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七、三峽與涪江出土的宋元瓷器(4)

  (10)青白釉透雕香熏蓋

  2002年奉節出土。蓋身圓拱,透雕花葉莖脈枝幹清晰的纏枝牡丹花紋,胎細白,釉青白晶瑩,潤麗如美玉。其質、紋、形均極華貴精湛。是難得的珍品。

  景德鎮窯南宋青白瓷

  景德鎮南宋青白瓷,在北宋的基礎上更臻完美,無論是胎釉、造型、紋飾或產品之豐富與銷路之廣均是前所未有的,不僅是江南三大窯係之最,還是南北七大窯係之魁。

  在三峽域內與峽區上遊出土物最多,是任何瓷窯係無法比擬的,茲分別論述如下:

  碗是餐具之首,有大碗、中碗、小碗。型式有敞口、斂口、侈口、花口,紋飾有刻畫紋、篦劃紋、印花紋等。

  (1)大碗

  ①青白釉兒童戲水碗。2002年奉節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內壁刻畫體態肥美的兩孩童,赤身裸體,手舞足蹈,遊戲於翻騰的浪花波濤之中,其動式之態大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之自如和“初生牛犢不怕虎”之稚氣。整個畫麵熱烈瀟灑,充滿了無限生機。釉色青白晶瑩,紋飾刻畫流暢清晰,無一敗筆,堪稱藝術珍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碗的造型紋飾,與南京嘉泰二年(1201年)墓出土的青白釉孩兒戲水紋碗完全相同,好似出於一人之手彭適凡主編:《宋元紀年青白瓷》,莊萬裏文化基金會1998年版。因此這碗的時代當於嘉泰二年左右,即南宋中期。高7.3厘米,口徑21厘米,足徑6.1厘米。

  ②青白釉孩兒戲卷草紋碗。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遂寧是三峽上遊支流涪江流域的一個濱江城市。據論證,此窖藏是“鳳翔樓錢鑫錢莊主人開設的瓷器商店購進待售的商品瓷器”陳德富:《遂寧金魚村窖藏宋瓷三議》,載陳德富《陶瓷片畫與博物館學論集》,四川美術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頁。這批窖藏瓷器總計985件,其中景德鎮湖田窯青白瓷598件,占全窖藏瓷器60%以上(下列介紹均簡稱遂寧出土)。口微侈,斜弧壁,餅足(又稱假圈足,平足),釉色均勻,青白中閃藍,底足無釉。內底低陷形成一圓餅微凸,周壁刻畫對稱兩童子戲卷草紋(亦稱唐草),此紋構圖應源於兒童戲水碗,但不依樣畫葫蘆,其變化是明顯的。前者口沿下的邊欄紋是連續的外弧內尖的齒狀紋,後者是將斷續的外弧內尖紋連綴為邊欄紋;其孩兒的陪襯紋,前者是滾滾的水紋旋渦,浪花翻騰,式若卷草,後者滾滾浪花神韻減退,更多的是卷草紋之生態形象,故人稱童子兼唐草紋碗彭適凡主編:《宋元紀年青白瓷》,莊萬裏文化基金會1998年版,第84頁,釋文。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此碗的造型工藝特點不是圈足,而是餅足,青白瓷碗餅足始於南宋中期,南宋晚期到元代尤盛。故為南宋晚期之作。比較這兩件孩兒碗,可見證一個內涵豐富、意境生動的傳統紋樣的演變曆程與持續時間之久遠。高7厘米,口徑19.5厘米,足徑5.7厘米。

  ③青白釉鳳紋盆景瓶花碗。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口沿無釉(芒口),內外滿釉,外底有大麵積漏釉,釉色青白閃藍,晶瑩如玉,造型端莊,紋樣綺麗。內底中央模印刀法精細清晰,為展翅翱翔、栩栩如生的雙鳳首尾追戲紋,腹壁起筋六等分呈蓮花式,筋內以三、三對稱的蓮花牡丹綻放的盆景紋,及長頸鼓腹瓶牡丹紋樣交錯排列,口沿以幾何雲雷紋為邊飾布滿器壁,整個畫麵緊湊嚴密,錯落有序,動中有靜,靜中寓動,極有生意。給人以細膩工穩和富麗華貴的感覺。可以毫不過譽地稱它是集宋時絲織錦繡藝術與傳統的工筆繪畫藝術之大成。當前出土青白瓷中最具藝術性與科學性的高端產品,高4.3厘米,口徑17.8厘米,足徑6.4厘米,高6.3厘米,口徑18.4厘米,足徑6.7厘米。

  ④青白釉魚紋碗。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芒口,釉色青白閃藍,瑩潤似玉,外底有漏釉。內壁用瓷泥繪六根直線紋,形成六瓣蓮花紋,中心部位刻飾半刀泥同向遊魚,輔以篦劃水浪紋,雖刻畫簡約,卻神韻極致,展現一幅碧波蕩漾、魚兒遊戲池中的悠閑小景,引人遐思不已,高4.6厘米,口徑18.1厘米,足徑6.2厘米。

  (2)中碗

  ①青白釉芒口薄胎碗。1986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武功大夫張子碩墓出土。斂口,圓弧壁,圈足,素麵無紋,內外施滿釉,釉色青白閃藍,淺淡雅潔,胎體薄膩,透光見影,造型規整,做工精細,是難得的宋瓷精品。高5.9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4.7厘米。另,2001年巫山亦有薄胎青白瓷碗出土,造型和薄胎與此碗相似,但更勝一籌,淡青中微閃淺藍,猶如雨後晴空,明澈瑩麗,透光見影,清新悅目。高4.5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4厘米。這類薄胎芒口碗,1979年江西婺源嘉定四年(1211年)汀洲知州汪賡妻程寶睦墓亦有出土莊萬裏文化基金會1998年版,。可見這種薄胎碗,多是官家與富豪所用。

