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初到涼山五首
一
山從容,水從容,山水迎送常蔥蘢,隨行有清風。
雨蒙蒙,霧蒙蒙,雨霧洗盡路邊鬆,車行正匆匆。
二
想涼山,見涼山,農場不在邛海邊,回望淚眼酸。
去涼山,到涼山,去到雲霧繚繞間,荒坡建家園。
三
山悠悠,水悠悠,山水聚瀠拖木溝,詫見土碉樓。
溪水流,河水流,溪河摔碎碧玉綢,擊打亂石頭。
四
雲相連,峰相連,雲峰相連去天邊,幾處見炊煙。
看亦鮮,聽亦鮮,彝胞相遇多笑顏,雖不通語言。
五
風涼山,雨涼山,氣水潤色綠層嵐,雨山虛實間。
月涼山,星涼山,碧空剪影黑峰巒,夜山似鬼幻。
作於1966年8-10月,整理補充於2005年10-11月
七律
無題
山掩夕陽晚風清,群峰共托滿天星。
雲漫山莊燈火迷,月籠幽穀溪水清。
一對親談疑私語,三五群論讚清貧。
帳篷歸後讀《毛選》,立誌紅專幹革命。
1966年9月16日
卜算子二首
涼山待開發
涼山待開發,新農來四方。
雄文四卷擎在手,革命豪氣放。
登高放眼望,莫道土地荒。
指日窮山改麵貌,鬆風吹麥浪。
1966年10月31日
題螺髻山照
誰忍怨青山,山我不相負,
總是春風吹難達,高寒可奈何。
螺髻超然好,偏惹東君妒,
千嶂深鎖洪荒地,可為知青主。
1968年
七絕
南風推霧
南風逆河推曉霧,漫入炊煙共一處。
湧動成雲淹螺髻,茫茫不見涼山路。
涼山雪後吟
誰領涼山一段情,山風吹後雪初停。
銀裝才見山林秀,瓊枝著花最可親。
1966年12月26日
農場輕音夜
屋漏輕風敲急雨,牆角鬥蟲奏琴胡。
庭樹枝葉搖沙錘,溪潭跌水亂蛙鼓。
1968-1969年
知青大胡
杆是大秤筒是鼓,知青大胡吟如虎。
宣傳隊裏常伴奏,革命歌曲忠字舞。
1968年
聽龔聯宇小提琴奏《娜娜之歌》
月華如水霧若紗,燈火迷離知青家。
泥牆茅屋有龔崽,提琴弦上唱娜娜。
1969年
五絕
聽陳佑彬二胡奏《江河水》
二胡弦泣憂,江河水在流。
今夜看螺髻,滿山都是愁。
1969年
小知青大箐梁子獲救
漫天飛雪涼山路,大箐梁子無躲處,
獨行知青返農場,怎敵高山嚴冬苦。
饑寒疲乏步難挨,凍倒路邊雪紛蓋,
惡劣天氣斷人行,失去知覺雪漸埋。
過路軍車正翻山,內有軍官警惕看,
如何雪堆略似人,停車刨雪現衣衫。
深深凍昏喚不醒,軍衣緊裹未暖身,
急送蕎窩可救治,暴風雪中趕一程。
搶救及時解危情,滿狗撿回一條命,
救命之恩永不忘,感謝親人解放軍。
1968年初,南充知青滿吉祥(滿狗)從西昌獨自步行返場,在大箐梁子遇大風雪……凍昏,被雪掩埋遇過路軍車,經解放軍救往蕎窩,生還。
燭影搖紅
返涼山前答友人
避亂成都,家屋小,錢糧少,難留住。
“文攻武衛”遍中國,無奈返鄉路。
行前莫問歸處,深山裏,泥牆茅廬。
孤燈暗影,愁管怨弦,淒涼低訴。
1967-1968年
孤墳
涼山冷月夜,流螢繞孤塚。
知妹何縊死,疏林鬼泣風。
追祭
羅案冤平心未平,孤墳無覓野草深。
舊處燒紙請魂取,黃泉莫貧如知青。
1999年2月17-20日知青專列回涼山
囚中
集訓囚屋夜靜悄,無字歌曲來如飄。
隨聲逐月飛蓉城,淚雨潑打九眼橋。
袁東旭磨鐮刀
東旭溪邊磨鐮刀,敢攜鋒刃寒帶霜。
革委主任莫太狂,知青拚命能虎嘯。
晨覓夜夢
晨覓夜夢奔哭處,葉葉滴露都是淚。
落地山花紅零亂,恰似夢魂帶血墜。
卷簾體詩一首
涼山中秋夜
庚戌中秋,秋中冷月望愁人歌染憂,卷簾體詩十字讀成四句七言詩
秋中冷月望愁人,月望愁人歌染憂;
憂染歌人愁望月,人愁望月冷中秋。
作者簡介
朱四維,成都市小天竺民辦中學1965年高中畢業。成都市上山下鄉知識青年訓練班4期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