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資策略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們並不需要什麽高端技術,而僅僅是運用常識、信息和每個人都可以掌握的投資技巧。在深入分析巴菲特投資生涯中五大經典案例——投資可口可樂、GEICO、吉列公司、《華盛頓郵報》和中石油公司的過程中,我們將逐漸學會如何把這種寶貴的經驗運用在投資組合中去。
巴菲特首次投資於可口可樂公司就達到10.2392 億美元,到2003 年年底,持可口可樂的股票市值為101.50 億美元,15 年間增長了681%。僅僅在可口可樂一隻股票上的投資,巴菲特就賺取了88.51 億美元。可以說,這是巴菲特投資生涯中最輝煌的成就,甚至比他想的還要成功。
那麽,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決策這筆投資的。
可口可樂公司的成長概況可口可樂的財富故事很古老:秘方是潘柏頓發明的,3 年後轉手給康德勒,隻值1200 美元;康德勒家族經營了31 年,以2500 萬美元的“天價”轉讓給伍德魯夫家族;
伍德魯夫家族經營至今已超過80 年,可口可樂公司的市值已超過1730 億美元。
擔任公司總裁的保羅· 奧斯汀於1971 年被任命為董事長後,開始大規模進行多元化經營,如投資於眾多的與可口可樂無關的項目中,包括水淨化、白酒、養蝦、塑料、農場等,使公司價值創造能力不斷下降。在股東的壓力下,1980 年奧斯汀被迫辭職,可口可樂公司第一位外籍總裁羅伯托· 高澤塔上任。
羅伯托提出了公司“80 年代的經營戰略”:拋棄掉任何已經不能產生可接受的投資收益率的業務與資產;剝離了大部分贏利能力低的非核心業務,包括葡萄酒廠等。
羅伯托最大的功勞是推動可口可樂的全球化高速增長。1984 年可口可樂公司的國際市場利潤隻勉強占總利潤的52% ,而1987 年則增長到75% 以上。國際市場為可口可樂帶來了豐厚的回報,3 年間全球銷量增長了34%,總利潤從6.66 億美元增長到了11.1 億美元。
在羅伯托擔任公司總裁期間,他把可口可樂公司的市值從40 億美元提升到大約1500 億美元,多麽高的流動資產啊!投資組合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巴菲特對可口可樂公司的分析(1)持續穩定的傳統產業。
軟飲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產業的特點是大規模生產、高邊際利潤、高現金流、低資本要求以及高回報率。
(2)簡單易懂的業務。
可口可樂公司業務流程是公司買入原料,製成濃縮液,再銷售給裝瓶商;由裝瓶商把濃縮液與其他成分調配在一起,再將最終製成的可口可樂飲料賣給零售商,包括超市、便利店、自動售貨機、酒吧等。業務非常簡單。
(3)高度的特許經營權。
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在於其品牌,可口可樂已經成為全球最被廣泛認同、最受尊重的著名品牌,也是美國文化的象征。
(4)強大的銷售係統。
可口可樂公司擁有無與倫比的全球生產和銷售係統。公司投入巨資在世界各地建立瓶裝廠,可口可樂公司向全球近200 個國家約1000 家加盟瓶裝廠商提供其糖漿和濃縮液,形成了很大的規模優勢,成為許多大型快餐連鎖店的首選飲料供應商,包括麥當勞、溫迪、伯格金、比薩店等。哪裏有超市和便利店,哪裏就有可口可樂。
(5)穩固的行業領導地位。
世界上一半的碳酸飲料都是由可口可樂公司銷售的,這一銷量是它的勁敵百事可樂公司的3 倍。在美國,碳酸飲料銷售額一年可達500 億美元,而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就占據了3/4 。如今可口可樂公司每天向全世界60 億人出售10 億多罐的可口可樂。
(6)專注的核心事業。
羅伯托提出的公司“80 年代的經營戰略”的核心,就是集中投資於高收益的軟飲料業務,並不斷降低其資本成本。
(7)非凡的價值創造能力。
在可口可樂每年的年報中,管理層都一再重申:“管理的基本目標是使股東價值最大化。
在羅伯托領導下,可口可樂公司的淨收益從1979 年的3.91 億美元增長到7.86 億美元,比奧斯汀時期增長了1 倍。股權投資收益率從1979 年的21.4% 提高到27.1% 1973 年和1980 年,可口可樂公司股東收益從1.52 億美元增長到2.62 億美元,年均增長8% ;1981年和1988 年,股東收益從2.62 億美元增長到8.28 億美元,年均增長17.8%。1973 年和1982 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6.3%,而1983 年和1992 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為31.1% 。
(8)持續的競爭優勢。
在伯克希爾1993 年年報中巴菲特對可口可樂的持續競爭優勢表示驚歎:“就長期而言,可口可樂與吉列所麵臨的產業風險,要比任何電腦公司或是通信公司小得多,可口可樂占全世界飲料銷售量的44% ,吉列則擁有60% 的剃須刀市場占有率(以銷售額計),除了稱霸口香糖的箭牌公司之外,我看不出還有哪家公司可以像它們一樣長期以來享有傲視全球的競爭力。更重要的,可口可樂與吉列近年來也確實在繼續增加它們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品牌的巨大吸引力、產品的出眾特質與銷售渠道的強大實力,使得它們擁有超強的競爭力,就像是在他們的經濟城堡周圍形成了一條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