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三星堆青銅人立像

  1986年盛夏,在我國四川成都市東北的廣漢縣三星堆村,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不逕走遍了國內外學術界:在兩座三千年前古蜀人祭祀坑內,70多件與真人一般大小的大型青銅鑄造的人像,包括全身立像、人頭像、人麵像重見了天日。此外,還有黃金麵罩、青銅器、玉器等大量珍貴文物。這些文物明顯依先後次序埋入坑內,因而考古學家們相信它們是一次祭祀活動的遺存。與真人等大的青銅雕像,在我國田野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發現,而且出土數量又是如此之多,確屬轟動海內外的考古發現。

  在出土的多種人像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一尊立式全身雕像。這不僅因為它是唯一的一尊完整無損的全身雕像,更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以往難以想象的古蜀人的真實形象——容顏狀貌,穿戴服飾等實物形象,對研究古代巴蜀人的曆史、文化、宗教、習俗,均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這尊如同現代偉人式的青銅塑像,赤足站立在方錐形基座上,通高達262厘米。雕像自身高165.5厘米,頭戴一頂高17.7厘米的帽子。把雕象鑄得與真人大小,無疑包含有某種意義,而且其各部位又契合人的比例,具有濃厚的寫實風格,或許他正是按照某個古蜀人的具體模樣塑造的。若果真如此,則該模特必定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站立在這尊“偉人像”前,不難發現他的非凡氣度。那端莊肅穆的神態,沉著專注的表情,分明是在行使他的神聖職責,進行著某項嚴肅隆重的祭祀活動。他頭上戴著花瓣狀的華冠,雙手平舉胸前,呈上下相對的持物姿勢,由於所持的器物已失落,所以手掌就成了空握著的圓環狀,以致雙手顯得尤為碩大,給人以極度誇張的感覺。雕像體型瘦長,身著窄袖緊身雞心領長袍,使得外露的脖子格外細長。長袍左衽,長及膝下,下擺前麵平齊,後麵呈燕尾形。裸露的小腿各佩戴一表麵飾方格紋的腳鐲。長袍上部綴有一方格紋的飾帶,一端結於袍服左側後背上部,然後由左腋下向前穿出,斜上繞向右肩至後背上部與左側結帶的部位相對應,又扣結於袍服上。長袍上還飾有精致華美的紋樣:前襟左側為兩組龍紋,右側為回紋,下方一組變體獸麵紋下又飾兩組並列的倒三角紋;後襟的紋飾與前襟完全相同。袍服的紋飾如此繁縟精美,反映了雕像不同尋常的身份。

  “左衽”,是我國曆史上少數民族服裝的一個顯著特征,與中原黃河流域華夏族的“右衽”相區別。四川在古代為巴蜀國。考古學家通過對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研究和周圍地區的調查勘察,認為在廣漢三星堆周圍方圓六平方公裏內,很可能是早期蜀國的一個重要都邑所在地。而這尊雕像象征的應是古蜀人的一位巫師之長。在上古時代,作為政治領袖的王,同時又是掌握著祭祀卜筮大權的巫飾之長。所以,這尊雕象可能也是古蜀國某一代王的形象。

  廣漢出土的這尊青銅雕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青銅鑄像。在我國,史籍記載以秦始皇鑄造十二銅人為最早。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鹹陽銷毀列國兵器,鑄十二金(銅)人。廣漢青銅雕像比這無一流傳的十二金人早了近千年。在國外,埃及曾發現過銅像,那是1897年在邦拉紮域出土的古埃及第六王朝(距今約4300年)國王沛比一世和他的兒子王子梅連拉的銅像,前者高約175厘米,後者高僅70多厘米,但它們還不是青銅製品,也不是鑄造的,而是用純銅以原始的分段打造法製成後,固定在木心上的。在希臘出土過希臘化時代(公元前四到一世紀)與真人大小相當的青銅形象,如有名的德爾菲禦者銅像,宙斯或波塞頓銅像等,但在時間上均比廣漢雕像晚四、五百年以上。廣漢古蜀人雕像的出土,在中國和世界文明史上都獨具意義。這是迄今所見中國青銅時代的雕像之王,它使中國古老的民族文化在西南蜀地放射出異彩。三星堆青銅人立像現藏於三星堆遺址博物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