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簡稱GEICO)是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資對象之一。巴菲特從21 歲起就開始持有GEICO 公司的股票,並在1996 年全資收購了 GEICO 公司。如今,該公司成了伯克希爾公司裏最核心和贏利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GEICO的基本概況及巴菲特的投資過程GEICO 公司創建於1936 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為美國第六大汽車保險商,主要為政府雇員、軍人等成熟穩重、謹慎的人提供汽車等財產保險服務。接受了660
萬輛私家車的承保業務,擁有450 萬個保單持有人。GEICO 主要通過直銷方式經營,提供一周7 天、每天24 小時的客戶熱線服務。
1951 年,21 歲的巴菲特首次向GEICO 公司投資了10282 美元。GEICO 公司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雖然公司在20 世紀60 年代取得了快速增長,但在20 世紀70 年代,由於過度擴張、保險索賠大幅上升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發生了災難性的虧損。
1974 年公司發生了28 年來的首次虧損,虧損600 萬美元,1975 年則虧損高達1.26 億美元,公司瀕臨破產。1976 年,GEICO 的股票一落千丈,從每股61 美元跌至2 美元。
巴菲特在1976 年拜訪GEICO 公司管理層後,認為盡管公司瀕臨破產的邊緣,但其競爭優勢依然存在。因為它提供的低成本、無代理商的保險經濟特許權依然完好無損。於是,他投資410 萬美元買入130 萬股,相當於每股3.18 美元。隨後該公司發行了7600 萬美元的可轉換優先股,巴菲特投資1942 萬美元買入近197 萬股,相當於發行總量的25%。由於該公司迅速扭虧為盈,贏利能力大大提升,巴菲特在1980 年又以1890 萬美元買入147 萬股。到1980 年底,巴菲特共持有該公司股票720 萬股,全部買入成本約為4714 萬美元。
正如巴菲特所預測的那樣,GEICO 公司迅速東山再起。
1976 年,傑克· 伯恩接任GEICO 公司新總裁。他采取大量降低成本的措施,使公司的贏利能力迅速恢複,他上任僅僅一年後的1977 年,公司就贏利5860 萬美元。
1982 年以來,GEICO 的權益資本收益率平均為21.2%,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 倍。
在伯克希爾全部收購GEICO 股份的前一年,即1995 年,巴菲特用4570 萬美元的投資賺了23 億美元,20 年間投資增值50 倍,平均每年為他賺取1.1 億美元。1996 年年初,伯克希爾以23 億美元買入了另外50% 的股份,將其變為私人公司,成為巴菲特伯克希爾投資王國的核心,其龐大的保費收入為巴菲特提供了大量的投資資金來源。
巴菲特對GEICO公司的基本分析(1)簡單易懂的業務。
巴菲特一向偏愛於投資保險業務,用他21 歲時的話說:“這是不存在存貨、勞動力和原材料問題,產品也不會過時的業務。”GEICO 更是用直銷的方式,將汽車保險單直接郵寄給政府雇員等成熟穩重的駕駛者,大大節省了與保險代理商有關的費用。而大多數保險公司主要通過代理商進行銷售,代理費用通常要占保險費的10%
25%。
(2)經濟特許權。
雖然GEICO 從事的汽車保險業務很難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但巴菲特認為,如果一個企業有持續和廣泛的成本優勢,就可以賺錢。
幾十年來,GEICO 在業內建立了良好的信譽,贏得了大批忠實的客戶。公司最主要的客戶是那些安全駕駛的司機,他們通過信件來購買保險,享受公司低成本和高質量的服務,再投保率很高。而其他保險公司並不願放棄已有的代理分銷渠道而損害原有的市場份額,因而GEICO 的獨特直接銷售方式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同時通過規模的擴大又形成了更大的成本優勢。這使該公司成為巴菲特所謂的經濟特許權企業。
巴菲特認為,在競爭激烈、產品高度同質化的保險產業,這樣的經濟特許權不但稀少,而且異常珍貴。這是GEICO 得以複蘇的根本所在。
(3)持續的價值創造能力。
在容量巨大的汽車保險市場中,大多數公司由於其銷售渠道結構限製了靈活經營,GEICO 卻一直將自己定位為一個保持低營運成本的公司。GEICO 根據其定位進行經營,不但為客戶創造非同尋常的價值,同時也為自己賺取了非同尋常的回報。幾十年來,GEICO 一直這樣進行運作,即使20 世紀70 年代中期發生財務危機,也從未損害GEICO 的最關鍵的產業競爭優勢。
在1983
1992 年的10 年內,該公司的平均稅前經營利潤率在行業中一直是最穩定的。1980
1992 年的13 年間,該公司共創造了17 億美元的利潤,給股東派發了2.8
億美元的紅利,保留了14 億美元用於再投資。這期間公司股票從2.96 億美元升值到46 億美元,公司保留的每1 美元為股東創造了 3.12 美元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