出《論語季氏》,意謂財富平均就無所謂貧窮;國內太平就不覺得人口少;社會安定,國家就不會傾覆。

  [23]“一年成聚”三句:語出《史記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這裏意思是如果治理得好,所居住的地方一年就可以發展成村落,二年就可以發展成為縣城,三年就可以發展成為國都。聚,村落。邑、都,人所聚居之處。大曰都,小曰邑。

  [24]膻行:令人仰慕的德行。《莊子徐無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悅之。”成玄英疏:“羊肉膻腥,無心慕蟻,蟻聞而歸之;舜有仁行,不慕百姓,百姓悅之。故羊肉比舜,蟻況百姓。”

  [25]“夏後以鬆”三句:語出《論語八佾》,古代國有社壇,以祭地祇,社壇旁種植適宜生長之樹,稱為社樹。

  [26]“三槐”二句:相傳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天子時,麵向三槐而立。後因以三槐喻三公。《周禮秋官朝士》:“麵三槐,三公位焉。”豐沛:漢高祖,沛縣豐邑人,因以豐沛稱高祖故鄉,借指帝王故鄉。這兩句意謂政治清明,能采納百姓的意見,國家便能興盛。

  [27]“一木”二句:意思是在這棵古槐上可以建造像酒泉那樣高大的宮殿。一木,指槐樹。酒泉,古邑名,在今甘肅。晉時前涼人張俊曾於此建有謙光等五殿。

  [28]蘭錡:兵器架。蘭,通“闌”。

  [29]大壯:《易》六十四卦之一,後用為建築宮室之典。重門,層層設門。

  [30]同人:《易》卦名。

  [31]“清陰”四句:意思說要把蟻王的恩惠施給宰相、官吏和民眾。鎖院,指尚書省,據趙磷《因話錄》記載,唐尚書省南門,有古槐,垂蔭甚廣。黃扉,古代丞相、三公、給事中等高官辦事的地方,以黃色塗門上,故稱。

  [32]“長安”二句:《晉書苻堅載記》曰:“秦符堅時,關隴人歌曰,長安大街,兩邊樹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棲。”集集:眾多。

  [33]“吳都”二句:左思《吳都賦》雲:“樹以青槐,亙以綠水。玄蔭耽耽,清流亹亹。”耽耽:深邃貌。玄蔭:猶濃蔭。

  [34]“北闕”四句:謂以朝廷招徠萬眾之含義來命名大臣們的官名,並在南柯郡安排一名秋官,讓他整修武備。北闕,古代宮殿北麵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懷來,亦作“懷徠”,招來。九月之官,《淮南子》:“九月官候,其樹槐。”漢代高誘注:“候,望也。是月繕修守備,故曰官候也。槐,懷也,可以懷來遠人也。”

  [35]“比棘林”句:比,接次。棘林,古代斷獄的處所,《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自萌俗澆弛,法令滋彰,胏石少不寃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樹棘槐,聽訟於其下。”

  [36]“倚大樹”句:《東觀漢記馮異傳》:“異為人謙退,每止頓,諸將共論功伐,異常屏止樹下,軍中號‘大樹將軍’。”

  [37]“丞相”二句:《隋書高熲傳》:“熲每坐朝堂北槐樹下以聽事,其樹不依行列,有司將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後人。其見重如此。”

  [38]“大學館”二句:《三輔黃圖》曰:“倉之北為槐市,列槐樹數百行為隊,無牆屋。諸生朔望會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貨物及經傳書記、笙磬樂器,相與買賣,雍容揖讓,論議槐下。”

  [39]“真乃”二句:謂太學裏的學生都是國家之棟梁。天上靈星,《春秋說題辭》:“槐木者,虛星之精。”國家喬木,槐安國以槐樹為社樹,國家寄托在槐樹,故雲。

  [40]“樹在”四句:謂要學習周武王種槐試神之法,為國家選拔人材。《太公金匱》載:“武王問太公曰:‘天下神來甚眾,恐有試者,何以待之?’太公請樹槐於王門內,有益者入,無益者距之。”

  [41]“聲聞”四句:意即像齊景公那樣用嚴明的號令去維護大槐安國的利益,建立國家的法度。《晏子春秋》曰:“齊景公有所愛槐。使人守之,令曰:‘犯槐者刑,傷槐者死。’”

  [42]中宮:皇後居住之處,因以借指皇後。

  [43]彤闈:朱漆宮門,借指宮廷。

  [44]丹陛:宮殿的台階。

  [45]同:指和平、安定。《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鄭玄注:“同,猶和也,平也。”

  [46]行潦:溝中的流水。

  [47]漏網之鯨:指法網嚴密。

  [48]玄駒:黑色小馬,或謂良馬名。亦作“玄蚼”,蟻的別名。此處用意雙關。

  [49]槐棘:《禮記王製》:“正以獄成告於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獄之成告於王,王命三公參聽之。”後因以“槐棘”指聽訟的處所。

