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永遠的遺憾

  猶太人有一個傳統,在親愛的人去世的周年紀念日前夕,親人們會點亮一支蠟燭,並讓它持續燃燒24小時。我每年都會點亮這支蠟燭,為我的父親。

  --霍華德舒爾茨

  舒爾茨和雪莉是一對讓人豔羨的愛侶,兩個人都處在事業的上升期,並且彼此鼓勵,彼此扶持。但是一直到兩個人步入婚姻,有一道窗戶紙都沒有捅破--那就是舒爾茨不願提起的父親。直到談婚論嫁,舒爾茨也不曾在雪莉麵前提起過自己的父親。在舒爾茨的心裏,父親是他的一道陰影,甚至是他的一個傷疤。和雪莉相處得越久,就越讓舒爾茨感受到她的美好,雪莉是那麽的完美,舒爾茨仿佛覺得他的那個酒鬼父親,是他的一個瑕疵,讓他配不上雪莉,所以他盡量不在雪莉麵前提起父親。

  雪莉每次聽他說起家人,都隻是提起母親和弟弟妹妹,似乎父親並不存在。有一次,她好奇地問舒爾茨:“你的父親呢,他是做什麽的?”舒爾茨愣住了,他囁嚅著對雪莉說:“我的父親……”他含糊其辭,不願在心愛的女友麵前說出自己有個酒鬼父親。

  小時候,父親也曾給過舒爾茨很多快樂的時光,帶著他在院子裏玩耍,帶他去看棒球比賽,但當父親遭遇了不幸以後,就開始消沉。父親總是喝得酩酊大醉,喝醉以後就把舒爾茨當成自己的出氣筒,對他非打即罵,父親就像是家裏的一顆不定時炸彈,總讓舒爾茨感到不安,即使是父親清醒的時候,也總是陰鬱的,腿傷奪走了父親的勞動能力,也奪走了他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仿佛他的生活中已經沒有陽光,隻剩下慘淡的灰色。父親總是在抱怨,抱怨這個世界不公道,抱怨布魯克林總是嘈雜,抱怨家裏難喝的咖啡,抱怨自己辛勞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酒精,成了這個落魄的男人麻痹自己最好的辦法,他總是想盡辦法把自己灌醉,而買酒錢也成了家裏的負擔。舒爾茨辛辛苦苦打工賺來的錢,也有一部分被父親用來買酒,舒爾茨對此無能為力。而當舒爾茨長大以後,父親也總是對他的表現不以為然,他從未從父親那裏得到一絲的讚揚。從舒爾茨進入青春期開始,父子倆的爭吵就從未間斷,舒爾茨甚至覺得貧窮的包袱有一部分是父親不肯付出造成的。這樣的父親,他又怎麽願意在心愛的人麵前提起呢?

  舒爾茨後來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父子的關係也是不冷不熱,他已經失去了向父親證明自己的那份興趣。父子倆雖然同在紐約,卻很少見麵,父親也很少提起兒子,更別說想念了。

  1988年初的一天,舒爾茨突然接到了母親的電話,電話裏母親的聲音並不好,他反複詢問,母親最後也隻是說他父親很想念他,希望他有時間能回家看看。舒爾茨聽到母親這麽說很是詫異,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父親會說出這樣的話。他想這可能隻是母親為了挽回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所做的努力罷了,並沒有在意。他以工作為由拒絕了母親的請求。恰巧這個時候舒爾茨正好需要去和一個大客戶談判,要離開紐約一段時間,他也就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後。一周以後,舒爾茨從外地出差回來,想起了母親打來的電話,這才匆匆忙忙駕車趕回家。

  回到了布魯克林,舒爾茨不禁回想起小時候在這裏度過的時光。也許正是少年時代經曆的苦難生活,讓舒爾茨懂得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來創造,懂得隻有奮鬥和努力才能帶他脫離困境。他在卡西納高中校門口停住了,那兒有一支橄欖球隊正在訓練。秋日溫暖的天氣,眼前藍色的統一服裝和哨聲,讓他回憶起往日振奮而激動人心的歲月。一群孩子在打籃球,就像他小時候一樣,一個年輕的媽媽推著兒童車,一個小男孩仰頭看著舒爾茨。舒爾茨心裏想:不知道這些孩子當中有誰能打破命運的枷鎖,實現自己的夢想。

  回到灣景公寓,走進家裏,舒爾茨卻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一股慘淡的氣氛籠罩在這個家裏。舒爾茨問母親,父親去哪兒了,可是母親聽到他的詢問卻禁不住啜泣。原來在母親給他打電話的第二天,父親就因肺癌去世了,或許是死前一種莫名的預感和牽掛,父親在去世前一天突然對母親說很想見兒子舒爾茨,然而這最後的心願卻沒有實現。

