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三峽出土的西晉瓷器

  (公元265—316年)

  西晉曆史雖然短暫,僅為52年,但由於南方戰亂較少,社會相對穩定,故南方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陶瓷手工業亦相應地得到發展與興盛,其產品造型新穎,紋飾多樣,質地與種類均大大超過東漢與三國時期。在三峽庫區考古發掘中亦出土了不少西晉時期的瓷器,現選其中有代表性以及較完整的器物,如冥器、文房用器、衛生用器、食用器、貯盛器等介紹如下。

  (一)冥器(又寫作“明器”)

  1.醬黑釉五聯罐穀倉

  2002年出土於豐都新城。這類五聯罐穀倉,又稱魂瓶。是專為死者陪葬的冥器。在出土時有的還在罐內裝有穀類之物,故稱穀倉。但有的五聯罐頂部塑有亭台、樓闕、飛鳥、瑞獸、舞樂百戲、佛道神像等,推測是死者升天的“魂瓶”。穀倉高19厘米,主罐口徑12.5厘米,足徑12厘米。由一盤口,束頸,圓鼓腹,薄餅足,肩負與口齊平的四小罐和四胡人俑組成。全身施醬黑釉,僅主罐下腹足無釉,釉下露出白色化妝土,胎灰白,釉色潤澤,作工細膩,造型簡潔,貼塑工藝高超,但器與人物形體較小,很難達到預想的藝術效果。由於藝師們的靈性與感悟,以“畫龍點睛”的手筆,把胡人的卷沿尖頂帽、凹目鼓凸大眼、高鼻寬翼的特點展示得十分逼真。四胡人俑作蹲坐狀,身前一盾形物遮身防衛,表示嚴陣守護穀倉,此器寓意深遠,表示墓主人五穀豐登、奴仆成群、人丁興旺之意。

  五聯罐穀倉,始於東漢晚期,興於東吳,盛於西晉,東晉初偶有出現,至東晉中期消亡。人物中有不少胡人俑,多作跪狀,拱手合掌躬立,或手執武器,或玩雜耍等。關於胡人俑,有兩種說法,一認為是北方匈奴人,另一種認為是西域胡人,通過海道來到沿海一帶(即浙江東部)經商,或演雜技為生,或為莊園主幹活打工林士民著:《青瓷與越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頁。此罐之胡人,可視其為莊園主幹活守護糧倉之人。他們是莊園主的部曲,農忙時從事耕種,農閑時為武裝護衛的私兵,又稱家仆。由此可見,西晉時峽區的地主、高官與全國一樣,承傳有東漢時“視死如事生”的欲念,企望死後仍穀倉滿盈、奴仆成群為之守護的極樂生活。

  這類穀倉,從目前考古所記,多出產於浙江上虞、餘姚、紹興等地的越窯、浙江南麵溫州一帶的甌窯、浙江中部金華地區的婺州窯。

  而此五聯罐穀倉具體屬何窯所產呢?筆者認為,若以越窯所產,從工藝之精細,釉色之潤澤,燒造五聯罐穀倉曆史之悠久,既燒青瓷亦燒黑釉瓷的實際情形推測為越窯是有足夠理由的,但越窯不用白色化妝土美化胎質,故非越窯之作。若定為甌窯,甌窯除產五聯罐類型穀倉外,是既不燒黑釉瓷,又不用化妝土的,因此,不可能為甌窯所產。而既於西晉時創用化妝土,又在燒製青瓷的同時燒造黑釉瓷的,隻有浙江中部金華地區的婺州窯,故推測穀倉屬於婺州之產品。這類穀倉是江南的江蘇、浙江、湖北、江西習見的隨葬品,在三峽的西麵重慶與四川等地出土尚屬首次,是極其珍貴的曆史文物。

  (二)衛生用器

  青釉虎首溲器(又名虎子)

  2007年出土於豐都。器首呈筒形上揚,刻塑毛發中分,濃眉鼓眼,高鼻寬翼,凸唇張口的虎首,形象逼真。器身扁圓平底,背作三同心圓凹弦紋,肩部有一凹弦紋,提梁背脊印菱形紋,虎尾卷曲搭於臂上,虎姿凶猛十足。胎灰白,釉色青黃,有剝落,積釉處碧綠光亮,除虎首外,造型與釉色近似西晉永寧二年(公元302年)甌窯虎子浙江省博物館編:《浙江紀年瓷》,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4.特別是釉色青黃積釉處碧綠光亮之特點極似甌窯作品。器高17.5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14厘米。

  (三)食用器

  1.青釉花蕊紋缽

  2003年巫山古城出土。口微斂,圓唇,上鼓腹,下斜收,平底。外沿微束,上腹為二弦紋與聯珠花蕊紋的組合。內外均施青釉,下腹無釉。高14厘米,口徑19.5厘米,足徑6.5厘米。此類型的缽,有的於外腹印有菱形方格紋。這兩種紋飾在巫山碚石、秭歸台丘均有出土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巫山文管所:《巫山碚石遺址第一次發掘簡報》,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9卷,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頁。天津曆史博物館考古部:《秭歸台丘遺址發掘報告》,載《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卷一,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624頁。

  2.青釉碗

  1994年豐都出土。斂口,尖唇,圓鼓腹,薄平足(又稱薄餅足),內底與外口沿均有一凹弦紋。青釉肥厚,有漏釉現象,造型規整,有東漢碗之遺風。高4.5厘米,口徑8厘米,足徑4.5厘米。

  2005年忠縣出土。斂口,圓鼓腹,平足。釉色青黃,內外滿釉。口沿下一凹弦紋,釉勻閃光。高4.8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7.2厘米。此外,2002年涪陵出土青瓷碗,內滿釉,外半釉,這種類型的碗在峽區出土尤多。高4.2厘米,口徑8.4厘米,足徑8.4厘米。

  (四)貯盛器

  1.青釉點褐彩盤口壺

  2002年出土於萬州(山東大學考古學係發掘)。盤口,束頸,圓鼓腹,平底。盤、肩部飾有隨手點染不規則的褐彩斑點。肩作四扁牛鼻形泥耳,釉色青黃不勻,下腹無釉。高25厘米,口徑12厘米,底徑12厘米。這類盤口壺,在湖北秭歸柳林溪、巴東太極圖墓群,奉節上關遺址中都有發現,於肩上飾斜方格紋或二方連續回紋等王鳳竹、周國平主編:《秭歸柳林溪》,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238頁。廈門大學、巴東縣博物館:《巴東太極墓群2005年發掘報告》,載《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卷四,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9頁。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奉節上關遺址發掘簡報》,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頁。

  2.青釉盤口四係壺

  2005年出土於涪陵藺市。盤口,短頸,溜肩,深圓鼓腹,平底。上肩略鼓凸,下肩飾一凹弦紋,於弦紋下作四對稱扁拱形耳。釉色青黃,下腹無釉,胎灰白,造型端莊。高29厘米,口徑15.6厘米,底徑15.6厘米。這類造型的青釉壺,在秭歸何家坪、巴東黎家沱等遺址均有出土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秭歸何家坪遺址發掘簡報》,山東大學考古係:《巴東黎家沱遺址發掘簡報》等。均載《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卷一,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頁、第586頁。

  3.青釉六係盤口壺

  2003年萬州出土。盤口,短頸,深圓腹,平底,全身無紋飾,僅盤沿外壁作二凹弦紋。肩作等距六扁拱泥條耳。釉色青黃,下腹無釉。高38厘米,口徑16.5厘米,底徑17厘米。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