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三回 眾巫覡招魂喚歸來 思賢臣寤夢會股肱

  孫叔敖被送回府裏後,病情不見好轉,終日臥床不起,嗜睡不醒。闔府上下籠罩在一派悲戚的氣氛中。夫人每日以淚洗麵,坐在一隅,茶飯不思。兒子孫安、兒媳小嬋衣不解帶,不分晝夜守在孫叔敖病榻旁。東門柳與孫歸生也是忍淚含悲,照應府裏府外之事。朝中大臣幾番前來探望,也都搖頭歎息。唯有莊王一日一回遣太醫前來診治,還能給孫府一點點希冀。在夫人一再央求下,那須發皆白的太醫才說了些實話:“令尹大人所得之病,病顯少陰,一時半會兒恐難好轉。皆因令尹大人勞心躬親太甚,寒暑不避,日積月累,慢慢就生了這病,隻能慢慢調養了。”

  看看挨過了苦寒隆冬,到了二月天了,孫叔敖的病時好時壞。好些時,能睜開眼睛說幾句話,喝一點米湯;壞的時候,雙目緊閉,呼吸困難。莊王每日皆遣人問候,得知他的病仍是這般凶險,不由得憂心如焚,中夜難眠,遂令大司命為他招魂。招魂起始於商周,傳諸楚,既招生者之魂,也招甫死者之魂。

  申叔時、伍舉、鬥更生諸位大臣於天色向晚時來到孫府,主招魂之祀。申叔時為最尊者,按製當由他主持。看看時辰已到,申叔時由孫府屋宇東側攀梯而至屋脊中央,麵向北方,將孫叔敖的上衣下裳揮之舞之,張開雙臂泣血呼號道:“孫大人歸來兮!王盼汝歸,國盼汝歸,民盼汝歸,家盼汝歸,胡不歸?”連呼三遍,一遍呼於天,若魂魄在天,聞聲歸附於衣;一遍呼於地,若魂魄在地,聞聲歸附於衣;一遍呼於天地間,若魂魄遊蕩於天地間,聞聲亦歸附於衣。申叔時向北呼喚完畢,轉身向南,將衣裳卷團在一起,投向屋前。早已等候在中庭的司服者趕緊用衣箱將它接住。之所以北向招魂、南麵投衣,是因為北乃陰生之地,為鬼神所向;南為陽屬之所,為生人所居,魂從北麵招回,當還於南麵。

  申叔時從西北緣梯下至地麵,捧過招魂的衣裳,急步來到孫叔敖的臥榻前,覆蓋在他身上。這時闔府上下應和著答道:“歸來了!老爺已歸來!”如是者三。

  孫安跌跌撞撞地來到父親的臥榻前,強忍悲痛,輕輕呼喚道:“父親大人,父親大人!”孫叔敖仍是雙目緊閉,隻有輕微的氣息。孫安心如刀絞,又怕哭聲驚得父親魂靈不安,遂用短褐捂住嘴跑到後庭,忍不住號啕大哭起來。

  申叔時等大臣商議了一番,決定做一場招魂的法事。一個時辰的準備,一場盛大的招魂法事在昏慘慘的燈光裏開始了。紙幡低垂,但見香煙繚繞,霧影幢幢,靈氛縹緲,十二個男女巫覡麵塗丹砂如血,頭戴長羽之冠,身著赤色大袍,應和著鍾磬齊鳴,觱篥嘶叫,笙簫嗚咽,紛紛起舞。一女巫扮巫陽,一男覡扮天帝,帝命巫陽筮占生人魂在何方。巫陽筮占後,於天庭、幽都、東南西北六方招之。每招一方,巫陽均喚道:“令尹魂兮歸來!無使汝之親人盼而哭,無使民盼而淚,無使君王盼而悲。”群巫齊呼曰:“歸矣歸矣!”群巫共唱“魂兮歸來”之辭,那辭外陳四方之惡,內崇楚國之美,告魂唯有重返楚國人間才是正道。