  ②青白釉印花紋碗。2001年涪陵出土,敞口,口沿作六出蓮花瓣形,斜弧壁,圈足,內壁中心印一盛開牡丹紋,周壁繞以折枝花。胎體薄細,釉色青白泛黃,積釉處似碧玉,是典型的南宋製品。高4.2厘米,口徑11.4厘米,足徑3.6厘米。

  ③青白釉侈口蓮瓣紋碗。2002年雲陽出土,斜弧壁,圈足,內無紋,外刻蓮花瓣紋,做工粗狂,有漏釉,高5.8厘米,口徑12.5厘米,足徑4.3厘米。

  ④青白釉素麵碗。1986年湖北秭歸出土,與2002年巫山出土相似,均敞口,斜弧壁,秭歸出土為圈足,高4.5厘米,口徑10厘米,足徑3.3厘米。巫山出土為臥足,高4.5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6.2厘米。

  (3)小碗

  ①青白釉印花紋碗。1986年秭歸出土,斂口,圓弧壁,圈足,內素麵無紋,外印雙重菊花紋,釉色瑩潔明潤,青白中閃藍。高7厘米,口徑10.5厘米,足徑6.7厘米。

  ②青白釉素麵無紋碗。有1986年秭歸出土,及2003年奉節出土,均為芒口圓弧壁或斜弧壁,前者喇叭高圈足,足底鼓凸似雞心,有元代之器風,高6.3厘米,口徑9.4厘米,足徑3.3厘米。後者圈足外撇,南宋晚期之作。高5.5厘米,口徑10厘米,足徑3.4厘米。

  (4)青白釉鬥笠碗

  ①青白釉素麵鬥笠碗。1991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張子碩墓出土,敞口,微侈,斜直壁,圈足,釉青白均勻微泛黃,積釉呈青綠,外底無釉,內底中心平順,不凹不凸,做工精細,造型挺拔。高4.3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3.2厘米。其次是2002年雲陽出土的圈足鬥笠碗,底墨書“順”字,另1986年秭歸,1997年開縣出土的素麵鬥笠碗,除雲陽為侈口外,餘皆敞口,共為斜直壁,平足,碗中心均有似圓錐形下凹。釉色青白,瑩潔亮麗,底無釉。高4—5厘米,口徑11—12厘米,足徑3.2—3.4厘米。

  ②青白釉篦劃紋鬥笠碗。2002年涪陵出土,敞口,斜直壁,平足,內刻畫篦點紋花卉,紋飾布局比一般紋飾距口沿略下,內底亦有下榻似圓錐形。內外滿釉,底無釉,釉色青白閃藍,明澈亮麗。高4.5厘米,口徑11.8厘米,足徑3厘米。

  ③青白釉印花紋鬥笠碗。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敞口,斜直壁,內底中心微下塌,平足。內印四折枝牡丹紋,以幾何雲雷紋為邊飾,紋飾清晰,內外滿釉,足無釉,造型工穩,釉色青白閃藍,柔麗如玉。引人遐思的是,此碗的紋樣與北宋印花鬥笠碗幾乎如出一模之物,但造型工藝大相徑庭,北宋是圈足,內底中心有鼓凸的小圓餅,此則為南宋中晚期的餅足與內底下陷窩點,故此碗當屬南宋晚期之作。同時亦可見此紋飾持續時間之久。從而告訴我們:鑒別瓷器的時代,既要從紋飾、造型、胎釉為依據,但更不可忽視製造工藝的演變。高4.5厘米,口徑13.8厘米,足徑3厘米。

  (5)盤

  ①青白釉芒口盤。1991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張子碩墓出土,口微斂,弧壁,坦底,內底微凸,胎薄細,釉色青白晶瑩如玉,是南宋早期之珍品。高2.1厘米,口徑11.3厘米,足徑8厘米。

  ②青白釉刻花盤。2001年涪陵出土,敞口,淺弧壁,坦底,圈足,底內刻六瓣蓮花紋,周壁以牡丹花朵環布,刻刀之法嫻熟暢達,篦劃清晰,紋飾緊湊、密而不亂。釉色青白泛黃,積釉青綠,造型別致。高4.6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4.5厘米。

  (6)碟

  ①青白釉素麵碟。1986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張子碩墓出土,敞口,弧壁,平底,芒口,有包銀遺留,素麵無紋,釉色青白閃藍,做工細麗。高1.7厘米,口徑9.2厘米,底徑6.5厘米。

  ②青白釉花口碟。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芒口,折沿為12瓣葵口,腹壁起筋鼓凸,坦底,內外滿釉,釉色青白閃藍似雨後晴空,小巧精致。高1.5厘米,口徑10.8厘米,底徑6.8厘米。另,1997年開縣、2002年忠縣出土的菊花口碟,敞口,斜弧壁,平底,內外滿釉,外底無釉。高2.5厘米,口徑10.9厘米,底徑2.5厘米。

  ③青白釉印花紋碟。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芒口,弧壁,坦底,內底印鴻雁昂首展翅飛戲於牡丹花叢,腹壁飾上下交錯排列的如意雲紋,紋樣清晰華貴。釉色青白閃藍,有雨過天晴雲破出之美。高2.2厘米,口徑10.9厘米,底徑6.5厘米。

  (7)壺

  ①青白釉瓜棱壺。2002年奉節出土,侈口,直頸微敞,口沿下至肩,設扁弧形把手,曲流,圓鼓六瓣瓜棱腹,圈足,釉色青白泛黃。高15厘米,口徑6.5厘米,足徑6.5厘米。

  ②青白釉鳳鳥壺。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直口,短頸,扁圓腹,淺圈足,肩設的曲流高出壺口,流上貼捏塑羽翼飛舞的單鳳,鳳眼點黑彩,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肩作扁形雙勾把手。釉色積釉泛藍,晶瑩亮麗,下脛足有漏釉,底無釉。造型別致,裝飾獨特,尤以眼目點彩最為特別,如此“畫龍點睛”,開元代青白瓷尚好動物眼目點彩之先河。高9.3厘米,口徑2.8厘米,足徑8厘米。

