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證明上帝存在的經院哲學家

  托馬斯・阿奎那

  (1226~1274)

  [傳略]托馬斯・阿奎那,是歐洲中世經最著名的神學經院哲學家。他吸收亞裏士多德哲學,與基督教義結合,提出了托馬斯主義,證明上帝的存在。托馬斯主義被定為基督教的官方哲學。

  公元1225年,托馬斯・阿奎那出生在意在利那不勒斯附近洛卡西卡城堡一個權貴之家。托馬斯5歲那年進入蒙特・卡西諾修道院學習,9年之後,轉入那不勒斯大學學習語法、邏輯、修辭、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等七藝。在那不勒斯學習中途,托馬斯違背父命,加入了多米尼克教團,遭到父親禁閉達一年之久,並用美人誘惑,但托馬斯意誌不改。1246年,托馬斯如願以償,離家前往巴黎大學學習,得遇良師阿爾伯特,追隨達7年之久。阿爾伯特熱愛亞裏士多德哲學,把它引入基督教教義中,托馬斯承傳師業為終生事業。1252年,由於阿爾伯特的推薦,托馬斯到巴黎大學助講神學講座。1257年被教皇委任為巴黎大學教授,獨立主持神學講座。1259年,托馬斯奉命供職教廷,1269年返回巴黎大學。1272年奉多米尼克教團之命到那不勒斯創建一個新的神學院,1274年辭世,享年49歲。

  托馬斯留下的著作有100餘部,1500餘萬字。《神學大全》是其代表作。

  [影響]西歐中世紀哲學蘊含在神學體係中,因產生於天主教的神學院,故稱經院哲學。經院哲學主張理性服從信仰,哲學是“神學的婢女”,目的在於論證基督教的教條,維護教會和封建主的統治。托馬斯・阿奎那是經院哲學的宗師和代表。他的代表作《神學大全》洋洋數百萬言,證明上帝的存在,充分體現了托馬斯的思想體係,被稱為托馬斯主義。

  《神學大全》分三個部分,每一部分由一係列題目組成,每一題又分若幹講。每一講的開頭,總是先羅列幾種反麵觀點,然後用“但是”,或“與此相反”,開始引經據典辯論,最後由“我的回答”引出作者結論,並對反麵觀點一一批駁。該書第一部分119題,著重闡釋神學信仰以及人的問題;第二部分303題,主要討論人與上帝的關係;第三部分90題,討論純粹的神學問題。

  托馬斯承認現實物質世界的存在,它是理性的認識對象;但托馬斯又認為在現實的自然世界之上,還有一個超現實的世界,那就是信仰和上帝的存在,上帝是造物主,一切現實世界都是上帝創造的。因此,理性和信仰、哲學和神學,兩者之間,信仰高於理性,神學高於哲學,永遠不會產生矛盾。

  托馬斯借用亞裏士多德哲學體係的存在與本質、潛能與現實、實體與偶然、形式與質料等範疇,建立自己形而上的思辨哲學,討論了哲學最一般的問題,但最終目的卻是論證上帝的存在和至高無上的地位。

  證明上帝的存在,曆來是基督教哲學最根本的論題。在托馬斯之前主要有兩種證明方法。一是奧古斯丁用自我反省頓悟的方法證明上帝的存在;再是安瑟爾謨用思維推理的方法證明上帝的存在。安瑟爾謨認為,既然人們心中有上帝存在,那麽上帝也存在於現實之中。奧氏的頓悟法太神秘,安氏的思維法不合邏輯,因為人們心中所想並不等於現實存在。在曆史的進程中,上述兩種證明愈來愈受到質疑。托馬斯另起爐灶,由果證因,即通過上帝的創造物來證明上帝的存在,一共有5種方法。第一種證明是從事物的運動和變化出發,證明上帝是物質運動世界的第一推動者。第二種證明是從事物本質的作用因出發,證明上帝是最初的作用因。第三種證明是從可能性和必然性出發,證明生生滅滅的物質世界,既然不可能變成無,那麽必然有一個永遠必然存在的事物,那就是上帝。第四種證明從事物存在的等級出發,證明世間一切事物得以存在的最完美的最高等級的原因,那就是上帝。第五種證明是從世界的秩序出發,既然一切無思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和目的,那必然有一種理智來指導自然事物的歸向,這個指導自然目的的理智者就是上帝。亞裏士多德哲學中的“第一推動者”“第一原因”等形而上的概念,經過托馬斯的改造,把它和基督教上帝存在的命題直接劃上等號,從而完成了上帝存在的哲學的證明,也完成了哲學屈從神學,成為“神學婢女”的改造,這就是托馬斯主義。由於托馬斯的證明是從宇宙萬物出發的,因此後人也把他的證明稱之為“宇宙論的證明”。

  [餘論]由於托馬斯用哲學思維證明上帝存在非常精細,提出了理性與信仰統一的學說,適應了基督教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盡管他生前遭到保守派和激進派兩麵夾攻,度過了坎坷的一生,但在他死後49年,曆史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先是托馬斯被封為“聖徒”,接著是“天使博士”哲學導師“聖師”等桂冠接踵而至。同時多米尼克教團把是否接受托馬斯學說作為入會的先決條件。19世紀末,教皇利奧十三世發布《永恒之父》的通諭,托馬斯主義被定為羅馬教會的官方哲學。

  (張大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