  有頃,眾人屏息前視床榻,太醫輕輕撬開孫叔敖的嘴,灌進湯藥,又喂以鬼蓋湯。棉被裹著的瘦骨嶙峋的孫叔敖到底長出了一口氣,卻沒有睜開雙眼。申叔時俯下身去,輕聲呼喚道:“孫大人,下官是申叔時呀。”孫叔敖竟說不出話來,頭輕輕動了動,算是知道是誰來到了身邊。申叔時淚如雨下,出得內室,卻安慰悲泣的孫夫人道:“夫人,休得傷心過度,看來令尹心內清楚,心明則神清,好轉的跡象已顯。過些時日,會好起來的。”言畢,他率大臣們離府,還朝複命去了。

  此刻已是亥時,莊王仍在燈下候申叔時等人的音訊。中射士穀武子急步進來奏道:“申大人前來複命。”莊王快步迎上前去,老遠就急切地問道:“孫卿可好些了麽?”申叔時欲跪奏,莊王道:“免禮吧,快說與寡人知道。”

  “孫大人能睜開眼睛了,似有了生氣。慢慢會好起來的,請我王放心。”

  莊王長舒一口氣,以手加額道:“謝東君天帝保佑!孫卿痊愈之日,定當配享帝以太牢。諸卿回府歇息去吧。”

  此後莊王仍是一日三遣人詣孫府看望孫叔敖,必聽了稟報始心安。

  一連幾日,莊王都奔波在外。那日剛回宮坐定,還沒好好喘口氣,新授的司敗沈賈前來奏報,審讞虞丘父子已畢,其罪一筆筆都已坐實,擬虞季斬首棄市,虞丘當車裂而死,並誅滅九族。莊王愀然不樂,道:“虞季斬首,可以。虞丘削職為民吧,不要累及他人。寡人已稟告上蒼,當為孫卿積德行善,少開殺戒。”

  申時末,大夫申叔時急急忙忙趕到景陽宮,哭喊一聲,奏稟道:“大王呀!孫大人他他……他……處於彌留之際了!”

  莊王手一抖,竟將剛端到手裏的酒樽打翻在地。他霍地站起來,仰天淒厲地高叫一聲道:“天實為之,痛煞寡人也!”

  莊王拔腿就往外奔,穀武子發現他竟然跣足,急忙提上豹舄追趕上去,替莊王穿上。在趕往孫府的途中,莊王見街道兩旁的鋪坊裏,家家香煙嫋嫋,主人跪叩在地,似在禱祝。莊王不解其故,問穀武子道:“緣何家家焚香禱告?”穀武子答道:“就連深街小巷,也是戶戶如此,皆是為令尹祈壽。據小人所知,樊娘娘還有許多王公大臣也都祈禱上蒼,盼令尹早日痊愈,好襄佐大王治理朝政。”

  莊王默然片刻,喟歎道:“民心如秤!”

  此時孫府已經哭聲一片,大臣與太醫、執事等俱在客廳裏暗自垂淚。內室裏,孫叔敖雙目緊閉,魂魄已散。東門柳一邊替老爺擦拭著臉,一邊低聲哭道:“老爺,你就這麽忍心撇下闔府老少不管了?就這麽走了?老奴想為老爺奔走都不可能了?”說來也奇,東門柳話音剛落,孫叔敖的眉眼竟輕輕抖動了幾下。圍在病榻前的闔府老少屏住呼吸,盼望老爺還魂複生。

  孫叔敖吃力地睜了好半天眼睛,夫人知道他是有事要交代,便俯下身去,強忍悲痛道:“老爺,你有什麽話盡管說吧。”孫叔敖的眼睛到底張開了一條縫,嘴張了幾張,似有話要說,枯瘦如柴的手動了動,終是抬不起來:“叫孫……安……過來……”孫安隨即跪到病榻前,哭道:“父親大人,不孝兒在此。你有什麽教誨盡管叮囑,兒定當照辦。”孫叔敖氣若遊絲,眾人隻能從他的口形猜測他所言為何:“該……叮囑的……我已叮囑過了,兒定要照辦。東……門……柳……在我家……幾十年……吃了許多苦頭,有大恩於……我家……”

  “孩兒謹記不忘。”

