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三峽出土的東漢瓷器

  我國的瓷器自西漢末東漢初發明以來,就深為世人所珍愛。瓷器在胎的表麵有一層與胎緊密結合而光亮的釉,且不吸水,不掉色,接觸異物易於洗淨,還耐高溫,清潔美觀馮先銘主編:《中國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頁。其釉之美,“淡雅清澈,猶如一池清水”中國矽酸鹽學會編:《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127—128頁。故一經出現,就獲得人們的青睞。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瓷器的品種愈來愈多,應用範圍也愈來愈廣。經考古出土物證實,至遲到東漢晚期,瓷器就以一種新興的商品行銷長江上下遊的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黃河中遊的河南,黃河以北的河北,以及南海之濱的廣西等地。製瓷窯場,據目前考古發掘調查,東漢、三國時期的燒造窯址有:浙江東部,越國故地的紹興、上虞、餘姚、慈溪、寧波的越窯,東南邊有西臨浩瀚大海的永嘉、溫州的甌窯,中部有金華的婺州窯;江蘇有太湖之濱的宜興均山窯《朱伯謙論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第43—51頁。湖南有洞庭湖畔的湘陰青竹寺窯周世榮:《長沙白蟻塘M5出土的早期嶽州窯青瓷》,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2期,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頁。江西有贛江岸邊豐城的洪州窯張文江、李育遠、餘仁安:《江西豐城陳家山洪州窯遺址考古發掘的主要收獲》,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2期,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368頁。其中以浙江越窯最具代表性,它從商周就開始燒製原始瓷,並於東漢率先燒製出成熟的青瓷、黑瓷,六朝至隋唐五代長盛不衰,到北宋晚期、南宋初才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它的出現以及發展對我國乃至世界瓷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故稱浙江是中國瓷器的發源地、瓷器的故鄉。

  地處長江上遊的四川先民也和世人一樣,對我國瓷器亦情有獨鍾。他們在生時充分享用,死後又將最珍愛的器物作為陪葬品帶入墳墓。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不能帶走,更不願舍棄,即選擇了隱蔽的窖藏,他們這種對於瓷器酷愛的舉措,為今天的人們留下了寶貴的瓷器文化遺產。為不忘先民的創造,不負前人的珍藏;宣揚祖國瓷器文化的燦爛與輝煌,我以熱愛中國瓷器文化的心誌履行考古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在各級領導的支持責令下,特將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中搶救出土的瓷器作一小結,並結合窖址(窯藏)出土物,擇其精華,把沉睡千年的瓷器文化遺產進行初步研究,以供世人欣賞,再創中華瓷器輝煌!

  (公元25—210年)

  東漢瓷器,在商周至西漢的原始青瓷發展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改進提升,終於在西漢末東漢初達到了近代瓷的標準。這一標準,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我國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創造發明,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東漢瓷器,根據古窯址與墓葬的考古發掘調查,主要器物有生活用器與陪葬明器兩大類。生活用器有罐、壺、洗、甕、缽、碗、盞、耳杯、簋、熏爐等。明器有五連罐(穀倉)、水井、灶等。三峽地區出土的瓷器,主要為生活用器的罐、碗、缽等,現選其要簡介如下。

  (一)最具時代風格的青瓷罐

  在三峽庫區與長江上遊出土的東漢青瓷罐中,有二係、四係、六係等大小不同、紋飾有別的青瓷罐,現僅選巫山、萬州、涪陵、重慶出土的四係、六係青瓷罐分述如下:

  1.青瓷四係罐

  (1)翠綠紋美的青釉四係罐

  1997年出土於巫山,高17厘米,口徑13厘米,底徑15厘米。口微敞,短頸,肩鼓凸,上腹圓鼓,下腹內收,平底。頸飾二凹弦紋,肩作四齒篦劃水浪紋,於肩腹之間設四等距扁平橫式耳係壓於凹弦紋上,係麵模印二方聯續木字紋。釉色瑩潤,青綠似玉,下腹足無釉,釉下顯麻布紋,胎灰白細膩,釉與胎結合緊密,雖時隔近兩千年,僅有點滴的剝落之痕,不足之處,隻一耳旁滴落有一小塊黑褐釉。全器作工精致,造型挺拔,紋飾簡潔清晰,無論是頸肩上的凹弦紋,還是水浪紋皆極工細,尤以水浪紋的旋轉起伏極具神韻,沒有高超嫻熟的技藝本領,是無法達到如此精細、密而不亂、準確有序的藝術效果的;四耳麵的紋飾亦清晰規範,安裝工整,修坯極細,不見手之按壓痕;觀其釉色,更令人心曠神怡,恰如朱伯謙先生讚賞越窯東漢青瓷所言:“釉層透明有光澤,淡雅清澈,猶如一池清水”。此件青瓷四係罐,至少是目前三峽出土的也是目前中國所見的東漢晚期青瓷罐中,最優美、最完整的越窯產品了。

