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六、三峽出土的隋、唐、五代瓷器

  (一)隋代(公元581—618年)

  隋代時間雖僅三十餘年的曆史,但它終於統一了全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的局麵,對我國曆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尤以南北大運河的開鑿,加強了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流域各地的聯係,成為溝通南北交通的大動脈,為各地商品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陶瓷手工業亦在商品經濟的刺激下,有了新的發展。在繼魏晉南北朝的基礎上,這時已是從青瓷發展到白瓷的轉變時期。其新的成就是北方河南鞏縣創燒了成熟的白瓷;而在南方,以江西洪州窯為代表的青瓷,在裝飾藝術上運用以模印的樹枝、朵花紋為主體,輔以篦畫紋、弦紋等,穿插、交錯組成二方聯續與團花紋,飾於碗、盤、壺、瓶、罐的表體,這種裝飾既是隋代的新創,也是僅盛行於隋代;在長江上遊的四川邛窯率先在魏晉時的褐色釉下彩啟迪下,創造了釉下褐、綠、黑、白彩繪瓷。這些重大成就,為後世長沙窯釉下彩及五彩繽紛的彩繪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故稱隋代瓷器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

  反映在三峽庫區的出土瓷器,雖目前尚未發現鞏縣白瓷,但南方獨具特色的洪州窯青瓷、邛窯釉下彩繪瓷均有出土。

  1.洪州窯

  洪州窯(又稱豐城窯),位於江西豐城曲江鄉的羅湖村,散存於贛江流域的西岸。燒造曆史自東晉、南朝,直到隋代。胎黃白,釉色青綠、黃褐或醬紫色,明亮有玻璃狀透明,多數有細小開片。最具特色的是,常於器表模印樹枝紋、芳草紋、朵花紋,輔以篦紋、凹弦紋,巧妙的間隔、交替組成圖案。

  (1)圓形殘硯

  2002年出土於忠縣中壩遺址。釉色青綠閃黃明亮。硯麵無釉鼓凸,周有高水槽,殘存一珠形足。

  (2)高足盤殘件

  2002年出土於忠縣中壩遺址,淺弧壁,坦底,內印芳草紋,輔以篦劃紋、交替刻畫圓圈紋組合紋飾,口沿以二凹弦紋為邊欄,圖案簡潔,極具隋代紋飾特征。釉色青綠閃黃,有細小開片。

  (3)高足折腰殘盤

  2002年出土於忠縣中壩遺址,盤壁折直,坦平底,盤內模印雙弦紋之花朵紋五個,交錯有五芳草花枝紋,環繞中部的四同心圓紋內模印花朵紋組成圖案,此紋飾與標準的隋代紋飾完全相同馮先銘主編:《中國陶瓷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70頁,。釉色青黃,積釉處呈墨綠色,有細小開片。

  (4)青釉瓷缽

  1998年出土於萬州,斂口,方唇,圓弧壁,平底,釉色青綠,下腹無釉。內壁沿下飾四凹弦紋,腹作五齒豎立篦劃紋多組,繞於模印蓮花蓮蓬紋上福建省考古隊、重慶萬州區文管所:《萬州涪溪口遺址第三期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9年卷》,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493頁,。

  (5)青釉雞首流殘件

  2002年出土於雲陽明月壩。雞首眉眼刻塑清晰,雞冠挺立,長頸高昂,是隋代雞首流的特征。胎灰白,釉青黃,有細小開片,積釉處呈墨綠色。

  2.邛窯

  邛窯,位於四川邛崍市南河十方堂,分布於鄰近的大魚村、尖山子及固驛鎮的瓦窯山。始燒於東晉,終於南宋,經曆了約九個多世紀,初期以青瓷為主,至隋創造了高溫釉下褐、綠、白、黑彩繪裝飾,唐時以邛窯三彩著稱於世。邛窯係的陶瓷以成都平原為中心,遍布在長江上遊的岷江、沱江、涪江流域共13個縣、市。它是中國高溫釉下多色彩繪瓷的先驅,對後世長沙窯釉下彩繪瓷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米色釉盤

  2002年出土於忠縣中壩遺址,斂口,方圓唇,淺弧壁,圜底,內滿釉,外脛底無釉,有白色化妝土,無化妝土處釉呈深青色,缸胎。高4厘米,口徑4厘米,底徑10厘米。

  (2)黑釉圓圈紋罐殘片

  2002年出土於忠縣中壩遺址,釉色黑亮,短頸,豐肩。頸上繪白色圓圈紋,肩飾白色大圈套小圈的聯圈紋,環於肩上,黑白分明,紋飾繪製嫻熟,疏密大小一致,是難得的佳作。

  (3)炒米色釉聯珠紋洗殘片

  2002年出土於雲陽明月壩遺址,釉下有白色化妝土,肩腹上所繪的釉下褐色、微顯綠色的聯珠紋與線繪花瓣組合成花朵紋,間隔的圓圈聯珠紋交錯繪於器,其紋飾與邛崍固驛鎮瓦窯山窯出土的隋代聯珠花朵紋洗極為相似。

  (4)青釉小碗

  2002年出土於忠縣中壩遺址,斂口,尖圓唇,上腹圓弧,下腹內收,小平足。外沿一凹弦紋。釉色均勻潤澤,下脛足無釉,此器當為邛窯係的成都青羊宮窯。高5厘米、口徑7厘米、足徑3.5厘米。

  (5)青釉中碗

  2002年出土於忠縣中壩遺址,斂口,方唇,上腹圓弧,下腹內收,小平足。外口沿與上腹各有一凹弦紋。釉剝落,僅有白色化妝土,下腹足無釉,高5.2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3.5厘米。

  (6)青釉大碗

  2002年出土於雲陽明月壩,斂口,平唇,扁圓腹,小平足,釉色青綠,胎灰黑。內滿釉,有六支燒痕,外半釉,釉下露白色化妝土,未有化妝土處,釉為墨綠色,露胎處呈鐵紅色。另兩件為深圓腹,其他均與此相似,高6—7厘米、口徑14—15厘米、足徑3.8—4厘米。以上的青釉中碗、大碗的造型、質地及裝燒工藝,在成都平原的新津、灌縣金馬窯多有之。

  (7)青釉杯

  2002年雲陽明月壩出土,敞口,尖唇,深腹,小平足。釉色青黃,均勻,內滿釉,外下足無釉,胎黃白,露胎處呈鐵紅色。全器做工精細,形體端莊,高6厘米,口徑7.5厘米,足徑3.5厘米。

  3.越窯係青瓷杯

  2002年出土於忠縣中壩遺址,斂口,圓唇或尖圓唇,圓弧壁,小平足。白胎,釉色青綠、勻潤,下脛足無釉,這類型的杯,在萬州、雲陽、豐都均有出土青海省考古所、南京師大文博係、萬州市文管所:《萬州大地嘴墓地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9卷》,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82頁,。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考古係、雲陽縣文管所:《雲陽李家壩遺址發掘報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豐都縣文管所:《豐都匯南墓發掘簡報》,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7卷》,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頁,、7,第707頁,9·2、3.另在河南安陽相州窯亦有類似器物。高4厘米、口徑5—6厘米、足徑3.8—4厘米。

  4.壽州窯

  位於安徽省淮南市,以燒青瓷為主,始燒於南朝,經隋到唐。隋代瓷器以生活日用餐具為主,其壺、罐、注子、高足盤也是常見之物。胎多灰白,釉麵光潤,厚者有蠟淚痕,多施半釉,到隋晚期飾有化妝土。花紋裝飾有刻畫花、印花、貼花和捏塑等,刻畫花紋以仰覆蓮紋為主,印花是用圓形花模,戳印於器表,有花朵紋、卷草紋、波浪紋、鳥獸紋、雲龍紋,而以花朵紋卷草紋最常見。

  (1)青釉仰覆蓮紋缽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斂口,斜肩,圓鼓腹,平底。胎灰白,釉色青黃,施半釉,積釉處呈青綠色。外口沿二凹弦紋,肩至下腹刻畫桃尖形狀仰蓮紋六瓣,刀法流暢嫻熟,紋簡形美,高12.5厘米,口徑18.2厘米,底徑5厘米。

