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三峽出土的三國瓷器

  (公元220—265年)

  三國瓷器,生產量比東漢時有所發展,並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逐漸代替了漆、木、竹、陶與金屬製品,體現了瓷器的強大生命力與輝煌燦爛的發展前景。

  三國時期的瓷器在峽區、長江上遊與支流的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流域多有出土,而以三峽的西麵忠縣塗井蜀漢岩墓出土的瓷器最具代表性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忠縣塗井蜀漢岩墓》,載《文物》1985年7期。現以此墓出土器物為主,再以近年三峽工程中搶救的出土瓷器加以補充說明。主要器形有碟、碗、缽、罐、水盂、洗等。

  1.碟

  敞口,淺斜腹壁,平底,內底一凹弦紋;另一式,敞口,厚沿唇,淺圓腹,平底,內底一凹弦紋。皆施青綠釉,底無釉,胎灰白。高2.8厘米。

  2.碗

  尖唇,圓腹,平底,或圓唇,外沿下二凹弦紋,內底一凹弦紋,內外施青綠釉,底無釉,釉麵有細冰裂紋,胎灰白,內底有明顯的三支釘紋痕,外底上凸,全型似半球狀。有的還有水波紋,高在4—7厘米之間。這類型的碗在湖北巴東陳向坪王家灣墓群亦有出土中山大學華南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教學中心:《巴東縣陳向坪王家灣墓群2004年發掘報告》,載《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第4卷,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77頁。

  3.缽

  2005年忠縣出土李鋒主編:《忠縣仙人洞與土地岩墓地》彩版41·3,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口微斂,淺圓腹,平底,造型工整。外沿下有三凹弦紋,釉色青黃,外下腹無釉,內滿釉,釉色均勻亮麗。高5.6厘米,口徑16厘米,底徑8.8厘米。

  4.青釉四係罐

  (1)帶蓋四係罐,敞口,短頸,斜肩,扁圓腹,平底。蓋頂設平斜鈕,蓋下有榫口,頸四橫式扁耳,胎灰白,釉色青綠,底無釉,高11.6厘米,口徑9厘米,底徑9厘米。

  (2)斜方格紋四係罐,敞口,短頸,斜肩,圓腹,平底。頸部飾一凹弦紋,在方格紋下端作等距四橫耳,耳的兩端有手壓痕。胎灰白,釉青綠,下腹足無釉。高15.7厘米,口徑5.8厘米,底徑6.7厘米。

  (3)回紋四係罐,出土於秭歸柳林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編:《秭歸柳林溪》,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頁。圓唇,口微斂,斜肩,扁鼓腹,平底,肩壓印菱形回紋一周,在回紋之下,設四對稱泥條耳。釉色青黃,下腹無釉,胎灰白。高12.8厘米,口徑11.3厘米,底徑12厘米。

  以上碟、碗與四係罐的造型、胎釉以及紋飾皆與越窯東漢晚期器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不見有東漢青瓷罐的肩上鼓凸棱,新出現了斜方格紋與回紋裝飾。

  5.青瓷洗

  方唇,外折沿,斂口,扁圓腹,平底。外腹飾斜方格及三弦紋,內底蓖劃圓圈紋夾尖形連弧水波紋,全形似光芒四射的太陽紋。釉色青綠,胎灰白,底無釉。高7.5厘米,口徑23.7厘米,底徑15厘米。該器的造型、紋飾與長沙白蟻塘M5墓及湘陰青竹寺窯三國時期的缽相似周世榮:《長沙白蟻塘M5出土的早期嶽州窯青瓷》,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2期,第298頁。還與越窯三國時期的盆、缽的造型紋飾相似慈溪市博物館編:《上林湖越窯》,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頁。但兩相比較,更接近湖南湘陰青竹寺窯,當為該地所產。

  6.青瓷蛙形水盂

  直口,短直頸,斜肩,扁圓鼓腹,平底。胎灰白,釉色青綠,底無釉,高5.1厘米。造型特點:腹部塑一蛙頭和四肢,頭微上揚,眼目鼓凸圓睜,四肢曲伸作搏水狀,恰似蛙泳正酣之瞬間,神態逼真,極富生機。這種蛙形水盂,是越窯三國時期極富藝術價值的代表作,而且僅流行於三國時期。兩晉時的蛙形水盂,口增大與肩齊,短頸消失,下腹足瘦削,似假圈足,口徑大於底徑,三國時口徑僅為底徑的二分之一。

  7.青瓷六係盤口壺

  2002年出土於萬州。高18厘米,口徑10厘米,底徑12厘米。盤口尖唇,唇沿外敞,束頸,廣肩,圓鼓腹,下內收,平底。盤口沿壁與肩各飾二凹弦紋,肩設對稱兩組二豎耳與對稱橫耳,構成六耳係,分別壓於二弦紋上。胎灰白,釉色青黃潤澤,積釉處呈青綠色,下腹足無釉。一般盤口壺多為四係,此六係極少。盤口壺東漢時已有,其形式為長頸,橢圓腹,平底。這種短束頸,廣肩鼓腹,下腹瘦削平底式,是三國時獨特形式。

  綜上東漢、三國時期出土的罐與碗,其窯口有長江下遊浙江的越窯、中遊的湖南湘陰青竹寺窯以及未知窯口的瓷器,其中以越窯青瓷為最美,它不愧是我國青瓷燒造的締造者。盡管出土的器物有質地優次之分,產地不同之別,但皆具共同的時代特征。無論什麽窯的產品,東漢之雙係罐、四係罐、六係罐,皆為短頸微敞,口沿微斂或直口,肩鼓凸,圓鼓腹下收,平底。釉下多見麻布紋,釉色青綠、青黃、黃褐等。下腹足無釉,裝飾簡單,皆於口頸、肩、腹部飾凹弦紋,在弦紋內加飾蓖劃複線水浪紋,或偶有簡潔的斜線交叉紋。碗多為半球形,口沿內底各有一凹弦紋,內底常有三支燒疤痕,平底,多半釉。三國沿襲漢製,其略有不同的是,三國時的各式罐形,肩上多無鼓凸棱,且為平滑豐肩,麻布紋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斜方格紋和回紋,新出現短頸圓鼓腹四係盤口壺。三國時的碗、碟,仍承漢製,其略有變化是外底始向上凸起,外口沿之凹弦紋數增至二或三。

  關於裝飾中的弦紋,除起裝飾作用外,還有因工藝的需要,具有定位的作用,如常見罐、壺的肩、腹上以弦紋作邊欄,在欄內加飾水浪紋或者其他簡單紋飾,組成規範、整體的紋飾帶。又如在耳係之上、下或其中,必有凹弦紋,這是要求以弦紋為基準,以便安裝耳係,不致過高或過低,使上下左右一致。這種起到定位作用的弦紋,從東漢沿用至南北朝,甚而至宋元時期仍有使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