  (8)瓶

  ①青白釉六管瓶。2002年奉節出土,此瓶帶蓋,蓋麵六圓孔直通腹底,蓋沿作蓮瓣紋,短頸,圓肩,瓜棱腹,上腹作六直圓管花插,束頸,喇叭足飾菊瓣紋,釉色青白亮麗,積釉閃藍,底無釉,但有少許濺釉。高25厘米。

  ②青白釉長頸瓶。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口微斂,長頸,扁鼓腹,圈足,胎厚,釉勻色麗,形端穩雅麗,高13厘米,口徑3.3厘米,足徑5.4厘米。

  ③青白釉膽式瓶。1983年榮昌出土,直口,厚唇沿,外沿斜張鼓凸為寬帶唇,頸腹不分,下腹圓鼓,圈足底無釉,釉勻明潤淡雅。高25厘米,口徑8.2厘米,足徑6.3厘米。

  青白釉刻花瓶

  青白釉刻花梅瓶。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帶蓋,直口,唇外鼓凸,束頸,豐肩,深圓腹,上腹豐滿,下腹略小,臥足,通體滿釉,下脛足底無釉,釉色濕潤如冰似玉。腹上刻纏枝牡丹與卷草蓮花紋,空白處填刻篦劃紋,刻刀犀利嫻熟,旋轉流暢自如,枝葉與花朵,均伸展曲直,生動自然,全圖飽滿繁麗,疏密有致,自成韻律,雍容華貴。通高41厘米,口徑4.5厘米,足徑11.6厘米。

  青白釉刻嬰戲紋玉壺春瓶。1997年開縣出土,敞口,長頸,深圓鼓腹,喇叭形短圈足。外口沿作寬凸弦紋,頸上刻四蕉葉紋與二凹弦紋,下腹足各二凹弦紋為邊欄,腹上刻雙手持折枝牡丹紋二童子,童子追逐嬉戲。花枝空白處,填充魚鱗形的梳篦紋,通身滿釉,底無釉,但濺有點滴青白釉,露胎呈淡火石紅。器足或底濺有點滴釉的特點,孫瀛州先生言是景德鎮元代青白瓷的特征孫瀛州:《元明清瓷器的鑒定》,《文物》1996年第3期。筆者認為:元代的青白瓷濺釉,主要表現在二元配方(瓷石75%,高嶺土25%)的乳濁釉器上,而此釉是“光致茂美”透光極強的重石灰釉,與它同時出土的是南宋時期的實心足鬥笠碗和南宋時期龍泉窯蓮瓣紋碗、盤朱伯謙:《龍泉窯青瓷》,台灣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版。更重要的是,“1984年餘幹九龍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董氏墓出土有影青開片刻花玉壺春瓶,釉麵光潤,細頸膽腹,形象挺秀。上有蕉葉、奔鹿及纏枝荷紋。”李毅華、陳定榮:《青白瓷說》,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二輯,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版。此瓶與董氏玉壺春瓶比,其造型幾乎完全相同,紋飾上亦有蕉葉紋,不同的是非奔鹿與纏枝蓮荷紋,而是嬰戲紋,但總體風格相似,故此瓶應是南宋之作。

  此瓶質優工巧,最讓人稱美的是構圖生動,胎釉精良:紋飾新穎,極富生機,刻畫靈動,手法自由,孩童形象誇張,不囿於具象,而又不離具象,在寫實與寫意之間,閃爍出感情的火花及理性的光芒,瓷畫家之寄意,打動觀者不是某一具象的精雕細刻,而是通篇嬰戲紋的氣勢和氛圍,如造像的童嬰,著意在手舞足蹈的“嬉戲”,讓流動的刀路、旋轉的線跡,與現實的“兒童”和理想中的情景交融在一起,譜成一曲旋律優美、節奏歡快的輕音樂,讓觀者在心靈的遐想中起舞,在青天碧流、瑩縝如玉的釉色中陶醉,真是一件精心巧製,麗質非凡,令人賞心悅目的高端珍品。

  (9)罐

  青白釉刻菊花紋蓋罐

  1986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張子碩墓出土,蓋呈弧麵,滿布刻印的菊花,頂設一小鈕,蓋為榫口,罐身斂口,腹圓鼓,淺圈足,腹刻雙重菊花紋與蓋紋配飾,釉青白,下足局部積釉猶如翠翠滴珠。通高5厘米,口徑5厘米,足徑3.6厘米。另有2002年奉節出土的菊花紋罐與之相似。1991年遂寧市金魚村窖藏出土有大小菊花蓋罐,敞口,泥條無釉鈕,直口小圓鈕罐均通身刻菊花紋,圈足,口底無釉,釉青白勻淨,閃藍如玉,高8.8—9.2厘米,口徑7.8—16.1厘米,足徑4.5—7.6厘米。

  ①青白釉四係罐。2003年奉節出土,直口,直頸,圓鼓腹與瓜棱腹,均圈足,圓鼓腹肩作四卷雲泥條耳,釉青白泛黃,高21.5厘米,口徑11.2厘米,足徑12.3厘米。2002年奉節出土,瓜棱腹作四扁圓環耳,圈足,口無釉,釉色青白,底無釉,高17.3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12.5厘米。

  ②青白釉無係瓜棱罐。2002年萬州出土,口微斂,短直頸,斜肩腹作四凸棱紋夾瓜棱腹,平足,釉色閃藍,積釉碧翠欲滴,底無釉。高6厘米,口徑4.5厘米,底足4.4厘米。

  (10)爐

  ①青白釉八卦爐。1986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張子碩墓出土,直口,寬折沿,沿麵作對稱長方形,長方孔豎耳,直腹,環底微平,腹下三等距獸麵足,腹之上下各二凹弦為邊欄,欄內四組二凹豎紋相隔,中刻八卦紋。胎白釉細,積釉似翠玉。高9.6厘米,口徑8.9厘米,底徑4.5厘米。

