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後元元年(癸巳、前88)

  後元元年(癸巳,公元前88年)

  [1]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遂幸安定。

  [1]春季,正月,漢武帝前往甘泉宮,在泰祭祀天神,然後巡遊安定。

  [2]昌邑哀王薨。

  [2]昌邑哀王劉去世。

  [3]二月,赦天下。

  [3]二月,大赦天下。

  [4]夏,六月,商丘成坐祝詛自殺。

  [4]夏季,六月,商丘成因被指控詛咒皇帝而自殺。

  [5]初,侍中仆射馬何羅與江充相善。及衛太子起兵,何羅弟通以力戰封重合侯。後上夷滅宗族、黨與,何羅兄弟懼及,遂謀為逆。侍中駙馬都尉金日視其誌意有非常,心疑之,陰獨察其動靜,與俱上下。何羅亦覺日意,以故久不得發。是時上行幸林光宮,日小疾臣臥廬,何羅與通及小弟安成矯製夜出,共殺使者,發兵。明旦,上未起,何羅無何從外入。日奏廁,心動,立入,坐內戶下。須臾,何羅袖白刃從東廂上,見日,色變;走趨臥內,欲入,行觸寶瑟,僵。日得抱何羅,因傳曰:“馬何羅反1上驚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並中日,止勿格。日投何羅殿下,得禽之。窮治縛,皆伏辜。

  [5]當初,侍中仆射馬何羅與江充關係很好。太子劉據起兵時,馬何羅的弟弟馬通因奮力作戰,被封為重合侯。後漢武帝誅滅江充全族之人及其同黨,馬何羅兄弟害怕牽連受害,便密謀反叛朝廷。侍中駙馬都尉金日看到馬氏兄弟的心思不同尋常,感到可疑,便獨自在暗中注意他們的動靜,與他們一起進出。馬何羅也覺察到了金日的用意,所以過了很長時間沒敢發動。這時,漢武帝前往林光宮,金日因身體有些不舒服,躺在值班室休息。馬何羅、馬通和小弟馬安成假傳聖旨,乘夜出宮,一同將朝廷使者殺死,發兵造反。第二天早上,漢武帝尚未起床,馬何羅無故從外麵闖進入宮中,金日正要去上廁所,忽然心中一動,立刻進入寢殿,坐在漢武帝的臥室門前。不久,馬何羅袖中藏著利刃從東廂房上殿,看見金日,臉色一變,便跑向漢武帝的臥室,想要進去,奔跑中撞到陳放的寶瑟,摔倒在地。金日抱住了馬何羅,大聲叫道:“馬何羅謀反1漢武帝驚起,身邊的侍衛要刺殺馬何羅,漢武帝怕一並傷到金日,急忙加以製止。金日將馬何羅摔到殿前,侍衛上前將其捆綁起來。經過嚴厲的追究和審訊、所有參與謀反的人全部認罪伏法。

  [6]秋,七月,地震。

  [6]秋季,七月,發生地震。

  [7]燕王旦自以次第當為太子,上書求入宿衛。上怒,斬其使於北闕;又坐藏匿亡命,削良鄉、安次、文安三縣。上由是惡旦。旦辯慧博學,其弟廣陵王胥,有勇力,而皆動作無法度,多過失,故上皆不立。

  [7]燕王劉旦認為自己按長幼次序應被立為太子,便上書請求回京侍衛皇帝左右。漢武帝大怒,將燕王的使者斬於皇宮北門。又因劉旦被指控私藏逃犯,漢武帝下令削去燕國封地中的良鄉、安次、文安三縣。漢武帝從此厭惡劉旦。劉旦聰明善辯,博學多才,其弟廣陵王劉胥勇武有力,但二人的舉動都不合法度,多有過失,所以二人都未被漢武帝立為太子。

  時鉤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數歲,形體壯大,多知,上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猶與久之。欲以大臣輔之,察群臣,唯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黃門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以賜光。後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1夫人還顧,帝曰:“趣行,汝不得活1卒賜死。頃之,帝閑居,問左右曰:“外人言雲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住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後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此時,鉤弋夫人所生的皇子劉弗陵,雖然隻有幾歲,卻長得身體粗壯,聰明懂情,漢武帝對他極為疼愛,想立他為太子,隻因其年紀幼小,母親也太年輕,所以一直猶豫不決。漢武帝想選擇合適的大臣輔佐劉弗陵,觀察群臣,隻有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霍光為人忠厚,可以當此重任。於是,漢武帝讓黃門官畫了一幅周公背負周成王接受諸侯朝見的圖畫賜給霍光。幾天後,漢武帝借故譴責鉤弋夫人,鉤弋夫人摘去首飾,叩頭請求寬耍漢武帝說:“拉出去,送到掖庭獄中1鉤弋夫人回頭看著漢武帝求饒,漢武帝說:“快走,你不能活下去1終於將她處死。不久之後,漢武帝閑居無事,向周圍的人們問道:“外麵對處死鉤弋夫人一事怎麽說?”被問者回答說:“人們都說‘將要立她兒子為太子,為什麽還要殺他母親呢?’”漢武帝說道:“是啊,這就不是你們這些愚蠢的人能夠懂得的了。自古以來,所以出現亂國之事,都是因為國君年幼而其母青春正盛。女主一人獨居,就會驕橫不法,荒淫穢亂,為所欲為,而無人能夠禁止。你沒聽說過呂後之事嗎!所以不能先將她除掉。”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