  孫叔敖似乎驀然記起事來,斷斷續續地道:“十五年……前……我……進王城……尚欠……優孟先生……十兩銀,你定要……要還……”

  “孩兒亦記住了。”

  “茹黃犬……該去掉……鎖鏈了,再不會……有人……上府賄我了……”

  “已然去掉鎖鏈了。”

  孫叔敖的目光轉動,落在孫歸生身上。孫歸生趕緊趨步跪下去道:“老爺,你有什麽吩咐盡管道來,我不敢忘懷。”

  “你忠心……耿耿……服侍於……我家,吃過苦……受過冤……至今……尚沒……婚配,我之……過也……我已經……”尚未言訖,他頭一歪,魂魄離散,溘然閉目而逝。

  眾人一見,大放悲聲,號啕之淒慘,神鬼皆驚。客廳裏的眾人一起湧進來,申叔時抹去淚水,扶起哭得幾欲昏厥的夫人道:“夫人請節哀,夫人如今為一家之主,如何料理大人的後事,尚須夫人拿個主意。”

  正在這時,悲戚滿麵的孫歸生前來稟報:“有一個老丈與一個少年前來吊喪。”不待孫歸生說完,那老者就攜一個少年闖了進來。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那少年英氣勃發,亦如老者一般滿臉悲傷。兩人也不待眾人招呼,徑直來到孫叔敖臥榻前,容顏肅然,恭恭敬敬地朝已逝的孫叔敖作揖。

  哭得老眼昏花的東門柳若有所感,抬起頭來,猛然發一聲驚叫,道:“師兄你你你……”他也顧不得許多,一把將老者抱住了:“師兄,你怎麽千裏迢迢地趕來了?”

  老丈淒然一笑道:“近些時,我心內煩鬱,若有所失。那千裏追風駒躁踏不停,南向嘶鳴不已,我就悟到郢都這兒定有大事了,遂與童兒飛身躍馬趕來了。果然國有大事,奎星隕落,痛煞我也!”老丈言訖,已是淚水漣漣,複問道:“先令尹尚在齠齔之年時,我曾贈與他白玉佩劍,如今尚在否?”

  夫人已知來者何人,遂令孫安將劍急速拿來。俄頃,孫安將那佩劍呈遞到老丈麵前。老丈接過,旁若無人地輕輕摩挲半晌,道:“此劍鑒見了先令尹今生,白璧無瑕,潔乃其性,此劍當隨令尹而去。”說罷也不與眾人打招呼,領著童兒匆匆而去。眾人趕到府門外時,哪裏還見得著他們的影子?

  夫人抽噎著與申叔時等人會聚於客廳,宮宰胥隗忽然急匆匆地跑來,高叫道:“大王駕到!”莊王在穀武子的扶持下,從金路裏下來,急急往孫府走來。眾人慌亂欲行禮,莊王擺擺手道:“眾卿免禮!快看看孫卿病情如何!”申叔時淒然道:“大王,孫大人他……已經駕鶴西歸了!”莊王並不答話,直奔內室,來到孫叔敖床榻前,注視良久,撫屍慟哭,如虎喪子,淒厲聲聲,道:“寡人來遲了,寡人來遲了!天不佑之,寡人何罪,何乎懲之重?”

  眾大臣見莊王哭得傷痛欲絕,都忍不住前往內室勸慰:“大王,當以百姓社稷為重,還望我王保重龍體。”“令尹既已仙逝,大王哭得江河倒轉,他也不能回陽還魂,還是料理後事吧。”

  莊王抬起淚眼,隨眾人來到客廳,道:“寡人主意已定,按七棺九槨之製而葬,九鼎八簋祭祀之,陪殉三十奴婢。”

  申叔時奏道:“大王,此舉不妥。周天子棺槨為七重,即三棺四槨;我楚國先王賓天,隻是四棺五槨。九鼎八簋亦為天周天子之製,諸侯卿大夫隻能享七鼎六簋之祭,我楚國先王則列九鼎而祀。令尹葬儀於禮有僭越之嫌,況厚葬無宜於死者也!”

