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六章 積極參政議政

  1981年,周祖訓當選為漯河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市政協副主席。1982年9月,他被調到市政協主持日常工作,從此走上了參政議政的崗位。1986年1月28日,國務院批準漯河升格為省轄市。同年10月,政協漯河市第一屆委員會成立,周祖訓被選為副主席,分管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作。他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積極參政議政。他認真學習上級精神,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曾先後提出許多有獨到見解和真知灼見的意見和建議,有的還寫成文字材料在會議上宣讀,或在報紙雜誌上發表,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1957年周祖訓懷著幫助共產黨整風的誠意,提了三條意見,結果被錯劃為右派,蒙冤20餘載,慘遭批鬥和勞動懲罰等不公正待遇。周祖訓並未因此片麵吸取所謂“多言多禍”的古訓而明哲保身,而是一如既往,開誠布公,與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同舟共濟。他在1988年寫的《試論如何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一文中,明確提出:“民主黨派成員要敢做諍友,敢講真話。”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引用古人的話:“天子有爭(同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我國古代對諍友作如此高的評價,與諍臣並列,足見諍友作用之大!

周祖訓講得懇切,做得更認真,他敢想敢說敢做。漯河市因升格為省轄市時間較短,在安排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方麵,滯後於形勢。1991年4月,他在政協漯河市二屆一次會議上,直言不諱地提出:就全國而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積極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績”,“但是我市和全國比較,還存在一定差距。如在安排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擔任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領導職務方麵,全國有近千人擔任地區副專員,正副市(州)長和副縣(區)長;而我市在這方麵尚未起步,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為了盡快促進全市安排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擔任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領導職務的工作,他還提出如何落實這項工作的五條建議。當時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領導同誌,對周祖訓的建言獻策非常重視,很快召開專門會議,進行認真研究部署。經過一段深入細致的工作,比較順利地落實了全市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擔任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領導職務的工作。從此以後,此項工作一直做得比較好。

周祖訓對他分管的文史資料工作異常重視,他遵循周恩來總理“要存真,要實事求是”,“用曆史知識教育後代”的指示,積極開展工作。他曾發表《奮起直追把我市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搞上去》的講話,動員全市從事文史資料工作的同誌,迅速行動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搞好征集、研究、編纂、出版工作。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先後親自寫文史資料十餘篇,分別在省、市文史資料專輯上發表。他還利用朋友、同學、同事、學子遍布全國各地和港、台、海外的關係,采取寄信、打電話等方式,約請他們撰寫文史資料。十幾年來,他親自征集文史資料達60多篇(有相當一部分是在離休後征集的)。

在編纂、出版文史資料方麵,周祖訓敢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對有不同見解的稿件,經過查資料,搞調查,弄清事實真相,說服持不同意見的同誌,照登不誤。1988年春,周祖訓收到大學老同學黃祖瑜先生從瑞典寄來的一篇文章,題目為《往事·故人——我和王實味》。文章是孟昭瓚先生寫的。孟昭瓚是舞陽縣人,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留學英國,民國年間曾任河南省政府財政廳長,現寄居美國。孟昭瓚在此文中,回憶他在20世紀20年代與王實味同學期間的交往情況和當時青年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理想追求。該文曾在台灣地區《中外雜誌》上發表。黃祖瑜轉寄此文的目的,欲在市政協辦的《漯河文史資料》專輯上轉載。可是,起初有的同誌認為,王實味是1942年在延安定的“反革命分子”,現在《漯河文史資料》專輯上轉載此文,有為他翻案之嫌,不合適,不同意發表。為澄清事實真相,周祖訓和市文史資料主編馬樹奇,翻閱不少報紙和書籍,查出中共中央組織部1982年2月作出的決定,否定了王實味等“反黨五人集團”的存在,另查到1986年6月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兩卷本)中,在有關王實味的一個注釋中稱:“關於他是暗藏的國民黨探子、特務一事,據查,不能成立。”事實清楚了,認識統一了,《往事·故人——我和王實味》一文略加刪節後,於1988年12月出版的《漯河文史資料》第二輯刊載了。此後,該文被《中州統戰》轉載,繼而被王實味的故裏潢川縣政協編印的《光州文史資料——王實味專輯》收錄。

周祖訓在市政協任職期間,雖然離開了教育工作崗位,但作為教育界的耆宿,出於對教育事業的情愫和高度的責任感,他依舊非常關注教育戰線的情況和問題,不斷擠出時間,深入學校調查研究,或總結推廣經驗,或發現問題出主意提建議,幫助解決。1989年8月,已屆耄耋之年的周祖訓,與市政協德育工作調查組同仁一道,到市內幾所中學調查研究。在調查中,一方麵了解到各校領導和教師對德育進行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教學第一線的班主任和教師,為幫助差生,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他經過分析研究,深入思考,寫出一篇3000多字的《我對中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河南教育》雜誌上發表,編輯還加了編後語。過一段時間,他又與市民革的同誌一道,寫出一份《我市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幾個問題值得重視》的提案,其中著重提到“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引起市教委領導的重視,當即采取幾項“減負”措施,諸如限製學生作業量,不準增加考試次數;不準辦複習班,不準利用節假日給學生補課;小學生升初中劃片招生,取消升學考試,等等,收到較好的效果。

1990年,在周祖訓的倡導和主持下,民革市委利用社會力量,成立漯河市中山少兒書畫學校,聘請書畫教師利用節假日授課,截至2002年底已畢業500多名學生,在參加國內、國際各級少兒書畫比賽、展覽中,先後獲金、銀、銅獎198人次。1997年該校被評為漯河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

周祖訓還十分關注祖國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傳播。東漢時代著名的經學大師和偉大的文字學家、訓詁學家、音韻學家許慎,係漯河市郾城縣許莊人,他編纂的《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係統地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聲讀的字典,是研究古代漢語和古文字學必不可少的工具書。許慎和他的《說文解字》可與世界上任何傑出的語言學家及其著作相媲美。他是我國人民的驕傲。周祖訓首次在市政協常委會議上提出,為了弘揚祖國文化,紀念先哲,嘉惠後學,也為了適應國內外對許慎、許學廣泛研究活動的需要,建議在漯河召開“許慎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許慎學術討論會”。市政協領導班子對他的建議高度重視,並向中共漯河市委寫了專題報告,得到市委的大力支持。經過認真籌備,1989年5月6日至9日,“許慎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許慎學術討論會”在漯河召開。來自全國及本省的60多名專家、學者,其中有周祖謨、張舜徽、王寧、章季濤、董希謙等參加會議,並進行了學術交流。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韓勁草和漯河市主要領導出席了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顧問、名譽會長、正副會長等,周祖訓為顧問。會議收到學術論文24篇。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在會議上收集的講話、資料、消息22篇和33張照片,匯編為《漯河文史資料》第三輯,即“許慎研究會成立大會”專輯出版。《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報刊都及時報道了許慎研究會在河南漯河市成立的消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