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七、三峽與涪江出土的宋元瓷器(6)

  5.結語

  以上所述三峽沿江出土之鈞釉瓷之簡述與探討,大概可歸納說明以下三點:

  (1)填補了曆史記載的空白,證實了有關記載之錯誤

  重慶塗山窯係的清溪窯仿河南鈞釉瓷的發現,以及長江三峽庫區沿江城市出土的仿鈞釉瓷的實物例證,揭開了史無記載的重慶清溪窯仿河南鈞釉瓷的麵紗,填補了中國陶瓷史記載的空白。如1982年出版的《中國陶瓷史》曾記:“鈞窯形成一個瓷窯體係,在北方諸窯中最晚,時間延續到元以後”;2001年出版的《鈞窯》亦說:“元代以後,江南地區仿鈞之風卻悄然而起。”均未提及長江上遊的巴山渝水仿鈞釉瓷,重慶合川紹熙元年墓出土的仿鈞釉膽瓶,及2005年邛窯在南宋地層中發現的仿鈞粘連件既證實了以上記載之誤,還證實了巴山渝水的重慶清溪窯與邛窯至遲在南宋或南宋中期之初,仿燒鈞釉瓷已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再根據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的11件清溪窯仿鈞碗,說明直到南宋晚期還在繼續仿燒。

  (2)清溪窯仿鈞釉瓷——巴山渝水瓷苑叢中靚麗之奇葩

  巴山渝水製瓷史,據目前考古材料,最早始萌於南朝,南宋時極盛,燒青瓷、黑釉瓷、白瓷、青白瓷、白底黑花瓷、仿鈞釉瓷等,而以黑釉瓷產量最大,釉色變化最為綺麗多姿,是巴山渝水瓷苑中之巨擘。其他各瓷雖有創新,但產量不多,僅為其附屬產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清溪窯仿鈞釉瓷,產量雖遠不如黑釉瓷,但胎之精細、造型之規整多姿,為其他各瓷所不及,其釉色晶瑩豔雅,與黑釉瓷窯變紋釉相比,各有千秋,相互媲美。其釉色雖僅以青、藍二色為主,但由於釉中摻有銅為著色劑,即青中有藍,藍中有紅,紅中有紫,其蔚藍色,猶如萬裏無雲的藍天,聖潔無瑕的寶玉;有的在青釉中滴一青白泛藍的乳光釉,好似夜空朗朗、皓月皎皎的月夜美景,讓人遐想不已;又由於窯變的奇幻,有的不是雲霞卻勝似雲霞;不是瑪瑙卻勝似瑪瑙,故有人美稱:“類汝似均”,一點也不過譽,稱她是巴山渝水瓷苑叢中靚麗之奇葩也當之無愧。

  (3)對河南鈞窯始燒於北宋補充了新論據

  對河南鈞窯始燒年代的各種推測,有的根據外國學者的推論,有的根據自己研究心得,或綜合各家之言,提出了種種不同的看法,筆者認為是無可非議的,但簡便而科學的推斷應以實物為證;文獻記載,既是依據,也不一定絕對為據。已有之物卻妄自說沒有;已有的記載,而暫時未有考古發現,就給予否定,這些均是極為欠妥的。重慶合川紹熙元年(1190年)墓出土的清溪窯仿鈞釉瓷,是對河南鈞窯始於元或元末明初是一個徹底否定的鐵證,對河南鈞窯始於北宋也是一個有力的補充。

  (七)漆光閃耀的建窯係

  建窯係黑釉瓷,主產地位於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初創於五代,盛於宋代,至元漸衰。以燒黑釉瓷為主,兼燒青瓷與青白瓷。在遺址中還出土有“供禦”、“進盞”的盞底,說明“建窯不單是一個民窯,它也和其他官窯一樣,在宋代,其產品為皇室貢禦之物”耿寶昌:《淺談建陽窯》,載《景德鎮陶瓷》,《中國古陶瓷研究專輯》,1983年,第65頁。著稱於世的是建窯黑釉盞,黑釉盞中的兔毫紋、鷓鴣斑紋最為世人稱美。由於宋時茶文化中盛行的“鬥茶”、“試茶”之風,再加上統治者及士大夫階層的倡導、讚譽,黑釉瓷得到了蓬勃發展。根據考古發掘調查,宋時約有三分之一的窯場均產黑釉瓷,流行地域很廣,北至漠北,南至濱海、中原以及東、西部各省均有生產。在北方有山東、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北有陝西、寧夏;西南有四川、重慶、湖南;東南沿海有浙江、江蘇、福建、廣西、廣東等省,這些不同的地域所產之黑釉瓷,雖有共同之處,但又各有特色,在相互交流、競爭中,各擅所長,各顯其美,使宋代黑釉瓷達到輝煌燦爛的頂峰。

  建窯係黑釉瓷銷售地域遼闊,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遠銷東南亞的日本、韓國及馬來西亞與南洋群島一帶,在日本,建窯的曜變紋黑釉盞被視為“國寶”。為紀念日本僧人從浙江天目山帶回的“建窯係瓷盞”,日本人將其命名為“天目瓷”,建窯係黑釉瓷從此揚名四海。日本學者小山富士夫說:“‘青瓷’與‘天目’如同繪畫中的水墨畫,僅在東方得到發展,它們誕生於中國,後來逐漸傳播到鄰國,是東方獨特的陶瓷製品。”王景聖譯,(日)小山富士夫著:《天目》,載景德鎮陶瓷館文物資料組編《陶瓷資料》1978年第5期。

  建窯係黑釉瓷在長江上遊與三峽河段出土較多,有福建、江西、河南、四川以及重慶所產之器,其中又以重慶所產最多。

  1.建窯黑釉瓷

  建窯黑釉瓷窯,主要指位於福建省建陽市水吉池中後中村的蘆花坪、大路後門、牛皮侖、源頭坑、營長墘、庵尾山等地山坡地帶的窯場。它始燒於五代,興盛於北宋早期至南宋中期,南宋晚期到元始漸衰落。其黑釉瓷產品,絕大多數是鬥茶用具的盞,其盞的形製,有侈口、弇口、斂口,皆斜弧壁或斜直壁,淺圈足,少許平足。胎色以灰黑、深灰為主,質地均勻致密,堅硬厚重。釉厚多薄少,色澤黑多褐少,垂流現象明顯,口沿多呈赭色,外下腹多聚釉成滴珠狀。特別是在內腹壁,常有窯變紋,計有鷓鴣斑、曜變、油滴、各色兔毫紋四大類,以兔毫紋為大宗且又是代表性的紋樣,深得兩宋時的文學家、藝術家、帝王將相的賞識與讚美。

  建窯黑釉兔毫盞

  1986年出土於重慶市南川區,南平軍武功大夫張子碩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石室墓中。弇口,斜直壁,淺圈足,胎釉皆厚,胎呈深灰色,釉色黑黝晶瑩,內滿釉,外下脛足底無釉,口沿無光、呈赭紅色,沿下呈現細密均勻的線條紋,這些細如兔毛的自然紋理,即通稱之“兔毫紋”,外下脛足有垂流聚集成滴珠狀。這些特點與建窯兔毫盞相符,造型工整,做工細致,紋飾清晰,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詩讚:“毫盞雪濤驅滯意,篆盤雲縷洗塵襟”陸遊:《夢遊山寺焚香煮茗適既覺悵然之記》,載劉濤著《宋遼金紀年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頁。“颼颼鬆韻生魚眼,洶洶雲濤湧兔毫”陸遊:《戲作》,載《陸遊集》第五冊(放翁逸稿,卷下),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2506頁。詩人楊萬裏曾作詩:“鷹爪新茶蟹眼湯,鬆風鳴雪兔毫霜”楊萬裏:《以六一泉煮雙井茶》,載張濟元等輯《四部叢刊·誠齋集》卷20,第7頁。“鷓鴣碗麵雲縈字,兔褐甌心雪作泓”楊萬裏:《陳蹇叔郎中出閩漕別送新茶李聖俞郎中出手分似》,載張濟元等輯《四部叢刊·誠齋集》卷19,第8頁。葛長庚詞曰:“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葛長庚:《水調歌頭·詠茶》,載唐圭璋編《全宋詞》四冊,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566頁……這些詩詞不僅頌讚兔毫盞之美,還表明了它是飲茶盛器。高6.8厘米,口徑13.2厘米,足徑4.1厘米。同樣形製的建窯兔毫盞,1984年重慶榮昌窖藏也曾出土一件《重慶市榮昌縣宋代窖藏瓷器》,載陳麗瓊著《古代陶瓷研究》,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頁。

