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姓名與字、號、小名、筆名、藝名、綽號

  一、姓氏

  人的名字由姓和名兩部分構成,要了解姓名,就有必要了解什麽是姓和氏。

  最初,人們認為姓就是圖騰。傳說在混沌初開的上古時代,每個氏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圖騰,這個圖騰後來就成為了姓。如方姓是由獐子變來的,楊姓是由綿羊變來的,範姓是由水牛變來的等等。

  對於這一說法,也有人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不能因為見到某些姓氏恰好與動植物的名稱相關,就一概認為姓就是圖騰。如馬姓,《漢書·馬援傳》中說,馬援的先祖趙奢為趙將,因功封馬服君。馬服是山名,在邯鄲的西北。趙奢的子孫可能先以‘馬服’為姓,後簡化為馬。如果不加以區分,就說馬姓來源於圖騰馬,這是以偏概全的。

  如何給姓下—個定義,古人曾作過很多解釋。人們從姓的字形著手,發現在金文中,“姓”字由“人”、“生”組合而成,許偵《說文解字》解釋:“姓,人所生也。”東漢劉熙的《釋名》則說:“女生為姓,渭子也。”清朝王念孫進一步疏證:“姓者,生也,子孫之通稱山。”上述引證的共同之處是“以女生為姓”,都認為姓的含義最早與女性生子有關。也就是說,一個人生而有姓,同一血統的子孫同姓。在後代的繁衍過程中,為了把從同一個老祖母傳下來的人加以區別,便產生了姓,這就是文字學告訴人們的“姓”字的意義。

  現在人們從西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中所看到的最早的姓,幾乎都有—個“女”字偏旁,如姬、薑、姒、姚等等。

  姓是圖騰也好,是女性生子也罷,都必須具體到用某一個姓加以考證。說到姓,就很容易聯想到氏。現在看來,姓和氏似乎是相同的,沒有什麽區別。人們司空見慣的“以姓氏筆畫為序”,就是以姓的筆畫多少來排列先後。

  看來,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但在古代,姓與氏並不完全是一回事。“氏”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這個字,寫法上也基本一致。許慎認為這個字像山岸崩塌之形,“氏崩聲聞數百裏”。

  清朝人朱駿聲不讚成這種說法,他認為氏字的本義為植物的根。彎曲的根叫氏,直形的根叫氐。林義光也指出,氏字“不象山岸脅之形,本義當為根柢。姓氏之氏,亦由根柢之義引申”。人有姓氏,正如樹有根本。

  上古時代的姓和氏既有聯係,也有區別。簡單來說,姓是大宗族號,表示一個人的血統來源;氏是由大宗分出去的支係小宗的族號,是姓的分支和發展。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姓是指他的血統來源,氏則是指他子孫的血統來源。

  當時對姓氏的區分,為更好地選擇嫁娶之家是其目的之一。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開始認識到同姓婚配不僅有悖人倫,還會對後代的素質造成不良的後果。

  先秦時期有許多諸侯、卿大夫都是同姓,如齊國的崔氏與東郭氏都是薑姓。齊莊公時的權臣崔杼要娶東郭偃的姐姐,盡管東郭偃是崔杼的下屬,但他還是以“男女辨姓”的通婚古製為由,婉言拒絕了崔杼。

  其目的之二在於嚴格男女之別。在周代,“同姓不婚”的禮製實行得非常嚴格。因此,確定婚姻關係之前,“男女辨姓”就成為必要的程序。

  當時,人們常將姓加在女子的稱謂裏,“婦人稱國及姓”,與此形成對比的則是“男人稱氏”。宋代學者鄭樵說得很清楚:“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

  其目的之三是為了區分貴賤。從周代起的一段時期,隻有貴族才有姓氏,平民則沒有。在當時,“百姓”的含義並非指一般民眾,而是指貴族,與今天講的平頭百姓不是同一回事。

  如在周代,天子分封有德的人為諸侯,根據他們始祖的起源賜姓,再賞賜土地、人民作為封地而命氏。《左傳·隱公八年》記載:“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氏有時與姓完全相同,比如舊俗中的“張氏兄弟”和“李氏昆仲”,就都是姓張的兄弟和姓李的兄弟之意。

  氏有時放在已婚婦女的姓後。在當時的婚姻製度下,經常發生一個有趣的現象。首先是在本身的父姓前加夫姓,表示已成為夫族的一員,然後在父姓之後加“氏”,表明自身原屬的家族。至於本名,則完全被忽略了。如趙李氏,就表示夫姓趙,父姓李,後加“氏”則表示已嫁入趙家,原為李家的女人的意思。

