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名字影響整個人生

  名字聯係著曆史,聯係著社會,聯係著文化。名字伴隨人的一生,也影響人的一生。人生是有意義的,與人相伴一生的名字也是有意義的。金榜題名誰都向往,名落孫山誰都怨艾;名垂史冊、馳名宇內誰都羨慕,誰都敬仰;名聲掃地、臭名昭彰誰都唾棄。

  名字與人就如樹和根的關係,但名字和人畢竟是兩回事,並非命意取名,人生命運就此注定。歸根到底,一個人的名字得以流芳百世,關鍵還是在於人,是人使名留。曆史上名與人相符者有之,相悖者亦有之。重耳,名雖不佳,卻成了春秋時期傑出的明君;魏忠賢,名雖好,卻是明代有名的奸臣。然而,“不怕生壞相,就怕起壞名”這句俗語反映了中國人對起名的關心和重視,也說明人名的好壞與受名者的人生、命運的密切關係。所以,起名不僅是起名者所創造的一種指代人的特殊符號,而且也是對個人、家庭、家族乃至社會所肩負的一種責任。

  總之,人名與人關係密切,人的名字作用廣泛。弄清了人與名字的關係和意義,將更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的名字,並認真為孩子起個好名字。名字既然依照起名者的誌向、情趣和審美意識,它就代表著名主的意願和理想,名主的一生往往也是按照這個意願和理想來實踐的,所以名字必然會影響名主的人生。這裏大體有三個方麵:

  一、影響人生的事業和品格

  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其名(自號)即“每天早霞出晚霞歸,要做與霞為伴的遊客”之意,這個名字正是體現了他從小立下的“問奇於名山大川”的誌向。按照這個心願,徐霞客一生雲遊在外,考察了祖國的許多名山大川,“霞客”一名正好表達了他的決心和人生理想。

  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其名為“紅色品德”之意。名主一生處處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重,公而忘私,艱苦奮鬥,德高望重,功勳卓著,他的一生正是體現了其名字所含的“紅色品德”。

  無產階級革命家王若飛,原名王蔭生,其青年時期麵臨民族危機,立誌救國救民。他幼年時十分崇敬宋代民族英雄嶽飛,也很欣賞《木蘭辭》中“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詞句,於是改名“若飛”,表示要像嶽飛一樣殺敵報國,像木蘭一樣飛度關山,將自己的一生獻給偉大的革命事業。王若飛一名正好體現了他的這種誌向和精神。

  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一生清貧。國民黨統治後期政治腐敗,物價猛漲,朱自清當時缺吃少穿,骨瘦如柴,體重隻有45公斤。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體現了他“自清”自律的精神和氣節。

  現代著名學者錢鍾書,其名意即鍾情於書。這個名字很好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他愛讀書,愛借書,愛買書,愛評書,愛寫書,他自稱為“書癡”,原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對錢先生極為敬佩,指出錢先生的成功“就在於名副其實地鍾情於書”。

  以上這些名字均體現和影響著名主的人生。

  二、影響人的情緒和心境

  在人們的日常交往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某人報出他的名字時,聽者會驚奇地說:“啊,這個名字起得真好!”名主聽到這樣的讚美,心裏肯定是高興的。在以後不斷聽到同樣的讚美聲時,名主心裏總是樂滋滋的,感到很得意,於是在不同的場合,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願意說出自己的名字,有的甚至還津津樂道地對他人講起自己名字的來曆、含義及語音。其心中的滿足和欣慰,則是不言而喻的。

  也有相反的情況。某些人的名字起得不很理想,名主總覺得是個遺憾,甚至是個缺欠,於是在公眾場合,總不願說出自己的名字。有位女士叫“淑英”,這個名字意思很好,但起這個名字的人太多,沒有特色,於是當她向大家介紹時,總是不好意思地先聲明:“我這個名字太普通了,很大眾化。”其言語中含著她的不滿和自愧。

  有位男士姓“左”,文革時改名為“文革”,“左文革”一名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是相當好的,革命左派,他人羨慕,自己也很得意。但是“四人幫”倒台之後,極“左”路線受到批判,文化大革命被徹底否定,“革命左派”不僅不再吃香,而且成為被批評、被指責的對象。特別是“文革”期間受極“左”路線迫害的人,他們聽到“左文革”這樣的名字,可能要對名主瞪起眼睛,表示一種鄙視和怨恨。名主遇到這樣的情況,心裏能高興嗎?時間長了,能沒有精神壓力嗎?