  父子兩個人永遠地分別了。舒爾茨感覺這一刻空氣好像都凝結了,整個人像被抽空了一樣。父親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腦海裏像電影放映一樣一一閃現。他的心被巨大的悲傷占據著,難以接受這個現實,他希望還能夠看見父親坐在窗前安詳地享受陽光;他希望還能夠看見父親露出偶爾閃現的笑容;還能夠和父親在周末的午後一起打球,和父親一起看洋基隊的比賽;他希望還能夠聽到父親對他的冷嘲熱諷、不以為然;他甚至希望還能夠像小時候一樣被父親暴打一頓。他更痛恨自己曾經很少和父親聯絡,痛恨自己曾經看不起父親,痛恨自己曾經對父親出言不遜,甚至曾經詛咒過父親。他多麽想時光能夠倒流,父親還能夠和他生活在一起。可如今,連父親的打罵也變成了永不再來的珍貴回憶。舒爾茨坐在父親常坐的椅子上淚流滿麵,從前種種對父親的怨恨都化成了無盡的思念和遺憾。他很懊悔當時接到母親的電話時的不以為意,要是他當時就能馬上回到家,就能在父親臨走前見到他最後一麵。如今父子倆天人兩隔,這或許是父親生前最大的遺憾,也成了舒爾茨永遠的遺憾。

  此後幾天,舒爾茨一直留在布魯克林的老房子裏陪伴著母親,幫著母親整理父親的遺物。每拾起一樣父親的生前物品,舒爾茨對父親的思念就又增加一分。這天,舒爾茨在整理時發現了一個木箱,木箱上覆著一層厚厚的灰塵,仿佛是歲月的痕跡。從未聽父親提起過這個神秘的木箱,舒爾茨拭去灰塵,把木箱打開。打開木箱以後,舒爾茨禁不住愣了一下,裏麵竟然裝著一個鏽跡斑斑的咖啡罐。

  即使歲月已經使它麵目全非,舒爾茨還是一眼便認了出來--那正是他12歲時為父親偷來的聖誕禮物。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他唏噓不已。他握著咖啡罐,那個燈火闌珊的平安夜,那個琳琅滿目的便利店,那個上門討錢的老板,那個在牆角顫栗的他,一切的一切仿佛隻是昨天才發生。他萬萬沒有想到,父親竟然還保留著這咖啡罐。他又拿起咖啡罐,仔細地摩挲著,這時他突然發現在蓋子上刻著一行字,字跡已經有些斑駁,但仍然認得出那是父親的手跡:“兒子送的禮物,1964年聖誕節。”那一瞬間舒爾茨的鼻子酸了,他沒有想到父親如此珍視這件東西,他一直以為父親對他毫不在意,一直以為這罐偷來的咖啡讓父親對他失望至極,沒想到父親竟然像寶貝一樣珍藏著。這麽多年來,他一直覺得父親是自私的、冷漠的、無情的,他突然發現自己錯怪了父親,原來父親早已把對他的愛藏在了這個木箱裏。父親對他的愛,這一刻,舒爾茨感受到了。

  舒爾茨發現咖啡罐裏還裝著什麽,打開一看,居然是一封已經揉得皺巴巴的信,看日期應該就是他堅持上大學那年父親寫下的。父親在信中寫道:“親愛的兒子,作為一個父親我確實失敗,既沒有給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也沒有辦法供你去上大學,我的確如你所說是個粗人。但是孩子,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擁有一家咖啡屋,能夠穿上幹淨的衣服,悠閑地為你們研磨和衝泡一杯濃香的咖啡。然而,這個願望我無法實現了,我希望兒子你能擁有這樣的幸福。可是我不知道怎麽讓你明白我的心事,似乎隻有打罵才能讓你注意到我這個父親……”

  這一刻舒爾茨淚如雨下,他沒想到父親也想要給他好的環境,沒想到父親也為不能供他上學而難過,沒想到父親也曾經有著夢想,沒想到父親對他也有著幸福的期盼……舒爾茨對父親的看法開始有所改變,他逐漸回想起了父親身上的一些美好品質:為人誠實、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家庭負責等。他開始意識到,其實不是父親本身無能,而是父親所處的世界摧垮了他。父親身處社會的最底層,從未在這個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從未實現自己哪怕是最渺小的夢想,舒爾茨一直深信每個人都應獲得足夠的尊重,而不是像父親一樣,直到去世,都沒有領到過一次養老金,沒有過一筆存款。他做著對他而言毫無意義的工作,而且從未從中得到過滿足,後來在工作中失去了勞動能力,這份工作也沒有給他任何形式的安慰。這就是一場悲劇。正是因為這樣,舒爾茨開始把這股動力當成激勵自己的力量:他一定要創辦一家公司,一家能讓父親那樣的人因工作而感到自豪的公司。

  父親去了,舒爾茨感到生命的一部分也被抽空了。這時,雪莉鼓勵他說:“既然你父親的心願是擁有一家咖啡店,那我們就替他完成未竟的心願吧。”這時的舒爾茨已經幾經輾轉開始了他的咖啡事業,正處於事業初創的艱難時期,父親的離世,讓他無比痛苦,但是父親留下的遺願,也讓他鼓起了繼續下去的勇氣。完成父親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讓像父親這樣的人感受到工作的尊嚴,不正是他現在能為已經離世的父親做的事嗎?如品咖啡一樣去生活,不正是他們父子苦苦追求的目標嗎?

  §§第二章 星巴克誕生記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