  ②青白釉鏤孔熏爐蓋。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此遺址是一個文化層堆積厚、麵積特寬的一個宋元遺址,探方中檢選陶瓷標本,青白瓷占總數的70%—80%,個別探方可達90%,這爐蓋胎白釉美,呈斂口半球狀,球麵鏤雕纏枝牡丹,以一花正中盛開,繞以六雜花形成一整體,釉色與紋飾皆玲瓏剔透,嬌嫩碧翠,美不勝收。高5厘米,口徑12.3厘米。

  ③青白釉刻花爐。1991年遂寧市金魚村刻花鼎式爐、筒形爐。鼎式刻花爐,斂口,寬折沿,沿上作對稱長方長孔兩豎耳,頸刻扁形上下交錯的如意紋,腹圓鼓,圜底,纏枝蓮葉與含苞欲放的仰覆蓮花紋滿飾腹壁,腹下設等距獸麵紋三足,造型端穩,紋飾清晰,神形兼備,釉色似碧空,真可謂青白瓷中精品之作,高17.4厘米,口徑16.5厘米,底徑16.9厘米。筒形爐,口微斂,尖唇,外折沿,直腹,圈足,沿下以所刻的雲雷紋與凸弦紋作邊欄紋,腹所刻纏枝牡丹,花葉茂密,和諧自然。釉色瑩潔雅麗。高19.9厘米,口徑15.3厘米,足徑12.2厘米。

  ④青白釉貼花鼎式爐。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斂口,折平沿,沿下作八麵直頸圓鼓腹,耳兩端腹上貼對稱兩環鈕,腹下三對稱貼獸麵紋高足腿,腹腿之間貼塑泥片獸麵紋,造型獨特,胎體厚重,釉色瑩潔。高14.7厘米,口徑9.5厘米,底徑13.1厘米。

  ⑤青白釉貼花爐。1996年秭歸出土,直口,折平沿,沿麵作對稱長方形長方孔耳,束頸,圓鼓腹,平底,腹下作等距獅麵紋三高足,腹頸上貼折枝梅,枝幹正中貼鐵褐五瓣形梅花,花莖花蕊俱現,點綴於青白釉上,花與釉互為輝映,相得益彰,別開生麵,雅氣橫生,這是元代青白瓷貼塑幹枝的先驅。高11厘米,口徑7.8厘米,底徑12.1厘米。

  (11)水盂、筆洗

  ①青白釉蟾蜍水盂。1991年遂寧金魚村出土,獸首上揚,蟾蜍身,麵部眼珠、耳、翅點黑彩,目光炯炯有神。背作橢圓斂口,飾聯珠、鼓釘、細點粒滿布以示蟾蜍形態,下腹弧垂,設三腿足。造型奇特,滿釉,足無釉,高11.2厘米,口徑6.5厘米,長18厘米。

  ②青白釉刻纏枝蓮筆洗。1991年遂寧市金魚村出土,扁圓三足形,麵大小四孔通腹,腹刻纏枝蓮與卷草紋,下等距三足外卷,釉色淡雅,造型簡潔,紋飾清晰,底無釉。高5.1厘米,麵徑8.8厘米,底徑8.4厘米。

  ③青白釉壺形水盂。2002年萬州出土,蓋腹連體,瓜棱腹,平足,上腹有把手及短流。釉色青白閃藍,下脛足無釉,小巧適用。高5厘米,底徑3.1厘米。

  (12)盒

  ①青白釉印花盒。1991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張子碩墓出土,圓形,字母榫盒,圈足,麵印折枝牡丹紋,麵沿所印三重菊瓣紋與腹上鼓凸菊瓣連為一體,內外滿釉,子母口與外底無釉,紋飾欠清晰,釉色明潤細膩。通高2.9厘米,口徑8.4厘米,底徑6.7厘米。

  ②青白釉堆花盒。2002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僅盒身下部,榫口內斂,外腹菊瓣鼓凸,平足,盒內中心一花苞似於正中壓於三枝泥條上,枝條末端似有葉片或花朵,惜已殘缺,其枝內作三小圓碟,可儲粉黛、胭脂香料等。胎薄釉細,透光見影,是當時高檔的化妝用具。高1.5厘米,麵徑8.2厘米,底徑6.5厘米。

  ③青白釉印雙鳳盒。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扁圓形,平口,蓋麵微鼓,印展翅飛翔的雙鳳,紋樣勾勒精微,羽毛俱現。鳳首勝毛曲卷,翅呈三級羽翼,臂羽層次清晰有序,尾羽旖旎婉麗,全畫工整細膩,縝密緊湊,鮮活盎然,可謂清晰雅致,這無疑是瓷畫師靈性火花綻放的碩果,讓人陶醉在活脫脫、實實在在的工筆繪畫藝術中。高4.4厘米,口徑9.7厘米,底徑8.5厘米。

  (13)青白瓷兒童頭像

  2002年忠縣出土,頂禿,雙耳肥垂,眼目朦朧似下視,鼻梁圓挺,口上唇輪廓清晰,天庭與下顎豐滿圓渾,微帶笑意,兒童麵像塑造逼真。胎白,釉潤,積釉碧綠閃藍,殘長4厘米。

  4.重慶塗山窯青白瓷

  重慶塗山窯位於重慶南岸塗山文峰鄉黃桷坪地帶,始燒於北宋,衰於元初,以燒黑釉瓷為主,兼燒少量其他瓷器。南宋末或元初由於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景德鎮青白瓷的影響,於是潛心仿景德鎮青白瓷,在塗山窯小灣三號窯與堆積中出土有仿景德鎮青白瓷杯。據發掘報告記載,“在三號窯爐中出土11件青白瓷杯,加上堆積層中出土2件,共計13件,堆積中的零散青白瓷碎片不計,可見小灣瓷窯不僅以燒黑釉瓷為主,與此同時,它亦在不斷創新和仿效其名窯產品。”重慶市博物館:《重慶塗山窯小灣瓷窯發掘報告》,載《四川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452頁,彩版7·8.

