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章 土司與滇西抗戰

  摘要:敘述了滇西土司分布情況,分析土司在滇西抗戰中的態度、事跡與貢獻,李根源、宋希濂、尹明德對土司的措施,指出了建立統一戰線的重要性。

關鍵詞:土司滇西抗戰貢獻

在我國怒江以西的邊境地區,居住著24家土司,他們統治著13個民族,50萬以上的人口。自元明清以來,他們“世襲其職,世守其土,世長其民”。“中華民國”時期,在這些地區派了一些“流官”,設立了一些“準縣級政府機構”(設治局),但土司土官才是轄區的實際控製者,他們對各族民眾有較強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這24家土司是:猛卯(今瑞麗)安撫司方克勝、遮放副宣撫司多英培、猛板(今潞西縣東南部)土千總蔣千發、隴川宣撫司多永安、臘撒長官司(今隴川戶撒壩南)蓋炳銓、戶撒長官司(今隴川戶撒壩北)賴奉先、南甸(今梁河)宣撫司龔綏、幹崖宣撫司(今盈江舊城)刀京版、盞達(今盈江蓮花鄉)副宣撫司思鴻升、潞江安撫司線光天、灣甸土知州景壽莊、練地代理土巡檢兼鄉長楊慶芳、老窩土千總段承功、魯掌土千總茶光周、六庫土千總段浩、登埂(今片馬鄉)土千總段承鉞、卯照(瀘水北)土千總段庚華、耿馬宣撫司罕富廷、孟定土知州罕萬賢、孟角董(今滄源猛角)土千總罕富民、西盟土千總李紮體、班洪土都司胡忠華、車裏(西雙版納)宣慰司刀棟梁及所轄猛海土把總刀宗漢等各土司。

1942年5月日軍侵入滇西後,怒江以西國土全部淪陷。土司們身陷囹圄,他們的命運有幾種選擇:一是攜帶家眷逃亡內地,過無憂無慮的安閑日子;二是投靠日偽當漢奸;三是留下來與敵鬥爭。國難當頭,土司們絕大多數都義無反顧選擇了留在轄區與敵鬥爭的抗日道路,堅持敵後遊擊戰爭,組織民眾武裝英勇殺敵,保境安民,為滇西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發表通電,響應抗戰

滇西淪陷後,雲貴監察使李根源於1942年6月14日及時發表了著名的《告滇西父老書》,號召民眾“抱定決心,驅逐敵人退出騰衝、退出龍陵、退出滇西國境以外”,“齊心一致,堅定最後勝利的信心,發揮軍民合作力量,加緊組織民眾,訓練民眾,加強民眾自衛,協助軍隊,盡到守望、運輸、救護、偵察通訊的責任”。《告滇西父老書》如春雷般巨響,使整個滇西風起雲湧,出現了紛紛請纓殺敵的局麵。眾土司山官紛紛複電,表示世受國恩,守土有責,殺敵禦侮,自當全力以赴。六庫土司段浩等怒江五土司首先致電李根源,表示“保鄉衛國,責無旁貸”。南甸土司龔綏、潞江土司線光天等滇西南10多家土司紛紛表示“誓死抗戰,與疆土共存亡”。幹崖土司刀京版兩次致電,表示“以田橫五百壯士死守孤城,勉勵部屬及全體民眾驅逐頑凶”。稍後,李根源委托尹明德代表中央軍事委員會深入已淪陷的騰龍邊區對各土司予以“撫慰”。蔣介石致電各土司“茲派外交部專員尹明德為代表,前往滇西各地,剴切宣慰,加意撫綏,深盼各土司共體斯意,益加奮發,統率邊民,偕行殺敵,保世守之封疆,驅壓境之強寇,共集大勳,符傳聞厚望”。尹明德受命後,深入已淪陷的騰龍邊區,拜訪了潞江土司線光天、南甸土司龔綏、幹崖土司刀京版等,向他們頒布了蔣介石、宋希濂、李根源給各土司的電文、函件、照片、委任狀、匾額等。動員土司“統率所屬人民,嚴加訓練……共同殺敵,完成抗戰建國大業”。尹明德還宣布了宋希濂總司令批準的任命滇西邊區抗日自衛軍各路司令的命令,任命幹崖土司刀京版為第一路軍司令、南甸土司龔綏為第二路軍司令、梁河九保鎮的趙寶賢為第三路軍司令。尹明德每到一地,就向各族民眾宣講抗日形勢,動員各土司“協助大軍,驅逐倭寇,以爭取抗戰史上光榮之一頁”。不久,宋希濂委任潞江土司線光天為潞江支隊司令,委任隴川土司多元清為隴川支隊司令,委任六庫土司段浩為福碧瀘練民眾自衛隊司令,等等。十幾支抗日武裝的建立,構成了滇西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土司在轄區內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遊擊戰爭,給日寇以沉重打擊,成為滇西抗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全力以赴支持抗戰