  2.當陽峪窯

  當陽峪窯位於河南焦作市修武縣西約25公裏,地處太行山南麓的淺山區。20世紀30年代調查時即有四百餘座窯場,並聞名於世。20世紀五六十年代,陳萬裏、馮先銘、葉喆民等前輩們對其進行了反複調查,2003—2004年河南省考古所又進行了局部發掘,結合前人調查所得,探明它始燒於北宋初,興盛於北宋中晚期,衰於元。所燒品種主要有白釉、黑釉、醬釉、黃釉、綠釉、絞胎、白地繪劃黑花、赭或黑地剔劃白花、紅黃綠彩、加金彩、珍珠地劃花十餘種,均色彩光豔奪目,是北方地區做工精細、最具藝術魅力的一個民間窯場。

  (1)當陽峪窯醬釉小碗

  2001年涪陵藺市出土,斂口,圓鼓腹,圈足。胎白泛淡紅,體薄細,施釉均勻,內外滿釉,唯圈足無釉,造型端巧,做工較細。高7.6厘米,口徑12.4厘米,足徑5.8厘米。

  (2)醬釉鬥笠盞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胎白薄細,釉均勻亮麗,內外滿釉,唯圈牆無釉。這類做工精細的醬釉碗,在北方定窯、霍縣窯均有出土,均歸之為“紫定”,而不認為是當陽峪窯係產品。但在2003—2004年的考古發掘中,在宋代層就出有與此盞相同的胎體、釉色、造型的醬釉盞《當陽峪窯址》照25,載《河南考古年報》,河南省考古研究所2004年刊印。因此當是當陽峪窯所產。此盞器形端麗,釉色潤澤,正如陳萬裏先生所說:“黃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陽之定窯、臨汝之汝窯外,沒有一處能與當陽峪窯媲美”。高4.3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4.2厘米。

  (3)當陽峪窯窯變紋鬥笠盞

  1991年奉節寶塔坪出土,斂口,斜直壁,圈足。胎白,體薄,內外滿釉,圈底無釉,通身呈醬紅色,濃淡不一的黑釉相互交融,紅中有黑,黑中閃紅,交相閃爍,似瑪瑙又非瑪瑙,似琥珀又非琥珀,韻味無窮,啟人遐想。無怪乎日本學者小山富士夫在20世紀50年代調查當陽峪窯時感歎:當陽峪窯是做工特別精細的窯,藝術美感及清晰簡明的風格比定窯、汝窯更有魅力楊帆譯小山富士夫:《北宋的修武窯》,載《焦作陶瓷史料專輯》,2007年刊印,第1頁。在2007年焦作市召開的古陶瓷研討會展出的瓷片中,即有不少這類窯變紋殘件。故此件鬥笠盞定為當陽峪窯所產。高4.5厘米,口徑19厘米,足徑5厘米。

  3.觀台窯

  觀台窯位於今河北磁縣漳河出口衝擊平原頂部的觀台。始燒於五代,興盛於北宋中後期至金,漸衰於元。主燒白釉、黑釉,兼燒少數棕黃釉和鐵紅釉,另有白釉綠彩、白釉醬彩和剔花、綠釉剔花、白釉黑花等,並以白釉黑花為其標誌性的紋飾。

  (1)觀台窯醬黑釉紋盞

  2008年武隆土坎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內滿釉,外下腹足底無釉,露胎處呈白色。口沿呈鐵紅色,內壁隱現兔毫紋與窯變紅綠虹彩,外壁醬黑釉間雜,黑釉有垂流現象。製作工整,器壁較薄,質地堅硬。高6厘米,口徑18厘米,足徑4.6厘米。

  (2)觀台窯黑釉兔毫紋盞

  2001年涪陵藺市出土,侈口,斜弧壁,圈足,內滿釉,外脛足有漏釉,底無釉。口沿呈鐵紅色,內壁有兔毫狀結晶紋,外壁漆黑,下腹呈不規則的赭黑色斑塊。“這類器物不如建窯兔毫紋盞胎厚,適合鬥茶,很得統治者與士大夫階層賞識,因此觀台窯也努力仿造”秦大樹:《簡論觀台窯的興衰史》,載《文物春秋》1997年增刊第85頁,文物春秋雜誌社1997年版。高5.7厘米,口徑16厘米,足徑6.4厘米。

  4.吉州窯

  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永和鎮,始燒於五代,北宋早期燒青白瓷,南宋至元時燒釉下彩繪瓷、黑釉窯變瓷,窯變瓷紋飾仿建窯茶盞,包括兔毫紋、鷓鴣斑、玳瑁紋、油滴以及虎斑紋,同時還創燒了獨樹一幟的剪紙貼花。此外,還有低溫綠釉瓷和白釉印花瓷等品種。

  吉州窯黑釉瓷在長江上遊多有出土,而最多最美的則是1984年榮昌祝家莊窖藏吉州窯窯變瓷,有碗、碟、盤、盞等。

  (1)吉州窯窯變紋碗

  敞口或侈口,斜弧壁或斜直壁,圈足,外底下垂,內外壁釉色為紺黑色地,呈金黃色或黃白色的玳瑁、虎斑紋,圈足及外底無釉,胎色白中顯紅,內底下凹呈小圓餅狀,口沿有1厘米寬的鑲邊痕跡。造型、紋飾與吉州窯出土的醬色地、金黃玳瑁斑器相似蔣玄佁:《吉州窯》2,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但此器釉麵瑩潤度又略勝一籌。高7厘米,口徑18厘米,足徑5.8厘米。

  (2)吉州窯窯變紋盞

  斂口,深弧壁,圈足,外底略下垂。內壁滿釉,外壁下脛足底無釉,胎色白中泛紅,窯變綺麗,釉中紺紅、黃綠、白黃、黑褐等色相互滲透融合,有似瑪瑙,有似虎皮斑,有似放射狀的花朵,但更多的似玳瑁紋。其造型與紋飾,皆與吉州窯的薄胎深紅色地、金黃色玳瑁盞相似蔣玄佁:《吉州窯》,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這種玳瑁紋與四川閬中南宋窖藏出土的玳瑁器相似閬中縣文化館:《四川閬中縣出土宋代窖藏瓷器》,載《文物》1984年第7期,第88頁,。高7.2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4.6厘米。

  (3)吉州窯窯變紋碟

  1984年重慶榮昌出土。

  敞口或侈口卷沿,斜弧壁或斜直壁,皆為玉璧底。內滿釉,外下脛足底無釉或底無釉,露胎處呈黃白色。口沿均有1厘米不等的鑲邊痕,敞口碟內壁為醬褐釉現黃色虎皮斑紋,侈口卷沿碟斜壁施醬黑釉,呈濃淡不一的條形玳瑁紋,正中則為不規則的虎皮斑紋,外壁均為紺黑釉略現虎皮斑紋。造型端巧,做工精細,紋飾亮麗,是吉州窯的精品之作。高2.7厘米,口徑9厘米,足徑4厘米。

  (4)吉州窯窯變紋盞

  1984年重慶榮昌出土。

  侈口,寬沿,斜弧壁,有平底或圈足,外圈足底無釉,胎色白中泛紅,釉色瑩亮,口沿有2厘米寬的鑲邊痕。內底有明顯的一周凸弦紋,窯變花紋奇特俏麗,既似玳瑁紋,又似琥珀紋或虎斑紋,嬌豔至極。高4厘米,口徑18厘米,足徑5.6厘米。

  以上所介紹的吉州窯產品,皆胎質細膩,色白偏紅,釉色明豔,花紋多姿,工藝精細,造型端莊,為罕見的窯變紋瓷。

  5.廣元窯

  廣元窯位於四川北麵廣元市瓷窯鋪,嘉陵江右岸的一級台地上。始燒於五代,興盛於兩宋,衰於元。以燒黑釉瓷為主,兼燒青瓷與低溫黃綠釉。裝飾技法有印花、繪花、窯變瓷的兔毫、玳瑁紋等,釉下施白色化妝土,燒製品種豐富,且以茶具最多。

  廣元窯在長江上遊及三峽地區均有出土。

  (1)廣元窯瓜棱腹雙係罐

  2003年巫山出土,直口,厚折沿,頸微鼓,頸上下有二凸弦紋,斜肩,肩設對稱二扁形泥條耳,瓜棱深腹,平底。釉黑亮,釉下有化妝土,下腹足無化妝土,釉色顯青黃。造型別致,做工較細。高12.5厘米,口徑5.5厘米,足徑4厘米。

  (2)廣元窯黑釉瓜棱壺

  2001年奉節寶塔坪出土,斂口,斜肩,瓜棱圓鼓腹,圈足。曲流,扁把手,全形似梨,又稱“梨形壺”。釉黑如漆,僅在口沿與流口顯醬褐色,圈足與外底無釉。高10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4.2厘米。

  (3)廣元窯黑釉盞

  自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動工以來,陸續在榮昌、忠縣、萬州、奉節、巫山、巴東以及上遊的涪江、遂寧等地均有出土。