  青白釉杯

  ①1988年重慶塗山窯小灣瓷窯出土,口微斂,圓弧壁,喇叭高圈足,外底下垂鼓凸,小有漏釉或無釉。胎細白透光,釉色青白閃藍、帶微綠,不如景德鎮青白瓷瑩潤,景德鎮青白瓷隻閃藍從不帶綠,這當是其主要區別。高5.8—6厘米,口徑8—8.5厘米,足徑3.7—4厘米。

  ②2002年奉節出土,口微斂,斜弧壁,喇叭高圈足,外底下垂鼓凸,與塗山窯相同,當屬塗山窯所產。此器除外底不上釉外,多與景德鎮青白瓷小碗相似,但在施釉上不如景德鎮工藝精細,應是塗山窯仿它之物。高5厘米,口徑10厘米,足徑3.5厘米。

  從目前所知,峽區出土青白瓷,有五代、北宋的安徽繁昌窯,北宋的湖北武漢市的湖泗窯,兩宋江西景德鎮的湖田窯,重慶宋末元初的塗山窯,而最多最美的是景德鎮湖田窯(又稱景德鎮窯)。繁昌窯與湖泗窯胎釉皆粗泛黃,繁昌窯最大的特征皆下腹無釉,紋飾簡約,遠不如景德鎮湖田窯胎細釉潤,且青白中閃藍,景德鎮器除外底與芒口無釉外,皆通身滿釉。塗山窯青白瓷雖仿景德鎮青白瓷極似,但成品不多,隻以杯為主,也不如湖田窯做工精細熟練,其胎的潔白與細微,釉麵的光潤瑩麗皆差,其釉雖有閃藍,而更多的是閃藍中略泛綠。

  元代(1279—1368年),雖然隻有近90年的曆史,但對中國瓷業的發展,則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功績。根據《元史·百官·將作院》載,宋元戰爭未了,元朝還未統一中國的前一年即至元十五年(1278年),便英明地決策於景德鎮設立專管窯務的官署機構——“浮梁瓷局”,這無疑對元代景德鎮和全國陶瓷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根據考古調查,河南、河北、山西、陝西、雲南、四川、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省都發現有元代瓷窯,但由於各種條件的影響,到元代後期都日漸衰退,唯南方浙江的龍泉窯青瓷、江西景德鎮湖田窯的青白瓷獨勝不衰,而景德鎮並一躍為元代瓷業生產水準的代表。它以燒青白瓷著稱,同時也兼燒白瓷、黑瓷。新的創造,是在青白瓷基礎上創作了卵白釉的“樞府瓷”,青花、釉裏紅、紅釉、藍釉以及孔雀綠等瓷器,特別是青花和高溫顏色釉瓷的創造成功,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開辟了新紀元,為明代瓷都景德鎮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元代景德鎮燒製的青白瓷和卵白釉的“樞府”窯瓷及元青花,遠銷到國內外各地,在國內有吉林、遼寧、內蒙、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山西、浙江、安徽、廣東、廣西、江蘇、上海、重慶、四川;海外市場在東南亞有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朝鮮;中東有伊朗;東非有埃及和南非的坦桑尼亞,博得國內外各民族的寵愛。

  元代瓷器在三峽區域出土有不少珍品,尤以景德鎮青白瓷、浙江龍泉窯青瓷最多、最具代表性。現將景德鎮青白瓷與樞府窯瓷簡論如下(彩版P106—P111收錄元代青白瓷彩照,供欣賞):

  碗有小碗、大碗

  1.青白瓷釉折沿小碗

  1954年重慶北碚元貞三年(1297年)墓申世放:《從元代紀年墓出土文物談元青白瓷》,載《巴渝文化》第2期,重慶出版社1991年版。2003年奉節皆有出土,元貞三年墓碗為方唇,奉節為尖圓唇,餘均敞口,寬折沿,斜弧壁,平足(又稱假圈足、餅足、實心足等),通施乳白失透青白釉,器麵釉有縮釉、漏釉,下底無釉,施釉不勻,積釉翠綠欲滴,露胎呈鐵紅色。高4.5厘米,口徑11.6—12.3厘米,足徑4.2—4.7厘米。

  2.青白釉斂口小碗

  1952年廣漢西外鄉致和元年(1328年)墓及2003年奉節永安鎮遺址均有出土,均斂口,斜弧壁,平足,致和元年墓碗外壁刻有蓮瓣紋,餘皆上釉粗疏,下脛足有漏釉,釉色青白乳濁失透,胎厚,漏胎呈褐紅色。高4厘米,口徑11—11.2厘米,足徑3.6—3.7厘米。

  3.青白釉印花紋碗

  2003年重慶兩路口出土重慶市文物考古所:《重慶市兩路口勞動村元墓清理簡論》,載《四川文物》2004年第2期。口微斂,厚唇,扁圓腹,平底微上凸,內外滿釉,口、底無釉,胎厚,釉色青白乳濁失透,外壁印靈芝卷草紋,高6厘米,口徑13.4厘米,底徑8.8厘米。

  4.青白釉芒口大碗

  1954年重慶北碚元貞三年(1297年)墓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內外滿釉,釉色青白,有細小冰裂紋,胎厚,外壁有明顯的輪旋紋,露胎呈火石紅。高5.9厘米,口徑15.6厘米,足徑5厘米。

  5.青白釉刻花紋碗

  2003年奉節永安鎮遺址出土,口微侈,斜弧壁,淺圈足,口沿飾醬黑色邊,據載這是“從元代開始的醬色假芒口”馮先銘主編:《中國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頁。因此,此件應是元代醬色假芒口之類的碗。此外,還有非芒口碗,均外壁刻雙重菊花紋(有稱蓮瓣紋),釉色青白亮麗,有細開片紋,內刻一株蘆葦搖拽,一遊鴨戲水漣漪,水天空闊,好一幅春景展示眼前,讓人浮想聯翩。高7.5厘米,口徑14.9厘米,足徑5厘米。

