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篇 一身劍氣——葉劍英

  ·日本中尉氣焰囂張,葉劍英苦練三月劍術,打敗那中尉。對方心服口服:小夥子,你贏了!

  ·葉帥最後一次回家鄉,聽說烈士妻子妻子房禮妹生活清苦留下一封信和100元人民幣,托人轉交房老太。

  ·

  廣東省梅縣,有一個小山村那虎形山的山灣裏,遊人絡繹不絕,大家讚歎不已。

  這個曾經普通的小山村,如今成了旅遊地,是因為這青山綠水哺育了一位大元帥——葉劍英。山間林邊,大家循著葉劍英元帥當年的足跡,探尋著他走上革命道路的緣由。

  葉帥的家族是怎樣的家族?他與葉挺、葉飛是什麽關係?他回到老家,如何對待那些烈士的家屬?不顧年高體衰,他為什麽執意要在老屋子裏睡個午覺?

  至於答案,梅州人說:葉帥一身劍氣,滿腔深情。

  最後一次回故居

  “我要在這裏睡個午覺。”

  從廣州出發,乘大巴上高速公路,急行5小時,走進了一個高大的門樓,這就是葉劍英元帥的紀念園了。紀念園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故居,另一部分是紀念館。

  葉劍英元帥的出生地是梅縣雁洋鎮雁上村。他的故居建築麵積350平方米。建於清代,坐東北朝西南,是泥磚砌築的農舍,屬粵東地區客家圍屋。整座圍屋共有15間房屋,進故居左側後角邊兩間是葉劍英少年時的臥房。院內整潔清靜,遠處青山含黛,四野田園青翠。葉劍英在這裏出生並度過青少年時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由當地政府撥出專款進行部分整修。

  1980年5月14日中午,葉帥最後一次回到家鄉,他走進了故居。在這裏,他會見了鄉親和族人。然後,提出一個要求,他說:“我是在故居出生長大的,我今天中午要在這裏睡個午覺。”當地縣領導聽罷立即派人布置房間,83歲的老元帥走進了當年自己的臥房,睡了40分鍾。其豐富而深沉的感情世界,令人震撼。

  1989年,政府在故居右側建立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紀念館原建築麵積1560平方米,1994年又增加1800平方米,高二層,現代園林式建築,莊重典雅,紀念館二樓設有五個陳列室,陳列麵積500平方米,展線長135米,分別有文物、照片、題詞、文獻手稿、辦公用具、文房四寶等。以5個階段、20個專題展示了葉劍英元帥光輝偉大的一生。紀念館正門口左側的台基上,翠柏鮮花掩映著葉劍英元帥的坐姿銅像,銅像高2米,由中國著名的雕塑家劉煥章雕刻而成。像座上鐫刻著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供人們瞻仰。館前豎立2米高葉劍英戎裝銅像,門樓上鑲嵌楊尚昆題寫的“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燙金大字。門樓兩邊裝飾浮雕,反映葉劍英革命生涯。

  無論是在梅州縣城,還是在雁上村,人們談起葉帥,興致盎然。歸納起來,是這樣一句話:“我們的葉老元帥,那是一身劍氣滿腔深情。他對敵人是劍氣凜然,對祖國對人民對家鄉,他滿腔深情。”

  葉氏三傑之冠

  少年英雄劍挑日本教官

  在雁上村的葉氏祠堂裏,葉劍英元帥的堂侄葉選紹接待了記者。他出示了《葉氏宗譜》。關於葉氏來源,譜中記載:葉氏出自羋姓沈氏,為帝顓頊的後代。帝顓頊的後裔陸終有一子名季連,賜姓羋。他的後裔鬻熊很有學問,作過文王的老師。後成王便追封其曾孫熊繹於荊山(今湖北西部)一帶建立荊國,定國號為楚。春秋時,楚莊王有一曾孫叫戌,任沈縣尹,有稱沈尹戌。其後代就有人以沈為姓。

  沈尹戌後來任楚國左司馬,他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深得楚人敬重。楚昭王十八年戰死沙場,昭王封他的兒子沈諸梁在葉(今河南葉縣南舊城),稱為葉公。葉公曾平定白公勝的叛亂以複惠王,有功於楚,得封南陽,更獲賜為公,退休於葉。其後人便以邑地為姓氏,稱為葉氏。葉氏有位叫葉映玉的後人,從中原遷到福建上杭。葉映玉12世孫叫葉俊賢,遷居到雁上村。葉劍英、葉挺同為葉映玉的二十八世,上將葉飛為葉映玉的二十七世。葉氏一門,在現代史上出了三位曠世英傑。而葉選紹認為,葉劍英元帥三傑之冠。

