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麵,國家重新得到統一,南北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的交流與融合。宋政權注重農業生產,獎勵墾荒,興修水利,擴展農業,農業有了新的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也隨之勃興。在北宋的汴京(今開封)商鋪毗連,買賣不限地區。有些城市商業擴大到城外,稱為草市、虛市,並逐漸固定為市鎮。由於金人侵擾,政治中心南遷,南北經濟又進一步得到交流,都城臨安(今杭州)從50萬人發展到70萬人,臨安的商業行市繁多,從食品、日用品到奢侈品應有盡有。以瓷器經營而言,已經按瓷種分類銷售,已有專銷青白瓷的專銷店,可見瓷業之盛非往昔可比。其他城市如平江(蘇州)、建康(南京)、鄂(武昌)、江陵、成都等地工商業都市也很發達,有的達到“商賈輻輳,舟車駢集”的盛況。海外貿易也相應發展起來,與南宋通商即有五十多個國家,出口主要商品是絹帛、錦綺、瓷器三大宗商品,成為南宋政權支撐的重要財政收入。
兩宋時的製瓷手工業隨著經濟的繁榮,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真可謂:官窯崛起,名窯林立。在北方的宋金時代,有著名的定窯、磁州窯、鈞窯、耀州窯四大窯係;在南方的兩宋時代,新起的瓷窯,以景德鎮為中心的湖田窯青白瓷、浙江龍泉縣為中心的龍泉窯青瓷、福建建陽為中心的黑釉瓷窯係得到絢麗的綻放。在以上七大窯係的影響下,以及商品經濟利益的刺激驅動下,全國各地瓷業均因地製宜地仿效與擴大了瓷業生產,大大推動了製瓷業的蓬勃發展,故形成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豔”的繁榮局麵。
兩宋時的七大窯係產品,在長江三峽庫區均有出土,有許多產品極為珍貴,不僅反映出宋時瓷業之興旺發達,還可見證宋時水上交通的暢達發展。現分別以窯係介述於下。
(一)潔白無瑕的定窯係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之一。主產地位於河北曲陽澗磁村,以燒青白瓷馳名於世,也兼燒黑釉、醬釉等。始燒於晚唐,北宋是最輝煌的鼎盛時期,至金不衰。唐宋時曲陽屬定州,故名定窯。定窯胎白薄細,釉瑩潤,裝飾工藝以刻花、印花最精美,曾一度為官府燒貢瓷。北宋後期創燒支圈組合裝燒法,大大提高了生產率。在宋時,瓷器群花競放萬花媲美,定窯瓷器最為世人珍寵,為提高生產率,爭奪市場,擴展銷路,模仿尤盛,其結果形成了以定窯為中心,地跨南北的定窯係。
定窯瓷器在長江上遊、三峽庫區沿江城市的遺址、窖藏、墓葬多有出土。
1.北宋定窯瓷器
(1)白釉小碗
2001年巫山出土,敞口,外沿寬厚鼓凸,略似唇口,斜弧壁,環足,內滿釉,外下脛足有漏釉,底無釉,釉明潤,積釉處泛黃。高4.4厘米,口徑14厘米,足徑5.2厘米。
(2)白釉瓜菱形碗
1976年奉節窖藏出土,敞口,尖唇,斜弧壁,腹壁為鼓棱的內凸外凹六瓜瓣狀,內底中心平坦,外圈足。內滿釉,外下脛足底無釉,釉白微閃黃,亮麗,做工細膩,造型工整。高5厘米,口徑15.5厘米,足徑5.2厘米。
(3)白釉彩繪描金碗
1976年奉節窖藏出土,唇口,斜弧壁,環足,內滿釉,外下脛足底無釉。內沿著杏紅色底描金邊,內壁底繪杏紅色描金花葉紋。由於時間久遠,描金紋隻依稀可見,所留存的是杏紅色紋飾。關於描金裝飾,宋人周密著《誌雅堂雜鈔》記:“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調金描畫,然後再入窯燒,永不複脫”。但現存的定窯描金碗多有脫落穆青:《定瓷藝術》,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可見周密所記不確切。此外這碗的杏紅色紋飾,是否如蘇軾在《試院煎茶》詩中所說:“潞公(文彥博)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蘇軾詩集》卷8,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370頁。值得研究。高4.7厘米,口徑8.7厘米,足徑4厘米。