  其造型有斂口、弇口,斜弧壁或斜直壁,器足有玉璧底、圈足、平足等,而以平足最多。胎色均為黃白色,胎土淘洗欠細,顆粒較粗,斷麵時有小孔。釉為紺黑色,為使釉色黑如漆,均在釉下施白色化妝土,有化妝土處釉黑亮晶瑩,未施化妝土處則呈淡黑或醬褐色。施釉工藝的特點為:一般下脛足底無釉,多不流淌,少數釉有垂流如淚珠狀,為仿建窯盞,在露胎的下脛足底,特加飾鐵黑色汁以示建窯的烏泥胎色。花紋裝飾主要是窯變的兔毫紋、玳瑁紋。其兔毫紋不如建窯兔毫清晰明快,廣元窯是在黑釉中隱現極細褐色紋理,但玳瑁紋仿製尤優,且色澤鮮明,極富廣元窯的特色。高5—6.5厘米,口徑6.2—13.2厘米,足徑3.3—4.2厘米不等。

  (4)廣元窯黑釉研磨盤

  2001年忠縣中壩出土,斂口,圓折唇或方唇,外沿下內束,斜直壁,平底。胎呈磚紅色,釉下有白色化妝土,外壁無釉,內滿釉,口沿處呈褐紅色。盤麵戳刺密集的放射狀尖齒,形成凹凸不平的研磨麵,此器既可磨薑蒜,亦可研磨茶葉。高1.8—2.1厘米,口徑9—12厘米,足徑4.4—5厘米。

  6.西壩窯

  西壩窯位於樂山市西溶鎮沫溪河右岸廟沱村,始燒於北宋,終於元末明初。以燒黑釉瓷為主,此外亦有極少青釉和灰白釉,胎有白色、灰白色、灰黑,釉色有黑色、黑褐色、褐色等,為仿製建窯盞,有的在釉下施白色化妝土,鐵黑汁飾胎,紋飾有玳瑁紋、兔毫紋、星點紋,藍色乳濁花釉,還有白底黑褐花卉紋。

  西壩窯瓷在三峽庫區河段的忠縣、巫山等地均有出土。

  (1)西壩窯黑釉碗

  2001年巫山古城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足底下垂。釉色紺黑,內滿釉,外下腹足底無釉,露胎處呈淡紅白色,口沿尖部呈鐵紅色,內壁有鐵紅色星點紋,外壁亦有鐵紅色斑塊。高5.7厘米,口徑17.3厘米,足徑4.5厘米。

  (2)西壩窯黑釉盞

  2001年巫山古城、忠縣中壩窖藏均有出土。西壩窯黑釉盞有斂口、敞口、弇口,斜直壁、斜弧壁,以斜弧壁為主,底有圈足、平足,以平足為主,釉色有黑、褐色,以黑色為主,紋飾有窯變紋的兔毫、玳瑁以及藍色乳濁花釉。有的在釉下飾白色化妝土,為更加形象地仿建窯茶盞,常在下腹足底露胎部位加飾鐵黑色汁以示建窯的烏泥特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忠縣與巫山出土的一種敞口盞,在盞內壁口沿上,鼓凸一圈,形成斂口壁,此又似弇口,又非弇口,但當是源於弇口。據研究,弇口盞是專為品茶、試茶、鬥茶所用,在升茶時,僅限於弇口沿下為準。忠縣出土的盞與龍泉窯元代青瓷匜以及元代特征明顯的碗共藏,故此盞當為元代之作。

  7.合州窯

  合州窯位於合川鹽井鎮塘壩村爐堆子,地處嘉陵江右岸一級台地的臨江坡地上。始燒於南宋,終於元明,以燒白瓷及黑釉瓷為主。

  重慶考古所於2007年對此窯址進行試掘,2008年初筆者曾前往調查。合州窯黑釉瓷碗多有澀圈、斜弧壁、圈足,外下腹足底無釉,釉下多飾白色化妝土,施化妝土處釉麵黑亮,未施化妝土處則呈黑黃色,有的在碗口沿上加飾紺黑釉“黑覆輪”,其胎質皆白細。

  在調查中發現一黑褐釉雙係罐,口微斂,厚唇,頸肩部設對稱扁泥條耳,深圓筒腹,圈足。高8.5厘米,口徑4.5厘米,足徑5厘米。此罐的造型、釉色多與重慶塗山窯出土的雙係罐相同陳麗瓊:《重慶塗山窯小灣瓷窯發掘報告》,載《古陶瓷研究》,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頁,。但從胎質的白度與淘洗研磨較細來看,不同於塗山窯且勝於塗山窯。

  2008年重慶考古所在重慶洛磧遺址內出土一梅花口玉壺春黑釉瓶,釉下有化妝土,無化妝土處釉色黑黃,下脛足底無釉,胎白細,造型秀挺,是合州窯的精品之作。高14.7厘米,口徑3.8厘米,足徑4.5厘米。合州窯瓷器精品多,彩版P164—P165選11張照片,供欣賞。

  8.昌州窯

  昌州窯位於榮昌縣安富鎮大院村劉家拱橋,以劉家拱橋為中心,東有鬆樹林窯,西有堰口屋基窯,東北有桂花屋基窯,西北有羅漢墳地窯,各窯相距僅二公裏左右。此窯址在20世紀90年代由榮昌文管所發現,筆者在文管所的配合協助下,於2002年春前後三次前往調查,因農耕生產出土不少遺物,2005年重慶考古所又經過試掘,探明此窯址始燒於北宋,終於元末明初。以燒黑釉瓷為主,兼燒極少的青灰釉瓷。釉下有化妝土,胎色較複雜,有白、灰白、黑、缸胎等,花紋裝飾有線紋、窯變紋、以窯變紋為主的兔毫、玳瑁以及虹彩,以兔毫紋色彩最具代表性。榮昌縣宋屬昌州,故名昌州窯。

  2002年調查、征集時發現的和2008年出土的昌州窯黑釉瓷經整理,介紹如下:

  (1)昌州窯黑釉複式係罐

  2002年榮昌出土。直口,厚唇,短頸微鼓,斜肩,深圓鼓腹,圈足。肩設對稱複式係雙耳,內外滿黑釉,下腹足底無化妝土。釉呈醬褐色,圈足底無釉,上腹有少許鐵紅色油滴斑。此複式係耳起於隋,至北宋晚期均流行,此罐當為北宋之作。高22.5厘米,口徑8.3厘米,足徑6.2厘米。

  (2)昌州窯黑釉扁形耳罐

  2002年榮昌出土。斂口,頸極短、微鼓,肩微平,深圓腹或無肩深筒腹,均圈足,皆於肩上設對稱扁形泥條耳,釉色上腹紺黑,中腹兔毫紋,下腹醬褐色,脛足底無釉處露白胎,另一上腹醬黑釉,下腹釉薄、垂流無光、呈鐵紅色。此外,還有上腹內外為藍色乳濁花釉,且花釉中夾鐵紅色斑塊,下腹醬黑釉,脛足露胎處加飾醬色汁,此罐窯變紋別致明快。這類藍色乳濁花釉,在樂山西壩窯亦有,但不如昌州窯豐富。高15—20厘米,口徑9—11厘米,足徑5.8—6.2厘米左右。

  (3)昌州窯醬釉繪白條紋罐

  2001年雲陽出土,口沿殘,小口,圓鼓腹,平底。肩上設圓泥條耳,上腹施醬色釉,下腹露胎處呈深灰色,脛足呈磚紅色,肩腹繪兩組五條白色條紋交叉斜形的“十字紋”。高12厘米,口徑2.9厘米,底徑8厘米。

  (4)昌州窯黑釉雙耳罐

  2001年奉節出土,斂口,短頸,無肩,深筒形腹,下腹折收斜直,圈足。頸腹設對稱雙泥條扁耳,腹上飾三凸線紋六組,脛足飾鐵黑色汁,圈足露白胎,釉黑均勻。高12.2厘米,口徑6.8厘米,足徑7.1厘米。另一雙耳罐,腹飾繪三條白色線紋四組,下脛足底露白胎。高14厘米,口徑9厘米,足徑8厘米。

  (5)昌州窯素紅胎雙耳罐

  2002年榮昌出土。口微斂,短頸,深筒形腹,圈足,肩設對稱泥條拱耳,腹飾四條白色斜線紋,下腹脛足飾鐵黑色汁。高8.6厘米,口徑4.5厘米,足徑5.2厘米。

  (6)昌州窯醬釉執壺

  2001年奉節出土。敞口,喇叭長頸,圓鼓腹,平底,曲流,複式扁把手。腹繪五條白線紋兩組,上腹醬釉色,下腹露灰紅胎,造型端莊,紋飾簡潔。高15.2厘米,口徑4.3厘米,底徑5.2厘米。