  莊王怒道:“先祖武王曾曰:‘我乃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諡號。’寡人難道還要受製於周室嗎?就這麽定了吧!”諸位大臣麵麵相覷,不好再說什麽了。

  不料孫家母子淚如雨下,齊齊跪在莊王麵前。孫夫人奏道:“謝我王洪恩齊天。隻是先夫臨終前一再叮囑,不得奢靡,一切從簡,一棺即可。”孫安亦奏道:“家父殷殷相囑,不得陪殉,也不需明器。誡小人道:‘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不遵我言,不為我之子孫。’適才期思小狐山老丈前來吊喪時叮囑再三,當以當年贈與家父的白玉佩劍共到黃泉。還望大王收回旨意。”

  “哦?期思小狐山的隱者?他也千裏風塵地趕來了?他就是寡人當年的恩師啊!他人在哪兒?在哪兒?”眾人以實相告。

  莊王沉默良久,扶起孫氏母子,仰天歎道:“孫愛卿生前衣取蔽寒,食取充饑,死亦至儉,半絲半縷不忍入土糜爛。那就按寡人恩師所言,讓那白玉佩劍陪伴孫卿去會東皇太一真君吧。”

  是夜,莊王堅持要為孫叔敖守靈,言道:“寡人欲與孫卿共話肝膽也。”

  大臣們知莊王失卻股肱,心內甚苦,也不好勸他回宮歇息。申叔時趕緊吩咐穀武子回宮稟報樊娘娘,令太官做好禦膳,送到孫府來與大王果腹。是夜,一燈如豆,昏昏蒙蒙中,莊王席地坐在孫叔敖遺體旁,嘴裏喃喃地說著心中的悲苦。

  寅時初,雞鳴欲曙,恍惚之中,莊王忽見孫叔敖身子輕輕動了動,不禁大喜過望,急忙擦了擦眼,見他竟然緩緩坐了起來,且一如往日那樣般曲眉豐頰,清聲便體。孫叔敖道:“臣好久沒見我王了,今夜能睹天顏,臣之幸也。”說罷翻身下榻,跪倒在地。

  莊王急忙扶起他道:“賢卿,快快免禮!寡人欲與卿共吐衷腸。”

  “臣侍奉大王為時不多,東君召我赴瑤池,臣不得不去。”

  莊王急道:“為何拋卻寡人而不顧?寡人幾番不明,幸而迷途知返,卿不見諒乎?”

  “非也。大王乃蓋世英主,普天之下,莫能有二。然人之壽夭在天,不可違也。臣聞聖人雲:善為國者,愛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臣懇請大王謹記之。”

  “卿之言乃聖人之囑,寡人定當銘記在心,行之在邇。然賢卿助寡人並國三十,開地五千,其功甚偉,寡人未厚賞於卿,寡人悔矣。”

  “大王,此言差矣。做臣子的理當分君父之憂,勞君父之事,職也。”

  言罷,孫叔敖飄然而去。莊王大叫著欲待追趕,怎奈腿重千鈞,幾番掙紮,驀然而醒,方知乃是一夢,一撫身上,已是大汗淋漓。

  看看卯時將至,外麵市聲喧囂,曙色朦朧,該上朝了。莊王告別孫府,又叮囑申叔時代為守靈,擇置厝塚之地歸葬,令孫卿入土為安。

  莊王乘上金路,在回王城的路上,但見天雨悲哭,陰霾萬裏,似有鬼魂相聚,喁喁而語;滿城皆是縞素一片,無論販夫走卒還是車馬挑擔,均衣以白綾,飾以白縵,人皆麵帶悲戚之色,語出喑啞。莊王沒有再問穀武子,他知道這是百姓得知令尹星辰隕落,自發悼念。莊王心內浩歎道:“治天下者,當用天下之心為心,懷民以德,民則歸厚矣。敵國相觀,非觀山川之險,非觀士馬之眾,必觀民心而已。孫卿得民如是,敵國豈敢啟釁叩邊?天何奪我腹心?孫卿孫卿,上下幾千年,有哪位聖賢、哪位君王享此哀榮!”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