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六年(庚子、前81)

  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

  [1]春,二月,詔有司問郡國所舉賢良、文學,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皆對崐:“願罷鹽、鐵、酒榷、均輸官,毋與天下爭利,示以儉節,然後教化可興。”桑弘羊難,以為:“此國家大業,所以製四夷,安邊足用之本,不可廢也。”於是鹽鐵之議起焉。

  [1]春季,二月,漢昭帝下詔命有關官員向各郡、國舉薦的賢良、文學詢問,了解民間疾苦和教化百姓的要點,大家都建議:“希望取消鹽、鐵、酒類的專賣製度,罷黜均輸官,不要與天下人爭利,向百姓表示節儉,然後才可以振興、教化。”但桑弘羊表示反對,他認為:“鹽、鐵、酒類的專賣製度和均輸措施等,都是國家賴以控製四夷、保衛邊疆,使財用充足的根本大業,不能廢除。”於是,一場關於鹽鐵專賣等問題的辯論開始了。

  [2]初,蘇武既徙北海上,稟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武在漢,與李陵俱為侍中;陵降匈奴,不敢求武。久之,單於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於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足下兄弟二人,前皆坐事自殺;來時,太夫人已不幸;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複十餘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係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大臣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複誰為乎1武曰:“武父子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願勿複再言1陵與武飲數日,複曰:“子卿壹聽陵言1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於前1陵見其至誠,喟然歎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1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賜武牛羊數十頭。

  [2]當初,蘇武被匈奴放逐到北海邊以後,得不到糧食供應,便挖掘野鼠,吃鼠洞中的草籽。他手持漢朝的符節牧羊,無論睡臥還是起身都帶著它,以致節杖上的毛纓全部脫落了。蘇武在漢朝時,與李陵同為侍中,李陵投降匈奴後,不敢求見蘇武。過了很長時間,單於派李陵來到北海邊,為蘇武擺下酒筵,並以樂隊助興。李陵對蘇武說:“單於聽說我與你一向情誼深厚,所以派我來勸你,單於願意對你虛心相待。你終究不能再回漢朝,自己白白受苦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你的信義節操,又有誰看到呢!你的兩個兄弟,先前已都因罪自殺;我來此時,你母親也已不幸去世;你的夫人年輕,聽說已經改嫁別人了;隻剩下兩個妹妹、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如今又過了十幾年,是否還在人世,不得而知。人的一生,就像早晨的露水一般短暫,你又何必長久地如此自苦!我剛投降匈奴時,精神恍惚,像要發瘋,恨自己辜負漢朝,還連累老母被拘禁牢獄。你不願歸降匈奴的心情,怎麽會超過我!況且皇上年事已高,法令變化無常,大臣無罪而被抄殺滿門的達數十家,安危不可知,你還要為誰這樣做呢1蘇武說:“我父子本無才德功績,全靠皇上栽培,才得以身居高位,與列侯、將軍並列,且使我們兄弟得以親近皇上,所以我常常希望能夠肝腦塗地,報答皇上的大恩。如今得以殺身報效皇上,既使是斧鉞加身,湯鍋烹煮,我也心甘情願!為臣的侍奉君王,就如同兒子侍奉父親一般,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遺憾。希望你不要再說了。”李陵與蘇武一連飲酒數日,又勸道:“子卿你再聽我一句話。”蘇武說:“我自己料想必死已經很久了,大王你一定要我蘇武投降,就請結束今日的歡聚,讓我死在你的麵前1李陵見蘇武一片至誠,長歎道:“唉!你真是義士!我與衛律的罪過上通於天1不覺淚濕衣衿,與蘇武告別而去。賜給蘇武牛羊數十頭。

  後陵複至北海上,語武以武帝崩。武南鄉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及壺衍單於立,母閼氏不正,國內乖離,常恐漢兵襲之,於是衛律為單於謀,與漢和親。漢使至,求蘇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複至匈奴,常惠私見漢使,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於。單於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乃歸武及馬宏等。馬宏者,前副光祿大夫王忠使西國,為匈奴所遮;忠戰死,馬宏生得,亦不肯降。故匈奴歸此二人,欲以通善意。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誌,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複何顧乎!已矣,崐令子卿知吾心耳1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