  葉劍英元帥生於1897年4月28日。原名葉宜偉。7歲的時候,父母犯了難。葉家三代沒有讀書的,宜偉天資好,想送他讀書闖出去,但是拿什麽交學費?最後母親說,再難,也要供阿偉讀書。

  1904年,葉劍英入雁洋堡橫西村鍾傲泉私塾讀書,以後在本村的懷新學堂讀書。1908年,他讀完了私塾,這時家境稍有好轉,父母便送他到丙村三堡學堂讀書。在學堂裏,他學習勤奮,生活艱苦樸素,晚間經常讀書到深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鍛煉身體,平時很少回家。1912年以最優秀成績畢業,考入梅縣東山中學。入學那天,他曾寫下這樣一句詩:“放眼高歌氣吐虹,也曾拔劍角群雄”

  1917年。葉劍英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學校。小時,他曾學得劈劍術,進了學校,經過訓練,他的劈劍術大長。他將名字正式改為“葉劍英”意即手舞利劍的英雄。一名日本中尉教官自視出身武士世家,劍術高超,常常主動找人擊劍。好多師生都敗在他的手下。他曾氣焰囂張地宣稱:“在講武學校,在中國,劍的不行,我沒有對手。”

  葉劍英聽了很不以為然,他決心要擊敗這個日本人,為國爭光。從此以後,苦練劍術。一位叫金至順的朝鮮同學願意為他陪練,他們一起練了三個月。精通劍術的林振雄教官聽說後,也跑過來多次對他進行指點。大家都希望葉劍英能殺殺日本人的威風。

  日本教官聽說了葉劍英苦練劈劍術的事,認為手下又將多一員敗將。一天。在校園裏巧遇葉劍英,以暗含嘲諷的口吻說:“小夥子,練得怎麽樣了?敢來試試嗎?”“教官,明天我將與論劍!”葉劍英從容下了戰書。

  第二天,兩人先後來到操場。許多教官和同學都來觀戰。日本教官來勢凶猛,求勝心切,“嗨……嗨”地狂叫,發起進攻,連劈數劍。葉劍英氣定神閑,以守為攻,沉著應戰。十個回合後,他看到了對方的致命弱點是焦躁。而且,攻勢漸成強弩之末。突然,他反守為攻,大喝一聲,舉劍淩空劈下,劍鋒直指對方胸部。

  日本教官舉劍來擋。葉劍英“當”地一劍劈在對方的劍上,並死死摁住,並用力下壓。如寶刺順勢向裏再刺,對方性命即告終結。日本教官的氣焰頓時散盡,他突然認識到了性命的重要性。連說:“葉,手不要太重!手不要太重!我認輸了!”

  操場上,一片掌聲。日本教官汗流滿麵,他垂首趨步上前,拍著葉劍英的肩膀說:“小夥子,你贏了!”說罷,將自己喜愛的一把戰刀送給葉劍英,作為紀念。從此,葉劍英在軍校名聲大振。

  他在給弟弟葉宜超的信中,這樣寫道:“當今天下混亂,乃英雄吐氣之時。有膽識有軍事技能者為前驅,有文才有武略者為後盾。我決心精通文才武略,將來在疆場上一顯英雄豪氣。”

  如此英豪,使葉劍英投入到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成為必然。

  1927年7月上旬,經周恩來同誌,中共中央批準葉帥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8月1日,與周恩來、朱德、葉挺、賀龍等組織南昌起義。

  三次回歸故土

  親切關照烈士親屬

  葉帥戎馬倥傯,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他才有機會回故鄉。

  195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的葉劍英,到粵東地區調查了解土改成果。他微服輕裝,回到梅縣,夜宿村頭的梅江岸,次日清晨,他徒步回到雁上村。回到故居小坐一會兒,然後,悄然離去,他不願驚動鄉親。

  1953年10月15日,擔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代理第一書記,中南軍區代司令員和中南行政委員會代主席的葉劍英,在十多位同誌的陪同下,再次回到故鄉。

  那天下午三時半,葉帥一行乘木船從丙村順水而下,在雁洋麒麟寨碼頭登岸,徒步回老家。他最先看望的革命老人葉頌承。這時,老人臥病在床,葉劍英走到他的床前,葉頌承老人看清了是葉元帥,激動得哭了起來。葉帥指示當地負責人給老人治病。回到北京後,還親自寄回藥品給老人。

  1971年1月6日,葉劍英因公順路又一次回到了故鄉。

  這次回鄉,葉帥看望了煤礦工人,到母校東山中學與老師們座談,詢問家鄉的生產、生活情況。人們在他麵前呼喊了很多“萬歲”的口號,當喊到“人民萬歲”的時候,他聽了,非常高興,振臂和大家一起高呼起來。接著,葉帥發表了講話,他肯定了家鄉50年的變化,但也尖銳地指出:“道路沒有變,田園沒有變,房子沒有變,隻有山變了,變得光禿禿。這主要是地委的責任。以後我有時間,還要回來看。”故鄉人聽了這番話,陷入了深思。