  6.青白釉“樞府”銘文碗

  1954年汪雲鬆先生捐贈。敞口,斜壁折腰,圈足,底足有微凸起的所謂“乳釘狀”或稱“雞心底”。外底無釉,有細小褐色小點,斷麵胎細膩潔白。釉色青白光潤,積釉處呈翠玉色,無漏釉,修坯工整,造型端莊。外壁沿下有二凹弦紋,內壁印纏枝牡丹五朵,花間作對稱“樞”、“府”楷書二字,內底印纏枝牡丹四朵,紋飾典雅,是元代青白瓷上乘之作。高4.8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4.2厘米。

  “樞府”是“樞密院”的簡稱,宋代以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元代以軍事為重,“樞府”的權力就更高,具有“樞府”銘文的青白瓷(又稱卵白釉瓷)應為“樞密院”定燒器。樞府款形的折腰碗,在我國南北皆有出土,最多的是安徽歙縣,這類碗即有39件。據元末明初曹昭著《格古要論·古窯器論·古食器》,“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此器之精細正符合其記載,故它應是元代景德鎮湖田窯之產品。

  7.盤

  (1)青白釉芒口盤

  1954年重慶北碚元貞三年(1297年)墓出土,敞口,淺斜弧壁,圈足,內外滿釉,底上釉欠勻,胎粗厚,釉色青白泛灰。高2.9厘米,口徑14.2厘米,足徑5.2厘米。

  (2)青白釉折腰碗

  2003年奉節出土,敞口,折腰,圈足,足底下凸,釉色青白乳濁失透,積釉呈黃綠色,底無釉。高3.5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4.8厘米。

  8.爐

  從形式看,有直腹筒形爐、缽式爐、帶座爐、鼎式爐、鼓型三足爐。從裝飾看,有刻花爐、印花爐、貼花爐、點彩爐。從胎釉看,均為厚胎,釉色除1954年重慶北碚元貞三年(1297年)墓出土的刻花直腹圈足爐具有宋時“光致茂美”、翠綠如玉的透明釉之遺風外,餘皆青白乳濁失透,且上釉粗疏,時有濺釉於底。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出土的鼎式貼幹枝梅獸麵紋三足爐、鼎式醬黑彩帶座爐、巫山出土的缽式醬黑聯珠紋圜底爐;奉節出土的鼓式印卷草山形重疊紋三足爐,均是元代的新創造,幹枝梅貼花與醬黑彩帶座爐,是元代景德鎮青白瓷創新之代表作。這些爐體的共同特點多小巧,一般大小為高7.2—9.2厘米,口徑4.4—12.4厘米,足徑5.2—8.6厘米之間。

  9.瓶

  元代景德鎮青白瓷瓶類,式樣繁多,紋飾獨特,創新尤多,與宋時儼然有別。

  (1)貼幹枝梅“S”形雙耳瓶

  1954年重慶北碚元貞三年(1297年)墓出土;2003年奉節出土,皆敞口,厚唇沿,長頸,斜肩,深圓鼓腹,圈足微外撇,外口沿作凸弦紋,頸上設對稱“S”形雙耳,腹貼折枝幹梅,枝梢向下,一梅先開,花蕾點綴其間,枝幹凸鼓,花朵清晰,簡潔挺拔,具有鐵骨錚錚、淩寒不畏、獨步早春之勢。釉色青白乳濁,下足有漏釉,腹上有接痕微凸,露胎呈火石紅色。高12.8—18.5厘米,口徑3.8—4厘米,足徑5.7—6厘米。關於這種貼幹枝梅的S形雙耳瓶,在元大都遺址有出土李德金、蔣忠義、關甲堃:《朝鮮新安沉船中的中國瓷器》,載《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其S形耳,是元代景德鎮青白瓷的特殊裝飾。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貼折枝幹梅紋之“S”形耳青白瓷,具有紀年墓之器,在目前僅此元貞三年(1297年)一例,它為元大都與朝鮮新安沉船之青白瓷貼梅紋“S”形耳瓶的上下限,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例證。

  (2)貼幹枝梅長方耳瓶

  1955年重慶出土,敞口,長頸,圓鼓腹,圈足,釉色青白乳濁,有漏釉,底無釉。外口沿作凸弦紋邊,頸作對稱扁形長方耳,腹貼折枝梅幹,主幹環布,正中一花獨放,花下三枝花蕾挺伸頸上。構圖簡潔蒼勁,似拙而實奇,以梅寫意寄興,具有元代文人畫風,講求“自然天趣,不假雕飾”,“以素潔為貴”的時尚。此瓶之雙耳與釉色同上海任氏墓青白瓷瓶相似上海市博物館沈含所、許勇翔:《上海市清浦藍元代任氏墓葬記述》,載《文物》1982年第7期。從貼飾幹枝梅的布局與造型看,更與新安沉船中的影青雙耳瓶相同。高14.9厘米,口徑3.2厘米,足徑4厘米。

  (3)玉壺春瓶

  1954年重慶北碚元貞三年(1297年)墓出土,2002年巫山出土元貞三年瓶,侈口,細長頸,斜肩,圓鼓腹,平足。巫山瓶,侈口寬沿,束頸,斜肩,圓鼓腹,圈足,釉色亮麗,胎薄,形態工穩。兩地之器雖同是元代之作,但前者較樸拙,後者細膩,形式亦略有變異,與元代龍泉窯玉壺春瓶相似朱伯謙:《龍泉窯青瓷》,台灣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版。足見兩窯審美意識有共識之處。高14—18.6厘米,口徑3.2—6.3厘米,足徑5—8厘米。

  (4)點黑褐彩連座瓶

  2003年重慶出土,直口,圓唇,長頸,斜肩上腹圓鼓,下腹內收,喇叭足與四麵鏤空座連成一體。通身施乳濁釉,足底芒邊,內壁局部有釉,露胎呈火石紅,瓶身點飾不規則的釉下黑褐斑鐵鏽花。頸上作凸輪箍,肩足各一凸弦紋,座上以一至二凹弦紋為邊欄,四方作上圓中束下平直的鏤空開窗,其造型與裝飾的連座瓶,與江西出土的元青白瓷點彩連座瓶完全相同吳誌紅、範鳳妹:《介紹一批江西出土的宋元青白瓷》載《中國古陶瓷·古陶瓷研究專輯》1982年第7期。高13.8厘米,口徑2厘米,足徑5厘米。此外,這類點彩瓶之座,還有分離套用之作,如點彩鏤空座即是,高5厘米。