(4)白釉瓜菱腹盤
2001年奉節出土,敞口,口沿六花瓣狀,腹壁內凸外凹六瓜菱棱形,坦底,圈足。內滿釉,外脛足無釉。釉欠光潤,造型別致。高2.8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5.5厘米。
(5)黑釉蓮葉形盞托
2004年奉節出土,托口內斂,淺腹壁,底微上凸,托沿呈五內卷荷葉形,圈足,內外滿漆黑釉,外底有小點漏釉,圈牆底無釉。胎細白,釉黑光亮如漆,口盤邊綠,微顯醬色,造型工整,做工精細,是定窯之佳作。這類黑釉器又名“黑定”。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稱“有墨定色黑如漆”者,即指黑定。在定窯遺址確出有黑如漆,光可鑒人的黑釉瓷片。胎釉黑白反差更顯出定窯胎色白勝霜雪之美。這類黑定器,多以碗、盤為主,這樣的盞托做工精細,胎釉精良,是極為罕見之傑作。此物之原主,定是官家之人。高5.4厘米,盤徑15.5厘米,口徑7厘米,足徑5.3厘米。
2.金代定窯瓷器
(1)碗
①白釉六出蓮花口碗。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敞口,口沿作六小缺以示蓮花口,邊沿無釉稱之“芒口”,釉白嫩如牙黃。內沿印卷草紋邊飾,腹壁印纏枝牡丹12朵簇擁,枝葉密茂,錯落有致,底微下塌,印折枝牡丹與腹壁呼應為一整體,紋飾清晰,花葉筋脈具現,豐茂華貴,堪與定州緙絲紋樣媲美,緙絲又稱“刻絲”、“克絲”,是定州特有的一種絲織手工藝品,其織法采用“通經斷緯”之法,其花紋似織錦,又別於織錦,極富立體感。定窯藝師們經過悉心研摩仿效,吸取其精華,將“克絲”之法有機地移植融入瓷器藝術中,並進一步豐富美化,從而創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產品。
定窯與其他同時代的瓷器裝飾,均善用牡丹構圖,這是因為牡丹為“花中之王”。我國曆來把牡丹作為富貴吉祥、繁榮幸福的象征。對牡丹的認識與欣賞早在秦漢以前,至隋,牡丹已成名貴的觀賞花卉,到唐代,牡丹已是皇宮中的珍貴花卉,並為詩人騷客吟詠讚美。唐玄宗李隆基對牡丹愛之極深,曾詔李白寫詩頌讚:“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愛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以牡丹來比喻楊貴妃的美貌。中書舍人李正封詠牡丹詩:“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玄宗極為欣賞此讚詠。劉禹錫《賞牡丹》詩:“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國色天香”遂成為牡丹的代名詞。在唐宋時代,洛陽花市盛況空前,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說。每當春暖花開時節,豪門貴族、市民百姓即舉行花卉比富,牡丹是競富的主要花卉,並在市場進行交易。白居易《買花》詩:“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水灑複泥封,遷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生動地描繪了唐時花市交易與種植牡丹之盛。宋時大文豪歐陽修《洛陽牡丹圖》記:“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理學家周敦頤《愛蓮說》中將牡丹稱為“花之富貴者”,故牡丹又為“富貴花”。愛國詩人陸遊《憶天彭牡丹之盛有感》:“常記天彭送牡丹,祥雲徑尺照金盆。豎知身老農桑野,一朵夭紅夢裏看”。如此等等,牡丹為瓷器裝飾的主題紋飾之一就不言而喻了。高6.4厘米,口徑20.3厘米,足徑6.7厘米。