  1977年,葉帥來到了廣州,他很想回到故鄉看看,省委考慮到他健康的狀況,便婉言勸他不要回去,待以後身體好了再說。葉帥接受了這個意見。但他請工作人員買了兩大筐蘋果捎回去,分送給地委幹部和中學老師們。

  1980年5月13日至5月17日,是葉帥第三次,也是他最後一次回家鄉視察了。

  16日晚上,葉帥接見了丙村公社一位(1925年)革命烈士陳雨榮的妻子房禮妹。房禮妹,23歲時丈夫犧牲,領著一個不滿兩周歲的孤兒。兒子1962年病逝了,家裏有兩個孫子,幾個曾孫共12人。葉帥向房老太要了一張當年陳雨榮的照片。第二天,老元帥留下一封信和100元人民幣,托人轉交房老太。在印有“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辦公廳”的信箋上用鋼筆寫著:房禮妹同誌:您好!奉葉副主席之命送上人民幣壹佰元,聊為補貼家用,相信隨著祖國四個現代化的迅速實現,家庭之困難必能逐步得到解決,望烈士之後人當繼承遺誌,為這一偉大事業,多做貢獻。

  17日上午9時,葉帥在梅縣地委大院,接見了地直、梅縣軍分區、梅縣、梅州市機關幹部、戰士。

  2500多人聆聽他的重要講話——《向山區進軍》:“這次回梅縣來看一看,不是檢查工作。我看到同誌們的精神麵貌很好,生產有進步,生活有提高。現在我想講兩點意見。一、要向山進軍。梅縣是山區,山地很多,除了水稻,經濟作物可以上山。木茨可以上山,果樹可以上山,還有茶葉、油桐、油茶、藥材等都可以上山。還有很多礦產都在山裏麵。山區要搞好造林,有了林就有水。有了水可以灌溉,可以辦小水電站,條件好的水源多的可辦大些,條件差的水源小的可以辦小些。平原可以辦沼氣,辦了水電,就可以解決燃料。要把好的經驗加以推廣,沼氣要大辦。二、梅縣地區北方幹部,南下幹部比較多,他們有戰爭經驗,有做地方工作經驗,梅縣幹部、廣東幹部要向外來幹部學習。我提議外來幹部、南下幹部要學習本地群眾語言,懂得語言就能下去了解情況。語言不通,一年之內要基本學會。外來幹部和本地幹部都要搞好團結,互相學習,同心同德,把工作搞好。人老了,總想回來看一看。希望梅縣地區生產一天一天發展,人民生活一年一年改善,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文化科學水平。梅縣原來文化水平高,但有文化無科學,要提高文化,提高科學。”

  老帥回到北京,揮毫書寫了一首七言絕句——《回梅縣老家》:八十三年一瞬馳,木窗燈盞憶兒癡。人生百歲半九十,萬丈霞光值暮時。

  這首詩,充滿了對兒時的追憶,對故居的眷戀,對人生的感懷,對家鄉的深情……

  不負元帥期望

  小山村躋身廣東名鎮

  “要向山進軍,靠山吃山,吃山要養山。要搞好造林,有林就有水,有水必有山,無水不成山。”“還要辦好交通,搞好公路、鐵路建設,經濟才能活躍起來。”這是葉帥最後一次回鄉時講過的話。

  二十多年來,家鄉人民牢記葉帥的教導,終於創造出了“山變綠、水變清、人變富”的新麵貌。

  如今,梅縣人民終於可以告慰葉帥的在天之靈,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幾年來,梅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地處粵東北山區的梅縣,是廣東省的產煤大縣,去年,隨著最後10家煤礦的關閉並成功轉產,梅縣走出了全麵退出煤炭行業和遭受連續三次強台風襲擊的困境,並轉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軌道。

  現在,當地工業呈多元化發展,民營經濟繼續壯大,培養發展了一大批骨幹企業集團公司。往日,提起“世界客都”、“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海內外人士都知道說的是葉帥故鄉梅縣。如今,梅縣更有了許多新銜頭:諸如“全國水果百強縣”、“全國農民收入先進縣”、“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文化建設先進縣”、“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廣東省旅遊強縣”等。今日的梅縣,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群眾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梅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投資置業的熱土。

  目前,全縣正在以“葉帥故鄉美,客家風情濃”為主題,以“名人、客家、生態、文化”四張特色牌為依托,奮力打造“中國旅遊強縣”;著力優化升級新型工業、現代農業、生態旅遊業,加速發展縣域經濟;深入實施“十項民心工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大將篇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