  (2)青釉刻畫波浪紋缽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敞口,寬沿,斜壁平底,胎灰白,釉色泛白,有白色化妝土,外半釉。唇沿一凹弦紋,內底有八支釘痕,用五同心圓紋繞以四根篦劃尖圓不等的八瓣紋,其外又以四凹弦紋配飾,組成團花紋飾滿器底,內口沿作三凹弦紋,內外腹壁均用五根篦劃波浪裝飾,雖刻畫手法顯得粗獷,但仍形成整個畫麵的碧波漣漪之美。高9.5厘米,口徑28厘米,底徑17厘米。

  (3)青釉四係殘壺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口殘,細短頸,斜肩,深橢圓腹,平足(假圈足),胎灰白,釉色青黃,有脫落,下腹脛無釉。肩作四橫式橋形係壓於二凹弦紋上,由肩至腹中刻畫七瓣大小不等的覆蓮紋,以一凹弦紋為邊。造型端秀,具有隋代的典型特征。殘高16.5厘米,底徑6厘米。

  (4)青釉碗

  有小、中、大三等碗,小碗青綠釉,下腹無釉,胎灰白,釉垂流欲滴,高5.5厘米,口徑8.5厘米,足徑3厘米。中碗,形製與小碗相似,皆斂口,圓腹壁,小平足,此碗釉色青灰,厚薄不勻,外壁半釉,高7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4.5厘米。大碗,與中碗略有別,直腹壁,外沿六凹弦紋,與中碗一樣皆有白色化妝土,高7.5厘米,口徑14.5厘米,足徑5厘米。

  關於蓮花紋裝飾多在南朝;橋形係多在東晉至南朝,而獨隋代壽州窯仍以此為時尚,安徽隋開皇三年、六年墓均有此裝飾胡欣民、王丹丹:《談隋代壽州窯與湘陰窯瓷器的異同》,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9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頁。

  5.湘陰窯

  位於湖南沿湘江的湘陰縣城一帶,以燒青瓷為主,始燒於東漢,西晉至隋、初唐是它的繁榮時期。隋代瓷器以日用瓷為主,胎多灰白與灰青,釉色有青釉、黃釉、褐釉,局部因窯變而呈乳濁藍或紫色。一般釉瑩潔,具有透明感,釉麵多有開片,施半釉。花紋裝飾有印花、刻花,以印花為主,主要紋飾有花朵、草葉、同心圓紋以及幾何直線紋,這些紋飾相互交錯配飾,多以單件模印聯綴成團花紋或帶狀紋,湘陰出土的隋大業六年(610年)印花紋瓷器為其重要代表周世榮、郭寅儀、周曉赤:《漢唐湘陰窯青瓷》,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9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頁。

  (1)青釉盤口六係壺

  2002年忠縣中壩遺址出土,敞口,尖唇,盤壁外鼓棱,底壁伸出盤壁,長頸,圓肩,腹殘。肩作六橫式高橋形係壓於二弦紋上,此形與湘陰隋大業六年(610年)墓盤口壺上段完全相同。胎灰白,釉色青黃,積釉處呈青綠色。

  (2)青釉印花高足盤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敞口,尖唇,坦底,高喇叭圈足,胎灰白,釉色青黃均勻,外下足無釉。內底模印繞花朵的四凹弦紋,四周又以三把芳草紋與三直線紋交錯組成團花紋,這種紋飾是湘陰窯隋代的典型紋飾。高6.2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6.2厘米。

  (3)青釉小碗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斂口,圓腹壁,小平足,釉色為青釉泛灰、青釉泛黃或青黃釉中局部因窯變而成的乳濁狀閃藍閃紫色等。皆半釉,胎灰白。高5.7厘米,口徑8.5厘米,足徑2.8厘米。

  6.印花紋碗形殘件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此器與其他隋代青瓷共層,不知為何窯口,但印花紋別具特色,值得研究。

  (二)唐、五代(公元618—979年)

  唐、五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皆卓越輝煌,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代表。在商品經濟的驅動下,中外文化交往更加頻繁興旺,陶瓷手工業為適應中外貿易的需求,更迅速地得到發展,這時瓷業興盛,形成了以浙江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和以北方邢窯為代表的白瓷兩大窯係,並稱為“南青北白”;與此同時,長江上遊的邛窯三彩,中遊的湖南長沙窯,亦與邢窯、越窯媲美,並作為新興商品進入國際市場。經20世紀初期的考古發掘,在埃及9—10世紀的佛斯塔特遺址與兩河流域的底格裏斯河的薩馬拉遺址,均出土有邢窯、定窯白瓷,越窯青瓷,長沙窯與邛窯釉下彩瓷殘片。

  五代瓷器除沿襲唐代各窯外,新增的主要的民窯有:遼三彩,衡州窯青瓷,安徽、江西的青白瓷等。

  三峽庫區出土的唐五代瓷器的主要窯口有北方邢窯、定窯白瓷;南方的湘陰窯青瓷、長沙窯與邛窯釉下彩瓷及越窯與其他青瓷等,但以長沙窯、邛窯為主。現以窯口為單位選取主要瓷器簡述如下:

  1.湘陰窯

  位於湖南湘陰縣城關一帶,始燒於東漢,西晉至初唐是它的繁榮時期,胎多灰白,釉色以青綠為主,次是青黃、青褐,釉麵有細小開片,以燒日用瓷為主。

  1978年萬縣出土了一批湘陰窯青瓷。這批青瓷是唐永徽五年(公元655年)冉仁才夫婦墓的殉葬品,共計102件,若此墓不被盜掘,其數量將更多。青瓷品種有日用器、冥器兩大類四川省博物館:《四川萬縣唐墓》,載《考古學報》,1980年第4期,第503頁。

  日用青瓷有盤、杯、缽、瓶、唾壺、燭台、硯、勺、棋盤等,皆釉色青綠閃黃,有細小開片,造型多隋代遺風。

  冥器有懸山式房屋、長方形船形灶、磨盤、車輪、俎案、瓷塑等。冥器中的瓷塑最具藝術價值,人物俑、動物俑皆生動傳神。

  (1)人物俑

  有武士俑、武吏俑、騎士俑、文吏俑、侍從俑、樂伎俑等。

  ①武士俑。頭戴盔胄,身著鱗片短袖盔甲,內穿緊袖衫,外套護心背夾,下裳至足,雙手執盾,護衛齊備,整裝待戰。麵相威嚴精悍,眉眼上挑,鼓目怒視,鼻翼張闊。有的張口露齒怒吼,聲震四方;有的閉口咬牙,使勁吸氣,大有同仇敵愾,氣吞山河之勢,皆讓人望而生畏。高47厘米。

  值得重視與注意的是,護心背夾與盾牌的紋飾,均以聯珠紋、五至六瓣寶相花飾與淡淡的褐彩組合構圖。護心背夾似蝴蝶展翅狀,翅的中心各印六瓣寶相花九朵,有的花上還以淡淡的褐彩渲染。其盾牌紋飾,兩側畫直線凹弦紋為邊框,框內各飾十朵六瓣寶相花加淡褐彩,正中主題紋飾為圓珠連綴的圓形花圈紋,圈內以一黑褐圓彩為花心。花圈上下各以兩朵帶褐彩六瓣寶相花相擁,下部配以烏龜紋,組成一幅色彩淡雅,刻畫精微細膩,別有情趣的創新紋飾。

  其聯珠紋在隋代邛窯就率先使用,又名牟尼珠紋,寶相花又名蓮花,都是佛教藝術之代表。這種佛性紋飾早在南北朝青瓷中就已流行,而在瓷塑人物中展現,至少在目前考古發掘中湘陰窯的藝術成就是領先的,這也是中國瓷塑藝術的又一新創造。

  ②武吏俑。頭戴高冠,身著折領衣,下裳至足,皆手執環柄帶鞘刀。麵相多須髯滿腮,微露笑容或體態強壯,持重威嚴。除漢人外,尚有胡人,均武藝十足,生動傳神。高約22—27厘米。

  ③騎士俑。身穿鎧甲,頭著盔胄,一手勒馬,一手執兵器騎於裝有鎧甲的馬背上或騎於無鎧甲的馬背上,仰視前方,神情緊張,或眼見戰績勝利在望,迎視前方,雙手高舉鼓棒擊鼓助戰,露出欲勝的微笑,皆栩栩如生,大有一派兵強馬壯、戰功輝煌之勢。高24—26厘米。