  氏有時也用在表示親屬關係的字後邊,用來稱呼自己的親屬,如舅氏(母舅)、母氏等。有時它又表示對名家、專家、學者的稱呼,如清代文字訓詁學家、經學家段玉裁,就被稱為段氏。

  由此可見,氏在古今社會中的忽貶忽尊,是不同時期的社會形態變化的反映和遺跡。

  中國曆史源遠流長,但不論古今,人的姓名大體都是由姓氏和名字組合而成。由於姓氏關係著一個人的祖先和血統,對名字有著製約和規定性的作用和意義,因此一個人隻有把自己所處人群的標誌“姓”與自己的標誌“名”結合在一起,才能充分而準確地表達他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看,姓乃名之魂,因此姓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並且由此產生了許多厚重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確實是值得人們研究和玩味的。

  二、名

  古今中外,無論男女老幼,貴賤尊卑,無不有名。名之於人,生而有之,如影隨形,榮辱與共,相伴終生,實在是再密切不過了。

  那麽,人名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演進和發展的呢?其文化意蘊豐富多彩,回溯起來頗有意味。遠古時代,人們過著群居生活,靠采集和狩獵來維持生存,他們的生活十分原始,還不需要用姓名來區分彼此。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增多,為了把某一群人與另一群人區別開來,便出現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標誌,即所謂的姓。在一群人中間,為了相互區別,就出現了隻屬於個人的標誌,即所謂的名。那時,在社會交往中,無論哪一群人,在自己內部隻需用名便可彼此區分。若與另一群人交往,隻稱名則不能表明自己的身份,隻有把自己所在人群的標誌與自己的標誌即姓與名結合在一起,才能將自己從不同的人群中區別開來。

  關於名字的起源,從漢字“名”本身也可以推知其最初的含義。這一漢字由“夕”和“口”兩部分組成,對此,《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即是說,在早期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白天相見,可以通過形體、麵貌、聲音相互區別;而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隻能通過互報名字來區分了。

  可見,人名的產生是由於社會交往的需要,它最本質的作用就是在社交中便於彼此區別。

  我國最早擁有自己固定名字的人,可能是傳說中的那些氏族社會的首領,或在部族戰爭中出現的英雄。但嚴格說來這些人名隻是族名、公名,而不是人名、私名。之後,人名開始表明一定的特點,《劄記·祭法》中說:“黃帝正名百物。”這時,名實才有了一定的相符性,如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烈山氏、軒轅氏等,大多反映了一定的曆史事實。文字出現以後,起初由口頭表達的人名也進化到文字階段。在目前已經發現的一些原始社會的陶器中,上麵都刻畫著一兩個符號。據考證,這些符號大多與早期的人名有關。

  我國有確切文字記載的曆史是從殷商開始,那時,文字大量的出現並趨於定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名。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不僅有“名”這個漢字,而且還有“示壬”、“中丁”、“外丙”、“小乙”等人名。這些都是我國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名字。殷商的人名主要有兩類:一是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王,均以天幹之字為名;二是從事占卜吉凶的貞人,均為一字的單名,如爭、行、韋、大等。

  從周代起,氏和名開始連稱。姓氏合一後,姓和名連稱就成為了全社會的習慣。姓加名的姓名模式自秦漢以來一直延續至今,且男女取名的基本模式大致相同。

  遠在上古時期,我國人名就已經形成單名和雙名並行的格局,一直延續至今。與姓氏相比,名的格局更加穩定。取單名還是取雙名,則因時代而異。從周代到兩漢,由於姓或氏與名連稱,人們習慣起單名。這主要基於兩個因素的考慮:一是求偶心理,人們一直都認為偶數吉利;二是便於使用,即好叫、好識、好記。而且,當時人口不多,取單名不會有多少重名。兩漢以後,雙名的數量迅猛增長。唐宋以後,雙名的比例繼續攀升,且很快就占了絕對優勢。曆史上雙名的大量湧現,與範字的使用密切相關。範字對於理順整個家族的譜係關係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家族的先祖為後代規定範字,使得屬於這個家族係統的每個成員一出生就得按輩分對字入座。漢代以後,大都取雙名並讓其中的一個字相同,作為表示同輩人的範字。這種範字最初在家庭使用,慢慢發展至家族。