  (7)昌州窯黑釉碗

  2002年榮昌出土。主要形式有大小不等的敞口、侈口、斂口,斜直壁、斜弧壁、圓腹壁,圈足碗。胎色有白、灰白、黑紅、黑灰色等,釉色主要是黑色與醬黑,以漆黑為主。內多澀圈,滿釉較少,外下腹足底無釉,有的施有白色化妝土,亦有窯變紋,另有在露胎處飾鐵紅或鐵黑汁。值得注意的是器底雖均屬圈足,但其中是有變化的,如圈足低矮的底麵較平,其外壁多斜直壁或斜弧壁。其足壁略高的,外底多下垂或呈雞心底凸起,其腹均為圓腹壁或斜弧壁,不見斜直壁,從碗腹壁變化看,斜直壁、斜弧壁均是宋時特征,而圓鼓腹則多是元、明時的特征,外底下垂呈雞心狀凸起多為元代之作,因此這類碗當晚於兩宋。高4.2—6.5厘米,口徑12—15厘米,足徑3.2—4.5厘米。

  (8)昌州窯黑釉盞

  2008年武隆土坎出土1件,餘皆2002年昌州窯出土。器形有斂口、弇口、侈口,斜弧壁,平足、圈足、玉璧底。釉色有黑、醬黑色,以黑釉為主,胎有白、灰白、黑胎等。內滿釉,外下腹無釉,口沿多呈醬褐色邊。紋飾主要是窯變的兔毫、玳瑁紋,尤以兔毫紋別具一格,有黑釉藍色兔毫、黑釉藍黃兔毫,其毫毛粗壯似禮花或又稱之為“金兔毫”。這藍色中閃金黃色兔毫或呈條形在目前考古發掘出土物中未曾出現,是十分珍貴的遺物。關於藍色乳濁花朵釉,或藍色兔毫紋,在四川樂山西壩窯黑釉瓷中有發現,在浙江武義黑釉瓷中亦有,但均不如昌州窯紋理豔麗、豐富,這是昌州窯的一大特色。高5—6.5厘米,口徑11.8—16.2厘米,足徑3.5—4.2厘米。

  (9)昌州窯黑釉杯

  2006年昌州窯出土,口微斂,尖唇,直弧壁,圈足。內外滿釉,口沿頂處無釉,釉黑中有鐵紅色窯變斑塊,胎灰白。此杯是明火疊燒而成,其間隔物為平底斜腹盤墊具,在窯中出土很多無釉、平底斜腹盤,且多與匣缽煤渣瓷片共層,不知為何用,根據這一粘連杯,方知為墊具,此種形製是其他窯具所沒有的特殊墊具。

  (10)昌州窯碟形燈

  2002年昌州窯采集,規格大小不等,釉色有黑、醬黑、窯變紋等。造型有尖唇、外壁直折、內坦底、外平底、圈足等。其釉色最美,為黑底閃紅、白夾藍的星點紋,中心有細開片。整個釉麵色彩斑斕,星光閃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人賞心悅目。高2.8—3.4厘米,口徑8—11.2厘米,足徑3.6—4.8厘米左右。

  關於碟形燈的底足,一般是平底或少數為平足,考古發掘出土資料表明,除帶流的省油燈在唐、五代有圈足外,碟形燈是不見圈足與外壁收束折斜的形式,故這種燈應是宋以後的新形製。

  9.塗山窯

  塗山窯位於重慶長江南岸黃桷埡、塗山湖一帶,東西10公裏,計有窯址12處。20世紀30年代美國傳教士、中國華西大學博物館首任館長葛維漢先生稱之為“重慶的建窯遺址”,1980年中國著名古陶瓷學者、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馮先銘先生經過調查,認定其為宋代黑釉瓷窯。1982—1988年、2003—2005年,重慶市博物館、重慶文物考古所為配合城鎮基本建設,進行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共出土26座石結構的半倒焰式饅頭窯,均以煤為燃料。此外,亦有生產作坊、淘洗池、房基等發現。出土瓷器主要是黑釉瓷,其次是白瓷以及少量的青白瓷、內青外黑瓷等。器形主要有碗、盤、盞,其次是杯、罐、壺、瓶、燈碟、香爐、水匜、盞托、小瓷塑等;裝飾技法有刻填、印花、繪花、窯變紋,而以窯變紋最具代表性。塗山窯始燒於北宋,終於元,是重慶轄區黑釉瓷窯分布麵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品種最多、紋飾最美的窯場。它與鄰近的合州窯、昌州窯、巴縣清溪窯多有共似之處,故又統稱之為“塗山窯係”。

  茲將20世紀80年代以來及三峽沿江城市出土的塗山窯黑釉瓷,選其代表性的器物、紋飾簡介如下:

  (1)塗山窯黑釉水匜

  1987年塗山小灣出土,直口,頸微鼓,斜肩,肩設短流,腹為八瓣瓜棱圓腹,圈足,內半釉,外下脛足底無釉。高17厘米,口徑12.6厘米,足徑9厘米。

  (2)塗山窯黑釉長流壺

  1986年塗山小灣出土,斂口,平唇,無頸,斜肩,肩腹上設複式把手,曲長流設於中腹,圈足,外底下垂,釉色黑褐光潤,有兔毫紋,下腹足無釉,胎白色。高14厘米,口徑3.6厘米,足徑7.8厘米。

  (3)塗山窯黑釉三足爐

  2001年巴東舊縣坪出土,侈口,頸微束,圓鼓腹,臥足底,下腹有對稱三尖形足,釉色黑亮如漆,底無釉。此爐與塗山小灣出土三足爐除口沿與頸部略為不同外,均極似陳麗瓊:《重慶塗山窯小灣瓷窯發掘報告》,載《古陶瓷研究》,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頁,。高7.6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8.5厘米。

  (4)塗山窯黑釉圈足爐

  1985年塗山小灣出土,侈口,寬沿,直頸,圓鼓腹,圈足。外壁飾醬黑釉,下脛足無釉,白胎,下底下凸。高7.3厘米,口徑9.6厘米,足徑5厘米。

  (5)塗山窯黑釉瓶

  2001年忠縣中壩出土,口殘,長頸,深圓腹,圈足。上腹釉黑如漆,中腹釉薄,呈醬褐色或灰黑色,當為三次上釉,露胎處呈白色。殘高17厘米,足徑5.3厘米。

  1986—1988年塗山小灣出土黑釉瓶較多,多為敞口,喇叭長頸,圓鼓腹,圈足;亦有侈口,厚唇,長頸,深圓腹帶座瓶。釉色有黑、醬黑或醬黑中帶鐵紅斑點,均下脛足無釉。高15.7—20.2厘米,口徑3.7—4.5厘米,足徑5.6—7厘米左右。

  (6)塗山窯黑釉葫蘆頸瓶

  1983—1988年塗山湖、小灣窯址均有出土,主要為侈口,厚圓唇或侈口尖唇,頸鼓圓,頸下設扁形泥條耳,斜肩,深圓腹或圓腹,皆圈足。1987年小灣出土,侈口厚唇,葫蘆頸,斜肩,肩設對稱泥條扁耳,深圓腹,圈足,釉色亮麗,肩為醬黑,下腹漆黑。色彩濃淡過渡自然,無界痕。下脛足無釉。高12厘米,口徑3厘米,足徑4.7厘米。

  (7)塗山窯黑釉雙耳罐

  2002年巴東舊縣坪出土,侈口,厚唇,短直頸,斜肩,肩下折收,斜直壁,平底,口肩飾八小鼓釘紋,頸肩處設對稱雙複式耳,器形扁肥,釉色黑亮如漆,下腹底無釉。這種類型的雙係黑釉罐,在塗山窯中亦有出土重慶市博物館:《重慶塗山窯宋代瓷窯試掘報告》,載《考古》1986年第10期,。故應是塗山窯產品。高8厘米,口徑7.5厘米,足徑6.2厘米。此外,塗山窯雙係罐出土數量最多的是深圓腹,圈足,泥條扁耳係。釉色有黑灰顯鐵紅色油滴紋,醬黑色、深醬色釉。均下腹無釉。高7.6—10厘米,口徑3—6厘米,足徑5—5.5厘米。還有一類黑釉小口,雙扁形泥條耳高出口沿,平肩,圓鼓腹,圈足。高8厘米,口徑3厘米,足徑6厘米。

  (8)塗山窯黑釉無係小罐

  1986年塗山小灣出土。口微侈,無頸,圓鼓腹,圈足,釉醬黑,肩腹上各有一凸弦紋,下脛足無釉,造型工整,做工較細。高5.7厘米,口徑4厘米,足徑4厘米。

  (9)塗山窯醬釉刻填黃彩罐

  1983年塗山小灣出土。小圓唇,無頸,豐肩,肩下折收,直圓腹,臥足。肩腹上中下三區刻六朵扇形菊花,填黃釉。另一罐造型與前同,肩亦刻填黃釉扇形菊花紋,腹刻填六組網格紋。這種刻填黃彩紋罐在塗山窯出土不多,當是仿北方磁州窯係的刻填裝飾紋。

