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七、三峽與涪江出土的宋元瓷器(5)

  (四)山花爛漫的磁州窯係

  磁州窯係是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係,以白底黑花著稱。它主要分布於河北、河南、山西,其次是山東、遼寧、內蒙等地,主產地位於河北磁州的漳河和滏陽河流域的觀台、彭城一帶。始燒於五代,盛行於宋金、南宋,至元時逐漸衰落。

  磁州窯係繼承了唐、五代湖南長沙窯的釉下彩繪與題寫詩句的裝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觀台窯,燒製品種最豐富,除白釉、黑釉外,還有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綠斑、白釉彩下黑彩、白地紅綠彩和低溫三彩等,真可謂集諸窯之大成。白釉釉下彩繪黑花,是磁州窯係的主要裝飾方法,也是磁州窯係的標誌性裝飾。由於磁州窯係原料廣布,均上白色化妝土,粗料細作,黑白鮮明,價廉物美,深受民間喜愛。北宋末靖康之變,宋室南遷,磁州窯部分工匠隨之南徙,使安徽、江西吉州窯,湖南湘陰白梅窯,重慶塗山窯,以及四川、廣西、福建、廣東等瓷窯受其技術的傳播與影響,這些瓷窯紛紛仿燒磁州窯產品,使磁州窯係形成了分布最廣的民間窯係。

  在長江三峽河段,磁州窯係產品出土不多,追其原因,是因為宋金對峙,南北交通受到阻塞,使大規模的瓷器流暢受到影響。但商品流通無處不在,仍有少數瓷商克服艱辛險阻,闖入峽區。

  1.磁州窯

  (1)磁州窯葫蘆瓶

  2001年奉節出土,侈口,頸上下收束,中部鼓圓,深腹,下腹圓肥,圈足,全形似葫蘆。通體施白釉,繪黑花,釉下有白色化妝土,圈足與底無釉,下脛足有流釉似淚痕。此瓶造型寓意深邃,借葫蘆的諧音“福祿”表征吉祥富貴。其紋樣,用黑彩繪草兩株葉紋於腹上,構圖簡潔清新,筆觸靈動,黑白鮮明,雅俗共賞。高13厘米,口徑3厘米,足徑4.2厘米。

  (2)磁州窯係白地黑花殘片

  2002年雲陽明月壩、2001年萬州卜河村出土。這些殘片,雖不能見其原狀,不能視其紋飾的全貌,但它總是白底黑花,從白釉的色澤、繪畫用筆的瀟灑靈活、構圖黑白分明看,多具有北方磁州窯黑色如漆如墨、白色光澤如脂如玉的特點,故當為北方磁州窯係。

  (3)磁州窯係珍珠地殘片

  2002年雲陽明月壩出土,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

  磁州窯係的珍珠地紋,始燒於晚唐河南的密縣,北宋時傳到河北、山西兩省,已經發現的地區有河南的密縣、登豐、魯山、寶豐、修武和新安;河北磁縣觀台、山西介休、河津與交城諸窯,而以河南登豐產量最多。觀台窯珍珠色調為橙紅色,色彩鮮豔,為諸窯同類裝飾中最美者中國矽酸鹽學會主編:《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頁。關於珍珠地流行的時間,主要在北宋,至金即很少見參閱馬忠理《磁州窯的裝飾品種及流行時代》、秦大樹《簡論觀台窯的新衰史》,均載《文物春秋》1997年增刊,第68頁、第82頁。珍珠地劃花技法,是借鑒唐宋金銀器的鏨花技藝而成,在坯體上劃出主要紋飾後,再用管狀工具在主要紋飾之外,戳印似珍珠的小圓圈補之。“形成花枝盤繞,珠光連綿的畫麵,有一種溫和靜謐之美”陳萬裏:《宋代北方民間瓷器的卓越成就》,載《焦作陶瓷史料專輯》2007年第11輯,第202頁。

  關於峽區的珍珠地劃花殘片,是什麽窯很難確認,但它必是北方北宋時磁州窯係產品。

  (4)磁州窯係綠彩燈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斂口,寬折沿圓直腹,高喇叭足,胎白中泛紅,內口沿飾墨綠釉,外沿飾墨綠與淡綠低溫釉,餘皆無釉。高6.8厘米,口徑8厘米,足徑6厘米。據載,磁州窯堪稱“黑似鬆煙古墨,綠如嫩柳新荷”葉喆民:《考察河南窯址記略:磁州窯型出類拔萃的榜樣——當陽峪窯》,載《焦作陶瓷史料專輯》2007年第11輯,第38頁。此釉即有“綠如嫩柳新荷”之美。

  2.當陽峪窯

  當陽峪窯,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當陽峪村。2004年經過田野發掘,出土大批瓷器,主要有白釉、醬釉、黑釉、鈞釉、膠胎瓷以及低溫釉、三彩器等。花紋裝飾有白地繪黑花、白地劃黑花、白底劃花、白地剔花、膠胎瓷等。它是宋代北方的一處重要民間窯場,工藝精湛,產品豐富,鼎盛於北宋,據北宋崇寧四年《德應侯百靈翁之廟記》,“時惟當陽工巧,世利瓷器,埏埴者百餘家,資養者萬餘戶。”可以想見當年瓷業生產之盛況。經過考古發掘證實,金元時期一直在燒造趙誌文:《當陽峪瓷窯遺址考古發掘主要收獲》,載《焦作陶瓷史料專輯》2007年第11輯,第45頁。

  (1)當陽峪窯白釉綠彩繪小碗

  2001年奉節寶塔坪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釉色乳白,釉下有白色化妝土,內滿釉,外下腹底足無釉,口沿飾墨綠色邊,內繪蝌蚪似的花瓣形菊花紋,綠白相映,典雅別致。這類胎釉與彩繪紋樣的碗、盤,筆者於2006年11月參加焦作當陽峪陶瓷研討會中見到,既有出土的,也有傳世品,並稱為“蝌蚪紋”。高4厘米,口徑6.7厘米,足徑3.1厘米。