  [50]封壤:疆域;疆界。

  [51]弘敞:亦作“弘惝”,高大寬敞。

  [52]“日華”句:日華,太陽的光華。承露掌,漢武帝迷信神仙,於建章宮築神明台,立銅仙人舒掌捧銅盤承接甘露,冀飲以延年。

  [53]大塊:大自然;大地。《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成玄英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

  [54]區區:小;少。形容微不足道。這裏是自稱的謙詞。

  [55]沙堤:唐代專為宰相通行車馬所鋪築的沙麵大路。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凡拜相,禮絕班行,府縣載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東街,名曰沙堤。”

  [56]絳幘:紅色頭巾。漢代宿衛之士著絳幘,傳雞唱。見《漢官儀》。後泛指傳更報曉者之服色。

  [57]煩:繁多;繁雜。《書說命中》:“禮煩則亂,事神則難。”唐劉知幾《史通載言》:“言事相兼,煩省合理。”

  [58]薇垣:唐開元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簡稱微垣。元代稱行中書省為薇垣。

  [59]端冕: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貴族的禮服。

  [60]巡曆:巡行視察。

  [61]秕:粟之空癟者。

  [62]參看本出“行磨周天”注釋。

  [63]聽海中雷:《符子》:“東海有鼇焉,冠蓬萊而浮於滄海,騰躍而上則幹雲,沒而下潛於重泉。有紅蟻者聞而悅之,與群蟻相要乎海畔,欲觀鼇焉。月餘日,鼇潛未出。群蟻將反,遇長風激浪,崇濤萬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蟻曰:‘此將鼇之作也。’數日,風止雷默,海中隱如嶽,其高概天,或遊而西。群蟻曰:‘彼之冠山,何異我之戴粒?逍遙封壤之巔,歸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適,自己而然,我何用數百裏勞形而觀之乎?’”

  [64]貧忙:猶窮忙。

  [65]樓桑:漢末劉備的故裏名。在今河北省涿縣境。據《三國誌蜀誌先主傳》載:“劉備少時,宅東南角有桑樹,高五丈餘,遙望如車蓋。備與諸小兒在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後稱此地為樓桑裏。

  [66]叢祠:建在叢林中的神廟。《史記陳涉世家》:“又閑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司馬貞索隱引《戰國策》高誘注:“叢祠,神祠也。叢,樹也。”

  [67]後土:指土神或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壇。

  [68]“一線”二句:清馬驌《繹史》卷八六注引《衝波傳》:“孔子去衛,適陳。途中見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長。’答曰:‘夫子在陳必絕糧,九曲明珠穿不得,著來問我采桑娘。’夫子至陳,大夫發兵圍之。令穿九曲珠,乃釋其厄。夫子不能。使回、賜返問之。其家謬言:‘女出外。’以一瓜獻二子。子貢曰:‘瓜,子在內也。’女乃出,語曰:‘用蜜塗珠,絲將係蟻,蟻將係絲如不肯過,用煙熏之。’子依其言,乃能穿之。於是絕糧七日。”這裏借指宮室的回環曲折。

  [69]赤子:比喻百姓,人民。

  [70]“一身”句:張載在《西銘》中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此處意謂:人稟天地之氣而生,故而人之身體也是一個小天地。旨在說明蟻國雖小但也有自己的小天地。

  評析:

  本出細致地交待了故事活動地點-槐安國的由來,寫大槐安國的建立,蟻王和群臣喜慶遊賞。

  開頭第一支曲子“海棠春”和[清平樂]詞,寫蟻王為它們國家感到喜悅和驕傲,國之民眾多,發展快:螻蟻一生二、二生三,生之者眾;一年可聚眾,二年可成鄉邑,三年便可組成都城;蟻王陳述自己建國的大政方略,槐安國有完善的體製,官員各司其職且法度嚴明,呈現一片繁榮昌盛之象,加之槐安國火不能焚,寇不能伐,穩如磐石,文治武功皆備,蟻王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接下去第二支“海棠春”及其後對白,太平盛世之下蟻王與右相段功計劃君臣出宮遊賞事宜,“惜奴嬌”以下七曲,寫右相陪侍蟻王出宮遊賞,對國王自信和豪情作了細致刻畫,如其胸懷大誌,“星星體性,誰無雄氣”、“要行天上磨,還聽海中雷”,同時,也暗自透出了蟻王驕縱和狂妄,字裏行間又為下文埋下伏筆,右相段功的唱詞“歎生靈日逐,貧忙一粒。何必,平中堪取巧,節外更生枝”也在這一方麵做了暗示。湯顯祖在情節和人物安排方麵十分注意照應,前後皆有交待,如寫大槐安國建國伊始,這便為淳於棼的出將入相的情節造勢,寫右相的微詞為後麵彈劾淳於棼作鋪墊。作者也善用語言刻畫人物,如蟻王的語言襯托出它的威嚴、膽識和驕縱,可謂形神兼備。另外本出在用典方麵也頗有特色,尤其本事多與槐樹密切聯係,貼切自然,內涵豐富。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