  有名校醫取名“段珍”,學生怕她“針斷”而不去她那裏打針,這位校醫心裏能好受嗎?這不等於失業了嗎?

  有個學校音樂老師叫“管風琴”,體育老師叫“陳亞玲”,教導主任叫“焦厚根”(腳後跟),由於名字用字諧音,學生便如此稱呼和取笑他們。麵對這樣的景況,這些老師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呢?能全怪調皮的學生嗎?

  有位司機竟然取名“吳(無)安全”。沒有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能開好車嗎?心情如此緊張、壓抑,久了能不得病嗎?

  名字含義不好,影響人的情緒,最終還可能影響人的壽命。一項調查研究表明,諸如P。I。G(豬)和B。U。M(流浪漢)等含有貶義的姓名首字母縮寫的人,他們的壽命比首字母為V。I。P(要人)和W。I。N(勝利)的人要短。首字母含有褒義的男性壽命比對照組平均長4.48歲,而首字母含有褒義的婦女壽命比對照組平均長3.36歲。可見名字含義好,名主就會高興,心情自然也會好;否則,名主心情就不會很好,往往可能影響其壽命。

  三、影響本人和家庭成員

  名字是自己的,但它是供別人呼叫的,這樣,起名不僅要考慮自己,還要考慮呼叫的人。如廣東有些地方的女孩子名中用了“娘”字,“娘”是子女的母親,隻有子女或子女的同輩可叫,如果取名“娘”,不管什麽年齡、輩分的人都叫其名為“娘”,她的父母、爺爺奶奶叫她“娘”,孫子、重孫也叫她“娘”,同事、同學也叫她“娘”,這不就亂套了嗎?還有“妹”字,南北方都有些女孩子用此字起名,什麽“阿妹”、“細妹”、“冬妹”、“小妹”,這些名字雖然叫起來有親切感,但讓不同年齡和輩分的人如此稱呼,也不好,會影響長輩或晚輩稱呼者的心情。

  有人名叫“杜子騰”(肚子疼),另一個人叫“龐光大”(膀胱大),如果有人問其後代,你父親叫什麽名字,或者你是誰家的孩子,後代說:我父親叫“杜子騰”,另一個說叫“龐光大”。聽者聽為“肚子疼”、“膀胱大”,可能會笑破肚皮,這樣就給後代子女造成了很大的難堪。

  還有人竟然名叫“陳尿”,取這樣名字的男性,有哪個女孩子願意嫁給他?就是想給他介紹對象,一聽名字對方也會恥笑。退一步說,即使真的結婚成家,生了後代,孩子們又怎麽好意思去報他父親或爺爺的名字呢?“我是陳尿的兒子”,“我爺爺叫陳尿”,後代該多尷尬,一提這名字,就有一種羞辱感,可見名字不光影響自己,還會延及他的後代。

  有名男青年叫劉豔華,因為父母喜歡女孩,希望他像女孩子那樣文靜、美麗,於是給他起了個女孩子的名字。長大要找對象時,接連失敗。其中他曾相中過兩位姑娘,結果均被對方堅決拒絕。理由是一個大男人起了個女人的名字,陰不陰陽不陽的,喜歡豔麗,將來跟這樣的男人在一起會很別扭,向別人介紹丈夫的名字時也會感到難堪。兩次求愛失敗,男青年把怨氣全泄在父母當初給他起名上,可是悔之晚矣。由於起名不當,影響了孩子的婚姻大事。盡管中國曆來就有男女逆向起名法,男性起女性式的名字,女性起男性式的名字,已被社會大多數人所認同,但上麵那兩位女青年就是不理解,不接受,你能把她們怎麽樣呢?能說是她們的過錯嗎?不過也有因名字帶來美滿婚姻的情況。京劇界有兩位名演員,男的叫姬麒麟,女的叫張百靈。“文革”時張百靈有一天看大字報,突然發現姬麒麟這個名字,頓時感到和自己的名字有相同之處,心頭湧起一種異樣的感覺,之後便留意並且見到姬麒麟,從此兩人相戀並結婚。名字在這裏為他們牽線搭橋,成了“紅娘”。

  §§第二章 嬰兒起名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