  (2)當陽峪窯白釉點綠彩蝶

  2001年涪陵大河村出土。侈口,斜直壁,坦底,圈足。釉色白潤,內滿釉,外下腹足底無釉,釉下有白色化妝土,未有化妝土處露胎呈灰白色。內底有支燒疤痕,中心點黑綠色聯圈紋繞正中圓點紋,紋樣簡潔明快。高3厘米,口徑10.2厘米,足徑5厘米。

  3.吉州窯

  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縣贛江西岸的永和鎮,始燒於五代,北宋早期燒青白瓷,北宋末靖康之變,宋室南移,促進了南方瓷業的進一步發展,其最成功的是吉州窯,尤受北方磁州窯係影響巨大。從南宋到元,始燒釉下彩繪瓷、黑釉窯變瓷、剪紙貼花瓷、低溫綠釉瓷和白釉印花瓷等品種。

  吉州窯綠釉印花紋殘盤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釉色嫩綠的低溫釉,內滿印纏枝牡丹與菊花紋、卷草紋,構圖華縟。綠釉印花紋,北方磁州窯係有之,但紋飾簡約,此紋飾有似定窯風格,但定窯無此類器,筆者於20世紀80年代,與已故的馮先銘先生考察永和鎮吉州時,各均采有此類似的殘片,視為吉州窯之作。

  4.百梅窯

  百梅窯位於湖南湘陰窯梓樹鎮,盛行於宋元時期。主燒醬釉、青釉,兼有少數黑釉。花紋裝飾有粉地繪花、釉下彩等周世榮著:《湘湖陶瓷》,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232頁。

  (1)百梅窯粉地繪花缽

  2001年秭歸卜長河墓葬出土。斂口,寬沿,深圓腹,假圈足。通體施白色化妝土,口沿內外飾黑褐釉,腹上環繞黑褐釉兩株卷草紋,行筆流利灑脫,草葉分披,仰俯有致,均衡自然,造型敦實。高11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8.8厘米。

  (2)百梅窯粉地繪花瓶

  2001年秭歸楊樹坪出土。侈口,細長頸,圓鼓腹,圈足。通身飾白色化妝土,口沿飾黑褐釉,全身繪三株卷草紋,株間繪三朵團菊紋,下腹以卷草紋繞之,紋飾清新,花葉牽繞,迎風般地布於瓶上,雅潔勻稱,諧調秀美,褐白鮮麗。沒有深湛的繪畫功力,是達不到這樣的藝術效果。高14.5厘米,口徑3厘米,足徑4.2厘米。

  5.廣元窯

  廣元窯位於四川北部的廣元市嘉陵江畔的瓷窯鋪鄉。始燒於北宋,衰於宋末元初。以燒黑瓷為主,兼燒白瓷、灰白瓷及低溫的黃、綠單色瓷。釉色豐富,黑釉有漆黑、鉗黑、棕黑;褐色有深淺二色;黃色有米黃、鮮黃、棕黃;綠色有翠綠及綠中閃銀灰色,花紋有窯變、印花、繪花、劃花四大類。造型種類繁多,計有食用器與陳設器、玩具等。

  (1)廣元窯白釉繪黑花殘罐

  2002年忠縣中壩出土。侈口,束頸,鼓腹,頸上設扁複式耳。釉白中泛黃,釉下有白色化妝土,上腹繪橫向黑色卷草紋。用筆幹枯,墨色濃淡不一。

  (2)廣元窯綠釉膽瓶

  1984年合川紹熙元年(1196年)墓出土。口微敞,長頸,圓腹,圈足。胎白微紅,內口沿下有綠釉,外壁通身飾嫩綠低溫釉,圈足無釉,釉色鮮嫩,造型工整。高13.8厘米,口徑5.5厘米,足徑5.5厘米。

  6.塗山窯

  塗山窯,主產地在重慶南岸黃桷埡一帶,分布地有巴南區的薑家、清溪,榮昌的拱橋壩,合川的爐堆子等,始燒於北宋,衰於南宋末或元初。塗山窯以燒黑釉瓷為主,兼燒白瓷、青白瓷、鈞瓷、白地黑花瓷等品種。釉色以黑色為主,豐富多彩,黑瓷有醬色、柿色、紺黑、漆黑。窯變有兔毫、油滴、玳瑁、鷓鴣斑、虹彩、耀變等。花紋裝飾有印花、劃花、刻填、繪花等。

  塗山窯白底黑花碗

  2008年武隆土坎出土。侈口,斜弧壁,圈足,白釉泛微黃,釉下有白色化妝土,外底無釉,內滿釉,腹壁繪釉下黑褐彩草葉紋,這種釉色的黑褐彩紋飾,在南岸塗山窯、巴南區的清溪窯、合川爐堆子窯均有出土。高4.5厘米,口徑16.1厘米,足徑6.1厘米。另有灰白釉繪黑褐彩碗、碟殘片。

  2001年萬州卜河村出土白釉黑褐彩紋碗殘片,合川爐堆子窯出土有白釉繪黑褐色彩紋殘片。

  關於時代問題,觀台窯發掘資料證明:磁州窯的白底黑花,流行於北宋中期直到金代前期,早期流行的白釉綠彩和珍珠地劃花,到北宋中晚直到金代前期,已逐漸減少並消失,新出現的白底黑花,成為磁州窯的典型裝飾《文物春秋》1997年增刊,第84頁。磁州窯係的當陽峪的發掘證實:金代和元代堆積以粗白瓷和白地黑花瓷為主《焦作陶瓷史料專輯》2007年第11輯,第46頁。故磁州窯的白底黑花當為金或宋元之作,珍珠地劃花當為北宋之作;至於吉州窯低溫綠釉殘盤,據載“從南宋到元,燒製過釉下彩瓷、黑釉窯變紋瓷、低溫綠釉瓷”高立人:《吉州永和窯》,文匯出版社2002年版,第3頁。故應為南宋之作;而重慶塗山窯係的白底黑花,據發掘報告載,仍為南宋之作陳麗瓊:《古代陶瓷研究》,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頁。