  我國宗法社會十分重視血親關係,無論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從生到死都要受到家族的製約。男子死後,其名要載入家譜或族譜。由於家族範字完全適應了以族權為支撐的中國宗法社會的需要,因而必然受到統治者和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重視與青睞。

  到宋代,家族範字進入比較完善的程度,特別是統治者對家族範字的製定有更為嚴格的要求。帶有家族範字的名,通常也稱譜名。譜名是人的正式名稱,曆來為人們所重視,但隻是針對男子而言。因為我國的宗譜隻是男子的譜係,女子僅僅作為丈夫的陪襯出現在宗譜裏。在一個大家族裏,兒子往往隨家族範字,女兒則另取家族範字。如《紅樓夢》中賈寶玉、賈璉、賈琮、賈珩、賈琛、賈瓊,每個人名裏都含“玉”字,使用的是局部範字(即字的某個部首或構件);賈寶玉的姊妹則與“玉”宇無關,均範“春”字,分別是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和賈惜春。

  在等級森嚴的宗法社會裏,父母之命對於子女來說,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既然取名的權力屬子父母,那麽名自然就處於十分特殊的地位。現代人的名字則比較自由,除了對長輩不便直呼其名外,其他場合並沒有多少禁忌,既可稱全名,也可稱單名。

  總之,人名是在人類社會處於原始時期而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它的起源和發展經曆了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最初,它是人們隨意用來區分彼此的稱號,之後演變為固定身份的標誌,在文字出現以後又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從它產生時起,名就已經顯示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人類應該感謝人名,它不僅為人類保存著文化,再現著曆史,而且推動了人類曆史和文化的發展。在通往未來的漫長歲月裏,人名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將更加密切,每個人名的使用頻率都將大大超過之前的任何時代。

  在當代,人名的作用不僅不會被削弱,而且還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名的好壞、美醜勢必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各種影響。因而,在當代社會中,取個好名字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三、字

  現今的中國人習慣了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們的姓名沒有這麽簡單。通常情況下,除了姓和名以外,還有字、號等。

  人們常說的名字,在古代包括姓、名、字三個部分,三者各有其功能和作用,是三個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整體。

  古時的人剛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要取字,兩者相連,通稱名字。關於兩者的作用,《顏氏家訓》中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名用來區分彼此,字則表示德行。兩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一樣。

  取字始於西周初年。助周武王滅商的大軍事家薑尚,世稱薑太公,傳說他是薑姓部族族長,字望,一說字子牙,他是第一個取字的名人。

  一般來說,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則改稱大名。古製中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笄時,表示其已成人,將要正式參加社會交往,且要在“名”之後,再加“字”。在周代,取字還和財產地位有關,取字是貴族家庭和知識分子階層的事,窮困無依、目不識丁的平民百姓對此是不熱心的。

  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後綴以“父”、“甫”表示性別,並美化其名,成為字的一個組成部分。如屈原的父親伯庸,他的完整稱呼是屈伯庸父,其中屈是姓氏,伯是排行,庸是字,父是男子的美稱。還有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和叔興父等等。周代貴族女子字的前麵加姓,姓的前麵加“孟(伯)、仲、叔、季”表排行,字的後麵加“母”、“女”表性別,也成為字的一部分。如孟妊車母、中(仲)姑義母等。古代普通人家的男女是不用排行和性別取字的。排行(表長幼貴賤)與性別(表尊卑)都與財產和地位有關。此外,有地位有學問的人,常常在字的前後加上表敬稱的“子”。春秋時的政治家公孫僑,亦名公孫成子,為鄭國貴族,取字子產,又字子美,其父是鄭國大司馬,字子國。

  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隻能稱字而不稱其名。簡言之,名是在家庭裏叫的,字是外人叫的,人際交往中稱字而不稱名,稱人之字就是敬其名。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盡管用途不盡相同,兩者之間還是有聯係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幹的情況幾乎沒有。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飛”是名,“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飛”即“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名與字之間也有聯係,“居易”是因,“樂天”是果。隻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

  有些人在取字時注重效仿古人,取字士則、思賢、師亮,有些人則寄托對當事人的厚望,取字溫叟(長壽不夭折)、永全等等,無不含有深刻的意義。

  也有些人根據自己的心願隨意取字,實際上是另取一名,其隨意性很強。北宋畫家米芾的長子米友仁,人稱“小米”,他原名“伊”,小名叫“寅哥”,又名“鼇兒”。大詩人黃庭堅(米芾的好友)戲稱米友仁為“虎兒”,還贈以古印並詩:“我有元暉古印章……教字元暉繼阿章(米芾的名)。”米友仁便索性摘其詩中之詞,取字元暉。