  (10)塗山窯黑釉碗

  分為大、中、小碗,釉色有紺黑、漆黑、醬色(亦稱柿色)、褐黑等。紋飾有印花、繪花,口作白覆輪、六出花口等。一般碗內底有澀圈,外半釉,胎白,不飾白色化妝土。器形多敞口,斜弧壁或斜直壁,圈足。

  ①塗山窯褐黑釉印牡丹紋大碗。1986年塗山小灣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內壁印三組對稱的折枝牡丹紋,內底澀圈,中心部印團菊紋,外半釉,胎黃白。高6.3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6.4厘米。這類印花紋,在中碗與中盤的裝飾中多有出現,其花形大小不等,初視似雷同,但仔細審之亦有變化,如有的花組有花蕾,有的則無;有的為四重花瓣,有的為三重;枝葉有的為四葉,有的為五葉;中心部位的團花紋,有的為菊花,有的則為蓮花;花瓣有尖有圓,但總體變化不大。其花紋風格、布局與四川達州窯紋飾相似,或與耀州窯金代印花紋亦大同小異,應當有傳承因素。

  ②塗山窯黑釉中碗。塗山窯黑釉中碗仍以黑釉無紋器為主。

  1986年廟崗出土。黑釉六出花口碗,敞口,斜壁,圈足。內壁黑釉閃虹彩,繪六片黃色卷葉紋於內壁,恍如玳瑁紋,內澀圈,外半釉。高5.2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5.6厘米。

  1987年塗山小灣出土,醬釉高圈足碗,斂口,圓弧壁,高圈足。釉色亮麗,內滿釉,外脛足無釉。造型新穎,作工精細,是塗山窯精品之作。高5.8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4.5厘米。

  2003年萬州下中村出土。黑釉白覆輪碗,敞口,斜直壁,圈足。內澀圈,外半釉。黑白對比鮮明。高5.7厘米,口徑14厘米,足徑5厘米。

  ③塗山窯黑釉小碗。1987年塗山小灣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黑釉閃褐彩,內澀圈,外下脛足底無釉,這種類型的黑釉小碗出土數量最多。高4.6厘米,口徑9.6厘米,足徑3.8厘米。

  2002年巫山古城出土。口微斂,斜弧壁,圈足,釉黑亮麗,內滿釉,外下脛足無釉,露鐵紅色胎,口飾白覆輪,色調黑白明快。高4.7厘米,口徑10.2厘米,足徑3.6厘米。

  2002年涪陵藺市、忠縣中壩均有出土。敞口,斜直壁,圈足,內澀圈,釉黑如漆,口沿飾白覆輪,外下脛足無釉。高5.9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4.6厘米。

  (11)塗山窯黑釉杯

  塗山窯黑釉杯的形製比較單一,主要為斂口或直口,深圓腹,圈足,其次為醬色,而最為新穎獨特的是外黑釉內青釉杯。這種內青外黑釉杯,在黑釉瓷係中極為少見,僅目前所知當是塗山窯的獨創。

  1988年塗山小灣出土。斂口或直口,圓弧壁或直弧壁杯殘片,外黑褐釉,內青釉,下腹足無釉,口沿頂尖處無釉,其外沿下為黑褐兔毫紋。

  2001年忠縣中壩出土。斂口,圓腹壁,圈足或直口,直腹下腹折收,外黑褐釉中揮灑黑色紋飾,或在黑褐釉中的黑色紋飾上呈現灰白色的星點紋,內青釉或灰白釉,外壁黑釉,均為圈足。內滿釉,下脛足底無釉,口沿頂端無釉。高8.2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6.5厘米左右。

  1999年奉節寶塔坪出土。斂口,圓弧壁,圈足。內滿青釉,外黑褐釉,下脛足底無釉。造型規整,釉色純正均勻。高8厘米,口徑12.5厘米,足徑6厘米。

  (12)塗山窯黑釉盤

  有大、中、小盤,釉色以黑為主,其次是醬色、黑褐等。形式多為敞口,淺腹壁,圈足,平底或淺臥足等。

  ①塗山窯醬釉六出花口大盤。1985—1988年塗山小灣出土較多。侈口,淺弧壁,圈足。釉色光亮勻淨,胎黃白,內有澀圈,外下腹底足無釉。高5.5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6.5厘米。

  ②塗山窯褐黑釉六出花口中盤。1988年塗山小灣出土。敞口,寬折沿花口,淺斜直壁,內坦底,外淺臥足。內滿釉,外沿與底無釉,內褐黑釉中局部散見黑色星點紋,外黑釉。高3厘米,口徑14.5厘米,足徑5厘米。

  ③塗山窯黑釉中盤。2002年忠縣中壩出土。口微斂,圓淺腹壁,臥足。釉色黑亮如漆,內坦底滿釉,外底無釉,胎黃白。高3.3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7厘米。

  ④塗山窯褐黑釉小盤。2002年巴東舊縣坪出土。敞口,斜直折腹,內坦底滿釉,外平底無釉,釉質純淨。高3.8厘米,口徑10.1厘米,足徑4.5厘米。

  (13)塗山窯黑釉碟

  塗山窯所產碟器以黑釉為主,其次是醬釉,一般無紋飾,但也有少數刻花、窯變等。

  ①塗山窯黑釉白覆輪碟。2008年武隆土坎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內有澀圈,外下脛足底無釉,釉中有窯變似玳瑁紋,白覆輪口沿與黑釉窯變紋相互輝映,典雅至極。高3厘米,口徑8.5厘米,足徑4厘米。

  ②塗山窯醬褐釉刻花碟。2008年武隆土坎出土。敞口,折沿,淺斜弧壁。內坦底滿釉,外平底無釉,內壁刻不規則的菊花紋,中心無紋,釉色淺淡,線條刻畫清晰。高2.8—3厘米,口徑8—9厘米,底徑3—3.5厘米。

  (14)塗山窯研磨器

  塗山窯研磨器形式有缽、碗、盤形,在峽區主要出盤形研磨器。

  ①塗山窯褐黑盤形研磨器。2002年忠縣中壩出土,口微侈,外沿束收,斜直壁,平底,內底與腹壁戳刺輻射狀的小釘眼,外壁光平。高3.2厘米,口徑13厘米,底徑8厘米。其功用既可磨薑蒜,亦可研磨茶葉。

  ②塗山窯醬色釉汁研磨器。2002年涪陵藺市出土。侈口,卷沿,外沿束收,斜弧壁,平底,外壁修平,內滿戳輻射狀或環形狀釘點,形成凹凸不平的磨齒以便研磨。高2.5厘米,口徑11厘米,底徑7厘米。

  (15)塗山窯碟形燈

  ①塗山窯褐釉碟形燈。2002年巴東南木園出土。敞口,厚沿,內斜直,外微弧,平底。內滿釉,口沿部、外壁與底皆無釉。高2.7厘米,口徑11厘米,底徑3.1厘米。

  ②塗山窯褐黑釉碟形燈。2002年忠縣中壩出土。敞口,厚唇,斜直壁,平底。內滿釉,外飾鐵黑汁,唇尖無釉。高2.7厘米、口徑9厘米,底徑3厘米。

  (16)塗山窯黑釉盞托

  盞托是起承托茶碗之用,主要是防止茶水燙手而設,三國東吳時期始有羅勁鬆:《江西出土六朝青瓷所蘊含的社會文化習俗》,載《南方文物》2005年第4期,第77頁。到唐時漸趨普及,至兩宋時尤盛。

  三峽庫區出土器形有無底托、帶底托兩大類,而以帶底盞的形式為主,釉色有黑、黑褐、醬色、窯變紋等。

  ①塗山窯黑釉無底托。1984年塗山小灣出土。斂口,淺腹,寬沿,底中空,黑釉,外壁半釉。高3.8厘米,口徑6厘米,足徑5.2厘米。

  ②塗山窯黑褐釉帶盞托。1999年奉節寶塔坪出土。斂口,六出花口托沿,圈足,口沿及外底無釉,造型工整,施釉均勻,做工較細。高4.5厘米,口徑7.9厘米,足徑4.2厘米。

  ③塗山窯褐黑釉帶盞托。1988年塗山小灣出土。口微斂,斜弧壁。托沿斜窄上翹,通身黑褐釉,內壁為窯變閃星點似禮花狀紋,內底中心黑亮如漆,色澤亮麗。高5.2厘米,口徑7.5厘米,足徑4厘米。

  (17)塗山窯黑釉盞

  塗山窯黑釉盞,主要為盛茶之用,在三峽沿岸均有出土。其主要特點為不上白色化妝土,造型端巧,做工精細,為確保質量均是一匣一器裝燒,絕對防止了火焰中的塵埃侵襲,故釉色光亮,瑩潤美麗。北宋至南宋中期,釉色有黑、醬色,又以黑色為主,紋飾有玳瑁、兔毫、油滴紋,造型多斂口或敞口,少許弇口;南宋晚期到元初,仍是以黑釉為主,其次是醬釉、褐黑釉;在紋飾方麵新增窯變紋;器形有斂口,少量為敞口,而以弇口為主,其底足多為小平足,少數為圈足、玉璧底等。