  (五)碧玉青翠的龍泉窯係

  龍泉窯,主產地位於浙江南部的龍泉縣,分布範圍達13個縣市,形成一個龐大的瓷窯體係,它始燒於六朝,發展於宋,南宋至元為極盛時期,是宋時中國六大瓷窯係之一,為南方的著名瓷窯,可與景德鎮湖田窯青白瓷媲美。它的產品質優色美,產品種類豐富,暢銷亞、歐、非三大洲的許多國家,深受世人珍寵,被稱為“真世界最佳者”,譽滿寰宇,是中國陶瓷史中的一顆璀璨閃光之珠。在長江上遊與峽區亦出土不少精美的遺物,現擇其要簡述如次:

  南宋龍泉窯青瓷

  主要出土物有碗、盤、碟、盞、罐、燈、爐、瓶、壺、瓷塑人物等。

  碗

  1.蓮瓣紋碗

  2002年奉節出土,1984年榮昌出土,2006年湖北巴東出土,1997年開縣窖藏出土。有侈口與微斂口,斜弧壁,圈足。外腹壁刻花瓣寬窄相間的仰蓮紋,寬瓣脊微平,窄瓣脊挺拔,或花瓣相等,瓣脊鼓凸,青釉呈色不一,或有開片或無開片。內外滿釉,僅圈足底無釉,露胎呈鐵紅色或朱紅色,釉色均勻,口沿隱現白色。高4.9—7.5厘米,口徑13.6—17厘米,足徑4—5.2厘米。

  2.帶蓋碗

  1991年遂寧金魚村出土,蓋呈平沿圓弧麵,小圓餅鈕,弧麵平刻蓮瓣紋,碗直口深腹,似杯形,內無紋,外刻蓮瓣紋,瓣脊棱凸呈現主體感,與蓋平刻蓮瓣紋相輝映,各有千秋。造型小巧端雅,釉色如玉,僅圈足尖與蓋子口無釉,露胎呈朱紅色。通高8.2厘米,口徑7.5厘米,足徑4.8厘米。

  盞

  1.鬥笠盞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2003年奉節出土。皆敞口,斜直壁,圈足。素麵無紋,內外施滿釉,口沿隱現白邊,圈足尖無釉、呈朱紅色,釉色青綠或青中泛黃,以遂寧出土釉色最美,是南宋晚期之作。高4.2—5.1厘米,口徑11—15.7厘米,足徑3.5—3.7厘米。

  2.弇口盞

  2003年巫山出土,尖唇,內沿鼓凸,沿下內收,斜弧壁,圈足。通體施粉青釉,釉色瑩潤瑛麗,釉積厚處似碧玉,圈足尖露胎呈朱紅色。高4厘米,口徑10.7厘米,足徑3.2厘米。

  盤

  1.折沿盤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有大折沿盤與小折沿盤,大盤胎較厚重,小盤胎薄靈巧。均敞口,折沿,斜直壁,圈足,通體施青綠釉,釉勻色美,作工精細,圈足尖無釉、呈朱紅色。高3.6—4.5厘米,口徑14.3—17厘米,足徑6.3—8.5厘米。

  2.蓮瓣紋盤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1997年開縣出土。皆口微斂,斜弧壁,圈足,坦底,外壁刻單層或雙層蓮瓣紋,內底呈圈狀下凹。內外施釉,釉色青綠或青綠閃灰,圈足尖露胎呈朱紅色,但照15外足牆有漏釉,且外底無釉,呈火紅色。高3.6—4.5厘米,口徑14.3—17厘米,足徑6.3—8.5厘米。

  燈

  五管燈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直口,寬沿微卷,直頸,平肩微鼓,深腹,圈足。肩裝五等距圓形燈管,通腹與口平齊,腹刻仰蓮瓣紋,瓣脊厚鼓,具有立體感。施粉青釉,圈底無釉,呈朱紅色,製作精細,釉色瑩潤如玉。高12.2厘米,口徑4.7厘米,足徑7.1厘米。

  香爐

  1.鼎式香爐

  (1)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斂口,寬沿,頸腹相連呈筒狀,下腹弧收,平底。口沿上設對稱扁方孔雙耳,腹飾微凸八卦紋,下腹作等距三模印清晰的獸麵足,施粉青釉,外底無釉、呈朱紅色,高7.3厘米,口徑7.5厘米,底徑4.0厘米。

  (2)1984年榮昌出土,斂口,寬厚唇,直筒頸,圓鼓腹,平底,三模印獸足。頸上端至唇沿處貼附兩對稱耳,腹貼鼓凸的八卦紋,豆青色釉,底無釉呈黃白色。高20厘米,口徑12.5厘米,底徑13厘米。

  2.鬲式香爐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斂口,寬沿外張,束頸,扁圓腹,乳形三足。肩微斜凸,腹至足作三凸棱脊,粉青釉,足露胎呈朱紅色。形態端穩大氣,釉色晶瑩如玉,是龍泉窯南宋晚期實用、藝術、科學三結合的精品典範。高16.3厘米,口徑19.8厘米。

  3.筒式弦紋香爐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斂口,寬平沿,直筒形腹,餅底(又稱假圈足),三獸麵紋足。腹飾三等距寬凸弦紋,粉青釉。底無釉,呈淡火石紅色。高6.7厘米,口徑8厘米,底徑3.5厘米。

  香爐是祭祀焚香、熏衣驅蟲用器。鼎、鬲式爐是仿商周青銅炊煮器造型,龍泉窯仿青銅之爐,據目前出土物看,當始於南宋,至元、明均有。

  瓶

  1.竹節紋長頸瓶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斂口,寬平沿,長頸,圓鼓腹,圈足。頸飾三竹節弦紋,肩腹飾四凸弦紋,施粉青釉。圈牆底無釉,呈淡紅色。紋飾簡潔,形態別致,釉色滋潤如玉,堪稱藝術珍品。高31.2厘米,口徑10.5厘米,足徑11.8厘米。

  2.琮式瓶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口微斂,平唇,沿下外張與肩接,平肩,正方形深腹,圈足。製作工整,釉色明潤,僅圈牆底無釉。此造型與腹身紋飾,仿古玉琮禮器。南宋官窯青瓷始燒琮式瓶,此為南宋晚期龍泉窯仿官窯之作。高26.8厘米,口徑7.7厘米,足徑7.8厘米。