②白釉芒口印花紋碗。1984年榮昌窖藏出土,敞口,芒邊(又稱芒口即口沿無釉),口沿內外有扣銀邊痕跡,上腹斜直,下腹圓收,淺圈足,內外滿釉,釉色白中閃黃,有開片。內壁繪白色六等分筋紋,底印兩隻同向魚遊於海浪翻騰,旋渦逼近,海嘯魚驚的動人場景。外壁印重瓣仰蓮紋,紋飾簡潔生動,造型端莊。
芒口邊是北宋晚期定窯首創的傑作。主要是在商品瓷器競爭中,為提高生產率,揚棄費工費料而厚重的匣缽裝燒,改用支圈組合覆燒,為器口不與支圈粘連,故口沿不上釉,這不上釉的邊沿即稱之芒口邊或簡稱“芒口”。這種裝燒法既節約原材料,又增加了窯容量,減少了成本,提高了生產率,各地多為仿效,景德鎮湖田窯吸取最快,於北宋晚期采用支圈組合覆燒法。另外,傳世與出土的宋金瓷器多在口沿包鑲金、銀、銅飾,有人說是因為芒口邊多刺口,才始用此裝飾,其實早在芒口器未出現以前,此裝飾就為漆器、瓷器所應用,隻是芒口器包鑲金、銀、銅邊飾更適合,更為盛行而已。這種裝飾最早是為了珍視器物,增添其輝煌豪華之氣,以示物主家財富有。早在戰國就出現了包鑲金銀棱口的漆器。《後漢書·皇後紀》:“其蜀,漢扣器九帶佩刀,並不複調。”唐,李賢注:“扣音口,以金銀緣器也”《後漢書·皇後紀》卷十上,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422頁。在三國時期,孫英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墓隨葬品就有漆繪人物盤。羽觴(耳杯)鑲金邊扣安徽考古所、安徽文化局:《安徽馬鞍山東吳朱然墓發掘簡報》,載《文物》1985年第3期。至隋唐遂漸成為一種時尚。在瓷器上的鑲金銀扣,從目前出土物看,首先是晚唐的越窯秘色瓷,陝西法門寺衣物帳中:“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五代前蜀王建永平二年(912年)有“謝朱粱賜信物書雲:金棱含寶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響”,《宋史》卷480《吳越錢氏》,“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太宗即位,加食邑五千戶,俶貢禦衣……金銀扣器五百事”。《吳越備史》卷六載: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九月十一日,“王進朝,謝於崇德殿,複上金裝定器二千事,水晶瑪瑙寶裝器皿二十事。”由此可見宋王朝對金銀扣器十分欣賞,其數量很多,同時,也證實定窯在北宋早期已有扣金裝飾。高6.5厘米,口徑16厘米,足徑6厘米。
(2)盤
①白釉芒口印花盤。1984年榮昌窖藏出土,侈口,寬折沿,淺弧壁,坦底,臥足。內外滿釉,釉色白裏泛黃,呈乳白色,內印梳篦紋同向遊魚一對,以篦劃水浪紋相擁。雖著筆不多,仍具有極強的生命活力,呈現出一幅碧波粼粼,魚兒蕩遊,詩情畫意的池塘美景。高3厘米,口徑11.1厘米,足徑7厘米。
②白釉芒口刻花盤。1986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張子碩墓出土,敞口,淺腹壁,臥足。釉白潤細麗,僅外腹有點滴縮釉。內刻偏刀泥折枝萱草紋,造型端雅。萱草刻畫紋,在定瓷中始於北宋,盛於金,在金代定瓷的碗、盤、枕多取用《中國陶瓷·定窯》、112、12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版。且持續時間很長。此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即金貞元三年)的芒口刻花萱草紋盤,和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墓出土的萱草紋盤其紋樣多相似《遼寧朝陽金代壁畫墓》,載《考古》1962年第4期。這充分說明萱草紋深受世人喜愛。其原因何在呢?據傳說,婦女懷孕時,取一枝萱草花掛於胸前,就會生男孩,所以又名“宜男花”。此外,據傳萱草能讓人忘憂消愁,《說文》中稱它“忘憂草”,《草本綱目》中稱它為“療草”,並說:“‘萱草本作諼,諼,忘也’……李九華《延壽考》說:‘嫩苗為蔬,食之動風,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憂’”。