  ④文吏俑。頭戴高冠,身著折領衣,下裳至足,氣宇軒昂,麵露微笑,儀態溫文,雙手籠袖拱手胸前,頗有足智多謀之儀態。高22—27厘米。

  ⑤侍從俑。男侍從俑頭戴帽,身著折領或翻領衣,下裳至足,手曲於胸,麵相畏懼或微笑。女侍從俑眉目清秀,發作單髻,或綰盤於頭,皆身段修長,上胸袒露,長裙曳地,手持鏡盒、杯、抹巾等,均儀態端莊,表情溫順,無論男、女侍從俑,皆形象真切。高23—25厘米。

  ⑥樂伎俑。頭綰高髻,眉宇秀雅,五官端麗,或彈琵琶,或拍腰鼓,均袒胸著裙,作跪坐演奏,神態自然,既表現了悠閑自娛的情態,又有伴奏之激情。高18厘米。

  ⑦牽馬、牽駱駝俑。頭結巾,身穿圓領衣,足著褐色長筒靴,麵善純樸,將馴馬、駝如馴子的愛撫心理刻塑得淋漓盡致。高24厘米。

  (2)動物俑

  ①人首鳥身俑。昂首挺胸,首發中分綰髻,麵像秀美,腰身直平,展翅欲飛,翅羽鱗次清晰,尾羽翹立,足爪著地,似欲立即騰飛之狀,全形略似飛天女神。高8厘米。

  ②生肖俑。生肖俑共12個,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此僅有龍、馬、羊。為龍首、馬首、羊首人身,皆穿折領寬袖衣,雙手執笏板於胸前,盤腿而坐,衣衫飄逸,遮蓋雙腿足。高18厘米。

  ③馬俑。頭小耳立,鬃毛飄立,四肢結實,身配鞍、鐙,頸臂圍飾響鈴,前腿挺直,後腿下蹲,作即將奔跑或整裝待發狀。高16—22厘米。

  ④駱駝俑。作行走回首探望狀,嘴半張欲叫,背脊雙峰凸起,峰間馱囊袋,後尾下垂,駱駝特征塑造逼真。高23厘米。

  ⑤牛俑。昂首立耳,肩峰拱凸,身軀肥壯,尾下垂。口銜鑣,鼓眼,作奮力前奔狀。高15厘米。

  ⑥家禽俑。有羽毛豐厚、伏臥欲起的母雞,有昂首、凝視、鳴叫的小鴨,無不生動傳神。長8—9厘米。

  據《四川萬縣唐墓》記載四川省博物館:《四川萬縣唐墓》,載《考古學報》1980年第4期,第505—510頁。總計以上瓷塑與瓷器日用品器共計103件,日用器(包括冥器)22件,瓷塑象生瓷81件。

  在瓷塑81件中,文吏俑12件,侍從、樂伎俑19件,一般動物俑6件,總計37件;武吏、武士及武裝戰馬、駱駝、牛等共計44件。文武俑兩者比較,後者多於前者,這是為什麽?武吏俑中15件,即有10件胡人俑;武士俑2件全為胡人俑;男侍從俑2件,也有1件胡人俑;還有牽馬、駱駝俑中6件仍有3件為胡人俑。總計胡人俑共計18個,這是為什麽?

  從科學與藝術的角度看,以上瓷俑,不啻是藝術精湛,就其瓷的質地,釉色的勻淨,色澤的蒼翠,數量之多,都是現階段我國唐代出土青瓷俑中罕見的珍品,這位墓主人他為什麽能擁有這麽多瓷器珍品,其原因何在?而在唐代瓷質最優的當為浙江的越窯,筆者卻以之為湖南湘陰窯所產,其根據又是什麽?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細細研究,認真探索的。

  以上諸多為什麽已事隔13個世紀有半,要今人所答,其難度較大,為了弄清墓主的基本情況,即他的出身、籍貫、經曆、地位,等等,首先要研讀墓誌,遺憾的是因早年被盜,盜洞入水,墓誌銘文在1300多年中,長期受到水土侵蝕,誌文大多漫漶剝蝕脫落,所餘僅是依稀的隻言片語,無法貫通成文,看不見墓主人姓名、理不清其經曆,但還是隻有從殘存誌文中尋其蛛絲馬跡,然後再根據線索查正史、方誌或與傳說。其墓誌存文:

  第一塊殘文:

  前剝蝕“(應為‘漢’)王南郡太守虹”後剝蝕,“大夫巫山。”

  “詔封天水郡公尚漢南縣主。”

  “社擅穠華飛。”

  “貞觀六年除灃州刺史十一年遷□州。”

  “溢感心疾逮乎墓齒服闋除陵州刺史。”

  “遷永州刺史汜林遐鎮靈丘奧壤川陸殷。”

  “君繩禁暴化行風德威駭三湘聲馳七裏。”

  “交踰萬夫而翹首。”

  第二塊殘文:

  前剝蝕:“州□南浦縣萬州”後剝蝕“蘭堂有愛。”

  “徽於景末。”

  “皇姬。”

  根據以上殘文,再從地方誌《夔州誌》中覓其與誌文相關內容或記述,果在《夔州誌》中找到與殘文內容一致的記載:“冉仁才,字徽文……義寧二年(隋末公元618年,唐開國之年)平綠郎有功,秩金紫光祿大夫涇州刺史(今甘肅涇川縣),封巫山公。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詔加前開國食邑持節浦州(今重慶萬州)刺史。貞觀六年(公元631年)遷灃州(今湖南灃縣)。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入朝優詔,遷使持永州(今湖南陵零縣)刺史,三年九月卒於任,年五十六……五年歸葬萬州南浦之萬輔山……”四川省博物館:《四川萬縣唐墓》,載《考古學報》1980年第4期,第513頁。

  綜上墓誌殘文與方誌記載,兩相對比補充,以民間傳說和正史對照,即可撰寫出一個真實的曆史故事。

  冉仁才夫婦墓地,在今重慶萬州駙馬村,當地群眾稱這圓錐形土堆為“駙馬墳”。從兩塊墓誌殘文中的“公尚漢南縣主”與“皇姬”記載推測,該墓當是冉仁才夫婦墓。據《二十五史·新唐書·百官誌》卷四十六中記載,“皇姑為大長公主,正一品;姊為長公主,女為公主,皆視一品;皇太子女為郡主,從一品;親王為縣主,從二品”。由此可見,冉仁才是真正的皇親國戚,民間千百年來傳為“駙馬墳”,名不虛傳。

  冉仁才,祖籍今三峽庫區重慶萬州,唐稱浦州,生於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自幼聰慧過人,習文尚武,性格豪爽仗義,文武雙全,20歲左右即叱吒風雲。

  他的孩提時代,是隋興盛之時,青少年時正是隋煬帝殘暴統治時期,他親眼目睹了隋煬帝的驕奢淫逸、窮兵黷武,《隋書·楊玄感傳》卷七十記載:“黃河之北,則千裏無煙;江淮之間,則鞠為茂草”,骸骨遍原野,到處是一片荒涼悲慘的景象,年20歲左右的冉仁才即投筆從戎伐隋,於隋末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亦即大唐開國之年的唐大德元年,在平隋綠郎之戰中,戰功赫赫,成為大唐帝國開國元勳之一,當時的冉仁才年僅22歲。唐高祖李淵視其戰績卓著,氣宇不凡,前途遠大,賜其“秩金紫光祿大夫甘肅涇州刺史”之職,封巫山公,不僅如此,還將親王漢南縣主與之婚配聯姻,召為“駙馬”;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即大唐開國的第二年,又加其為前開國食邑持節浦州(今重慶萬州)刺史。在任職期間,他貫徹唐高祖李淵的安民思想,體察民情,吸取隋亡的教訓,革除弊政,輕徭薄賦,冉仁才在李淵督導下,為後來的貞觀之治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唐太宗於貞觀初,改組中央機構,把有保守思想的官員免職,起用有才能的官吏並委以重任,即“擇天下賢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事”,唐太宗表示自己“居深宮之中,視聽不及遠,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輩實理亂所係,尤須得人”,(《貞觀政要》卷三)他親自過目都督、刺史的選用,並把各都督、刺史的名字寫在屏風上,凡做“善事”的就在其名下記上一筆。興許就是這記上一筆的累計,唐太宗李世民見冉仁才政績優著,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將其遷任湖南灃州(今湖南灃縣)刺史。唐太宗在用人上的政略也錄著於《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四之中:“為官擇人,唯才是與;苟或不才,雖親不用”。在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組織李靖等13人,為諸道黜陟大使,到各地巡查,升遷廉吏,征罰貪官,“問民間疾苦”。冉仁才經過查核,當為廉吏,至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遷為陵州(今四川仁壽縣)刺史,大約在陵州任職十五年之久。唐高宗李治即位,改元永徽,承其父製。永徽二年(公元652年),冉仁才遷任永州(今湖南陵零縣)刺史,永徽三年逝於任上,年56歲。世稱其政績“禁暴化行風德威駭三湘,聲馳七裏”。三湘即今湘潭、湘鄉、湘陰;七裏即雲夢澤,包括今湖南益陽、湘陰以北,湖北江陵、安縣以南,武漢以西的廣大地域。綜冉仁才仕途經曆,從22歲到56歲,共34年。曆任甘肅、四川、湖南等地刺史。州刺史是國家地方機構,全國州、縣按戶口多少為計,州分上、中、下,上州三萬戶以上,中州二萬戶以上,下州一萬戶以上。五千戶以上為上縣,二千戶以上為中縣,一千戶以上為中下縣。州、縣的長官和主要屬吏都由中央任免。州、縣官員一方麵要負責刑獄治安、征斂賦役;另一方麵要“宣揚德化”、“功課農桑”、“務知百姓之疾苦”《中國史稿》第4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9頁。