  3.貫耳瓶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直口,圓唇,長頸,圓鼓腹,圈足。口下設對稱筒形穿耳(即貫耳),釉色青綠。圈牆底無釉,呈朱紅色。釉色瑩潔,造型秀雅,做工精細,是上乘之作。高16.5厘米,口徑3厘米,足徑5.3厘米。

  4.鳳耳瓶

  1997年開縣出土。盤口,長頸,斜肩,深圓腹,臥足。頸上設對稱雙鳳耳,施青綠釉。圈牆無釉,呈朱紅色。口沿隱現白色。高18厘米,口徑5.9厘米,足徑6.2厘米。

  5.膽式瓶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直口,外沿寬弦紋,扁圓腹。另有盤口,圓鼓腹。皆長頸,圈足,施青綠釉。圈牆底無釉,露胎呈朱紅色。盤口瓶底有凸起乳釘狀,又稱雞心底。高15厘米,口徑6厘米,足徑5.5厘米。直口瓶高17厘米,口徑4.4厘米,足徑6.5厘米。

  6.方菱形瓶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侈口,唇沿為十六瓣花口,長頸,下腹圓鼓凸,足壁外撇,頸腹以十二瓣瓜棱鼓凸,足沿作十六花瓣足。釉色青藍,有明顯的大開片,足沿呈鐵黑色。是龍泉窯溪口窯,當仿南宋官窯紫口鐵足之作。高15.6厘米,口徑7.4厘米,足徑7.2厘米。

  壺

  葫蘆形執壺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直口,圓唇,直頸,斜肩,上腹圓鼓束腰與下圓鼓腹相通相連,圈足,於上下腹之肩安裝扁曲把手,管狀曲流設於下腹肩上,略與口平齊。全形極似一葫蘆,葫蘆是福祿的諧音,福代表兒孫滿堂,祿代表財富,取其祥瑞而作。釉色淡雅,圈牆底無釉、呈朱紅色,是龍泉窯南宋晚期之作。高14.2厘米,口徑2.7厘米,足徑5.3厘米。

  瓷塑

  孩兒枕

  2002年涪陵出土,孩兒赤身裸露,半伏於地。上身由胳膊支撐,雙手交叉於胸,頸首上揚,下軀雙腿曲跪伏地,臀部上翹,腰寬厚微下陷為枕麵。身軀塑琢不多,但已把孩兒體態、肥胖之特征展現極致,尤值得稱道的是頭部刻塑精微率真,無論是頭上一撮黑彩的胎毛,或額麵特飾黑彩粗眉、眼珠均別具一格,還有那額上帶有佛性的“白毫”,以及那天真爛漫的眼神、堆滿笑容的“酒窩”、肥碩的大耳、挺直肉厚的鼻梁、輪廓清晰的笑口,均塑造得一絲不苟,可謂“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真切感人,給人的感觀是:這孩兒既有稚氣鮮活俊俏的儀表,又有調皮歡樂、無憂無慮的心靈。他,不禁勾起我對那段遙遠的、早已淡忘了的童年生活的回憶,把我疲憊的心靈帶回到一個純潔無瑕、童心童趣、充滿幻想的世界。

  這塑瓷枕,在龍泉窯中不多見,是極難得的精品。龍泉窯青瓷加黑褐彩多在元時,而從造型看,又是宋時瓷枕的時尚品,很可能此枕屬南宋晚期至元初。長32厘米,寬16厘米,高18.5厘米。

  元代龍泉窯青瓷

  兩宋時全國各地青瓷,皆相互競爭,相互媲美,各領風騷。到元代由於青花瓷與各類單色瓷異軍突起,各地青瓷均自行衰敗,唯南方龍泉窯青瓷,卻與之抗衡,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一枝獨秀。由於元政府繼續重視對外貿易,龍泉窯青瓷即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之一。1976年在韓國的新安海底沉船中,獲得各類物品二萬二千多件,其中龍泉窯青瓷多達一萬二千三百多件,其數量之多,讓人震驚李德金、蔣忠義、關甲堃:《朝鮮新安海底沉船中的中國瓷器》,載《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在峽區出土龍泉窯青瓷亦不少,但與景德鎮青白瓷相比,又遠遠不及。出土物有碗、盤、杯、盞、瓶、匜、罐等。

  碗。有大碗、小碗。

  1.大碗

  (1)素麵無紋碗

  2003年巫山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釉色青綠,光潤,外底無釉,露胎呈黃白色。高6.5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4.3厘米。另2002年奉節出土,內底澀圈,呈朱紅色。

  (2)刻花紋碗

  2003年巫山出土,造型工藝皆與素麵無紋碗同。僅外口沿下,刻畫三凹弦紋,弦紋相隔4厘米距離,用三條短斜線切斷,形成環帶紋。這種紋飾,常用於碗、盞上,也是這時的新創以及特有的簡單裝飾。高8.5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5.7厘米,這類碗在2002年忠縣窖藏中亦有出土。

  2.小碗

  2003年巫山出土,敞口,圓唇,斜弧壁,圈足,雞心底,外底無釉,釉色青綠,積釉呈翠綠色,胎厚重,露胎呈淡紅色。高4厘米,口徑8厘米,足徑3.2厘米。

  杯。有圈足杯、高足杯。

  1.圈足杯

  (1)直口杯

  2003年巫山出土,直口,深腹,圈足,外底無釉,釉色青綠,露胎呈朱紅色。高8厘米,口徑6厘米,足徑4厘米。

  (2)刻花杯

  2002年忠縣出土,口微斂,直腹下收,圈足,釉色青綠,有開片紋,內外底無釉,內底刻折枝牡丹紋,紋麵無釉,呈鐵紅色,與青綠釉相映襯,更耀眼奪目,這種裝飾手法始於元。高5厘米,口徑6厘米,足徑3.8厘米。