  ①塗山窯玳瑁紋盞。2002年巴東南木園出土。斂口,斜弧壁,淺玉璧底。內滿飾黑釉玳瑁紋,外下腹足底無釉,上腹黑釉中見少量玳瑁紋,胎灰白。高4.6厘米,口徑10厘米,足徑3.2厘米。

  ②塗山窯黑釉盞。2002年巴東舊縣坪出土。斂口,斜弧壁,小平足。內滿釉,外半釉,底無釉。高4.2—5.6厘米,口徑10.8—11.8厘米,足徑3.1—4.4厘米。

  2002年忠縣中壩出土。有斂口、侈口和弇口,斜弧壁,小平足。釉色黑亮,內滿釉,外下腹足無釉;白胎或灰白胎;弇口盞外下腹有流釉及玳瑁紋。高4.5—5.5厘米,口徑9.3—10.2厘米,足徑3—4厘米。

  ③塗山窯醬褐黑釉盞。1989年塗山小灣以及2002年涪陵藺市均有出土。斂口,圓腹壁,小平足。內滿釉,外下腹底無釉,均於口沿部飾白覆輪。黑釉飾白覆輪較為普遍,醬褐釉飾白覆輪則較少見。高5厘米,口徑10.2厘米,足徑3.2厘米。

  1982—1988年塗山湖與小灣出土。有斂口、侈口、弇口、敞口。這些盞的釉色,無論是黑、醬及醬褐色,皆色澤純淨,無窯變紋雜呈其間;內滿釉,外下腹底無釉,胎白無化妝土,釉不垂流。但其中一斂口黑釉盞,即外釉厚而垂流似淚珠,無釉部分特別加飾鐵黑汁,極似建窯的烏泥黑胎,與其工藝類似的盞之斷麵並非烏泥而是白胎,故這個盞是塗山窯仿建窯茶盞之作。高4.5—5.8厘米,口徑12—13厘米,足徑3.2—4厘米。

  ④塗山窯窯變紋釉盞。1982—1988年塗山湖與小灣出土。窯變紋釉盞紋飾獨特、豐富,極具地方特色,是黑釉裝飾藝術中的佼佼者。其紋飾種類略有:醬黑釉窯變紋、油滴、鷓鴣斑、玳瑁、兔毫、鱔魚皮、鳳鳥尾羽、星點、禮花狀、花朵、虹彩、曜變紋等。

  ⑤塗山窯醬黑釉窯變紋。1986年塗山小灣出土。有斂口、弇口,圈足、平足,均斜弧壁;釉色有醬褐、黑釉,均內滿釉,外下腹足無釉。醬黑釉中又閃見黑釉點,黑褐兩色相互參融、輝映,更顯別具一格;另黑釉中閃現褐色或灰黑色細毛紋,似兔毫紋又非兔毫紋,釉色亮麗。值得注意的是圈足盞,無釉部分,並非白胎,而是鐵紅色,這鐵紅色是特意加飾之汁,意在仿建窯胎。再有一盞,下腹以及底無釉處分呈兩色,下腹呈烏泥胎色,底部呈鐵紅色,這也是在仿建窯胎色而作。高5.6—6.2厘米,口徑10—12厘米,足徑3.2—4厘米。

  ⑥塗山窯油滴紋盞殘片。1986年塗山小灣出土。侈口,斜弧壁,底釉深灰藍色中閃現銀色圓點,紋飾閃爍耀眼。這類紋飾不僅見於茶盞,在塗山窯雙耳罐中亦有出現,其紋飾、色彩比此盞更為豐富,是在銀色圓點中呈鐵紅星點紋。這種紋飾在建窯、定窯中均有出現,它的形成是由於黑釉燒成時,鐵的氧化物在該處富集,冷卻時這些局部的物質則逐漸達到過飽和狀態,在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形成過程中析出晶體所致。油滴紋鐵的氧化物富集的主要原因在於釉層中的氧化鐵在1200℃以上高溫時發生反應並生成氣泡,即形成大大小小的銀灰色光點。油滴紋燒成溫度範圍很窄,一般溫度變化在20℃之間,控製不當,就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故油滴紋是十分難得而寶貴的紋飾。

  ⑦塗山窯鷓鴣斑盞殘片。1986年塗山小灣出土。黑褐底釉,白色圓點揮灑其上,形成黑白相間的鷓鴣鳥羽斑,故成為“鷓鴣斑”。這種紋飾以建窯為代表,據宋初陶轂《清異錄》記,“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陶轂:《清異錄》,載\[明\]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卷6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35頁。可見北宋初期,建窯鷓鴣斑點紋就已馳名,無怪乎塗山窯向其學習並仿製。

  ⑧塗山窯玳瑁斑盞。2003年醬園出土。玳瑁紋斑盞在塗山窯各個窯址均有出土。斂口,斜弧壁,平足。內滿釉,外半釉,內壁呈黑黃彩紋,其紋樣多無定式,但以黑為主,其色斑有似海龜的紋樣和顏色,實為兩層釉色所致,底即一般的黑釉,其上為含鐵量少的玻璃釉,經塗灑而成玳瑁斑狀。高5.2厘米,口徑12.3厘米,足徑3.2厘米。這類紋飾吉州窯最多,建窯亦有。

  ⑨塗山窯兔毫紋盞。1982—1988年塗山湖和小灣均有出土。器形有斂口、弇口、侈口、敞口;器足有平足、淺玉璧底、圈足等;均為斜弧壁。兔毫紋一般多在盞內壁,少數外壁亦有,是在黑色或褐釉色上排列針狀如兔毫般細條紋。除此之外,塗山窯還有在黑藍釉及鐵紅釉中呈現如兔毛般針狀條細紋,黑藍、鐵紅兩色相融相映,色彩柔麗,給人以幽深寧靜之感,使人愛不釋手。據載,兔毫紋有金兔毫、銀兔毫、藍兔毫等,藍兔毫紋在江西吉州窯、浙江武義窯、四川樂山西壩窯、重慶昌州窯均有出土。它們的共同點是在黑釉中呈現藍白色兔毫紋,塗山窯則無白色或藍白色兔毫紋,而是呈現出深藍、深黑的兔毫紋,並摻以鐵紅色相互交融,這樣的兔毫紋在目前考古發掘中尚是首見,當是塗山窯之獨創。關於兔毫紋形成的機理,與油滴紋相同,是在燒成過程中釉質產生的氣泡將其中的鐵質帶到釉麵,當燒成溫度達到1300℃以上時,釉層流動,富含鐵質的部分即垂流成條紋,冷卻時從中析出赤鐵礦小晶體所致。高5—5.8厘米,口徑10—12厘米,足徑3—4厘米。

  ⑩塗山窯窯變鱔魚皮紋盞。1986年塗山小灣出土。弇口,圓弧壁,平足;另一為侈口,斜弧壁,淺玉璧底。一內壁滿布深褐黑鱔魚皮紋,另一內壁滿布銀灰淡褐色鱔魚皮紋,外皆半釉。這種紋飾是在胎體分兩次施含鐵量不同的釉層,在高溫火焰中經物化而形成的窯變紋。高4.1—5.6厘米,口徑10.2—12.5厘米,足徑3.2—4.2厘米。

  塗山窯窯變鳳鳥紋殘盞。1987年塗山小灣出土。斂口,圓唇,斜弧壁,外半釉,在銀灰色的底釉中,散布有序的鐵褐色圓條形斑塊,這些斑塊與閃銀光的藍灰釉交相輝映,其紋飾極似孔雀開屏時的翅羽,給人以簡雅寧靜之感。

  塗山窯窯變花朵紋盞。1983—1988年塗山湖、小灣出土,器形多為弇口,斜弧壁,平足。窯變花朵紋是塗山窯最具代表性的紋飾,主要是在黑、醬釉中呈現出細瓣的菊花或放射狀的寬瓣花朵紋,花瓣數量有五、六、七、八瓣不等,花朵的色彩變化也毫不相同,有的似玳瑁,有的似琥珀,或在花朵中呈現出淡藍、淡黃、藍褐、深紅、黑紅以及相互滲透的灰藍色,色彩紛呈,美不勝收。這種紋飾的形成仍是由兩至三種含鐵量不同的釉在燒成中火焰的物化作用所致。高4.5—5.8厘米,口徑11—13厘米,足徑3.4—4.2厘米。

  塗山窯窯變雲形紋盞。1987年塗山小灣出土。侈口,斜弧壁,平足。外半釉,內滿飾醬褐雲形紋,雲彩揮灑自然,濃似星空,淡似行雲,深邃無邊。高5.1厘米,口徑13.2厘米,足徑3.8厘米。