  冉仁才履職之時,正是唐武德、貞觀三十多年的太平盛時,唐代成為一個強大的封建帝國。它的版圖東及於海,西逾蔥嶺,北過大漠,南至臨邑,東西九千五百餘裏,南北一萬零九百餘裏。全國人口由初唐二百多萬戶增至三百八十萬戶。社會經濟出現初步繁榮。據記載,“流散者鹹歸鄉裏,鬥米不過三四錢”;“馬牛布野”、“於斯之時,天下以一縑易一馬”;“東至於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履不齎糧,給取於道路”。這種經濟上的繁榮,政治上的穩定,就是唐代的“貞觀之治”《中國史稿》第4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2頁。冉仁才一生勤政愛民,最後積勞成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冉仁才作為唐代的開國元勳,其英雄事跡可歌可泣,而那些珍貴的唐代瓷塑也為人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

  冉仁才逝於唐永徽三年,五年遷葬南浦。照傳統的“落葉歸根”觀念,應當年送歸故裏,為何遲滯兩年後?推其原因,大約有二:一是唐高宗即位不久,國舅長孫無忌、大臣褚遂良輔政,貴族與官僚集團利益衝突,無暇顧及親王冉仁才駙馬之後事;二是冉妻縣主還健在,到永徽五年(公元655年)才去世,中國封建婚姻必是女隨夫,故遲至永徽五年。冉仁才夫婦曾於武德二年衣錦還鄉任南浦刺史,身為駙馬,遷葬時葬禮隆重,當地家喻戶曉,所以其墓被稱為“駙馬墳”流傳後世。

  關於陪葬品之豐富,凡生前所見所擁有的,在墓中均有,這當是初唐時,在統治集團和豪門貴戚中,還殘襲有東漢三國之時“視死如事生”的迷信觀念的流露。其瓷塑中文武官吏和軍備戰馬齊備,人俑之中武俑和胡人俑比例大,這應與墓主人出身武將,因戰功而榮升“駙馬”有直接關係,特別是與武將與私家部曲隊伍強大,戰功卓著,希望來世再享富貴榮華的意識相關。胡人為私家武裝,並非始於唐,東漢、兩晉南北朝時期皆有,隻不過此墓甚為突出,其原因興許是冉仁才去世時,正是“貞觀之治”後,唐之版圖擴大,國富民強,中外交流更為廣泛,邊鄰的胡人來唐謀生充當奴仆或私家武裝護衛更普及與時尚。

  瓷器中的藝術珍品出自湖南湘陰窯之理由何在?

  第一,墓主人曾先後,特別去世時均在湖南任職,就地選用陪葬品是必然的。

  第二,在隋至初唐,湘陰窯瓷塑趨向精細,它亦燒製過禽獸瓷塑,如駱駝、牛、山羊、小狗、鵝、鴨。人物俑中有翁仲、武士執壺的男俑、持缽的高髻女俑、身著百褶裙的樂隊中有擊腰鼓……手彈琵琶的美女。人頭鳥身的怪物、昂首欲奔的駿馬和奇形怪狀的十二生肖俑,手牽駱駝的胡人等周世榮:《嶽州窯源流考》,載周世榮《金石瓷印考古論叢》,嶽麓書社1998年版,第88頁。這些瓷塑品種類型和形象與冉仁才墓的瓷塑均大同小異。

  第三,湘陰窯燒青瓷瓷塑曆史悠久,自三國兩晉即有燒造,如西晉永寧二年(公元302年)墓即有很成熟的青瓷俑。據《試探湘陰窯雕塑》介紹,其雕塑瓷胎色基本為青灰或灰白,青釉玻璃質感強,釉色青綠,有細小開片丁送來:《試探湘陰窯雕塑》,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9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頁。這些特征與冉仁才墓青瓷毫無差異。

  第四,冉仁才墓,是皇親國戚之墓,所用之瓷當為官窯燒造,湘陰窯能燒官窯貢瓷嗎?據周世榮等先生之《漢唐湘陰窯青瓷》介紹,1997年在湘陰縣城馬王墈南朝至隋的龍窯中,即有青瓷碗印有“大官”二字,湖南省博物館也收藏有“大官”杯,由此證明湘陰窯曾為官方燒過專製的飲食器周世榮、郭寅儀、周曉赤:《漢唐湘陰窯青瓷》,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9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8頁,。再據劉永池《淺談湘陰窯》中所言,“湘陰窯在南朝至唐中葉為官辦窯廠”劉永池:《淺談湘陰窯》,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9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頁。

  根據以上四點,筆者認為冉仁才墓瓷塑,應是湘陰窯所燒。同時,冉仁才墓出土這批青瓷藝術品,更有根有據地豐富完善了以上諸家的推論,再現了一千多年前的湘陰窯以及我國青瓷藝術的輝煌。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有初唐湘陰窯青瓷,主要是小碗,斂口、圓腹壁、環足,胎灰白,釉色青黃,積釉處呈青綠色,有垂流,內滿釉,外下腹脛足無釉。做工較細,具有隋的遺風,高5.5厘米,口徑8.5厘米,足徑3厘米。

  2.越窯青瓷

  越窯曆史悠久,在商周時期就製造原始青瓷,到漢又率先創造了成熟的青瓷,至唐代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浙江青瓷窯係。其分布範圍以餘姚上林湖為中心,東有寧波、奉化;南有嵊縣、仙居、臨海、黃岩、樂清;西有上虞、紹興、諸暨;北有慈溪等縣市。

  越窯又稱越州窯,因主產區唐時屬越州而得名。唐代是越窯生產的全盛時期,尤以中唐至五代是它繁榮的黃金時節,所產之青瓷不僅全國共享,還遠銷中亞及海外。其瓷質、造型、色釉之美,在中晚唐詩文中,留下來不少讚美的詩篇、佳句。如陸羽《茶經》“碗,越州上,鼎州次……越瓷美玉”;顧況《茶賦》“越泥似玉之甌”;孟郊《憑周況先輩於朝賢乞茶》“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陸龜蒙以《秘色越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茶甌》“豈如珪璧姿,又有煙嵐色”中的名句,精辟地概括了越窯之質美、形美、色美。

  越窯的釉,雖以千峰翠色的秘色為時尚,並為眾窯之首,但也有少量的刻花、畫花、印花和鏤雕,晚唐還出現了釉下褐彩與絞胎釉裝飾,但並未發展起來,而是很快消失了,其刻畫、印花技法則得到繼續發展。

  這時主要產品有碗、盤、壺、罌、瓶、罐、杯、盞托、粉盒、水盂、唾壺等十餘種。

  三峽庫區出土的越窯瓷器,主要是碗。

  (1)青釉平足碗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敞口,斜弧壁,平足(假圈足),外足底有清晰的割線紋,胎灰白,釉色為艾青色,內滿釉,外下腹脛無釉,釉薄而勻,從工藝與釉色看,當為初唐之器。高3.8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3.3厘米。