  2.高足杯

  2003年巫山出土,口微侈,厚唇沿,深腹壁,喇叭形高足,釉色青綠亮麗,足牆底無釉。此形與龍泉窯元代高足杯極似朱伯謙:《龍泉窯青瓷》,台灣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版。其功用是喝酒用的酒杯,江西高安縣窖藏出土的一件元代青花高足杯,與此形相同,內底有草書銘文“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江西高安縣發現元青花、釉裏紅等瓷器窖藏》,載《文物》1982年第4期。充分證實是為飲酒杯。元時的統治者是遊牧的蒙古人,他們常於馬上生活,故此杯又名“馬上杯”。高9厘米,口徑11.2厘米,足徑3.6厘米。

  盤。有素麵盤、印花盤。

  1.素麵盤

  2003年巫山出土,敞口,寬折沿,斜弧壁,坦底,圈足。內外底無釉,釉色青綠,露胎處呈淡紅色。高3厘米,口徑10厘米,足徑4.5厘米。

  2.印花紋盤

  2002年忠縣窖藏出土,敞口,寬折沿,斜弧壁,圈足,有泛黃青釉,或粉青釉。內底有一凸弦紋,雙遊魚,有同向遊魚與反向遊魚,外壁或素麵無紋,或多刻蓮瓣紋,足底無釉,上粗疏,足壁有漏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高5厘米,口徑12.6厘米,足徑5.8厘米左右。

  瓶

  玉壺春瓶

  2002年忠縣窖藏出土,喇叭形侈口,細束頸,頸腹相連,深腹,下腹圓鼓,圈足,足牆微外撇,外底有一凸弦紋。通體施青綠釉,僅圈底無釉,露胎處呈朱紅色,釉色均勻瑩潤,做工精細,其造型與規格、外底一凸弦紋,均與龍泉窯玉壺春瓶相似,好似出於一人之手朱伯謙:《龍泉窯青瓷》,台灣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版。高27厘米,口徑6.8厘米,足徑7.8厘米。

  匜

  箕形流水匜

  2002年忠縣窖藏出土,敞口,圓唇,一邊有箕形流與口平齊,臥足。內口沿下一凹弦紋,外腹有粗細不等的三凹弦紋。下脛足有一凹弦紋,內外壁施豆青釉,臥足內有一澀圈,露胎處呈朱紅色,外底與內底有澀圈,均是龍泉窯元代的特征之一。外底施釉呈澀圈始於元,至明仍繼續。該器紋飾簡約,造型端莊,是龍泉窯之珍品。在商周時以銅匜淨手,燒造此型瓷器始於唐代,龍泉窯青瓷始於元,至明亦有燒造。高5.8厘米,口徑15.6厘米,足徑9厘米。

  罐

  荷葉形蓋罐

  2005年合川出土,蓋麵微圓凸,刻折枝牡丹紋,紋外有一凹弦紋,蓋沿作六高翹卷曲的荷葉形。直口,短頸,圓鼓腹,下腹足收直,圈足。上腹刻三凹弦紋,下腹以二凹弦紋作邊欄,欄內刻纏枝牡丹環繞,下脛足刻深陷的菊瓣紋。器內外滿釉,圈足與子母口無釉、呈火石紅。釉青綠亮麗,積釉碧翠,蓋沿與下脛足鼓凸的菊瓣紋隱現白色。造型新穎,紋飾別致,做工精細,是龍泉窯的珍品。此罐的時代,從荷葉形蓋與胎厚之特點來看,當是元代之作,而從下腹足刻飾的菊瓣紋來看,又當是明代特征之一,因此,很可能是元末明初之作。通高9.5厘米,口徑10.5厘米,足徑8.5厘米。

  附:

  明代龍泉窯大盤

  花口大盤

  2001年奉節出土,敞口,寬折沿蓮花紋口,斜弧壁,坦底,圈足。沿麵刻凹凸弦紋的蓮花瓣,花瓣似桃尖,輪廓挺拔,內腹有直線花瓣,底飾凹弦紋與折枝牡丹。釉色青綠微泛黃,內滿釉,外底施裹足釉(即圈牆也施釉),底釉有澀圈。這種裹足釉與底施釉為澀圈(即底有一圈無釉),始於元,明繼續應用,尤以碗、盤底最流行裹足釉。寬折沿蓮花口,在元代少見,明特別盛行,這類花口大盤的龍泉窯,在峽江沿縣均有出土。高7.7厘米,口徑33厘米,足徑17厘米。

  (六)霓虹閃爍的鈞窯係

  鈞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主產地位於河南禹縣,始燒於宋,衰於明。鈞窯係是北方青瓷係統之一,釉色主要是呈乳濁狀的藍色,因其含有少量銅,燒出的釉色為青中帶藍,藍中帶紅,紅中帶紫,如天空中的晚霞,是青瓷工藝的一種創造與突破;鈞窯係是陶瓷美學的大千世界裏開辟出的又一個新天地,是陶瓷裝飾這片神奇土地上綻放出的瑰麗花朵。它之美,不再是以傳統的刻畫、印花、貼塑、繪畫之美取勝,而是以豔麗、奇幻、多變的釉色獨領風騷。由於它的釉色美,在宋、金與元、明時期各地多有仿燒,除河南外,河北的磁縣、山西的渾源、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也有燒造鈞釉瓷的窯址;江南地區的浙江金華、江蘇宜興、廣東石灣、江西景德鎮均有仿燒趙青雲、趙文斌:《鈞窯瓷鑒定與鑒賞》,江西美術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頁。並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鈞窯瓷係;位於長江上遊的重慶在南宋時就已開始燒造,並且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鈞窯瓷器在沿江城市中多有出土,但在三峽庫區已發表的考古報告中卻記載不多,目前僅見巴東舊縣坪遺址發掘報告中記有:“北方有鈞窯、汝窯、耀州窯產品”王然:《千年古城撩紗記——巴東舊縣坪遺址的發掘》,載《永不誓落的文明·三峽文物搶救紀實》,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頁。以及萬州大地嘴發掘簡報之結語:“還發現源於耀州窯產品的嬰戲紋碗……鈞窯的青瓷片,定窯的白瓷碗等”青海文物考古所、重慶文物考古所、南京師範大學文博係:《萬州大地嘴遺址發掘簡報》,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年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頁。遺憾的是未見有實物照片。此外,2004年在奉節永安遺址中,出土有元代鈞窯瓷數片和一件已修複的金代鈞窯碗一件,現記錄如下:

  1.鈞窯

  金代鈞窯瓷碗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外沿收束,斜弧壁,圈足。淡藍色乳濁釉,口沿呈橄欖色,內外壁施釉,釉麵有棕眼,外沿口下藍釉中微閃紫紅邊,圈足及底無釉,施有褐色護胎汁,是典型的金代鈞瓷碗。高5.6厘米,口徑16.2厘米,足徑5.6厘米。

  2.塗山窯係鈞釉瓷

  塗山窯主產地位於重慶南岸塗山一帶,故名“塗山窯”。始燒於北宋,衰於元初,是宋時川東地區重慶府影響甚巨的一個重要窯場。塗山窯以燒黑釉瓷為主,兼燒白瓷、青白瓷以及白底黑花瓷等。其鄰近的昌州(今重慶榮昌縣)、合州(今重慶合川區)、巴縣清溪(今重慶巴南區)等地瓷窯均以燒黑釉瓷為主,亦兼燒白瓷、白底黑花瓷等品種,其產品工藝和窯爐結構均與塗山窯基本相同,故合川、榮昌、巴南區清溪窯均屬塗山窯係。根據考古發掘出土物,巴南區清溪窯(以下簡稱清溪窯)還另辟蹊徑,燒製出有淡藍乳光釉之美的“鈞釉瓷”。出土物與傳世品相比較,清溪窯的天藍乳光釉,釉色變幻多彩、絢麗繽紛;胎體薄膩;造型工整,與五大名窯的鈞瓷相比雖有不及,但仍淡雅清醇,豔麗不俗。現將清溪窯藍色乳光釉瓷列舉如下:

  (1)淡藍鈞釉杯

  2001年忠縣中壩遺址出土。芒口,口微斂,圓弧壁,圈足,內外施淡藍乳光釉,釉下有白色化妝土,由於施釉厚薄不勻,釉色有濃淡之分,並有明顯的開片紋。釉厚處乳濁似天藍,薄處呈青中閃紫或淡藍中泛紅。足有漏釉、積釉現象,積釉處呈天藍乳光淚滴狀,口沿露胎處有紅色邊線。高5.4厘米,口徑10.1厘米,足徑3.9厘米。

  (2)淡藍鈞釉碗殘片

  2003年萬州下中村出土。圈足,胎白細,釉色淡藍中有紫紅兩色交融無界,光澤瑩潤亮麗。

  (3)淡藍鈞釉小碗

  2001年奉節出土。芒口,口微斂,圓弧壁,圈足。內外施天藍色乳光釉,口沿露胎處有一絲火石紅,通體施釉均勻。胎薄,質地細膩。高5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4厘米。

  (4)紫藍鈞釉碗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芒口,口微斂,圓弧壁,圈足。內壁滿釉,外下脛足底無釉,釉與胎接的邊沿有鐵紅色的線圈。內壁釉麵色彩紛呈,似雲霞般的紫紅與天藍相融合的朵雲紋,周邊紫紅、月白相互襯映,形成釉色斑斕的奇美幻麗。外壁上腹月白,下脛足青裏閃紫紅,瑩潤光澤。高5.5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3.9厘米。

  (5)蔚藍鈞釉碗

  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芒口,口微斂,斜腹壁,圈足。內蔚藍乳光釉,外釉青中閃紫,下腹釉薄,呈翠藍欲滴的垂珠,晶瑩可愛。脛足底無釉,口沿內外無釉處鐵紅色線圈與蔚藍的天青釉形成鮮明對比,美豔動人。高5.4厘米,口徑11.2厘米,足徑3.9厘米。

  (6)生燒鈞釉小碗

  2001年奉節出土。芒口,口微斂,圓弧壁,圈足。內外施釉,下脛足底釉薄,釉下有白色化妝土,上腹壁釉厚,聚釉似腦花狀,應是生燒品,這種器形與聚釉現象的碗在重慶清溪窯有出土重慶市博物館、巴縣文物管理所:《重慶市巴縣清溪窯宋代瓷窯址》,載《考古學集刊》第13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頁、第301頁。高4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3.8厘米。

  (7)淡紫藍鈞釉盤

  2005年璧山哨樓坡出土。芒口,口微侈,斜弧折腰壁,平底。內沿芒口無釉,餘滿施淡紫藍乳光釉,內沿下釉青中閃紅,釉麵有開片紋。外腹施釉不勻,積釉淡藍乳光,無釉之處成呈鐵紅色。高2.6厘米,口徑13.8厘米,足徑5.6厘米。

  (8)青釉閃藍鈞釉爐

  2008年武隆土坎出土。斂口,寬折沿,直頸,圓鼓腹,圜底,腹底間設三對稱刀形尖足。內沿下有釉,餘內壁無釉,外部上釉至下腹,圜底與足均無釉。釉色青中閃藍,積釉處尤其明顯,有開片。胎白質地略粗。高14.5厘米,口徑12厘米,底徑11厘米。

  (9)紫藍鈞釉爐

  2001年奉節出土。斂口,寬折沿,沿上有對稱拱形耳兩個,直頸,圓鼓腹,圜底,腹底設三對稱錐形足。內沿下有釉,餘內壁無釉,外下腹底足無釉,餘皆施乳濁紫藍釉,下腹釉色微閃青,均有開片,釉色絢麗如霞。高14.9厘米,口徑13厘米,底徑12厘米。

  (10)藍色鈞釉殘瓶

  2001年忠縣出土。上殘,下腹似吊膽,圈足。胎質白細,釉多剝落,僅下腹有釉,脛足底無釉,釉厚處呈藍灰色,薄處呈淡藍色,釉下有白色化妝土,為多次上釉,胎與釉相接處邊緣呈鐵紅色。殘高10厘米,足徑5.2厘米。

  (11)青黃閃紫藍鈞釉瓶

  1998年重慶木洞出土,敞口,頸微束,深圓腹,圈足,頸上有二凹弦紋。胎白細,釉肥厚,青黃中閃乳濁紫藍色,釉麵有縱橫交錯的細開片,積釉處紫藍色更明顯,下脛足與底局部無釉。造型敦實,是南宋流行之瓶樣。高12.2厘米,口徑5.8厘米,足徑5.5厘米。