  (5)蓮花口卷雲紋瓶

  1952年廣漢大德十年(1306年)墓出土,敞口,唇沿為起伏的蓮花,亞腰頸,豐肩,上腹鼓凸,下腹漸收,圈足外撇,頸上下兩端各三凹弦紋,中刻連綴四片蕉葉紋,腹上下各二凹弦紋作邊框,中刻四層朵雲紋,足上一凹弦紋。紋飾飽滿有序,刀法穩健,紋樣清晰,釉色青白,晶瑩雅麗,積釉呈湖綠色,如翠玉。底無釉,呈火紅石,濺有點滴青白釉,是元代之傑作。高24.4厘米,口徑8.5厘米,足徑9厘米。

  (6)靈芝銜環扁方瓶

  1955年重慶出土,扁方形直口,外唇沿飾一凹弦紋,長方頸,橢圓四方腹,下腹脛足束收,足沿外撇,外底呈長方形,底內呈橢圓臼形,造型端穩別致,是史無前例的創新傑作。釉色青白亮麗,足上有冰裂紋,底無釉,露胎呈火石紅色,底濺散有點滴釉塊。通身飾印花紋,頸上以三寬凸線分兩區為邊欄,上區以兩枝靈枝葉左右伸展,下區飾一盛開綻放的蓮花滿布,頸之兩側模印如意靈芝紋銜環耳,腹飾靈芝卷草錦底開光紋,開光邊欄以粒粒具現的串珠紋(或稱連珠紋)與寬線紋連綴成菱形開光,光內有一揚首曲頸、後視、睜眼、豎耳、翹角、頸羽飄揚、展翅飛翔的無足動物,翅腹下卷草紋填空。整個畫麵結構嚴密緊湊,有條不紊,繁而有序;工整而不刻板,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身形兼具,紋飾清晰華貴,好似一幅精致動人的織錦圖。正如孫瀛州先生所論:元代瓷器“粗者甚粗,精者頗精”孫瀛州:《元明清瓷器的鑒定》,載《文物》1966年第3期。此即精之代表。

  此瓶大約屬元代什麽時候?根據與此瓶同時出土的“S”形耳貼幹枝梅紋瓶看,它與元貞三年(1297年)墓出土的“S”形耳貼幹枝梅紋瓶,除大小有別,餘皆極似,因此當屬元貞三年左右,如果把元代分為前後兩期,至遲屬前期之作。高20.4厘米,口徑5.5厘米,足徑8厘米。

  10.壺

  (1)瓜棱壺

  1954年重慶北碚元貞三年墓出土,斂口,豐肩,八瓣瓜棱橢圓腹,平足,肩腹上所設複式把手高出口沿,肩上作上揚的管狀短曲流。造型簡潔實用。釉色青白乳濁,底無釉,腹上微見接痕,露胎呈火石紅。高10厘米,口徑3厘米,足徑6.5厘米。

  (2)龍柄瓜棱壺

  1954年重慶出土,斂口,豐肩,瓜棱圓鼓深腹,平足。壺之上端,雕塑一龍體,張口,弓背,尾作花朵分岔卷曲於肩腹上。壺流為圓雕張口龍首,龍首微揚,雙目鼓凸,角微翹,神態凶猛,頸與雙腿足緊貼肩腹,背脊曲拱為提梁,龍尾卷曲分叉拖於上腹,整個龍體肌骨婷勻,矯健雄美。腹作八瓣瓜棱,見有接痕,釉色青白乳濁,點有一黑褐彩,下足有漏釉,底無釉呈火石紅,亦有滴釉。此壺構思奇特,做工精細,是元代青白瓷造型藝術與實用相結合的典範。高12厘米,口徑4厘米,足徑6.7厘米。

  通過以上元代景德鎮青白瓷的介紹,可看出元代景德鎮青白瓷,胎多白而粗厚,細白胎極少。其釉色“光致茂美”玻璃質感強的青白釉雖有但不多,而主要是乳濁失透的青白釉。以造型而論,大件不多,以小件為主,其小件的瓶、爐多帶器座。花紋裝飾有印花、刻花、貼塑、點黑褐彩。製作工藝在瓶、罐、壺上多見有接痕,說明是分段製作。上釉粗疏,常在下腹足有漏釉,露胎呈淡紅或火石紅,在底麵常濺散零星釉滴。從總體看,元代景德鎮青白瓷是“粗者甚粗”、“精者頗精”,精粗並存,特別到晚期以粗者為主。但它的創造發展及鮮明的時代特征仍是十分突出的,茲例舉如下:

  ①元代青白瓷胎,是新創的二元配方,即由75%的瓷石,25%的高嶺土配製,即稱為二元配方。這種方法是元代始有,元以前是一種瓷石作胎。二元配方的優越性:既擴大製瓷的資源,又增加了胎的耐火度,變形小,穩定性高,大大提高了生產率。據劉新園先生研究,使用一種瓷石作瓷,在南宋後期瓷石瀕臨枯竭,至元代由於高嶺土的引進(即二元配方),則使這個行業轉危為安而再度繁榮了,因此,高嶺土的使用是元代景德鎮瓷業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標誌劉新園、白焜:《高嶺土史考》,《中國古陶瓷》1982年第7期。