  (2)青釉玉璧足碗一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敞口,厚唇沿,斜腹壁,玉璧底,內滿釉,外下腹脛無釉,釉色青黃,積釉處呈青綠色。高3.8厘米,口徑14.5厘米,足徑5厘米。玉璧底為中唐始有,故當為中唐產品。

  (3)青釉玉璧足碗二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圓唇,斜直壁,玉璧底,胎灰白,釉色青黃,厚薄不勻,內外滿釉,僅璧底無釉,璧內積釉處呈碧色,施釉較工細。高5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6.3厘米。從施釉工藝與造型判斷,當為晚唐之作。

  3.邢窯白瓷

  邢窯位於河北省臨城、內丘一帶,它始燒於隋,盛於唐,衰於五代。從調查與試掘的邢窯白瓷標本判斷,它曾有兩次輝煌的成就,一是隋代的高細白瓷,胎薄釉潤,透影性強,其瓷化程度非中唐細白瓷可比,創造了短暫的神話般的成就;二是中唐時,這是邢窯白瓷發展的第二次輝煌時期,其產品豐富,胎細釉白,陸羽《茶經》有“類銀”、“類雪”的頌讚,不僅曾以新興商品盛銷國內,還遠銷西亞及東非,轟動世界。主要產品有碗、壺、粉盒、盞托、盤、杯、瓶、缽、盆、罐、硯、瓷塑等。其碗底特點是腹壁變淺,有敞口圓唇,除平足(假圈足)外,細白瓷較多出現玉璧底,執壺為圓管狀短流,複式係耳,鼓腹或深長腹,足為平底或平足等,從整個產品及峽區出土邢窯白瓷看,精粗具備、良莠不齊。唐李肇《國史補》所言“內丘白瓷甌……天下無貴賤通用之”是極其真實的客觀寫照。

  五代時期,因戰亂,邢窯遭到破壞,隻維持少量生產,並以碗、盤為主。釉下多施化妝土,且外壁施半釉,釉色發黃。

  峽區的巫山、奉節、萬州、雲陽、忠縣等地均出土有邢窯白瓷,而以雲陽、萬州為主。僅以雲陽明月壩遺址為例,就2002年發掘統計,能複原的碗、盤即達30餘件,其在萬州之數亦有不少。現僅以能複原的碗、盤擇其不同形式簡介:

  (1)唐代邢窯白瓷碗

  ①敞口圓唇碗。2001年西北大學考古專業師生發掘於萬州中壩子,敞口,圓唇,斜腹壁,玉璧底,內外滿釉,釉潤澤亮麗,積釉處白中閃青,做工精細。為裝燒之便,僅玉璧底之肉無釉,是邢窯之佳作。高4厘米,口徑13.5厘米,足徑6厘米。

  ②敞口厚唇碗(又稱唇口)。2002年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考古隊發掘於雲陽明月壩遺址,這種形式的碗較多,有的為斜弧壁,有的為斜直壁,但均為玉璧底,多內有三支燒痕,內外滿釉,玉璧底全無釉,積釉處呈青白色。高4—4.2厘米,口徑13.5—14厘米,足徑5.4—6厘米不等。

  ③敞口環足碗。2002年出土於雲陽明月壩遺址,敞口,厚唇或寬凸沿,斜直壁,環足,下足有漏釉,或有氣泡與垂流現象,底無釉,積釉處仍呈青白色。高4—4.2厘米,口徑14—15厘米,足徑5.8—6.2厘米。

  ④敞口寬沿環足碗。出土地點同上,敞口,外沿寬厚,斜直壁,環足(即淺環底),內外滿釉,底足無釉,釉色微黃,積釉處呈青白色。高4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4厘米。

  (2)五代邢窯白瓷碗

  ①敞口,厚圓唇,斜弧壁,玉璧底,釉色白中閃黃,且略有垂流,下腹脛無釉。高5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6厘米。

  ②敞口,外寬鼓凸沿,有斜弧壁與斜直壁,環足,釉下有化妝土,下腹脛無釉,有的有釉呈垂流或厚薄不勻。高4—5厘米,口徑14—15厘米,足徑5.5—6.2厘米不等。以上兩式五代邢窯白瓷皆出土於雲陽明月壩遺址。

  4.定窯白瓷

  定窯位於河北省曲陽澗磁村以東,西燕山一帶,以燒白瓷為主。到晚唐臻至成熟,進入五代是它的第一個高峰。晚唐時期碗的特征多仿邢窯,均敞口,厚唇(又稱唇口),斜弧壁,玉璧底或環足並用。至五代,挖足定型,且自成一格,器足多采用窄而輕便的圈足,傳統的玉璧底,厚重的環足退出曆史舞台,在裝飾上已出現劃花、印花,造型上其碗、盤多流行花口器。

  峽區出土定窯白瓷,筆者所得出土物,僅有五代的碗、盤。

  (1)定窯六出花口碗

  2002年雲陽出土。侈口,口作六出蓮花瓣狀,斜直壁,窄圈足,造型端莊輕盈靈秀,釉色白潤,積釉處略帶青白色,內外壁滿釉,僅外底無釉,是典型的五代定窯的佳作。高5.3厘米,口徑16厘米,足徑7.3厘米。

  (2)定窯六出花口盤

  2002年雲陽出土。侈口,口作六出蓮花瓣形,斜直壁,坦底,內底三支燒痕,窄圈足。釉色白中閃黃,內滿釉,外脛足局部無釉,有縮釉現象,底無釉。高5.2厘米,口徑13.2厘米,足徑7.6厘米。

  以上兩件五代碗、盤定窯器,均出土於雲陽明月壩唐宋寺廟遺址的踏道下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考古係、重慶雲陽縣文管所:《重慶市雲陽明月壩唐宋寺廟遺址發掘簡報》,載《文物》,2006年第1期,第30頁。以此為據,明月壩寺廟可能興建於唐,到五代擴建時將定窯白瓷珍藏於下;又或許此廟即初建於五代。

  5.長沙窯

  長沙窯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西北郊的銅官鎮石渚湖的瓦渣坪,故又名“銅官窯”或“瓦渣坪窯”。其占地麵積約20萬平方米。東南臨石渚湖,西南濱湘江。它是在嶽州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民間窯場,始燒於中唐,盛於晚唐,終於五代。最初以燒青瓷為主,至中唐末晚唐初,則盛燒高溫釉下彩繪及各式模印貼花,尤以釉下彩繪詩文書法繪畫震驚於世,不僅暢銷國內外,而且還成為我國外銷東南亞、西亞及東非的商貿陶瓷的大宗商品瓷。

  三峽區域在過去的考古發掘與文獻中,未曾見有長沙窯瓷器的記載,但在三峽樞紐水利工程興建中,經大麵積搶救性的考古發掘,在忠縣、萬州、雲陽、奉節、巫山、巴東和秭歸等地的墓葬遺址裏多有出土,現遴選其要簡述如下:

  (1)枕

  豬腰形,這種類似的枕在雲陽明月壩即有三殘件。此件於2001年萬州中壩子遺址出土。高6.5厘米,枕麵14.8厘米×9.4厘米。施乳白釉,釉下用褐彩線描輔以淡綠色填染,勾繪一昂首展翅欲飛的小鳥與雙翼展平、彎腰俯視欲啜水草的蜻蜓。整個畫麵著筆不多,但卻充分向人們展示了一幅自由和諧的初夏田野氛圍的大自然盛景,賞閱中引人入勝,令人浮想聯翩,不難想象長沙窯瓷繪師對大自然之深愛與諳熟,傾注於繪畫的主觀表現,是多麽的執著、坦誠、熾熱,充滿了無盡的靈氣與美趣。

  (2)虎子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盤口,短直頸,扁鼓腹,腹背鼓凸設一扁提梁,平足,黑釉,下腹脛足無釉,造型別致新穎。

  (3)唾壺

  1999年奉節上關遺址出土,敞口,束頸,圓鼓腹,平足,胎黃白,芒口,通身施綠釉,僅下足無釉,釉勻工細,造型規正秀美。高16.6厘米,口徑16.4厘米,足徑6厘米。