  (12)淡藍乳光釉敞口瓶

  1999年重慶出土。芒口,脛微束,膽式腹,圈足。口沿與下脛足底無釉,餘皆上釉,釉呈乳光淡藍色,下腹釉淡藍中閃紫紅色,釉邊沿露胎處呈鐵紅色。高14.5厘米,口徑4厘米,足徑5厘米。

  (13)天藍閃紅乳光釉膽瓶

  1987年重慶合川紹熙元年(1190年)墓出土。口微侈,唇沿鼓凸,頸腹不分,下腹微圓鼓似膽狀,圈足外撇。內口沿下有釉,外壁與底滿釉,圈足底部無釉,胎質白細。頸、底釉薄處略顯青黃色,餘皆天藍中閃淡紫紅色,釉麵有細小開片,積釉處有垂聚欲滴的蔚藍色淚珠痕。該器造型端莊,做工精細,釉色晶瑩,窯變幻麗,實為宋代清溪窯瓷器中的上品。高14厘米,口徑5厘米,足徑5.8厘米。

  以紹熙元年墓出土的天藍閃紅乳光鈞釉膽瓶為證,至少在南宋中期之初,重慶塗山窯係燒造的類似鈞瓷釉色的技術就已很成熟。同時,該瓶還為重慶、合川、武隆、忠縣、萬州、奉節等地出土的類似鈞釉的乳光瓷提供了準確、科學的實物例證。

  重慶三峽河段收藏家陳聰先生手中的傳世品與出土的天青天藍紅如朝霞的乳光釉瓷,其燒造時代多為南宋,共同特點是:胎白細密;釉色窯變綺麗;造型端巧多姿。據目前出土物來看,約分為食用器與陳設器兩類(彩版P127—P131選21張照片供讀者欣賞)。食用器有碗、盤、杯、碟、壺;陳設器有瓶、爐等。以碗、盤而論,碗有深腹、淺腹,腹壁有斜弧壁或斜直壁,均為圈足(附照21);盤為淺腹壁、折腰平底或圈足;杯以深腹為主,有圓腹與斜腹,圈足等。這些形式與同時代其他窯口所產的瓷器之類型相似,唯不同的是,除精細品無芒口外,餘皆以芒口為主,而無論芒口與非芒口的碗、盤,口沿均變形極少(附照1—13),其美尤勝於唐代詩人皮日休讚美邢窯白瓷“圓似月魂墮”與陸龜蒙美譽唐代越窯青瓷碗“豈如矽璧姿”之說。又如壺的造型,為加強壺流的穩定性與藝術感染力,匠師們創新處是在碗與頸之間增加“卷首拖尾雲”,這樣既實用又美觀(附照14、15),成為元明壺裝飾之先導,此類造型的壺,在位於嘉陵江支流的渠江東岸駕擋丘宋墓中亦有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安市文管所、華鎣山文管所:《華鎣山永興鎮駕擋丘宋墓群發掘簡報》,載《四川文物》2009年第1期封二再如陳設器的瓶,不僅有常見的膽瓶(附照17),還有體態穩重敦實的敞口束頸鼓腹瓶(附照19)、亭亭玉立的三瓣花口細頸瓶以及體姿壯實的圓腹梅花口瓶(附照18、20)等,這些均是匠心獨具的佳作。關於胎白細密方麵,亦比邢窯白瓷、越窯青瓷“輕如雲魄起”更勝一籌。其窯變複色釉,設色綺麗,以紅、藍兩色為基調,有的紅如“旭日東升的朝陽”(附照5),有的釉色藍紫交融,凝脂似玉,開片鱗次櫛比,韻味無窮(附照7),有的霓虹繽紛,霞光虛幻(附照8),有的淡紫紅相間,素裹妖嬈(附照4)。雨過天晴般的蔚藍釉(附照9、11),夜朦朦、月朦朦般的月白釉(附照13)和皎月爍爍般的加彩釉(附照12)等,其釉色均似籠罩在一片熒光之下,分外瑰麗燦爛。

  關於它美麗釉色形成的主要原因,經過科學的測試,它與河南鈞釉瓷基本相同,用氧化銅(CuO)為著色劑。其鈞釉的紅色就是在還原銅的過程中所呈現出的色澤,同時還有少量的二氧化錫(SnO2);其紫紅是由紅釉與藍釉交融的結果,紫斑是有意塗上一層銅紅釉所產生的效果。鈞釉瓷燒成溫度在1250℃—1270℃之間,在還原焰的氛圍中燒成。據此,重慶塗山窯似鈞釉的乳光釉很可能是按照以上原理燒成的。

  關於重慶清溪窯的鈞釉瓷與河南禹縣均台窯鈞釉瓷的區別:從宏觀看,清溪窯胎白薄細致密,多施白色化妝土,施釉工藝特點多為下腹足底無釉,口沿除少數精品施釉外,一般多無釉,呈“芒口”,器底少數施本色釉,一般無釉,據目前所知,底不施任何護胎汁,露胎邊緣多有紅色邊。禹州均台窯鈞瓷,胎厚,胎色有黑灰、香灰或灰白色。施釉工藝特點為器底與圈皆施深淺不同的褐色護胎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禹州鈞台窯》,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頁。內外滿釉,圈底無釉或外底中心施釉,碗釉麵常有蚯蚓走泥紋,多紫口鐵足,絕無“芒口”之器。以上是兩窯的主要區別。它們的共同點為:釉色均有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淺似青天,深如藍天,比天青更淡者為月白,均有開片,具有瑩光般的藍色光澤,其美者有如青色釉中出現深淺不一的紅色與紫色,姹紫嫣紅,別具豔麗妖嬈之美。

  兩者既有相同又有區別,如以胎為例:清溪窯氧化鐵含量為1.50%,鈞窯為3.7%,鈞窯高於清溪窯一倍以上;而在釉質的化學組成方麵雖有差異,但仍比較接近,如鈞窯的釉中含有氧化銅(CuO),據測試結果,清溪窯的釉中CuO的含量為12%(即每克釉中含CuO 120mg)。