  ②在釉方麵,前麵介紹過元貞三年(1297年)墓出土的青白瓷,既有宋時“光致茂美”玻璃光的薄釉,又有更多的釉厚而失透的乳濁青白釉。但這失透的乳濁釉是什麽呢?馮先銘先生說:“典型的青白瓷——影青瓷那樣玻璃光。典型的樞府瓷釉應是失透的”馮先銘主編:《中國古陶瓷·“樞府”(卵白釉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張福康先生說:“樞府卵白釉略帶乳濁狀”張福康:《中國古陶瓷的科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劉新園先生說:“宋人使用的影青釉屬重石灰釉(釉中CaO含量高達14%),元人使用的卵白釉(或稱‘樞府釉’)則屬石灰堿釉(釉中CaO的含量約為5%)。由於影青釉在高溫下黏度小而易流淌,容易和接觸物膠結……元代的卵白釉在高溫下黏度大,不易流淌,故焙燒可將圈足直接放在沙墊上。”“元代為提高釉的燒成範圍,改影青釉為卵白釉,但卵白釉光度弱,屬於‘呆釉’即呈乳濁狀”劉新園:《景德鎮湖田窯各期典型碗類的造型特征及成因考·五·元代的仰燒折腰碗》,《文物》1980年第11期。綜三家之言,可見元貞三年(1297年)墓出土的失透乳濁狀的青白瓷瓶、壺、碗應是樞府釉瓷。但是關於樞府瓷釉起於何時?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即為我國古陶瓷界所關注的問題,大約有如下幾種說法:一是景德鎮陶瓷館的觀點,認為景德鎮“樞府”釉瓷器是元代中晚期出現的,同意這一觀點的,並以元大都居住遺址和磁縣元末糧船都有很多“樞府”釉的日用瓷器加以說明李德金、蔣忠義、關甲堃:《朝鮮新安沉船中的中國瓷器》,載《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其中有年代的論述。此外,熊寥先生認為有“樞府”款銘瓷的製作是元代中期以後的事情熊寥:《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元代窯業與浮梁瓷局》,浙江美術出版社1990年版。筆者認為1987年浙江杭州發現的至元十三年(1276年)墓就出土有“樞府”二字銘文的雲雁紋碗安誌敏、李學勤、裘錫圭、宿白、馮先銘等:《筆談建國30年來的文物考古工作:馮先銘30年來陶瓷考古的主要收獲》,載《文物》1979年第10期。這充分說明樞府款銘在元代早期就有了。二是馮先銘先生的看法,馮說:“判斷元樞府器屬於那一段時期的製品,是十分困難的,目前,對於樞府瓷的創燒年代,還很難斷定。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是否就是開始燒造這類樞府器的年代,暫時還難以定論。據《元史·百官誌》記載,‘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兩院,改置太禧院以總之,二年改為太禧宗禋院。’則北京故宮博物院即有‘太禧’字樣的樞府盤,應是1328年以後的製品。從韓國新安海底沉船發現的樞府瓷可以斷定,在14世紀70年代,樞府瓷已是普遍的外銷商品。但對樞府瓷更精細的斷代,由於可靠墓葬資料缺少,還有待陶瓷史家的進一步探索。”馮先銘主編:《中國古陶瓷·“樞府”(卵白釉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這段記載,說明馮先生對樞府釉瓷的起始年代有一些看法,但並未作定論,而是希望陶瓷專家進一步探索。這種科學而嚴謹的態度是讓人欽佩的。三是劉新園先生的推斷:劉先生在《元代窯事小考——兼致約翰·艾惕思爵士》中說:“元貞元年(1295年)……由於瓷局官匠增多,所謂‘樞府’之類的瓷器與青花,很可能創燒於這一曆史時期。”劉新園:《元代窯事小考(一)》,《景德鎮陶瓷學院學報》1981年第2卷第1期。現在以元貞三年墓出土的樞府瓷釉為據,即當把“很可能”改為“就是”。

  ③造型與紋飾。整個元代青白瓷小件多,大件少,器壁偏厚,碗、盤的主要特征,據元貞三年(1297年)墓與致和元年(1328年)墓出土的碗盤及其他資料比較,前期多芒口、圈足、平足、小圈足、折腰等。後期芒口逐漸消逝,新出現一種口沿飾醬黑邊的假芒口,平足器的碗、盤特盛。其瓶、爐、罐、壺多向多麵體發展,如帶座的瓶、爐、靈芝耳四方扁瓶及“S”形耳係瓶均是這時的新造型。花紋裝飾繁簡均有,而以簡為主,其繁簡中均有不同的個性。如簡潔的瓶,爐上貼飾一株孤花獨放的幹枝梅,無論是花朵或枝幹皆著泥不多,好似元代文人畫中的枯筆繪畫一樣,以簡逸為上,不求形似,主張“以神求貌”。又如圓雕與半圓雕的龍柄壺,龍的軀幹與四肢,均肌骨婷勻,比例適度,神態威武。壯猛之神韻,宛然器上;在刻畫花中的蘆葦遊鴨紋,刀法流暢,信手揮成,形態率真,意趣橫生,又如大德十年墓出土的蓮花口刻卷雲紋瓶,雕刀旋轉自如,朵朵卷雲有序,襯以晶瑩碧透的青白釉,有如萬裏晴空白雲滾滾的美景,引人遐想,其紋飾繁麗的,有靈芝銜環扁方瓶,它不僅造型新穎穩重,其釉色亦青翠明潤,紋飾精美、細膩入微。整個畫麵以祥瑞的靈芝為主題紋飾,頸上作兩枝線條清晰流暢的靈枝紋對列,配飾綻放的聖潔蓮花,耳印枝葉並茂的靈芝銜環,腹上用靈芝作錦底開光,光廓以寬線紋、串珠紋連綴成菱花形開光,光內以極工細靈動的刀筆,刻印揚首展翅翱翔的動物圖像,腹下再以靈芝卷草陪襯,整個畫麵緊湊嚴密,疏密有致,動靜相宜,再觀其細部,更讓人驚歎,如靈芝之生態,卷曲伸展自然的枝蔓,層層各異的蓮花之花瓣,無不栩栩如生,那展翅飛舞的靈物,形象生動,其麵部鼻、口、眼與展翅的兩級羽翼,均刻畫得一絲不苟,清晰俱現,還有光亮的串珠紋顆顆圓滾晶瑩,華縟至極。它既是一幅精細入微的工筆畫,又似一幅繁花似錦、華貴動人的織錦圖,說它是元代青白瓷中美觀與實用,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瑰寶一點也不過譽。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