萱草自古就為人所頌讚,三國時曹植即詠頌:“草號宜男,即燁且貞,其貞伊何?惟乾之嘉,其燁伊何?綠葉丹華。光彩晃耀,配彼朝日。君子耽樂,好合琴瑟”。南朝梁簡文帝,曾作詩“可愛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時如此葉,結根複含花。”唐玄宗時,興慶宮中多種萱草,曾有人作詩“清萱到處碧鬖鬖,興慶宮前色倍含;借問皇家何種此?太平天子要宜男”仇春霖:《群芳新譜》,科學普及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頁。即知萱草紋既是一種吉祥花卉,又是一種雅俗共賞的名花。高1.8厘米,口徑10.4厘米,底徑7.9厘米。
(3)盒
白釉扁圓盒。1984年重慶南川紹興二十五年張子碩墓出土,蓋圓平微鼓,直壁與盒緊扣,子母口盒,上腹直,下折收斜腹,坦底,臥足。釉白細,無紋飾。外底上釉粗疏,有局部漏釉,足根無釉,脛足有細砂粒少許。此造型與宋盒高凸有別,當為金代之特征。高2.3厘米,口徑8.1厘米,足徑4厘米。
3.彭州窯白瓷
彭州窯,主產地位於四川彭州市瓷峰鎮,故又名“瓷峰窯”。始燒於北宋,終於南宋晚期至元初。彭州窯的特點為胎黃白或白胎,釉白中泛黃,釉下飾白色化妝土,外底足無釉,內有五至七粒的小瓷塊及芝麻狀支燒痕,不見芒口器(碗、盤)。其裝飾風格多似定窯白瓷,以花紋裝飾的刻劃、印花紋常取仿定窯裝飾題材。在它的影響下,四川東部的重慶區域的宋代瓷窯亦仿效尤盛。
彭州窯白瓷,由於質地紋飾優良,在峽區與長江上遊深得世人喜愛,故出土不少。
(1)碗
①白釉斜弧壁圈足碗。2002年忠縣出土,有唇口、六出花口、菊瓣紋花口、敞口、侈口。這些碗中,以菊瓣紋花口為罕見之作。內壁用白色泥料繪十八凸起的筋紋與花口相接,形成一個盛開的菊花紋碗。這種裝飾既形象又簡約,是彭州窯之獨創。這些不同口沿造型大碗,其共同特點是:胎白或泛黃,釉下飾白色化妝土,所飾化妝土粗疏不規整,有流淌,多僅至圈足。內滿釉,外底無釉,內外底常有五至七枚不等的芝麻狀支燒疤痕。有化妝土處部分釉白,無化妝土處則呈灰白。高6.2—6.5厘米,口徑19.1—19.5厘米,足徑6.3—6.5厘米。
②白釉印雙雁穿花紋碗。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內滿釉,外底無釉,外壁無飾,內底印折枝花,有七枚支燒疤痕。內沿以雙線水浪紋為邊飾,腹壁印展翅雙雁追戲於蓮花、牡丹、慈姑花叢中。構圖繁麗,疏密有致,靜中有動。純是模仿定窯以緙絲織錦紋飾為藍本,而又經過自身的吸收消化所創製的紋飾。高8厘米,口徑20.9厘米,足徑6.5厘米。
③白釉雙鴨戲蓮紋碗。1991年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敞口,斜弧壁,圈足,內滿釉,外底無釉,內底無紋,有六枚支燒疤痕(芝麻狀),釉下有白色化妝土,外壁素而無紋,內沿下以雙線水波紋為邊飾,腹壁印兩戲水鴨穿遊於蓮葉、梅花、四瓣花、慈姑水草中。紋飾緊湊,賓主分明,對稱美觀,具有濃鬱的詩情畫意,這紋飾與彭州窯魚鵝戲蓮花紋相類似陳麗瓊:《四川古代陶瓷》,重慶出版社1987年版,。高4.3厘米,口徑19.8厘米,足徑6.7厘米。
(2)盤
2002年忠縣出土,敞口,素麵無紋,圈足盤,2001年涪陵出土,侈口無紋盤,2002年忠縣出土,唇口,外壁刻重瓣蓮花紋,釉白瑩潤。這些盤的共同特點:釉下飾化妝土,斜弧坦底,外底無釉,有化妝土者釉白,無則泛灰。高2.8—3厘米,口徑15—18厘米,足徑4.2—4.4厘米。
(3)碟
2002年忠縣出土,有敞口,侈口,花口碟。均淺腹壁,平底素麵無紋,釉白,胎白或泛黃,釉下有白色化妝土,內底與外底常有芝麻狀支燒疤痕,僅外底無釉。花口碟內壁有凸起大筋與花相接,有人稱為六出葵口或六出蓮花口,這類裝飾的碟、碗、盤,在宋時各種窯口均取用。高2.5—2.8厘米,口徑10—11厘米,底徑4—5厘米。
(4)斂口器
2002年忠縣出土,口沿內折,殘直腹壁,胎白泛黃,釉下有白色化妝土。
(5)蓋
2002年忠縣出土,麵呈球弧麵,頂設泥條卷曲形鈕,邊沿平直,下為子口,麵滿釉,內無釉。高2.8厘米,口徑13厘米。