  由於兩窯釉色有相似之處,故把重慶塗山窯係的清溪窯之藍色乳光釉列入鈞窯係。關於兩窯的燒造時間,從目前所獲資料看,有紀年墓的清溪窯天藍乳光釉膽瓶,為南宋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即南宋中期之初燒製,當晚於禹州鈞瓷。

  3.重慶塗山窯係仿鈞釉瓷源於何窯

  關於探討重慶塗山窯係的清溪窯(以下簡稱清溪窯)仿鈞釉瓷源於何窯鈞釉瓷的問題,首先得弄清哪些鈞釉瓷窯可能直接影響到它,筆者認為應是邛窯與河南鈞窯,這兩窯中隻有河南鈞窯對它產生了影響,其理由如下:

  所謂鈞釉瓷,是指一種不同色調的藍色乳光釉,在乳光釉中分布著大小不等、濃淡不同的紅色斑的複色釉。關於這種藍色乳光多色釉,目前考古發掘出土物與文獻記載表明:我國的藍色乳光釉瓷始於唐,如河南的魯山段店窯、湖南的長沙窯、四川的邛窯。其中,以邛窯最具代表性。2001年在長江三峽庫區大規模搶救文物中,曾在萬州古遺址的唐代灰坑中,發現有藍色乳光釉大碗、內底有五支燒疤痕的邛窯產品,與長沙窯釉下褐綠彩刻貼雙翅鳥尾的鳥狀扁壺(有稱水滴)、長沙窯青黃釉二重燭台共坑出土。2005年成都考古所在邛窯作進一步發掘時,即在南宋堆積層中發掘出有一摞一匣一碗的粘連件,粘連的碗共四件,碗胎深灰色,碗內皆施藍色乳光釉,在最上層一碗中掛有茄紫紅夾天藍色條塊色斑窯變紋。此出土物,如若不是筆者在發掘工地現場親眼所見,而是在其他地方或傳世品中所視,必認為是河南鈞窯所燒,但它卻真真實實地為邛窯所燒造。從地緣上看,邛窯可通過岷江入長江,達宜賓,順江順水而下至重慶,故重慶清溪窯仿邛窯鈞釉瓷是得天獨厚,無可非議的。但是為了弄清整個出土情況,筆者再次與發掘者黃曉峰先生磋商,得知在唐宋地層中雖有這類鈞釉瓷出土,但都極少,如這種鈞釉粘連件僅此一例。這些信息告訴我們:在唐時,邛窯的鈞釉瓷並不是該窯的主流產品之一,亦並未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大量生產。但興許就是邛窯於唐代創燒的新興藍色乳光釉,先後被河南魯山段店、郟縣黃道、內鄉大窯店所吸取。經過五代不斷改建創新,至北宋影響及河南禹州,又經禹州再創造,五彩斑斕的鈞釉瓷逐漸由成熟到頂峰,至北宋晚期更贏得宋王朝的賞識倡導,於是上至皇親國戚、士大夫與官紳、豪商;下至庶民百姓莫不為之好尚,在這樣強大的社會力量推動下,瓷商們為滿足世人的審美意識和需求,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全國即掀起了一個仿鈞釉瓷的熱潮,故於宋時,無論是北方的山西、河北或西南的四川邛窯、長江上遊的重慶清溪窯等,皆爭先恐後,極盡全力追仿,故清溪窯鈞釉瓷、邛窯南宋地層出土的鈞釉瓷當源於河南鈞釉瓷。

  4.對河南鈞窯燒造年代各種說法的兩點看法

  鈞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起於北宋初或中晚期,這是當今研究古陶瓷眾多學者、專家的共識。

  據《景德鎮陶錄》記載,“鈞窯,亦宋初所燒,出鈞台,鈞台亦稱均州,即今河南禹州也”《中國古陶瓷名著匯編》,中國書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頁。《陶雅》記:“宋均之均近作鈞,以其出自鈞台也,惟均字沿用已久”《中國古陶瓷名著匯編》,中國書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頁。據這些記載即充分證實宋初禹州已燒造鈞瓷。

  據近數十年的考古調查,又有新的說法:20世紀50年代故宮博物院陳萬裏先生調查後認為鈞窯始於金代;60年代故宮博物院馮先銘先生調查後認為創燒於北宋;70年代經河南考古所趙青雲先生田野發掘後,提出創燒於北宋初期,盛燒於北宋中晚期;此後,北大秦大樹教授經實地發掘神垕鎮劉家門窯址出土物,認為鈞窯是北宋末興起的一個以生產高檔瓷為主的窯場;其後有人提出始於金代,甚而有人提出始於元末明初;2008年河南趙會軍先生以曆次田野發掘的地層疊壓關係與窯爐結構的演變,又提出了在北宋中期偏晚始燒色彩斑斕的鈞瓷,種種看法,到底哪一種看法正確,筆者暫不參與討論,現僅提出兩點看法以供參考。第一,應相信清代人《景德鎮陶錄》與《陶雅》的記載。曆史上的許多事缺少記載是最普遍的,而有記載的是極其少數,故應珍視已有的記載,至於雖有記載,缺乏出土物為證,以及缺紀年墓出土物為證,亦是絕對有之,但對文獻記載,絕不能妄自給予否定,比如南宋杭州修內司官窯,在未發現以前,有人撰文否定修內司官窯的存在,但經過時間的推移以及考古發掘,證實了文獻記載的正確。第二,1987年重慶合川紹熙元年石室墓出土的重慶清溪窯仿鈞釉膽瓶,造型的工整、做工的精細、釉色的絢麗,沒有較長時間的提煉是無法取得成功的。出土的實物證實了至遲在南宋中期之初,重慶清溪窯仿鈞釉瓷已很成熟。清溪仿鈞釉瓷是源於河南鈞窯,其時代必早於清溪窯。這一有紀年墓(1190年)出土的仿鈞釉瓶,是目前考古發掘中第一個,它的出現,不僅是對持鈞窯起於元或元末明初觀點的一個有力的反駁,也是對認為鈞窯起於北宋的論點予以有力的支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