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人類能比其他物種優秀的根本原因所在。它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人類今天創造出的所有財富,都離不開想象力支撐。想象力是如此的重要,父母就要嗬護女兒的想象力,給她提供一個想象的空間,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和知識束縛住女兒夢想的翅膀。
美國哲學家查爾斯說過: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學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驟。想象力是人成才不可缺少的能力,它甚至比知識還要重要。人們有了想象,才會開始去實踐,最終獲得啟示,把想象變為現實。那些沒有想象的人,必然會把自己禁錮在一個逼仄的空間中。
很多人常會覺得外國的孩子思維敏捷,頭腦靈活,而中國的孩子中規中矩,顯得遜色一些。不是中國的孩子天生不如人家,而是中國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忽視了想象力的培養。沒有哪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兒是一個思想僵化的人。那麽,父母就培養女兒的想象力,給她展現想象力的空間吧!
(1)鼓勵女兒有“奇思妙想”。論知識,女兒不如成年人,但並不妨礙她有豐富的想象力。女兒的好主意並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待,父母要懂得好事多磨的道理,多給女兒些時間,她的想象需要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否則會傷她的自尊。很多時候,成年人的想象力還不如幾歲的小女孩。因為成年人腦中已經掌握了知識,形成了條條框框,把自己的想象力給困住了。但女兒不一樣,隻要父母不扼殺她的想象力,她就會給父母帶來驚喜。
媽媽為女兒嬌嬌報了一個美術班。一天,美術班老師布置了《樹林》的作業。嬌嬌畫好畫後,興高采烈地拿給媽媽看。媽媽覺得畫麵亂糟糟的,大樹東倒西歪,顏色也不對,居然用了灰色!媽媽有些惱怒,揮著畫大聲說道:“哪有這樣的樹?”嬌嬌似乎很委屈,想對媽媽說什麽,看了看,欲言又止。媽媽一瞪眼:“還不趕緊重新畫!”嬌嬌很不情願地畫起來。
一會兒,嬌嬌把畫再次交給媽媽。媽媽一看,跟剛才的幾乎一模一樣。於是,媽媽更加惱怒了:“你是不會畫,還是不想好好畫?我給你花錢報美術班,你怎麽會畫成這樣?是不是不好好學習。”嬌嬌的眼圈紅了,支支吾吾地說:“媽媽,我畫的是刮台風時的大樹。這些細線是大雨,大風卷起了很多的沙土,所以天和大樹變得灰蒙蒙的,看不清楚了……”
媽媽聽了嬌嬌的講述後愣了愣,趕緊拿起畫來仔細看。當媽媽用女兒的眼光,用一顆童心來看她的畫時,媽媽這才發現這是一幅形象生動、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大樹被狂風吹得東倒西歪,多麽逼真和形象啊!於是,媽媽抱住嬌嬌,誠懇地對她說:“寶貝,對不起!你的畫真棒!”
父母不要堅信自己永遠是對,從而忽略了女兒的想象力。如果父母總是習慣用成人的思維和成人角度去要求女兒,則往往會扼殺她對新事物的興趣、探索未知的快樂和豐富的想象力。父母不要把女兒的奇思妙想當成是胡思亂想,父母過多的幹預女兒的想象力,會把女兒引入一個不需要過多思考、想象、發揮的有限空間。這樣的女兒往往是平庸的,在各方麵都很難有所突破。
(2)給女兒一個想象的空間。女兒遇到問題就會向父母要答案,大多數父母會直接告訴她。這種教育方式可以讓女兒很快獲得知識,但不利於想象力的開發。父母給女兒越多“標準答案”,她越會懶得自己去思考,更不要說去想象了。給女兒一個想象的空間,不要幹預和打壓,讓她自己去尋找答案,積累知識。
陽陽把一幅自己很得意的畫拿給了父母看。
媽媽看了畫後問陽陽:“陽陽畫的是什麽啊?為什麽汽車長羽毛?”
陽陽說:“那不是羽毛,那是翅膀,汽車有了翅膀就能夠飛啦!”
媽媽不解的說:“汽車怎麽可能會飛呢?它既不是飛機,又不是鳥。”
爸爸對媽媽給陽陽的批評不以為然,而是反問媽媽:“為什麽汽車不能長出翅膀,不能像飛機那樣飛上天空?我認為畫得很好,說不定他以後真的會製造出會飛的汽車呢!”
父母千萬不要認為幾歲的孩子,隻要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其他的什麽也不重要。其實,小孩子從3~4歲開始,就已經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如女兒常常抱著自己的洋娃娃,玩過家家的遊戲,並在想象性的遊戲中,扮演各種角色,做一些事情。女兒已經在父母不知不覺中有了想象的能力,想象是培養女兒創造力的載體,是女兒獲取知識的動力。
(3)啟發式教育能培養女兒的想象力。父母可以多向女兒提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來讓孩子用多種答案回答問題,不但可以啟發孩子的想象力,更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比如:“雪化了是什麽?”“雪化了是春天。”“春天是什麽顏色的……”用一些具體的事物,來延伸女兒的思路。
講故事也是一種能夠啟發女兒想象力的好方法。父母不要急著把故事講完,可以在故事中穿插一些其他相關的知識。比如父母給女兒講《龜兔賽跑》的故事,就要告訴她這兩種動物的特點是什麽。有時間可以帶女兒去動物園去看看。
父母不要隻站在自己的角度,要試著改變固有思路,別對女兒最初的想象力品頭論足。想象力最大的敵人是接受現實,一成不變。父母要給女兒說出奇思妙想的機會,尊重她的想法,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引導她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