  (2)釉美體大的青釉四係罐

  2003年出土於巫山,高30.5厘米,口徑12.5厘米,底徑16.5厘米。口微敞,短頸,斜肩,圓鼓深腹,平底。頸上一凹紋飾,肩作二凹弦紋,弦紋之上,設對稱等距的四橫素麵耳,耳的兩端有按壓痕。該器造型端莊,釉色青綠亮麗,釉下隱現麻布紋,下腹足無釉,積釉處呈深綠色,胎灰白,釉胎結合緊密,器肩上無東漢晚期鼓凸棱之特點,是東漢末至三國初的越窯器。

  (3)青釉四係罐

  2003年萬州出土,高25厘米,口徑10厘米,底徑15厘米。口微敞,短頸,肩腹交接處鼓凸,橢圓腹,平底。口下一凹弦紋,頸正中有一粗凸弦紋,肩有等分直線紋,在直線紋中篦劃起伏的水浪紋,靠近頸邊、腹部正中與下腹各有一不明顯的凹弦紋,近肩上有一凹弦紋,並於弦紋上設四對稱泥條橫耳,耳的兩端有按壓痕,腹部由上至下均有麻布紋(又稱細方格紋),釉色青綠,下腹足無釉,胎灰白,胎釉結合甚差,剝釉現象嚴重。此罐的造型、紋飾、大小等,均與湖南省博物館藏漢代青釉四係罐同,據李建毛先生考證屬湖南湘陰早期嶽州窯產品李建毛:《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漢代瓷器的幾點思考》,載《中國古陶瓷研究》12期,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頁,。故此罐亦當屬嶽州窯早期產品。

  (4)醬褐釉四係罐

  2004年涪陵出土,高17厘米,口徑13厘米,底徑15厘米。直口,平唇,短頸,扁圓腹,平底。口下頸上各一凹弦紋,肩、腹交接處刻二凹弦紋,於弦紋之上作四齒篦劃連弧紋,腹的上下各一凹弦紋作邊欄,欄內劃單線等距交叉斜線紋,構成三角形花瓣紋,在上腹弦紋上裝四橫耳,耳的兩端有手按壓痕。施釉不及下腹足,胎灰白,胎釉結合不好,剝釉較多,釉下有麻布紋。該罐的造型、紋飾、釉色,多與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漢代醬釉雙係罐相似,據考證是湖南湘陰青竹寺窯屬早期嶽州窯產品李建毛:《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漢代瓷器的幾點思考》,載《中國古陶瓷研究》12期,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頁,。故此罐亦可能是嶽州窯早期產品。

  2.青瓷六係罐

  (1)青黃釉六係罐

  2004年涪陵出土,高18.4厘米,口徑17厘米,底徑19厘米。口微斂,短頸微外敞,肩鼓凸,扁圓腹,平底。頸、腹各有一凹弦紋,腹之弦紋上設四等距橫耳,耳麵模印鬆針與米字紋,又於其中對稱的兩耳下附二豎素麵泥條耳構成六係,肩作曲繩狀水波紋。釉麵青黃明亮,積釉處呈青綠色,內外施釉,外釉不及下腹足,胎灰白,釉下有麻布紋。從造型、質地、耳紋等特點來看,此器當為越窯六係罐《朱伯謙論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頁。

  (2)青褐釉六係罐

  1978年重慶出土,高29.6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19厘米。口微斂,短頸微外敞,頸部飾二凹弦紋,肩之上端以五齒蓖劃連弧水浪,下端以二弦紋作邊欄,飾以五齒蓖劃連弧紋。另在腹上端的凹弦紋上,設橫印米字紋四等距橫耳,又於對稱的兩橫耳下附二豎素麵耳構成六係。釉色青褐,釉淡處呈青黃,濃處呈醬黑,釉垂流明顯,下腹足無釉,釉下顯麻布紋,胎灰白。

  (3)青褐釉六係罐

  1987年涪陵出土,高24厘米,口徑16.1厘米,底徑16.8厘米。平唇,短頸微外敞,肩鼓凸,圓鼓腹,平底。腹上二弦紋,上弦紋設四等距素麵橫耳,耳的兩端有手按壓痕,另在兩對稱耳下附二豎耳構成六耳。釉色青褐,積釉處呈醬黑色,垂流明顯,下腹足無釉,釉下有麻布紋。胎灰白,釉胎結合緊密,無剝釉現象。

  關於重慶、涪陵出土的東漢青褐釉六係罐的產地問題,筆者曾在拙作《四川古代陶瓷》作過推論:據1973年大邑馬王場東漢建安元年(公元201年)六月所造作的銘文磚墓出土的兩件青瓷罐,1975年新津東漢岩墓出土的青瓷罐,成都東漢畫像石墓出土的青瓷罐,1976年中江岩墓出土的青瓷罐,1979年重慶南岸出土的青瓷罐以及20世紀70年代涪陵岩墓出土的青瓷罐、碗來看,它們既具有同時代南方青瓷共同的時代風格,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如新津、重慶、涪陵出土的青綠、青褐釉六係罐,均在肩部有弦紋夾水浪紋,肩腹之間有鼓凸的粘接痕,通體有網紋(又稱麻布紋),這與安徽鳳台東漢晚期墓出土的青瓷罐、浙江嘉興出土的青瓷罐的釉色、紋飾、工藝特點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新津、重慶、涪陵的青瓷罐,在等距離的四橫耳下設有兩豎耳構成六係,耳係的形狀也不同於南方常見的牛鼻形耳,而是扁平的長方形耳。故筆者認為這類青褐釉六係罐可能為四川燒造,事隔20餘年,在四川仍未發現這類裝飾工藝的六係罐,因此上述器物應仍是越窯所產。