  塗山窯窯變星點紋盞。1987年塗山小灣出土。有斂口、侈口、弇口,皆斜弧壁,淺圈足,平足等。斂口盞為黑褐釉中閃金黃色星點紋與禮花紋。外壁半釉,黑釉中閃現出星點紋,無釉處則飾鐵黑色汁,極似建窯的烏泥胎,這應是仿建盞之作;侈口盞內壁的漆黑釉中呈現出稀疏有序的星點紋;弇口盞,內滿釉,漆黑的釉色中閃爍著流線型禮花紋,胎細白,釉色亮麗,是塗山窯的上乘之作。高5.2—6.2厘米,口徑13.4—15厘米,足徑3.4—4.2厘米。

  塗山窯窯變虹彩紋盞。1986—1988年塗山小灣出土,有斂口、弇口、侈口,均斜弧壁,平底。虹彩在黑釉瓷中是比較難得的紋飾,所謂虹彩,即在黑釉、灰黑釉以及醬釉中呈現出五光十色的彩斑,其紋飾也無定式,有的似條狀圓暈,有的霞光閃閃,還有的為相互滲透融合的長短不等的紅、黃、綠、藍、紫色帶,虹光閃爍,耀眼奪目,在小灣窯址不僅盞有虹彩,蓋、碗中也均有。斂口盞高5.2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3.2厘米。

  塗山窯曜變紋盞。1986年小灣出土,弇口,斜弧壁,平足。內滿釉,外半釉。在輻射狀花朵紋中,有紅、黃、綠、藍、紫等色彩紛呈的暈圈,在暈圈上似有一層薄膜,薄膜四周閃爍五光十色的光輝,這種光輝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而呈現出紅、黃、藍、紫、綠等濃淡不一的豔麗色彩於盞內。高5.9厘米,口徑15.1厘米,足徑3.8厘米左右。

  什麽是“曜變”紋?根據曜字的含義,“曜”即照耀,其意是指在光照之下呈現的異彩,謂之“曜變”。曜變,據日本學者小山富士夫著《天目》一文中說,“‘曜變’天目的釉層厚,顏色深黑,其內有大大小小的結晶,在結晶周圍閃耀著蔥綠、蔥紫的放射狀光輝”。日本奧田直榮所著《天目》文中稱:“‘曜變’,是建窯中的最上品,世上獨有。裏施有濃淡不一的玻璃斑點,又有黃、白各種顏色,濃淡交融,光彩如錦,數以萬計”。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山奇一雄在《特種天目茶碗、曜變和油滴的科學研究》一文中又提到:“14世紀以來,帶進日本的許多茶碗之中十分稀少的一類叫做曜變天目,在日本有四個這樣的碗……特點:裏麵釉上散射許多淺黃色斑點,斑點周圍閃耀著藍色的光輝”。重慶塗山窯的“曜變”紋與以上諸說大同小異,無論是黑、褐、醬色釉窯變紋中都浮現出大小不等的斑塊結晶,閃現出五彩繽紛的暈圈。如果說有差異,日本收藏的建窯“曜變”盞,黑釉較厚,暈圈與圈距較大,顯得規範美觀,而重慶塗山窯的暈圈則細碎密集,不夠規範,但均具五光十色之奇美。

  關於這美妙綺麗的“曜變”紋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國陶瓷工藝專家葉宏明和日本學者山奇一雄均認為:“曜變天目主要是在燒成過程中,釉熔融時,釉液一分為二,一部分分離冷卻後,成為鐵的微結晶體,另一部分冷卻後變成玻璃質,形成釉。所以曜變天目中的斑點,實質上是細微鐵結晶體的結合體”葉宏明:《曜變、油滴和兔毫》,載《河北陶瓷》1982年第1期。日本高分子科學家安騰堅認為:“曜變天目色彩變動,是由於光波透過釉麵的薄膜而產生的。這層薄膜是在燒成過程中,黑釉受溫度、氣氛和燒成操作方法的影響自然而然產生的東西,而不是茶碗出窯後再用人工附加的。”同時還指出“曜變天目是在非常局限的燒成條件下產生的,在幾十萬件中才能出少數幾件。”日本學者把“曜變”工藝視為“神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我國研究曜變紋之產生還有另一種說法,重慶陶瓷公司總工程師楊秀驥先生認為:“虹彩與曜變紋的產生,不在燒製過程中,而是出窯後,器物存留於煤炭渣骸層中,煤炭經雨水衝洗後,煤中的硫滲透到黑釉瓷的結果,這或者也是形成曜變與虹彩的原因之一”。至於這種推測是與否,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關於“曜變”紋釉瓷片,葉宏民先生作了測試,提出了新的看法,現將胎、釉的化學成分列於下:

  胎的化學成分:

  SiO2 75.42,Al2O3 17.90,TiO2 0.87,Fe2O3 1.52,CaO 0.07,MgO 0.61,K2O 2.75,Na2O 0.13,燒失0.58.

  釉的化學成分:

  SiO2 61.25,Al2O3 13.68,TiO2 1.05,Fe2O3 6.44,MnO2 0.18,P2O5 0.56,CaO 9.73,MgO 3.39,K2O 2.95,Na2O 0.34.

  根據釉的數據,含有一定的P2O5,說明曾加入過草木灰,是屬於石灰——堿釉,和一般宋代黑釉瓷基本相同。同時,葉先生指出:“從化學成分看,與其他黑釉瓷片無多大區別,隻是氧化鎂(MgO)含量較高,高達3.39,這可能是產生曜變的因素之一”。此種看法有其科學依據。

  綜觀所述,可見曜變紋的形成是複雜的,應是在多種成因、多種條件下共同作用,偶然產生的。為此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曜變”紋的產生,必須是黑釉瓷工藝發展到高度水平的結果。

  虹彩與曜變紋在重慶塗山窯的窯群中並不是每個窯的堆積遺存中都有。經過試掘的塗山湖、王莊、廟崗、小灣、桃子林、醬園窯址和調查的其他六個窯址之中,無論是選用的燃料,以及出土產品之器形、胎質、釉色均極相同,無疑是同屬一個窯係,同一個時代的產品。所不同的是各窯均不及小灣麵積大、堆積厚、質地好、紋飾豐富,有印花紋、虹彩、曜變紋釉,其中曜變紋在其他各窯皆未見出土。

  關於小灣遺存中煤骸(未經燃燒過的煤炭),經其化驗分析重慶南桐礦務局化驗室分析。其化學成分為:

  WFS 38,AG 20.61,SOG0.86,V5 7.67,WF338,DOWF 5946,黏結指數1,此以ODFW為計算值。

  這組數據經重慶煤炭設計院工程師沈鍚棠鑒定,此煤屬低碳、低硫、高溫卡的無煙煤。根據製瓷經驗,多數陶瓷上的斑疵均是煤中的硫所致,而小灣所產器具亮度強、斑疵少,應與所用低硫的無煙煤有重要關係。

  小灣文化層共分上中下三層,各層均有虹彩出現,它並不是一種有目的的裝飾紋飾,而是在某種客觀條件下偶然產生的。值得注意的是,曜變紋僅在上層出現,其器形多限於一種弇口形的精品茶盞。從整個小灣窯的發展來看,上層產品是它發展的高峰,造型、紋飾皆精致工細,如印花紋,窯變中的各式花朵紋均是這時的新創。在燒成溫度方麵,經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張福康教授測試已達1300℃左右,可見這時的熱處理技術已達到空前的水平。可以推測,這時塗山窯曜變紋的產生,絕不隻是偶然所致,或許是一種有目的的工藝製造,甚而還可以說:虹彩是曜變的原始階段,曜變是在虹彩基礎上的必然產物。

  第二,產生虹彩、曜變紋與裝燒的密封性有關。

  在試掘重慶塗山窯中,曾特別注意到,除少數虹彩無特殊條件外,大多數虹彩都是出在器物粘連件中,其產生部位常是與外界隔絕而被封閉的部分。凡遇上匣缽與匣缽、碗與碗的粘連件,隻要一敲開,一般多有虹彩紋飾。尤其是曜變紋,多出在匣缽與匣缽粘連件中的茶盞上,或器皿直接疊燒的粘連件的緊閉部分。

  第三,煤炭中液出的硫滲透到黑釉瓷上產生虹彩與曜變紋的討論。

  從地貌環境看,小灣與其他各窯址差別很少,不同點是,小灣窯設在煤炭山的山腰上,經調查小灣原名“煤炭山”,至20世紀50年代還在開采,采煤洞至今尚存。其他各窯址,從地表看,未見煤層,那麽,小灣有虹彩、曜變是否由煤溢析出的硫所產生呢?如果是,那就將是原煤溢出的硫。如若是煤渣的硫,則塗山窯除小灣外,其他窯址亦應有虹彩與曜變,但又沒有,故推測如果是煤的作用,那當然是原煤,絕不是燃燒過的煤渣。但是,還應考慮到流傳至日本的四件曜變紋茶盞,不管其窯口,都應是饋贈品與商業貿易瓷,卻未曾在原煤中浸透過,而仍然有曜變紋。因此,產生曜變紋並非由於煤中液出的硫。筆者認為,應是多條件所致,如釉的組成含量、燒成溫度、保溫時間、釉層的厚度與冷卻速度均有極大關係。