  取字原為貴族階層的特權,後來擴展到知識分子階層,而一般下層則不得染指,宋代曾有明令,不準下層社會的人取字。到明清時,情況開始大為改觀,三教九流,官僚百姓,幾乎人人有字。盡管一般的平民取字遭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嘲諷和抨擊,但取字的習俗還是普遍地推廣了開來。

  值得注意的是,秦漢時,曆史上的一些才女也有自己的字。如西漢王嬙字昭君;東漢班昭字惠班,蔡琰字文姬;前秦蘇蕙字若蘭;唐代薛濤字洪度,裴淑字柔之,魚玄機宇幼徽;宋代謝金蓮字素秋;元代曹妙清字比玉等。不過,女性有字,也隻限於貴族或上層女子。當女子成年,可許配人家時,把垂發挽在頭頂,用笄別住,同時給她取字。這一禮製,在秦漢以後就沒有再承襲下來。一般女性自幼至成年,就隻有一個小名,也稱閨名。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許多觀念發生了變化,字被看作是人名的“蛇足”,把取字視為文人的迂腐。名字自然越簡單越好,省去字,就成為首當其衝的事了。

  四、號

  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亦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開始取號。對此,《周禮》解釋說,號是在人的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號的出現,使我國人名開始具備完整的體係。

  取號一般為自號,既不像帝王的年號、尊號或帝王將相的賜號那樣刻板單調,也不像民間的諢號那樣淺顯和直白。號在內容上與名之間不一定要有某些聯係,而更多的是涉及人生。它總是在一個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曆之後,以自況的目的出現的。

  特殊的時代,醞釀著特殊的情緒;特殊的處境,也形成了特殊的處世態度。號的出現,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有關。

  早期,有號的人大多是那些聖賢雅士,如老子別號廣成子。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有名字又有號的人並不多。東漢以後,特別是兩晉時期,司馬氏實行高壓政策,許多知識分子深感憤懣和壓抑,他們或著文以宣泄,或隱逸求超脫,或取號而托情寄誌。東晉詩人陶淵明,他曾為彭澤令,因不願為“五鬥米折腰”,便解甲歸田。他自號“五柳先生”,並以此作為書名,表達了自己毫無紅塵雜念,安貧瀟灑、清韻飄逸之誌。葛洪自號“抱樸子”,這個號是別具匠心的。“抱樸”語出《老子》“見素抱樸,少而寡欲”。其立此號以自勉,意在做一個守道篤行、不為物欲所惑的人。

  到了隋唐時期,隨著封建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高度發達,在名、字之外另取別號的人也逐漸增多。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均屬此類。

  至宋代,取號之風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熟知的《水滸傳》一百單八將都各有其別號,便代表了當時的社會風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自靖康之變後,連續遭到國破、家亡、夫死等沉重打擊,這一切都促使她進一步看破了塵世的混沌。為寄托自己的情懷,她將自己在臨安的寓所取名為“易安室”,並自號“易安居士”。易安者,狹小的住處亦易安身也。她把這個號作為安慰心靈的良藥。

  明清人更是把取號視為一種時尚,清人淩楊藻的《蠡勺編》中記載:“閭市村壟,嵬人瑣夫,不識丁者莫不有號,兼之庸鄙狂怪,鬆蘭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則弟必水,伯鬆則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聞婦人亦有之,向見人稱冰壺老拙,乃嫠媼也。”也就是說,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平民百姓,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有號,甚至一些落草為寇的盜賊也不例外。如一位縣官在審理一樁盜竊案時,申斥犯人為自己開脫罪責,犯人突然說道:“守愚不敢。”縣官不解,一問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稱別號。

  在用字上,取號與取名、字不同,它基本不受字數多少的限製。從已知的曆代別號來看,有二字號,也有三字、四字號,甚至還有十餘字、二十餘字的別號。清代畫家鄭板橋的別號就有十二個字,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號為“萬裏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其別號竟用了近三十個字,可謂一大奇觀。

  古人取號有較大的隨意性,並且無須加以避諱,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飽受文字獄和避諱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們在名字之外取別號來表現自己。