  (4)香爐

  2002年雲陽明月壩出土,侈口,寬沿,直腹上有三寬凸棱,平底,腹底間設五柱形足。通身施乳白釉,爐底無釉。

  (5)燈

  雲陽、奉節、巫山均有出土,以2002年出土為例。斂口,淺弧壁,平足,燈內有紐係。有黃褐釉、黑釉,下脛足無釉。高3.8—4厘米,口徑11—12厘米,足徑4.2—4.4厘米。

  (6)硯

  2002年雲陽明月壩出土,厚沿唇,直口,直腹,硯麵微凸,周圍凹陷,外沿下寬十八柱形足環繞。乳白釉,硯麵與底無釉。

  (7)水注

  2001年萬州中壩子遺址出土,有兩式,侈口或斂口,扁鼓腹或圓鼓腹,皆平足,肩上附加堆鳥翅,正中兩端設短流及鳥尾(尾殘缺),胎黃白,施青黃釉,釉下彩繪柳葉形褐彩或褐綠彩,紋飾隨意而簡雅。高5.5—6厘米,口徑4—4.5厘米,足徑5.8—6厘米。

  (8)洗

  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斂口,唇沿微侈,肩平凸,圓鼓腹,平足微外侈。施青黃釉,下脛足無釉,胎黃白,釉下作對稱四株綠色芳草紋於腹上。高7.8厘米,口徑5厘米,足徑5厘米。

  (9)碗

  雲陽、萬州、巫山等多有出土,有深型、淺型兩式。

  深型碗。①2002年雲陽明月壩出土,有直口,方唇,深弧壁,平足,胎色黃白,青黃釉,有化妝土,下腹足無釉;②侈口卷沿(出土地同前),斜腹壁,玉璧底,釉色青黃,下腹足無釉;③斂口,圓腹壁,玉璧底,釉色青黃有垂流,下脛足無釉,胎黃白(2001年巫山碚石出土),高5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6.3厘米。此型碗,在2002年雲陽明月壩有內外施褐綠放射狀花紋碗。

  淺型碗。皆斂口,寬沿或窄圓唇,以寬沿為主。2001年萬州中壩子遺址出土一斂口、寬沿、斜弧壁、玉璧底繪蓮花紋碗,高5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6.3厘米。雖已殘缺,但畫工精細,先用綠色寬筆勾出花瓣輪廓,再以褐色細描經脈,用筆嚴謹而瀟灑,情趣盎然。其他淺型碗,雲陽出土一件,餘均為萬州出土,多施青黃釉或米黃釉,釉下繪褐綠折枝花或放射狀花綠彩。此外,還有雲陽明月壩出土的各式殘件,無論繪小鳥、螳螂、卷雲紋或風吹搖曳的小草,團扇形的棕葉等,多為寫意畫,雖僅以褐綠彩敷色,仍有雅麗之美,並拙樸中顯生動,簡淡中見神氣;僅寥寥數筆,似不依法度,不依規矩,而所狀物象栩栩如生溢於畫麵。

  (10)盤

  有斂口或敞口,均於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

  斂口,寬沿,斜弧壁,環足。黑釉,內壁露胎處呈弧線方塊,點繪隨筆無形無矩,似字非文的裝飾,外釉為規矩有序的四連弧形,餘無釉。高3.6厘米,口徑14厘米,足徑5.2厘米。

  敞口,五出花口沿,折腹坦底,環足。青綠釉,釉下繪放射狀的淺墨綠彩繪,具有濃淡深淺的浸潤感,著彩於有意無意之間,簡雅意深。高3.5厘米,口徑14厘米,足徑5.5厘米。

  (11)盒

  ①青黃釉褐彩盒。2002年奉節寶塔坪遺址出土。這種盒依據其用途用可稱作書油盒、茶盒等。其形,子母口,直筒腹,下腹內收呈平底。蓋麵鼓凸為四級圓麵,一至三級飾有隨意揮寫的條形褐彩。盒底飾釉,粗疏有漏釉現象,有白色化妝土,胎灰白。高6.1厘米,口徑8厘米,足徑5.8厘米。

  ②綠釉點黃彩小盒。2008年重慶洛磧出土。圓形,蓋麵平凸,盒身有子榫,直腹平底,外壁施綠釉點黃彩,黃綠相間,簡雅而不失風韻,別具一格。高2.5厘米,口徑4.3厘米,足徑3厘米。

  (12)雙耳罐

  忠縣、萬州、雲陽、奉節、巫山、巴東、秭歸等地均有出土。

  其形式,有盤口圓鼓腹、侈口瓜棱腹、侈口深圓腹三種。除盤口雙耳罐為平足,餘皆平底。釉色有青黃、醬黃、乳白、黑色等。在萬州、奉節、巴東、秭歸出土,其紋飾有青黃釉下繪綠色單圈聯珠紋,另在雲陽、奉節、萬州出土的罐有釉下綠色圓圈聯珠紋點褐點,又有於綠色聯珠紋外以褐色桃形聯珠紋相間組合的紋飾。此外還有在罐之肩腹貼模印椰棗對鳥紋、桫欏樹圍欄紋等紋飾。

  其耳係,有絞繩耳、泥條耳、模印耳。其中模印耳獨具特色,是其他窯係所沒有的。所謂模印耳,即先預製好紋模,用泥模印成型,而後貼附於罐上,既有使用價值又具有欣賞的內涵。模印耳中,有環鈕卷雲吊穗耳、方紐桃形耳、方紐領帶式耳,其中以環紐變化較多,雖皆環形卷雲紋,而吊穗之數量與形式卻很少雷同。如萬州中壩子遺址出土的醬黃釉環紐卷雲紋吊穗耳,與長沙窯出土的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模印紋相似,但卻有不同。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的環紐卷雲紋吊穗耳之耳式又與長沙窯大中八年(854年)印模紋樣相似。此外,雲陽出土的方紐桃形耳,加飾有圓圈聯珠紋並有“上下”二字,圓圈聯珠紋以三四圈裝飾,其三圈聯珠紋桃形耳,與長沙窯大和五年(831年)印模紋樣相似。方紐領帶式耳,僅形狀而言,與元和三年(808年)模印紐相似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合編:《長沙窯》,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第194頁。但它既有聯珠紋,還有“屈”字或人物等。高5—18厘米,口徑8.8—12厘米,底徑6.5—13厘米。

  (13)壺

  忠縣、萬州、雲陽、奉節、巫山、巴東、秭歸等均有出土。

  ①喇叭口,長頸,六至八棱短流,深圓腹,平足,胎黃白,釉色有綠色無紋,青黃色釉,從頸下至腹點染似條形或橢圓狀的黑彩、乳白釉點染淡紅色夾綠彩,具有國畫的浸染味。高14.5—21厘米,口徑8—9.5厘米,足徑8—11厘米。

  ②喇叭口,長頸,瓜棱壺,六棱短流,平足,青黃釉,脛足無釉,釉有垂流現象,腹上有釉下彩行書詩文,殘存“高山鳥啼”四字。

  ③侈口,短頸,六棱短流,深圓腹或瓜棱腹,平足微外撇,肩作雙複式係橫耳或豎耳,在上腹兩端點染黃色或黑褐圓塊裝飾,釉色有青黃、青綠,下脛足無釉,胎黃白。高20.5—21厘米,口徑8.8—9.5厘米,足徑11.3—12厘米。

  ④盤口、卷沿,短束頸,六棱短流,瓜棱腹,下殘,肩作複式二豎耳,腹上點繪褐綠色聯珠紋。殘高15厘米。

  ⑤青釉褐彩雙係壺,2008年重慶洛磧出土。侈口,卷沿,短頸,肩有八棱短流,扁平把手,有對稱模印之二立耳,圓鼓腹,餅足,足壁微外撇。釉色青黃泛白,下脛足底無釉,釉下有白色化妝土。肩腹飾三褐色圓形斑塊,以及模印n形龍,龍頭尾與下部的靈芝相連,扁平把手模印二方連續對鳥(鳳)紋及鳥啜椰樹紋,紋飾清晰,含義深邃,既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與靈芝,又有充滿了西亞風情的椰樹對鳥紋,實具中西合璧之美,既具有商品價值又代表了較高的審美情趣,不僅受到國人的歡迎,也為域外人所喜愛。此器造型與紋飾的組合,是目前考古發掘與傳世品中的新發現,無論是曆史與藝術價值均讓人讚歎!透過它,隱現出一千三百多年前中西文化交融的身影。高16.3厘米,口徑9厘米,足徑8.8厘米。