(6)白釉杯
2001年涪陵出土,直口,尖唇,深圓弧壁,圈足,釉下有不規範與垂流的白色化妝土,下腹見輪旋紋,脛足底無釉。內外底有芝麻狀支燒疤痕。高8.2厘米,口徑12.3厘米,足徑5.6厘米。
2007年武隆出土,與照27略同,此口微斂,圓鼓腹,修坯較細。高6厘米,口徑12.5厘米,足徑5.2厘米。
4.合州窯白瓷
合州窯於1984年重慶文物普查最初發現,後又經合川文管所複查,2007年11月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合川文物管理所進行了試掘,挖掘出六座半倒焰式饅頭窯,出土瓷器有黑瓷、白瓷以及白底黑花瓷。從窯爐結構與大量的黑釉瓷看,和重慶塗山窯略同。筆者與董小陳為把《三峽與中國瓷器》書稿內容寫得更全麵翔實,便於2008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初六)的春節假期中,在合川文管所楊大用所長、業務部主任王利、羅世傑同誌的大力指導和支助下,到窯址現場進行了參觀調查,亦采集了一些標本,從器物特征,結合窯爐結構判斷,該處當為宋代窯址。
合川,古屬巴國國部,名墊江,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屬東宕渠郡,名宕渠縣,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名合州,隋開皇十八年(589年),更名涪州,至唐武德元年(618年)複名合州,至兩宋仍名合州,其後幾經改名,至民國十二年方改稱合州縣,1992年又名合川市,到2006年屬重慶合川區。地處長江上遊渠江、涪江、嘉陵江三江合流處,是一個水運繁忙,政治、經濟、文化發達的濱江城市。出土之物屬宋時,故名“合州窯”。
窯場位於重慶合川區,嘉陵江右岸鹽井鎮塘壩村,小地名“爐堆子”的緩坡上。整個窯場分東西兩區,區間以衝溝為界,西區為宋時堆積,東區約為元明堆積。我們調查參觀的窯場是已經過試掘的西區窯場。從一局部斷層看,農耕土厚30—40厘米,堆積層厚50—80厘米,分布範圍約2000米,堆積疊壓情況,一層瓷片窯具,一層煤渣重複堆積。窯具有匣缽、圓形平麵圈足支墊、環形墊餅等,皆大小不同,高低不等。白色瓷片均飾白色化妝土,內底與外底有五至七枚不等的芝麻狀砂堆痕,或砂圈痕,或內底有澀圈。有的瓷片有刻畫紋,或口沿飾黑覆輪,或內繪凸起之六白色筋線等等。現根據我們調查所得及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提供的資料進行比較研究,初步提出幾點粗淺看法。
合州窯的裝燒工藝,大約有三種形式:
第一,明火疊燒。
澀圈器的碗、盤、碟等均采用此法。其方法是直接將平麵形支圈,平麵著窯圈足向上,而後將大小相等的澀圈器扣於平麵形支圈上,然後再以第二器的澀圈碗扣於第一器的圈足上,摞至適宜為止。這種碗、碟內底為一圈無釉,稱為澀圈。
第二,多件入匣裝燒。
(1)砂堆裝燒法。這類器均是內滿釉,外下足無釉,為避免器與匣缽粘連,匣內先以砂底墊底,底上承放之碗,必碗口向上,為避免第二碗與之粘連,先在第一碗內丟放五至七枚砂堆,然後再放置第二碗,其第三碗則如前以砂粒作介質。大約放到七至十件,裝滿匣缽,然後第二匣如第一匣之法疊摞,這種碗、碟、盤、盞均在內底留下五至七堆芝麻狀裝燒疤痕。
(2)燒圈裝燒法。這種裝燒程序與砂堆裝燒法相同,其不同之處,隻是砂堆與砂圈不同。其操作速度,砂圈比砂堆快,砂堆要一堆一堆丟放,還常會錯位,故必須細心丟放。砂圈墊燒,是將砂粒碾磨更細。當第一碗入匣後,第二碗之圈足先入黏附性略強的液體種浸蕩一下,立即將圈足置於細砂粒內,讓砂粒黏附圈足,而後置於第一碗內作介質墊燒,以後的第三、四碗相似。這種裝燒法,雖器內常有一圈砂粒,但操作簡便,提高了生產率。以砂粒為介質的砂圈裝燒在四川金鳳窯白瓷、江西吉州窯青白瓷、重慶巴縣清溪白瓷中多采用。
第三,一匣一器疊燒。
在調查中,看見遺存中有不少淺型漏鬥匣或鍋底匣,匣之大小僅能容一器,匣中內底有細砂粒,匣與碗之間的介質仍以砂粒為介質。
以上裝燒法,基本上與巴縣清溪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