  大多數文人都取一個別號,但有些人的別號卻有很多個。元代末年著名詩人、畫家王冕,宇元章,號梅叟、老龍、老村、飯牛翁、竹齋生、煮石山農、閑散大夫、會稽外史、會稽山農、梅花雕主、九裏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浮萍軒子、竹冠草人,等等。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也是,一個自號和別號極多的人,有出處可考的就達28個,如大蘇、蘇子、蘇二、坡仙、文星、奎宿、大坡、蘇長公、蘇使君、蘇學土、蘇賢良、蘇端明、眉山公、長帽公、笑履翁、王局翁、雪浪翁、西湖長、禿鬢翁、白發兄、眉山學土,峨眉先生、東坡居士、老泉山人、東坡道人、毗陵先生、妙善老人、蘇文忠公等。奮爭的艱辛,成功的欣慰,無奈的幽默……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盡在這一長串的雅號之中!

  五、小名

  小名,又稱乳名、奶名、幼名、定魂名或小字,它是人們小時候的非正式名,是長大成人之前家人和友人對他的愛稱或昵稱。古往今來,人們都習慣在正式取名之前取個小名。

  取小名的習慣古已有之。上古時期,人們會在出生後不久取小名,其目的是為了把自己和別人區別開,而且簡單好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多數人的小名會被擱置不用,有些隻在與親友交往時使用。

  在中國古代,許多稱孤道寡的帝王都有小名,曹操小名阿瞞,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寄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拂佛伐或佛貍,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獺,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三國蜀漢後主劉禪小名阿鬥,據說劉撣在剛出生時,天上的北鬥星異常明亮,故取其名。至於一些聖賢名士,其小名也各有情趣。如孔子小名丘,王獻之小名官奴,陶淵明小名溪狗,謝靈運小名客兒,王安石小名獾郎。

  古代的中國人取小名,常用貶抑之詞,歐陽修給自己的孩子取小名叫僧哥,他認為將不雅之名、賤物之名作為人的小名,能求得孩子平安成長。如今在偏遠的鄉村,還有很多孩子取“狗剩”、“銅鎖”之類的賤名,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據說它的創始人的小名就叫狗兒。那麽,人們為什麽用賤名作為小名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其一,由於勞動者在幾千年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始終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死亡、傷殘等不幸常常降臨到他們身上,無奈之餘,隻好賤人起賤名,雖遭受苦累,但求能平安度日。

  其二,因為一些迷信思想在作怪,人們往往認為人的病、死、凶、災多為鬼怪所為,而鬼怪喜歡好聽的名字,厭惡醜陋的名字。因此,他們便以賤取名,希望鬼怪聞而遠之,少來光顧,讓孩子們少凶多吉,健康成長。

  取小名經常用到動物的名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豬、狗、牛、羊、驢、雞、貓、兔等加上孩子的性格和體形特點,便成了小名。常見的,如小虎子、二狗子、二豹、狗蛋、牛子、牛牛等等。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能像那些狗、貓一樣,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能健康地賤生賤長。

  以祝福消災為內容的小名也非常普遍,主要內容有健康、長壽、發財、福氣等,取小名如阿壯、阿福、發仔之類的。

  在農村,很多人都相信,人死了是因為閻王派小鬼勾走了魂,所以起小名常取“留住”之意,用一些鎖、門閂之類的東西作為象征。如取小名鎖柱、小栓、大門閂、鐵栓等。

  在取小名的具體方法上,古今各地大同小異。取小名的方法很多,每一類小名在各地也都可見到,以下簡要介紹幾種。

  1.生日取名

  這是根據生日的特點或生年、生肖來取小名。如老舍生於臘月二十三,農曆這一天是小年,所以小名為“雙喜”。

  2.排行取名

  這種方法是用孩子的排行作為小名,是最簡單也是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如小二、小三、幺妹等是隻使用排行的,也有大栓兒、二石頭、三愣子這樣在排行後再加上正字的。

  這種取名方法自古有之,如唐朝善舞劍器的公孫大娘、清朝女俠呂四娘、壯族歌手劉三姐,還有《水滸傳》裏的舶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都是廣為人知的人物,至於熊二、周三、劉十二之類的名字更是俯拾即是。這些姓名去掉姓,其實就是些小名。

  3.昵稱取名

  很多父母因為非常珍愛孩子,所以會給孩子取一個非常親切的小名,如在特定的字前加“小”為小名,像小花、小蘭、小芳、小羊等。

  這些小名,有的後來直接用作本名或學名,變為黃小花、張小蘭、李小芳、趙小陽等;有的化“小”為“曉”,成為張曉蘭、趙曉陽等。

  還有在特定的字後麵加“子”為小名的,如柱子、鐵子、蘭子、小華子等。這些小名,也可能深化成學名、本名,如趙柱、李鐵、張蘭、五華,或者為趙鐵柱、張玉蘭、王玉華等。像我國著名的籃球運動員穆鐵柱就是一例。