  (二)東漢瓷碗

  1.常見的青瓷碗

  以秭歸、巴東、涪陵、豐都出土青瓷碗為例,多口微斂,尖唇,外沿一凹弦紋,淺腹平底(圓鼓腹似半球形),多內底有一凹弦紋與三支釘疤痕,釉色有青黃或青綠,內外滿釉,底無釉,胎灰白。高4.2厘米,口徑8.4厘米,底徑3.6厘米左右。

  2.青釉水浪紋碗

  涪陵東漢墓出土,口微斂,淺腹壁,平底外壁飾一組弦紋夾水浪紋,內壁與內底各以二組弦紋夾水浪紋。釉色青綠,明潔,僅外底無釉。造型規正,紋飾清晰,是漢代罕見的佳作碗存原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3.黃白釉平足(假圈足)碗

  1993年豐都東漢墓出土。寬沿斂口,上腹較直,下腹圓收,平足。外壁上腹飾寬扁的凸棱紋,施釉較薄而明亮,內外滿釉,僅圈足與外底無釉,內底無支燒痕,但口沿上有微小的剝釉。全器修坯細膩,造型規正。這件黃白釉圈足碗,是目前考古發掘首次發現於東漢墓中,極為珍貴,有人稱“白瓷”,這稱謂似乎不夠白瓷標準,但若以“原始白瓷”稱,或可值得討論,可它確為研究我國白瓷的起源提供了實物證明。

  關於碗的產地,以青瓷碗而論,從胎、釉、造型、紋飾、工藝特點看,與東漢浙江越窯極似,同朱伯謙先生所論漢越窯青瓷特點相符:胎灰白,釉色呈青黃、淡黃、純青等色。碗的形式有兩種:一種口沿細薄,深腹平底,碗壁圓弧呈半球形;另一種,口微斂,淺腹平底,器形細巧。漢代青瓷紋飾,仍舊以弦紋和貼印輔首等裝飾為主馮先銘主編:《中國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頁。關於碗內的三支釘痕,林士民先生在談論越窯時即言:越窯漢代窯址的碗也有三個支釘痕林士民著:《青瓷與越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頁。故以上有的青瓷碗當為浙江越窯所產。

  關於黃白釉圈足碗的產地,以造型、紋飾或釉色看,它與長江中遊的湖南博物館的白釉、青釉高圈足碗大同小異,其大同為皆寬口沿,上腹直壁,下腹圓收,且以弦紋為飾,總體形製皆略似漢及漢以前的銅器簋或陶器。小異之處為嶽州窯所產碗口沿圓厚,足壁微外撇稍高,飾有弦紋三道;黃白釉平足碗,口沿寬平,足壁略直,弦紋單一為寬扁弦紋。關於這類漢代瓷碗,在越窯中至今未有發現,甚至是長江下遊的甌窯亦未有之,東漢瓷窯中,能燒造白釉或黃白釉的窯址亦未有考古資料可尋。但據李建毛先生所考:“否認高圈碗是這些窯(指湘陰青竹寺窯、石門磯窯)的產品為時過早,青竹寺窯麵積達一萬平方米,那次發掘隻揭露二百平方米,石門磯也僅是清理一座窯爐”李建毛:《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漢代瓷器的幾點思考》,載《中國古陶瓷研究》12期,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頁。其言之意,隨著時間的推移,考古工作進一步延伸,有可能發現它就是產於湖南早期嶽州窯。筆者認為,如李先生推論不誤,這黃白釉碗亦可能屬嶽州窯早期產品中的原始白瓷。

  除以上所記,還在雲陽舊縣坪遺址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巫山縣文管所:《巫山麥沱古墓群二次發掘報告》;黑龍江文物考古研究院:《雲陽縣舊長坪遺址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頁、第442頁。重慶巫山瓦崗槽漢墓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重慶市博物館、巫山文管所:《巫山瓦崗槽墓地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頁。湖北巴東寨子灣墓中出土有二係、四係、六係、無係拍印網絡紋,青綠、青褐或米黃釉豐肩鼓腹罐與豐肩深腹罐,其釉層薄,脫落現象甚重,還未脫離原始瓷之質地廈門大學曆史係考古教研室:《巴東茅寨子灣遺址發掘報告》,載《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第1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22頁。關於青瓷碗缽,在湖北巴東雷家坪、巴東茅寨子灣均有出土吉林大學考古係:《巴東雷家坪遺址發掘簡報》,載《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第1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46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