  ⑥喇叭口,長頸,長曲管狀流,橢圓腹,底足外撇,把手殘。有施青黃釉或白釉,釉下彩繪綠彩或褐綠彩雙用,畫麵似胸有所成而任意抒發的大寫意畫,看似無法規,隨意草率,似花非花,似樹非樹,似行雲流水又非行雲流水,卻意味深邃,讓人遐想不已。如萬州中壩子遺址出土的青黃釉綠彩畫執壺,用筆流暢簡約,敷色淡雅,抽象中依稀可見似樹非樹,似山野非山野,朦朧迷人。又如雲陽出土的白釉綠彩繪畫執壺,無論是有意點染的花朵,還是無意穿插的樹枝,皆運筆飄逸,在寫意之間又關聯寫實,生機盎然,具有寫實與寫意,抽象與具象共存,充分展示了長沙窯瓷藝畫師們的綜合表現能力。再如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的褐綠彩畫執壺,行筆酣暢,隨意點染,遠山著色淺淡朦朧,隱約曠遠;近山用色濃麗清新,層巒疊翠,山峰林立,有不似之似的“意似”,是極其概括的環境寫生畫,表現了瓷藝畫師們興致所至,情之所趨,一氣嗬成之感,具有無盡的靈氣。

  此外,在忠縣、雲陽還出土一些注壺殘件,以珠點聯線組成的聯珠圖案奔放而有禪意,具有異國情調的模印貼花工筆縝密,勾勒精微,刻刀嫻熟,人物紋有騎士、孩童,動植物紋有展翅飛舞的蝴蝶,用心覓食的鳥啜椰棗紋、團花椰棗紋等。

  (14)瓷塑小件

  在雲陽、奉節出土有手法自由、造型隨意、刀法靈動,不囿於絕對的具象,卻又不離其具象,在寫實與寫意之間的瓷塑小件。有張口揚首遠視,四肢著地欲起的瑞獸和尖耳、缺唇、鼓眼、肥胖短尾、膽小謹慎的小兔以及雙腿足伏地、兩翼欲展、生性慈愛的母雞,這些瓷塑小品,無一不閃爍出作者在創作中感性的火花和理性的光芒。

  6.邛窯

  邛窯在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至唐、五代是它的輝煌時期,三峽地區由下而上,秭歸、巴東、巫山、奉節、萬州、雲陽、忠縣、豐都等地均有邛窯瓷器出土,主要有文具、生活用器、餐具等。

  (1)硯

  2002年忠縣出土的圓硯,釉色青黃、硯麵微鼓凸,硯壁多足,約10—12柱形足。

  (2)洗

  為文房中洗筆之用,斂口,圓唇,圓鼓腹,圜底或平底,釉下多飾白色化妝土,乳白釉,下腹足無釉。多於肩腹上飾釉下聯珠紋,有兩圈聯珠紋上下排列,中間隔一單圈聯珠紋,或於肩下作等距四圓圈聯珠紋,或繪褐彩花卉紋。露胎處呈鐵紅色或磚紅色,做工規矩,紋飾簡潔。20世紀末以及2002年在巫山、奉節、雲陽、忠縣均有出土。高9.6—11.8厘米,口徑13.4—15.7厘米,底徑8.3厘米。

  (3)熏爐

  2002年巴東舊縣坪出土,斂口,內圓弧壁,外壁上腹貼附三層模印綠釉蓮花瓣,組成盛開綻放的出水芙蓉,腹下作菊瓣紋喇叭口,托於黃綠釉的半圓雕瑞獸柱形座上。

  此爐做工精細,工序較多,如綻放的蓮花瓣共有三層,每層花瓣的印模各不相同,是根據各層花片伸展曲直的生態模擬仿製,最後按其序貼附於上組成栩栩如生的出水芙蓉花朵,爐座亦是單件雕塑而後粘合成一體。以模印蓮花紋為爐或燈之裝飾,是邛窯的獨創,甚而還有於蓮花模印紋上刻畫人物、瑞獸以及佛教意味明顯的手持橄欖枝的飛天女神等。

  (4)五足爐

  2001年忠縣中壩遺址出土,直口,寬沿,腹下等距離5外張高足,釉黃褐色,僅施於口和沿麵,露胎處呈鐵紅色。高7.5厘米,口徑13厘米。

  (5)燈

  有碟形燈與夾層燈。碟形燈,2001年巫山古城遺址出土,敞口,厚圓唇,斜壁,平足,內壁黃褐釉,口沿部分有黑褐釉,外壁無釉,此形燈為五代作品。高4厘米,口徑14.5厘米,足徑5厘米。夾層燈,又名省油燈,2001年奉節寶塔坪遺址出土,敞口,雙層圓腹壁,平足,麵有雙紐,釉青綠,外半釉,高4.5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5.5厘米中國曆史博物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重慶市文化局、奉節文管所:《奉節魚複浦遺址2001年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2001卷上》,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頁。

  (6)罐

  罐的形製有盤口四係罐、四耳圓鼓腹罐、雙耳罐、無係罐等。

  ①盤口四係罐。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敞口盤壁束頸,深圓鼓腹,於肩頸處設四等距複式耳,平足。施青黃釉,釉下有化妝土,下腹足無釉,露胎處呈鐵紅色。高12.5厘米,口徑5.5厘米,足徑5厘米。此罐還有隋代盤口四係罐的遺風,主要變化是由原來的泥條環耳演成為清晰的複式耳,其盤口壁已呈斜敞狀。

  ②四耳圓鼓腹罐。2001年奉節寶塔坪遺址出土,直口,圓唇,短直頸,圓鼓腹,平底,肩作四等距複式耳,施青黃半釉,上腹彩繪淺褐色形兩方連續紋。高18.8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15厘米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重慶奉節縣文管所:《奉節寶塔坪2001年唐宋明清墓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1卷上》,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頁。

  ③雙耳罐。2001年奉節寶塔坪遺址出土,斂口,圓唇,圓肩,深圓腹,平底,青釉,釉下有白色化妝土,下脛足無釉,露胎呈鐵黑色,頸上作粗壯對稱兩環耳,壓於凹弦紋上,滿腹刻畫線條流暢、清晰的卷草紋。高15厘米,口徑14厘米,底徑14.2厘米奉節“夔州民間藝術館”藏。。

  ④無係罐。2002年奉節寶塔坪遺址出土,斂口,細寬沿,短頸,深圓腹,平足微外撇。青黃釉,下腹無釉,胎鐵紅色,釉下繪褐彩拖尾雲紋及隨意點染用彩數筆,不依法度,不依規矩,有不似之似,簡約耐看。高29.8厘米,口徑8.8厘米,底徑6.8厘米。

  (7)瓶

  ①敞口瓶。2002年巴東舊縣坪出土,敞口,長頸,圓鼓腹,平足,青釉,縮釉明顯,胎青灰色,脛足無釉。高11厘米,口徑2.1厘米,底徑3.2厘米。

  ②盤口四係瓶。1999年奉節寶塔坪出土,盤口,長頸,深圓腹,平底。釉色青黃,底無釉,胎黃白色,肩設等距四雙勾複式係,於肩上點飾褐、綠兩圈聯珠紋,形體碩大,紋飾簡約,是難得的佳品。高47厘米。

  ③盤口長頸瓶。2001年奉節寶塔坪出土,青黃釉,釉色明潤亮麗,通身滿釉,底無釉,釉下有隨筆勾畫的綠彩,似葉非葉,散落腹上,而後再於釉上以流暢的筆調,刻畫出清晰靈動、展翅欲飛的聖鳥——鳳。此外,在奉節、豐都出土的盤口長頸瓶,皆青黃釉,或半釉或下腹脛無釉,露胎處呈鐵黑或磚紅色,或在釉下隨寫草草數筆以作裝飾,或在釉上精心刻畫三區卷草紋。高27—38厘米,口徑7—12.5厘米,底徑5.6—8厘米。

  (8)執壺

  ①喇叭形執壺。2001年奉節寶塔坪遺址出土,敞口,長頸,管狀曲流,圓肩深腹,平足,頸肩之間設雙勾複式把手。青黃釉,釉下有白色化妝土,下腹無釉,露胎處呈黃白色,上腹釉下信手筆畫連弧線紋一周,釉上刻畫卷草紋裝飾,另忠縣2001年出土執壺造型與前同,肩腹部有一凹弦紋,高16.3—17.3厘米,口徑7.7—7.9厘米,足徑8—8.7厘米。