  還有以重字為小名的,如晶晶、芳芳、蕾蕾、圓圓、平平等,通常單名者,小名就是雙名,重疊稱呼以示親呢、喜愛之情。

  4.期望取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龍的願望在小名裏也可以反映出來。如我國國歌的詞作者田漢,小名和兒,父母希望他長大後為人和氣,和氣發財,家和萬事興。

  盡管小名對人的作用和影響不及正式的名字及字號大,但從古至今,人皆有之,且貫穿其童年,因此,也是取名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六、筆名

  筆名大多是文人、學者發表作品時使用的署名,這種署名有的和原姓名有關係,有的則沒有關係,又稱著作名或假名。

  由於筆名常見於報刊書籍上,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是書報而不是作者本人,因而通常作者的筆名被廣為傳播,而其真正的名字反而鮮為人知。比如,提起巴金、茅盾、曹禺。魯迅、老舍、郭沫若、冰心等名字,幾乎是無人不知,但要提起李堯棠、沈德鴻、萬家寶、周樹人、舒慶春、郭開貞、謝婉瑩等名字,知道的人或許並不多。其實,後麵的這些名字才是作家的原名,但他們都以筆名聞名於世。如果考察一下中國現代文壇,會發現絕大多數作家都曾使用過筆名。其中,一些最知名的人物,如郭沫若用過30多個筆名,茅盾取過90多個筆名,魯迅的筆名更達140多個。

  筆名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以姓名方式出現的筆名,如吳熙成,筆名吳伯簫;郭恩大,筆名郭小川;陳光美,筆名陳荒煤等。另一種是以非姓名方式出現的筆名,如聞一多,筆名夕夕;錢鍾書,筆名中書君等。

  另外,有些筆名是為了紀念某件事情,或出於懷念故土而取的。如現代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原名郭開貞,由於出生在沫水、若水流域,為紀念故土,便以“郭沫若”為筆名發表作品。

  筆名不僅中國人有,在西方也可以見到。如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就以“威廉·莎士比亞”的筆名發表文學作品,並以此成為英國最偉大的劇作家。一些旅居世界各地的華僑,發表作品時也都喜歡使用筆名。如美籍華人聶華苓的筆名為遠思,英籍女作家周月賓的筆名是韓素音,香港武俠小說作家查良鏞筆名為金庸,散文作家陳平的筆名是三毛,等等。

  取筆名的好處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萬一作品發生什麽不良影響,可以對自己發表的意見大膽負責;二是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毫無顧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甚至於發表某些批評和商討的文章。

  現今文壇的作家都疏於用筆名,通常他們的筆名即原名。即使偶爾用別名,也不是為了“隱”,隻是為了就事論事,有意識地把文與人分開。

  七、綽號

  綽號是根據一個人的某些特征,大多是以比喻的方式,在本名以外另取的名號,也叫諢號或諢名,一般帶有幽默、戲謔或諷刺的色彩。

  綽號起自何時難以確定,但有史可考的第一個有綽號的人,大概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史書記載他身材魁梧,膀粗腰圓,力大無比,能把鹿角折斷,把鐵鉤扳直,把高牆推倒,能赤手與虎豹搏鬥,把犧牛推動,所以人們給他一個綽號“移大犧”。

  綽號主要為“他取”。明朝文學家馮夢龍就說明了“好好先生”這個綽號的來曆:東漢末的司馬徽不談人短,與人語,美惡皆言好。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言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以相告,何謂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故人稱“好好先生”。

  綽號也有自封的。五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馮道,從後唐明宗時任宰相,曆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五朝八姓十一帝,且累朝不離相、三公、三師之位。二十多年,國難民憂,他毫不在意,沉浮濁世,八麵玲瓏,人們稱他是個“不倒翁”。而他本人卻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津津樂道:“孝於家,忠於國,為子、為弟、為人臣、為師長、為天、為父、有子、有孫。時開一卷,時飲一杯,食味、別聲、被色,老安於當代,老而自樂,何樂知之?”因而自號“長樂公”,亦號“長樂老”。