  後來,李陵又來到北海邊,告訴蘇武漢武帝已然去世。蘇武一連數月,每天早晚麵對南方號啕痛哭,甚至吐血。壺衍單於即位後,其母閼氏行為不正,國內分崩離析,常常害怕漢軍前來襲擊,於是衛律為單於定計,要求與漢朝和親。漢使來到匈奴,要求放蘇武等人回國,匈奴假稱蘇武已死。後來漢使又來到匈奴,常惠暗中麵見漢使,教使者對單於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獵,射下一隻大雁,雁腳上係著一塊寫字的綢緞,上麵說蘇武等人在某湖澤之地。”使者大喜,按常惠之言責問單於。單於環視左右侍從,大吃一驚,然後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確實還活著。”這才將蘇武及馬宏等人放還。馬宏先前是漢朝派往西域各國的使者,光祿大夫王忠的副使,因受到匈奴軍隊的攔截,王忠戰死,馬宏被俘,也不肯投降匈奴。所以匈奴這次將蘇武、馬宏二人放回,是想向漢朝表示他們的善意。於是,李陵擺設酒筵祝賀蘇武說:“如今你返回祖國,名聲傳遍匈奴,功勞顯揚於漢朝,既使是史籍所記載、丹青所描畫的人物,又怎能超過你!我雖然愚笨怯懦,假如當年漢朝能寬恕我的罪過,保全我的老母,使我能夠忍辱負重,春秋時曹劌劫持齊桓公於柯盟的壯舉正是我當時念念不忘的誌向。誰知漢朝竟將我滿門抄斬,這是當世最殘酷的殺戮,我還能再顧念什麽呢!如今一切都已過去,現在不過是想讓你知道我的心罷了1李陵淚流滿麵,便與蘇武告別。

  單於召會武官屬,前已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既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霍光、上官桀與李陵素善,遣陵故人隴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之。陵曰:“歸易耳,丈夫不能再辱1遂死於匈奴。

  單於召集當年隨蘇武前來的漢朝官員及隨從,除先前已歸降匈奴和去世的以外,共有九人與蘇武一同回到漢朝。蘇武一行來到長安後,漢昭帝詔令蘇武用牛、羊、豬各一頭,以最隆重的儀式祭拜漢武帝的陵廟,封蘇武為典屬國,品秩為中二千石,並賞賜蘇武錢二百萬、公田二頃、住宅一所。蘇武被扣留匈奴共十九年,去時正當壯年,歸來時頭發、胡須全都白了。霍光、上官桀一向都和李陵關係很好,所以特派李陵的舊友隴西人任立政等三人一同前往匈奴勸說李陵回國。李陵對他們說:“回去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兩次受辱1於是老死於匈奴。

  [3]夏,旱。

  [3]夏季,幹旱。

  [4]秋,七月,罷榷酤官,從賢良、文學之議也。武帝之末,海內虛耗,戶口減半。霍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至是匈奴和親,百姓充實,稍複文、景之業焉。

  [4]秋季,七月,漢昭帝接受賢良、文學們的建議,撤銷負責酒類專賣的官員。漢武帝末年,國家財力虛耗,戶口減少了一半。霍光了解當時的要務,減輕賦稅和徭役,使百姓得到休息。如今與匈奴恢複和親,百姓生活充實,漸漸恢複了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的定安、繁榮局麵。

  [5]詔以鉤町侯毋波率其邑君長、人民擊反者有功,立以為鉤町王。賜田廣明爵關內侯。

  [5]漢昭帝頒布詔書,因町侯毋波率領其所屬部落的頭人和部眾鎮壓叛亂者有功,將毋波封為町王。賜田廣明關內侯爵位。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