(一)開展遊擊戰爭,四處襲擊日軍

刀京版的遊擊隊將司令部設在五台山深箐中,首先在橫水溝設伏,消滅日軍100多人,開辟了楊家山根據地,堅持鬥爭兩年多,在昔馬等地打擊日軍。線光天的潞江遊擊隊在新城、壩灣、禾木樹、鬆山東北各地四處打擊敵人,使日軍晚上不敢出動,遊擊隊多次護送遠征軍渡江,並協助七十一軍作戰。六庫土司段浩組建抗日自衛支隊600多人,兩次進攻片馬打擊日軍。耿馬土司罕富廷組建了500餘人的“抗日耿滄支隊”,在孟定一帶襲擊日緬軍,斃敵一百多名。阿佤山遊擊支隊在班洪、班老戰鬥中殲滅日寇幾十名,奇襲八莫,收複前哨據點,進攻滿象、中弄、抗武一帶,光複了瓦族17王全部領地。梁河邦角山景頗族總山官尚自貴組織了100多人的景頗族遊擊大隊,粉碎了日軍300多人的“掃蕩”,在大盈江一帶多次伏擊日軍,迫使日軍撤退至騰衝。

(二)偵察敵情,懲處漢奸

刀京版率領的遊擊支隊建立“團部哨”,多次捉拿懲處敵特漢奸,建立情報網,為預備二師和三十六師提供軍事情報。隴川自衛支隊組建“情報隊”,抓獲並處死徐華三等6名漢奸,鏟除了隴川日軍耳目。福碧瀘練民眾自衛隊組建了專門的便衣特工隊員,深入敵後,偵察敵情並及時把情報提供給部隊。各土司抗日武裝都組建了相應的情報組織,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

(三)全力以赴支援反攻,奪取滇西抗戰勝利

線光天組織民眾搶修公路,接送難民,護送預備二師過江,動員民眾為部隊送彈運糧,護救傷員。組織了100多匹騾馬組成的運輸隊,將50萬公斤穀子搶運至怒江東岸支援部隊。還將土司署搬遷至大塘子、小水井等地,顛沛流離,隨軍轉戰。線光天還變賣家產自籌經費維持自衛隊200多人的費用。六庫土司段浩製造了大小木船11艘,竹筏35張,調集水手193人支持遠征軍來往過江。調集2萬公斤積穀供給江防部隊,組織民工劃渡了3天3夜,幫助一九八師官兵渡過怒江。耿馬土司罕富廷捐獻抗日救國金300萬元,率部將200多馱彈藥突破日軍孟定防線運往糯峨。練地土司楊慶芳率民工400多人送糧送彈,掩埋屍體,連續達兩個多月,直至消滅全部日寇。滇西反攻前夕,福碧瀘練自衛隊改編為運輸團,擔負起怒江上遊和抗日遊擊區的運輸、救護、修路、守渡等工作。

三、對滇西土司抗戰的評價

滇西抗戰期間,眾多土司選擇留在轄區的抗日衛國道路,原因有三:一是愛國向心力的驅使,二是抗日當局的撫慰措施得當,三是淪陷區廣大民眾的推動與支持。

(一)愛國向心力的驅使

自元朝推行土司政策以來,雲南邊疆土司製度一直承襲並保留至民國。各族土司世襲其職、世掌其民、世守其土,他們既是轄區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最高長官,也是轄區內的精神領袖,他們負有維護轄區內本民族利益的責任。幾百年曆史過程中形成的守土有責的思想代代相傳並沉澱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心理。日寇入侵滇西,不僅威脅到了廣大民眾的利益,也威脅到了土司本身的生存利益。“我是中國人,滇西是中國的國土,我有守衛國土的責任”,這種愛國主義向心力自然而然地湧現出來。由於土司在當地威望較高,又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凝聚力,在反抗日寇侵略的鬥爭中往往就容易發揮領導者的作用。