  ②杯口執壺。2001年奉節寶塔坪出土,口微侈或敞口,束頸,斜肩,深圓腹,管狀曲流,頸肩之間設雙勾複式把手,平足。釉色青黃閃綠彩,釉下有化妝土,滿釉,底無釉,露胎處呈黃白色。釉下刻畫紋樣清晰,羽毛豐厚、飛舞的鳳鳥,邛窯之刻畫紋與鳳鳥一般多在釉上,而此則為釉下,是別出心裁的佳作。另2001年忠縣中壩遺址出土杯口執壺,乳白釉,外壁半釉,露胎處呈鐵黑色,釉下飾三圈褐色連弧紋,高17.3—19.5厘米,口徑7.7—8.2厘米,底徑8—8.7厘米。

  (9)盆

  2002年忠縣中壩遺址出土,斂口,寬沿,斜弧壁,平底。青黃釉,內壁釉下繪淡褐黃色與淡綠色相間的魚環繞遊弋水中,盆心點染褐、綠色花朵,整個畫麵用筆瀟灑,敷色單純,寥寥數筆,栩栩如生。

  (10)碗

  ①深腹碗。2001年雲陽明月壩出土。侈口,折腰,平足青灰釉,胎灰白,內底有五支燒疤痕,高6.5厘米,口徑16.5厘米,足徑7厘米。這種碗在萬州、巫山等地均有出土,但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萬州出土的一件淡藍色乳濁釉碗。敞口,斜弧束腰壁,環足,內滿釉,外下腹及底無釉,釉麵有小氣孔,其色極似金代的鈞窯,若以釉麵而論,可視為宋瓷,但其造型與出土時的共存物主要為長沙窯,因此該碗當為唐代之作,再從裝燒工藝看,此器內的五枚支燒疤痕即為邛窯的特點。以此器為據,可見在上世紀40年代,羅希成《蜀故別錄》裏所說:“邛窯影響宋瓷甚巨,鈞汝諸瓷,可為例證。”是有一定依據的。高5.5厘米,口徑19厘米,足徑7厘米。

  ②淺腹碗。2002年忠縣、雲陽、巴東均有出土。侈口、敞口或五出蓮花瓣口,均平足。施青黃或乳白釉,或口沿點褐彩,或繪單株植物紋,還有五出蓮花瓣口碗施黃釉,點褐綠斑彩,造型、紋飾及做工均為上乘。高3.8—4.2厘米,口徑15—17厘米,足徑6—6.5厘米。

  (11)盤

  ①小盤。2002年奉節寶塔坪出土,敞口,寬折沿,斜弧壁,坦底,圈足微外撇。青綠釉,釉下有化妝土,內外滿釉,外脛部分無釉,內外底有四支燒疤痕。高3.4厘米,口徑15.5厘米,足徑7.2厘米。

  ②大盤。2001年巴東舊縣坪出土,斂口,淺弧壁,坦底,平足。青黃釉,釉下繪約11株玉米植物紋。高9厘米,口徑32厘米,足徑18厘米。

  此外,2004年萬州下中村還出土不少邛窯殘片的盆、碗,其中的黃釉綠彩上刻畫的植物或卷草紋皆與邛窯遺址出土的黃釉褐綠彩上刻畫的卷草與琉璃場魚紋盤、邛窯花卉紋盤風格相似。

  (12)杯

  ①平足杯。1999年萬州蘇和坪出土,敞口,尖唇,收腰,折腹平足。青黃釉,釉下有化妝土,底足無釉,高6.1厘米,口徑8.1厘米,足徑3.4厘米重慶市博物館、萬州文管所:《萬州蘇和坪遺址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9卷》,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447頁。

  ②高足杯。1999年豐都玉溪坪遺址出土,侈口,直腹下圓收,喇叭高圈足,足柄有二凸弦紋。高8厘米,口徑6.2厘米,足徑3.3厘米,此杯造型和釉色與邛窯窯址出土的褐綠彩高足杯同質同形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豐都玉溪遺址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9卷》,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675頁。

  (13)瓷塑

  小龜。2002年雲陽明月壩遺址出土,尖首微揚,作爬行狀,一足爪可見,背紋清晰,釉深綠,灰胎。殘長9.2厘米。

  7.洪州窯

  位於江西豐城縣,始燒於南朝,盛於隋,衰於唐。陸羽《茶經》中有記載,“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它主燒青瓷,到唐時青釉不如隋,故陸羽把它列為第六位。唐之產品以茶具、餐具為主,裝飾紋樣特別盛行蓮花紋。

  蓮花紋盤。1997年萬州中壩子遺址出土,敞口,斜弧壁,坦底,平足。口沿無釉,釉色青褐,底無釉,盤中心滿刻蓮實紋。高3.8厘米,口徑15.2厘米,足徑7.4厘米福建省博物館考古隊、萬州區文管所:《萬州涪溪口遺址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7卷》,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342頁,。

  8.壽州窯

  壽州窯位於安徽省淮河南岸,地跨古壽、亳州西,即今鳳陽縣和淮南市,創燒於南朝,隋、唐為繁榮時期,唐末始衰。早期以燒青瓷為主,至唐時改燒黃釉瓷。唐時胎土未經淘洗,比較粗糙,多上白色化妝土,胎厚重,色呈淡紅色,釉色以黃為主,其次是蠟黃、鱔魚黃、黃綠以及鐵褐釉等。其產品以生活日用瓷為主。

  黃釉四係罐。2003年忠縣中壩遺址出土,兩件均為短頸複式係,一為圓鼓腹,下腹急收,一為渾圓腹,均為平足。釉色褐黃,釉下有化妝土,外壁半釉,露胎處呈鐵紅色。高15—17厘米,口徑6—8厘米,足徑5—6厘米。

  9.遼瓷

  遼瓷,是指我國北方鮮卑族的後裔——契丹遊牧民族之陶瓷。唐以來,契丹族一直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於公元916年(五代後梁貞明二年)建立了遼朝。在長期與漢族交戰融合中,學會製作陶瓷。遼瓷的窯址已發現五個,其中以今內蒙赤峰市赤峰缸瓦窯為代表,因受到河北邢窯、定窯、山西渾源窯技術的影響,以燒白瓷為主,其次是黑、褐、綠燈單色瓷以及白底黑花與三彩陶瓷,三彩為黃、綠、白三色,有時亦為黃、綠二色,三彩特點多是在印花紋上施釉下彩,其色嬌豔柔麗,可與唐三彩媲美。

  印花三彩枕。2001年出土於巫山碚石墓。銀錠形,枕麵與兩側均印菱形折枝與花朵紋,紋飾對稱整齊,紋中的菱形紋施黃釉,餘著綠釉。枕兩端有黃綠釉,無紋飾,底無釉。

  此外,曾有人對此類物品命名為枕持懷疑態度,現則大可不必,因為枕從墓葬出土位置即在死者的頸下,足證名枕是絕對無誤的。此枕造型、紋飾以及釉色均工細,紋美、色美、形美,當今評定文物價值尺度以真、精、新為最高標準,此枕是全方位具備,是極其難得的珍品。高9.6厘米,長16厘米,寬9.8厘米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室、重慶市文物局、巫山縣文物管理所:《巫山碚石遺址第二次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2000卷上》,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頁,彩版16·3.

  10.衡州窯

  衡州窯位於湖南衡陽市南郊的湘江東岸,東洋鄉高山村,始燒於唐,以燒青瓷為主,釉色呈青黃和青灰,亦有小開片,唐末五代之際的產品多滿釉,宋則施釉不到底周世榮:《湖南衡州窯瓷器欣賞》,載《收藏家》,2007年第11期,第45頁。

  衡州窯瓷器在三峽地區多有出土,現僅選奉節寶塔坪出土兩件青釉瓷介紹:

  五代衡州窯刻仰蓮紋瓶。2000年奉節寶塔坪遺址出土,折沿,淺弧壁盤口,細頸,圓鼓深腹,下腹內收,圈足外撇,肩作清晰的四凹弦紋,腹刻四蓮瓣紋,紋飾工細、簡約、意深,造型新穎挺拔,通身施青釉,底無釉,是衡州窯上乘之作。高29.3厘米,口徑12.7厘米,足徑11厘米。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