  自取綽號的現象,與文人取雅號頗為相似,隻是有俗雅之別而已。一般來說,人物的特征是取綽號的依據。有依據勇武取綽號的。如漢代名將李廣英勇善戰,膽識過人,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屢建戰功。匈奴人懼怕他,譽稱他為“漢之飛將軍”,且“避之數歲”,不敢動兵。

  有依據才智取綽號的。東晉謝道韞是一位女詩人,她是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自幼聰慧,素有才名。一個寒冷的冬天,外麵紛紛揚揚下起大雪,她的叔叔謝安(東晉大政治家)來到道韞家,望著彌天大雪,詩性大發。謝安指著窗外的飛雪,欣然倡句道:“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胡兒(道韞的兄弟)在一旁隨即應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略加思索,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了,對道韞大加讚賞。道韞也因此而馳名天下,人們稱她為“詠絮才”。

  人們對才華出眾的人有綽號相頌,同時,對缺德寡才之徒也有綽號相譏。如唐代李林甫為相,他曾將“弄璋之慶”寫為“弄獐之慶”,時人譏為“弄獐宰相”。清朝太常博士張鼎在引用雞肋典故時,誤把“雞肋”寫成“雞肘”,也被人戲稱為“雞肘博士”。

  有依據作品取綽號的。如賀鑄曾作《青玉案》詞,內有句雲“梅子黃時雨”,時人皆服其工,稱之為“賀梅子”。南宋詞人張炎,有《解連環·孤雁》詞一首,其中有“寫不成書,隻寄得相思一點”,因而被人們稱為“張孤雁”。現代畫家豐子愷在作漫畫時,常以青青垂柳和翩翩燕子襯底,朋友們贈他一個綽號“豐柳燕”,豐子愷笑以為然。

  有依據行為取綽號的。如我國現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大學者黃侃,在南京中央大學(金陵大學)任教時,曾結廬偏隱,和校方立下了一個“下雨不來(不上班),降雪不來,刮風不來”的約定,因此被稱為“三不來教授”。

  還有依據生活取綽號的。曾被康熙皇帝親自召見並讚為“清官第一”的廉吏於成龍,其在江西府上去世時,身邊沒有一個親屬。將軍都統使吏來到臥室,看見床頭破舊竹箱中隻有“綈袍一襲,靴帶二事,堂前瓦甕米數斛,鹽豉數器”。據史載,於成龍以兵部尚書總督江南江西,在官“日食粗糲,佐以菜粑,年饑屑糠菜米為粥,舉家食之”,因此“可留餘米賑饑民也”。由於他每日隻吃青菜,被老百姓稱為“於青菜”。

  因綽號一般是“他取”,所以為別人取綽號,可莊可諧,可愛可憎,可褒可貶,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人們熟悉的宋朝著名清官包拯,剛正不阿,政績斐然。特別是他嚴格執法,寬待於民,平反冤獄,抑製豪強,廉政清明,自刁邪惡棍至皇親國戚、宦官顯達尤不懼怕,時謂“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老百姓愛戴他,稱之為“包青天”。

  給人取綽號,既是普遍的社會現象,又是一種常有的文學現象,它已成為文學家常用的藝術手段,是文學作品中刻畫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題的有效方法。在《紅樓夢》裏,許多人物的綽號直接與性格相關聯。例如,王熙風的綽號叫“風辣子”,透露山這位賈府總管家爭強好勝、精明能幹、潑辣而又心狠的性格。小說《水滸傳》中,作者給108個英雄都取了鮮明生動、韻味雋永的綽號,這無疑使這部小說增色不少。

  取綽號不隻是中國人的愛好,在世界許多國家也廣為流行,從國家元首到普通庶民概莫能外。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的曆屆總統幾乎都有綽號,如華盛頓叫“燕麥粥”,林肯叫“黑色圓珠筆”,威爾遜叫“堅果”,羅斯福叫“香煙殼”,杜魯門叫“野蟲雞”,肯尼迪叫“太陽鏡”,尼克鬆叫“酸葡萄酒”,卡特叫“菠菜罐頭”,克林頓叫“雞蛋餅”。這些綽號都是人們根據他們的性格特征、生活習慣以及從政風格所取的。

  綽號是彼此間的一種認識和評價,因而取綽號時認識要客觀正確,評價要公正恰當。好的綽號,應有積極的、激勵的作用。

  給人取綽號,對人稱綽號,都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善良的動機,還要講感情、看對象。即使給人取的是譴責類的綽號,也要使人疚於心,而不恚於色,達到在戲謔和笑聲中受到教育的目的。