(二)抗日當局的撫慰措施得當

國難當頭,團結邊疆土司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收複失地,成為全國人民特別是邊疆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在雲貴監察使李根源的建議下,國民政府及時恢複了土司的封委與承襲製度,辦理了土司的承襲、複職手續,進一步明確了土司動員民眾抗戰守土、配合收複國土的職責。《告滇西父老書》是送給各土司的精神食糧,抗日軍政當局派出尹明德專員前往騰龍邊區及時撫慰,將軍政要員蔣介石、宋希濂、李根源發給眾土司的專電、函件、委任狀、匾額送至土司手中,並發給了少數的武器,派出指導員幫助訓練各土司武裝,恩威並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根源先生在滇西抗戰中提出的團結土司共同抗戰的指導方針,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李根源先生是民國元老,在滇西享有很高威望。家鄉騰衝淪陷了,他更加關注發動土司抗戰,發揮土司的作用。李根源於1942年8月24日在滇西前線寫成的《報告撫慰滇西土司情形書》,把團結土司抗戰的情況及時報告給重慶軍政當局,指出,“當正義暴力搏鬥之際,人心向背自有權衡。然非事先感之以義,給之以恩,則後事之來有不可知者”。強調“敵人偵諜四起,百端煽惑,若不及時體其來意,示以殊恩,發起忠義,誠恐被敵利誘威脅,則心誌稍移,凝結無術,然則宣慰宣撫之道非可緩也”。李根源直接向蔣介石建議,對土司“倘能施以招徠,待以平等,遇以惠愛,一革昔日苛索貪虐之政,由此推行,普及緬疆,將來收效之宏自不待言”。

為了團結土司共同抗敵,李根源給土司送去了“為國幹城”的匾額,並對潞江土司線光天贈詩一首:“土官世代篤忠貞,與我交深兄弟情,為今宗邦捍邊圉,人人應起作幹城”。李根源為了表達對段浩父子和線光天抗擊日寇的敬意,又寫詩說:“潞江有土官,忠貞能報國,上遊段鏡湖,下遊線比德”。

對於李根源的建議,蔣介石積極采納。蔣介石獲悉李根源團結土司抗戰的情況後,對李根源的功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邊民內向,土司歸誠,實施組訓,協助抗戰,此皆先生感望所感,撫懷得宜所致,良用欽佩,尚希對於輸誠報國各土司,盡數代為撫慰為要。”對於各土司在抗戰中的貢獻,國民政府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1944年11月第一九八師副師長劉金奎在騰龍邊區軍政聯合辦事處會議上發言,誇讚刀京版、多永清、思鴻升三司官“不屈不撓,孤軍奮鬥,屢挫敵鋒,殊堪嘉獎”。讚揚衎景泰、蓋萬新、賴思琳三司官“不附敵,與敵不合作,殊可欽慰”,南甸小土司龔統政“協助遊擊隊抗敵亦有勞績”。1945年5月,國民政府行政院發布訓令要雲南省政府傳令嘉獎協助遊擊隊抗敵,提供軍事情報,被日軍俘虜半年多,堅貞不屈,脫險歸來的芒市土司方克光、遮放土司多英培。

(三)淪陷區各族民眾不怕犧牲奮起抗戰的推動和支持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全民族戰爭,民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發動了民眾,就會造成讓敵人陷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土司雖為官,但如果投敵當漢奸,不僅會遭到民眾的唾罵,也會遭到群眾的反對而失去民心。眾土司順應了曆史潮流,奮起率眾抵抗,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擁護和支持。日軍入侵後,滇西各族八方民眾迅速奮起抗戰,組織了數十支遊擊隊,到處打擊敵人,協助中國遠征軍作戰。他們修公路、修機場、收集情報、運軍糧,以各種方式支持抗戰。他們挖陷阱、埋竹簽,在高山、峽穀、密林、江河中以各種方式消滅敵人。廣大民眾不怕犧牲,以頑強的精神和鬥誌堅持鬥爭,協助和支持眾土司參加抗戰,戰勝各種困難。1944年11月中國遠征軍追擊日寇於遮放與畹町一線。日軍憑借工事負隅頑抗,中國遠征軍總司令部下了十萬火急的命令,要遮放土司頭人代購100噸糧食,遮放土司一籌莫展。當地民眾已食不果腹,但得知情況後,他們向土司說:“我們情願每人少吃幾碗也要支援軍隊消滅敵人。”僅過一天各族群眾很快想出辦法從四麵八方將糧食運進兵站,使土司頭人深受感動,作戰部隊士氣大振,英勇殺敵,沒幾天就消滅了日軍。

滇西土司抗戰史表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戰勝一切敵人,克服一切困難,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建立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是取得抗戰勝利的重要因素。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