  重慶塗山窯小灣“曜變”紋公布於199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四川考古報告集》後,曾引起了日本學者的重視與興趣,其當代仿“曜變天目”碗很成功的陶瓷師長江惣吉讀完後,曾於2001年專程來重慶調查塗山窯窯址,並將仿品帶來進行學術交流。他的父親長江惣悸於1985年來中國參加北京召開的中國古陶瓷第二屆國際學術討論會,我們初識於會上,並欣賞了他所仿製的“曜變天目”碗,無論造型或紋飾都較成功,但亦有不足之處。事隔十餘年,子承父業的長江惣吉所仿之器卻並未超越其父,足見“曜變天目”燒製之難是可想而知的;同時亦可想見當時塗山窯製瓷大師們之成就的顯赫,又怎不令人欽佩。

  (18)塗山窯貼花及鼓釘紋

  ①塗山窯貼銘文殘瓶。1986年塗山小灣出土,醬釉,腹上貼泥條銘文“前花膀”,銘文旁有隨意揮灑流淌的黑彩條紋。關於銘文“前花膀”三字,“前”、“花”二字明顯無誤,對膀字僅留“月”部,而“膀”字則是揣測,是否是貼字時誤貼為“膀”字呢?這是可以質疑的。但值得稱道的是,銘文的書法意趣極濃,酷似手寫之作,結字疏朗,“花”字之筆法圓潤,橫直有力;“前”字“月”與“刂”部,傾斜之中含穩健,“花”字之筆法撇捺鋒利,圓潤剛勁,端莊平穩,大有宋人楷書之法度。足見其塗山窯製瓷技師手藝之高超。

  ②塗山窯鼓釘紋器。1987年塗山小灣出土,塗山窯鼓釘紋多見於北宋末或南宋初,其時代最明顯的是黑釉複式係雙耳罐,這幾件黑釉與醬釉鼓釘紋殘件,從地層疊壓關係看,出自遺址作坊的底層,其時代當為北宋末、南宋初。

  10.景德鎮湖田窯黑釉瓷

  景德鎮湖田窯兩宋時僅燒青白瓷,至元始燒黑釉,但仍以青白瓷(包括樞府瓷)為主。筆者曾多次至湖田窯調查,均發現少數黑釉瓷,其品種有碗、杯,而以高足杯最多,這種高足杯又叫馬上杯,在三峽區域幾乎沿江城市多有出土。現僅選巫山出土高足杯進行介紹。

  黑釉高足杯

  2003年巫山古城遺址出土。侈口,圓唇,圓鼓腹,高柄喇叭空心足。通身黑釉,杯足頂端無釉,有乳釘狀凸起,這是元代高足杯的特點。高7.8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3.5厘米。

  總前所述,峽區出土的兩宋黑釉瓷的胎、釉、造型與紋飾,既有相同點亦有相異之處。為進一步探索兩宋時南北名窯黑釉瓷之微觀差異,茲將下列名窯特別是重慶塗山窯係黑釉瓷的胎、釉化學元素組成列於表中:

  黑瓷胎體的化學元素組成窯名SiO2Al2O3Fe2O3TiO2CaOMgOK2ONa2O吉州窯66.7723.001.441.070.100.325.070.46定窯61.5333.210.560.581.100.781.110.84山西臨汾油滴58.3331.433.692.050.590.641.920.71建窯兔毫62.8623.069.241.220.080.452.530.45塗山窯曜變紋75.4217.901.520.870.070.612.750.13塗山窯醬釉75.0418.221.771.210.100.682.870.18昌州窯68.0423.752.560.650.341.002.380.28合州窯62.5530.202.350.790.220.831.810.26廣元窯71.2118.175.601.550.370.521.550.26黑瓷釉的化學元素組成窯名SiO2Al2O3Fe2O3TiO2CaOMgOK2ONa2O吉州窯60.9918.522.211.477.442.275.480.61定窯65.5515.284.950.756.892.661.801.38山西臨汾油滴68.6313.384.170.874.281.884.321.05建窯兔毫58.6620.593.220.696.851.923.720.24塗山窯曜變紋61.2513.686.441.059.733.392.950.34塗山窯醬釉69.1513.995.880.997.932.703.220.37昌州窯69.1513.884.860.573.133.303.630.50合州窯67.2716.154.350.535.872.092.690.04廣元窯65.7714.384.890.966.772.292.570.81注:表中昌州窯、合州窯黑瓷數據係景德鎮陶瓷學院陶研所張茂林博士提供,特致謝意!廣元窯數據引自陳麗瓊《四川古代陶瓷》,重慶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757頁。塗山窯曜變紋數據引用自葉宏明《曜變、油滴和兔毫》,載於《河北陶瓷》1982年第1期。其他各窯數據引自《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次印刷,第281頁。

  從表中數據可說出四點差異:

  第一,重慶塗山窯係的“曜變”紋、醬釉及昌州窯、合州窯黑釉瓷之胎的二氧化矽(SiO2)、三氧化二鋁(Al2O3)之和,最低也達91.79%以上,最高可達93.32%,均高於江西的吉州窯、福建的建窯、山西的臨汾窯、四川的廣元窯,僅次於河北的定窯。

  第二,從胎的三氧化二鐵(Fe2O3)含量看,塗山窯係僅高於定窯黑釉瓷,而與吉州窯較接近,低於臨汾、建窯、廣元窯,卻與昌州窯、合州窯略相等。故合州窯、昌州窯當屬一個窯係。

  第三,再從釉的二氧化矽(SiO2)、三氧化二鋁(Al2O3)之和看,塗山窯曜變紋高達85.24%,均高於其他各窯,但又接近合州窯、昌州窯,這是塗山窯與昌州窯、合州窯是同一窯係的第二依據。

  第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塗山窯的“曜變”紋之胎、釉的SiO2與Al2O3之和分別為93.32%與85.24%,均為其他各窯之最高數據。其釉的Fe2O3為6.44%,CaO含量為9.73%,而MgO含量高達3.39%,這些數據均為各窯之最高值。這可充分說明塗山窯的“曜變紋”的胎、釉含量是與眾不同的;與此同時,它還明確地告知我們:興許隻要有以上五個超高數據的胎、釉組成;加上多次上釉,燒成溫度在1300℃以上;再加上嚴實的密封手段以及冷卻的控製,即能燒製成功“在幾十萬件中才有少數幾件的‘曜變’紋釉瓷”。

  (八)夕陽輝映的邛窯係

  兩宋時期,是瓷器藝術百花競放、爭豔媲美之際,四川瓷器的發展亦不例外,由於彭州、合州白瓷、重慶、灌縣、廣元的黑瓷,達州窯印花青瓷的崛起,加之市場經濟衝擊,邛窯陶瓷雖也在不斷創新改進,但仍由於瓷質欠優,失去競爭力,市場逐漸蕭條萎縮,除供應本地外,輸出外地的產品遠不如唐五代豐富多姿。在三峽庫區出土的邛窯宋代瓷器僅以日用器的壺、罐、碗為主。

  壺

  1.黑褐釉執壺

  2001年巴東舊縣坪出土。敞口,寬唇,喇叭頸,深圓腹,平底,曲流,扁把手,口沿一凸弦紋。釉色黑褐中閃墨綠,下腹底無釉,露胎處呈灰黑色。高15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5厘米。

  2.畫花彩繪壺

  2002年忠縣中壩出土。直口,平唇,頸微束,斜肩,深腹,平足。上腹至口部施淡黃釉,肩腹上刻畫環繞的卷草紋,於卷草上裝飾綠、褐色彩帶,釉下有白色化妝土,下腹流釉呈深青色,露胎部分呈鐵紅色,把手與流皆殘,紋飾簡雅,這種刻畫套彩裝飾是邛窯的獨特風格。高18厘米,口徑3厘米,足徑5厘米。

  罐

  1.黃釉繪綠彩雙係罐

  2002年忠縣中壩出土。敞口,圓唇,束頸,斜肩,圓鼓腹,頸上一凸弦紋,肩設對稱兩豎耳,繪綠色大葉卷草紋,釉色淡黃,釉下有白色化妝土。

  2.青釉複式雙係罐

  2002年奉節寶塔坪出土。直口,圓唇,短直頸,斜肩,深圓腹,上腹圓鼓,下腹內收,平底。肩設複式係兩豎耳,釉色青綠瑩潤,釉下有白色化妝土,下腹無釉處呈鐵紅色。造型端莊,做工較細,是宋代邛窯之佳作。高16厘米,口徑11.4厘米,底徑10.5厘米。

  3.青釉盤口四係罐

  2002年雲陽明月壩出土。口微敞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