  宋代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記有蘇東坡為其友人陳季常的妻子取綽號一事。陳季常,好龍丘先生,飽參禪學,“好賓客,喜畜聲妓。然其妻柳氏絕凶妒”,有客人來家,常常看到陳季遭到柳氏的大聲叫罵。東坡因有詩戲之雲:“龍匠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東獅子”便成了柳氏的綽號,後來即以“河東獅吼”比喻悍婦的怒罵聲。此綽號一箭雙雕,一刺陳氏之懼內,二刺柳氏之凶悍。朋友間以懼內的主題相戲是幽默的、歡娛的,在這種氣氛下取綽號,大多有益而不傷感情。

  八、藝名

  藝名,是指藝人在進行藝術活動時,由於某種原因而取的專用名字,用來表達自己的意向、專長、師承或紀念某件對自己影響重大的事情。

  藝名的起源很早,據記載,西漢時,陽阿公主家裏有一位長袖善舞的歌伎,她花容月貌,身材纖巧,原名趙宜主。被漢成帝發現後,就將她召入宮中。成帝見她步履輕盈,舞姿優美,恰如在空中翩然飛舞的燕子,故在本名之外,又賜一別名——趙飛燕,這可能是我國曆史上最早擁有的藝名了。

  在古代,藝人多有藝名。元代的一位著名女雜劇演員朱簾秀,在當時很有名氣,後來她名字中的“秀”字便成為元代女藝人取名的一種時尚。

  藝名的來曆各不相同,每個藝名幾乎都有一則生動的故事。清末一位叫德克金的知縣,平時不拘形跡,被一位姓汪的人譏笑,說他不是做官的料,隻配演戲。後來他真的棄了官,改行學戲。為了不忘當年姓汪的人的譏笑、激勵自己,他取了個“汪笑依”的藝名,並用這一藝名編戲演戲,終於自成一派,譽滿上海灘。當代人也有取藝名的現象,往往戲曲、電影、電視、音樂等藝術界較常見。如話劇演員楊淑貞取藝名“楊枝露”,電影演員楊蒙取藝名“夏夢”,電視節目主持人黃益騰取藝名“阿原”等等。

  取藝名有很多講究,一般說來有以下幾種方式。

  1.承襲父輩美名

  有些為社會所承認、為廣大觀眾所熟悉和敬佩的演員,其藝名多為子女所襲用,以示家師真傳。如清代的著名京劇演員楊月樓,曾有“一般京調非偏愛,隻為貪看楊月樓”的美譽。其子承父誌,習父藝,借父名,取藝名“楊小樓”。

  2.徒承師名

  如紹劇演員陳金姑,因其師名為張豔秋,所以取藝名小豔秋,表現其聰穎早慧。蘇州彈詞表演家劉天韻,自幼從夏蓮生學彈詞。10歲登台演出,取藝名為“十齡童”。民國時期,荊州花鼓劇演員李天保,因13歲時成功地出演《站花牆》中的主角楊玉春而聞名江漢,故取藝名為“十三紅”。

  3.展示演員特長

  如清朝時河北演員田際雲,原名瑞麟,演花旦。表演時,嗓音圓潤醇厚,行腔樸實優美。其嗓音響徹九霄雲外,令觀眾心曠神怡,油然而生超塵脫俗之感,故取藝名“響九霄”,又名“想九霄”。

  也有一些戲劇影視界的演員,常用自己所扮演的成名角色的名字作為藝名。如話劇演員康泰,原名劉秉璋,因在話劇《重慶二十四小時》中扮演一個叫康泰的角色而出名,又因“康泰”兩字發音洪亮,易叫易記,遂正式更名為“康泰”。

  由於受正名形式的影響,有些藝人的藝名也興字輩,且排列有序。如著名京劇文武老生葉春善開辦的富連成科班,都使用按字輩排列的字名,其字輩是“喜”、“富”、“連”、“盛”、“世”、“元”、“韻”等,就如宗族輩分,每批學員按次序使用其中的同一個字,如“富”字輩的有馬富祿、譚富英等,“連”字輩的有馬連良、劉連榮等,“盛”字輩的有葉盛蘭、高盛麟等。

  進入近現代以後,文化藝術事業蓬勃發展,演員的社會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藝術的天幕上,正群星閃耀。演員是當今社會的明星,演員的藝名使這些明星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輝。

  藝術家的事業是美好的事業,他們的表演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他們的藝名也給人帶來美的愉悅。不可否認,藝名是中國人名文化之苑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